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考研真题-毕设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研究方法重点问题
第一章导论
1、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
(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研究的主题是指研究所涉及的现象领域或范畴。

社会研究的主题首先必须是有关社会的,它涉及人类生活各个方面。

当然,社会研究的某些主题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部分自然现象,但研究的目的、着眼点、焦点等等则与自然科学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有着根本的不同。

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现象的本身,而社会研究探讨的是自然现象与社会世界的关系。

(2)研究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所谓的经验性,指的是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也就是说,社会研究者不应该去探讨某一现象“是否应当如此”的问题,而只应去探讨某一现象“状况究竟如何”,或“为何如此”的问题。

这种区分的一个关键之处在于所提的问题是“科学的”或者是“非科学的”。

例如问题,“是否应当相信有天堂的存在?”“宗教是愚昧的吗?”等等就超出了科学的范围。

因为我们无法对其作出经验的观察来进行回答。

2、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这便给社会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于自然科学的难题:
(1)人的特殊性:作为社会研究对象的人、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都是具有主体意识的,有主观意志,不一定与研究者合作;而这种主体主体意识又可以控制、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具体行为(如“霍桑效应”)。

因此,社会研究对于各种社会现象、各种社会行为的解释与预测,常常无法达到自然科学那样高的准确程度。

(2)研究的干扰性: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也就是说,研究者对被研究对象产生干扰和影响,所“看到”的,实际上是受到研究者出现的影响后的状况。

(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

人既是一种生物个体,同时又是一种社会个体,人们的行为不仅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到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家庭背景等)、他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研究者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量,也更难分清现象的原因和结果。

(4)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社会研究除了会受到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各种自然条件限制外,有时还受到伦理的、政治的因素的限制。

例如,社会研究者不能为了探讨“家长的放任自流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而要求家长们不去管教自己的孩子。

(5)保持客观性的困难:一方面,研究者本身也是其研究对象的一部分,难以保持客观、超然的态度;另一方面,研究者与他所研究的对象之间会产生情感体验,这又不知不觉影响他对资料的反应和对研究结果的解释。

3、实证主义方法论与人文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非常可观
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到结论。

同时,研究过程还应该是可重复的。

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

长期以来,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主流位置。

人文主义方法论:研究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社会行为时,要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考虑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差别,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

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由于这种定性研究方式来自于与定量研究方式所不同的哲学传统和理论假设,因而在实践中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4、社会研究方法论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社会研究方法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虽然他们之间有层次上的差别,但各种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都不是各自独立的、互不相关的,它们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

(2)方法论与研究方式之间存在着一种常见的模式,例如,具有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研究者,通常采用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以及定量文献研究的方式,以凸显研究的规范性、精确性和客观性;而有人文主义方法论的研究者,则更经常采用实地研究以及定性文献研究的方式,以凸显研究过程的特殊性、深入性和主观性。

(3)研究方式和具体的方法和技术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例如,调查研究往往需要运用抽样的方法、设计问卷的技术;实地研究往往需要运用参与观察的方法、无结构访问的方法以及定性资料的分析技术;文献研究往往需要运用内容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实验研究往往需要运用随即指派的方法、量表测量的方法等等。

5、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
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的描述和理解。

(1)从发展的状况看,两者在发展上是不平衡的,相比之下,定量研究方法发展十分迅速,进展也很大,
(1)从认识论角度看,两者存在根本区别——它们基于不同的范式。

定量研究源于实证主义,接近于科学范式;定性研究从属于人文主义的自然范式,力图对社会生活的自然场景加以整体的理解和解释。

(2)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量研究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即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去。

主要目标是“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强调在研究中的“价值无涉”和“价值中立”;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主要目标是是深入“理解”社会现象,认为事实与价值无法分离。

(3)在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上,定量研究常常用于理论检验;定性研究通常用于理论的建构。

(4)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更加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常使用调查、实验、内容分析的方式以及量表测量、结构式访问等资料收集方法;定性研究往往强调研究程序、方式、手段的灵活性和特殊性,常使用实地研究的方式以及参与观察、无结构访问等资料收集方法。

由于上述区别,使得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在所得资料的性质及其结果的说明方式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5)总的来说,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我们在社会研究中可以采取的两条途径,给我们提供的是两种不同的画面,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

在社会研究者认识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

6、研究过程的五个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

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客观:社会环境等。

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选题阶段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

(2)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

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和工具准备(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

(3)资料的收集。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收集,因而也称为资料收集阶段。

(4)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5)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1、理论的特征
(1)理论来自于经验的实践;
(2)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识;
(3)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

1、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
对于同一种现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论来解释。

一般来说,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有三条,这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1)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2)解释越精确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这三条标准决定了理论的解释力。

第一条标准反映的是理论的影响面或概括范围;第二条标准反映的是理论的效果或精确程度;第三条标准反映的是理论的效率或节俭性。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三条标准强调的是理论的不同方面,因而在实际研究中对几种不同理论进行比较时,可能出现不同理论在不同标准上优劣不同的情况。

2、概念的功能:
(1)提供一种观察或勾画那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方式,概念的抽象性对理论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2)概念的发展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思想网络,各种单个研究通过相互连接,使得不同时期的经验得以组织和再组织。

如:文化、制度、地位、角色等所形成的思想网络,一直指引着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

3、概念作用的大小取决于:
(1)有用的概念所指称的现象必须至少是潜在可观察的。

潜在可观察的含义是指可以被直接或间接观察到。

(2)有用的概念必须是精确的。

当我们运用一个概念来描述一个对象时,必须能确切的知道我们所谈及的是什么。

(3)有用的概念是具有理论重要性的概念。

所谓理论的重要性,指的是它与理论中的其他一些概念相互联系,并且在解释现象上扮演着最基础的角色。

4、提炼概念的方式
(1)从理论文献中借用概念;(2)从经验材料中抽出概念。

5、变量的分类
(1)根据变量取值的性质不同,可以把变量分为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间距变量和比率变量四种类型。

对应的测量层次分别称为定类层次、定序层次、定距层次和定比层次。

(2)根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把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中间变量。

6、自变量与因变量
在实验研究中,自变量是实验者主动操纵其变动的变量,即实验刺激;而因变量则是受
实验刺激影响而变动的变量。

在调查研究中,自变量多为属性变量,如性别、年龄等;而因变量多为行为或态度变量。

在实际的社会研究中,究竟一个变量是作为自变量,还是作为因变量,或者作为中介变量,要根据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理论分析来决定。

7、假设来源于
常识、个人预感或猜测、现有调查资料、现有理论。

其中后两种是主要来源。

8、两种推理方式
假设演绎法:社会科学研究普遍使用两种推理方式: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的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

演绎推理的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

在科学研究中,一般的模式是将这两种推理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种称为“假设演绎法”的逻辑过程。

这种过程由四个相互联系的步骤组成:
(1)观察一种现象或一组完整的事件;
(2)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概括,试图形成一种能够解释所观察的现象的理论;
(3)从这种概括的理论出发,推演出具有逻辑性的某种结论;
(4)用具体的材料来检验这种理论,若理论被检验所证实,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说,我们获得了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知识;若理论不能被检验所证实,我们就需要修改原始的理论,进行新的检验。

前两个步骤采用的是归纳推理,后两个步骤采用的是演绎推理。

9、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
(1)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
(2)指导研究方向;
(3)提供研究解释。

10、经验研究对理论的作用:
经验研究执行四个主要功能以帮助和决定理论的发展。

这四个功能是:
(1)开创理论;
(2)重整理论;
(3)扭转理论;
(4)廓清理论。

11、一种理论解释的发展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或阶段:
一种理论解释的发展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或阶段:即以归纳推理为标志的理论建构过程和以演绎推理为特征的理论检验过程。

它们代表两种有着不同起点的研究阶段。

理论构建过程以观察为起点,然后通过归纳推理,得出解释这些观察的理论;理论检验过程以理论为起点,通过演绎推理,作出预言或预测,并通过对实际事物的观察来检验预言的正确性。

12、理论建构的过程:
(1)从观察到概括。

理论建构起始于对经验现象的观察,这种观察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无论哪种方式,研究者都要完成从具体的观察结果到对现象的经验概括这一提升的过程。

(经验概括指的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系的说明。

它是对一种由经验数据证实了的变量特征或变量间关系的一般性阐述,适用于所研究的整个一类变量,而不是其中的某一种具体情况。

另外,经验概括所阐述的是整个一类变量的或然性,而非必然性)。

(2)从概括到理论。

①舍弃特定个案的特殊性,集中其存在的共性特征。

②从经验概括中抽象出某种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概念间关系,形成对这一现象及其背景的更为一般性的命题,初步建立了解释和说明这一现象的理论。

13、理论检验的步骤:
(1)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
(2)由理论推导(演绎)出一组概念化的命题;
(3)用可检验的命题形式即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题,即将命题“操作化”为假设;
(4)收集有关的资料;
(5)分析资料;
(6)评价理论并进行修正。

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
1、研究问题主要来源
(1)现实社会生活;(2)个人特定经历;(3)各种文献资料等。

2、选题标准(理论、实践意义,迫切性,可行性,研究条件)
人们通常采用以下四条标准作为选择研究问题的依据:
(1)重要性: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或价值。

理论方面的意义或价值,主要体现在研究问题对一门学科的发展、对某种理论的形成或检验、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等所能做出的贡献;实践方面的意义或价值,主要体现在研究问题对现实社会生活所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能否进行科学回答或能否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上。

(2)创造性:也称为创新性或独特性,指得是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3)可行性: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

在许多情况下,越是具有重要性和创新性的研究课题,它所受的主、客观限制往往也越多,可行性往往也越差,甚至完全不可行。

(主观限制是指研究者自身条件方面的限制;客观限制是指研究时受到的外在环境或条件的限制)
(4)合适性: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这种个人特点主要包括研究者对该问题的兴趣、熟悉程度、与研究对象的相似程度,以及研究者所具有的各种资源、条件与该问题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等等。

3、四条标准之间的关系
这四条标准之间存在着某种层次上的联系:
(1)重要性是最基本的标准;
(2)独特性实在重要性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标准;
(3)可行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问题选择中的决定性标准;
(4)合适性是在前三条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更进一步的标准。

这四条标准层层深入,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将一个理想的研究问题,从最初众多不成熟的想法、思路和问题雏形中,逐渐分离出来。

4、正确把握创造性标准
(1)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我们的每一项具体研究都要能够在某些方面增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能够为人们了解、理解、熟悉和掌握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各种问题、各种规律提供新的东西,而不能停留在同一领域、同一范围、同一层次上重复研究,重提结论。

(2)最具创造性的问题当然是那种“填补空白”型的问题,不过,世上已基本没有那种“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3)因此,对于大多数研究者来说,一项问题的创造性,更经常的是指研究者在现研究的思路、研究的角度、依据的理论、研究的对象采用的方法、研究的内容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与前人的研究有所不同,有自己独到、新颖的地方。

5、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的方法
(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即将宽泛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的问题、一般性问题转化为特定的问题的做法。

在不断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的过程中,文献回顾往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划定了与研究相关的资料范围。

与此同时,这种称述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研究者选择和确定研究方法。

好的问题陈述特征:①所称述的问题必须在研究者的能力范围之内;②问题陈述必须清楚明白,不能太宽泛,也不能太微不足道。

此外,对问题进行称述时还可以考虑以下三点:①问题称述必须清楚明白,同时,在对问题进行明确化的过程中,最好运用变量的语言,且采用提问的形式;②除了单纯的描述研究外,问题的陈述必须至少包括两个变量;③问题陈述必须是可检验的,即所研究的问题必须能够产生不止一种回答。

6、文献回顾的作用:
文献回顾对于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所具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该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2)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3)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

7、文献回顾的方法:
文献回顾通常包括三项主要的工作任务:
(1)查找相关的文献。

文献来源通常包括:相关的著作、相关的论文、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档案材料。

其中,相关著作常常能给我们提供相对全面的研究背景和理论;与研究有关的论文是文献查找中最主要的内容;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档案材料常常成为研究者探索某一研究问题的背景材料和宏观依据,在研究问题的选择中主要起辅助作用,因而在整个文献回顾工作中所占的分量较轻。

(2)对文献进行选择。

对文献进行选择时可以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因素:根据文献的相似性来选择;根据文献发表的时间来选择;根据研究者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与权威性来选择。

(3)实际阅读和分析文献。

阅读文献时,应对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特别注意:①该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背景;②该研究的方法,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式、抽样设计、样本特征、资料分析方法等等;③该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它在讨论部分所提的观点,所作的推论等等;
④自己对该研究的评价,这种评价既包括其特点与独到之处,也应包括研究所存在的主要不足,特别是在方法上、研究的效度或信度上的不足。

第四章研究设计
1、分析单位的特点:
(1)研究所收集的资料直接描述分析单位的每一个个体;
(2)将这些对个体的描述聚合起来,可以描述由这些个体组成的群体(研究的样本),以及由这一个群体所代表的更大的群体(总体),或者用这种描述的聚合去解释某种社会现象。

2、分析单位、调查对象、与研究的内容或主题的区别:
分析单位是一项社会研究所研究的对象;调查对象是研究者收集资料时直接询问的对象;研究的内容或主题则是分析单位的属性或特征。

例如:家庭代际关系研究,分析单位是家庭,研究内容是代际关系,调查对象是户主。

需要注意的是,分析单位与对查对象有时可能会由同一对象承担,这种情况比较多的发生在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研究中。

3、具体研究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说明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即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它在理论上或实践上有什么样的价值。

(2)说明研究的内容,即对研究目的的具体分解和细化。

(3)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只有解释性研究是必须的)。

(4)说明研究的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

(5)说明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

(6)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

(7)确定研究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1、测量的四个要素:
(1)测量的客体:即测量的对象,对应的是“测量谁”的问题;
(2)测量的内容:即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对应的是“测量什么”的问题;
(3)测量的法则:即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对应的是“怎么测”的问题;
(4)数字或符号:即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对应的是“如何表示”的问题。

2、社会现象测量的特点(社会现象的测量与自然现象测量的区别):
各种社会现象都是建立在人及其活动的基础上,对人及其社会行为的测量与对自然现象的测量有着十分不同的特点:
(1)人既是测量的客体也是测量的主体,因而给社会现象的测量带来无法回避的主客观矛盾,使得社会现象的测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们的认识水平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2)社会测量的内容往往是人们的行为,以及由人们的行为所构成的社会现象。

然而,测量活动本身也是一种社会现为,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二者相互联系,也相互影响。

测量还会干扰或影响它所希望或正在测量的对象,给实际的测量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3)在自然科学中,由于测量的对象相对单一和稳定,因而测量的重复性强、量化程度比较高。

特别是这种测量常常可以建立起某种公认的、通用的单位标准;在社会科学中,由于测量的对象十分复杂,因而测量的可重复性比较差、量化程度比较低。

特别是广大社会科学家还没能(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某种公认的、适合于多种不同情况的测量单位和测量准则,以及与之相应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3、测量层次小结:
史蒂文斯1951年创立的测量层次分类法: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这四种测量的层次由低到高,逐渐上升。

高层次的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功能,同时,高层次的测量可以作为低层次测量处理(反之则不行)。

在社会研究中,需要根据不同测量层次所具有的数学特征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则,即尽可能的进行高层次的测量。

4、操作化方法:
(1)澄清与界定概念。

在具体的操作上,首先要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其次,决定一个定义,既可以采用一个现成的定义,也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新的定义。

那种定义的方式最适合研究的目的,就应该重点考虑这种定义方式。

(2)发展测量指标。

通常的做法是:首先,列出概念的维度(如:中国妇女地位-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家庭地位等);其次,建立测量指标。

有两种方法,一是寻找和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标,一是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探索性研究,然后再发展指标。

5、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与效度之间存在着某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般而言,缺乏信度的测量肯定是无效度的测量;高信度的测量未必是高效度的。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方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或降低另一方。

【注:社会学概论P479总结得更好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