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山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保护及利用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梧桐山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保护及利用探究作者:张雄芳
来源:《现代园艺·园林版》2017年第03期
摘要:主要分析了梧桐山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探索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新途径,提出梧桐山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梧桐山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策略
1.梧桐山风景名胜区区域概况
深圳梧桐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东经113°17’~114°18’,北纬22°23’~22°43’的沿海地区,在深圳经济特区东部,西邻深圳水库,东至沙头角、盐田港,南北均临近原特区边界。是国内少有的位于城市市区、以滨海山地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城市郊野型自然风景区。2009年12月31日梧桐山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梧桐山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评价
2.1自然资源基础调查研究较少
在调查中发现,梧桐山风景名胜区内自身的自然资源基础资料缺乏,动植物资源数据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风景区内的动植物种类及数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目前由于基础调查较少,对于物种数量和种群变化掌握严重不足,因此有待景区进行全面的资源普查,同时建立跟踪调查机制,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资源优化协调、景区景点布置及合理利用等提供依据。
2.2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低,利用内容单一,特色不突出
梧桐山风景名胜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风景区内具有较高经济和生态价值的动植物物种资源利用不足,围绕地质资源、动物资源开展的科普活动极其缺乏,植物的科普活动仅仅局限在仙湖植物园等。同时,资源利用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观光、登高,科普活动主要限定在仙湖植物园。
2.3动物资源缺乏保护措施
风景区目前还未针对动物资源未有较明确的保护政策,同时,对动物资源重视不足,在上版总体规划过程中未将动物活动区域考虑在内,游客增多游览面积较大而导致动物活动区域压缩,原有物种种群数量发生较大变。
3.梧桐山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3.1制定分类、分级规划,保护自然资源
在本次《梧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中,以分类保护和分级保护两种方法进行保护培育的区划,以达到风景区合理保护、适度利用的目的;分类保护侧重于保护培育的重心和内容,分级保护侧重于保护培育的力度。通过保护培育规划,明确了保护内容、保护措施,限定了不同类型的游览活动,使得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相互协调,更趋完善。
3.2环境保护策略
3.2.1控制开发力度,因地制宜建设。严格控制梧桐山风景区的开发力度,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将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根据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建设,尽可能保持景区内现有地貌和植被。避免开发造成人为地质灾害发生。梧桐山风景区内所有的工程项目,一定预先作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3.2.2加强管理,防止地质灾害发生。风景区内的所有工程项目,在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之后,根据评估结果做好治理工程,确保开发同时能防止地质灾害发生。
3.2.3加强绿化,防止破坏行为。防止乱砍乱伐、采石取土、工程建设等人为对风景区的破坏与干扰、防止水土流失。在原有缺少植被破坏景观质量的地方、梧桐山的南面迎风坡和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进行绿化或封山育林;在山脚和丘陵处水土流失较严重,应退耕还林,进行绿化保持水土。
3.2.4防止水源污染。不在风景区内设置任何有污染的工厂和养殖基地,生活污水、工程用水等各类排水宜采用管道排向统一的污水处理点,不宜直接排放,对区内地下水,采取集中利用的保护措施。及时处理风景区内的垃圾,防止污染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对于河流的水源地要严格控制污染。
3.3建立自然资源数据库
建立资源数据库,将梧桐山风景名胜区打造深圳市“活的生态博物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首先要对该地区的植物资源的情况有一个全面、深入地了解,包括种类、群落结构、分布、生境、资源蕴藏量等。其次,需要全面掌握国内外资源开发利用的最新信息,将主要期刊最新研究成果编译入库。梧桐山作为新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需要在结合本地特色的基础上,多了解学习国内外其它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经验和技术。
3.4乡土树种林构建、可持续景观营造及游憩利用策略
3.4.1土树种林构建。在梧桐山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中要突出乡土植物,在林相改造及风景林建设中需优先选择乡土植物。乡土乔本植物如红花荷、假苹婆、豆梨、黄牛木、深山含笑等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花灌木可以选择桃金娘、野牡丹、紫玉盘等均有大而鲜艳的花且花期较长的乡土灌木植物。另外,梧桐山沟谷山林中可以应用藤蔓植物如买
麻藤、小叶红叶藤攀附榕树等乡土植物,形成热带地区特有的独树成林、老茎缠花的奇异景观。同时,由于榕树的果实为鸟类所喜食,藤蔓缠绕的植物可以给鸟类庇护,将起到引鸟的效果,为形成“小鸟天堂”的景观憧憬营造基础。
3.4.2营造可持续的生态景观林。自2006年开始,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开展了生态景观林的营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的观花型植物有杜鹃花、吊钟花、黄花风铃木、豆梨、黧蒴、山苍子、红花荷、山茶、油茶、含笑等,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杜鹃花海、风铃报春、黧蒴霞起、梨花如雪、梧桐茶海、深山含笑”等秀美景观,使梧桐山在秋冬春季节,呈现出一定的季相变化和色彩变化。
3.4.3营造康健舒适、郊野远足的游赏环境。学习香港郊野公园经验,结合深圳绿道,可在梧桐山风景区根据不同景观类型、难易程度、参与时间,开辟出不同的游览路径,为市民提供进行郊野远足、健身强体的佳境妙处。
借鉴国内外关于养生、森林浴、康疗花园等理念和营造技术,在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其益处和用途,以提高市民的参与度和风景区的美誉度。
推进登顶鹏城第一峰的活动,扩大梧桐山登山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市民领略梧桐山生机盎然的户外美景,在这里赏景、健身、交友、减压……感受百纳大川的浩瀚之气。
3.5特色珍稀植物的生态保护策略
造成梧桐山桫椤种群出现生态与生存危机的主要因子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为因素;二是生物因素(病虫害)。其中最主要的是人为因素。桫椤是古森林的遗迹,由于其生境较特殊,桫椤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即使是群落中其他植物遭到践踏破坏或者采伐,桫椤都会产生反应,甚至死亡,所以要保护好这一濒危物种资源,首要任务是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再遭受人为的干扰和影响。因此,首先应实行就地保护,限制人为影响,在风景区内建立桫椤科研保护站或者相应机构专门负责桫椤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3.6动物资源的可再生利用策略
3.6.1开展保护和招引治虫益鸟策略。梧桐山山峦连绵,绿林繁茂,是鸟类栖息繁育的良好场所。鸟类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防虫治虫的生态效益。开展保护和招引益鸟的策略,充分发挥“树为城之肺、鸟为树之医”、“以鸟治虫、物竞天择”的自然调控功能,从而减少植物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使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维持平衡。根据北京公园和苏州工业园的招鸟经验,悬挂人工鸟巢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以大山雀为例,人工鸟巢的居巢率可望达到70%,居巢繁殖率可望达到30%,尤其在居巢繁殖育雏期间将大量捕食害虫,大山雀的幼鸟一天吃的害虫,加起来的重量比它的体重还大,而且,大山雀还特别爱吃害虫虫卵,在害虫产卵高峰期,一窝大山雀一天能食1000多粒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