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实际事故及处理方式

风电场实际事故及处理方式
风电场实际事故及处理方式

风电场实际发生事故及处理方式

(注:每一个小标题为一次发生故障的处理方法)

变桨系统:

1、变桨与主控系统通讯故障:

1.更换EL6731、EL6751模块

2.重新做滑环插针

3.更换电气滑环

4.滑环底座空心套管处通讯线断裂,重新连接处理

5.滑环底座空心套管处通讯线断裂,重新连接处理

6.因故障报于半夜,故上塔时间为早上7:30,经检查发现滑环底座空心管内通

讯线脱落,更换通讯线夹后恢复运行。

7.更换电气滑环

2、变桨系统紧停2模式

●更换电气滑环

●变桨系统故障处理,更新Boot文件

●现场复位

●就地复位

●后台复位

●滑环底座通讯插针松脱重新做插针

●串于安全链回路中的接触器损坏,更换该接触器器

3、变桨系统通讯故障检查

a.重接通信屏蔽线及紧固通信模块

4、变桨系统进入安全运行模式1

●就地断电重启

5、变桨轴25F1断路器辅助触点处理

●变桨轴25F1断路器辅助触点处理

6、变桨系统维护(轮毂profibus通讯线屏蔽线过长,导致变桨系统通讯信号受到干扰,不规律闪断)

●重压轮毂profibus通讯线屏蔽线

7、9号风机变桨电池电压监测模块更换

8、电气滑环检查

●滑环内部通信线紧固

9、变桨齿轮箱检查

●因点检时发现齿箱松动,故厂家人员对3个齿箱与电机连接处间隙检查、齿

箱底座固定法兰螺丝紧固处理。

10、变桨系统轴2电机温度过高

●后台复位

●更换变桨轴2电机驱动器

11、变桨系统轴2电机温度过高

●更换2#变桨电机

12、变桨系统电池柜3电压监测模块更换

●变桨系统电池柜3电压监测模块更换

13、变桨系统进入紧停2模式

●更换轴1变桨驱动器(pitchMaster)

14、变桨系统进入紧停3模式

?更换电气滑环

15、变桨系统level1故障

●更换风机桨叶2冗余编码器

16、25#风机变桨轴3风扇更换

17、7号风机轮毂400V电源\24V电源线路改造(重新制作线路接头)

变流器

1、变频器维护

2、变流器故障

●更换变流器SU控制器

●现场复位

●更换变流器HU控制器

3、变流器crowbar动作

●现场复位

4、齿轮箱油泵马达保护

●现场复位

5、更换变流器crowbar晶闸管

6、更换变流器K41接触器

7、变流器系统故障

●经现场检查发现,变流器主回路旁路开关Q3辅助触点2个其中的1个接触

不良(共3个),将接触不良的触点与备用触电进行更换后,恢复运行

●更换风机变流器冷却器进水模块换向阀

●更换Q10P辅助触点

●更换机侧V相IGBT驱动板

●现场断电重启变流器

●机侧IGBT过载,定子后备断路器Q3跳开,检查发现网侧W相IGBT损坏,

700A熔断器损坏,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后恢复运行。

●发电机滑环室电刷24V电源线磨损,致使此段回路短路,并造成机舱24V电

源回路串路,致使相关模块及部件(偏航软启、编码器、过速模块)损坏,对损坏模块及部件进行更换后恢复运行

●更换V相晶闸管

●IGBT过载,更换网侧V相IGBT及更换三个700A熔丝

●7.30日:凌晨2:14,24#报变流器系统故障及变流器crowbar动作,次日维

护人员就地检查, 通过下载数据发现报以下故障:F42:DSP报警网侧电流超出最大电流限制;F48:定子后备断路器(Q3)断开;F44:监测到网侧电流和值异常,再通过波形分析:DSP保护触发,直流母线电压过低。怀疑晶闸管损坏,打开柜门,发现有个晶闸管过热损坏,Q3断路器跳开,立即对损坏的晶闸管进行更换,更换后,F40故障消除,但仍存在F42,F48,F44故障,再次检查,发现700A熔断器击穿动作,立即更换,更换后仍报以上故障。怀疑定、转子电缆绝缘问题,但已晚,明日继续排查。

7.31日:维护单位检查定、转子电缆绝缘,经排查,定、转子电缆绝缘无问题,故障虽能复位,但因前期故障较严重,为防止故障扩大,一直停机。

8.1日:维护单位继续检查,仔细检查故障代码及波形后,发现网侧IGBT 的U相损坏,已到晚上,未进行更换。

8.2日:维护单位对损坏的IGBT进行更换,更换后,进行手动调试,充电刚开始,Q5跳掉,检查充电回路,未检查出问题。

8.3日:上海电气变流器技术人员及现场项目经理进一步到现场检查,检查充电回路,发现变压器(690-820V)损坏,从26#拆一个换上后,再次手动调试,充电能完成,完成后,励磁一秒左右后,IGBT发生巨响及一定火光,立即断电,打开柜门,发现网侧3个IGBT及直流母排烧毁,700A熔断器击穿动作。检查变流器其余部件、干变、箱变等无异常,此时已到晚上,因现场无直流母排及充足的IGBT备件未更换。

8.4日:因双休日,上海电气相关领导不在车间,故备件无法取得。

8.5:现场项目经理到上海电气临港车间拆借相关备件到我风场,备件到我风场已晚上,故未进行更换。

8.6:一早,上海电气变流器技术人员、现场经理及维护人员开始对故障部件进行更换,共更换1个直流母排,3个网侧IGBT,1个机侧IGBT,3个700A熔断器,更换完成后,进行手动调试,在确保并网安全的前提下,最终于15:00并网发电。

●变流器冷却风扇电机故障,正在联系厂家更换电机

8、变流器冷却系统检修

●冷却水总进水管接头螺纹重缠生料带后紧固,Q15-1开关接线紧固。

9、变流器系统更新程序

冷却系统

齿轮箱冷却水管清洗

●用清水对齿轮箱冷却系统空水换热处水管进行高压水枪清洗

塔底进风风扇断路器保护

●现场复位

风机塔底吸风风扇检查

●更换塔底吸风风扇主回路接触器

液压系统

液压站回路去偏航回路的油管老化漏油

●20号风机更换液压站回路去偏航回路油管

风机液压站油路检查

●液压站回路去偏航刹车及主轴刹车的两根油管接头处漏油,接头处拧紧后并

加液压油后恢复运行

●液压站回路去偏航刹车的油管老化漏油,更换油管

液压系统压力过低

●液压制动阀接触器430K2.1接触器一组常开触点坏死,更换至备用常开触点●油管爆裂导致压力降低,更换油管并加液压油

齿轮箱

齿轮箱油泵马达保护

●现场复位

●更换428K2继电器,加冷却液

●相关接触器接线重新插拔及紧线后恢复

●更换428K2继电器辅助触头

齿轮箱润滑油泵驱动保护

●更换齿轮箱润滑油泵电机

齿轮箱冷却水泵保护

●重合空开

齿轮箱冷却水压力异常

●齿轮箱加注冷却液

发电机厂家前来检查风机发电机运行情况

●经检查此风机发电机运行状态正常,但齿轮箱存在异响情况,现已将此风机

停机,并联系齿轮箱厂家明日立即前来处理;齿轮箱厂家已处理完毕,等待电机厂家确认故障处理。齿轮箱厂家(南高齿)3月23日来现场检查后,于3月25日,出具检查报告,发现齿面存在微小磨损的黑线,由于没有内窥镜,无法深入检查,报告中说明齿轮箱目前可以继续运行,但要加强监视和观察。

近期齿轮箱厂家将再次来现场检查齿轮箱,以安排合理处理方式,消除此缺陷。

齿轮箱检查

●齿轮箱厂家人员利用内窥镜对齿轮箱高速轴轴承进行检查,发现输出端轴承

滚珠面有硬物划伤痕迹。并且运行时齿轮箱内部传出“咚咚”的异响,异响在高速端较明显。疑似运行时滚珠受力不均造成。检查报告已敦促厂家人员尽快出具。现已催促上海电气将发电机轴承进行更换后进一步观察,7#风机暂时恢复运行。

●厂家再次对齿轮箱进行检查,发现高速轴前端轴承有磨损现象,低速轴前后

端有轻微划痕;高速轴和中齿轴齿面有停机啮合压印,呈黑色条状,没有凹凸感;高速轴用百分表打轴向跳动,未发现高速轴串动;齿轮箱在转速为200rpm时已能听到有异响,且异响较上次检查趋于严重,内窥镜图片需要发回南高齿厂家,待确认处理方案(更换齿轮箱轴承或直接更换齿轮箱),南高齿人员建议7号风机停运,以免故障扩大。4月1日上午,南高齿给出处理方案,风场会及时跟进,要求第一时间处理。 4月1日,厂家决定对齿轮箱进行一次在线振动监测。晚8:30分,厂家监测设备至风场,随即对齿轮箱用听棒诊断,因风速达不到采集要求(至少5m/s以上)振动监测明日做(振动采集点为主轴轴承,低速轴轴承2个,中速轴近低速处轴承,高速轴轴承2个,发电机前轴承) 4月2日,厂家人员再次上7#风机,对齿轮箱振动数据进行采集,(风况大于5m/s)。

现场技术人员出具报告,可以50%限负荷运行。具体处理方案待厂家分析振动数据后给出。

高速轴更换

●4月12日完成工作:吊装部分工装至机舱,拆卸齿轮箱至发电机对轮及连接

玻璃钢小轴,拆卸高速轴刹车及刹车盘。放尽原齿轮箱油。明日继续吊装剩余工装至机舱,安装齿轮箱临时支撑架,为拆卸原高速轴做准备。

4月13日完成工作:全部工装吊至机舱并组装就位,拆卸齿轮箱润滑油散热片,拆卸齿轮箱各温度探头及连接油管,拆卸齿轮箱润滑油泵及过滤器。脱开齿轮箱平行轴系箱体垂直面及中分面。

4月14日完成工作:拆卸原高速轴,安装新高速轴并就位。回装齿轮箱平行轴系箱体垂直面及中分面。拆卸并吊离部分工装。明日准备继续拆卸并吊离剩余工装,安装齿轮箱附件并加油。 4月15完成工作:拆卸并吊离剩余工装,回装齿轮箱润滑油散热片,回装齿轮箱润滑油泵及过滤器,回装各温度探头,回装各油管及水管。明日准备回装高速轴轴承大盖,回装高速轴刹车卡钳及刹车盘,回装联轴器并校中心,加油并恢复运行状态。

4月16日完成工作:回装高速轴轴承大盖,回装高速轴刹车卡钳及刹车盘,回装联轴器并校修后中心,加油并于16:10恢复运行。

齿轮箱润滑油泵热胀整定值调整

●齿轮箱润滑油泵热胀整定值调整

齿轮箱油泵漏油

●检查油泵滤芯并更换密封圈,同时发现塔底控制屏黑屏故更换了塔底控制屏

年度维护

●主要完成叶片1与轴承、叶片3与轴承、主轴与机架、齿轮箱弹性支撑的连接螺栓的力

矩检查。部分完成轮毂与主轴连接螺栓力矩检查。完成发电机碳刷室检查清扫、发电机绝缘电阻测量、变桨轴承润滑油脂的加注、叶片、轮毂内等等检查维护工作。18:28结束当日工作,恢复风机运行,待明日继续维护。

●续接昨日未完成工作。今日完成1~4节塔筒法兰螺栓力矩检查,叶片2

与轴承连接螺栓力矩检查,轮毂与主轴剩余连接螺栓力矩检查,抽查轮毂与变桨轴承连接螺栓力矩抽查。偏航轴承与机架螺栓未抽查。因48型拉伸器昨日损坏,所以主轴承与机架连接螺栓力矩未检查,待拉伸器返回后检查。

生产运营分析报告风电

生产运营分析报告风电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7年07月生产运营分析报告 一、本月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1、发电量: 当期风电计划为5833.34万kW·h,当期风电实际完成4586.93万kW·h,完成当期计划的78.63%,环比减少13.46%,同比增加59.00%,完成年计划的62.05% 。当期光伏计划为27万kW·h,当期光伏实际完成28.6万kW·h,完成当期计划的106.01%,环比减少6.15%,完成年计划的10.418%。 2、上网电量: 当期风电计划5646.59万kW·h,当期风电实际完成为4451.72万kW·h,完成当期计划的78.84%,环比减少13.35% ,同比增长58.95%,完成年计划62.03%。当期光伏计划25.5万kW·h,当期光伏实际完成28.16万kW·h,完成当期计划的110.42%,环比减少6.15%,完成年计划的10.94%。 本月实际完成发电量与当期计划发电量差值原因: 风电方面: 1)拉马风电场本期可研风速为6.9m/s,同期风速为5.28m/s,上期平均风速为5.52m/s,本期实际测得风速为4.93m/s。鲁南风电场本期可研风速为6m/s,同期风速为5.42m/s,上期平均风速为6.19m/s,而本期实际测得风速为5.21m/s。鲁北风电场本期可研风速为7.15m/s, ,上期平均风速为6.7m/s,而本期实际测得风速为5.1m/s。大面山一期可研平均风速4.6m/s,上期平均风速4.4 m/s 实际平均风速4.21m/s上。大面山二期

风电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5093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风电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正式样本

风电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为了加强xxx风电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 确保xxx风电场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安全 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 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 保障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xxx风电场、x局 安监〔2008〕461号文件《水电x局有限公司安全生 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如下: 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违 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

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施工生产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或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二、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都难以排除的隐患。 三、发现一般事故隐患,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应立即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认真加以落实。同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建立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治理台帐,按月上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月报表。对短时

风电场事故预想汇总精选.

变电站事故预想 1、变压器轻瓦斯动作的处理 2、变压器重瓦斯动作的处理 3、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处理 4、变压器后备保护动作的处理 6、变压器压力释放保护动作的处理 7、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调压操作时滑档怎样处理 8、有载调压操作输出电压不变化,怎样判断处理? 11、主变着火如何处理? 12、主变套管严重跑油如何处理?? 13、运行中发现液压机构压力降到零如何处理? 14、检查中发现液压机构储压筒或工作缸、高压油管向外喷油,如何处理? 16、液压机构油泵打压不能停止如何处理? 18、液压机构发出“油泵运转”、“压力降低”、“压力异常”预告信号,如何处理? 20、 35KV开关电磁机构合闸操作时,合闸接触器保持,如何处理?? 23、油开关严重漏油,看不见油位,如何处理? 27、 SF6断路器SF6低压力报警的判断处理 28、 SF6断路器SF6低压闭锁的判断处理 29、 SF6开关液压机构打压超时故障的判断处理

1、巡视检查中发现刀闸刀口发热、发红怎样处理? 2、手动操作机构刀闸拒分,拒合怎样处理? 1、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如何处理? 2、浠1#、2#主变并列运行中若浠互31PT有一相套管严重破裂放电接地,如何处理? 3、本站35KVPT二次保险熔断有哪此现象?如何处理? 4.巡视检查发现浠互02PT严重漏油看不见油位如何处理? 5、巡视发现浠互30PT严重渗油,如何处理? 6、浠互01PT二次回路故障如何处理? 7、阀型避雷器故障如何分析判断处理 8、运行中发现浠互02避雷器瓷瓶有裂纹时怎样处理? 10.浠03开关出线耦合电容器A相爆炸怎样处理? 浠2#所变高压侧浠38开关故障跳闸,如何处理? 1、全站失压的判断处理 2、系统出现谐振过电压事故的处理 3、在进行110KV母线送电的操作中,当推上某一开关的两侧刀闸后,突然出现谐振现象,应如何判断处理? 1#主变保护动作,使全站失压,如何处理? 1、中央信号盘“直流母线接地”光字牌亮如何处理? 2、本站1#整流屏出现故障后怎样处理? 3、35KV单相接地的故障处理

最新风电场事故总结与分析

风电场事故及分析 2009年以来,我国一些风电公司在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过程中陆续发生了重大设备事故,造成风电机组完全损毁,并危及到调试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分析这些事故,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有三类: 1、风电场管理不严,对风电设备的保护参数监督失控; 2、风电机厂家管理混乱,调试人员培训不到位,产品设计中也存在安全链漏洞; 3、设备制造质量失控,存在不少隐患。 由于风电事故对厂家和风电开发商的负面影响较大,厂家和风电场业主往往严格保密,防止消息泄漏后有不良影响。我们只能通过互联网和各种渠道尽可能收集多的信息,供大家了解,引以为戒,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故。 1、大唐左云项目的风机倒塌事故 其事故报告如下:2010年1月20日,常轨维护人员进行“风机叶片主梁加强”工作,期间因风大不能正常进入轮毂工作,直到2010年1月27日工作结束。28日10:20分,常轨维护人员就地启动风机,到1月31日43#风机发出“桨叶1快速收桨太慢”等多个报警,2:27分发“震动频带11的震动值高”报警,并快速停机。8:00风机缺陷管理人员通知常轨维护负责人,18:00常轨维护人员处理缺陷完毕后就地复位并启动。直到2月1日3:18分,之前43#风机无任何报警信息,发生了倒塌事件。塔筒中段、上段、风机机舱、轮毂顺势平铺在地面上,塔筒上段在中间部分发生扭曲变形。风力发电机摔落在地,且全部摔碎,齿轮箱与轮毂主轴轴套连接处断裂,齿轮箱连轴器破碎,叶片从边缘破裂大量填充物散落在地面上。 事故发生后,风电场将二期风机全停,并进行外观、内部的全面检查。3月4日,左云风电公司检查发现二期61号风机中下塔筒法兰连接螺栓断裂48个(共125个),在螺栓未断裂部分的法兰与筒壁焊缝中有长度为1.67米的裂缝,其异常现象与倒塌的43号塔筒情况基本一致。事故原因很可能是塔架制造和螺栓质量不符合要求。

风电场雷击事故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风电场雷击事故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要:风电场经常发生雷击跳闸事故,通过对事故的分析,提出在多雷山区应采取的一些防雷措施。 关键词:风电场雷击防雷分析防雷措施 一、引言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暴露在大自然中,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损害。而雷击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架空输电线路所经之处大都为旷野或丘陵、高山,输电线路长,遭遇雷击的机率较大。雷击放电引起很高的雷电过电压,是造成线路跳闸事故的主要原因。据统计,雷击引起的跳闸事故占电力系统事故的50%~70%。 二、典型故障 就拿某风电场为例,某风电场地处丘陵地带,依山傍水,雷电活动较为活跃。当地气象部门统计资料表明该地区落雷较多且强度较大,是典型的多雷地带。进入春夏季节后,该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发生多次雷击事故。最严重的一次雷击发生在六月中旬,四条35kV集电线路过流保护动作跳闸,两条线路35kV开关柜内过压保护器炸裂。巡线后发现线路杆塔及箱式变压器高压侧多处避雷器被击毁,多处瓷瓶炸裂。风机内多个交换机和网关损坏,严重影响了风电场的安全生产运行。 三、雷电事故的判别及特征 架空电力线路由雷电产生的过电压有2种:一种是雷击于线路或杆塔引起的直击雷过电压;另一种是雷电产生电磁感应所引起的感应雷过

电压。其中,感应雷过电压是引起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经分析该风电场易遭受雷击的杆塔大都是: (1)山顶的高位杆塔或向阳半坡的高位杆塔。 (2)临水域地段的杆塔。 (3)山谷迎风口处杆塔。而雷电反击是引起箱式变压器内避雷器以 及风机内交换机和网关损坏的主要原因。 四、雷击故障产生的原因分析 (1) 该地区属于多雷区,气象统计数据表明其年均雷暴日在60d 以上,分布在此区段的35kV架空线路受雷击率较高。而该风场线路设计时没有考虑其环境特殊性,基本按常规设计。 (2) 35kV线路上没有安装避雷线,防雷主要靠安装在线路上的避雷器,而避雷器只安装在变电站的出线侧和配电变压器的终端杆,这样造成线路中间缺少保护。 (3) 杆塔及避雷器接地存在缺陷。部分杆塔接地电阻较大,致使泄流能力降低,雷击电流不能快速流入大地。另外接地引下线的截面为8mm 圆钢,不满足12mm的设计标准。 (4) 直线杆塔采用P- 20 针式绝缘子。此类绝缘子质量存在缺陷,曾多次发生雷击绝缘子引起的接地故障或短路故障。 五、防雷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可采取如下防雷措施: (1) 35kV集电线路架设避雷线,虽然雷击于避雷线时,由于线路绝缘水平低会引起反击闪络,但避雷线对间接雷击感应过电压的幅值可以

事故案例学习:“4.14”宝力格风电场风机全停事故

“4.14”宝力格风电场风机全停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0年4月14日01时19 分,大唐风电场35kV电缆头击穿,造成电网瞬间波动,中广核宝力格风电场后台和现场告警“电网短暂性故障”、“电网短路引起的缺相”,造成现场运行风机全停。10:00 风机全部启动。 4月14日12时44分,北方龙源风电场风机变频柜烧毁,电网瞬间波动,中广核宝力格风电场后台和现场告警“电网短暂性故障”、“电网短路引起的缺相”,现场运行风机全停。15:00 全部启动。 二、事故原因 由于灰腾梁地区风电场很多,经常发生电缆头击穿、风机变频柜烧毁事故,这些事故直接致使电网可靠性降低,电网电压瞬间波动,极易引起风电场风机停机事故。电网瞬间故障是两次风机全停的根本原因。 三、暴露问题及防范措施 1.风机 35kV 电缆头制作质量、变频柜质量引发的短路故障是电网波动的原因之一,我们应引以为鉴,做好事故预想及事故应急预案; 2.与电网及邻近风电场一起做好保护整定工作; 3.做好风电场全场停电危险点分析,预防全场对外停电事故的发生,近期做一次全风电场的反事故演习; 4. 对备用柴油发电机每周至少做一次切换试验(定时

间、定人、拿出详细方案,要防止系统电源串入引起非同期),要保证设备完好、油料充足,确保备用电源能及时投入,并在规程中明确要求。 四、管理提示 1.加强新建工程电缆头制作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确保电缆头的质量工艺。 2.认真核对现场风机和箱变的定值,确保满足电网要求。 3.认真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促进实现演练目标和提高参演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4.对备用的汽油发电机要纳入日常管理中,明确责任人、设备状况以及维修保养情况。

风电场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某某风电场地处XX省某某市经济开发区,风电场共分两期,一、二期共安装99台某风机,一期工程在2011年10月并网发电,二期工程在2012年11月23日并网发电。2013年风电场在上级公司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认真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2013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201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安全生产 继续完善风电场安全管理网络,安全指标层层分解,安全责任得到有效落实。风电场自场长到值长再到运维员工逐级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每月召开安全例会对前一阶段的安全情况进行总结,并举办一到两次安全日活动,切实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反事故演习,不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会议精神,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和问题整改力度,积极配合上级公司开展的安全检查活动,对查出的各类问题积极落实整改,跟踪闭环。 先后组织开展了风电场“全场停电应急预案”演练、“全场消防应急及逃生”等各项应急演练,根据上级公司指示开展“风

电场春季、秋冬季安全检查”等一系列专项安全检查活动。定期组织学习各类安全事故,每月开展《安规》培训及考试;组织风电场开展月度、季度“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活动,并结合各类专项安全检查,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不放过任何隐患和问题,认真解决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主动解决问题和隐患。 (二)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1.某某风电场2013年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发电量:XXXIII万kwh、上网电量:XXXIII万kwh、可利用小时为XXXIII小时,位居全省前列,风机可利用率XXXIII%,综合场用电率XXXIII%,2013年弃风电量XXXIII万kwh。 (三)生产管理情况 1、为了应对发电量任务很重的严峻形势,风电场专门召开了“优化运行抢发电”专题会,认真分析了目前风电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优化空间,同时也借鉴了其他风电场一些好的经验,制定了风机功率曲线优化、风功率预测系统优化、AGC策略优化等多项技改方案,尤其在风机负荷性能优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公司创造更多效益。 2. 设备管理 为加强风电场设备管理,风电场重新修编了设备台账、运检

风电场机械事故应急预案

胡家湾风电场机械设备事故现场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对事故或未遂事故进行处理和预防管理,防止电力生产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防止和减少突发性事件可能产生的人员伤害;建立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的处理人身伤亡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机制,保证公司职工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定》并结合我公司的实际制定本预案。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属的各风场。 第四条工作方针和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在发生人身伤亡突发事件中,以危急事件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重点,以全力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为核心,以建立危急事件的长效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严格“两票三制”和各种规程制度,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危急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第二章单位概况 第五条应急资源概况 (一)、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情况 应急内部力量由运行班组、风场、安全生产部以及公司综合部组成; 应急外部力量为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当地医疗部门。 (二)、应急物资情况 1、风场各个重要室内均配有灭火器、火灾报警装置。 2、风场主控室配备各类安全工 ( 器 ) 具、通信工具、急救药品。 3、应急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 安全帽、护目镜、绝缘手套、绝缘靴等。 4、应急工具主要有: 固定 ( 便携 ) 移动照明工具、风场专用车辆、维修工具等。

第六条危险分析 (1)、风力发电的输变电过程中,需要进行高压电气设备的操作和检修,易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2)、在进行风力机的维护中需要爬塔登高作业,易发生高空坠落人身伤亡事故、触电、砸伤及烫伤等事故。 (3)、机械伤害造成人身伤亡。 (4)、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 (5)、中毒引起的人身伤亡。 第三章应急保障 第七条机构与职责 本预案应急指挥部设置在综合部,24小时值班电话为综合部电话;人员集合地点在办公楼前,集合方法为电话通知。 (一)、组织机构 (二)、各级人员职责 1、队长:负责全面组织指挥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应急工作,做好事故现场应急措施,并将应急事故发展情况汇报有关领导、部门。 2、副队长:负责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协助队长做好应变的各项组织工作。 3、安全监护人:负责做好现场救援过程中的安全监护。 4、成员:负责做好本预案的各项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 第八条物资与装备 人员伤亡抢救工作需要的物资和装备有: (1)、基本装备 通讯:对讲机、手机、电话; 照明:应急灯、手电筒、现场事故照明 防护设备:安全帽、安全带、高低压验电器、绝缘手套、绝缘靴、护目镜、工作服等 医疗设备:生产现场和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应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

风电场技术员工作总结

风电场技术员工作总结 第1篇:风电场工作总结工作感悟 工作已经将近四个多月的时间了。这段时间里,我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更被大家忘我的工作精神感动着。我为能成为这支精英团队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也希望能在为此而付出自己的汗水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还记得刚刚毕业那时,就是这样的心情,认为凭借着自己这满腔的热忱和舍我其谁的信心,美好的未来仿佛就在眼前,可工作之后,面对每日重复的工作,我有时会失去耐心,但一想但我想到工作的重要性,便提高警惕性。每日虽然周而复始的巡查设备,但我不会粗心大意,因为设备平稳运行才会带来安全的生产。 不积硅步何以至千里,不积河流何以成江海?在今后工作中,我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通过学习来提高自我修养,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工作,公司荣耀即我个人荣耀,尽自己所能为公司作出最大贡献。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风场地处偏僻,避免不了的是孤独。但我们这为数不多的团体里我们相互关心,让我们都找到了家的温暖。每次工作、每次娱乐我们都体现出团结的力量。

为了千家万户灯火光明,我觉的我们忍受孤独是有意义的! 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日常事务可以体现;理想的前途,在于每个人一点一滴做起。工作上只有不惜努力,用汗水和智慧编织我们未来的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做好手头上的工作,就是实现人生的价值,带来人生欢乐,这也是幸福之所在。 总之:把握自己,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才有可能好戏连台。 没有经过风雨,怎么见彩虹,意志总在磨练和忍耐中坚强,思想总在经历和压力中成熟。人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没有学走,就要跑,势必会摔得更痛。 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我,寒窗苦读十几载,现在终于走上工作的岗位,一展所学;父母为培养我们付出一辈子的心血,也寄予一生的希望。今天我们在工作岗位上没有理由不去勤奋工作,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鹰击长空需要坚韧的羽翼,鱼跃**需要坚硬的鱼鳍。 第2篇:风电场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某某风电场地处XX省某某市经济开发区,风电场共分两期, 一、二期共安装99台某风机,一期工程在2011年10月并网发电,二期工程在2012年11月23日并网发电。2013年风电场在上级公司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坚持以安全生产为

风电场重大危险源分析报告

风电项目重大危险源分析报告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4.1自然条件下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 风力发电场的范围大、风力发电机组分布面广,自然因素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 1)飓风:风力发电机组塔架高度大(一期风机为轮毂高度65米,二期风机轮毂高度为80米),如果塔架基础达不到设计要求、塔架各节连接部位连接件松动、检查不及时,遇有强大的飓风天气,容易发生塔架晃动过大、倾覆、折断、直至垮塌等危险因素。 2)雷击: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高大,地处坝上高原,受雷击几率大,如果避雷针和避雷装臵失效或检测、维护不及时,将导致避雷装臵不起作用,容易发生雷击事故,导致火灾和触电等危险因素。 3)地震:地震灾害是难以预见的自然灾害,如果将发电机组的布臵选择在地震频发区域范围内,塔架基础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质量不合格,遇有震情则灾害后果是灾难性的,容易造成塔架、发电机组等毁灭性垮塌破坏。 4)低温危害:建设项目所处地理位臵位于寒冷地区,最低气温可达-34.8℃,遇有低温天气在塔架上部进行维修、保养设备,如果防寒措施不到位,则易于造成维修人员手脚冻僵,导致高处坠落事故。发电机组的叶片在低温强对流天气容易在叶片上挂上薄冰;在低温下金属设备部件会发生晶型转变,甚至引起破裂,导致机械运转失衡;齿轮箱油受冷空气影响会产生冷凝,造成机械不能正常运转等危险因素,导致设备出现故障。 综上所述,风力发电场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地震和飓风引起的坍塌、雷击(包括雷击火灾和雷击触电)、低温伤害等。 4.2 风电场建设期间的危险及有害因素 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受作业环境的影响,容易发生如下危险有害因素: 1)高处坠落:按照《高处作业分级》规定标准,凡高度在基准面2m(含2m)以上的高处进行作业,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时发生的坠落事故为高处坠落事故。 风电场项目有许多设备、设施及操作平台的安装位臵都在2m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65米和80米高的塔架上。在风机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均需要进行登高作业。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表现为:登高装臵自身结构方面的设计缺陷,支撑基础或支撑物松动和毁坏、不恰当地选择了作业方法,悬挂系统结构失效,负载爬高,攀登方式不对或脚上穿着物不合适、不清洁造成跌落;未经批准使用或更改作业设备等,均可导致高处坠落事故。 在风机吊装过程中,如果不按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操作、或没正确佩戴安全带、安全绳等个体防护用品,保护安全绳挂接位臵不正确或人行梯子安装不稳、防护护栏高度不够或失效等,都会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在叶片吊装作业中,安装人员需要高空出舱进行吊带的解脱工作,如果在高空行走时身体失衡而安全设施失效、挂接安全绳操作不当或违章操作等,都会导致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总结.doc

[ 标签 :标题 ] 篇一:国内外风电标准情况报告 国内外风电标准情况报告 1国际风力发电机组标准、检测及认证发展和现状 1.1 国际风力发电机组标准、检测及认证发展情况 1.1.1 早期风电设备标准发展史 国际风电设备的检测认证已有30 多年的历史。 20 世纪 70 年代,丹麦基于当时的工业标准, 制定了本国的风电机组检测和认证制度, 1979 年得到正式批准,确定私人投资风电若想获得国 家补助需要通过 RIS?国家实验室的测试和资质认证 1。 1980 年至 1995 年间,风电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发展,为了保障风力发电机组的质量、安全, 推进风电机组国际贸易的发展,各风电先进国家相继出台了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质量及安全相关的标准 /指南草案。 1985 年,荷兰电工技术委员会( NEC88 )颁布了风力发电机组安全 设计指南,加拿大标准协会颁布了适用于本国的小型风电机组安全设计标准。1986 年,德国第三方认证机构德国劳埃德船级社(Germainscher Lloyd ,简称 GL )提出了第一个适用于风电机组型式认证和项目认证的规范。1987 年,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 )成立了 88 技术委员会( Technical Committee-88 ,简称 TC 88),同年 TC-88 基于 GL 规范发布了风力发 电机组安全要求标准2。 1988 年,丹麦、德国、荷兰和国际能源署(IEA )又陆续公布了风电机组验收操作规范与指南。1992 年丹麦公布丹麦标准( DS)DS 472。1994 年,美国能源部( DOE)开始组织实施风力发电机组研究计划,计划通过项目实施初步形成美国风电产 业认可的基础标准协议。 早期风电设备的检测认证主要发生在欧洲,这与欧洲在风电技术与风电产业方面的发展密切 相关。一方面欧洲风电产业的发展促使了检测认证制度及标准的出台,使欧洲后来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风电标准、检测及认证制度;另一方面检测认证的发展和完善又有力地推动了欧 洲风电产业的发展,使欧洲在风电技术与风电产业方面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作为风电设备认证史上的第一批认证标准与指南(表1-1),这些标准草案、规则、指南的颁布和试行 为后来国际风电认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表1-1 第一批风电设备认证标准与指南3 1.1.2 IEC 风电设备系列标准形成 随着风电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风力发电机组贸易也逐步由国内走向国际。面对各国 认证机构和各自不同的规则和要求,欲获得国际贸易权,风力发电机组往往需要得到各国认证 机构的认证。为避免重复认证,欧盟建议建立 IEC 标准,以便统一认证规则和要求。在风电机组标准化方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IEC 达成协议,由IEC 领导风能行业的标准化。 1995 年 IEC TC 88 开始风电机组认证程序国际标准化的研究,并最终由IEC 认证评估委员会于 2001 年发布了第一版《IEC WT01 风力发电机组合格认证-规则及程序》 4,随后 TC 88 逐步发布了IEC 61400 系列标准,并根据标准实施和风电行业发展情况不断修订原标准、开发新标准。目前IEC 61400 系列风电机组标准包括了风电机组设计要求、叶片测试、功率特 性测试、噪声、载荷测量等,具体相关标准见表1-2。 51.1.3 国际风电设备标准发展现状 IEC 61400 系列标准的发布,使各国在风电设备标准上逐步达成共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国际风电设备贸易的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欧盟进入风电规模化发展阶段,随后美国、印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

近期国内风电场事故报告 2009年以来,我国一些风电公司在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过程中陆续发生了重大设备事故,造成风电机组完全损毁,并危及到调试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分析这些事故,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有三类:1、风电场管理不严,对风电设备的保护参数监督失控;2、风电机厂家管理混乱,调试人员培训不到位,产品设计中也存在安全链漏洞;3、设备制造质量失控,存在不少隐患。 由于风电事故对厂家和风电开发商的负面影响较大,厂家和风电场业主往往严格保密,防止消息泄漏后有不良影响。我们只能通过互联网和各种渠道尽可能收集多的信息,供大家了解,引以为戒,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故。信息可能有失全面和准确,敬请谅解。 1、华锐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09年5月,华能在通辽阜新风电场的一台华锐SL1500/77发生着火事故,机组完全烧毁,具体原因不明。 2、东汽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09年7月14日上午10时,中广核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东45公里的风电场,一台东汽FD-77的1.5兆瓦风电机组发生火灾。原因据说是维修过程中,在机舱烧电焊,引发机舱内的油脂起火。见附图。 3、东汽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10年1月24日,位于通辽的华能宝龙山风电场30号机组,1.5兆瓦的东汽FD-77机组发生飞车引发的火灾和倒塔事故。监控人员当时发现监控系统报“发电机超速,转速为2700转/分”(正常运行时应小于1700转/分),高速轴刹车未能抱死刹车盘。华能值班人员随即将集电线路停电,在短暂停机后,风轮再次转动(原因不明),随着转速的不断增大,高速轴上的刹车盘摩擦产生大量热量,出现火花导致机舱着火。现场查看风机时,发现第三节塔筒也发生折断。见下图。

某风电场2月1日C041号风机着火事故调查报告

一、事故经过: 2018年2月1日,值班员发现C041风机先后报出以下故障: 值班人员发现C041号风机报故障后,立即通知检修人员赶往现场,同时在中控室观察C041号风电机组附近有火光,随即汇报当班值长和场长,场长将现场情况逐级汇报公司领导。20时01分,升压站运行人员将C041号风电机组所在的L03风机线路停电,20时10分,场长及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机舱着火无法靠近,机舱外壁已经烧毁,三支叶片均不同程度过火。 由于当时风速较大,火势很旺,高空有燃烧物吹落,人员无法靠近检查。风电场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组织人员装设警戒线、悬挂标示牌,禁止人员靠近,并设专人值守。21时55分,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因风机塔架过高无法采取灭火措施,22时11分,机舱明火消失。

图一:风机整体照片 图二:机舱整体照片 二、事故处理情况: 事故发生后,公司迅速启动风机机舱着火应急预案。保护事故现场及机组运行数据,按照事故反应机制要求向上级公司电力安全监督部和生产运营部汇报有关情况,开展事故调查的准备工作,并向保险公司报险。随后,风电场对所有安装三角法兰加固的风机,以及频繁报“液压系统启动频繁-216”、“变桨错误-800”、故障的机组停机开展全面的普查工作。 三、机组恢复情况:

事故发生后,在与事故调查组登塔采取了事故相关证据后,于2月4日开始进行事故机组的拆卸工作,2月5日将烧损的叶轮、机舱及第三段塔筒拆卸吊装至地面。 四、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电力安全监督部、生产运营部和外省公司联合组成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原因分析和调查工作。调查结合该型号风电机组历次着火事故、该机组历史运维资料、事故前后监控系统运行数据、重点部件的拆解等情况,确认了本起事故的过程及原因: 事故发生前,现场平均风速9.9米/秒,C041机组处于并网满发状态。 19:48:03秒,现场风速增大,机组功率856kW超过额定功率850kW,机组通过顺桨来调整功率,叶片从-0.9度开始顺桨。在顺桨过程中推力轴承与三角架固定螺栓突然断裂,致使桨叶处于自由状态, 不能及时顺桨至给定角度,导致发电机转速上升,此时风速是增大趋势。19:48:05秒,风速增加至13.1米/秒,发电机转速升高至1737 转/分,机组为限制转速继续升高,继续执行顺桨控制,自由状态下不受控的桨叶由于受气动推力作用向顺桨方向变化。19:48:09秒,风速下降至9.6米/秒,桨叶持续受气动推力作用角度增大,受风速下降和桨叶角增大的影响,机组功率下降至172kW,转速下降至1343 转/分。控制系统为提升转速和功率,进行开桨动作,桨叶角度开桨至8度(线性传感器检测角度)。在开桨过程中由于液压主系统蓄能器压力不足导致主系统压力低于160bar,机组报“液压站系统压力低-203”故障,机组脱网,并执行紧急顺桨动作。 脱网后的机组,传动链失去了发电机的反向电磁转矩,失控的桨叶无法及时顺桨,导致发电机转速迅速升高。19:48:13秒,发电机转速升高至2079转/分,此时风速升高至13.8米/秒,功率降至0.62kW。 在发电机升速过程中,当发电机转速超过1900转/分,机组报“发电机转速高-406”故障。当转速超过2007转/分,机组报“VOG故障-410”,机组执行高速轴紧急刹车。19:48:17秒,风速继续升高至16.6米/秒,发电机转速继续升高至2527转/分。从19:48:17秒至32秒,风速继续增加,桨叶不能及时顺桨,发电机转速持续升高,最高至3165转/ 分,期间机组一直在刹车状态,高转速持续刹车导致刹车片与刹车盘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熔融物引燃刹车盘底部的电

风电场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某某风电场地处省某某市经济开发区,风电场共分两期,一、二期共安装99台某风机,一期工程在2011年10月并网发电,二期工程在2012年11月23日并网发电。2013年风电场在上级公司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认真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2013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201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安全生产 继续完善风电场安全管理网络,安全指标层层分解,安全责任得到有效落实。风电场自场长到值长再到运维员工逐级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每月召开安全例会对前一阶段的安全情况进行总结,并举办一到两次安全日活动,切实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反事故演习,不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会议精神,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和问题整改力度,积极配合上级公司开展的安全检查活动,对查出的各类问题积极落实整改,跟踪闭环。 先后组织开展了风电场“全场停电应急预案”演练、“全

场消防应急及逃生”等各项应急演练,根据上级公司指示开展“风 电场春季、秋冬季安全检查”等一系列专项安全检查活动。定期组织学习各类安全事故,每月开展《安规》培训及考试;组织风电场开展月度、季度“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活动,并结合各类专项安全检查,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不放过任何隐患和问题,认真解决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主动解决问题和隐患。 (二)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1. 某某风电场2013 年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发电量:万、上网电量:万、可利用小时为小时,位居全省前列,风机可利用率,综合场用电率,2013 年弃风电量万。 (三)生产管理情况 1、为了应对发电量任务很重的严峻形势,风电场专门召开了“优化运行抢发电”专题会,认真分析了目前风电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优化空间,同时也借鉴了其他风电场一些好的经验,制定了风机功率曲线优化、风功率预测系统优化、策略优化等多项技改方案,尤其在风机负荷性能优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公司创造更多效益。

[实用参考]风电行业事故案例.doc

近期国内风电场事故报告 20PP年以来,我国一些风电公司在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过程中陆续发生了重大设备事故,造成风电机组完全损毁,并危及到调试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分析这些事故,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有三类:1、风电场管理不严,对风电设备的保护参数监督失控;2、风电机厂家管理混乱,调试人员培训不到位,产品设计中也存在安全链漏洞;3、设备制造质量失控,存在不少隐患。 由于风电事故对厂家和风电开发商的负面影响较大,厂家和风电场业主往往严格保密,防止消息泄漏后有不良影响。我们只能通过互联网和各种渠道尽可能收集多的信息,供大家了解,引以为戒,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故。信息可能有失全面和准确,敬请谅解。 1、华锐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PP年5月,华能在通辽阜新风电场的一台华锐SL1500/77发生着火事故,机组完全烧毁,具体原因不明。 2、东汽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PP年7月14日上午10时,中广核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东45公里的风电场,一台东汽FD-77的1.5兆瓦风电机组发生火灾。原因据说是维修过程中,在机舱烧电焊,引发机舱内的油脂起火。见附图。

3、东汽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PP年1月24日,位于通辽的华能宝龙山风电场30号机组,1.5兆瓦的东汽FD-77机组发生飞车引发的火灾和倒塔事故。监控人员当时发现监控系统报“发电机超速,转速为2700转/分”(正常运行时应小于1700转/分),高速轴刹车未能抱死刹车盘。华能值班人员随即将集电线路停电,在短暂停机后,风轮再次转动(原因不明),随着转速的不断增大,高速轴上的刹车盘摩擦产生大量热量,出现火花导致机舱着火。现场查看风机时,发现第三节塔筒也发生折断。见下图。 4、新誉风电机组倒塔事故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 国内外风电标准情况报告 1 国际风力发电机组标准、检测及认证发展和现状 1.1 国际风力发电机组标准、检测及认证发展情况 1.1.1 早期风电设备标准发展史 国际风电设备的检测认证已有30多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丹麦基于当时的工业标准,制定了本国的风电机组检测和认证制度,1979年得到正式批准,确定私人投资风电若想获得国家补助需要通过RIS?国家实验室的测试和资质认证1。 早期风电设备的检测认证主要发生在欧洲,这与欧洲在风电技术与风电产业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欧洲风电产业的发展促使了检测认证制度及标准的出台,使欧洲后来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风电标准、检测及认证制度;另一方面检测认证的发展和完善又有力地推动了欧洲风电产业的发展,使欧洲在风电技术与风电产业方面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作为风电设备认证史上的第一批认证标准与指南(表1-1),这些标准草案、规则、指南的颁布和试行为后来国际风电认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表1-1 第一批风电设备认证标准与指南3 1.1.2 IEC风电设备系列标准形成 随着风电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风力发电机组贸易也逐步由国内走向国际。面对各国认证机构和各自不同的规则和要求,欲获得

国际贸易权,风力发电机组往往需要得到各国认证机构的认证。为避免重复认证,欧盟建议建立 IEC标准,以便统一认证规则和要求。在风电机组标准化方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IEC达成协议,由IEC领导风能行业的标准化。 1995年IEC TC 88开始风电机组认证程序国际标准化的研究,并最终由IEC认证评估委员会于xx年发布了第一版《IEC WT01风力发电机组合格认证-规则及程序》4,随后TC 88逐步发布了IEC 61400系列标准,并根据标准实施和风电行业发展情况不断修订原标准、开发新标准。目前IEC 61400系列风电机组标准包括了风电机组设计要求、叶片测试、功率特性测试、噪声、载荷测量等,具体相关标准见表1-2。 51.1.3 国际风电设备标准发展现状 IEC 61400系列标准的发布,使各国在风电设备标准上逐步达成共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风电设备贸易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欧盟进入风电规模化发展阶段,随后美国、印度、中国都先后进入了规模发展阶段。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数据显示6,1992年以来,全球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 ① TS-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技术规范 的年增长率一直高于15%,近六年(xx年-xx年)年均增长率更是高于27%。截至xx年底,全球累计风电机组装机容量159GW,其中xx年新增装机38GW,接近累计装机容量的1/4,创造了年新增装机

风电场事件汇报流程

风电场事件汇报流程管理办法 1、为规范风电场事件汇报程序及处理流程,及时有效地处置缺陷及事故,根据《xxxxx 公司管理标准(三)》、《风电场事故调查规程》、《安全生产危急事件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2、 xxxx电场所发生的事故及缺陷处理及汇报流程均适用与本办法,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3、事故分类: 人身事故定义: 1)员工从事与电力生产有关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含生产性急性中毒造成的伤亡,下同)。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因病导致伤亡,经县级以上医院诊断和劳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调查,确认系员工本人疾病造成的,不按员工伤亡事故统计。生产性急性中毒系指生产性毒物中毒。食物中毒和职业病不属于本办法统计范围。 2)本公司聘用人员、本公司雇用或借用外公司员工、民工和代培工、实习生、短期参加劳动的其他人员,在本公司的车间、班组及作业现场,从事电力生产有关的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 3)员工在电力生产区域内,由于公司的劳动条件或作业环境不良,公司管理不善,设备或设施不安全,导致设备爆炸、火灾、生产建(构)筑物倒塌等造成的人身伤亡。 4)员工在电力生产区域内,由于他人(指本公司的其他员工以及参加本公司工作的非本公司人员)从事电力生产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人身伤亡。 5)员工从事与电力生产有关的工作时,发生由本公司负有同等及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而造成的人身伤亡。 6)员工或非本公司的人员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 7)两个及以上公司在同一生产区域从事与电力生产有关工作时,发生由本公司负有同等及以上责任的本公司或非本公司人员的人身伤亡。 8)非本公司领导的具备法人资格公司(不论其经济形式如何)承包与电力生产有关的工作中,发生本公司负以下之一责任的人身伤亡: 1 资质审查不严,承包方不符合要求; 2 开工前未对承包方进行全面安全技术交底; 3 对危险性生产区域内作业未事先进行专门的安全交底,未对承包方的安全措施进行审核以及审查合格后未监督实施。 9)政府机关、上级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或劳动时,在生产区域内发生本公司负有责任的上述人员的人身伤亡。 人身事故等级划分: 按国务院颁发的《公司员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及国务院归口管理部门现行的有关规定,在电力生产中构成的人身伤亡事故,根据伤害的严重程度分为特大人身事故、重大人身事故、一般人身事故。 1)特别重大人身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 篇一:风电场事故预想汇总 变电站事故预想 1、变压器轻瓦斯动作的处理 2、变压器重瓦斯动作的处理 3、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处理 4、变压器后备保护动作的处理 6、变压器压力释放保护动作的处理 7、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调压操作时滑档怎样处理 8、有载调压操作输出电压不变化,怎样判断处理? 11、主变着火如何处理? 12、主变套管严重跑油如何处理?? 13、运行中发现液压机构压力降到零如何处理? 14、检查中发现液压机构储压筒或工作缸、高压油管向外喷油,如何处理? 16、液压机构油泵打压不能停止如何处理? 18、液压机构发出“油泵运转”、“压力降低”、“压力异常”预告信号,如何处理? 20、35KV开关电磁机构合闸操作时,合闸接触器保持,如何处理?? 23、油开关严重漏油,看不见油位,如何处理?

27、SF6断路器SF6低压力报警的判断处理 28、SF6断路器SF6低压闭锁的判断处理 29、SF6开关液压机构打压超时故障的判断处理 1、巡视检查中发现刀闸刀口发热、发红怎样处理? 2、手动操作机构刀闸拒分,拒合怎样处理? 1、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如何处理? 2、浠1#、2#主变并列运行中若浠互31PT有一相套管严重破裂放电接地,如何处理? 3、本站35KVPT二次保险熔断有哪此现象?如何处理? 4.巡视检查发现浠互02PT严重漏油看不见油位如何处理? 5、巡视发现浠互30PT严重渗油,如何处理? 6、浠互01PT二次回路故障如何处理? 7、阀型避雷器故障如何分析判断处理 8、运行中发现浠互02避雷器瓷瓶有裂纹时怎样处理? 10.浠03开关出线耦合电容器A相爆炸怎样处理? 浠2#所变高压侧浠38开关故障跳闸,如何处理? 1、全站失压的判断处理 2、系统出现谐振过电压事故的处理 3、在进行110KV母线送电的操作中,当推上某一开关的两侧刀闸后,突然出现谐振现象,应如何判断处理? 1#主变保护动作,使全站失压,如何处理?

风电场全场停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二

风电场全场停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目的 为了减少***风电场设备故障对风电场人身安全和生产发电效益的影响,保证安全生产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2适用范围 本处置方案适用于***风电场全场失电事故。 3定义 全场失电:指全场对外有功负荷降到零和场用电源消失。 4应急机构及职责 4.1现场应急指挥机构 组长:风电场场长 副组长:安全专工 成员:运行人员 应急指挥部设在***风电场中控室。当全场停电处置方案启动后,“应急指挥部人员”立即到位,负责全停的处理、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在发生事故的第一时间由当值值长为指挥,全权负责应急处理及救援工作;应急指挥部人员到位后权力移交风电场场长或安全专工。 4.2职责 4.2.1指挥部职责 4.2.1.1发生全场停电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4.2.1.2及时向公司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汇报受灾情况。 4.2.1.3组织领导紧急救援处理,必要时向当地政府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 4.2.1.4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负责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4.2.2总指挥职责 全面负责组织公司全场停电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领导应急指挥部开展应急救援。 4.2.2.1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的报警级别,决策现场重大应急行动。 4.2.2.2发布进入应急状态的命令,启动应急指挥系统。 4.2.2.3直接领导副总指挥、指挥和综合协调组开展各项应急工作。 4.2.2.4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员伤亡,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的生命安全。 4.2.2.5做好应急评估,准确决策升高或降低应急级别,是否向地方提出应急救援请求。 4.2.2.6宣布应急状态的终止。 4.2.2.7应急终止后,组织领导恢复工作。 4.2.3副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总指挥不在公司时按排序接替总指挥工作,代行职权,履行职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