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类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类型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来自传统金融风险和互联网技术风险的叠加。互联网金融存在一定的传染性风险,并可能加速各类风险之间的转化;而同时,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又能够更好地管理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因此,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特别重视互联网金融的特性,做好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
标签:互联网金融;风险转化;风险管理
一、引言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7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特别提及“引导和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表明互联网金融真正步入合法化、規范化发展的轨道。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分享性、快速性、高效性、无边界性等属性,互联网金融利用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便捷的工具,使得互联网金融的功能在业务处理方面比传统金融具备操作简单、便捷高效、透明度和参与度高、协作性好、中间成本低等一系列特点,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虽已历经几年的高速发展,但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各种风险应运而生,负面舆论甚嚣尘上。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类型
(一)非金融风险
战略风险。随着客户对互联网依赖程度的加深,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规制企业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满足客户交易需求。技术的快速进步、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各类金融机构的涌入,这都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战略定位提出了较高要求,企业应综合考虑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收益与成本,要制定清晰的实施计划,并进行有效监督。
声誉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目前准入门槛低,存在不规范机构自身信誉不佳、夸大宣传、销售误导、信息披露不充分甚至涉嫌诈骗等问题,以及黑客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网络系统的攻击问题等让客户对企业失去信心。声誉风险不仅仅会影响单个互联网金融企业,甚至会使客户对整个互联网金融服务失去信任。
法律合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尚不成熟,部分业态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如股权众筹可能存在非法集资风险)。法律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企业、客户和交易活动不在同一个国度时更高。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准入标准、运作方式、电子合同有效性以及交易者身份验证等方面,尚未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互联网金融企业经营面临更为复杂的法律风险。黑客侵入导致消费者出现损失时,互联网金融企业会面临被起诉的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指系统和交易的安全,比如数据的保密性、是否对第三方进入进行授权、保证网站正常运行等。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过程中,企业会将一些业务进行外包,业务流程中产生更多的服务链条,这样虽然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但却降低了企业对外包项目的控制能力,从而增加了操作风险。
(二)金融风险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通常指借款人不能按照合约规定还本付息而给企业的盈利和资本带来损失的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偏重数据挖掘与模型决策的结合,信用风险主要源于数据来源不充分、数据失真、模型设计缺陷等。
流动性风险。是指虽然有偿还能力,但由于暂时得到资金而无法偿还的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面对的流动性风险基本上与传统金融类似。由于互联网的传播效率更高,一方面谣言和恐慌情绪的扩散速度可能快于传统金融,另一方面通过官方渠道平息谣言的速度也可能快于传统金融。
三、互联网金融相对传统金融降低风险的优越性
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增加信息透明性,降低社会整体的信用风险。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银行无法对其信用风险进行评估。2007年6月,阿里巴巴与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了“e贷通”产品,如果获得该产品支持的中小企业出现坏账,则该不良记录会出现在互联网上。这种公开透明的机制促进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有助于降低社会整体的信用风险。
投资者能够通过互联网金融企业分散投资风险。大多数P2P平台都对投资者投资一笔项目的金额进行限制,鼓励投资者将其资金投至多个项目,从而分散、降低其投资风险。根据P2P平台统计情况,分散投资可以解决个别借款人违约所带来的整体风险,使得投资者总体上获得正向收益。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改变了金融的营业模式,但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互联网金融企业在面临传统金融风险的同时,也面临着大量非金融风险,且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决定了非金融风险和金融风险可以快速转化,影响面积与传染速度也会提高,对互联网金融企业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