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一段时间以来,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等非主流价值观不断蔓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虚拟和现实空间有所泛滥。在此背景下,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性,传承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而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不同,中国五千年文明源源不断。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Harappan Civilization)是最久远的,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原生文明之一。但它是一个消失的、中断的,没有得到传承的文明。古埃及文明,由于没有文字记录,很难找到一个系统完整的代表国家。五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大体经历了炎黄文化初立、西周易学诞生、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西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重要的文化发展阶段。
刘奇葆同志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中国人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相信“五行”相生、太虚即气的朴素唯物主义,践行阴阳相对、阳生阴长的朴素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等。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维系着泱泱大国的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优良品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标
注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肉”,极大激发了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崇尚仁爱、坚守正义的为人之道,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修齐治平、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等,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国色彩和中国气质。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这三个方面相互贯通、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体。
如何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永葆青春,始终保持生命力,关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理论上去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用好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时代化。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始终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力量与时代化息息相关。一是在传统文化的时代化过程中,既适应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迎和当时普通百姓的精神需求。如炎黄文化、医学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经学文化、礼学文化等,之所以能够世世代代延续下来,就是因为这些文化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秦朝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朝代,但只有几十年,汉朝延续了400多年。究其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搞帝王专制文化,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导致政治短命,文化夭折。而刘邦另起新派,重塑传统文化,特别是董仲舒提出了儒学主导,成熟了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二是传统文化在时代化过程中,将时代化与大众化有机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既进入了朝廷、官方、官府,也进入了平民百姓,成为广大平民百姓求生存求发展的依托。从内容到形式力求通俗化、普及化、平民化,将深奥的哲理变为平民百
姓身边的故事,让思想文化进入百姓的头脑。《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二十四孝》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平民化、大众化的体现。所以,传统文化必须时代化。
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代化,首先要把握好“守”和“变”的关系,坚持在扬弃继承中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实践标准,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如“孝”仍然是我们倡导的传统美德,但类似“郭巨埋儿”式的愚孝,有悖人性、有违法律,就应该摒弃。又如要创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恕之道”等向上向善的思想价值,为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益借鉴。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代化,还要把握好“中”和“外”的关系,坚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既要抵制唯洋是举、唯洋是从,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时落后,不如西方文化的观念,又要反对故步自封、盲目排外,以复兴传统文化之名贬抑外来优秀文化、抵制外来优秀文化的做法。既要不忘本来,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又要吸收外来,广泛借鉴各国文化优秀成果。如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逐步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深刻影响。总之,一方面要以开放的态度,通过批判吸收西方文明成果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另一方面要对自身传统文化进行“提纯”和“提炼”,进而实现创新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反对狂热崇新,也要拒绝一味迷古。
坚定文化自信,在延续和发展中华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让中华民族传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