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扩张的供需分解_以_E11_为例_霍伟东_陈若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7 ]
( 一) 概念界定 尽管近年来新兴经济体一直被学术界作为研究主体所讨 论, 但对于哪些经济体应当被纳入新兴经济体的范畴, 仍然没 有得到一个一致认可的结果。不同的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基 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 大致提出了六种不同的划分 标准①。综合六种分类标准来看, 不外乎就是经济发展和国 际政治影响两个角度。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的影响力都 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新兴经济体范畴的界定应当保持一 定的时效性。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博鳌亚洲 论坛在借鉴相关研究和目前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状态的基础上 “新兴经济体” 将 界定为 20 国集团( G20) 中的 11 个发展中国 “E11” , 家, 并将其定义为 即中国、 巴西、 阿根廷、 墨西哥、 韩国、 印尼、 印度、 沙特阿拉伯、 南非、 土耳其和俄罗斯
[5 ]
需求方面, 传统的经济区位理论很少考虑市场需求及其 空间相互作用, 直到 Harris 提出市场潜力的概念。 由于运输 成本的存在, 企业在选择生产基地时会考虑接近其产品的需 求市场, 进而市场潜力就成了对市场需求的综合反映, 它是在 企业考虑了交通成本、 贸易壁垒等因素后目标市场规模的体 现
( JBK130504 )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 : 人民币区与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 ” 作者简介: 霍伟东( 1970 - ) ,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与金融 、 国际投融资 男, 重庆人, 等方面研究。
①
《World Economic Outlook: Rebalancing Growth》 , 2010 。 数据来源于 IMF 因此被称为南方国家 , 同时, 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均属于南方国家 。
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扩张的供需分解
— — —以“ E11 ”Leabharlann Baidu为例 霍伟东, 陈若愚
( 西南财经大学 国际商学院 , 四川 成都 611130 ) 摘 要: 新兴经济体之间贸易合作的加强是新兴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下对世界经济影响加深的主要原因 。 其
中, 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快速增长表现尤为抢眼 。 文章将市场潜力和二元边际纳入出口扩张模型 , 运用 2002 - 2011 年间中国及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相关经济指标 ,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考察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快速 扩张的机理。实证研究发现: 需求方面, 中国国内市场潜力以及新兴经济体国内市场潜力对其出口扩张均有正向促 ; 供给方面, 进作用, 这一点正印证了 “本地市场效应” 内延边际和外延边际分别作为价格和数量的代理变量进入模 型, 很好地说明了中国的出口供给能力对其出口扩张的促进作用 。 ; 出口扩张; 市场潜力; 二元边际 关键词: “E11 ” 中图分类号: F752. 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5935 ( 2015 ) 01 - 0100 - 07 系的加强。新世纪开端的这十年间 , 南方国家的总体经济规 模以及南南贸易额分别以年均 4. 6% 和 16% 的速度不断扩 张。2010 年, 南方国家总经济规模已占世界总产出的 ② 45% ; 南南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 17% ③ 这其中, 中国 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贡献不菲 。 中国作为世 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代表 , 在南南贸
2015 年 1 月 第 38 卷 第 1 期
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
Jan. , 2015 Vol. 38 No. 1
DOI: 10. 13451 / j. cnki. shanxi. univ( phil. soc. ) . 2015. 01. 014
[7 , 13 ]
。
“E11 ” 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国际政治影响方面都能 。 经济方面, 很好地代表和体现“新兴经济体 ” 在 2012 年, E11 国内生产总值共计达到 20. 15 万亿美元, 占全球国内生 产总值的 27. 64% ; 经济增长率达到 5. 43% , 同期世界经济 , “E11 ” 增长率则为 2. 4% ; 同年 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 26. 71% , 进口总额的 24. 45% , 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服务贸 G20 创建之 初 的 宗 旨 就 是 易总额的 18. 55% ②; 政治方面, “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市场国家之间进行实质性问题 , 2008 年, 的讨论和研究 ” 更是由原先的部长会议升格为首 脑会议, 并将会议机制化, 从而取代 G7 成为全球经济合作 的主要论坛。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中国对新兴经济体 “E11 国 ” 出口扩张机理的供需分解 , 因此, 以 为本文的研究 对象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 ( 二) 文献回顾 本质上说, 出口的扩张是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上因素共 同决定的。Redding and Venable 发展了一个理论模型 ( geography and trade model) 将 101 个国家间的双边贸易分解为供 给和需求两个层面: 内部供给能力 ( internal supply capacity ) 和外部市场潜力 ( foreign market access )
South Economic Links》 , 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量占南南 贸易总量的 75% , 而他们与中国的贸易额单独就占 40% 。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加强 , 从 2000 年开始, 新兴经济体经济的 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中国而非 G7 。 同样,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 展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合作的加强也有很大关联 , 根据国家统 计局数据分析, 中国向新兴经济体出口额在近十年来年间增 长了将近十倍, 除 2009 年以外, 历年的出口额增长率均在 15% 以上。 与上述典型事实相比, 更有意义的是分析中国与新兴经 济体之间贸易扩张背后的原因和机理 。 本文就是在这样的 背景下, 展开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扩张机理的研究 , 从供 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扩张的机理 , 这将为新兴经济体之间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
由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均位于北半球 , 而非洲、 拉美及亚洲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发展水平 、 生产力均较低, ② 19 世纪中期,
③
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 。
100
第 38 卷
第1 期
霍伟东, 等: 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扩张的供需分解
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和文献进行界定和梳理 ; 进而推导 出本文研究的实证模型并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回 归分析, 得出相应的结果和检验 ; 最后是本文的结论与启示 。 二 概念界定和文献回顾
[12 ]
。王岚和盛斌在 Redding and Venable 的
[6 ]
研究框架基础上, 从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市场潜力两个方面 对中国出口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进行分解
[8 ] 和内延边际 ( intersive margin ) 而实现的 。 就现有研究而
言, 二元边际按照不同的视角可以分为产品层面 、 企业层面 和国家层面三类。产品层面上, 外延边际主要表现为新出口 产品种类的扩张, 内延边际主要表现为已出口产品数额上的 扩张; 企业层面上, 外延边际主要表现为新的企业进入出口 市场带来的贸易扩张, 内延边际主要表现为已出口企业出口 额的扩张
Melitz 认为出口的扩张来源于两个层面上多样 同样地, 性扩张: 需 求 层 面 上 的 地 理 多 样 性 ( Geographic Diversification) 和 供 给 层 面 上 的 产 品 多 样 性 (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7] 。当前研究, 可以在新经济地理学和新贸易理论融 合的基础上, 将新型要素纳入到出口扩张的模型中用于解释 贸易扩张机理
[4 ]
际结构, 得出中国目前贸易增长内延边际所占比重过大进而 恶化了中国贸易条件, 解释了中国出口极易受外界环境冲击 的原因, 为中国贸易结构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
[11 ]
。Damijan et al. 在 Redding and Venable 和 Fugazza
。
的研究基础上, 以欧盟一体化过程中高速的出口扩张为研究 对象, 分解出市场潜力 ( market access ) 和供给能力 ( supply capacity) 两个因素并发现市场潜力是欧盟内各国出口扩张 的重要影响因素
[3 ]
; 国家层面上, 外延边际主要表现为出口国与
其他国家建立新的贸易伙伴关系所带来的贸易扩张 , 内延边 际主要表现为已有的贸易双边关系贸易额的扩张 。 虽然三 种二元边际划分的视角和结果不同 , 但方法和思路还是一致 的, 对外延边际的界定就是贸易的扩张来自于新产生的产品 种类、 企业以及贸易关系等方面的表现 , 而贸易扩张的内延 边际就表现为已出口的产品 、 企业以及贸易关系之间贸易额 的扩张。 贸易的二元边际不断地在各国国际贸易实证研究中被 检验。Timothy J. Kehoe 和 Kim J. Ruhl 通过对贸易数据的 分析, 得出贸易外延边际的扩张对贸易增长的作用仅次于贸 易自由化。David Hummels 和 Peter J. Klenow 分解了贸易扩 张的二元边际, 实证得出了出口的外延边际扩张可以不降低 出口产品的价格以及恶化贸易条件
[1 ] 易发展和新兴经济体之间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据亚 洲发展银行发布的《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2011 : South -
一
引言
金融危机后, 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债台高筑 , 经济发展呈 “二次衰退 ” 现低迷状态并承受着 的风险。 美国经济复苏一 路走得跌跌撞撞; 欧洲饱受主权债务危机的折磨 ; 日本更是 遭受经济和自然灾难的双重打击 。然而, 这场危机对新兴经 “一场胜利 ” , 济体来说似乎成了 中国在 2010 年超越日本成 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 印度、 巴西、 俄罗斯等国经济的发展也 呈现着良好的势头, 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 。 过 去的几十年, 世界见证了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生产 、 国际贸易、 金融领域的成长, 他们快速地融入世界经济市场 , 为人们讲 “增长 ” 2010 年新兴 述了一个 的故事。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 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在国际贸易总额 、 全球总投资额、 35% 和 68% 。 全球官方外汇储备总值中所占比重达到 45% 、 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 ,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 GDP 增长 的 贡 献 率 在 2002 年 已 经 超 过 发 达 国 家, 尤其是在 2005 —2009 年间, 他们的贡献率达到 65% , 金融危机时期, 更是完全支撑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 ① 深入探究在金融危机打击下为什么新兴经济体能够对 世界经济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力 ? 答案就是南南贸易联 收稿日期: 2014 - 09 - 20
[9 ]
。 钱学峰在对中国出
口激增的研究中, 基于微观视角从企业层面出发得出中国出 口扩张过程中的外延边际和内延边际 , 经实证发现中国出口 扩张主要来源于内延边际 , 同时这也是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 主要原因
[10 ]
。 Fugazza 在研究
。钱学锋和熊平测度了中国出口增长的两元边
哪些因素决定一国出口时 , 用分位数回归方法 ( quantile regression) 将影响因素分为了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市场需求 两部分
[2 ]
。 基于此, 本文将新型的竞争性要素 , 即
贸易扩张的二元边际和市场潜力纳入到出口扩张模型中并 推导出可估计的出口扩张新型要素模型 ,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 层面剖析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扩张的机理 。 供给方面, 贸易扩张的二元边际是基于对贸易流量变动 的考察而对其进行的分解 。根据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 , 一国 的贸易扩张是沿着二元边际 , 即外延边际 ( external margin )
( 一) 概念界定 尽管近年来新兴经济体一直被学术界作为研究主体所讨 论, 但对于哪些经济体应当被纳入新兴经济体的范畴, 仍然没 有得到一个一致认可的结果。不同的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基 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 大致提出了六种不同的划分 标准①。综合六种分类标准来看, 不外乎就是经济发展和国 际政治影响两个角度。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的影响力都 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新兴经济体范畴的界定应当保持一 定的时效性。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博鳌亚洲 论坛在借鉴相关研究和目前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状态的基础上 “新兴经济体” 将 界定为 20 国集团( G20) 中的 11 个发展中国 “E11” , 家, 并将其定义为 即中国、 巴西、 阿根廷、 墨西哥、 韩国、 印尼、 印度、 沙特阿拉伯、 南非、 土耳其和俄罗斯
[5 ]
需求方面, 传统的经济区位理论很少考虑市场需求及其 空间相互作用, 直到 Harris 提出市场潜力的概念。 由于运输 成本的存在, 企业在选择生产基地时会考虑接近其产品的需 求市场, 进而市场潜力就成了对市场需求的综合反映, 它是在 企业考虑了交通成本、 贸易壁垒等因素后目标市场规模的体 现
( JBK130504 )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 : 人民币区与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 ” 作者简介: 霍伟东( 1970 - ) ,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与金融 、 国际投融资 男, 重庆人, 等方面研究。
①
《World Economic Outlook: Rebalancing Growth》 , 2010 。 数据来源于 IMF 因此被称为南方国家 , 同时, 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均属于南方国家 。
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扩张的供需分解
— — —以“ E11 ”Leabharlann Baidu为例 霍伟东, 陈若愚
( 西南财经大学 国际商学院 , 四川 成都 611130 ) 摘 要: 新兴经济体之间贸易合作的加强是新兴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下对世界经济影响加深的主要原因 。 其
中, 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快速增长表现尤为抢眼 。 文章将市场潜力和二元边际纳入出口扩张模型 , 运用 2002 - 2011 年间中国及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相关经济指标 ,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考察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快速 扩张的机理。实证研究发现: 需求方面, 中国国内市场潜力以及新兴经济体国内市场潜力对其出口扩张均有正向促 ; 供给方面, 进作用, 这一点正印证了 “本地市场效应” 内延边际和外延边际分别作为价格和数量的代理变量进入模 型, 很好地说明了中国的出口供给能力对其出口扩张的促进作用 。 ; 出口扩张; 市场潜力; 二元边际 关键词: “E11 ” 中图分类号: F752. 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5935 ( 2015 ) 01 - 0100 - 07 系的加强。新世纪开端的这十年间 , 南方国家的总体经济规 模以及南南贸易额分别以年均 4. 6% 和 16% 的速度不断扩 张。2010 年, 南方国家总经济规模已占世界总产出的 ② 45% ; 南南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 17% ③ 这其中, 中国 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贡献不菲 。 中国作为世 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代表 , 在南南贸
2015 年 1 月 第 38 卷 第 1 期
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
Jan. , 2015 Vol. 38 No. 1
DOI: 10. 13451 / j. cnki. shanxi. univ( phil. soc. ) . 2015. 01. 014
[7 , 13 ]
。
“E11 ” 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国际政治影响方面都能 。 经济方面, 很好地代表和体现“新兴经济体 ” 在 2012 年, E11 国内生产总值共计达到 20. 15 万亿美元, 占全球国内生 产总值的 27. 64% ; 经济增长率达到 5. 43% , 同期世界经济 , “E11 ” 增长率则为 2. 4% ; 同年 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 26. 71% , 进口总额的 24. 45% , 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服务贸 G20 创建之 初 的 宗 旨 就 是 易总额的 18. 55% ②; 政治方面, “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市场国家之间进行实质性问题 , 2008 年, 的讨论和研究 ” 更是由原先的部长会议升格为首 脑会议, 并将会议机制化, 从而取代 G7 成为全球经济合作 的主要论坛。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中国对新兴经济体 “E11 国 ” 出口扩张机理的供需分解 , 因此, 以 为本文的研究 对象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 ( 二) 文献回顾 本质上说, 出口的扩张是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上因素共 同决定的。Redding and Venable 发展了一个理论模型 ( geography and trade model) 将 101 个国家间的双边贸易分解为供 给和需求两个层面: 内部供给能力 ( internal supply capacity ) 和外部市场潜力 ( foreign market access )
South Economic Links》 , 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量占南南 贸易总量的 75% , 而他们与中国的贸易额单独就占 40% 。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加强 , 从 2000 年开始, 新兴经济体经济的 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中国而非 G7 。 同样,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 展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合作的加强也有很大关联 , 根据国家统 计局数据分析, 中国向新兴经济体出口额在近十年来年间增 长了将近十倍, 除 2009 年以外, 历年的出口额增长率均在 15% 以上。 与上述典型事实相比, 更有意义的是分析中国与新兴经 济体之间贸易扩张背后的原因和机理 。 本文就是在这样的 背景下, 展开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扩张机理的研究 , 从供 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扩张的机理 , 这将为新兴经济体之间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
由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均位于北半球 , 而非洲、 拉美及亚洲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发展水平 、 生产力均较低, ② 19 世纪中期,
③
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 。
100
第 38 卷
第1 期
霍伟东, 等: 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扩张的供需分解
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和文献进行界定和梳理 ; 进而推导 出本文研究的实证模型并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回 归分析, 得出相应的结果和检验 ; 最后是本文的结论与启示 。 二 概念界定和文献回顾
[12 ]
。王岚和盛斌在 Redding and Venable 的
[6 ]
研究框架基础上, 从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市场潜力两个方面 对中国出口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进行分解
[8 ] 和内延边际 ( intersive margin ) 而实现的 。 就现有研究而
言, 二元边际按照不同的视角可以分为产品层面 、 企业层面 和国家层面三类。产品层面上, 外延边际主要表现为新出口 产品种类的扩张, 内延边际主要表现为已出口产品数额上的 扩张; 企业层面上, 外延边际主要表现为新的企业进入出口 市场带来的贸易扩张, 内延边际主要表现为已出口企业出口 额的扩张
Melitz 认为出口的扩张来源于两个层面上多样 同样地, 性扩张: 需 求 层 面 上 的 地 理 多 样 性 ( Geographic Diversification) 和 供 给 层 面 上 的 产 品 多 样 性 (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7] 。当前研究, 可以在新经济地理学和新贸易理论融 合的基础上, 将新型要素纳入到出口扩张的模型中用于解释 贸易扩张机理
[4 ]
际结构, 得出中国目前贸易增长内延边际所占比重过大进而 恶化了中国贸易条件, 解释了中国出口极易受外界环境冲击 的原因, 为中国贸易结构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
[11 ]
。Damijan et al. 在 Redding and Venable 和 Fugazza
。
的研究基础上, 以欧盟一体化过程中高速的出口扩张为研究 对象, 分解出市场潜力 ( market access ) 和供给能力 ( supply capacity) 两个因素并发现市场潜力是欧盟内各国出口扩张 的重要影响因素
[3 ]
; 国家层面上, 外延边际主要表现为出口国与
其他国家建立新的贸易伙伴关系所带来的贸易扩张 , 内延边 际主要表现为已有的贸易双边关系贸易额的扩张 。 虽然三 种二元边际划分的视角和结果不同 , 但方法和思路还是一致 的, 对外延边际的界定就是贸易的扩张来自于新产生的产品 种类、 企业以及贸易关系等方面的表现 , 而贸易扩张的内延 边际就表现为已出口的产品 、 企业以及贸易关系之间贸易额 的扩张。 贸易的二元边际不断地在各国国际贸易实证研究中被 检验。Timothy J. Kehoe 和 Kim J. Ruhl 通过对贸易数据的 分析, 得出贸易外延边际的扩张对贸易增长的作用仅次于贸 易自由化。David Hummels 和 Peter J. Klenow 分解了贸易扩 张的二元边际, 实证得出了出口的外延边际扩张可以不降低 出口产品的价格以及恶化贸易条件
[1 ] 易发展和新兴经济体之间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据亚 洲发展银行发布的《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2011 : South -
一
引言
金融危机后, 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债台高筑 , 经济发展呈 “二次衰退 ” 现低迷状态并承受着 的风险。 美国经济复苏一 路走得跌跌撞撞; 欧洲饱受主权债务危机的折磨 ; 日本更是 遭受经济和自然灾难的双重打击 。然而, 这场危机对新兴经 “一场胜利 ” , 济体来说似乎成了 中国在 2010 年超越日本成 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 印度、 巴西、 俄罗斯等国经济的发展也 呈现着良好的势头, 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 。 过 去的几十年, 世界见证了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生产 、 国际贸易、 金融领域的成长, 他们快速地融入世界经济市场 , 为人们讲 “增长 ” 2010 年新兴 述了一个 的故事。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 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在国际贸易总额 、 全球总投资额、 35% 和 68% 。 全球官方外汇储备总值中所占比重达到 45% 、 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 ,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 GDP 增长 的 贡 献 率 在 2002 年 已 经 超 过 发 达 国 家, 尤其是在 2005 —2009 年间, 他们的贡献率达到 65% , 金融危机时期, 更是完全支撑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 ① 深入探究在金融危机打击下为什么新兴经济体能够对 世界经济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力 ? 答案就是南南贸易联 收稿日期: 2014 - 09 - 20
[9 ]
。 钱学峰在对中国出
口激增的研究中, 基于微观视角从企业层面出发得出中国出 口扩张过程中的外延边际和内延边际 , 经实证发现中国出口 扩张主要来源于内延边际 , 同时这也是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 主要原因
[10 ]
。 Fugazza 在研究
。钱学锋和熊平测度了中国出口增长的两元边
哪些因素决定一国出口时 , 用分位数回归方法 ( quantile regression) 将影响因素分为了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市场需求 两部分
[2 ]
。 基于此, 本文将新型的竞争性要素 , 即
贸易扩张的二元边际和市场潜力纳入到出口扩张模型中并 推导出可估计的出口扩张新型要素模型 ,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 层面剖析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扩张的机理 。 供给方面, 贸易扩张的二元边际是基于对贸易流量变动 的考察而对其进行的分解 。根据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 , 一国 的贸易扩张是沿着二元边际 , 即外延边际 ( external marg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