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

苏科版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
苏科版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

苏科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1.家政——钉纽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钉纽扣的基本技法。

2.能力目标: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掌握钉纽扣的基本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劳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掌握钉纽扣的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钉纽扣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纽扣、布、针、线、剪刀、衣服、粉笔、顶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谜语:兄弟两个人,各进各家门,哪个进错了,出来笑死人。——打一日常生活用品。

二、认识纽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纽扣,而且是各种各样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用途不同的纽扣。同学们,你们都准备了哪些漂亮的纽扣,向大家介绍一下。

老师这也有一些纽扣,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

三、钉纽扣:

想一想:衣服上的扣子掉了怎么办?

当同学们自己衣服上的纽扣掉了,肯定有同学自己钉过,学生介绍自己钉纽扣的过程。

1.钉纽扣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介绍如何选择针和线,介绍顶针的戴法和用途。

2.指导观察,了解钉纽扣的步骤和方法

(1)纫针:穿针、引线、打结

(2)定位:引导学生探讨方法

(3)钉纽扣:引导学生学习操作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试一试:小组合作,分别钉一孔扣、两孔扣、四孔扣,注意四孔扣多钉几个。

4.作品展示、交流

四、总结钉纽扣的步骤,出示爱心小贴士:

在衣服上钉纽扣时,要注意:

1.一件衣服的相同部位要钉同一种纽扣,大小、颜色、式样、钉法要一致。

2.纽扣的颜色要与线、衣服的颜色相同或相近。线的颜色应略浅于纽扣的颜色。

3.但有时用纽扣点缀衣服时,也可以选择一些颜色反差大的线起到装饰的作用。这就需要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五、延伸:介绍纽扣的用途及纽扣装饰作用的起源。

六、欣赏用纽扣做成的艺术品

七、学生实践;创作自己的作品。

2.家政——缝沙包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并掌握缝沙包的基本技能。

2、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缝制不同形状的沙包。

3、发扬合作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己动手解决生活小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设计不同形状的沙包以及缝制的基本技能。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针、线、各色小块布料、沙子、顶针箍、剪刀,各种形状范例沙包若干个。

学具准备:针、线、顶针箍、剪刀、各色小块布料、沙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课间活动都喜欢玩些什么呀?

2、师:(课件出示玩沙包)看看这些同学,他们在干什么?师: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啊!你们想玩吗?

3、师:今天让我们也来缝制一个精美、结实的沙包玩游戏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缝沙包。

板书课题:缝沙包

二、欣赏沙包,准备预设。

1、欣赏各种形状的沙包。

师:老师这儿有一些缝好的沙包,请同学们欣赏,你觉得它们漂亮吗?师:你觉得它哪儿漂亮?

2、缝制沙包的材料,工具,师展示。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缝制这些沙包需要哪些材料呢?

3、小组讨论缝制的方法及步骤:我们了解了缝制沙包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后,你知道缝制一个沙包有哪几个步骤吗?你准备怎样缝沙包呢?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缝制沙包的步骤吧!(课件演示)教师板书:折一剪一缝(留口)一翻一装一封

三、合作交流缝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播放课件:将三种手缝的基本针法:平针、回针、缭针展示给同学们看。

2、小组内练习针法。

要求:

(1)每种针法各练5-6针。

(2)针脚要紧密,针距要匀称。

3、小组讨论交流缝合时应注意的问题。

师:在剪、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师:装沙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师:你觉得封口时用哪种针法比较好?为什么?

师:我们用针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你考虑的真周到,要注意安全。

4、师归纳小结。

四、小组合作,缝制沙包。

1、学生介绍自己想设计的沙包形状。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很想动手实践了,那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沙包呢?

师:很有个性,你是个富有想象力的孩子。

师: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老师期待着你的沙包。

2、师提出要求,生动手缝制,教师巡视指导。

师:就让我们动起手来,用学过的针法按以下步骤缝制自己设计的沙包吧。(课件出示缝制步骤)

(1)选一块大小合适的布料后,将布面朝内沿长边对折。根据自己需要的形状对布料进行裁剪。

(2)用回针的方法把对折的两侧边缝合,针脚尽量密,留下一边不缝,以备翻面装沙子。

(3)将缝合的沙包翻面,装上适量的细沙子,然后把留口的地方向内翻折,不留毛边。用回针法缝合,注意针脚要密要匀,线要拉紧。

(4)缝好后,拿起沙包抖一抖,捏一捏,看漏不漏沙子。检查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进一步完善。

师:缝好后我们将举行沙包大展览,开始动手吧。(放背景音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动手制作,小组内互帮互教,老师巡视指导解答。五、成果展示,体验成功。

1、小组内评一评,议一议,谁的作品既漂亮,又严实耐用。

2、沙包大展览。各小组到前面介绍、展示自己的作品,评选出“优秀作品奖”、“最佳设计奖”。

六、拓展延伸,实践运用。

师:大家缝制的沙包不仅结实漂亮,你们认真的态度、良好的卫生习惯、合作互助的精神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看着自己亲手缝的沙包你有什么感受?生:??

师:劳动使我们的双手变得更加灵巧,劳动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同学们用自己亲手缝制的沙包玩游戏吧。今后让我们用缝沙包的技术创作出生活中更美、更有用的东西,好吗?

3.家政——缝鞋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缝制鞋套的技能,让学生掌握缝制鞋套的要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缝鞋套的制作过程,并通过评价对作品进行改进、完善和创新,制作出美观、实用的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探究、动手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合作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意识。

4.行为与习惯:具有认真、细心、规范地进行技术操作的习惯,能自觉遵守安全规则,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缝鞋套”的制作方法。

难点:画样、放样、裁剪和缝制的过程。

教学准备:

PPT、不同布料、剪刀、粉笔、软尺、线、缝衣针、回形针、松紧带、文件袋、教材、评价表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鞋套。比如,到计算机房(PPT出示场景图片),到别人家里做客等。但是大部分鞋套都是用塑料制品做成的,不够环保。现在全社会都在倡导低碳,我们也要从身边做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动手设计、制作一双环保又耐用的布质鞋套。

2.板书课题。

缝鞋套

二、初步尝试,师生合作示范鞋套的缝制方法

1.欣赏各式鞋套

师: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鞋套,一起来欣赏。

出示多种材料和材质的鞋套,学生观察、欣赏。

师:刚才这些漂亮又实用的鞋套,大多数都是工人师傅用机器设备生产出来的,其实我们自己也能做。看,(出示自己做的鞋套),这双鞋套就是老师自己亲手做的,你想不想自己也亲手缝制一双鞋套呢?

2、明确工具、材料和制作步骤

师:缝制这样一双布鞋套,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它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1、12页,认真研究制作鞋套所需要的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

3、汇报交流

(1)明确所需材料

(2)总结制作步骤

师:鞋套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可以分为哪几个步骤呢?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课件依次出示制作的九个步骤,教师讲解。)

①量出鞋长——放出1厘米(学生自己鞋长)

②量出鞋高——放出1厘米

③画样(在准备好的布料上画出鞋长、鞋高,穿带线)

④裁剪(在双层布料上放样裁剪)

⑤缝鞋头、鞋跟(选择基本针法缝制鞋头和鞋跟)

⑥缝穿带“管”(密而匀地缝制穿带“管”)

⑦穿松紧带(在穿带“管”里穿上松紧带)

⑧翻面整理(翻面整理成美观鞋套)

⑨完成(试用一下,看是否合适)

师:同学们,你觉得哪些步骤难度比较大?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重点讲解示范。

4、师生合作示范

师:下面就请你仔细观察我们是怎么缝制鞋套的。

(1)量长和高时要看准数字,及时记录。

(2)画样时要注意留样。

(3)裁剪时要又快又平,注意安全。

(4)缝制时要用又密又匀,注意安全。

(5)围绕管带缝制,要缝的平直,便于穿带,不能将“管头”出口封住,否则松紧带就穿不出去了。

(6)回形针边穿边整理。

(7)反面整理时,检查是否紧密。

(8)对折布料时,反面在外。

三、动手实践,分组合作完成作品

1.师: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按捺不住了,很想亲自动手实践一下,别急,今天老师打算举办一个鞋套展销会,想邀请大家一起来参加。每组合作做一只鞋套,让我们赛一赛,看哪些小组的鞋套做得又快又好老师还设了一些奖项。

(课件出示)

做工精、创意新——最佳作品奖

重合作、讲安全——最佳合作奖

不浪费、讲卫生——整洁节约奖

攻难关、动作快——操作小能手

同学们一定要加油哦。在做的过程中,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你可以看书本11、12页上的制作步骤和方法,也可以问问同学、老师,还可以看大屏幕。

2.同学们分工合作一起动手缝制鞋套,教师相机指导。

四、展销作品秀风采

1.学生将做好的鞋套以小组为单位摆放到展销台上。

2.请代表上来推销自己组的也可以是其他组的鞋套,同时投票。

3.说一说投票的理由和请得票较少和最多的小组来谈谈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引导说出还有那些差距或提出一些改进、完善的建议和意见。

4.颁发奖品。同时也要关注没有获奖的小组,进行鼓励,鼓掌祝贺。

五、拓展延伸激创新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缝制了布质鞋套。同学们做的作品不仅实用、精致、而且还特别有创意。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材料也可以拿来做鞋套。(实物展示)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够有更加令人惊喜的创造。看,这儿还有一些我们人类创新的的作品。

PPT展示新型材料制作的鞋套。

六、板书设计:

缝鞋套

量出鞋长-—量出鞋高——画样——裁剪——缝鞋头、鞋跟——缝穿带管——穿松紧带——翻面整理

4.家政——笔袋DIY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一个个性化的笔袋,体验设计的关键要素,学会用恰当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形成一定的技术设计理念,提高发现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2.在制作笔袋的过程中,巩固已学的手缝针法,学会装拉链、包边等缝制技术。

3.通过选择合适的笔袋布料、确定适宜的笔袋空间、进行个性化的笔袋装饰灯活动,提高收集、整理技术信息的能力,学会尝试、比较和反思,提高技术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设计和制作一和笔袋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笔袋的立体结构、装拉链。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笔袋(范作)、创可贴等。

2.学生准备:布料、拉链、尺、剪刀、铅笔、用于装饰的其他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写一篇《我的笔袋》的作文,许多同学都写得特别好,老师抽了几篇,我们让小作者来读一读。

2.是啊,笔袋是我们学习中的好伙伴,是文具的安乐窝,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它始终陪伴着我们。

3.这位好朋友是怎么来到你身边的呢?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做一个笔袋?

二、自主探究,尝试设计

1.观察分析,确定制作要求。

现在请大家拿出笔袋,仔细观察:你的笔袋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尺寸?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同桌互看,讨论笔袋的优缺点。

总结:笔袋应该有什么特点?

2.深入探究,制定制作计划。

想一想,你要做的笔袋的形状、尺寸和面料,把你的设想填在《学习单》中。

请同学们上来讲一讲自己的设想。

确定笔袋的形状、尺寸和面料,还有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那就是笔袋怎么封口呢?

你知道笔袋有哪些封口方式吗?生讨论,回答交流。

你是否对你的笔袋进行装饰呢?

下面,请小组合作讨论一下制作笔袋的步骤,要用到什么工具?还要注意一些什么?

3.因需制宜,突破教学难点。师生交流,归纳并板书制作笔袋的要求。

三、实践操作,边学边练

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

2.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视。

四、展示评价,总结得失

1.自主展示作品,进行交流评价。

(1)你设计的笔袋有什么特点?

(2)你是怎么制作这个笔袋的?

(3)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说理由。

2.评选出“最佳作品奖”、“巧手奖”。

五、拓展迁移,激发创新

1.出示探究问题。

是否可以用多层面料来做一个会更加结实耐用的笔袋?

能否在笔袋里面内衬里布呢?

里布的尺寸应根据什么来确定?

缝制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总结。

5、技术初步——储蓄罐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储蓄罐的结构特点和掌握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使用工具进行剪、刻、粘的动手能力。

3.素质培养: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爱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和节约零用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设计和制作储蓄罐,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难点:掌握裁剪塑料瓶的技能。

教学准备:

1.制作材料:雪碧瓶、可乐瓶各一只、彩色纸、胶水、剪刀、工艺刻刀等等。

2.多媒体课件及各种样式的储蓄罐范作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谈话引入:

师:过年了,小朋友最开心的是什么?

你都把压岁钱藏哪里?

谁来介绍一下你们家的储蓄罐?

生:介绍家里的储蓄罐。

(教学设想:因为储蓄罐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生活物品,而课一开始,就由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教学,能让学生感到亲切,从而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将自己动手为平时攒下的零花钱再造一个家。

(出示课件:制作储蓄罐)生齐读课题

二、新课教学:

1.设计储蓄罐:

师:瞧!电脑里也有各种各样的储蓄罐。

(出示课件:各种样式的储蓄罐。)

师:大家看,老师也做了几个储蓄罐。猜一猜她们是用什么做的,都需要哪些材料?

(实物出示:若干个范作。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制作材料)

(教学设想:让孩子充分感知不同形状、不同样式的储蓄罐,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令其产生创作的欲望。这样也为下一步构思做怎样的储蓄罐作好铺垫。同时使孩子明白废物可再利用,渗透环保意识。)

师:你打算做怎样的储蓄罐?[同桌讨论]

(课件出示:怎样设计漂亮的储蓄罐呢?)

生:阐述设计构思。

学生可能会说想要做个漂亮的花篮,高耸的火箭,两个组合的望远镜等等。而学生自己心中当然还会有更多更独特、更新颖的想法。而这些设想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教学设想:使孩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想要做的欲望。形成教学的第一个小高潮。)

2.制作储蓄罐过程: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好。那到底怎样做?分几步完成

呢?

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请翻开课本第29页自由读一读制作步骤,读完后说给同桌听听。

师:制作储蓄罐要分几步?

学生汇报

(出示课件:制作步骤)

(教学设想:由孩子自学制作步骤到介绍制作步骤都充分突出了主体性。自学不仅使孩子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的方法。)

6、技术初步——相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纸质材料制作的技能,通过透明塑料片等非纸质材料的使用,初步接触多种材料。

2、教会学生看懂简单的制作图纸,学会绘制图纸。

3、通过画、剪、切、折等手工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通过相框支架的设计,让学生初步掌握设计制作的一般方法。

4、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劳动态度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相框的结构,学会看示意图,并将各部件按顺序组装。

教学难点:

学会绘制外框的平面展开图,能设计出实用美观的支架。

教学准备:

教师:

1、已制作好的立体相框的成品。

2、立体相框实物。(可拆解)

3、示范用的材料(相框外框的平面展开图,相框的不同支架等。)

4、课件。

学生:

1、每人准备一张自己喜爱的照片。

2、卡纸、垫板、透明塑料片、铅笔、双面胶(胶水)、剪刀、美工刀、直尺、各类装饰材料(纽扣、树叶、贴纸、丝带……)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相框实物,放置桌上】大家看,这是什么?(相框)生活中你肯定见过各式各样的相框,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塑料、布艺、木质、金属……)相框的材质可真多!同学们瞧!【师出示制作好的相框成品,放置桌上】其实纸也可以做出漂亮的相框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用卡纸做一个相框。【板书:制作,板贴一个相框】

二、了解结构

1、要制作相框,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出示相框成品】我们把这个相框拆开来,就可以看到这样三个部件。【分别板贴部件实物】

师介绍:这是相框的外框【板贴:外框】,这是一张透明塑料片, 用它来代替玻璃【板贴:透明塑料片】,这是相框背面的支架【板贴:支架】。

三、了解制作过程

那么制作这样一个相框,需要哪些步骤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制作外框制作外框,需要以下 4个步骤:

1、剪一剪:

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张外框的展开图,等等请你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卡纸,把展开图放上面,卡纸放下面,两张纸对齐重合,先用回形针固定好。再沿着展开图外面的剪切线,用剪刀把外框剪下来。【 ppt 出示过程】剪的时候注意手要捏牢纸张,避免两张纸移位。右边这张图就是剪好后的卡纸的形状。

2、画一画:

照着展开图,在剪下的卡纸上画好折叠线。【 PPT 出示过程】画的时候只要找准图形左右两边对称的点,像这样用虚线连起来就可以了。每个方向依次要画 4条折叠线。这就是所有折叠线画好后的样子。

3、折一折:把画好的所有折叠线分别向上折好。

4、卷一卷:将折好的卡纸的四边分别向里卷,卷出外框的形状。

【切换到投影仪】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刚刚说的第 3步“折一折”和第 4步“卷一卷”的操作过程。【教师动手示范并讲解】在折的时候,我们可以像这样用手指甲刮一下每条折痕,这样折出的外框就会更平整、更有型了。看懂了吗?

(二)制作支架

【切换到电脑】通过剪、画、折、卷这 4个步骤,外框就可以大致成型了。接下来做相框的支架。

想一想,我们制作的支架要满足什么要求?(有一定硬度、牢固、稳定、美观) 【 PPT 出示支架制作图】老师这里有三个支架的制作图,制作出来的支架就是这样的【出示支架实物】。你可以照老师出示的样式做,也可以动脑筋,自己设计和制作一个新颖有趣的支架。如果支架的硬度不够,你可以把卡纸多折叠几次,增强它的硬度。

(三)组合各个部件

各个部件做好后,我们就可以组合相框了。组合时要注意次序。

【师用板贴的相框部件做示范】首先在外框正中间粘好照片,然后在照片上粘好透明塑料片,再将外框粘好,固定成型,最后把支架固定在相框背面。注意支架固定的位置要在相框的上方一些,位置太低的话相框容易倒。

(四)装饰相框

相框做好后,请你用带来的各种材料给它适当地装饰一下。主要装饰在相框的外框上。

四、学生动手制作相框,师巡视指导

现在你清楚相框的制作过程了吗?那就可以开始动手制作了。如果制作的过程中你有问题,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举手问老师。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垃圾放到垃圾袋里。

待会儿完成地较早的同学,请把你做好的相框摆到讲台上来,然后你可以去帮助其他同学完成制作。

五、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展示:同学们都制作得差不多了,请大家停下来坐好。作品在讲台上的同学,请你们拿好你的相框,排好队绕教室一圈,向同学们进行展示。台下的同学,如果你觉得哪两位同学的相框做得最好,就把贴纸贴在他的胸前。

评价:说说你为什么把贴纸给这位同学,他哪方面做得比较好?

师评价:老师觉得 xx 同学的作品比较精美……(评价的几个方面:如外框的平整,支架的牢固性,装饰的美观性等,还要评价制作过程中的卫生环保等劳动习惯。)

六、拓展延伸

大家做的相框都很精美,富有想象。劳动不但使我们的双手变得更加灵巧,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课后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你能不能设计一种方便更换照片的、像相册一样的相框?

现在,请大家收拾好自己的制作工具,把它们安全放好,把剩余的废纸带走扔到纸篓里。

7、技术初步——制作礼品盒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使学生包装的重要性,制作精美包装艺术品,并学习包装盒制作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掌握包装盒的制作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包装盒的制作,提高学生对包装的设计、制作能力,做出自己喜欢的包装盒,提高学生对美的创作。

教学重点:用剪贴手法设计、绘画和制作包装盒。

教学难点:1、构图设计 2、恰当选择材料。

教学方法:

教法:欣赏、讲解演示和制作相结合。

学法:理解制作法。

教具准备:

自制各种示范包装盒,4 开彩色卡纸,废旧彩图纸,浆糊、剪刀、直尺等。学具准备:

4 开彩色卡纸,废旧彩图纸、浆糊、彩色笔、剪刀、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静下来,下面我们来学习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大家把上节课然你们准备的材料和工具拿出来。

二:引入新课: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买椟还珠的典故吧!包装在现在的市场上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现在的任何产品多要包装,包括现在明星和名人也要包装自己,这样就能够让大家深深地记住!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包装盒。请同学们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包装盒。

三: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包装盒?包装盒是在商业活动、商品生产、商品出售等都具有重大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它是一个企业名片、一个商品的代表,让人们熟悉和了解产品生产厂家和商品。如果我们能够运用以前学过的美术基础知识,自己设计并动手制作一个精美的包装盒,将礼物包装好送给亲人和朋友,那么,不但能够提高自己对美的制作,而且会使人更感亲切,更有意义。

(二)包装盒有哪些种类?包装盒的内容广泛:包括日用品包装盒,食品包装盒,衣服包装盒、电器包装盒等。贺年的形式很多:有立体的,横式的,竖式的,心形的,树叶形的及不规则形的。

(三)简易包装盒的制作步骤:

1、构思、设计:我们要制作一个包装盒,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构思,准备制作一个内容,什么形式的贺卡,然后,可按自己的构思画出铅笔设计稿。在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设计的对象,因产品而异,因产品针对的人群而异。如老年人喜欢喜庆的、富贵的格调;儿童则喜爱灿烂绚丽的色彩。我们只有掌握了不同对象的心理和爱好来进行设计制作的包装盒就一定会受到起到包装的意义。

2、准备一张彩色的卡纸,按所需形状剪裁。

3、选材、配色:废旧的画报和图片本身就有一定的图形和色彩,我们就是要利用它选取我们所需要的部分图形,要注意色彩配置鲜艳、明快。

4、剪贴;剪取合适的图形,按设计稿依层次贴到纸上合适的位置。

5、书写或剪贴产品名:如:佳洁士、六神花露水等产品名。

6、整理画面:看看什么地方需调整,什么地方空了需添画。

四、作业练习

1.做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包装盒。

2.创作一个包装盒类型样式不限。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大家应该学会了怎么样制作不同意义的包装盒,到过节送礼的时候大家可以把礼物装在自己做的包装盒里送给父母、老师、同学,自己亲手制作的更有纪念意义,相信他们肯定会加倍的珍惜的。

8、技术初步——包装礼品盒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礼品包装的形式及其作用,

2、能够利用各种材料较巧妙地设计制作和结扎包装作品。

3、对包装设计活动感兴趣,热爱丰富多彩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包装的设计、制作

课前准备:包装纸、纸盒、丝带、彩笔、剪刀、透明胶带、废旧材料、订书器教学过程:

一、引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神秘的礼物,我想把它送给这节课表现最优秀的同学,为了让这名同学收到礼物时更加开心,我想把它进行一下简单的包装。

二、探究新知:

1、渗透礼品包装的相关知识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这里有三张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包装纸,如果这件礼物送给你的话,你会选择哪一张呢?为什么?那么剩下的两张你认为适合包装什么礼物送给什么人呢?

2、演示包装方法教师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包装方法。

3、欣赏礼品包装图片

礼品的包装和装饰方法很多,下面我们就欣赏一组各具特色的礼品包装图片。

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同学们的欣赏,相信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包装的方法,那么包装什么礼物呢?

母亲节就要到了,妈妈平时为我们付出了很多辛苦,请每位同学为自己的妈妈写几句祝福语,装进盒子里,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同学们看大屏幕,展示教师制作的祝福语,

三、学生制作温馨提示:

1、用包装纸给礼物镶边框。

2、用深色彩笔写祝福语

3、把祝福语放到盒子里进行包装

4、装饰

四、展示评价:

说一说制作感受,对自己设计的包装满意吗?为什么?

其他同学对这件作品有什么想法?

你喜欢哪个包装作品?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五、送礼物

今天表现最优秀的同学是××,现在我就把礼物送给他,在送他礼物之前,我要告诉同学们,接送礼物也有一定的礼仪,教师演示双手送礼物,对方双手接礼物,并表示感谢,教师送礼物。

9、技术初步——手提袋

教学目标:

1.知道手提袋的功能、结构、材质和装饰。

2.学生学会由平面到立体的造型方法,制作手提袋。

3.进行有新意、有趣的装饰设计。

学情分析:

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购物中最常见的用品。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购物中最常见的用品,通过提袋设计一课使学生认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发现美、认识美,并通过对提袋结构的解剖与再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设计,提高立体制作能力与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手提袋这个载体,学生进行有新意、有趣的装饰。

教学难点:学会制作一个由平面到立体造型的手提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手提袋、剪刀、胶水、彩笔、彩纸、各种废旧材料等。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拎的是什么呀?它有什么作用呢?(出示实物)

生:手提袋。便于提携,可以装东西……

2、师:手提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设计制作一个实用又美观的手提袋吧!(板书课题:提袋的设计)

二、讲授新课

1、手提袋的由来

师:同学们,猜想一下,古代的人们有手提袋吗啊?带着疑问,我们来了解一下手提袋的历史发展。

生:有。

小结:中国自古就有手提袋制作的存在,我们的古人会用各式各样的花布,把四个角打成结做成简易的手提袋。麻布袋,布提袋,编织袋都是比较典型的手提袋设计形式。(出示图片)

2、手提袋的构成

①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手提袋的世界,欣赏各种各样的手提袋。

提出问题:手提袋有哪几部分组成?这些创意的手提袋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

师:这些琳琅满目的手提袋真是漂亮极了,细心观察的同学们你们谁来说一说。

小结:手提袋由提手和袋身两部分组成。创意:袋身为造型的基础;提手与袋身图案巧妙结合。(书写板书)

②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来数一数,手提袋一共有几个面呢?

生:五个。两个正面,两个侧面和一个底面。

师:那你们信不信老师可以将一张平面的白纸制作出一个立体的手提袋呢?

生:相信

③播放教师视频:手提袋的制作步骤,师生完成制作。

首先,将已经贴好的双面胶长条向里折下去,接着将我们的纸沿折痕对折,撕下双面胶,将白纸对齐贴好。这样手提袋的两个面就好了。

接着,我们将纸打开成圆筒状,再次对折下去。注意:对折时不要与第一条折痕重合。打开,手提袋的四个面就完成了。

最后,底面我们该怎么做呢?选取与侧面相同的宽度,折起,然后打开你会发现四个折痕的交点,用剪刀将这四条线剪开至交点处,把四个面有序排放,黏贴。这样底面就完成了。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样的手提袋缺少了什么?

生:提手。

④提手的设计方法

掏空、黏贴、塑料、绳带等……

师:这样一个手提袋就制作好了,你们看它美观吗?怎样使它变美观呢?

3、手提袋的装饰

出示图片,欣赏手提袋的装饰设计。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手提袋的设计,为什么?它用的是哪一种装饰方法?

4、教师示范:手提袋的装饰

提手与袋身图案的有趣结合:手拎鱼缸。(注意:装饰手提袋时,先不要把底面黏贴,全部装饰结束可将底面封好。)

三、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作品,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四、课堂总结

生活用品的设计体现了人类聪颖的智慧,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十分出色,一个个手提袋制作设计的非常有创意,你们真棒!

五、拓展延伸

课后同学们可以欣赏其他现代新颖有趣的手提袋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 1 2 1 古诗词三首 3 课型:古诗词 4 教学目标 5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6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7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8 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9 10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11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12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13 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4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5 16 2、多媒体课件 17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18 19 第一课时 20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21 22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23 24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6 27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28 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9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30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31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32 33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4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35 36 2.检查自学。 37 ①指读全诗。(正音) 38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39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 40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 41 42 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43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44 45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与”“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2、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就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瞧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就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就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就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就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桂林山水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瞧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与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最新2018年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教案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天池、戈壁、胡杨;那里手抓饭、烤全羊、羊肉串、葡萄、哈密瓜等。) 二、作曲家简介。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3)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①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②跟着录音再唱上面的曲调。 六、欣赏第二乐段。①和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联系?(平行乐句的变化重复,“学生只要说出重复即可”;中间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学生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回答”)。参与体验:这段音乐重复了民歌主题的旋律,在长音处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做填充,(教师在钢琴上示范一小段琶音的音型),其后再听录音,学生边听边快速动手指,模拟琶音的演奏。②接下来,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对比?(力度的对比、明亮与暗淡的色彩对比。学生说的不全面时,教师给以补充)。参与体验:当听到强力度时,请紧握双手用力打节拍,当听到弱力度时,请伸出食指轻轻打节拍;当听到明亮的色彩时,摊开双臂,当听到暗淡的色彩时,请将双臂收回腰间。在这一部分音乐的结尾处,听到手鼓声一起敲击。 七、欣赏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 教 学 设 计 千金小学施小红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 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声音的传播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的听力 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4、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八单元统计 营养午餐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第十单元总复习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5.7,合格率为97.6%,优秀率为58.7%。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一)教学内容包括:1.四则运算 2.观察物体(二) 3.运算定律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三角形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图形的运动(二) 8.统计 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0.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育教案及其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

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上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上册)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1-1亿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内容:P2-4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请学生试着读一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 3 8 1 9 0 0 0 ↑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4下-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教学设计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跳起来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内容】《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天池、戈壁、胡杨;那里手抓饭、烤全羊、羊肉串、葡萄、哈密瓜等。) 二、作曲家简介。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3)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①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②跟着录音再唱上面的曲调。 六、欣赏第二乐段。①和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联系?(平行乐句的变化重复,“学生只要说出重复即可”;中间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学生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回答”)。参与体验:这段音乐重复了民歌主题的旋律,在长音处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做填充,(教师在钢琴上示范一小段琶音的音型),其后再听录音,学生边听边快速动手指,模拟琶音的演奏。②接下来,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对比?(力度的对比、明亮与暗淡的色彩对比。学生说的不全面时,教师给以补充)。参与体验:当听到强力度时,请紧握双手用力打节拍,当听到弱力度时,请伸出食指轻轻打节拍;当听到明亮的色彩时,摊开双臂,当听到暗淡的色彩时,请将双臂收回腰间。在这一部分音乐的结尾处,听到手鼓声一起敲击。 七、欣赏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①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由 2/4 拍变为 6/8 拍,速度稍慢,情绪变得绵延抒情、舒缓柔和,像是一个小伙子唱出高亢、悠扬的歌声。)②再听这段音乐,并随音乐轻微摇晃身体,体会 6/8 拍摇曳的感觉。(2)欣赏第二乐段。①此段音乐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速度恢复了开始时的速度,节拍由 6/8 拍又转回了 2/4 拍,描绘了新疆人民欢庆节日的欢乐歌舞场面。)②再听此段音乐,可以用下面的节奏为其伴奏(注意速度与重音符号的变化)。也可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录音跳几个新疆舞蹈动作,表现欢乐的歌舞场面。 4、欣赏第三部分(1)这部分音乐重复了第几部分的音乐?这部分音乐再次出现,让你有何感受?(学生即兴说,畅所欲言、发表见解与感受)(2)结尾是什么样的效果?(情绪更加热烈,在欢乐的手鼓声中结束全曲)。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淡粉色的纸片,双面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64~65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直线的有关知识。 (一)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这个面儿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想象) (二)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 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这样的白纸,现在咱们就把它当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把你刚才的想法画下来。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开始吧。(学生试画,教师巡视) 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一)展示各种情况 师:画完了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组谁的想法与众不同?(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小组展示,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 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上来补充!(学生补充不同情况) (二)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预案: a.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b.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c.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 当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出现“交叉”一词时,教师随即解释:也就是说两条线碰一块儿了。在数学上我们把交叉称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并在适当时机板书:相交)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完整版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 教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跳起来 【教学内容】《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 二、作曲家简介。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六、欣赏第二乐段。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对比 七、欣赏第二部分1、欣赏第一乐段。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 2、欣赏第二乐段。此段音乐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 3、欣赏第三部分这部分音乐重复了第几部分的音乐这部分音乐再次出现,让你有何感受 八、音乐家相册。了解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一丁善德的主要创作作品。 1、欣赏原苏联指挥家迪利济耶夫改编的管弦乐《新疆舞曲第二号》。 2、谈一谈和钢琴曲对比,有何不同的感受 《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内容: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洋铜管乐器------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形状、音色及演奏方式。 2、通过对《那不勒斯舞曲》的欣赏,能排列出乐曲的三个乐段;知道乐曲的三个乐段都是弱拍起奏;辨别乐曲的速度。 一、激趣导课:师导:今天陶是给大家带来几位有趣的大嗓门朋友,他们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二、介绍西洋铜管乐器 1、认识形状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认识其中那位朋友? 2、辨别音色下面我们来聆听一下他们的歌喉。听听他们的音色各有什么特点。 三、赏析《那不勒斯舞曲》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学期教学大纲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溶解”、“声音”、“天气”、“我们的身体”。与原教材相比缩减了一个单元,减少了“磁铁”、“有生命的物体”两个单元,增加了“我们的身体”单元。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本学期,四年级有六个班级,本人承担了其中两个班级的教学。班级学生数基本在35个,合理的人数也为科学学习的顺利组织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具体内容见单元目标) 四、教学措施: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第七册音乐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歌曲: 快快长小蜜蜂鹿甜甜的咧如今家乡山连山大树桩你有几岁童谣山谷静悄悄 读谱知识: 1.认识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它们的作用。 2.会唱一个升记号的调的歌曲。 3.学习切分音。 4.认识常用速度标记(二) 欣赏: 教学要求:介绍西洋管弦乐器、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及乐队。介绍音乐家聂耳。 发声基本要求: 1.在气息的支持下,逐步扩展音高。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视唱: 1.视唱在C调号上的音阶。 2.练唱有增四、减三旋律音程的练习曲。 3.分二声部练唱大小六度和声音程。 4.在教师的帮助下视唱在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 5.在教师指导下视唱有临时升记号的单声部歌曲。 6.在教师指导下视唱4—8小节二声部歌曲。 7.划拍视唱二、三、四拍歌曲。 练耳: 1.使用C调号听记二拍子的2—4小节单旋律。 2.听记2—4小节节奏(包含有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 3.听记和声音程中的两个音。 教材难点: 本册的难点在于读谱知识,将临时变音记号和固定变音记号唱准并会认;二声部合唱听辨,要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扎实。 教材重点: 音乐感觉表现力的培养。 音乐知识的兴趣及掌握。 声音训练:和谐、统一位置。 对所学音乐作品的兴趣、爱好。 第一课快快长 教学内容: 歌曲:快快长 读谱知识:变音记号 综合训练:1.新疆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声乐练习 2.听音练习

欣赏:大森林的生命(少年叙事歌曲) 教学目的: 一.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种树的愉快心情和表达自己快快成长的愿望。 二.认识变音记号,结合本课歌曲和综合训练听辨变化音。 三.通过歌曲和欣赏教学,激励学生学习少年英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品质。 歌曲分析:作者:胜民词文杏曲 题材:歌中以树木的生长比喻儿童的成长,表达了孩子们热切希望自 己可棵快快长大,为祖国建设出力的心情的创作歌曲。 曲式结构:一段体 调式:C大调 拍号:2/4拍 教学时间:四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谈话:回顾三年的音乐课学习情况 2.复习一首大家最喜欢的歌 3.提出要求:上课专心听讲,学好知识,为今后三年的学习获得更大的成绩打好基础。 复习 1.五线谱:高音谱号 2.G大调 F大调 读谱知识 1.临时变音记号:变音记号记在任何一个音符的前面,叫做临时变音记号。 2.区别:(1)记在高音谱号后面的变音记号,在旋律所遇到这个音的地方都唱 成带“#”“b”的音。(2)用在某音符上的变音记号仅对本音符和同一小节内再次出现的相同音高的音有效。 3.若在同一小节中变化音后该音再次出现需唱(奏)本音位时,则应标记还原 记号。 4.变音记号的种类(简单介绍) 练耳、听音 1.听唱 2.听辨、模唱、听唱 3.这首练习曲取材于优美的新疆民歌,唱时应注意宁静、抒情的气氛,变化音的出现给人以月亮缓慢升起的感觉。用mp—mf—mp的音量和比较含蓄的音色歌唱。 鼻韵母发音位置要保持统一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1.跳音练习:mi ma注意气息、口型、笑肌、气流 2.《半个月亮爬上来》E—F 要求:用“mu”演唱,声音柔和、连贯 基本练习 1.节奏练习

最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1课跳起来 《新疆舞曲第二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天池、戈壁、胡杨;那里手抓饭、烤全羊、羊肉串、葡萄、哈密瓜等。) 二、作曲家简介。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 (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 (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 (3)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 (1)欣赏第一乐段。 ①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②跟着录音再唱上面的曲调。 六、欣赏第二乐段。 ①和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联系?(平行乐句的变化重复,“学生只要说出重复即可”;中间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学生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回答”)。 参与体验:这段音乐重复了民歌主题的旋律,在长音处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做填充,(教师在钢琴上示范一小段琶音的音型),其后再听录音,学生边听边快速动手指,模拟琶音的演奏。

②接下来,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对比?(力度的对比、明亮与暗淡的色彩对比。学生说的不全面时,教师给以补充)。 参与体验:当听到强力度时,请紧握双手用力打节拍,当听到弱力度时,请伸出食指轻轻打节拍;当听到明亮的色彩时,摊开双臂,当听到暗淡的色彩时,请将双臂收回腰间。在这一部分音乐的结尾处,听到手鼓声一起敲击。 七、欣赏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 (1)欣赏第一乐段。 ①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由2/4拍变为6/8拍,速度稍慢,情绪变得绵延抒情、舒缓柔和,像是一个小伙子唱出高亢、悠扬的歌声。) ②再听这段音乐,并随音乐轻微摇晃身体,体会6/8拍摇曳的感觉。 (2)欣赏第二乐段。 ①此段音乐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速度恢复了开始时的速度,节拍由6/8拍又转回了2/4拍,描绘了新疆人民欢庆节日的欢乐歌舞场面。) ②再听此段音乐,可以用下面的节奏为其伴奏(注意速度与重音符号的变化)。也可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录音跳几个新疆舞蹈动作,表现欢乐的歌舞场面。 4、欣赏第三部分 (1)这部分音乐重复了第几部分的音乐?这部分音乐再次出现,让你有何感受?(学生即兴说,畅所欲言、发表见解与感受) (2)结尾是什么样的效果?(情绪更加热烈,在欢乐的手鼓声中结束全曲)。八、音乐家相册。 了解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一丁善德的主要创作作品。 1、欣赏原苏联指挥家迪利济耶夫改编的管弦乐《新疆舞曲第二号》。 2、谈一谈和钢琴曲对比,有何不同的感受? 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概貌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学校: 教师: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tect a host of attractions and historical sites, as well as to maintain the economic vitality of the downtown area. Figure 5.1-5 figure 5.1.4 Washington mass transit network to support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transport demand management policies to reduc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and public transport priority was in the early 1960 of the 20th century by the planners first proposed in Paris, France, and in Europe and other major cities to operate has been the formation of the rich content system. Public transport priority consists of two aspects: one is on the bus to help. ... 5.1-7 Park and ride systems 5.1.5 typical case Hong Kong-Japan Sapporo, Sapporo is a Japan Hokkaido central parts of cities, Japan's fifth largest city. Area of 1121km2 in the city, a population of 1.921 million. In addition is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of Hokkaido, Sapporo is Hokkaido'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enter, in 1972, hosted the 11th Winter Olympic Games. 3 JR Sapporo rail transit line 3 metro and 3 tram lines, Sapporo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combined with Center of construction of subway construction and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Prior to 1971, Sapporo, Japan Hokkaido local Centre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in response to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city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 文 教 案 (罗明忠) 2012年3月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六、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二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