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回归教育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归教育的本质
初一年级王志伟
这个学期,我阅读了当代中国有广泛影响的教育专家林格老师的教育理论专著《教育是没有用的》。
书中的观点可谓独辟蹊径、精辟独到,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细致的、到位的评析。
读完之后,对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林格老师认为:应变教育的“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
以前,很多人把造成这种状况的的原因全部归结到应试教育体制上去,林格老师认为解放老师和家长的出路在于转变观念,从教育内涵方面寻找突破口,才是正道。
孩子就好比牛,当代教育的最大困境其实是在于“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
如果长期执著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而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林格老师在书中提出“高度尊重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具有主动性,协助拓展孩子的主动发展可能,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一位教育者,如果能不断提供给孩子这些美感,也就是不断展示给孩子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油然而发生实现那些实现可能性的冲动与激情,就开始了自主学习的旅程,教育因此实现。
如果只强调“灌输”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这种高级本能的蔑视,他们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就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
书中林格老师认为: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
因为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
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也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从不同层次的学生入手,分层次设置问题,激发孩子的兴趣。
在工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与指引:从感觉上加以引导,使学生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有效的。
同时要深入挖掘孩子学习的持久快感,学习的确是一件苦差事,不付出努力和汗水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林格老师认为,如果老师的教育控制了孩子的想象力,所有的知识传授都是徙劳无功的。
每个孩子都是充满想象力的天才,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一味强调教育的“无所不能”,把知识当作教学的目的,而忽略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其直接后果就是控制甚至毁坏了孩子的想象力。
在书中,林格老师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阐释。
他说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
过去几十年的教育从未把孩子看作教育的主体,以知识为中心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是把孩子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
因此,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同时,教师应修炼自己的教育状态,实现“闭着嘴说话”,才能赢得孩子的尊敬。
如果说的话太多,但没有实际内容,取得的效果也不会理想。
在工作中,我们要深入研究,要知道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情感受到重视。
教育者需要先打开心门,不可抱着一颗焦躁的心来面对孩子,我们需要从身上流露出一种温暖平和,需要让孩子感受到“阳光”。
在教学工作中,教育者情绪化是很常见的事,但人的高明在于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在浮躁的社会中做优秀的教育者,更需要一份心境上的平静。
以平静之心面对孩子,坚守教育的纯真,将一切教育的期待收敛为一股平静之气,以气养气。
因为,在平静的背后,孩子的成长空间才能得以充分拓展。
林格老师认为: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
教育者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孩子自主学习。
在教育过程中,很多的老师和家长根本不敢“放”,也就是即使知道了“依靠孩子”的重要性,但由于被惯性思维的力量所控制,“放”而不下,结果导致虚伪的“依靠”。
作家冰心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这应当是现代教育变革的总纲领。
现代教育中,必须承认这个重要性,并以此为孩子自主发展的线索,才能从教育的困局中解脱出来。
卢梭曾在他的名著《爱弥儿》中自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他自己回答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
”这句话不敢说是真理,但它发人深省。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者,是不是做得过多了呢?孩子们常常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是为了教育者的目标而奋斗,这样的“做”当真不如“什么也不去做”!而在中国,多少教育者千方百计地尝使孩子成才,多少家长殚精竭虑,不辞劳苦,甚至牺牲自己的事业和爱好,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管教、指导孩子,但往往不但没有效果,甚至还不乏悲剧性的例证。
但放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也许你会发现,孩子收获的比你期望的要多得多。
而教育者要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关键是放下自我。
“放下自我”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很难,要能做到真正的“无我”,把自我缩小到比尘埃还小,镶在孩子的眼睛里,而且孩子也不会感到不舒服。
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在本书中林格老师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而“人”与“才”是两个概念,培养“人”和培养“才”的关系可以比喻成杯子和水。
“水”是各种知识、才华和技术,而杯子是盛水的,杯子的大小,决定它最终能容纳多少水。
没有爱就没有一切,教育的核心是真爱,重要的是善良,善良是一种至爱,是一切人性之美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其意义已经超出了教育的范畴。
特别是对于所谓的“差生”,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彰显他们的善良之美。
那么他们就会从此建立“做好人”的信念,“自主化”就自然而然了。
包容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在教育中,包容与谅解是一朵芳香的“玫瑰”,教育者有责任把这朵“玫瑰”传给孩子。
同时,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离不开自信作基础。
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培养自信的根本在于其自信的来源,如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些他之前不认为自己能完成的事,或者完成了一个向
往已久的目标,那么自信的疏导和建立就会水到渠成。
但如果一味干巴巴地对孩子强调自信,只能让孩子感觉紧张,或者盲目相信自己,不顾真实状况。
对学生要培养他们的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潜能,凡事做出积极的选择。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孩子如果不够自信,面对某一件事时,就会先自乱阵脚,而自信却能让人从容自如,让内心生出必胜的信念。
林格老师认为:在学习生活中要让自信成为习惯,形成了自信的信念之后,更需要学会在挫折中锤炼、巩固自己的自信心,否则自信将被扼杀。
任何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定会有很多困境和阻挠,能不能克服这些成功路上的阻碍,就要看有没有自信,来引发内心顽强的毅力。
如果真能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自然就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学习生活中,教育者角色要实现根本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教育者以蜡烛自喻,认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情操与美德。
而我们要做“火柴”,“火柴”的作用就在于激发并强化孩子的学习动机,当一个人充满乐趣地学习时,不论环境多么困难艰苦,他都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同时,孩子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我们自己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反思来提高自己的境界,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教育,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的一条捷径。
教育者对自己过错的反思态度会极大地影响被教育者。
而作为一线教师,应把自己放在低处,才能海纳百川。
教师从事教育事业,首先要考虑如何掌握优秀的教学法,使孩子会学、爱学,学有所成。
同时教育者关键要“沉得住气”,这是目前老师和家长特别欠缺的一种核心能力。
在这个转型的时代,人心浮躁,人们最缺乏的就是恒心和耐心。
如果你一个人能沉得住气,自然就会在浮躁的人群中脱颖而出。
只有沉得住气,才能成为一名教育家。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自觉。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这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
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就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当教育者把孩子的自觉唤醒后,他就完成了作为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因为人在自觉意识产生后,就获得了主动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与热情。
在如何提高成绩方面,要有个性化教育的操作系统。
形成一系列的阶梯,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不同风格的教学方式,也鼓励孩子用自己的风格学习,使其形成不同方式的学习风格,这样才能使孩子创造出自己的特色的个性化学习。
在本书中,林格老师认为回归教育的根本,引发孩子的主动性,唤醒孩子的自觉,是教育的基本保障。
但是,如果只为了“引发”而“引发”,为了“唤醒”而“唤醒”,必然又让所有教育者开始崇拜具体的、貌似高超的教育技术,这显然偏离本书的初衷。
只有根据个性养成不同的习惯和素质,才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成为成绩优良、个性卓越的优秀学生。
以上是我的读书笔记,不足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