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平安建设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交流]平安建设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
XX年,XX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平安建设中的基础性、导向性、支撑性作用,大力推进平安建设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平安建设现代化水平,有效保持了全市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一、落实“三硬”措施,在更高层次推动信息化突破
一是在组织领导上有硬班子。市委、市政府将平安XX信息化建设作为全市政法综治工作的“一号工程”,成立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XX 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市综治办设立推进办公室,下设指导组、技术组、综合组三个工作组,加强综合协调、把关指导和检查考核。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强力推进。二是在顶层设计上有硬规范。以市委、市政府“两办”文件出台了、、,统一建设模式、建设规范和工作机制,对信息化建设实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三是在保障措施上有硬投入。一方面,强化经费投入。各级把建设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做到及时足额保障。2013年,全市投入平安XX 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达亿元。另一方面,强化人员配备。从相关部门抽调懂业务、有技术、有能力的工作骨干,充实到信息化建设岗位。
二、突出“四化”效能,在探索创新中提升信息化水平
由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主导,开发建成了县市区、镇街、社区、网格四级高效联接的平安XX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实有房屋、特殊人群、矛盾预防化解、社区网格化等12个子系统,着力探索创新四大效能:一是特殊人群实现信息化管控。将特殊人群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并依据现实表现和危险程度,以红黄蓝绿四色标识,实行信氰化登记和颜色法管理。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借助GPS卫星定位和手机基站信息定位,实行动态化、实时化、全程化的轨迹管理。对一些不放心的重点人员,在电子地图上设置电子围栏,实现了重点敏感时期的有效稳控。二是流动人口实现信息化服务。主要抓好“三个一网”:将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务工单位等基本信息输人系统,做到信息的准确查询和关联比对,实现人员流动“一网控”;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子系统与公安、民政、计生等部门信息系统实行平台对接,使有关部门信息互通互联,实现情报信息“一网综”;依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子系统开设网上服务大厅,对居住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实行网上办理,实现服务措施“一网办”。三是矛盾纠纷实现信息化调处。在矛盾预防化解子系统中,设立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化解、应急指挥三大模块:源头预防上,将重大事项输人信息系统,在网上经过制定方案、调查搜集、准确评估、编制报告、运用结果五步流程,实现了风险评估的信息化;排查化解上,在系统内设置为上报、受理、分流、办理、反馈、结单六个环节,实行网上全程自动跟踪、自动督办、自动评价,实现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的流程化;应急处置上,依托信息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及时收集现场信息、查看现场实况、掌控现场动态、下发处置指令,实现了应急处置的信息化、扁平化、高效化。2013年,全市通过信息系统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XXX余次,化解矛盾纠纷24万多起,直接处置各类突发问题204起,处置成功率为100%。四是社区网格实现信息化管理。以平安XX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探索推行了社区网格化管理“4433”模式:建立“四级平台”,在平安XX信息系统建立社区网格服务管理子系统,实现了县市区、镇街、社区、网格的“四级联通”搭建;“四级架构”,依托四级网格管理信息子系统建立了四级组织架构,县市区一级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指挥中心,镇街一级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社区一级建立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网格一级组建一岗多责的网格管理员队伍,做到分级管理、上下联动;推行“先进型”、“基本型”和“简便型”三种网格化管理类型,建立“三型”网格化社区;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机制、亲情化服务机制、高效化运行机制“三大机制”,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三、健全“三项”机制,在实战应用中彰显信息化成效
一是健全联动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全整合。强化资源整合,把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全部纳入信息系统,做到治安防控、矛盾化解、社区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全面融合;强化信息整合,整合公安、住建、民政、计生、城管等部门信息数据,实现了平台对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强化力量整合,在基层组建网格管理员XX多名、协管员5900多名、志愿者万名,最未限度地整合部门力量、基层力量和社会力量。二是健全信息采集机制,实现数据全掌控。建立了三项制度:(1)采集上报制度。依托基层工作力量,借助手持移动终端设施,全面采集上报人、地、物、事、组织等平安建设基础数据。(2)关联比对制度。对基层上报的各类信息数据,落实有关部门责任,实行关联比对,确保信息数据的准确性。(3)核查纠错制度。对关联比对不一致的信息,由信息上报人进行重新核查落实,直至信息准确无误。三是健全精细管控机制,实现管理全覆盖。通过把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全部纳入信息系统,实施精细化管理,切实做到“无缝隙管理、动态化控制、高效化解决”。目前,全市重点人员、城市部件以及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实现了动态化、信息化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