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论文

采矿工程论文
采矿工程论文

第一章 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

第一节 矿区概述

一、矿区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一)位置: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泰安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保德县孙家沟乡羊路河村,行政区划隶属保德县孙家沟乡管辖。面积6.098km 2。

井田地理位置:东经:111°07′00″~111°09′14″,

北纬:38°51′05″~38°52′22″。

(二)交通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泰安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保德县城东南28km ,距阴塔集运站50km ,桥头镇至兴县公路经过矿区,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1-1-1)

二、地形地貌

井田地处河东煤田北部,黄河东岸,区内沟谷切割严重,构成以黄土梁、峁为主的

图1-1-1 交通位置图

黄土丘陵地貌,井田内沟谷中局部有基岩出露,地表大面积黄土覆盖,地面植被稀少。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南部,标高119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北部,标高约964m,相对高差226m,地形整体南部高,北部低。

三、水系

井田内发育有多条沟谷,均属季节性流水,平时干涸无水,雨季有短暂洪水流过,地表水属黄河流域。

四、气候地震

井田属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其总的特征是: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干燥、西北风盛行;春季较长、多风沙、常干旱;夏季湿度大,高温多雨;秋季较短,气候温和,天气晴朗。

区内多年平均气温8.8℃,一月份多年平均气温-8.6℃,七月份多年平均气温23.4℃,历史上年最高气温39.1℃(2000.7.20日),年最低气温-25℃(2002.12.27日)。1958~2002多年平均降水量422.8mm,最大降水量862.4mm(1959年),最小降水量206.6mm(1965年),日最大降水量168.6mm(1995.7.29日),时最大降水量39.6mm (1996.7.20日)。年平均蒸发量2145.4mm。全年风向以东风为主,西风次之,历年平均风速2.4m/s,最大风速可达20m/s。区内无霜期在165—208天,多年平均177天,初霜期平均在10月中旬,终霜期平均在4月。结冰期为10月下旬至次年4月,标准冻土深度130cm。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51%。

据GB18306—2001图A1,本井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区域内据资料记载,历史上曾发生过6次地震,震级在2.7~5.5级之间。

五、社会经济概况

保德县背靠吕梁山,面临黄河水,是晋陕峡谷中的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小县,总面积997.5平方公里。农作物以种植玉米、土豆、谷子和胡麻为主。畜牧业较发达,已饲养牛、羊、猪为主。矿产资源主要有煤(总储量约127亿吨)、铁(总储量约37.8亿吨)、铝矾土(总储量约86.4亿吨)、硫磺矿、石灰石、高岭土等。保德红枣为山西八大名枣之一,肉大核小,酸甜适中。天桥石花鲤鱼,久负盛名,是黄河鲤鱼中的佼佼者,曾为进贡封建帝王的佳品。近十年来,随着采煤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保德县经济

有了很大的发展。

六、兼并重组前后矿的状况

(一)、保德县永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该矿原名为保德县孙家沟乡牧塔村办矿,始建于1986年,1987年投产,生产规模9万t, 2006年11月省国土资源厅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622786,批准开采8、13号煤层。井田边界由下列6点连线圈定:

6°带(中央子午线111°)

1、X=4303400 Y=19511860

2、X=4303400 Y=19511200

3、X=4302530 Y=19511200

4、X=4302530 Y=19512420

5、X=4302460 Y=19512485

6、X=4302570 Y=19512815

井田面积为1.016km2。

2007年9月2日该矿井下因炸药着火爆炸而发生火灾事故,造成9人受伤,4人死亡,现该矿已关闭。原矿井开采山西组8号煤层,采用一对斜井开拓,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式放顶煤炮采落煤,主井皮带运输机提升,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井巷照明采用防爆灯,井筒、运输大巷砌碹,巷道采用木棚支护。矿井瓦斯含量低,8号煤层瓦斯相对涌出量为0.55m3/t。8号煤层为容易自燃煤层,发火期3~6个月。矿井涌水量156~230m3/d。该矿开采8号煤层,已向南越界开采进入同保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界内,无越层开采情况。井筒特征如下:

表1-2-1井筒特征表

(二)、保德县泰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该矿原名为保德县孙家沟乡羊路河煤矿,建于1985年,1987投产。2006年11月省国土资源厅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622416,批准开采13号煤层(13号煤本次对比为12号煤层)。准采标高为830~1020m,其井田边界由下列11点连线圈定:6°带(中央子午线111°)

1、X=4302050 Y=19512900

2、X=4302100 Y=19513350

3、X=4304305 Y=19513080

4、X=4304110 Y=19512200

5、X=4304470 Y=19511530

6、X=4304465 Y=19511025

7、X=4303800 Y=19511025

8、X=4303400Y=19511464

9、X=4303400 Y=19511860

10、X=4302570 Y=19512815

11、X=4302460 Y=19512485

井田呈不规则的多边形,井田面积为2.8806km2。

2008年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行发[2008]57号“关于批准山西晋保煤业有限公司等22座矿井进行机械化升级改造的通知”,该矿拟进行机械化升级改造,生产规模由的9万t/a经采煤机械化改造提升到现在30万t/a。

该矿现开采12号煤层,其平均厚度为4.38m,12号煤层已形成面积为641875 m2的采空区。现采用三个斜井联合开采石炭系太原组12号煤层,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式。工作面支护形式为XDY-1型悬移支架,采煤工作面装备有ZM-15T型煤电钻及SGB-620/40T型刮板运输机,两端头单体液压柱配合钢梁维护;进回风顺槽巷高2.5m,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钢梁加强支护;主斜井及运输下山铺设胶带运输机运输。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并列式通风方式。矿井掘进工作面通风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

通风,硐室均采用新鲜风流并联通风。该矿现使用主要通风机为山西运城安瑞节能风机有限公司制造的FBCDZ40-6-№17型轴流式风机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用电机功率均为2375KW。井巷照明采用防爆灯,工作面为矿灯,井筒、运输大巷砌碹。本矿矿井瓦斯含量低,12号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0.38m3/t,相对涌出量为1.59 m3/t,批复为低瓦斯矿井。现矿井正常涌水量200m3/d,最大涌水量270m3/d。井田北部已越界开采。井筒特征如下:

表1-2-2井筒特征表

(三)、保德县茂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该煤矿位于保德县县城南东12 km处的桥头镇南部,行政上隶属于桥头镇所辖。面积为2.3708km2。矿区地理坐标为:

东经:111°09′08″-111°09′14″;

北纬:38°55′14″-38°55′40″。

井田范围由以下4个拐点组成(6度带座标系):

点号 X Y

1 4311680 19512500

2 4311530 19513590

3 4309430 19513590

4 4309430 19512500

煤矿始建于1985年,1989年建成9万t规模的矿井。批采13号煤层,1995年以便函[1995]19号文增采11号煤层。斜硐开拓,高落仓房式采煤,。2001年变更生产系统,采用一对斜井开拓,现未投产,开采方案由保德县煤管局设定,采用长壁式采煤法。截止2005年12月累计生产原煤101万t,损失量98万t,消耗储量199万t,采区回采率51%。

需要说明的是保德县茂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最南边距本次审批的采矿证范围最北

边相距4960m,不在本井田范围内,且相距很远。本次未作调查。

(四)、周边矿井及小窑

整合后的井田南部为由山西同保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世德孙家沟煤业有限公司整合而成的山西世德孙家沟煤业有限公司,东部为煤层露头,北、西部均为山西省河东煤田保德县王家岭井田勘探区,山西省河东煤田保德县白家沟井田勘探区。(见四邻系图1-3)

井田内无老窑,南部整合后的山西世德孙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内与井田相邻的开采矿井为原孙家沟村办煤矿,该矿1985年建井,1986年投产,开采12号(原为13号煤)煤层采用一对平硐开拓采煤方法为刀柱式,采用木柱支护,炮采落煤,防爆三轮车运输,机械抽出式通风,矿井涌水量平时10-15m3/h,用3寸水泵排水。该矿东北有部分巷道进入本井田,采空区距本井田最近部位仅50米,存在越界开采现象。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泰安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重组示意图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泰安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重组现代化企业鸟瞰图

(五)、本次设计能力用的井巷工程及现有设备见下表

表1-2-3 能利用的原永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矿井井筒特征表

本次设计利用以上两个井筒刷大改造作为兼并重组后矿井的主、副井筒,回风立井新建。建并重组前两矿井建设程度较差,均没有可利用的设备。

(六)、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泰安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由9个拐点构成(54北京坐标系),拐点坐标如下: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一、地质层次概述

区域地层从东向西由老至新分布,分别为奥陶系下统冶里~亮甲山组;中统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和尚沟组,中统二马营组,上第三系上新统保德组、静乐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及全新统。(见表2-1-1)

表2-1-1 区域地层表

二、主要地质构造的形式

本井田位于山西地台西北部吕梁隆起北部之西段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边缘的交接部位。区域总的构造线为NNE向,区域中南部构造发育,北部构造比较简单,未见大的褶曲或断裂构造。构造基本形态总体为一向西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平缓,倾角一般3°~20°,因局部地层产状波状起伏,构成一些比较宽缓的、规模不大的短轴褶曲构造。

三、矿井地质

(一)地层

井田内大面积被第四系黄土、上第三系红土覆盖,仅在井田沟谷中出露基岩地层。井田内赋存地层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上统石盒子组、上第三系、第四系地层。现将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f)

1、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 (O

2

井田内无出露。该层为含煤地层之基底,为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下部岩性为厚层豹皮灰岩,中部为灰色厚层灰岩,上部为黄绿色白云质泥灰岩。厚度大于100m。

b)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

2

井田内无出露。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侵蚀面之上,为一套滨海、浅海含煤沉积岩系。顶部为一层稳定的L1石灰岩,含生物化石,灰岩下为铝土质泥岩或铝土矿,下部由灰白、灰色泥岩含大量的黄铁矿、局部泥岩带紫红色,底部为中细粒砂,砂岩中偶夹灰岩。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本组地层厚度21.25m-24.10m,平均厚度22.67m。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连续沉积于下伏本溪组之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渐变为平原河流相的含煤沉积建

造,井田东北部沟谷内出露,下部为粉砂岩、灰岩、含菱铁质结核的泥岩及13、14、

桥砂岩为界,由中粗粒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及9、10、15、16煤层构成,上部以K

2

号煤层组成。本组地层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本组厚度87.17m~11、12、12

108.87m,平均厚度98.70m。根据沉积特征及岩性组合将本组划分为二段:(1)、太原组一段(C3t1)

该段为一套三角洲平原相沉积物,底部以粉砂岩砂质泥岩与本溪组项部灰岩相接触,其上为三层泥灰岩与泥岩、粉砂岩交互沉积构造,其间夹14、15、16号煤层,14、16号煤层井田内不可采,15号煤层在井田内全区稳定可采。该段顶部为13号煤层,底板为中细粒砂岩及少量泥岩,13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之一。

(2)、太原组二段(C3t2)

该段为一套平原河流相沉积建造,从下到上由砂岩、泥岩、煤层组成四个小的沉积旋回。

底部为标志层桥头砂岩(S2)岩性以中粗粒砂岩为主局部含砾,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局部含岩屑,砂岩厚度5.13m-39.48m平均25.30m,S2砂岩发育的地方12号煤变薄。该砂岩上为泥岩、粉砂岩和12号煤层,12号煤为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之一,有时12号煤下有一层12下号煤层。12号煤层以上从下到上由砂岩、泥岩、煤层组成三个小的沉积旋回,分别沉积有9、10、11号煤层。9、10号煤井田内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11号煤为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之一。

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该组地层出露于井田东部的沟谷中,为一套河流相沉积为主的含煤岩系,主要由砂岩、泥岩、粉砂岩和煤层组成,泥岩中含大量的植物茎叶化石。底部为S4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砂岩厚度7.56-11.60m,平均9.55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该组含8号煤层及4、6号煤层,其中4、6号煤层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8号煤层为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之一,井田东部已剥蚀。井田内赋存地层厚度为47.89m-65.64m,平均54.15m。

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井田内中东部沟谷中有出露。主要岩性为灰黄色、灰绿色泥岩、砂岩,底部S

5

岩为灰白色灰黄色含砾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厚度7.56m-11.60m,与下伏地层山西组呈

整合接触,本组厚度91.71m~92.14m,平均91.93m。

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本组地层主要出露于井田西部的沟谷中,岩性主要为黄绿色粗粒砂岩中上部为紫红色砂质泥岩;底部以S6黄绿色含砾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为界,下伏下石盒子组地层呈整合接触。井田内最大赋存厚度147m。

b)

7、上第三系上新统保德组(N

2

出露于井田内西北部的沟谷中,不整合覆盖于基岩之上,下部为钙质胶结的砾石层,上部为红色亚粘土、粘土夹钙质结核,厚0~100m,平均55m。

l)

8、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Q

2

出露于井田内东中部的沟谷中,灰褐色,黄褐色、灰红色亚粘土、可见风积洪积的水平层理,为古土壤层,透镜状砂砾石层夹钙质结核,一般呈陡坡,部分缓坡地貌。厚0~30m,平均20m。

9、第四系上更新统(Q

m)

3

井田内大面积覆盖,主要为灰黄色、浅黄色亚砂土,亚粘土,为风积产物。含钙质结核,具垂直柱状节理发育,节理平直,可见植物的根痕,具大孔隙,一般呈陡坎陡崖地貌。不整合覆盖于下伏各时代地层之上,厚度0~65m,平均40m。

(二)构造

本井田位于河东煤田北部,总体为向西倾斜单斜构造,地层倾角5°~14°。井田内没有发现陷落柱及岩浆岩,井田中部的三维勘探区共发现断层7条,其中落差小于5m的断层4条,小于3m的断层3条,(见表2-1-2)。

综上所述,本井田地质构造简单。

表2-1-2 断层控制一览表

第三节、煤层及煤质

一、含煤性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山西组和太原组共含煤12层。自上而下山西组含4、6、8号共3层煤;太原组含9、10、11、12、12下、13、14、15、16共9层煤。山西组和太原组含煤地层累计总厚度为135.06m~174.51m,平均152.85m。含煤12层,煤层总厚度为5.67m~25.90m,平均15.00m,含煤系数12.02%。

1、山西组(P1s)

本组地层厚度为47.89m~65.64m,平均54.15m,含煤2-3层,煤层总厚度为3.72m~5.87m,平均4.31m,含煤系数平均为8.0%。

8号煤层为稳定全区可采煤层,4号煤层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6号煤层仅ZK1-1孔见该煤层。

2、太原组(C3t)

本组地层厚度为87.17m~108.87m,平均98.70m,含煤6-9层,一般含8层煤,煤层总厚度为9.88m~22.43m,平均14.69m,含煤系数平均为14.9%。其中11、12、13、15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其余煤层虽见有零星可采点,但难以构成具有工业价值的可采区段。

二、可采煤层

井田内共含5层全区可采煤层,自上而下为山西组的8号煤层和太原组的11、12、13、15号煤层,(见可采煤层特征表2-1-3)现自上而下详述如下:

1、8号煤层

位于山西组下部,下距S4砂岩 3.46m~7.09m,平均5.22m,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该煤层在井田东部出露缺失,煤层厚度为3.05m~5.75m,平均3.87m,结构简单-复杂,含1~3层夹矸,该煤层在ZK2-2孔夹矸厚度0.86m,分为上下两层,其余夹矸厚度为0.21~0.55m,夹矸岩性多为炭质泥岩或泥岩。顶板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和粉砂岩,底板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岩。

2、11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二段中部,上距8号煤层26.49m~48.44m,平均38.32m,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煤层厚度为1.43m~1.95m,平均1.62m。结构简单,含0-1层夹矸,夹矸厚度0.18m~0.28m,夹矸岩性为炭质泥岩;顶板岩性主要为泥岩其次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底板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局部为中粒砂岩。

3、12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二段中部,上距11号煤层2.32m~7.84m,平均3.57m,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煤层厚度为1.63m~5.46m,平均2.97m。结构简单,除ZK3-3孔含2层夹矸外,其余均含0-1层夹矸,夹石厚度0.22m~0.46m,夹矸为炭质泥岩或泥岩。顶板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和粉砂岩;底板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和粉砂岩。

4、13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一段顶部,上距12号煤层6.15m~42.00m,平均28.76m。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煤层厚度为5.83m~7.85m,平均6.74m,结构复杂,含3-6层夹矸,夹矸厚度0.17m-0.69m,夹矸岩性为炭质泥岩、泥岩。顶板岩性主要为中粗粒砂岩,次为粉砂岩;底板岩性为中细粒砂岩,少量泥岩底板。

5、15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一段下部,上距13号煤层20.38m~28.01m,平均24.33m。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煤层厚度为0.99m~1.26m,平均1.13m,结构简单,除ZK1-1含一层炭质泥岩夹矸外,其余均不含夹矸。其顶板岩性主要为泥岩;底板岩性主要为灰岩、次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

表2-1-3 可采煤层特征表

三、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煤的物理性质大体相同,表现为黑色,条痕呈棕黑色,镜煤内生裂隙发育,玻璃光泽,断口呈参差状,层状构造,纹理状—条带状结构,各煤层显微组分中,有机组分以丝质组为主,凝胶化组分次之,无机组分中以粘土矿物为主,次为硫化铁及碳酸盐类。宏观煤岩组分中,以亮煤、暗煤为主,次为镜煤及丝炭,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半暗煤。

各煤层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在0.55%-0.88%之间变化,多数大于0.70%。

四、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

1.8号煤层:

原煤:水分(Mad)0.33%~2.08%,平均1.45%;灰分(Ad)15.05%~26.18%,平均20.55%,挥发分(Vdaf)36.54%~39.01%,平均为38.05%;全硫(St.d)0.50%~1.04%,平均0.64%;磷(Pd) 0.031%;发热量(Qgr.v.d) 23.59~28.23MJ/kg,平均26.00 MJ/kg。

浮煤:水分(Mad)0.82%~1.95%,平均 1.44%;灰分(Ad)7.81%~9.99%,平均8.84%;挥发分(Vdaf)37.27%~39.82%,平均为38.49%;全硫(st.d)0.52%~0.92%,平均0.64%;发热量(Qgr.v.d)30.15~31.49MJ/kg,平均30.76 MJ/kg。粘结指数(GR.I)52~72,平均为61,胶质层厚度Ymm7.0~14.5,平均为10.1。

按冶炼用煤精煤分级8号煤为低灰-中灰,低硫分-中低硫,中热值-高热值的气煤。

2.11号煤层

原煤:水分(Mad)0.65%~1.78%,平均 1.44%;灰分(Ad)13.82%~23.96%,平均17.54%;挥发分(Vdaf)35.19%~37.41%,平均为36.51%;全硫(st.d)1.19%~3.41%,平均2.00%;磷(Pd)0.008%;发热量(Qgr.v.d)20.76~28.54MJ/kg,平均26.25MJ/kg。

浮煤:水分(Mad)0.54%~1.90%,平均1.36%;灰分(Ad)6.89%~12.86%,平均8.24%;挥发分(Vdaf)35.77%~39.56%,平均为37.37%;全硫(st.d)0.85%~1.49%,平均1.25%;发热量(Qgr.v.d)28.28~31.93MJ/kg,平均30.62MJ/kg;粘结指数(GR.I)14~80,平均为52;胶质层厚度Ymm7.0~14.0,平均为11.6。

按冶炼用煤精煤分级11号煤为低灰-高灰,中低硫-中高硫,低热值-高热值的气煤及少量的1/2中粘煤和弱粘煤。

3.12号煤

原煤:水分(Mad)1.06%~1.85%,平均 1.42%;灰分(Ad)18.60%~34.66%,平均23.86%;挥发分(Vdaf)34.91%~37.27%,平均为36.31%;全硫(st.d)0.80%~5.05%,平均1.81%;磷(Pd)0.008%;发热量(Qgr.v.d)24.03~26.77MJ/kg,平均25.35MJ/kg。

浮煤:水分(Mad)1.02%~1.96%,平均1.51%;灰分(Ad)8.33%~13.83%,平均10.80%;挥发分(Vdaf)34.14%~37.81%,平均为36.41%;全硫(st.d)0.54%~1.26%,平均0.85%;发热量(Qgr.v.d)29.65~31.12MJ/kg,平均30.21MJ/kg。粘结指数(GR.I)12~79,平均为54;胶质层厚度Ymm6.7~15.0,平均为10.9。

按冶炼用煤精煤分级12号煤为低灰-高灰,低硫分-中高硫,中热值-高热值的气煤及少量的1/2中粘煤和弱粘煤。

4. 13号煤

原煤:水分(Mad)0.93%~1.78%,平均 1.27%;灰分(Ad)18.31%~32.76%,平均23.73%;挥发分(Vdaf)34.10%~37.03%,平均为35.29%;全硫(st.d)0.88~4.52%,平均2.22%;磷(Pd)0.022%;发热量(Qgr.v.d)21.01~28.29MJ/kg,平均24.62MJ/kg。

浮煤:水分(Mad)1.07%~1.71%,平均1.39%;灰分(Ad)7.57%~11.02%,平均9.44%;挥发分(Vdaf)33.39%~38.44%,平均为35.41%;全硫(st.d)0.62~1.17%,平均1.00%;发热量(Qgr.v.d)30.02~31.94MJ/kg,平均30.81 MJ /kg;粘结指数(GR.I)

14~79,平均为38;胶质层厚度Ymm6.6~15.8,平均为9.7。

按冶炼用煤精煤分级13号煤为低灰-中灰,低硫-中硫,低热值-高热值的弱粘、1/2中粘、气煤。

5.15号煤

原煤:水分(Mad)0.68%~1.24%,平均 1.02%;灰分(Ad)22.30%~34.11%,平均27.86%;挥发分(Vdaf)39.83%~42.92%,平均为41.53%;全硫(st.d)3.23%~12.61%,平均7.99%;磷(Pd)0.002%;发热量(Qgr.v.d)20.83~25.49MJ/kg,平均23.31MJ/kg。

浮煤:水分(Mad)0.14%~1.52%,平均0.98%;灰分(Ad)10.13%~12.27%,平均11.00%;挥发分(Vdaf)39.36%~43.11%,平均为40.98%;全硫(st.d)2.35~3.42%,平均2.92%;发热量(Qgr.v.d)29.95~30.50MJ/kg,平均30.17MJ/kg。粘结指数(GR.I)82~90,平均为87;胶质层厚度Ymm16.0~20.0,平均为17.5。按冶炼用煤精煤分级15号煤为中灰-高灰,高硫分,低热值-中热值的气煤。

五、煤质及工业用途评价

8号煤为低灰-中灰,低硫分-中低硫,中热值-高热值的气煤。

11号煤为低灰-高灰,中低硫-中高硫,低热值-高热值的气煤及少量的1/2中粘煤和弱粘煤。

12号煤为低灰-高灰,低硫分-中高硫,中热值-高热值的气煤及少量的1/2中粘煤和弱粘煤。

13号煤为中灰-高灰,低硫-高硫,低热值-高热值的弱粘、1/2中粘、气煤。

15号煤为中灰-高灰,高硫分,低热值-中热值的气煤。

本井田8、11、12煤类主要为气煤,经过洗选后可作为炼焦用配煤,下部的13号为弱粘、1/2中粘、气煤,煤质差主要表现为灰高,硫高。可作为动力用煤。15号煤为高硫煤,暂不可利用。

第四节、瓦斯赋存状况及其涌出量,煤尘,煤的自燃,地温情况

一、瓦斯

据忻州市煤炭工业局文件(忻煤安发[2009]293号)《关于全市7座30万吨/年以下矿井2009年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泰安煤业有限公司,绝对涌出量0.40m3/min,相对涌出量为1.64 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47 m3/min,相对涌出量为1.92 m3/,批复为低瓦斯矿井。本矿及邻矿均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本次工作共测试8、12、13号煤层钻孔瓦斯样各3个瓦斯成分与甲烷含量测定结果统计见表2-1-4,由表可知各煤层甲烷含量均很低,均为微量。从本次瓦斯成分测定的结果:8、12、13号煤层CH4成分为微量-3.35%,N2成分为94.61%-99.96%,CO2成分为0.02%-2.48%,C2-C8成分分别为为微量-0.08%;根据所测煤层瓦斯成分,本区瓦斯分带氮气带。

表2-1-4 瓦斯含量汇总表

综上所述,本区主采煤层均为低瓦斯。

二、煤尘

据2010年8月25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泰安煤业有限公司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本矿8号煤层做的的鉴定报告煤尘火焰长度200mm,最低岩粉用量65%,煤尘有爆炸性。(见表2-1-5)。

据2008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检验报告,本矿12号(原13号)煤层煤尘火焰长度大于230mm,最低岩粉用量65%,煤尘有爆炸性。(见表2-1-6)。

表2-1-5 8号煤层煤尘爆炸化验分析表

表2-1-6 12号煤层煤尘爆炸化验分析表

据本次工作由山西省三水实验测试中心检测报告测试结果显示本井田各主要煤层的均为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煤层 (见表2-1-7)。

表2-1-7煤层爆炸性成果表

三、煤的自燃性

据2010年8月25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泰安煤业有限公司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本矿8号煤层做的的鉴定报告8号煤层吸氧量0.50cm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为自燃煤层。据2008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检验报告,12号煤层吸

氧量0.57cm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为自燃煤层。8、12号煤层的自燃发火期为3~6个月。井田内井下无火区,地表原煤堆放过程中未曾发现过自燃现象。(见附件)据本次工作由山西省三水实验测试中心检测报告测试结果显示本井田各主要煤层除11号煤层ZK1-1钻孔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类,为容易自燃煤层外,其余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均为Ⅱ类,为自燃煤层。 (见表2-1-8)

表2-1-8 煤层自然性鉴定表

四、地温、地压

据矿井生产过程中观测,地温未见异常现象,从矿井生产巷道维护与采空区冒落情况看,该井田地压显现不大。

第五节、井田水文地质

一、区域概况

本区位于山西断隆以西,鄂尔多斯台坳的东部,为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煤田东部边缘广泛出露寒武-奥陶系灰岩,构成了灰岩地下水的补给边界。由东至西从地表第四系至煤系基盘沉积了巨厚的三叠系、二叠系及石炭系地层,均为泥质岩和砂岩相间成层,岩石胶结致密、裂隙少,纵横方向连通性差,影响了含水层的发育及相互间的水力联系,加之降水量少,上部又发育有巨厚的第四系黄土和第三系红土,因此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极为贫乏,致使岩石的含水性从上至下逐渐减弱。中深部、深部山西组、太原组地层含水性极弱,仅在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相适宜的河谷阶地区、基岩风化壳与冲积层潜水及地表水有水力联系地带,岩石富水性较好。

采矿工程毕业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 本科(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井田开拓 学 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专 业 采矿工程 姓 名 朱 强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O一二 年 三 月 学校代码: 学号: 10128

井田开拓 摘要: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 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 化回采工艺。 关键词:立井开拓立式矿井地质构造倾斜长壁 Abstract: This design introduces pioneering vertical mine features, after a series of proof comparison of plan, choose the suitable for vertical mine development, mine geological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imple, mainly runs through the minefield that day bin syncline, on the first level of choice of shaft development scheme, the first mining area of the mining method of inclined long wall mining,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min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mine development, mine geological structure, vertical, inclined long wall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刘桥二煤矿开采研究与分析指导教师李维光 学院工学院 专业采矿工程 学号2012180422 姓名李鱼 日期2016年1月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 (一)设计部分 目前,在我国一次能量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以上。煤炭不仅是我国的基本燃料,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电力、钢铁、石油加工、水泥、化学原料五大行业都离不开煤炭,因此,煤炭工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为使我国能源战略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稳步高效地发展煤炭工业。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己知含煤面积约55000k了,探明总储量在9000亿t以上,居世界前列。自1989年,我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煤炭产量的1/4以上,而缓倾斜厚煤层煤炭产量又占我国总产量的40%以上,我国很多矿区赋存有3. 5~6. 0m厚的煤层,这类煤层在邢台、开滦、徐州、充州、淮北、阜新、双鸭山、义马、西山、铜川、阳泉等矿区均为主采煤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炭工业日趋向大型化、集中化、高产高效方向发展,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己成为煤矿企业的基本经营理念,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极大地促进了采煤技术与装备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引进国外大采高装备技术后,综采工作面日产量可达万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据目前国内外开采技术的发展,大采高综采是指采高在3. 5~6. 0m,工作面使用大功率双滚筒采煤机和重型刮板运输机割、运煤,用大吨位液压支架(支架工作阻力、单架支护面积和支架支撑高度大)控制顶板,一次采全高的综采技术。其设备趋于大型化、重型化和自动化,其特点是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装机功率大、生产效率高。 对于煤层倾角小于30°的厚煤层(3.5~6.0m)开采,大采高综采与综采采煤法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煤炭资源回采率高;煤炭含研率低;回采工作面煤尘、煤的自然发火和瓦斯涌出安全性好;对于3~4m不适宜综采开采的厚煤层,大采高具有工效高、成本低等优点。大采高综采与分层开采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工作面生产能力大,有利于合理集中生产;回采工效和煤炭资源回收率高、巷道掘进率和维护量低;回采工艺和巷道布置简化,综采设备搬家次数少,搬家费用省,增加生产时间;节省材料(人工假顶材料等)和回采成本低等。 高产高效大采高综采生产能力大、回采率高、安全条件和经济效益好,是目前国内外厚煤层(3. 5~6. 0m)开采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优势使得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但是,经过矿山实践和许多专家、学者多年的现场观测及理论研究发现,大采高综采与一般综采(采高<3. 5m)相比,这种新的回采工艺工作面内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差、事故率高,尤其严重的是高架(大采高支架的简称)稳定性事故率高达19%以上,远高于一般采高综采面,高架的咬架、倒架事故直接引发的顶板事故及调整支架的难度、材料和工时的消耗,严重制约了大采高综采效能的发挥。采场支承压力是引起矿山压力显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开采煤层、顶底板及其作用范围内的煤岩层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支承压力作用下,工作面煤壁前方煤层发生压缩和破坏,相应的部位易出现顶底板相对移动以及支架受力变形等支承压力的显现,主要表现有:回采工作面煤壁片塌、冒顶和底鼓;冲击地压和煤层突出;超前巷道两帮煤壁压缩和片塌。煤层上方若赋存有坚硬岩层,大采高采场垮落的直接顶岩石往 1

采矿工程导论 论文

采矿工程专业导论 论文

目录 一﹑采矿工程专业 ................................... - 3 - 二﹑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 ....................... - 5 - 三﹑能源发展趋势 ................................... - 6 -

一﹑采矿工程专业 (一)、专业解析 1﹑学科简介 采矿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学科,以矿业工程为主,集地面、地下建筑、爆破工程、矿业技术经济于一体,属于多学科、宽口径工程专业。此专业直接为矿物加工工程提供矿石,然后成为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原料。 2﹑培养目标 系统地掌握矿山开采和建设的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及现代采矿方法与工艺;较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运用计算机;具有从事矿业学科的科研工 作或担当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就业前景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建设的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地质环境灾害、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前些年不被社会看好的专业的毕业生成为人才市场上很受欢迎的人才。以全国重点高校中国矿业大学为例,采矿工程类的学生供需比不断升高,就业的选择范围也不断扩展。但同时还应看到,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采矿业面临的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含量低等因素,均对采矿工程专业发展造成许多不利影响,这一切的解决是逐步

的需要一定时间的,总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 采矿业本身是工业的龙头行业,承担为工业企业提供能源及动力的重任,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我国“入世”后,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既有困难又有机遇的趋势。其促进因素主要有国家对采矿业的重视,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采矿业本身管理水平相对的进一步理顺,均对此专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职业规划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强调资源保护,人人都认识到了资源的重要性。合理的、高科技的开发和利用资源已经成为当今高科技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所以,采矿工程将成为一个十分热门的专业。其中采矿工程师就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职业。 采矿工程师首先可以在井下或露天矿藏开采企业参与 矿场的管理工作,从技术、经济和安全方面规划,做开采准备。在矿山管理部门工作,代表采矿部门的利益颁布保护条例,维护矿山企业工人们的权益,并从矿床、环境和国土保护的角度出发,对矿山经营施加影响。

采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采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日益激烈,采矿工程企业面临着诸多人力成本、财务成本剧烈波动上升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国家产能过剩的加剧影响,我国涉矿企业的产能和市场化运作受到冲击越来越加明显。如何在新常态下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是采矿工程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认为采矿工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是未来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企业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升级。 【关键词】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人;人才建设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关键,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到多项核心梳程。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掌握并且强化企业核心能力,并由核心能力衍生出企业的优势就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过程。企业要发展壮大,必然离不开对核心竞争力的追求和塑造,也需要企业投入成本,不断巩固,并且随着时间的变迁,逐步形成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总而言之,企业核心竞争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形成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资源能力息息相关,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很多,但是核心竞争力的形式需要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否则光靠一个因素是无法形成的。而这企业最为关键的要素并且得到业界认可的就是人才因素,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需要抓住这一要点。 1.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 采矿工程企业的所处行业属于资源行业,其核心能力的形成与企业的资源禀赋、企业运作、技术能力存在很大的关联性。而核心能力的形成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成果。 1.1企业资源禀赋 企业的资源禀赋是指企业在初始阶段拥有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之所以将资源禀赋摆在第一位乃是因为采矿企业是资源的主要生命线,没有资源就没有一切,因此资源数量的多寡决定着企业生存是否能够持续。企业资源的数量多,则企业未来发展基础就牢固,企业资源数量少,则发展会受到很大限

采矿工程本科论文汇总

山东科技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协庄煤矿矿井-850水平采区设计学院:山东科技大学 专业:采矿工程 姓名: 学号: 联系方式: 邮箱: 指导教师:

山东科技大学本科论文摘要 摘要 本设计为协庄井田初步设计,内容包括:1)井田地质条件;2)井田境界及储量;3)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4)井田开拓;5)矿井基本巷道;6)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7)井下运输及矿井提升;8)矿井通风与安全;9)基本经济技术指标。 本井田为一简单单斜构造,煤岩层倾角自东向西从160—350。共含煤层19层,可采6层,2、4、6划分为前组,11、13、15划分为后组。除6层为薄煤层外,其余均为中厚煤层,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 井田面积约30Km2,可采储量21769万吨,生产能力240万吨/年,服务年限65年。 本矿井第一水平采用斜井开拓,水平标高-200m,第二水平主斜副立,水平标高-530m,各水平均为上下山开采。采用集中大巷布置,大巷位于4煤底板,以采区石门与后组采区相联系。采区划分尽量以自然断层为界,划分为18个采区。为改善大巷及上下山压力状况,尽量采取跨大巷、跨上下山开采,并考虑大巷煤柱的回收。 矿井基本巷道的主副井及井底车场为半圆拱形断面料石砌喧,风井为圆形断面混凝土支护,其余均为圆弧拱形断面光爆锚喷支护。井底车场为折反式。 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全部跨落采煤法,综采主要2、4层,其余均为高档普采。每一采区设两条上下山即运煤和轨道上下山。采石门联系上山和下山顺槽。 大巷采用架线式电机车—5吨底卸式矿车运输。主井采用1.2m钢丝绳胶带输送机运煤。两副斜井均为串车提升。辅助提升(运输)均为1.5吨矿车。轨距均为900mm。 矿井采用分区式通风方式,初期为对角式通风。风井井口安装轴流式风机进行抽出式通风,并制定了安全技术措施。 关键词:协庄煤矿井田初步设计。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题目: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摘要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为了探求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理,分析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以指导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从而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 煤矿事故原因及其预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工程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相关的政策、管理。根据专业特点,本文研究重点集中在工程技术方面,同时兼顾相关的政策与管理。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找出了煤矿五大灾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对策。第二部分,在全面总结我国煤矿灾害及其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得出了煤矿灾害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提出了煤矿灾害防治的国家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煤矿事故, 原因, 预防对策,安全监管

目录 摘要 (1) 一、绪论 (4) (一)研究背景 (4)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5)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6) 二、煤矿瓦斯事故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6) (一)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6) (二)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技术措施 (7) (三)煤(岩)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 (9) (四)瓦斯喷出及其预防 (11) (五)小结 (12) 三、煤尘爆炸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12) (一)煤尘爆炸条件 (122) (二)煤尘爆炸的过程 (13) (三)煤尘爆炸的特征 (13) (四)煤尘爆炸的危害性 (13) (五)采取的防范措施 (14) (六)小结 (15) 四、煤矿火灾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15) 4.1煤矿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15) 4.2矿井火灾防治技术 (16) 4.3小结 (17) 五、煤矿水灾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17) (一)煤矿水灾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17) (二)煤矿水灾事故类型 (18) (三)煤矿水灾事故原因 (18) (四)矿井水灾防治对策 (200) 六、煤矿顶板事故的原因和防治 (21) (一)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 (21) (二)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 (22) (三)小结 (23) 七、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24) (一)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 (24) (二)煤矿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 (27) (三)政策和措施建议 (31) 致谢 (35)

采矿工程的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矿井开采研究与分析专业名称煤矿开采技术 姓名范利军 学号 完成日期 2015 年5月15日

目录 4 4 4 5 (一)、井田地质、老窑及水文对开采的影响 (5) 6 9 10 10 11 12 六、13 七、14 八、15

论文摘要: 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煤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辅助运输系统与主运输系统相分离,其中辅助运输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可满足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和矸石的运输,无需中间转载,可从井底车场直达工作面。矿井一水平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关键字:立井开拓;条带式;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两翼对角式通风。

矿井开采研究与分析 一、概述矿井开采 在地底下开采的矿山。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矿井开拓对金属矿山或采煤矿井的生产建设的全局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矿井的基建工程量,初期投资和建井速度,更重要的是将长期决定矿井的生产条件、技术经济指标。矿井开拓即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通至采区。矿井开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划分井田,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按标高划分开采技术分类,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进行采区部署以及决定采区开采的顺序等。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者近水平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但是,在后来的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是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我们采煤就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矿井的开拓可以分成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主井和运输巷等都需要永久的支护,可以采用砌碹支护,架拱支护,架蓬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

采矿工程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

采矿工程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 摘要:采矿这一行业在我们归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上早期的开采方式是以家庭为背景,没有过高的生产力。在许多地方都无法达到生产的需求。随着历史推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老旧的开采方式无法适应人们的要求,需要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当前必须要要重视的是资源问题,通过长期大量的开采,各种资源储量锐减,这就更加需要节省资源,加强开采的专业技术。在开采技术方面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技术,但是在某些专业技术方面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为了采矿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采矿工程施工中加强提升采矿的专业技术,才能够使采矿工程顺利进行。 关键词:采矿工程;采矿技术;施工安全 1、采矿工程施工中对采矿技术的分析 1.1针对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的分析 目前来说,我们国家的采矿技术也十分的多元化,根据采矿周围的环境特点来选取需要使用哪种类型的采矿技术。采矿施工的具体模式也和采矿技术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说当前国内使用最多的采矿技术就是长壁开采技术,这种技术最大弊端就是只能在煤矿开采中使用,如果要是将其技术用在其他矿场上,就会影响其开采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1.2采矿技术有一定的风险 就目前的采矿行业的形式来讲,井下开采的施工方式使用的最为广泛,应该严格按照采矿技术的相关标准进行开采。假如使用采矿技术与采矿工程不符合标准就很容易引起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1.3更新采矿技术 因为采矿这个行业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就要求定期更新和完善采矿技术。目前在我国高科技快速的发展下,采矿技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采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采矿技术的应用,引用高科技技术型人才,培训员工的生产技术从而提高采矿工程的工作效率。 2、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的应用 在我们国家应用比较广泛的开采方式是井下开采,井下开采情况复杂多变,难度也比较大。 2.1采矿工程井下开采的专业技术 一般来说在井下采矿的工作中经常使用的采矿技术有崩落和填充采矿等几种。崩落采矿的技术要点主要是在采矿的过程中将周围的岩石崩落,而且在崩落周围岩石的同时还要

采矿工程设计论文2100字_采矿工程设计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采矿工程设计论文2100字_采矿工程设计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采矿工程设计论文2100字(一):采矿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注意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资源,我国的高速发展更是离不开矿产资源,但是矿产资源的开采复杂又危险,各大开采地都出现过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特 别是一些私人煤矿,更是经常出现塌方、地面塌陷、泄出瓦斯爆炸、水淹、自燃 以及吸入粉尘和各种有毒气体等,严重威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文章针对采 矿工程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安全相关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采矿工程设计;施工设计;安全施工 采矿工人是采矿工程的一线员工,其工作危险系数是最高的,在开采的时候,更多的是采矿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出现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危险,这不仅给 工作人员带来生命安全的威胁,也给开采企业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根据采矿工 程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对应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 决方案。 1采矿工程技术特征

(1)复杂的地质情况,给开采带来了安全隐患。由于采矿工程是地质作业,所以开采地的地质条件和详细状况是开采工程技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并且井下作业受深度影响开采技术不适用出现安全问题,开采过程中缺乏安全技术保障。因此,企业在实施开采的时候,应实时关注开采进度和技术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问题,完善技术方案和设备,从而保证开采的安全性,让开采顺利进行,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开采工人的安全,更可以加大企业的经济效益[1]。 (2)开采技术的多样性给开采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选择性。因地质情况复杂,开采工作也就受到影响,在开采的时候,企业也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对应合适的技术进行开采,这样既能保证工作效率,也能保证开采中少出现安全事故。比如,长臂开采技术在采矿工程中有着较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开采金属矿产时,使用此技术的几率就十分小。 2采矿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采矿工程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工程造价人员在设计时应注重实际情况和及时沟通。开采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往往没有认真检查,设计稿中存在一些问题,或是并未跟业主及时沟通,导致设计中存在问题[2]。并且由于采矿工程的设计人员只是按照业主要求的预算及要求进行设计,缺乏相应的成本控制意识,并没有注意材料价格、施工条件等,

中国矿大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中国矿大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篇一:中国矿大(标准版本)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 姓名:专业:题目:兴隆煤矿设计说明书目录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5 1.1 矿区概述 ..................................... 5 1.2 井田地质特征 ................................. 6 1.3 煤层特征 ..................................... 9 2 井田境界及储量 .. (11) 2.1 井田境界 .................................... 11 2.2 矿井工业储量 ................................ 11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4 4 井田开拓......................................... 16 5 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 ......................... 30 6 采煤方法......................................... 36 7.

井下运输 (52) 8 矿井提升......................................... 57 9 矿井通风 ......................................... 60 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87 参考文献.. (89) 致 谢 (91) 摘要 本文根据对南屯煤矿资料的学习和研究,遵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的要求,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兴隆庄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兴隆庄煤矿下组煤的开拓延伸进行设计。在设计中尽量做到危险最少,效益好,把南屯煤矿建成高产高效的矿井,为我国的煤炭生产作出贡献。 本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合理的选择开拓延深的方案 2.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和主要运输大巷的布置情况 3.合理确定延伸水平的开拓方式 4.确定首采区的巷道布置方式 5.井下设备的选型

采矿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设计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矿山持续生产为前提,科学规划、投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 (1)遵循“绿色循环持续,国内一流矿业”的现代矿业开发理念,充分利用矿产资源; (2)充分依托已有生产、生活设施,最大限度地节省投资; (3)力求采用“四新”技术,对生产工艺、主要设备、主体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的选择,做到先进、经济、适用、可靠; (4)引进数字矿山理念,以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矿山,进一步提高矿山管理水平; (5)严格执行安全、环保“三同时”原则。 第一章一般部份 §1、矿山概况 XXX铜矿隶属云南达亚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是其主要采选联合生产矿山之一。云南达亚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是由原易门矿务局根据国家政策改革改制成立,集采选、地勘、矿山建设、矿冶研究、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现代矿业企业,公司总部位于玉溪市区,隶属于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XXX铜矿位于云南易门县六街镇小街乡,地处易门、双柏、禄丰三县交界。距易门县城51公里,距昆明市89公里,距成

昆铁路禄丰站52 公里,交通便利,见图1-1。地理坐标为东经102°3′36″、北纬24°51′48″。 1.1、环境现状 XXX铜矿属高山河谷地带,位于绿汁江河谷以东,海拔1600~2100 m,相对高差一般400~500 m,坡度30~50 °,山坡及山顶成半园形。本区属红河水系支流绿汁江河流域的补给区。区内河流不发育,仅有少量近东西向的季节性冲沟,最终流入西侧的绿汁江。绿汁江在下普厂一带江面海拔标高约1308 m,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节尚分明,雨季一般为6~9月,由于位于绿汁江岸旁的山谷地带,夏秋季水份蒸发与降落急剧,时有急风骤雨,冬季偶降小雪,无冰冻和冻土。据易门县气象局统计资料,1996年至2005年十年间,年平均气温16.9 ℃,最高月平均气温30.5 ℃,最低月平均气温0.8 ℃,日极端最高气温35.5 ℃,日极端最低气温-4.6 ℃;年平均降水量912.9 mm,最大年降水量1151.4 mm,最小年降水量760.0 mm,最大月降水量273.6 mm,最小月降水量0 mm,最大日降水量96.1 mm;年平均蒸发量1735.1 mm,最大年蒸发量1834.7 mm,最小年蒸发量1628.3 mm;以南风和西南风为最多,风向频率8~15 %,年平均风速1.12 m/s,最大年平均风速1.4 m/s,最小年平均风速0.8 m/s 。 由于矿区为单一金属矿床,矿山开采没有对周围造成有害影响。

关于采矿工程论文精选3篇

关于采矿工程论文精选3篇 摘要:采矿工程处在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但采矿工作者不可忽视挑战的存在,要具有忧患意识。努力奋斗、实现国家采矿事业的高速发展和辉煌! 关键字:采矿机遇挑战大学生 通过这学期对《采煤概论》的学习,使我对采矿工程专业有了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在高考结束后的志愿填报中,报考采矿工程专业完全出于长辈的建议。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在我大体了解了这个专业之后,我很庆幸当时我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1.采矿工程专业介绍采矿工程专业地矿类专业,主要研究学习矿床开采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矿业新技术。采矿工程专业自西方起步比较早,在西方产业革命期间便已初具规模。我国在清末也已开始设立采矿工程专业,现在已有好多高校设立此专业,为我国的采矿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采矿工程专业涉及岩体力学、工程力学、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电工与电子技术、采矿机械、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等多个学科。此外,地质学、考古学、科学技术史也在采矿工程专业中有所渗透。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采矿技术突飞猛进,发展极为迅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但是,繁荣的表面依然没能够掩饰住背后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作为这个专业的大学生一定要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祖国的煤炭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采矿工程的发展现状多年来,采矿界的工作者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大批科研成果的问世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采矿工程向自动化、安全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涌现出一大批诸如钱鸣高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教授,著名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韩继馨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鲜学福教授(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优秀人才,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大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相继问世,对中国采矿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奠定了采矿业的高质量高素质发展的基础。2 采矿工程专业承担推进采矿技术的发展,使采矿工程符合安全、经济、高效的高质量水平的理论研究。国际上各个国家由于其采矿业生产过程中的龙头地位,对此历来极为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美国休斯顿大学、埃及开罗大学等,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均在采矿工程专业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采矿工程专业和自动控制、系统论、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密切相关,紧密结合,较大地促进了采矿工程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和采矿技术的巨大的提高,其影响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鉴于采矿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龙头地位,世界各国均对其理论研究和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极为重视。各国采矿工程专业人士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思想,系统的观点等一切先进技术和理论在采矿研究中大胆进行探索,大大地促进了采矿工程

采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1)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 学生姓名 专业 学历层次 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时间年月日3号黑体,论 文题目不得超 过25个汉字 所填内容为黑 体3号 固定内容为宋体3号

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人类跨入21世纪之后,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多个领域之中,以高科技为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以此同时,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性所有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煤矿开采行业,是非常传统的重工业,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实现新世纪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这些就成为了我们煤矿工作者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了,在煤矿开采中,其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就是煤矿开采技术,为此,为了能够提高其开采的效率和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我们必须对其煤矿开采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本文就通过从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够在论述过程中,对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以及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可行性思路。分析了当前煤矿开采中开采技术的重要性,探讨矿井开采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对矿井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煤矿开采技术;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分析应用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 then we humans enter the 21st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many areas being in the high-tech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 thus the same time, resources and has become a worldwide environmental problem facing all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 the coal mining industry is very traditional heavy industry , in order to be able to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 to achieve a new century of development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 which became mine workers we need to focus 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blem, in the coal mining , its most important core technology is coal mining technology , therefore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ts mining and extraction processes of security, we must keep to its coal mining technology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 this article through from coal mining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issues in the coal mining process exists for a simple exposition and analysis, hopes to discuss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mining technology and problem-solving existing offer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dea .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oal mining in the current mining technology to explore underground mining of key technical issues an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mining techniques were discussed. Keywords:Coal mining technology;Development direction;Problems;Analysis

采矿专业毕业论文

目录 1.概述 (1) 2.主体 (1) 3.总结 (7) 4.主要学习阶段与心得 (8) 5.致谢 (12)

1.概述 自己在大一大二的专业实习中,都是服从学校安排,不论什么事都以解决好,为了能够锻炼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独立一人的、去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开采方式的矿井,来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自己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我们在学校停留了一周左右,为实习做好了各项准备,开始寻找单位实习,通过朋友联系,最后将实习地点定在了(XXXXXX)煤矿。 由于我所学的是采煤技术,所以此次实习围绕矿井生产系统为中心,重点学习采煤工作面,以及为工作面煤开采、运输、到升级的过程、以及其中的细节问题。与此同时,将对矿井供电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等位生产提供服务的各大系统做些了解,明白这些系统的运作方式,原理,设计规范等。最终实现对矿井生产系统的认识更加全面、同时对一些细节知识的积累上一个新的台阶。 2.主体 2.1实习时间 此次实习时间是2012年1月初到5月末为实习前准备时间,各自选择实习方式、联系实习单位。1月开始到5月中间位此次顶岗实习时间,中间随时听从学校安排具体时间按时返校。 2.2实习单位

我实习的单位是(XXXX)矿,XXXX矿位于XXX,隶属XXX,生产能力140万吨/年,实际年产在200万吨/年以上。 2.3学习内容要求 矿井概况:主要通过单位生产技术科的地质地形图、采掘工程平面图、以及排水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运输系统、避灾系统、除尘、有害气体排放系统、以及照明、通讯系统等相关图纸对该矿做了大致了解。随后几天随着自己在单位的师傅进行入井培训学习、以取得下井资格后,随其下井,身临现场进行学习、通过自己实际看到、听到的东西对矿井进行进一步认识。 几次下井对概况的巷道布置、采区布置、车场布置、上下山的布置、井筒的布置等有了了解、明白其开拓方式、采煤方式等。 通过自己对矿井的了解以及询问矿技术人员的了解到,概况属于斜井单翼单水平上下山开拓、通风方式时抽出式通风、通过主抽风机的运转,对工作面经行供风。工作面状况学习工作面的采煤方式、采煤方法、以及运煤、通风、工作面支护、采空区处理、老塘煤处理方法。及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检测手段,以及风速、温度、风量的测定方法,以及各报警系统的安装规范等。 工作面的推进方式、“三人连锁放炮”的具体细节操纵方法、工作面供电方法等进行了解。 通过自己深入工作面进行学习,了解到概况,采煤方式是回踩、采煤方法是炮采、整个矿井生产系统建立在一个倾角30度的煤岩层上,工

采矿工程的毕业论文

采矿工程的毕业论文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论文题目矿井开采研究与分析专业名称煤矿开采技术 姓名范利军 学号 完成日期 2015 年5月15日

目录 4 4 4 5 (一)、井田地质、老窑及水文对开采的影响 (5) 6 9 10 10 11 12 六、13 七、14 八、15

论文摘要: 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煤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辅助运输系统与主运输系统相分离,其中辅助运输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可满足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和矸石的运输,无需中间转载,可从井底车场直达工作面。矿井一水平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关键字:立井开拓;条带式;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两翼对角式通风。

矿井开采研究与分析 一、概述矿井开采 在地底下开采的矿山。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矿井开拓对金属矿山或采煤矿井的生产建设的全局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矿井的基建工程量,初期投资和建井速度,更重要的是将长期决定矿井的生产条件、技术经济指标。矿井开拓即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通至采区。矿井开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划分井田,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按标高划分开采技术分类,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进行采区部署以及决定采区开采的顺序等。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者近水平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但是,在后来的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是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我们采煤就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矿井的开拓可以分成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主井和运输巷等都需要永久的支护,可以采用砌碹支护,架拱支护,架蓬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

采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采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一、文献综述 就聚合物而言,聚丙烯树脂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通用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物理机械特性,成型加工性及密度小等优点。特别是由于其价格低廉,及近年来随着其合成技术,化学,物理改性技术的不断提高,聚丙烯在建筑,电子电气机械,汽车等工业上的使用量不断增加。 但由于聚丙烯的表面加工特性进行改良。如:(1)采用聚丙烯和其他极性单体共聚合,在聚丙烯中添加无机物或其他高分子材料进行复合,共混等;(2)在涂料中添加氯化聚丙烯而改变涂料对聚丙烯的粘着强度等;(3)对聚丙烯表面进行处理,如化学药品处理(如硫酸—重铬酸混液处理),电晕处理,极性单体的表面接枝处理,火焰处理,紫外线处理,等离子处理等.其中(1)法将引起聚丙烯物性的改变,(2)法只限于特殊的情况下有效,而(3)的表面处理的方法可以不改变聚丙烯本体材料的性质,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普遍的方法。 但这些方法在工业化进程中,还存在诸如成本,技术,设备,环境对策等问题。例如,目前被认为最先进的等离子法虽然可在聚丙烯表面简单地导如极性官能团,有效地改良聚丙烯的表面涂装性,却因其设备投资巨大且处理腔容量有限等原因,其工业化受到了很大限制。 与上述表面处理方法相比,臭氧氧化法由于具有臭氧的制取方法简单,氧化能力较强(可以在常温常压下使聚丙烯的固体表面发生氧化),使用后的臭氧可简单地通过加热的方法还原为氧气,其本身不产生任何环境污染,臭氧发生器一般价格低廉。且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投资等特点,因而更具特色,此种利用臭氧氧化法对聚合物表面进行改性也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于建等采用臭氧氧化法在常温常压下对聚丙烯均聚物(JHH_G),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BJH_G,乙烯的含量9.0%)及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GFL_G,乙烯含量3.0%)进行了表面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改善聚合物表面性能方面,臭氧氧化和紫外线处理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1臭氧氧化和紫外线照射处理方面的应用 1.1.1臭氧在炭黑氧化上的应用 炭黑气相氧化是臭氧氧化的典型代表。它是代替液相(如硝酸等)氧化处理的

【毕业论文选题】精选采矿工程专业论文题目

精选采矿工程专业论文题目 采矿工程专业承担推进采矿技术的发展,使采矿工程符合安全、经济、高效的高质量水平的理论研究。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有关采矿工程的论文题目。 1、稀土采矿治理地土壤和植被中稀土元素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2、三维可视化环境下采矿设计与生产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3、采矿岩石压力拱演化规律及其应用的研究 4、金川二矿区下向分层采矿充填体力学行为及其作用的研究 5、杜家村矿大倾角松软煤层综放开采矿压特征与围岩控制 6、科学采矿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评价方法 7、煤炭资源采矿权价值评估及风险分析 8、深海采矿装置智能升沉补偿系统的研究 1

9、可视化集成采矿CAD系统研究 10、深海底采矿机器车运动建模与控制研究 11、浅埋煤层长壁开采矿压特点及其安全开采界限研究 12、软煤孤岛面大倾角仰采矿压显现规律及煤壁加固技术研究 13、大兴安岭典型采矿迹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与生态恢复研究 14、铁矿矿山充填采矿用胶结充填料研究 15、金厂峪金矿难采矿体采矿过程中的顶板稳定性研究 16、基于期权的煤炭资源采矿权估价方法研究 17、数字采矿软件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18、露天采矿的生态影响综合评价与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对策研究 19、复杂多金属矿床可视化模拟及其三维采矿设计技术研究 20、川口钨矿半风化矿脉群难采矿体采矿方法研究 21、房柱式采矿地压动态控制及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22、单泵与储料罐组合的深海采矿软管输送系统研究 23、复杂条件下地下采矿稳定性研究 24、地下采矿与地质环境互馈机理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研究 25、深井开采矿柱稳定性分析与可视化验证 26、深海采矿被动升沉补偿系统参数设计与仿真研究 27、大倾角煤层开采矿压特征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28、露天采矿的生态影响综合评价与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对策研究 29、基于三维离散元管线模型的深海采矿1000m海试系统整体联动动力学研究 30、高分段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贫化损失预测与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31、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顶柱稳定性分析及采矿技术研究 32、采矿巷道围岩变形机理与支护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33、复杂多金属矿床可视化模拟及其三维采矿设计技术研究 34、1000米采矿船动力定位的推力系统研究 2

采矿工程相关SCI期刊

采矿工程相关SCI期刊 序号期刊名称(Journal Title)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1ROCK MECH ROCK ENG 2J MIN SCI+ 3J S AFR I MIN METALL 4SAFETY SCI 5INT J COAL GEOL 6ENG GEOL 7COMPUT GEOTECH 8TUNN UNDERGR SP TECH 9J GEOTECH GEOENVIRON 10J COMPUT CIVIL ENG 11CAN GEOTECH J 12GEOTECHNIQUE 13ENG FRACT MECH 14INT J NUMER ANAL MET 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科学杂志》网址:《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科学杂志》英国全年 8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 SCI、收录期刊, 2011 年影响因子, EI、SCI收录期刊ISSN:1365-1609,1996 年前刊名为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 & Geomechanics Abstracts,刊载岩石力学与采矿科学领域

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 2、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国际煤炭地质学杂志》网址:《国际煤炭地质学杂志》 ISSN:0166-5162,1980 年创刊,全年 16 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SCI、EI 收录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刊载煤炭地质学和煤炭岩石学的基础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和综论。 3、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隧道与地下空间技术》网址:《隧道与地下空间技术》 ISSN:0886-7798,1986 年创刊,全年 4 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SCI、EI 收录期刊,2011年影响因子。刊载地下空间的使用和地下结构的规划、地质调查、设计、营造、经营、维护,以及有关的社会、法律、政治、经济影响等方面的论文和简报。 4、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网址:杂志的邮箱 影响因子: (2009);学科分类:?????????????? 5、THE SOUTHERN AFRIC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网址:、safety science 网址:月刊,影响因子: 杂志由 ? ?出版或管理。 ISSN号:0925-7535 7、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 网址:、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