禄丰恐龙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恐龙分类
• 恐龙在生物学上被列为一个总目。根据恐龙腰带的构造
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蜥臀目和鸟臀目。二
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其腰带结构:
•
蜥臀目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射型,耻骨在肠骨下方
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延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相似;
十分难看。
•
鸟臀目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前侧有
一个大的前耻骨突,伸在肠骨的下方,后侧更是大大延
侏罗纪栈道
侏罗纪城堡
时空长廊
第四纪(距今180万年至12000年)
新近系纪(距今2300至180万年)
古近系纪(距今6500至2300万年)
古近系纪(距今6500至2300万年)
白垩纪晚期(距今9900至6500万年)
白垩纪早期(距今1.45亿年至9900万年)
侏罗纪晚期(距今1.61至1.45亿年)
景观片区
许氏禄丰恐龙
特点、意义
中国禄丰恐龙大遗址
三大世界景观
• 一、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恐龙化石保护遗 址(世界级的恐龙掩埋及发掘原址现 场)。
• 二、世界最大规模的恐龙化石标本装架 展示厅。
• 三、世界一流的恐龙化石标本精品展示 区。
大门
一号展厅
杨钟健
杨钟健
• 杨钟健(1897 06.01 - 1979 01.15),古生物学 家、地层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 1920年组织领导了中国第一个地质学术团体——北 京大学地质研究会。是中国古生物学会的主要创始 人,也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他撰写的 《中国北方啮齿类化石》是中国学者第一部古脊椎 动物学专著。领导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 有“禄丰龙”、“马门溪龙”等许多爬行动物的研 究成果,为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是 最早倡导“黄土风成说”的中国学者,在地质教育、 科学博物馆事业及国际有关学术交流方面均有很大 贡献。
侏罗纪中期(距今1.75至 1.61亿年)
侏罗纪早期(距今1.99至 1.75亿年)
三叠纪(距今2.51至 1.99亿年)
二叠纪(距今2.99至 2.51亿年)
石炭纪(距今3.59至 2.99亿年)
泥盆纪(距今4.16至 3.59亿年)
志留纪(距今4.43至 4.16亿年)
奥陶纪(距今4.88至 4.43亿年)
许氏禄丰恐龙
前爪
尾骨
二号展厅
二号展厅
三号展厅
恐龙化石标本装架展示厅
恐龙化石标本装架展示厅
四号展厅(室内恐龙化石保护遗址)
恐龙知识讲解要点
恐龙
定义、分类
相关知识
恐龙灭绝之迷、恐龙之最
恐龙
• 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 6595万年前的、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 的一类陆生动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 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栖息在陆地上 的)爬行动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陆 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 出现在约2亿4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 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 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恐龙最终灭绝于6300万 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
禄丰恐龙谷讲解要点
• 面:禄丰恐龙谷概况
• 线点:一代霸主——龙柱擎天——侏罗纪栈 道——侏罗纪城堡——时空长廊——恐龙大 本营——中国禄丰恐龙大遗址——恐龙知识
禄丰恐龙谷概况讲解要点
恐龙谷概况
面积、位置、地位、特点
景观片区
恐龙知识
中国恐龙原乡
• 世界恐龙谷是一处以 “中国云南禄丰恐龙国 家地质公园”内世界级 的恐龙化石埋藏遗址为 依托,集科普科考与观 光娱乐为一体,以“国 际知名、国内一流”为 目标的科普旅游基地和 恐龙文化旅游主题公园。 世界最大规模的恐龙遗 址,4A级景区、国家恐 龙地质公园,被誉为 “中国恐龙原乡”。
侏罗纪晚期恐龙大遗址
景观广场与侏罗纪城堡讲解要点
一代霸主、龙柱擎天
特点、含义
时空长廊
特点、含义
侏罗纪城堡
特点、内容
托起一个侏罗 纪时期的地球模型,体 现了恐龙作为中生代地 球霸主的王者之气。
• “龙柱擎天”的四根 龙柱身高都在25米以上, 中间两根高达28米,上 面雕刻着240条形态各 异,不同种类的恐龙。
•
鸟脚类是鸟臀类中乃至整个恐龙大类中化石
最多的一个类群。它们两足或四足行走,下颌骨
有单独的前齿骨,牙齿仅生长在颊部,上颌牙齿
齿冠向内弯曲,下颌牙齿齿冠向外弯曲。它们生 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全都是素食恐龙。如: 鸭嘴龙、禽龙等。
•
剑龙类,四足行走背部具有直立的骨板,尾
部有骨质刺棒两对或多对,剑龙类主要生活在侏
伸与坐骨平行伸向肠骨前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
四射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区别。)
• 蜥臀目分为蜥脚类和兽脚类
• 蜥脚类又分为原蜥脚类和蜥脚形类。
• 原蜥脚类主要生活在晚三叠纪到早侏罗纪,是 一类杂食--素食性的中等体型的恐龙,例如生活在 地球上的第一种巨型恐龙----板龙,生活在侏罗纪 早期的安琪龙。
部扩大成颈盾,多数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我国
寒武纪(距今5.42至 4.88亿年)
前寒武纪(距今5.42亿年之前)
恐龙大本营讲解要点
恐龙灭绝感受区
景观片区 恐龙王朝
地球板块
白垩纪地球板块
侏罗纪地球板块
三叠纪地球板块
现在的地球板块
环幕电影
生 物 进 化 图
中国禄丰恐龙大遗址讲解要点
三大世界景观
室内恐龙化石保护遗址、恐龙化石标本装架展示厅、恐龙化石标本精品展示区
罗纪到早白垩纪,是恐龙类最先灭亡的一个大类。 其代表有被认为居住在平原上的剑龙,被发现于 坦桑尼亚的肯氏龙。
•
• 甲龙类的恐龙体形低矮粗壮,全身披有骨质 甲板,以植物为食,主要出现于白垩纪早期。 例如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海拉尔龙,生活在英国 的多刺甲龙,以及在美国的包头龙和蒙古的爱 得蒙托龙。
•
角龙类,是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龙。头骨后
•
蜥脚形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绝
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
长,牙齿成小匙状。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我
国四川、甘肃晚侏罗纪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
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的马门溪龙,世界上已知体形
最大的动物-----地震龙或易碎双腔龙等。
• 鸟臀目分为5大类:鸟脚类、剑龙类、甲龙类, 角龙类和肿头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