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旧明主主义革命(1840—1919)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9)
2、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以及基本特点(12—13)
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基本特点:
a、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和政治。

b、中国的封建社会成为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c、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阻碍。

d、新型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e、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3、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台湾岛与日本。

(20)
4、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21)
5、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只允许外国人在广州十三行(官方指定)进行贸易。

(24)
6、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业,中国近内的铁路大部分由外国资本经营。

帝国主义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7—28)
7、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30)
8、帝国主义不能灭亡和瓜分` 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

(33)
9、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二)太平天国/1851
1、《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型文件。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2、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天京事变。

4、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为什么?
a、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b、无法克服领导者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c、领导者无法长期保持内部的团结
(三)洋务运动/44
1、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内忧)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外患)结束后兴起的。

其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指
电商谭志勇制 1
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张之洞是“中体西用”的集大成者,注《劝学篇》。

他于1890年在汉阳创办的湖北枪炮厂和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公司,被西方认为是中国崛起的标志。

3、洋务派的功绩有哪些?(45—46)
a、兴办近代企业(经济)。

b、建立新式海陆军(水师有福建、广州、南洋和北洋,北洋水师为清政府
的海军主力。


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47)
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派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技术为手段,达到其目的)
b、洋务运动对国外具有依赖性(一切依赖外国)
c、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经营不讲效益,造出的枪炮往往质量低下)(四)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898、6、11)51
1、百日维新运动的意义?(51—52)
a、百日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b、百日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君主立宪制)
c、百日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宣传社会政治学说、自然科
学知识等)
2、百日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52—53)
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惧怕人民群众
(五) 辛亥革命/1911
1、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59—60)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社会革命)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法典。

(64)
3、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71—72)
a、没有彻底的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纲领
4、因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以说它是失败的。

(72)
二、新明主主义革命(1919—1949)
(一)新文化运动/1915与五四运动/1919
电商谭志勇制 2
1、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性质是思想解放运动。

(96)
2、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02)
3、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02)
a、五四运动表明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签合约)
b、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c、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104)
(二)中共及国共合作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号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

(112)
2、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17)
3、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在广州召开。

会上确定了联俄、联工、扶助工农三大政策。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17)
4、1937年9月23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

(148)
(三)中国革命新道路
1、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抢杠子中取得的”。

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1927)到土地革命(1917—1937)兴起的转折。

(125)
2、三大起义(武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126)
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秋收起义: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中国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26)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28)
5、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第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130)
6、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一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时间最长,危害最大。

(133)
7、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央正确领导,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第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35)
8、1936年6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回师。

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电商谭志勇制 3
(四)中华名族的抗日战争(1931、9—1945、)
1、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宣布了八条《对华政策纲要》。

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日本成为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140)
2、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1937、7、7)(141)
3、1936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重建统一战线”。

(146)
4、1936年12月12号张学良、杨虎城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146)
5、卢沟桥事变至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此期间,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

(正面战场)(149)
6、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败、失败而结束的。

(149)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156)
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顽固势力: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
8、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67)
a、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抗争(决定性)
c、世界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9、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167)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领导并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等军事胜利
c、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10、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168)(五)为习新中国而奋斗
1、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172)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即三大法宝)(193)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统一战线中存在两个联盟,工农联盟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电商谭志勇制 4
三、过渡时期(1949—1956)
(一)过渡时期
1、没收官僚资本,这确定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这就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14)
2、为了发展国民经济,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

(216)
3、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或一体两翼)。

”(218)
4、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

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工商业。

(228)
5、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231)
6、1950年至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260)
7、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

(260)
8、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二)1956年至今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转折点,为什么?(267)
a、十一届三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方式”的错误方针,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267)
3、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68)
4、1997年7月1号,相会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号,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澳门的回归,使“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思变为现实,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89)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307)
电商谭志勇制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