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思考

预算绩效目标是指资金使用单位根据其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所申请的预算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它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贯穿预算绩效管理始终的一条主线,是预算资金安排、事中绩效跟踪和事后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在预算编制阶段绩效目标管理的缺乏,从根本上制约了预算绩效管理向纵深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绩效目标管理在整个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龙头作用,通过完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建立以绩效目标为引导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一、实施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实施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促进了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推行绩效目标管理,就是要求部门单位依据职能设定具体的项目绩效目标,明确所申请的资金如何使用及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经过财政部门审核,只有绩效目标清晰合理、实施条件具备的项目才能获得资金支持,从而促使部门单位设置科学、客观的绩效目标及指标,用明确、清晰、可衡量的绩效目标体现项目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产出和效果,推动了财政预算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的转变。

(二)实施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推动了项目支出的合理性、有效性对项目进行绩效目标管理,要求事前编制项目支出的绩效目标,以绩效目标及其指标作为事后衡量项目支出使用绩效的标准,成为制定事后评价指标及标准的依据。绩效目标确定后,具有对项目支出全过程的约束力,促使部门单位重视项目实施,从源头上规范项目支出管理,在过程中开展绩效监控,有效推动项目不偏离目标做到合理实施。

(三)实施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增强了部门单位的约束心、责任心

绩效目标管理实质上是部门(单位)明确支出责任的过程,部门单位申请预算时必须依据其职责,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设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准确计算达成目标所需的成本资源,明确项目实施的主要方向和实施要求。通过设定绩效目标,部门清楚地了解实施项目所要取得的政治效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职能和目标得到了进一步明确,部门自我约束意识及责任意识明显提高。

二、推进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难点分析

我省从2009年开始探索绩效目标管理工作,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稳步推进、强化责任”的原则,积极探索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各地在探索的过程中,进度不一,方法各异,但存在的难点问题都是共性的:

(一)目标申报水平低

根据《浙江省省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预算绩效目标的编制包括设定预算绩效目标、制定绩效指标和指标值,编制要求为客观且可测量、细化亮化、合理可行、相应匹配等,这些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对大部分预算部门单位来说,难度较大,加上相关业务人员在水平、技能方面的不足,导致绩效目标申报制度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有些单位填报的内容空洞,没有实质性量化目标,有些单位填报的绩效目标则是低水平、容易实现的目标,质量不高。

(二)财政审核难度大

财政部门要依据财政支出方向和重点、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等对部门上报的绩效目标加强审核,包括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能的相关性、绩效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实现绩效目标所需资金的合理性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随着每年绩效目标申报项目的不断增加,要对所有的项目进行及时有效的审核,对于财政部门来说,也是相当困难,主要原因为:

一是项目专业性较强。绩效目标申报的项目涉及各行各业,财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