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足球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及方法 体育运动等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足球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及方法 体育运动等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足球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及方法 体育运动等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足球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及方法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 论文字数 _______

完成日期2011 年11 月11 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前言 (1)

2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指导思想的认识 (2)

2.1国外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指导思想 (3)

2.2国内在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指导思想上的问题 (3)

3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素质训练方法 (4)

3.1启蒙阶段的训练方法 (4)

3.2基础阶段的训练方法 (5)

3.3完善阶段的训练方法 (6)

4足球运动员体能等各方面训练方法 (7)

4.1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 (7)

4.2足球运动员速度训练的方法 (10)

4.3发展耐力素质 (11)

4.4发展运动员的柔韧素质 (12)

4.5发展运动员灵敏素质 (13)

5结论 (13)

浅谈足球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及方法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如今足球比赛的竞争,其实说到底就是足球人才的竞争。没有一个雄厚的人才基础,缺乏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在足球的竞争中就会始终处于下风。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对足球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思想及方法,通过对足球运动训练思想的改革,按足球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进行指导训练,才能培养源源不断的足球人才大军,有朝挤身亚洲足球的前列,走向世界。

关键词:足球运动员足球训练指导思想足球技术与方法

Football on the training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method

ChengMeng

Anhui sports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Anhui hefei 230001 Abstract:nowadays the football competition, in fact,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football talent competition. Not a great human foundation, the lack of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training methods, in football competition will always disadvantage. Therefore, we must understand the training for a player guiding ideology and method, through the football sports training thought of reform,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otball scientifically guiding training, to cultivate continuously football talent army, have ranked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Asian football, to the world. Keywords:footballer Football training Guiding ideology Football technology and method

1前言

足球是以脚为主支配球的一项球类运动。现代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得最广泛,影响最大的运动项目,有人称它为“世界第一运动”、“运动之王”,深受

人们的喜爱。中国古代把用脚踢球叫“蹴鞠”。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蹴鞠游戏。西汉时修建有“鞠域”,专供竞赛之用。公元10世纪以后,法国、意大利、英国等一些国家有了足球游戏。到15世纪末有了“足球”之称。后逐渐发展成现代的足球运动。1863年10月26日,英国人在伦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运动组织——英国足球协会,并统一了足球规则。人们称这一天是现代足球的诞生日。任何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的提高都厚望于运动员的培养。早在1995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中国足球要搞上去,要从娃娃抓起。"1994年,中国足球运动作为体育改革的突破口,首先开始了职业联赛,中国足协主席袁伟民针对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指出:造成我国男子足球水平长期停滞不前是与后备人才的培养不力有直接的关系,我国足球的后备力量在数量上、质量上与足球强国的差距仍在不断加大。直至2000年的今天,中国足球管理中心主任阎世铎指出:中国足球下一步工作战略重心要转移到青少年的培养上。几年前,国际足联考察小组建议中国开展职业联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水平,而现在则建议中国下力加强青少年的培养,并且这一切都需要积累,更需要时间和耐心。日本足球的崛起局势就是证明论身体条件和水平起点,日本人不如中国,但日本队从国家队一国奥队一青少年队整体明显领先中国;日本为培养年轻运动员已整整耗费了 25年光阴,成功主要是青少年的训练质量。单从足球训练方法上看,尽管在内容上相同,却在比赛中差距明显,这就说明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的指导思想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训练特点。因此,提高中国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必须明确训练的指导思想,选择好训练方法。

2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指导思想的认识

教练员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中起着重要作用,教练员的素质与指导思

想决定着他们成才的质量。在一名球员的足球生涯中,他将跟随不同的教练,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必须意识到哪些教练好,哪些教练差。当然,不同的教练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对球员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学到所有教练的优秀足球知识。贝利在谈到近年来世界足坛很少涌现“优秀球星”的现象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能科学而有效地推动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广泛开展及指导他们进行技术训练的教练太少,在现有的足球教练中,他们已多数并不十分关心青少年水平的提高,不教他们在比赛场上如何开动脑筋而是把他们造成一个个“模式’的小机器人,有些教练偏重于对自己指导的学生进行身体训练和心理训练,而把至关重要的完善技术动作放在最后一位。因此,在教练员的指导思想中,足球的基本技术和意识的培养是最基本的任务,所谓技高一筹,就是指此而言。

2.1国外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指导思想

世界著名足球教练佩雷拉认为:足球的特性决定了技术是第一位。阿根廷教练麦诺蒂也指出:足球最核心的是技术和意识,而青少年时期是掌握和提高足球技术的关键时期。

在乌拉圭,评价教练员的主要标准不是他们的球队在比赛中得分多少,而在于他挑选和培养人才的能力,在于他的队员以后是否能进人职业队。

2.2国内在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指导思想上的问题

中国足球自实行职业化以来,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球市日渐火爆,参与足球训练的青少年也越来越踊跃,各级各类的足球训练班、足球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波及全国。1988年中国少年吴崇文、宿茂臻受英国足球名将博比,查尔顿的特别邀请,到英国曼切斯特联合会接受训练,在技术测验中取得了第二、第五名成绩:1992年,由专家在全国少年运动员的选拔中组建的中国健力宝少年队到巴西集训五年,开始了中国足球的跨世纪工程;然而,成才者一闪即灭。中国不乏具

有足球天才的少年运动员,然而难以成功,在指导思想上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教练员的素质不高。应该看到,基层教练员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兢兢业业的工作,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在训练的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更缺乏了解世界足球先进的科学训练方法,使我们的青少年队员过早地成人化、战术化、公式化,而基本技术、心理素质相当脆弱.独立个性和应变能力几乎湮灭无踪.因此到国家队造成了无技术、无特色、无个性、无灵气的主要原因而且高水平的俱乐部教练很难到基层去指导训练。另一方面,比赛是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技术和意识的重要手段,然而急功近利却导致比赛走人歧途,一些教练为了用成绩来创名气,或者为了取得赖以生存的职位和奖金不惜“拔苗助长”。虚报年龄,以大打小,严重违反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成长规律。

3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素质训练方法

根据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启蒙阶段、基础阶段和完善阶段。

3.1启蒙阶段的训练方法

启蒙阶段的儿童年龄在6-9岁之间,这个阶段的技术指标的要求是鼓励爱好与兴趣,为今后训练提高技术和身体素质水平奠定初步基础。

兴趣和本能是天性。球是玩具,是诱发儿童兴趣的天使。我们需要的是把足球比赛中无穷乐趣交给儿童,使他们从兴趣中得到满足。足球运动员的素质选材最基本的是①态度②技术③身体素质,基本的目标是去发现有天赋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之后进行长时间的仔细评估这名球员的真实能力,除此之外还要看他在是否有发展前途。态度:(球员是否真正的热爱足球)如果一名球员不能享受足球训练,他就不会有什么提高,当然还要看他能否从教练那里真正的学到知识。例如,马拉多纳4岁时就天天搂着小足球进人梦乡,首先在态度上就有了先决条件。我国的少儿足球训练与国外的少儿足球训练截然不同,在联邦德国,少儿

足球训练法就是多带游戏性质的,也叫足球游戏训练法。低年级儿童在游戏中唯一的目标是将球踢进对方的球门,并成为最大的乐趣,这就是所谓的“乱踢”,其有着极丰富的内涵,正是儿童足球训练的核心内容。在乌拉圭,训练儿童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游戏法,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并不是教练员的强迫命令或考虑未来的位置,这样乱踢的结果,就会有“机灵鬼”出现,教练员从中发现儿童的个性特点,选拔具有天赋的足球苗子。而这种方法却恰巧与中国的死板教学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就出现了最终足球运动员的各方面的素质与实力悬殊的问题。

这个阶段的基本技术教学多采用有目标的比着练的手段,例如看谁颠球多,踢得远,踢得准,运球跑得快等;在身体素质上以提高灵敏反应素质为主。根据我国少儿独生子女的特点,在心理培养上采用球星少儿成长的故事、鼓励和表扬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儿童的兴趣,切不可刺伤儿童的自尊心。由于少儿生理发育的特点,一周训练为3-4次,每次90min ,最好安排在下午的4一6点为宜,这是生理上的黄金时间,不易使儿童发生疲劳。

3.2基础阶段的训练方法

基础阶段的少年年龄在10- 15岁之间,这个阶段是技、战术培养阶段,要形成正确动作,掌握最基本的技术和战术。

德国运动学家罗伊纳尔认为大脑皮层的神经在9-12岁这个年龄段发展最快,这个年龄是运动员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佳的学习阶段,他们能够迅速地学习掌握新的运动过程,具有适应各种复杂条件的运动系统能力。

这一阶段是全面打基础的时期,训练的效果将对未来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少年期技术在内容上必须讲究全面,对于手段选用、训练要求,则应在他们讲究完成动作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与比赛要求有机地联系成一体,避免“表演式”的

花架子,有的队员在训练或技术练习时弄虚作假,装模做样,表现的很优秀,但对球员的真正的考验是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中能否成功地突显自己的作用,相反,很多球员在这种形势下就做不到了。可以说足球比赛是一项最具竞争的竞技形式。如果时间和空间允许,大部分队员都可以胜任场上的职责,但是对球员的技术施加压力的话,也就是时间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球员的技术就达不到标准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练员的练习手段和要求。传球和控球是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先决条件,如果一名球员不能很好地接、传球,就不应该参加比赛,更不用说在比赛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曼甘切斯特俱乐部同龄少年训练中,技术练习主要为颠球一运球一传球一射门,但每节训练课均有对抗性练习,这种做法是为了让孩子们从小便学到足球比赛的技术;贝利12岁就参加青少年比赛,从小就以神射手闻名。

在进行基本技术训练的基础上,应对他们进行适量的战术学习,内容侧重于1对1,2对1的局部配合、摆脱与足球意识。因为创造是足球的精华,这一阶段打好灵活机动的意识基础,是未来成才的关键。该阶段的少年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方面注重速度、灵敏、柔韧和一般耐力练习,最好结合球进行训练,注意趣味性。

3.3完善阶段的训练方法

完善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年龄在16一19岁之间,这个阶段的技术指标是完成了技、战术、身体素质的教学阶段任务后要达到职业足球甲级队的能力。这个阶段是青年运动员在足球技术和意识提高的关键时期,必须通过比赛来积累。日本队在青年训练中就多强调一脚球,对无球跑动非常积极,场上接应点多;所以比赛时给人的感觉场上队员总比对方多,局部范围总能以多打少、灵活机动。球员在场上的洞察力是很重要的,球员在控球后能否及时寻找最佳的传球路线,能

否观察到哪里是自己的传球范围,能否考虑到自己的传球会为全队起到什么作用。相反地,如果球丢了,那么他能否及时地进行防守,并努力将球抢断。现代足球要求所有的球员都必须具有丰富的技术(某几个人决定比赛的单一模式已经成为历史)而且还要具备进攻和防守的双重能力。

这个阶段的青年运动员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足球意识和技术已基本定型。教练员通过比赛来指导并提高他们的技战术水平,针对中国运动员往往在关键球的处理时缺乏信心,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使运动员具有顽强拼搏,不畏劳苦的坚韧毅力,达到足球甲级队的能力。

4足球运动员体能等各方面训练方法

4.1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

据统计,一场高水平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场上活动的总距离为8706—14274m,快速冲刺跑200次左右,同时还要完成大量爆发性动作,其中走步占26.3%,慢跑占44.6%,快速冲刺跑占18.9%“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三磷酸腺苷,肌肉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物质的有氧氧化”ATP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供给,首先起动的是磷酸原供能系统,其次起动乳酸原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功能系统“因此足球运动对三大供能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它是以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混合供能的运动”足球运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ATP—CP系统提供的,但无氧能量的产生也非常重要,这是高强度运动的需要,在比赛中一流球员大约要进行200多次3s以内的冲刺,这就是由无氧系统提供的能量“在足球运动中,乳酸的浓度和部分田径项目有所不同,糖酵解供能强度是较低的,比较集中于有氧供能和非乳酸无氧供能”因此,足球比赛时能量供应较集中于有氧和非乳酸无氧供能,无氧糖酵解能力则相对较低,运动员无需很强的耐乳酸能力。

当前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要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在平

时训练中,并不需要一味地去强调体能测试要求,而要合理有效地安排运动员的训练,解决好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身体训练与技战术训练以及身体训练与比赛等关系,一般把身体素质训练作为准备期,恢复和促进运动员身体状态的手段或为比赛需要,来保持运动员身体处于最佳生理状态而采取的一种练习手段,并要求运动员自觉的、长期的、不间断地进行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不是将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作为课的主要内容来进行训练,而是在技战术训练课中,将体能训练的要求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这样可使运动员不会感到训练的枯燥与乏味,且能达到进行体能训练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在安排技术训练的过程中,采用循环练习法手段,在单位时间内,强调运动员练习的数量及质量,减少练习组与组之间的休息时间,采取不等时的间歇方法或在模拟比赛对抗的情况下,完成一定数量的技战术组织配合“采用非同等情况下的对抗等方法“延长练习的时间,控制练习质量,因此,在技、战术训练的过程中,同样达到了体能训练的目的,最终达到训练为比赛服务的目的”。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足球运动员一般和专项耐力的强度控制主要有四种方法,分为持续法、间歇法、重复法、比赛法。现代足球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特征是糖与脂肪交替供能,快肌、慢肌纤维交替活动,研究证明,目前足球运动员体能的决定性限制因素并非球员的心肺功能,而是球员的肌肉耐力水平,特别是肌肉无氧耐力水平“所以重点发展足球运动员肌肉无氧耐力水平对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是特别重要的。

有氧耐力训练:在有氧耐力训练中应注意适宜的强度,目前运动生化学以无氧阈为标准,即由有氧供能开始大量动用无氧供能的临界点为强度指标,这种有氧与无氧的混合代谢区域是指把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结合起来进行训练的有效区分

“每分钟心率以不低于150次作为基本强度标准”,这种训练手段对提高耐力项目的最大有氧能力非常有效。

持续负荷法:“持续负荷法是发展有氧耐力的主要方法,没有间歇”每次负荷时间不应少于30min“对有一定训练水平的运动员负荷时间可达到60—100min”。重复训练法:“它是在发展有氧耐力的同时,还能发展专项或比赛能力,负荷强度比较大,每次练习应得到完全恢复以后,在重复进行”。

高原训练:“高原训练就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训练,由于身体在缺氧条件下的应激作用,能促进红血球和血红素的提高,血乳酸可达到平原训练达不到的水平从而提高了机体无氧糖酵解和抵抗酸性物质的能力”。

交替跑训练:“由三组运动员在同样的距离内进行往返交替跑,如A、B两组在一边,C组在另一边,练习由A组运动员开始跑向C组一边,当A组跑至C组一边时,C组跑向B组所在的一边,然后,当C组达到时,B组在迅速跑向A组的一边,依次往返进行交替跑,距离可定在30—60m之间;练习时间可控制在20—30min,通过交替跑的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

无氧耐力训练: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攻防战术的需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反复冲刺跑,对无氧耐力水平的要求较高,无氧耐力训练也需注意以下几点:无氧耐力训练必须保证运动员机体在活动中有高的乳酸值产生。为此,大强度和必需的持续时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而言,每次活动的持续时间应在10s以上、1min以下,如果时间过短,主要发展的是磷酸原供能系统时间过长,则因强度降低而形成有氧耐力训练。

间歇训练法是当今足坛普遍用以发展无氧耐力的有效方法。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掌握合理的间歇时间,是训练效益的决定因素。当间歇时间过长时,血乳酸值会

随休息时间长而减少,形成主要发展速度素质。因此,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状况安排适当的间歇,保证机体始终处于高乳酸值状态,是无氧耐力训练目的实现的根本保证。

随运动员无氧耐力素质的改善,为不断提高训练水平,教练员应及时地调整训练方法,如不变间歇时间、加长练习时间、或不变练习时间、缩短间歇时间等。无氧耐力训练是一种大强度活动,运动员需要在练习前做好准备活动,在间歇期应采用积极性休息方式,以免因突然停止大强度活动后造成血液回流困难,头脑发生昏厥现象。间歇训练法用于无氧耐力训练,是以产生乳酸值为基本准则的,任何一种间歇训练方式,只要能满足这一基本准则的要求,都可在实践中采用。

4.2足球运动员速度训练的方法

在训练中,根据训练任务、青少年不同年龄身体发育特点.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和采用适宜的方法,时提高和发展身体素质将起着积极作用

一般我国青少年男子速度素质的发展9一15岁最快,l9岁为高峰,20岁后基本处于稳定阶段。所以,青少年时期是提高速度的最佳时期。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抓好速度素质训练。速度不仅是人的机体潜在的动作机能,同时也体现外在动作的反应能力,尤其是奔跑的技能与技术。所以速度训练的第一阶段,以掌握合理跑的技术和发展一般速度素质为主,同时发展跑所需要的力量。为了掌握好合理跑的技术,首先在理论上要使运动员理解跑在足球运动中的作用、特点和跑的原理、方法要领.然后通过一些跑的专门练习,如: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支撑高抬腿跑、跨步跳、下坡或上坡跑,使运动员掌握并提高跑的技术。在改进跑的动作基础上,要重点训练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起动速度及视觉神经的敏感性,具体训练方法:(l)听、看信号的起动跑;(2)坐地站立起动跑;(3) l0一30s的原地高抬腿快速跑;(4)前后滚翻起动跑;(5)鱼跃滚翻起动;(6)多步跳接

起动跑;(7)半蹲全转身时快速起动跑;(8)跨步接起动跑。

速度训练中,以发展奔跑速度为主,并结合足球运动员专项速度所需的一些素质(如身体各部分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进行练习,具体训练方法:(l)绕杆跑,变向跑;(2)过障碍跑;(3)快速的腰部绕环;(4)原地行进间徒手操和各种步法练习;(5)垫上各种滚翻运动;(6)接力游戏30一60m,全速跑、冲刺跑;(7) l5一20m,起动跑;(8)轻杠铃快速挺举10一l5kg; (9)半蹲或全蹲原地快速跳动20一30次。

在保持奔跑速度的基础上,主要抓专项速度,并结合用球的各种练习,具体训练方法:(l)短距离起动跑;(2)10-20m,各种姿势跑;(3)绕杆折线跑;(4)连续晃动起动跑(可加些障碍物便于练习中左右晃动);(5)变频率跑(快跑中有意减少步长、后加快步频跑);(6)侧身跑;(7)一定距离追人跑;(8)急停、急起反复跑。

训练中要注意发展跑所需的力量,起动速度的快慢取决于爆发力和动作频率,因此应以发展骼腰肌的力量和发展躁关节及腿步爆发力为主。具体训练方法:(1)原地提踵;(2)原地或行进间单腿交替抬腿练习(要求大腿抬起触及胸部);(3)原地双足跳起两腿同时抬起触及胸部练习〔每跳2一3次抬腿触胸一次);(4)双腿同时抬起跳过栏架;(5)立定跳远4x5级;(6)单足跳接力赛;(7)下蹲跳6—7次;(8)负轻量杠铃原地快速跳练习。

4.3发展耐力素质

从我国青少年体质测试结果看,10一14岁男生,可进行较大强度的耐力训练,19 - 23岁耐力性工作能力达到了最大限度。根据青少年耐力增长的年龄期,并依据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利用大运动量和超量恢复的周期训练来合理安排青少年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就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准备期耐力训练第一阶段,主要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有氧状态下的工作能力,

改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机能,打好耐力基础。具体训练方法:(1) 1000m中距离跑;(2)1500一3000m逐渐加大强度并加长跑段距离的变速跑;(3)间歇跑200m或400m x 4一6次(为一组),可做3一4组;(4) 2000m,变速跑(50m快跑与50m慢跑交替);(5)越野跑;(6)跑台阶;(7)穿轻沙衣跑或上、下台阶跑等。

准备期耐力训练第二阶段:主要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在有氧和无氧状态下的工作能力,增强呼吸系统机能,逐渐提高运动员对无氧状态下的适应能力,具体训练方法:(1)反复跑200一300m x 3一4次,间歇时间逐渐缩短,跑时应全速或接近全速;(2)全速跑400m x3一4次,注意掌握间歇时间;(3)轻杠铃快速挺举8一10kgx4x5组;(4)穿沙衣800一1500m中速跑等。

比赛前或比赛阶段:耐力训练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无氧状态下工作能力为主,使机体在缺氧状态下能承担大强度,速度耐力训练时间不需太长,但要达到接近极限的强度密度。具体训练方法:(1)短距离反复跑,15m x 20次,30m x 10次x2一3组,间歇时I 7 20s; ( 2 ) l On,往返跑2一3组;(3)变速跑,冲刺30m,慢跑20m ,再冲刺30m,共3000m; (4)田径场弯道慢跑,直线冲刺跑,10圈为一组;(5)不等距离的折回跑。

4.4发展运动员的柔韧素质

柔韧性练习可以增加肌肉的弹性,加大关节的活动能力,增大动作的幅度,增强动作的协调性。

柔韧性训练方法:(1)脚外侧着地的交叉步走;(2)脚内侧着地走;(3)压正脚背;(4)前踢腿,侧踢腿,后踢腿;(5)银关节内收、外展,向内绕踢,向外绕踢;(6)纵劈腿,横劈腿。

在进行柔韧性练习时应注意:(1)练习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练习中做好安全保护.防止肌肉和韧带拉伤;(2)动作幅度要逐渐增大,速度由慢到快.难度由易

到难;(3)柔韧性练习和放松练习交替进行,机体处于疲劳状态时不要做柔韧练习;(4)柔韧性练习要安排在训练课的准备阶段和基本部分的开始阶段。

4.5发展运动员灵敏素质

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13一14岁前,通过训练发展灵敏素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15一16岁增长速度稍慢。灵敏性训练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期应占较大的比例。全年训练各个时期都要适当安排一些,一般安排在课的准备部分并结合训练课中的各项练习同步进行。

一般灵敏反应练习:(1)交叉步前进或交叉步后退;(2)前滚翻、后滚翻、鱼越滚翻;(3)各种追拍游戏;(4)跳跃转体;(5)大分腿跳;(6)疾跑中跳钻栏架等。5结论

要振兴中国足球运动,首先要抓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这是一个跨世纪的工程。中国足球在徘徊中找到了提高足球发展的道路,并汲取邻国日本的成功经验,在新世纪将足球工作重点转移到培养青少年运动员上来,是符合世界足球运动发展的规律。建立正确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思想是摆在每个教练员当务之急:只有了解并掌握世界足球发展规律,提高对中国足球未来培养目标的认识,才能促进其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素质,学习科学、先进的训练方法来指导训练,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足球人才。

参考文献

1.1997年3,4期《青少年足球运动身体训练的合理安排》,陈志明

2.曾颖泉;现代足球比赛时空特征下的训练方法探析[J];消费导刊;2009年20期

3张迎军;刘喜友;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训练[J];现代经济信

息;2008年0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