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深层调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水层100mm 种植土250mm
原土
1.3 市政道路
3、浅层蓄渗
1、源头控制
路面排水宜采用生态排水的方式,雨水首先汇 入道路红线内绿化带,当红线内绿地空间不足 时,再将道路雨水引入红线外绿地内的低影响 开发设施进行消纳;
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 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等,便于径 流雨水汇入低影响开发设施;
道路生态排水设计可采用透水路面和生物滞留 设施的组合技术。
1、源头控制 2、中途控制 3、末端控制
雨水调蓄池 渗管渗渠 植草沟 道路行泄通道 下沉式绿地广场
2.1 雨水调蓄池
用于削减峰值流量时的雨水调蓄池设计:
流量(l/s) max Q进
调蓄池体积 进水流量过程线
2、中途控制
max Q出 min Q出
出水流量过程线
建筑小区每1000m2硬化面积应配建调蓄容积 不小于20m3 ~30m3 (对应75%~85%控制率) 的雨水调蓄设施
浅层调蓄模块(上海市政院浦江研发基地)
用于源头径流总量和污染控制 的调蓄池计算:
V设计= 10HφF
V设计——设施调蓄容积,m3; H——设计降雨控制量,mm; φ——综合雨量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hm2。
1.3 市政道路
1、透水铺装
透水混凝土路面适用于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
1、源头控制
透水沥青路面适用于机动车道
12cm 透水混凝土 20cm 级配碎石
4cm 透水沥青 7cm 透水基层 30cm 水泥稳定碎石 15cm 砂砾石
1.3 市政道路
2、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
1、源头控制
溢流口 接雨水管渠
快排控制阶段
设计理念是避免雨水在 地面停留,尽快将地面 径流收集,通过雨水管 道输送至受纳水体
雨水水量和水质 控制并重阶段
水质控制阶段
《清洁饮用水法》颁布, 制订了多项针对点源污 染的政策,包括主要针 对工业和城市污水的强 制性污染排放控制许可 证
推出针对雨水系统的多 项BMP管理措施,制定 针对雨水排放“水量” 和“水质”控制的具体 设计标准和规范的同时, 截留并适当处理暴雨初 期的地面径流
1.1 建筑与小区(4项技术)
3、透水铺装
1、源头控制
小区透水性铺装: 透水停车场 透水人行道 透水车行道 透水广场
控制新建小区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 不低于70%(上海)
1.1 建筑与小区(4项技术)
3、透水铺装
1、源头控制
1.1 建筑与小区(4项技术)
4、景观水体、调蓄池
1、源头控制
景观水体
1.2 公共绿地(2项技术)
1、下凹式绿地/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
1、源头控制
溢流口 接雨水管渠
蓄水层100mm 种植土250mm
原土
1.2 公共绿地
1、源头控制
2、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
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植被层下铺填级配土层和碎石层,促 进雨水下渗;
生物滞留设施内部可设置浅层调蓄模块,增加蓄水空间; 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应设计有组织排水,透水层下设置穿
孔排水管,连通雨水管网,保证雨水渗透的可持续性。
滞留
调蓄
渗透
过滤
减少地表径流提高水质
1.3 市政道路(3项技术)
1、透水铺装
1、源头控制
结合地下水位和土壤渗透率,宜采用半透水铺装结 构,透水基层内设导流管。
人行道、非机动车道透水铺装率应大于10%。
透水面60-80mm
透水找平层20-30mm 透水基层100-150mm 透水底基层150-200mm 土基 PVC排水管DN50
可持续性雨水 管理阶段
LID设计方法,重视雨 水排放的源头控制,强 调人工排水系统应最大 限度模拟自然界水文环 境,降低雨水系统对自 然界的影响
反思
绿色 +
灰色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1 海绵城市概述
本质:控制雨水径流、恢复城市原始的水文特征,对城市水 资源综合管理,实现:
保障水安全、治理水环境 涵养水资源、改善水生态
海绵城市-深层调蓄
2016年1月14日
Part 1
海绵城市
1 海绵城市概述
A
顺应自然
B
人与自然和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 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 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狭义的LID设施≠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六字方针): 渗、滞、蓄、净、用、排
3类20项适用技术
类型
源头控制 10
中途转输 5
末端排放 5
技术 绿色屋顶 高位花坛、雨水罐、雨水花园 透水铺装 景观水体、调蓄池 下凹式绿地/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 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 浅层蓄渗 雨水调蓄池 渗管渗渠 植草沟 道路行泄通道 下沉式绿地广场 雨水调蓄池(污染) 雨水湿地 植被缓冲带 生态河道 隧道调蓄工程
种植屋面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2% 。 建筑小区屋顶绿化率不宜低于10% 。
1.1 建筑与小区(4项技术)
2、高位花坛、雨水罐、雨水花园
1、源头控制
高位花坛与雨水花园结合
雨水罐与雨水花园结合
非绿色屋顶或坡屋顶建筑小区可结合景观建设社区雨水花园; 屋面雨水沿雨落管排入高位花坛或雨水罐,满足收集回用的需要,再汇入雨水花园; 采用雨水罐形式时,需对初期雨水进行弃流和过滤。
数量 1 3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 建筑与小区(4项技术)
1、绿色屋顶
1、源头控制
绿色屋顶适用于符合屋顶荷载、防水等条件 的平屋顶建筑和坡度≤15°的坡屋顶建筑。
绿色屋顶类型可分为简单式和花园式。
绿色屋顶为一级防水等级,采用不少于两道防水 设防,上层必须为耐根穿刺防水层,两道防水层 应相邻铺设,形成整体。
C
保护原有生态
D
低影响开发
E
地表径流量不变
海绵 城市
1 海绵城市概述
高度城镇化导致城市下垫面改变
40%蒸发
30%蒸发
30%蒸发
50%蓄渗
10%地表径流
城镇化之前
15%蓄渗 55%地表径流 城镇化之后
20%地表径流 50%蓄渗回用
海绵城市
1 海绵城市概述
定义: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系统对雨水的 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