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1模块试题

一、选择

1.某质点以大小为a =0.8m/s 2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 )

A .在任意一秒内速度的变化都是0.8m/s

B .在任意一秒内,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8倍

C .在任意一秒内,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增加0.8m/s

D .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3.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1秒末速度为6m/s ,2秒末速度为8m/s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 A.初速度为4m/s B.加速度为2m/s 2

C.任意1s 内速度变化2m/s

D.第1s 内平均速度为6m/s

4.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一段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且已知前一半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1,则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v 2为

( )

A .

12122v v v v + B .1

1

2vv v v - C .

1122vv v v - D .1

12vv v v

- 5.甲、乙、丙三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路标,从此时刻开始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丙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 )

A .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 .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 .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 .三辆车同时通过下一个路标

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小球(不能视为质点),静止在内壁光滑的半球形碗底,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 1;每个小球对碗的压力大小均为F 2。当碗的半径逐渐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1和F 2均变大

B .F 1和F 2均变小

C .F 1变大,F 2变小

D .F 1变小,F 2变大

7.如图4所示,杆的上端用细绳吊在天花板上的D 点,下端放在水平面上,且杆都处于静

止状态,则杆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的是 ( )

8.如图1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 连接,P 与固定挡板MN 接触且P 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 此时刻受到外力的个数有可能为(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D

4

图1

9.如图,物体的重力为G ,保持细绳AO 的位置不变,让细绳BO 的B 端沿四分之一圆弧从D 点缓慢向E 点移动.在此过程中: A .BO 绳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B .BO 绳上的张力先减小后增大

C .AO 绳上的张力先减小后增大

D .AO 绳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10.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受到F 1=8 N ,F 2=3 N 两水平推力作用而静止,若撤去F1,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 A.0 N B.3 N ,向左 C.2 N ,向右 D.8 N ,向左 11.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B. 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

C. 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滑动摩擦力

D.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12.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力F 垂直于斜面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处于静

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力F 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B .力F 越小,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小

C .力F 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越小

D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力F 无关

13.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一些说法中,哪一种是不可能的( ) A. 物体的速度在增大,而位移却减小 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其速度在减小 C. 物体的速度为零,而加速度很大

D. 物体的加速度跟速度方向相同时,当加速度减小,速度也随之减小

14. 如图4,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相连,从滑轮到P 和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轴上的摩擦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P 使

其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A. 4μmg B. 3μmg C. 2μmg D. μmg

15.如图所示,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θ的斜面,以速度

v 匀速下滑.在箱子的中央有一个质量为m 的苹果,它受到周围苹果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

A.沿斜面向上

B.沿斜面向下

C.竖直向上

D.垂直斜面向上

16. 一物体在A 、B 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会超越A 、B ),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6所示,设向A 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A. 先向A ,后向B ,再向A ,又向B ,4秒末在原位置速度为零

B. 先向A ,后向B ,再向A ,又向B ,4秒末在偏近A 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C. 先向A ,后向B ,再向A ,又向B ,4秒末在偏近B 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D. 一直向A 运动,4秒末在偏近A 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17.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受水平恒力F 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如图9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并将弹簧压至最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接触弹簧后即做减速运动

B. 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

C. 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不等于零

D. 当物块的速度为零时,它所受的合力不为零

18.如图所示,斜劈形物体的质量为M ,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粗糙物块以某一初

速沿斜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又加速返回,而斜劈始终保持静止,物块m 上、下滑动的整个过程中 ( ) A .地面对斜劈M 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B .地面对斜劈M 的摩擦力方向没有改变

C .地面对斜劈M 的支持力大于(M +m )g

D .物块m 向上、向下滑动时加速度大小相同

19.物体A 放在物体B 上,物体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6=A m kg ,2=B m kg ,A 、B 间动

摩擦因数2.0=μ

,如图所示。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于物体A 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拉力F <12N 时,A 静止不动

B .当拉力F =16N 时,A 对B 的摩擦力等于4N

C .当拉力F >16N 时,A 一定相对B 滑动

D .无论拉力F 多大,A 相对B 始终静止 二、填空:

20.一辆以12m/s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在刹车过程中以3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

速运动,那么t =5s 后的位移是_________m 。

21.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初0.5s 内的平均速度v 1比它在最初1.5s

内的平均速度v 2小2.5m/s ,则最初1.5s 内的平均速度v 2=___________m/s 。

22.一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 0=12m/s ,加速度大小为a =2m/s 2,运动中从某

一时刻计时的1s 时间内质点的位移恰为6m ,那么此后质点还能运动的时间是_______s 。 23.一根劲度系数为k ,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 的物体。有一水平板将物体托住,并使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如图12所示。现让木板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匀加速向下移动,且a <g 。经过t =___________多长时间木板开始与物体分离。 24.在做《探究小车的速度岁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

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 ,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2所示。设0点为记数点的起点,相邻两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则第一个记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s 1=_______cm ,物体的加速度a = m/s 2,物体经第4个记数点的瞬时

速度为v = m/s 。 三、计算

25.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T =0.1 s 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

拍下照片,如图7所示,测得s AB =15 cm ,s BC =20 cm ,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a ;

(2)拍摄时B 球的速度v B ;

图2

(3)拍摄时C 、D 间的距离s CD ;

(4)A 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26. (12分)两个相同的小球A 和B ,质量均为m ,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 、B 两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 ,并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 、B 两小球,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 作用在小球A 上,此时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 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小球的大小,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1)OB 绳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 (2)OA 绳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 (3)作用力F 为多大?

27.(12分)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

向的推力F 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 与小环速度v 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求:

(1)小环的质量m ; (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α。

28.(10分)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相距s 0=25m 处有一个人,当车开始起动以1m/s 2的加速度前进的同时,人以6m/s 的速度匀速追车,试证明人能否追上车?若追不上,人车间最小距离为多少?

29.(18分)一卡车拖挂一相同质量的车厢,在水平直道上以v 0 =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

其所受阻力可视为与车重成正比,与速度无关。某时刻,车厢脱落,并以大小为a = 2 m/s 2的加速度减速滑行。在车厢脱落t = 3s 后,司机才发觉并紧急刹车,刹车时阻力为正常行驶时的3倍。假设刹车前牵引力不变,求卡车和车厢都停下后两者之间的距离。 30.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 边重合,

如图14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 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 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 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

21、每问4分,共12分

(1)mg T OB = (2)mg 2T OA =

(3)mg 3F =

13.由图得:a =v

t

=0.5m/s 2,

前2s 有:F 2-mg sin α=ma ,2s 后有:F 2=mg sin α,代入数据可解得:m =1kg ,α=30?。 14.解:在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较小、传送时间较长时,物体从A到B需经历匀加速运动和匀

速运动两个过程,设物体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则 (v/2)t1+v(t-t1)=L, 所以 t1=2(vt-L)/v=(2×(2×6-10)/2)s=2s. 为使物体从A至B所用时间最短,物体必须始终处于加速状态,由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

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其加速度也不变.而 a=v/t=1m/s2

.设物体从A至B所用最短的时间为t2,则

(1/2)at22

=L,

t2=

=2s.

vmin=at2=1×2

m/s=2

m/s.

传送带速度再增大1倍,物体仍做加速度为1m/s2

的匀加速运动,从A至B的传送时间为2

m/s.

15.解:设卡车的质量为M ,车所受阻力与车重之比为μ;刹车前卡车牵引力的大小为F ,

卡车刹车前后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1a 和2a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220 3 f Mg F Mg Ma Mg Ma Mg Ma μμμμ-=-===①②

③④

设车厢脱落后,3t s =内卡车行驶的路程为1s ,末速度为1v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21011

2

s v t a t =+ ⑤

101v v a t =+ ⑥ 21222v a s = ⑦

式中,2s 是卡车在刹车后减速行驶的路程。

设车厢脱落后滑行的路程为,s ,有 2

02v a s

= ⑧ 卡车和车厢都停下来后相距 12s s s s ?=+- ⑨

由①至⑨式得 2

00242

333

v s v t at a ?=-

++ ⑩ 带入题给数据得 36s m ?= 12.【答案】3.75

【解析】在最初0.5s 内的平均速度v 1就是0.25s 时刻的瞬时速度,最初1.5s 内的平均速度v 2就是0.75s 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有:v 2-v 1=0.5a =2.5,解得:a =5m/s 2。因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v 2=at 2=5×0.75m/s =3.75m/s 。 13.【答案】2.5

【解析】从某一时刻计时的1s 时间内质点的位移恰为6m ,这1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设此后质点还能运动的时间为t s ,这1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其中间时刻即(t +0.5)s 的瞬时速度v t -0.5。因末速度为零,用逆向思维,应有v t -0.5=a (t +0.5)=2(t +0.5)=6m/s ,解得:t =2.5s 。

18.(10分)解:依题意可知人与车的运动时间相等,它们的位移分别为S 人和S 假设人在

时间t 内追上车则有: S 人-S=S 0…………1分

即02

2

1S at t V =-

人…………1分 050122=+-t t 此式t 无实数解,则说明人追不上车…………3分

经分析可知当人与车的速度相等时,人与车的距离最小,设用时间为t ,则有: s a

V t 6==

……………………2分

在这段时间内人与车的位移分别为

s 人=V 人t=6×6=36m

m at s 18612

1

2122=??==

……………………2分

人车间最小距离为m s s s s 73618250min =-+=-+=?人…………1分

15.【答案】ka

a g m t )

(2-=

【解析】设物体与平板一起向下运动的距离为x 时,物体受重力mg ,弹簧的弹力kx 和平板的支持力F N 作用。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kx -F N =ma 得F N =mg -kx -ma

当F N =0时,物体与平板分离,所以此时

()

m g a x k

-=

根据运动学关系有:

22

1at x =

所以,t =

19.【解析】此题是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临界问题,主要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找出圆盘不从桌面上掉下来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设圆盘的质量为m ,桌长为l ,在桌布从圆盘上抽出的过程中,盘的加速度为a 1,有

11`ma mg =μ

桌布抽出后,盘在桌面上作匀减速运动,以a 2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有

22`ma mg =μ

设盘刚离开桌布时的速度为v 1,移动的距离为x 1,离开桌布后在桌面上再运动距离x 2后便

停下,有

11212x a v =

22212x a v =

盘没有从桌面上掉下的条件是

122

1

x l x -≤

设桌布从盘下抽出所经历时间为t ,在这段时间内桌布移动的距离为x ,有

at x 2

1

=

2112

1

t a x =

又因为12

1

x l x +=

由以上各式解得:g a 12

2

12μμμμ+≥

19.【解析】(1)由2s aT D =知小球的加速度 a =

22

20150.1BC AB s s T --=

cm/s 2=500 cm/s 2=5 m/s 2

(2)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即: v B =

1520

220.1

AC s T +=

′cm/s =1.75 m/s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s CD -s BC =s BC -s AB 所以s CD =2s BC -s AB =25 cm =0.25 m

(4)设A 点小球的速率为v A ,根据运动学关系有: v B =v A +aT

所以:v A =v B -aT =1.25 m/s 故A 球的运动时间t A =5

25

.1=a v A s =0.25 s ,故A 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两个。

(推荐)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测试题(5套)

高一物理必修1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 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C .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 .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 B .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C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D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3.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 .米、牛顿、千克 B .千克、焦耳、秒 C .米、千克、秒 D .米/秒2 、千克、牛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 .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5.在100m 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 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 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 。则他在此 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 .10m/s B .10.2m/s C .10.3m/s D .10.4m/s 6.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A .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 .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前面的因素无关。 C .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D .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7.一物体m 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 受到的力是: A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8.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 、6N 、7N ,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 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17N 3N B .5N 3N C .9N 0 D .17N 0 9.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 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 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v /3 B.v /2 C.2v /3 D.3v /2 10.在2006年2月26号闭幕的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和张昊一起以完美表演赢得了双人滑比赛的银牌.在滑冰表 演刚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后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远,这是由于 A .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小于张昊推张丹的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图1的四个图中,各运动物体不能.. 看作质点的是() A .研究投出的篮球运动路径 B .研究书本在桌面上移动L 的距离所需的时 间 C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 D .研究子弹头射过扑克牌 2.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乙车没有动,而乙车内的一个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观察说明() A .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 .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 甲车向西,乙车向东运动 D .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3.以下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 A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播 B .20XX 年10月24日18时5分5秒“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C .足球比赛上下半场各45分钟 D .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9分26秒时攻入一球 4.上体育课时,某同学沿着半径为R 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A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 .路程为3.5πR 、位移的大小为2R D .路程为0.5πR 、位移的大小为2R 5.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是:s = 4t —2t 2,s 和t 的单位分别是m 和s ,则质点的 A .4m/s 和2m/s 2 B .4m/s 和—4m/s 2 A B C D 图1

C.4m/s 和4m/s2 D.4m/s 和0 6.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足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足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足球的加速度是() A.- 200m/s2B.200m/ s2C.- 100m/ s2 D .100m/ s2 7.如图2所示,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8.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9.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1 C.3:4 D.4:3 10.一个物体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改作以t时刻末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2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3 4 at B. 4 3 at C.3at D. 1 2 at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图2

人教版数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含复习资料

期中考试考前检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果A ={x |x >-1},那么 A .0?A B .{0}∈A C .?∈A D .{0}?A 2.函数f (x )=3x 2 1-x +lg(3x +1)的定义域是 A.????-1 3,+∞ B.????-1 3,1 C.??? ?-13,13 D .? ???-∞,-13 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y =x 2和y =(x )2 B .y =lg(x 2-1)和y =lg(x +1)+lg(x -1) C .y =log a x 2和y =2log a x D .y =x 和y =log a a x 4.a =log 0.7 0.8,b =log 1.1 0.9,c =1.10.9的大小关系是 A .c >a >b B .a >b >c C .b >c >a D .c >b >a 5.若函数f (x )=????? ????14x ,x ∈[-1,0), 4x ,x ∈[0,1],则f (log 43)= A. 13 B . 1 4 C . 3 D .4 6.已知函数f (x )=7+a x -1 的图象恒过点P ,则P 点的坐标是 A .(1,8) B .(1,7) C .(0,8) D .(8,0)

7.若x=1是函数f(x)=a x+b(a≠0)的一个零点,则函数h(x)=ax 2+bx的零点是 A.0或-1 B.0或-2 C.0或1 D.0或2 8.利用计算器,列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对应值如下表: A.(0.6,1.0) B.(1.4,1.8) C.(1.8,2.2) D.(2.6,3.0) 9.设α∈{-1,1,1 2,3},则使函数y=x α的定义域为R且为奇函数的所有α的值为 A.1,3 B.-1,1 C.-1,3 D.-1,1,3 10.函数y=f(x)是R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若f(a)≤f(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2] B.[-2,+∞) C.[-2,2]D.(-∞,-2]∪[2,+∞) 11.已知a>0,b>0且ab=1,则函数f(x)=a x与g(x)=-log b x的图象可能是 12.函数y=4x+1 2x的图象() A.关于原点对称B.关于y=x对称

高中物理必修一期中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必修一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离地面3 m 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 m 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此过程中( ) A .小球通过的路程是8 m B .小球的位移大小是13 m C .小球的位移大小是3 m D .小球的位移方向是竖直向上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8点42分和8分均指时刻 B .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8点42分和8分均指时间 C .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有“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指的是路程 D .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有“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指的是位移 3.下列表述中,所指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的是( ) A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800 m/s B .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全过程的速度为40 km/h C .某段高速公路限速为90 km/h D .小球在第3s 末的速度为6 m/s 4.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以30 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以60 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30 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60 km/h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甲v 和乙v 的大小关系是( ) A .甲v =乙v B .甲v <乙v C .甲v >乙v D .由于不知道位移和时间,所以无法比较 5.关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 .末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D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6.物体沿某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为5 m/s ,经2 s 速度变为11 m/s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3 m/s 2 B .6 m/s 2 C .8 m/s 2 D .16 m/s 2 7.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 s 末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9 s 末停止。则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 A .1∶1 B .1∶2 C .1∶3 D .3∶1 8.如图为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从同地点出发的 B .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出发,但出发点是不同的 C .兔子虽然中途休息了一会儿,但最终先到达终点 D .乌龟中途落后,但最终比兔子先到终点 9.如图所示的两条斜线,分别代表A 、B 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的初速度比 B 的初速度大 B .在前10 s 内,A 的位移比B 的位移大 C .B 的加速度比A 的加速度大 D .10 s 末两物体的瞬时速度相等 10.一小球从空中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2 s 末小球的速度为10 m/s B .前2 s 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20 m/s C .第2 s 内小球的位移为10 m D .前2 s 内小球的位移为20 m 11.取两个小球做自由落体实验(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甲的质量是小球乙质量的2倍,小球甲从1 m 高处自由落下,小球乙从2 m 高处与甲同时自由下落,则两小球下落过程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 .到达同一位置处它们的速度相同

高中化学必修1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1(人教版)期末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 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Ba —137 注意: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 第I 卷(选择题,共5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以下各组物质反应,其离子方程式可写成H ++OH -=H 2O 的是( ) A.盐酸和烧碱溶液 B.硫酸和氨水 C.氯水和氢氧化钾溶液 D.氢氧化亚铁和稀硝酸 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 3、KSCN 和H 2SO 4、NaOH 四种无色溶液区分,这种试剂 是( ) A. Fe(NO 3)3溶液 溶液 C. BaCl 2溶液 D. FeCl 3溶液 3. 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间不应该接触的是( ) A.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 B.使用胶头滴管时,尖嘴与试管内壁 C.过滤时,盛被过滤液体的烧杯口与玻璃棒 D.向试管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4.某金属M 的硝酸盐受热时按下列方式发生分解反应: 222322MNO M NO O =+↑+↑? ,加热3.40g 该硝酸盐,完全分解生成NO 2和O 2 共672mL (标准状况),则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23 B. 40 C. 108 D. 201 5. 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O O C 222点燃 =+ B. 2KClO 3 2KCl+3O 2↑ C . ↑+=23CO CaO CaCO 高温 D. Zn+H 2SO 4(稀)=ZnSO 4+H 2↑ 6.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 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 ①制铝合金 ②制电线 ③制炊具 ④明矾净水 ⑤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 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剂加工成胃舒平药片 ⑦易拉罐 ⑧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③⑤⑦⑧ B.⑥⑦⑧ C.③⑤⑧ D.③④⑤⑥⑦⑧ 7、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 、钠的熔点较低 B 、钠的密度小于水 C 、钠的硬度较小 D 、钠的还原性强 8.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 3 C D.活性炭 9.实验室中,要使AlCl 3溶液中的Al 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 A 、NaOH 溶液 B 、Ba(OH)2溶液 C 、盐酸 D 、氨水 10.下列物质中既能与NaOH 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是( ) B. 2 C D. Al

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

新课标高一物理同步测试(1) 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路程为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πR、位移的大小为2R 4.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 5.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为10.4 m/s, 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4 m/s B.10.3 m/s C.10.2 m/s D.10m/s 6.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 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小球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少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2 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位移B.速度 C.加速度 D.路程 3.一个物体以v0 = 16 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3 s末的速度为零 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3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4.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5.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的电线杆共用5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 6. 飞机在跑道上着陆的过程可以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2 t4 t 72 x- =,位移x的单位是m,时间t的单位是s。若以飞机刚着陆(t=0)时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飞机着陆过程中的初速度(t=0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A. 2s/ m 8 ,s/ m 72- B. 2s/ m 8,s/ m 72 - C. 2s/ m 4 ,s/ m 36- D. 2s/ m 4,s/ m 36 - 7.如图为初速度为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末速度为v t,在时 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v,则 A.) ( 2 1 0t v v v+ < - B.) ( 2 1 0t v v v+ = - C.) ( 2 1 0t v v v+ > - D.无法确定 8、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 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 A、5 m/s B、5.5 m/s C、4 m/s D、3.5 m/s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期末测考试试题

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 =R ,A ={x |x >0},B ={x |x >1},则A ∩U B =( ). A .{x |0≤x <1} B .{x |0<x ≤1} C .{x |x <0} D .{x |x >1} 2.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 以x 为自变量的函数的图象是( ). A B C D 3.已知函数 f (x )=x 2+1,那么f (a +1)的值为( ). A .a 2+a +2 B .a 2+1 C .a 2+2a +2 D .a 2+2a +1 4.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log 2(8-4)=log 2 8-log 2 4 B . 4log 8log 22=4 8 log 2 C .log 2 23=3log 2 2 D .log 2(8+4)=log 2 8+log 2 4 5.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f (x )=|x |,g (x )=2x B .f (x )=lg x 2,g (x )=2lg x C .f (x )=1 -1 -2x x ,g (x )=x +1 D .f (x )=1+x ·1-x ,g (x )=1-2x 6.幂函数y =x α(α是常数)的图象( ). A .一定经过点(0,0) B .一定经过点(1,1) C .一定经过点(-1,1) D .一定经过点(1,-1) 7.国内快递重量在1 000克以内的包裹邮资标准如下表:

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

长沙市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学段(期末)考试 高一级物理科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和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内的位移为-9m B.前2s内的位移为4m C.最后3s内的位移为5m D.前5s内的路程为31m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会改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可能会增加 3.图1为甲、乙两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 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 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高一级物理科试题第1页(共7页) 4.如下图2所示,细线悬挂的物体重力均为G,对A、B两弹簧秤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示数为0,B的示数为0 B.A的示数为G,B的示数为0 C.A的示数为0,B的示数为G D.A的示数为G,B的示数为G 图2 5.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其主要目的是()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 C.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 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 6.某时刻,质量为2.0kg的物体甲受到的合外力为8.0N,速度为10.0m/s, 质量为5.0kg 的物体乙受到的合外力为4.0N,速度为10.0m/s,则() A.甲和乙的惯性一样大 B.甲的惯性比乙的大 C.甲的惯性比乙的小 D.无法判定哪个物体的惯性大 7.物体静止在一固定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t/s 2 1 -1 -2 B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2011级高一物理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注意三涂、两写)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5分,选不全得3分,不选或多选得0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速率B.速度C.路程D.加速度 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择的参考系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3.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能由体积的大小判断 B.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能由质量的大小判断 C.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能由物体是否做直线运动判断 D.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 4.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个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的大小一定等于平均速率 5.足球守门员在发门球时,将一个静止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踢出,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s,则足球的加速度为() A、100m/s2 B、10m/s2 C、1m/s2 D、50m/s2 6、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一举拿下了8枚金牌并刷新了7项世界纪录,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水立方”的泳池长50m,在100米蝶泳中,测得菲尔普斯游完全程的时间为 50.58s,则他所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将运动员看成质点)分别是()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B C A X t t 0 O 图1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A 、B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 -t 图象如图1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 B .质点A 的速度越来越小 C .t 0时刻质点A 的速度最大 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 3.如图2所示,图乙中用力F 取代图甲中的m ,且F =mg ,其余器材完全相同,不计摩擦,图甲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 1,图乙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 2.则( ) A .a 1=a 2 B .a 1>a 2 C .a 1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 1.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等级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B.地球—太阳—银河系—总星系 C.地月系—太阳系—星座—宇宙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2.某地位于东经113°46′,北纬22°27′,该地() A.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 B.夏至日受到阳光直射 C.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 D.春分、秋分时受阳光直射 3.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D.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4.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5.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将在首都北京举行第26届奥运会,这时上届奥运会 举办地雅典(东二区)是() A.8月8日2时 B. 8月8日8时 C. 8月8日12时 D.8月8日14时 6. 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排列正确的是() A.光球、日冕、色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光球、色球、日冕 D.日冕、色球、光球

7.冬半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是() A.台风 B.寒潮 C.旱灾 D.暴雨 8. 大量使用冰箱、空调会造成()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 C.海平面上升 D.空气污染 9.冷锋、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A.冷气团在锋面以上 B.过境后天气转晴 C.过境后气压升高 D.过境后温度上升 10.地球上水的主体是() A.湖泊水 B. 冰川水 C. 地下水 D.海洋水 11.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A.湖泊水 B. 冰川水 C. 地下水 D.河流水 12.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A.地转偏向力 B.盛行风 C.陆地形状 D.摩擦力 13.秘鲁渔场形成的条件是() A.水温高 B. 有上升流 C. 寒、暖流交汇 D.淡水河流注入 14.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是() A.使温差变小 B. 使温差变大 C. 使气温升高 D.使降水减少 15.我国华山的成因是() A.向斜山 B. 背斜山 C. 断块山 D.火山 16.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 A.断层上升 B. 褶皱隆起 C. 火山喷发 D.泥沙沉积

2020高一物理第一学期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模块1 第I 卷(共8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 .牛顿(N ) B .千克(kg ) C .米/秒(m/s ) D .米/秒2(m/s 2) 2、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才有惯性。 B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受力情况不同,所以惯性不一定相同。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处于完全失重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B .两个物体只有相互接触,物体之间才可能有弹力作用 C .摩擦力总是阻碍着物体的运动 D .物体的运动速度为零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4、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两个力的大小均为F ,它们之间的夹角是12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A .2F B .3F C .2 1F D .F 5、某同学用力推一辆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有推动,若两位同学一起用力向同一方向推这辆汽车,车仍然静止。这个现象表明() A .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汽车受到的合力越大 B .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 C .推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 D .推力始终都小于静摩擦力 6、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 它们速度图像如图1所示, 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甲物体的加速度比乙物体的加速度大 C .t 1时刻二者相遇 D .在t 1以后的任意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大于同时刻乙物体的速度 7、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所受到的合外力F 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如图2所示,则在t 0这段时间里() A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B .物体的加速度变小 C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D .无法判断 8、物体在同一位置做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抛出点高度增大,物体落地时间不变 B .物体落地时间与水平初速度的大小有关 C .落地前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物体落地水平位移的大小与抛出点的高度无关 9、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给物体施以水平作用力,在力作用到物体上的瞬间() A .物体同时具有加速度和速度 B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速度仍为零 C .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加速度仍为零 D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10、小玲同学在乘坐电梯时感觉到电梯在加速上升过程中超重,在减速上升过程中失重,则她对她在这两 1 图 1 0 图2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A 类题《满分60分,时间40分钟,g 均取10m/s 2》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 /s 2 B.1m /s 2 C.3m /s 2 D.10m /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A.10m B.20m C.30m D.40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为 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 v 和加速度a 是( ) A.20v v v +>-,a 随t 减小 B.20v v v +=-,a 恒定 C.2 v v v +<-,a 随t 减小D.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共40分) 11.(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在F =6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 v t v v 0 t v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详解【最新整理】

第二章综合检测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v-v0)/t,下列对物体运动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当v0>0,a<0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B.当v0<0,a<0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C.当v0<0,a<0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D.当v0>0,a=0时,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答案:B 解析:当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即A错误.当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即B正确,C错误.当初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D错误.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物体 () A.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B.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加速度大小不变 D.全过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C 3.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L,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是v1,车头过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 A.v2B.2v2-v1 C.v21+v22 2 D.2v 2 2 -v21 答案:D 解析:车头、车尾具有相同的速度,当车尾通过桥尾时,车头发生的位移x=2L,由v2-v20=2ax,得v22-v21

=2aL ,又v 2-v 21=2a ·(2L ),由此可得v =2v 22-v 2 1. 4.右图是在同一直线上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 -t 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 1 B .当t =t 2时,两物体相遇 C .当t =t 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当t =t 3时,两物体相距x 1 答案:ABD 解析:甲由x 1处从t =0开始沿负方向匀速运动,乙由原点从t =t 1开始沿正方向匀速运动,在t =t 2时甲、乙两物体相遇,到t =t 3时,甲到达原点,乙运动到距原点x 1处,所以ABD 选项正确. 5.某人利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0s ,发现火车前进540m ;隔30s 后又观测10s ,发现火车前进360m.若火车在这70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加速度为 ( ) A .0.3m/s 2 B .0.36m/s 2 C .0.5m/s 2 D .0.56m/s 2 答案:B 解析:前30s 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 =540 30m/s =18m/s ,它等于火车在这30s 内中间时刻的速度,后10s 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 1=360 10m/s =36m/s.它等于火车在这10s 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此时刻与前30s 的中间时刻相隔50s.由a =Δv Δt =v 1-v Δt =36-1850m/s 2 =0.36m/s 2.即选项B 正确. 6.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在汽车刹车的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 A .(2+1)∶1 B .2∶1 C .1∶(2+1) D .1∶ 2 答案:A 解析:汽车的运动可以反向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半程与后半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1)∶1;则平均速度之比为时间的反比:1∶(2-1)=(2+1)∶1. 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 0,末速度的大小为v ,则在时间t 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 )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Na:23 O:16 S:32 H:1 N:14 Si:28 Ca:40 C:12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A.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 3 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 B.除去混在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加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 C.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D.将O 2和H 2 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 2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光束穿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B.胶体粒子大小在1 nm ~100 nm之间 C.胶体有电泳现象 D.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3.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64g SO 2含有氧原子数为N A B.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MgCl 2溶液,含有Cl-离子数为N A C. 标准状况下,22.4L CCl 4的分子数为N A D. 常温常压下,14g N 2含有分子数为0.5N A 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NH 4+、SCN-、Cl- B.Na+、H+、NO 3 -、SiO 3 2-、 C.OH-、Ba2+、Na+、AlO 2- D.Fe2+、NH 4 +、Cl- OH-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2H 20=Na++20H-+H 2 ↑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OH-= AlO 2- + 2H 2 O C、小苏打与盐酸反应: HCO 3- + H+ = CO 2 ↑+ H 2 O D、往水玻璃中通入二氧化碳:Na 2SiO 3 +H 2 O+CO 2 =H 2 SiO 3 ↓+2Na++CO2- 3 6. 下列六种物质:①Na 20 ②Na 2 2 ③CaCl 2 溶液④Na 2 C0 3 溶液⑤NaOH ⑥ NaHC0 3 中,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⑥ D. ③④⑥

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为了研究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应该采用的研究实验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理想实验法D.图象法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不变,a正比于F,对F、a的单位不限 B.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反比于m,对m、a的单位不限 C.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D.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做单位时,F 必须用牛顿做单位 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在这瞬间() ①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F ②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m ③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后,A才离开墙壁 ④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访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轻绳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体B相联接,如图所示,物体A的加速度为a1,先撤去物体B,对物体A施加一个与物体B重力相等的拉力F,如图所示,,物体A的加速度为a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1=2 a2 B. a1= a2 C. a2=2 a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对物体的惯性有这样一些理解,你觉得哪些是正确的?() A 汽车快速行驶时惯性大,因而刹车时费力,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有关 B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惯性比在月球上大 C 加速运动时,物体有向后的惯性;减速运动时,物体有向前的惯性 D 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物体原有运动状态如何,物体的惯性是客观存在的,惯性的大小与物体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详解高一物理必修1综合检测试题 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弹力、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B(有弹力存在的地方一定存在摩擦力 C(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2(如右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地面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C(若木块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F 3(下列几组作用在同一质点上的力,可能使质点保持平衡的是

( ) A(20N、30N、20N B(2N、5N、9N C(8N、9N、19N D(15N、5N、10N、21N 4(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选项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 ( ) A(质点 B(自由落体运动 C(力的合成 D(加速度 5(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如图所示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