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对于传统媒体的贡献——以微博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电子商务
2012·23 中国电子商务 ▲
▲
新媒体传播对于传统媒体的贡献
——以微博为例
张可薇
天津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天津 300387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崛起,逐渐改变着过去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正在成为主流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大军中微博的产生,成为网络时代的一大亮点。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和即时性、海量性和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征,微博作为一种时下最热的新媒体工具,有其自身的优势,这些优势对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能带来一些冲击,但是在很多方面对于传统媒体的传播作出了贡献,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这也符合新媒体传播和传统媒体传播正在逐渐融合的大趋势。 【关键词】即时 共享 贡献 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4067(2012)23-19-01
一、新媒体和微博的出现以及它们的特征 新媒体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电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虽然目前力量还相对弱小,但发展速度惊人,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新媒体只用了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就接近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用数十年、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有它自己的特点。不同于传统媒体“点对面”的单向性传播,新媒体是一种交互式传播,信息的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也是接受者。传统媒体具有出版和播出周期,而新媒体则是即时传播,受众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这些体现了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即时性的特征。新媒体传播具有网络这样一个巨大的载体,所以它所传递的信息是海量的,随时随地都会有不同的信息发布,这些信息一经发布,全世界的人们只要打开网络都可以看到,这也是新媒体传播海量性和共享性的特征。此外新媒体传播还具有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征。 而微博的产生也是惊人的,也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是美国的twitter,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2012年10月,有报告显示至2011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成世界第一大国。而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它也有很多特点:短小精悍、便捷即时、内容丰富、语言的碎片化等。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话题的主导者,对受众的学历要求低,媒介要求也很低,除了相关网页外,受众还可以通过手机等通讯工具随时更新信息等。 二、新媒体传播对传统媒体传播的贡献(结合微博的传播特点分析) 1、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便捷性为传统媒体提供更多即时丰富的信息 其实在微博出现之前的博客时代,很多记者就已经习惯于从上面找新闻,随着微博的产生,更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在上面寻找信息源,天空新闻台首次设立twitter 新闻记者,美国有线电视网NBC、ABC、CNN 都设专门编辑随时监看twitter 最新资讯,了解事件动态。许多热门新闻第
一时间,第一手资料,第一信源都来自微博,这对传统媒体进一步报道
给了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舟曲地震发生的时候,一位震区的男孩用手
机拍摄了自己周围环境的照片并发布了微博,这成为了外界了解这次地
震事件的第一信息源,随后传统媒体才跟进报道。
在微博这个信息发布的平台上,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以
前集中在传统媒体手中的力量现在分散到一般人手中。可以说,微博发
挥了广大网民的力量,使得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现场
记者,新媒体的这种快速反应使它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上有先天的优势,
形成了一种“微力量”,传统媒体开始意识到这种简短的微力量,因为它
的门槛低,不要求受众的文化水平,只要会操作手机等通讯工具随时可
以发布信息,这样一种媒介却可以吸引最多数受众的关注和参与,因此,
传统媒体要意识到这种“微力量”并合理吸收,从而形成自己的威力,
使自身的运作更灵活更及时。
2、新媒体传播的交互性使受众地位发生变化,传统媒体要更加接
近受众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时,奥巴马和希拉里成为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当时他们都利用twitter 发布消息,宣传自己,但是奥巴马不仅有关注者,他同时也关注更多的人,而希拉里只关注者,而自己却不关注任何人,最终导致奥巴马获胜。传统媒体要学习奥巴马的亲民态度,不要高高在上地仅把微博当成一个信息发布和推广平台,或是新闻线索的来源,更应把它当做一个可以和受众即时交流、平等对话、倾听受众声音的地方。这样看来,微博成为了传统媒体改善与受众关系的一个有力平台。同时,通过微博与更广泛的受众群的交流,传统媒体可以实现自身的推广,经济实用。 现在许多传统媒体记者通过电脑或手机在微博上直接发布新闻图片、视频、消息等,从各个角度进行实时报道,与外界进行开放的对话交流。传统媒体纷纷在微博里开设自己的账号,发布新闻。国内一些著名的都市报也都注册了账号,用来发布新闻,把独特有价值的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后在微博发布,以最便捷有效的方式传递给读者,并与读者形成互动关系。 3、微博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为传统媒体报道的形式和内容提供了新的方法
“碎片化”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说法。而传播语境碎片化的直接产物就是微博。微博的优势就在于碎片的堆积, 140字的内容限制带来的是碎片化的表达,包括只言片语的情感短句、简短的评论或对身边新闻的发布。微博限制在140个字内、语录体般的语言风格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传统媒体也可以把某些内容做浅了,适度强调精练文字书写,这也是当前“浅阅读时代”的主要特点。但要注意的是,所谓浅,不是指潦草地传播新闻信息,而是努力增加新闻本身的趣味性和凝练性,简约不简单。同时,对于微博上一些支离破碎的浅信息,传统媒体应该发挥其资源优势,将同一话题的进展完整地呈现出来。这样,记者关于这个热点的新闻报道,再加上众微博用户不同的观点输出,就成为新闻内容“深加工”的完美产物。例如:
新快报记者华静言写下的报道《网友微博直播中国7人登山队印尼脱困过程》,就是把微博里的几个信息综合而成的,有潘石屹在其新浪微博传
递的信息,有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在其新浪微博上发布的及时消息,也有新浪网友“大D 世界”的微博留言祝福短信,这三个微博的信息,有主有次,各得其所,被记者很好地汇集成一条牵动人心大营救的新闻报道。
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逐渐融合,共生共荣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媒体有一定的冲击,也显现出传统媒体的一些劣势,但是传统媒体仍然是一段时间的主流而难以取代,因此,新媒体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传统媒体的继承发展上,凭借自身的优势对传统媒体作出贡献,并且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二者相互借鉴,共同发展,逐渐融合,共生共荣。 参考书目: 《新媒体概论》石磊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新媒体生存》杨继红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韩晓芳: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 [2]应吉庆:新闻实践,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简介 张可薇(1990—),女,汉族,山西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