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流量不清零到底便宜了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流量不清零到底便宜了谁?
马继华04月12日 07:30
摘要 : 流量清零不清零,实际上对具体的消费者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清零与不清零的背后是复杂、系统的套餐资费设计,用户的选择也是理性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确定,
政策的改变会是整个系统的颠覆,颠覆之后的利弊很难讲,或者只对部分人有好处,但对
另外部分人是很大的害处。
自从3G时代以来,围绕着流量清零的问题爆发过几次舆论战,特别是4G商用的今年,流量问题更是随着速度的提升而备受关注,而且,还惊动了消费者协会、通信管理
局等等相关衙门。
2013年,长沙消费者诉中国移动长沙公司上网流量月底清零案一审判决结果近日
公布。法院认为,流量并非“物”而是服务的计量,因此清零流量并不侵犯原告的财产
所有权,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表示,已向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14年4月3日,深圳市民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告上法庭,理由
是“没用完的通话时间、数据流量、短信及彩信数量被全部清零”,该案在深圳市福田
区法院立案。
另外,中消协副会长、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
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指出,流量清零是典型的“霸王条款”。
有报道说,部分地区的部分运营商已经开始推出季度、半年等流量累加政策,流量
不再按月清零,这也算是对公众舆论的一种回应,也有开始放号的虚拟运营商喊出了
“流量永远不清零”的口号来吸引眼球,但总体上看,上网流量仍然不能持续无限期的
使用。
今年1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上海的三家分公司推出了手机季度流
量套餐。3月份,中国移动河南分公司推出了“流量不月结,畅玩敢越界”的优惠活动,流量跨月包分为6个档次,分别是30元210MB、60元450MB、90元840MB的季度包以
及60元420MB、120元900MB以及180元1680MB的半年包。近日,中国联通各地分公
司开始陆续推出100元1G的半年流量包,用户购买之后,流量在半年之内有效,每月
不会清零。而中国移动也表示,计划推出季度流量包和半年流量包,4月下旬会公布相关信息。
其实,这个流量清零的问题看似是运营商与客户之间的消费关系,实际上却并不如此简单,流量的清零包含的法律意义比这要大的多,那些死磕派的律师们也绝非仅仅是看到了消费霸王条款。流量清零背后暗藏玄机。
从现在通信技术的角度看,固定宽带基本上实行的都是按带宽来计费的方式,现在已经很少限量使用的宽带资费设计,这就不存在流量清零的问题,所以,现在舆论对宽带的只要质疑来自网速,也就是经常被提起的“假宽带”概念,而移动宽带就与此大不相同,因为技术和频谱资源的限制,移动宽带还不能实行类似固定宽带的按速率来计算费用的方式,也不能提供所有用户都可以无限使用的网络。所以,按量收钱是全球运营商的在移动上网流量运营时的一致行动。
世界范围内,对于移动宽带的计费模式,一种是对流量的数量进行限制,一种是对流量的速率进行限制。大多数运营商都是按照流量的数量的收钱,还会对用户的使用总量进行封顶限制;还有一些运营商会提供总量不限的使用,但会对用户的上网速率进行限制,或对特定时间段的流量数量及速率进行限制。总之,限于移动资源问题和社会更多用户的普遍服务需要,运营商还无法为用户提供无限的宽带使用。
手机上网按量收钱,如果仅仅是像水电一样单价计费也算简单可行,但运营商有运营商的考虑,因为通信运营并非垄断,也没有采取国家统一定价的方式,也没有享受社会基础设施一样的国家待遇,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激烈,而且不同的用户业务使用差异远非水电可比,运营商为适应市场和应对竞争会采用套餐的方式来设计资费,等于是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计费标准,这样的按量收钱就显得复杂起来。
运营商现在都会提供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标准资费,用户可以完全自由的进行选择,但这个资费比有一定承诺义务的套餐显然要高,而舆论和媒体抱怨运营商流量月底清零的政策,并不是本心在抱怨清零政策,实质上对标准资费高的不满。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是对等的,承诺了一定消费额度之后运营商会为其提供更低的资费服务,这原本也是顺理成章。如果运营商将标准资费与套餐内资费拉平,流量清零问题显然就不会再存在了,因为用户都会选择标准资费而远离套餐。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流量清零问题的本质是消费者不愿再为低价而承诺最低消费,也不愿为自由而选择较高资费。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一旦运营商放弃流量清零政策,流量可以永远累加,那所有的用户都会选择运营商提供的最大尺度的流量套餐包,因为这种套餐包是单价最低的,运营商的流量资费设计都会毫无疑义。当用户累加到一定份额,肯定会放弃流量包而选择按标准资费计算,因为其存储的流量已经够用。
此外,一旦流量清零不再存在,用户大量积累的流量是否会成为虚拟财产呢?用户
在离网的时候,累计在账户里的大量流量的处理会引发更大的社会争吵和法律问题,即
便是流量的转赠或流转,也会牵扯虚拟财产权的相关权责,这可是世界性的难题。
在流量成为用户个人财产权的情况下,作为用户,肯定是有理由要求运营商退还这
些流量,或者按照流量的费用标准退还金钱,这显然是运营商无法接受的,在运营商看来,流量套餐的额度只是一种授权范围,与银行提供给企业的贷款授信类似,你用了就
是你的,你没有用的就不是你的。可以相信,只要运营商取消流量清零政策且仍坚持套
餐经营,下一步肯定会引发全社会的流量资产大讨论和相关的起诉。
如果这样的政策被主管部门强制推行,消费者与服务提供者的平衡将被彻底打破,
运营商现存的商业模式也会被推到重来,那运营商的唯一做法就是取消所有流量优惠套餐,而全部采用标准计费方式,这时候的消费者不一定是受益者。
流量清零不清零,实际上对具体的消费者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清零与不清零的背后
是复杂、系统的套餐资费设计,用户的选择也是理性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政策的改变会是整个系统的颠覆,颠覆之后的利弊很难讲,或者只对部分人有好处,但
对另外部分人是很大的害处。
可以这样讲,这个清零政策的取消或改变,是一场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口号的闹剧,最终很可能伤害正在不断降低价格的中国通信市场,也对消费者构成伤害。当然,这场
舆论战最受益的是媒体、消费者协会、死磕派律师以及冠冕堂皇的监管机构,因为看似
他们的行动使运营商改弦更张,更强化了自己的为民情愿的能量,未来会有更多的利好
相伴。
当然,不管舆论的对错,三家运营商都不要强扭着瓜不变了,应该顺应潮流和趋势,更重要的是要走在社会舆论的前面,不妨彻底的颠覆此前语音运营阶段形成的套餐模式,推出更适合流量经营的资费新方式,给老百姓以更多的消费自主权,如小套餐多叠加灵
活累计、降低套餐外资费、流量币值化即时购买消费、大客户后付费按量计等多种形式,现在是到了抛弃传统商业模式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