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福州文化
摘要
福州,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陆、空交通枢纽。
三山傲首挺立,闽江穿流城区,白塔、乌塔,两塔对峙,构成榕城独特的“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设、山水灵秀、气势非凡,素有“东南都会””福地宝城”之美誉。
福州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作为一个福州人我深深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在此谈谈福州文化,由于缺乏扎实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我就几个方面论述福州文化,首先是历史文化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已有2200多年历史,其次是风俗文化,风俗文化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特色,丧葬习俗是风俗文化中重要的部分。
接着是船政文化,1866年,左宗棠聘请法国人在马尾设厂造船,创办船政学堂。
马尾成为我国近代的科技基地、造船工业发祥地和海军的摇篮。
最后是戏剧文化, 正所谓“世界大舞台,舞台小世界”,植根于民间的闽剧和福州当地的文化深深相呼应。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节约资源;十八大
一、历史文化
福州,现辖五区二市六县(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个区,福清、长乐两市,闽候、罗源、连江、平潭、闽清、永泰六个县)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历代以来它有十二个别称:分别是“闽中”、“晋安”、“凤城”、“三山”、“长乐”、“榕城”、“天兴府”、“福安”、“闽海”、“闽州”、“泉州”、“左海”等。
名称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受封为闽越王)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称“福州”。
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夹城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石山、屏山围在城中,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别名。
唐末五代时期,王审知随兄王潮从王绪起兵南下入闽,于公元893年攻下福州城,后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受封为闽王,建立闽国。
因首都定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闽都”之称。
此外,福州在我国历史上还曾两次被作为临时首都。
一次是宋代末年,元兵攻陷了当时南宋政权的国都临安,恭帝赵显及太后均被元兵俘虏,其兄赵昰于五月一日在福州登基,称端宗皇帝。
当时的福州成为临时首都,改年号为“景炎”。
第二次福州被临时定都的是在明代末年。
明朝的南都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聿键从杭州入闽,被奉监国,于是在福州称帝,改纪元为“隆武”,这就是南明王朝的“隆武皇帝”。
同时改福建为“福京”,把福州的布政使官署作为皇帝行宫,并封一批文武官员要职,犹如京城规范。
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发动市民广植榕树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又得“榕城”的称号。
人物
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着历代英才,他们中有五代开闽的王审知,南宋爱国名相李纲,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文学家林纾,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海军元老萨镇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谦等等,仅宋、明、清3个朝代,福州籍进士达3632人,其中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州府的前列,近现代名人灿若繁星,举不胜举。
古迹
福州名胜古迹众多,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观与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互相融合、交相辉映。
至今许多文物名胜古迹仍完好无损。
据普查统计,已发现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等各类文物点4497处。
其中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周遗址、宋至清代木构古建筑、唐至清代的古塔、经幢、古桥。
著名的文物有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华林寺;被誉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峫王德政碑”,被称为书法艺术“世宝”的唐篆书法名家李阳冰亲书的乌石山摩崖石刻,闽候县昙石村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遗址等。
二、船政文化
福州马尾是中国般政和造船业的发祥地,近代海军的摇篮,也是中法马江海战的遗址地,
我们要深刻了解福州的船政文化,就不得不再次回首旧中国的那段屈辱史。
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一份份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巨额的战争赔款落入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口袋,以及一块块国土被迫割让,使我们整个国家支离破碎,人民生火困苦不堪。
这时,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号召国民要通过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努力使我们国家强大起来,才能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
因此,洋务运动便应运而生了。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都是马上得天下,马上治天下,基本上没有海洋意识和海防思想,鸦片战争时,帝国主义列强就是依仗坚船利炮从海上叩关直入,铁蹄蹂躏京师,纵火烧毁园明园等等。
从此中国的东南门户洞开,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于是洋务派中,关心海防的大臣们看到中国所面临严峻危机,纷给提议中国应建设自己的海军,要建设自己的海军,就要从造船和办海军学堂开始。
1866年,左宗棠聘请法国人在马尾设厂造船,创办船政学堂。
马尾成为我国近代的科技基地、造船工业发祥地和海军的摇篮。
有位史学家说,读懂了“船政”二字,就读懂了中国近代史。
船政的第一个时期,称为“木船时代”,就是从1869年到1875年,在这个时间里船政所造的十几艘船,都是木船,如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万年青”号。
第二是钢木合构时代,从1875年到1886年,这个时期有第一艘铁胁船“威远”号,它标志着中国摆脱了木船制造时代,逐渐拉近了与先进造船国家的距离。
钢船时代,这个时代的代表是“威龙”号,它是由船政学堂毕业生所监造的,标志着近代中国造船的最高水平,而且这也是一艘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铁甲舰,后来这艘船还被编入北洋水师,改名为“平远”号,成为了北洋八大远之一。
虽然整个船政的发展只有40多年,但它却制造了许多的中国第一:如制造出兵商舰船40艘,是中国当时最大的造船和舰艇的工业基地,建立中国海军第一所学样--福建船政学堂,还有培养出中国第一批海军名将,有刘步蟾,萨镇冰及中国第一代工程专家魏翰、詹天佑等人。
船政的创始人左宗棠,是晚清的军事重臣、洋务派的重要人物、中国近代海军的积极倡建者。
他于1866年奏请朝廷设局造船,获得批准后,他便决定在马尾选地办船厂。
船政工作才刚开始,西北边警又起,他只得奉命赴疆,此时船厂的工作又刚起步,千头万绪,又苦于分身无术,于是他便物色并大力举荐右边的这位来接任他的工作,他就是沈葆桢,大家知道沈葆桢何许人也吗,没错,他就是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
因此,沈葆桢就成了船政的首任总理大臣,任职期间,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把船厂扩大为十三厂,创办船政学堂,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和海军骨干。
可以说,整个船政是“始于左宗棠,成于沈葆桢”。
因此他也被尊称为“中国近代海军之父”。
船政学堂可以说是我国最早培养科技人才的专科学校,学堂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能力。
这里表现的就是船政后学堂首届驾驶班学员航海的情景。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我方12艘舰船的管带就有11名是船政学堂驾驶班的毕业生,因此有人说:中日甲午战争,我国是用一个班的力量与日军一个国家的力量相抗衡。
他们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为国捐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作为海军摇篮的马尾,船政后学堂培养的海军军官数量约占中国近代海军的五分之三。
三、传统文化
福州丧葬习俗十分繁琐和奢侈。
当逝者弥留之际,亲人必须将其床上蚊帐拆卸掉据说是为了让死后的灵魂好出窍;逝者断气后,必须为死者更衣,并在大门口“贴白”放炮。
然后派人四处报丧,再准备好装满土沙的大脚桶,将素烛点燃后插在桶内,将其放置逝者床前地上,仿佛为死者奔赴黄泉路上照明。
逝者脸上需盖上白纸,以示阴阳有别。
福州丧葬习俗
2010-05-06 14:18
旧时,享年50岁以上的老人死亡,要履行繁琐的丧葬礼俗。
入厅老人弥留之际,亲人须在床前送终。
咽气时即撤帐。
继而为死者梳洗、整容、更衣,并将尸体安放后厅,谓之入厅。
报丧丧家在大门口贴白、放炮,告诉人们这个住宅×府××人丧事(字数须含生旺字)。
然后,派人用白帖或口头将死讯告知亲戚好友。
亲友则送钱、烛炮、布幛等到丧家吊唁。
戴孝老人寿终,子孙披麻戴孝。
孝男要穿戴麻衣草帽;孝女(含媳)罩粗麻布;其他亲人则腰缠一块白布(有的衣披黑纱)。
丧家或请道士诵经念咒,并焚化纸人纸马,送亡魂上马离家。
守灵尸停后厅(有的厅堂),厅设灵堂,延请僧道做法事。
亲友来吊祭,孝男孝孙要跪着陪祭。
入棺入棺之前,要等直系亲属,男亡者的家族血亲,女亡者的娘家血亲,向遗体告别后盖棺,抬置椅上,谓之“上马”。
做七这在福州丧俗中较为突出。
旧时有钱的人“七七做,八八烧”,棺木放在家中要过七重漆,每漆一次耗时7天,漆与七,福州方言谐音,过七系一语双关。
贫穷人家只过一七,便将棺木抬上山埋葬。
开吊豪富和阔绰的丧家,在三七、五七或七七举行开吊。
开吊礼仪大体如下:丧家先发出讣告,邀请内亲外戚、亲朋好友,灵堂内外张素灯结素彩。
大门口挂一对白纸高照灯笼,谓之高照,用蓝字标明×旬(10岁谓一旬)寿考(父)或寿妣(母),以及几代同堂,以夸福寿双全之意。
大门口还竖立一块大屏风,写着讣告内容。
门口另一角,放着堂鼓。
吊唁客人一到,礼生(司仪)便击堂鼓,演奏京鼓吹乐,礼生高举名帖,引客人步进灵堂,向亡灵三叩首,孝男孝女跪在灵前陪祭。
灵堂四壁,挂满挽联、素轴,异常肃穆悲凉。
出殡清晨出殡。
队伍排列有严格的规范。
前头是导引队,跟着一合高照(素灯笼),高举在前行;接着有几个人扛着竹丫上绕着红布条的彩旗;接着有一班京鼓吹,一路吹吹打打;接着有四个人抬着供奉亡人画像的亡灵亭;跟着十番伬唱、乐队和一班边念经边送葬的和尚。
接着红朱漆的棺柩,装在彩结的棺罩下,有八人抬,有十二人、十六人抬,缓步过市。
棺柩后紧跟的是一队孝男孝孙等,他们持着哭丧杖(叫孩儿杖、孝男杖)在白布大围中,哭哭啼啼;尾随的是女眷和其他人等,有的步行,有的坐车,有的坐轿。
发葬送葬队伍上山,到达预先营造的坟地,按事先择定的时辰入圹,然后用砖头封圹,孩儿杖插在墓前。
回舆送葬队伍下山,叫回舆,又叫回龙。
凡送葬的人脱下白带换系红带,亡灵亭的画像披的黑纱换上红绸,轿杠上添挂一合“百子千孙”字样的小灯笼,以示子孙繁衍昌盛。
到家门,放鞭炮,烧一束稻草,所有的人都要从上面跨过,以示平安无事。
棺柩离家后,即撤下幛、联;门首的丧事讣告,用蓝水墨圈上,说明丧事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民主改革,反对封建迷信,丧葬中许多迷信习俗逐步废除。
70年代后,实行殡葬改革,改土葬为火化,有的举行追悼会,向遗体告别。
80年代后,有的农村丧葬中的旧俗又有所回潮。
来源:福州地方志
丧葬习俗
旧时上寿者死亡须行丧礼俗。
入厅老人弥留之际,亲人须在床前送终。
咽气后亲人啼哭、放鞭炮送行,并为死者梳洗、整容、更衣。
整容让死者合上眼、闭拢嘴、口中衔铜钱或生姜片。
寿衣穿上七下五或更多,但都须单数,裤比衣少2件。
收尸体安放后厅,谓之“入厅”。
中厅设灵堂,供香火、面饭。
当天在门前贴白纸写告示,谓之“贴白”。
高寿者去世谓“喜丧”,可贴红纸。
白纸贴在大门上方,以示子孙绵延不决。
派人向亲友报丧,告知死因及出殡日期。
孝男孝女穿戴麻衣,亲友来吊祭是要陪祭。
入殓入棺要等死者直系亲属,即男亡者的家族血亲、女亡者的娘家血亲向遗体告别后,长子捧尸首,女儿抱尸脚,其余亲属扶持左右入殓。
有钱人“七七做,八八烧”,丧家逢单开吊,场景肃穆悲凉。
出殡出殡要选定吉日,出殡队伍前头是引导队、素灯队、彩旗、京鼓吹;接着是亡灵亭、十番、念经和尚;接着是朱红漆棺,上盖彩结棺罩,有8人抬、16人抬等;棺枢后紧跟孝男孝孙,尾随的是女眷和其他家人。
回舆送葬队伍回舆也称“回灵”,脱下白带换系红带,亡灵亭上的黑纱换成红绸。
家门口烧一束稻草,所有人要从上面跨过,确保平安无事。
棺枢离家后,用蓝墨水圈门首贴的告,以示丧事结束。
福州早年民间对于丧葬有一套不成文的规例,一直延续下来,到现在有许多已经逐渐革新简化,但还有残留痕迹可寻。
办丧事,首先,旧时有句民谚叫做“七七做,八八烧”,就是说人死了要“做七”,每七天叫一七,七七四十九天,每一七都要请道士做道场,或是请和尚尼姑念经,要设灵前桌,每日早晚要唱汤、唱饭、点塔香。
七七四十九天,并非是足足四十九天,中间“孝男”要拔掉一天,六七是“孝女”日也要拔掉一天,如果是未上寿的“少年亡”(男不到五十岁,女不到四十岁)的就不是七天一七,只有六天了。
这其间有烧纸屋、烧金银箱等等。
七七之后有“烧六旬”(即六十日)要礼祭,烧纸鸭?福?一百日也要烧祭,一百日之后就要等到“周年”(即一年足)到“三年”(即足二年)就要除服,这就是民间所说的“两年足三年促”除服就是孝服已满可以换吉服,照常生活,不要为孝服所拘束了。
早年在丧事中有许多陈规陋俗:做官的要告“丁忧”回乡守孝,孝服满后再陈请复职。
“三年”守孝中不能参加宴会应酬,夫妇不能同房,家属不能生孩子,否则经人告发就要办罪。
民间虽没有这许多限制,但在守孝中是不能婚娶的,周年之内也不喜欢参加喜庆。
如遇必须婚娶的,可在百日之内操办,叫做“借孝”。
官家也有借孝之例,如当年曾国藩守孝挂帅,就是由咸丰皇帝下旨借孝的。
实际上在“三年”守孝之中,有逐渐淡化亲属思念的含意,由七七到六旬,由六旬到百日,由百日到周年,由周年到三年,逐渐拉长,也就逐渐淡忘。
最后只有每年的“忌辰”(逝世纪念日了)。
其次,男子在父母亡过之后,就要服丧。
古时谓父死曰孤子,母死曰哀子,父母俱死曰孤哀子。
在服丧中是十分狼狈相的,所以福州有句讽人其貌不扬的人叫“真像孤哀子”,就是这个意思。
上寿的人死亡,有发素帖(即讣告)及企“屏风”的规矩,在素帖及屏风上自称为“不孝男”,在讣告的尾段是这样写的:“不孝男某某等待奉在侧亲视含殓即日遵礼成服。
”所谓成服就是开始戴孝。
戴孝一般都是首七开始,这日叫做“上孝”。
在上孝之前,男人要去理发,刮胡须,否则要等到七七四十九日终七时才能理发,孝男穿麻衣带麻帽穿草鞋,腰扎草绳,麻帽上挂两个棉球。
据民间传说,这两个棉球的作用是:孝男在服丧期中要把两边耳朵塞起来,任人讥、任人骂、任人说什么坏话都装做听不见。
是否如此也无人考究。
父死挂左边,母死挂右边,父母俱死挂两个,这是按民间习俗男左女右来挂的。
出葬时孝男要手执“孝儿杖”,杖长三尺,糊以白纸絮。
孝儿杖,父死用木杠,母死用竹竿。
这就是所谓“柴娘罢(父亲)、竹娘奶(母亲)”。
以上所述都是从古训中的“孝道”而来的,父母死这样做就算尽了孝道,生前是否孝顺就是另一回事了。
现在这些习俗在福州市内已简化了许多,但在郊县还保持着,其中不乏薄养厚葬,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更有甚者互相攀比,为办丧事而负债累累,污染了社会风气。
这些旧俗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格格不入,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入厅——入棺
入厅:老人弥留之际,亲人须在床前送终。
咽气时即撤帐。
继而为死者梳洗、
整容、更衣,并将尸体安放后厅,谓之入厅。
报丧:丧家在大门口贴白、放炮,告诉人们这个住宅×府××人丧事(字数须含生旺字)。
然后,派人用白帖或口头将死讯告知亲戚好友。
亲友则送钱、烛
炮、布幛等到丧家吊唁。
戴孝:老人寿终,子孙披麻戴孝。
孝男要穿戴麻衣草帽;孝女(含媳)罩粗麻布;其他亲人则腰缠一块白布(有的衣披黑纱)。
丧家或请道士诵经念咒,并焚化
纸人纸马,送亡魂上马离家。
守灵:尸停后厅(有的厅堂),厅设灵堂,延请僧道做法事。
亲友来吊祭,孝男孝孙要跪着陪祭。
入棺:入棺之前,要等直系亲属,男亡者的家族血亲,女亡者的娘家血亲,向遗体告别后盖棺,抬置椅上,谓之“上马”。
∙
做七、开吊
做七
这在福州丧俗中较为突出。
旧时有钱的人“七七做,八八烧”,棺木放在家中要过七重漆,每漆一次耗时7天,漆与七,福州方言谐音,过七系一语双关。
贫穷人家只过一七,便将棺木抬上山埋葬。
开吊
豪富和阔绰的丧家,在三七、五七或七七举行开吊。
开吊礼仪大体如下:丧家先发出讣告,邀请内亲外戚、亲朋好友,灵堂内外张素灯结素彩。
大门口挂一对白纸高照灯笼,谓之高照,用蓝字标明×旬(10岁谓一旬)寿考(父)或寿妣(母),以及几代同堂,以夸福寿双全之意。
∙大门口还竖立一块大屏风,写着讣告内容。
门口另一角,放着堂鼓。
吊唁客人一到,礼生(司仪)便击堂鼓,演奏京鼓吹乐,礼生高举名帖,引客人步进灵堂,向亡灵三叩首,孝男孝女跪在灵前陪祭。
灵堂四壁,挂满挽联、素轴,异常肃穆悲凉。
∙
出殡
出殡细节:福州地区出殡的时间为清晨。
队伍排列有严格的规范。
前头是导引队,跟着一合高照(素灯笼),高举在前行;接着有几个人扛着竹丫上绕着红布条的彩旗;接着有一班京鼓吹,一路吹吹打打,接着有四个人抬着供奉亡人画像的亡灵亭;跟着十番伬唱、乐队和一班边念经边送葬的和尚。
∙接着红朱漆的棺柩,装在彩结的棺罩下,有八人抬,有十二人、十六人抬,缓步过市。
棺柩后紧跟的是一队孝男孝孙等,他们持着哭丧杖(叫孩儿杖、孝男杖)在白布大围中,哭哭啼啼;尾随的是女眷和其他人等,有的步行,有的坐车,有的坐轿。
∙
发葬、回舆
发葬
送葬队伍上山,到达预先营造的坟地,按事先择定的时辰入圹,然后用砖头封圹,孩儿杖插在墓前。
回舆
送葬队伍下山,叫回舆,又叫回龙。
凡送葬的人脱下白带换系红带,亡灵亭的画像披的黑纱换上红绸,轿杠上添挂一合“百子千孙”字样的小灯笼,以
示子孙繁衍昌盛。
到家门,放鞭炮,烧一束稻草,所有的人都要从上面跨过,
以示平安无事。
棺柩离家后,即撤下幛、联;门首的丧事讣告,用蓝水墨圈上,
说明丧事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民主改革,反对封建迷信,丧葬中许多迷信习俗逐步废除。
70年代后,实行殡葬改革,改土葬为火化,有的举行追悼会,
向遗体告别。
80年代后,有的农村丧葬中的旧俗又有所回潮。
四、戏剧文化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