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自整笔记

认知心理学自整笔记
认知心理学自整笔记

第十一章语言:结构和抽象化

语言学家认为人类语言研究对认知心理学家很重要

1)人类的语言代表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抽象过程,而抽象过程是认知的基础

2)预言家公示信息加工和信息存储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人类的思维和问题解决,可以被看作是和语言相关的过程。

4)预言师人类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大多数信息的以交换的途径

5)语言能够影响知觉,而知觉是认知的基本部分。一些人深信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受到我们描述的这个世界的语言的影响。而另一方面,语言发展至少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依赖于我们对语言的知觉。因此知觉-语言过程是相互依存的,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相互影响。

6)对单词、语音、语义的加工似乎与特定的脑区相联系,这样在神经解剖结构和语言之间搭建了桥梁。

认知心理学家对语言的研究集中于两大主题:单词和语法

单词和单词的联想意义

大脑皮层中储存着许多单词的属性以及他们之间联系的信息,而且对某个单词的知觉激活了大脑皮层中精细的搜索-联想过程。在这样的一个复杂激活路径中,电化学冲动传遍大脑,在脑的各个地方建立联系、解释、远距离联想等,而这些都是大量平行加工的结果。

联想本身是无意识的,但是这些联想会在旁边埋伏起来,等待他们的线索在意识层面出现。

语言的动态特性,我们大脑中储存的词汇有限,但是可以理解和生成的词汇数量远远超于我们所存储的。

语法

关注单词是如何组成句子和短语的。从技术角度而言,语法研究包含了音素学(研究愈发中声音的组合)、句法学(研究小块单词组成较大单元的过程)和句法学(研究单词组成短语和句子的过程)。

语言学

语言学层级

音素:口头语言的基本单元是音素。音素是由单一符号表示的单一语音,通过肺、声带、喉部、唇、舌和牙齿的复杂协作发出来的。

词素: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单元是词素。词素可以是单词或者单词的一部分、前缀、后缀或者是以上这些的组合。通过组合词素可以生成数不清的单词。但是词素的组合服从语言学的规则。

句法:句法是控制词素组合成短语和句子的规则。近年来,句法规则已经扩充到包括有关信息如何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形式的法则。乔姆斯基建议发展一套普适的语法理论,直接指向语言抽象本质的描述,而非仅仅描述语言的表面特征。

为了理解语言的结构,语言学家——研究语言本质的人——集中两个方面——语言的产生性和规律性。产生性是指语言中可能的句子、短语以及表达方式的数量是无穷的。而规律性是指句子、短语和表达方式中蕴含的系统性的本质。掌握语言规律性的规则的集合,被称为语法。而转换语法专门解决在保持原有信息不变的情况下,语言结构的改变。

Chomsky的语法理论

Chomsky理论中的一些假设

1)语言具有很高的底层一致性,句子的底层结构和句子意义的联系往往比句子表面特征和句意联系更加紧密。

2)语言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具有生成性的系统。

所有语言的底层结构都包含共同的元素,而这些共同元素都可能反映了先天的认知组织规则。这些认知组织规则可能直接影响了语言的学习和生成。

Chomshy的理论主要对三个方面感兴趣: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和转换规则。

①表层结构是真实句子可以被分割和标记的那部分;

②深层结构是包含了更多意义信息的底层形式;

③转换规则是将一个结构转换到另一个结构中去的规则,它细化掌管此种

转换的规则。

转换语法

句子意义的整合是在深层结构里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讲述同一个意思的能力看上去是无限的。这一现象的背后的规则,正是被语法学家成为转换语法的东西。

人类语言是生产性、建设性的系统。

数学转换的规则似乎能够提供语言表征的基础,使特定的表面形式发生变化,而背后的真实含义(深层含义)保持不变。不管表面特征有多复杂,信息之间的关系的真实含义或深层结构都是保持不变的。转换语法的逻辑:句子可以用多种形式重写出来,而同时保持其根本意义不变

我们为什么能够生成大量的句子,以及为什么每个句子都可以有很多变化:我们天生掌握某些规则的结果,这些规则允许我们造出句子,并能将之转换成其他表达相同意思的句子,基本的短语结构规则是下面这样:

S→NP+VP

NP→D+N

VP→Aux(助词)+V+NP

这些规则可以应用到任何深层结构上将它改写成另一种语法完整的形式,又保留其原来意义。

生成语法暗示语言分析必须基于句法层面而非音素或词素层面,句子的语法规则是有限的,但是语义元素的组合却是无穷的。

语言的心理语言学方面

先天特性和环境影响

Chomsky的理论,他断定语言的关键成分是先天的、普遍的Chomsky的立场并不认为某一特定的语法系统是先天的,而是主张我们具有一种先天图式,用来加工信息并建构出语言的抽象结构。

语言-相对性假设

第6章记忆过程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可能是我们最先处理环境刺激的场所。

Liyod-Peterson与Margaret Intons-Peterson相关实验

实验结果证明了,短时记忆库中存储信息的能力极其有限,如果没有复述,信息就会被全部遗忘。

实验重要的原因:在此之前,区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依靠的是神经结构和心理

学概念

在Peterson夫妇的实验中,向被试念由三个字母组成的辅音群,要求被试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后做出回忆。每个辅音群后立刻呈现一个三位数,要求被试根据这个三位数在间隔期间(从听到字母到试图回忆)按3递减记数。(分心任务防止被市对字母串进行复述)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回忆显著消退了。

注:纵坐标为正确回忆的百分数

横坐标为回忆间隔

这些结果显示,一些记忆系统可以存储信息,但信息如果没有得到复述,便会从记忆中逐渐消退。这些发现指出,短时记忆具有与长久的信息存储库完全不同的特性。

支持存在两种记忆存储的证据可以总结如下:

·内省报告显示,有些东西只能短时间记住,而有些则能长久保持。

·心理学研究指出,短时功能会受到干扰而中断,而长时功能则能保持完整。·心理学实验显示,在记忆中检索某些信息是短时记忆功能的特征,而对另一些信息的检索则是长时功能的特征,比如首尾的数据。

认知神经科学与短时记忆

Brenda Milner,加拿大研究者,提出了著名案例即H.M.的病例。(手术切除了部分颞叶,包括海马)。H.M.无法在长时记忆中存储新的信息,然而其短时记忆却丝毫未损。此后另外一个惊人发现,从此改变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概念。他发现,像H.M.这样患有颞叶损伤的病患能够学会包含知觉和运动技能的内隐任务。而且,这些病患却能够长时间保留有关这些任务的记忆。例如,他学会了画

镜像并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该能力。

K.F.病例完全相反:他学习一组数字会相当困难(仅能够正确回忆起一个数字),但是其长时记忆以及在长时间内学习新材料的能力似乎是完整的。

以上的病例表明,两类记忆具有各自的解剖学结构。

工作记忆

Milner提到的H.M.的例子以及Brown-Peterson范式的形成确立了短时记忆作为一个独立的记忆系统的概念

Baddeley——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当我们在执行认知任务时,短暂保持和操纵信息的记忆系统。

工作记忆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平台,新旧信息在此不断地经历转换、结合、转换。Baddeley针对短时记忆容量不超过大约7个组块的观点提出质疑。Baddeley,记忆广度有我们复述信息的速度决定的

Baddeley的工作记忆模型示意图:输入信息由中央执行机构加工,后者通向两个短时隶属系统:一个是语音环路,加工语言信息;一个是视觉空间展板,加工视觉与空间信息。中央执行机构同时与长时记忆相互作用。

短时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与组块

组块——把单个单元编码称更大的单元——极大地扩充了我们的容量。组块为我这么多信息如何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提供了解释。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组块(Bower和Springston实验巧妙地展现了长时记忆与

组块的联系)

查阅头脑中的字典,由此将之编码成一个组块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生态学考试笔记

生态学考试笔记 2009-09-03 00:15:49|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野外的实验的理论的。 3.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者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4.生态因子:是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 5.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之一。 6.生态因子作用特征: ①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②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交合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③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的规律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④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缺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以因子的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的加强得以补偿,而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⑤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从行为、生长、繁殖和分布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时还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 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和辩证的。 ①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环境对生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行为;影响生物的生育力和死亡率,导致种群数量的改变;某些生态因子能够限制生物的分布区域。例如热带植物不能在北半球的北方生长,主要要低温

[理学]植物学上册复习思考题整理笔记.doc

[理学]植物学上册复习思考题整理笔记 《植物学》上册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1.什么是质体?包括哪几类?在形态结构、功能及分布上各有哪些特点?。 2.液泡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有何特点?说明液泡的形成过程。 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一个中央大液泡,中央大液泡只有单层膜包被,内含丰富的冇机质和成分复杂的液体。在植物体初期(分生组织)的时候,有很多小液泡,随着植物细胞的增长,这些小液泡逐渐合并成一个或几个的中央大液泡,将细胞核以及其他细胞器挤往壁的方向。中央大液泡是各种物质的富集,保持着高浓度,这对植物的渗透压以及吸收水分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使植物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来完成生理过程, 同时高浓度使植物冬天不容易结冰,夏天不容易干枯,提高植物抗寒抗旱的能力,同时可以参与分解衰亡的细胞。 3.详细说明植物细胞壁的分层结构及各层在组成和形成吋间上的特点。次生壁继续增长Z后,细胞很可能死亡 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保证了多细胞植物体中细胞之间进行有效的物 质和信息传递? 纹孔和胞间连丝 植物细胞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在种子植物中,细胞直径一般介于10 - 100 U m之间,其形状多种多样,冇球状体、多

面体、纺锤体和柱状体等。其结构通常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组成,原生质体屮有更特殊的细胞器和质体、液泡。 1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冇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冇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冇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个方面。其次, 在减数分裂过程屮,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4.植物细胞名词及术语 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和微器官。 胞间连丝:通过细胞壁,同相邻细胞相连的原生质细丝 纹孔:当次生壁生长不均的地方,也就是初生壁不完全被次生壁所覆盖

最新园林植物学笔记2观叶类

园林植物学笔记2观 叶类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5 变叶木 植物习性: 生长于海拔50米至2,0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平原和山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变 叶木原产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至澳大利亚。喜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 基本描述:变叶木亦称变色月桂(variegated laurel)。大戟科(Euphorbiaceae)灌木或小乔木, 学名Codiaeum variegatum 。叶革质,色彩鲜豔、光亮。常盆栽,在热带为灌丛。原产马来西亚及太平洋地区。可高达6公尺(20呎)。叶片含花青素,单色或绿、黄、白、橙、粉红、红、大红及紫等,诸色相杂。叶长10~15公分(4~6吋),形态因品种不同而异,呈细长线形、披针形、卵形或有深裂。变叶木以其叶片形色而得名,其叶形有披针形、卵形、椭圆形,还有波浪起伏状、扭曲状等等。其叶色有亮绿色、白色、灰色、红色、淡红色、深红色、紫色、黄色、黄红色等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又名:变色月桂 出现地园林用途: ,华南地区多用于公园、绿地和庭园美化,既可丛植,也可做绿篱,在长江流域及以北 地区均做盆花栽培,装饰房间、厅堂和布置会场。其枝叶是插花理想的配叶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5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5 金脉爵床 又名:金叶木 出现地: 植物习性: 喜高温多湿和半阴环境,忌直射阳光,要求疏松、肥沃、水湿环境良好的土壤,不耐寒。 基本描述: 又称金叶木,为爵床科黄脉爵床属多年生常绿观叶植物。金脉爵床为直立灌木状,盆栽种植株高一般50-80厘米。多分枝,茎干半木质化。叶对生,无叶柄,阔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5-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叶缘锯齿;叶片嫩绿色,叶脉橙黄色。夏秋季开出黄色的花,花为管状,簇生于短花茎上,每簇8-10朵,整个花簇为一对红色的苞片包围。 园林用途: 适合庭园、花坛布置,也适合家庭、宾馆和窗橱摆饰

认知心理学复习提纲(经典实验)

Sternberg的记忆扫描(memory scanning)实验(连榕P87)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检索)是指把记忆项目从短时记忆中回忆出来。关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问题,Sternberg用记忆扫描实验进行了研究。他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每次实验中,首先给被试呈现一系列的记忆项目,如1――6个数字、字母等。(低于短时记忆的记忆广度)每个项目的呈现时间为秒,呈现完毕后2秒,进行测验。测验项目一半是原记忆项目中的项目,一半不是原项目,前者让被试做“是”反应,后者让被试做“否”反应。 在这个实验中,反应时(从呈现测试刺激到被试作出“是”或“否”的反应时间)为提取的心理历程提供了一个客观指标。Sternberg认为被试的反应时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个阶段是编码阶段,被试把测验项目表征在工作记忆中;第二个阶段是比较阶段,把记忆项目从工作记忆中提取出来与测试项目进行比较;第三阶段是反应阶段,在比较的基础上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这三个阶段所获得时间的总和就是反应时。另外,Sternberg把识记项目的数量作为唯一的实验变量,并认为记忆项目的多少对比较阶段影响很大,而对编码阶段和反应阶段影响较小。 1平行扫描与系列扫描的假设 Sternberg推断,考察被试者反应时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被试在被试在短时记忆中比较信息的方式。即平行扫描还是系列扫描。 平行扫描是指被试能在同一时间内把测验项目与记忆项目同时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所有的记忆项目被一次检查完毕,因此记忆项目的多少对反应时没有影响。 系列扫描是指被试把测验项目同记忆项目一个一个的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随记忆项目的增加,反应时也会增加。 按Sternberg的看法,系列扫描又分两种方式,一是完全的系列扫描,一是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 在完全的系列扫描情况下,无论是“是”反应,还是“否”反应,测验项目要与记忆项目中的每一个项目进行比较,而提取和比较每一个记忆项目都需要时间。因此,随记忆项目的增加,反应时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增长。 在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情况下,一种可能是,被试在发现某个记

植物学上册笔记整理

植物学(上册) 绪论 一、植物界 (一)生物界的划分 自然界可分为生物界和非生物界 生物界的划分,有不同的主张,因此有不同的分界系统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瑞典林奈Linnaeus 1753 2、三界系统: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Cell,群体)赫凯Haeckel 1866 3、四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始核)科帕兰Copeland 1938 4、五界系统:真菌界(营养方式——分解)维德克Whittaker 1969 5、六界系统:非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陈世骧1977 一般植物学教材多采用二界系统,对初学教易于理解,便于学习 (二)植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地球不同生境生活有机体的种类及其变异以及与环境构成生态复合体的总称,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3个层次的意义。景观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定义的确定是1992.5.22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员国大会上确定的。《生物多样性公约》,6月150多个国家首脑在公约上签字,我国93年批准了该公约。 植物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 植物的多样性表现在为下诸方面: 1、种类繁多,50万种,类群 2、形态,结构各式各样,大小悬殊 3、寿命长短不一 4、营养方式和生态习性多种多样 5、分布广泛 种子植物 (三)植物界的发生和发展 1、发生年代三十多亿年前 2、发生过程: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由非生命体到有生命体,由非细胞结构到有细胞结构 3、发展规律 (1)由简单到复杂:单细胞到多元细胞,无分化到有分化,无分工到有分工,由简单的分化,分工到复杂的分化,分工。 (2)由水生到陆生:是进化发展的一次大的飞跃 (3)由底等到高等:被子植物为最高级的类群,而被子植物内部也有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问题 二、植物在自然界及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一)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植物对地球及生物界发展的作用:改变了地球景观,为其它生物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放氧,臭氧层形成,起保护作用,合成有机物提供食物) 2、植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 (1)合成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 意义:三项伟大的宇宙作用 ①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②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 ③补充大气中的氧 (2)矿化作用

农业生态学复习笔记

农业生态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概念: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经典生态学[重点]: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群落,景观,生物圈 (3)农业生态学概念:农业生态学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 , 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 , 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4)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即研究农业生物之间以及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控途径。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 (1)系统的概念: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即研究农业生物之间以及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控途径。构成条件:①由一些要素组成;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③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产生跟各个组成成分不同的新功能,即整体功能。基本特征:系统组分的整体性,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2)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基本特征: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重点】;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开放式的功能系统;一个生态系统占据一定的空间并随时间发生演变;生态系统内部保持有一定的平衡关系。 (3)生态系统的功能:四个信息——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4)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概念[重点]:指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各组分间的能量、物质、信息流的方式和特点。三种结构: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 (5)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组成:1. 生物组分(经人工驯化的农业生物,最重要的调节者与主体消费者——人类),2.环境组分(自然环境组分,人工环境组分)。基本结构:组分结构,时空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基本功能[重点]:1.能量流——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包括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2.物质流。3.信息流。4.价值流。 (6)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重点]:1. 生物构成方面:(1)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经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特定环境下经生物种群间、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相互适应形成的自然生物群落(2)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2.环境条件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受到人类的调控与改造,以便农业生物能够更加高效地转化出人类所需的各种农副产品3.结构与功能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既包含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组分又包含了社会经济因素的组分。4. 稳定机制方面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建立了复杂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形成了自然的自我调节稳定机制,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发展农业生态系统因生物种类减少,食物链结构变短,自然调节的稳定机制被削弱,系统的自我稳定性下降。 5. 生产力特点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较高的光能利用率。 6.开放程度方面两者均是开放性的系统,但农业生 态系统要高于自然生态系统。7.能流特征方面因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输入与输出的开放系统,系统内自我维持的能量很少。8.养分循环方面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养分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9. 服从规律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同时受到自然与社会经济规律即双重规律的支配。10.运行的“目标”方面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是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生物利用,并使生物现存量达到最大;农业生态系统运行“目标”是使农业生产在有限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制约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 (2)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1.食物链(food chain):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2.食物网(food web):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类型:草牧食物链,腐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混合食物链。 (4)营养级的概念:食物链上能量和物质被暂时储存和停留的位置亦即每一种生物所处的位置(环节)称为营养级。 (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各个营养级逐级减少的原因[重点]:①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一营养级的

药用植物学笔记 打印版

绪论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有史料明确记载的本草著作;《新修本草》,被认为世界古代首部药典;《本草纲目》,我国史上最著名的本草著作,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来我国人民认、采、种、制和用药的经验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1、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问1,构成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问2,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一)细胞质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二)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细胞核具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三)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细胞器包括质体、液泡、线粒体、内质网、核糖核蛋白体、微管、高尔基复合体、圆球体、溶酶体、微体等。质体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器为质体、液泡、JS8gDEt 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 后含物指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的总称;或细胞内所有非生命物质的总称。 1. 贮藏物质(营养物质)(问3,细胞后含物中的营养物质包含有哪些?) ⑴. 淀粉(图1—6)(问5,淀粉粒有哪3种类型,特征如何?) ①. 单粒:只有一个脐点的淀粉粒。 ②.复粒: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只有自己的层纹,无公共的层纹 ③. 半复粒: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除有自己的层纹外,还有公共的层纹。 含有直链淀粉的淀粉粒遇稀碘液显蓝紫色,支链淀粉显紫红色。 ⑵. 菊糖多含在菊科、桔梗科。龙胆科部分植物根的植物里。 ⑶. 蛋白质 ⑷.脂肪和脂肪油 2. 代谢废物晶体(问4,液泡中的结晶有哪些种类?) ⑴. 草酸钙结晶 ①. 方晶:斜方形、菱形、长方形的草酸钙结晶。甘草、黄柏 ②. 针晶:细长两头尖的草酸钙结晶。成束存在的称为针晶束。半夏 ③. 族晶:由许多菱状晶体聚合而成的草酸钙结晶。大黄、人参 ④. 砂晶:细小的三角形、箭头形、不规则形的草酸钙结晶。曼陀罗、牛膝 ⑤. 柱晶:长柱形,直径为长度4倍以上的草酸钙结晶。射干、淫羊藿草酸钙结晶遇20%硫酸溶解,形成硫酸钙针晶。 ⑵. 碳酸钙结晶,也称钟乳体。爵床科、桑科、寻麻科 生理活性物质是一类能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和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的总称,包括酶、维生素、植物激素和抗生素等。 细胞壁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区别的三大结构特征。 (一)细胞壁的分层 细胞壁根据形成的先后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1、胞间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是相邻的两个细胞共用的薄层。主要成分,果胶。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整理解读

1.认知心理学经典研究方法 (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1868)提出的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在这种实验里,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在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该过程所需的时间。 (2)开窗实验:通过特定的技术将被试各信息加工阶段所用时间直接进行测量。“开窗”实验的目的是采开“开窗”技术,将大脑进行信息加工过程及其所使用时间直接地测量出来。使用研究者可以清楚感知该过程。字母转换实验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开窗”实验方法。它可以较清晰地反应在进行字母转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加工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且计算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3)相加因素法实验(S. Sternberg, 1969)如果可以确定一个信息加工过程有某一独立过程,那么,当加工过程包含该过程时,可以看到信息加工总时间的显著变化,如果该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加工过程,那么当加工过程包含该过程时,加工总时间不会发生显著化变化。使用相应因素法实验可以证实信息加工过程是否包含一个假定的环节。 2.知觉的两种加工方式 (1)自下而上加工(又称数据驱动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2)自上而下加工(又称概念驱动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形成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从调整感受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 3.启动效应的定义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指先前加工的刺激对后来加工同样的刺激或有关联的刺激产生的促进作用。它是个体不自觉地产生的,因而具有无意识的特征,可以归入前意识信息加工的范畴。启动效应分为直接启动和间接启动。 4.注意的模式识别(特征整合理论) Treisman和Gelade(1980)提出特征整合理论,认为事物由客体和特征构成的。一个客体通常可以由多个维量构成,特征便是这些维量的特定的值,而客体则是多维量特征的结合。在认知过程中,人对特征的加工是自动进行的,以平行加工的方式进行;而对客体的辩认则需要集中性注意的参与,以系列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集中性注意的作用类似黏胶,使一些特征得以结合为一个单一的客体。 注:(1)集中性注意是指同时向被试呈现两个或更多刺激,而只要求对其中一个作出反应的情况。对它的研究可弄清楚人类怎样有效地选择某些输入刺激,而不是另外一些刺激,以及研究选择过程的性质和未被注意刺激的情况。 (2)分配性注意是指同时呈现至少两个刺激,且要求注意所有输入刺激,并做出反应的情况。对它的研究可提供关于个体加工局限性的有价值信息,并有助于理解注意机制以及注意容量。 5.鬼域模型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塞尔弗里奇在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识别模式有四个阶段和层次。这四个阶段分别由一群有不同功能的“映像鬼”、“特征鬼”、“认知鬼”、“决策鬼”

认知心理学经典实验总结

认知心理学经典实验总结 1、Posner实验--信息也可以有视觉编码 给被试安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看,或者插进短暂的实践间隔,让被试指出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来反应,记下反应时。所用字母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即为同一个字母(AA);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Aa)。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的反应都为“相同”。 2、Clark和Chase 句子-图画匹配实验--减法反应时实验的范例 给被试看一个句子和紧接着的一幅图画,如“星形在十字之上”,要求被试尽快地判定,该句子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图画,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实验应用的介词有“之上”和“之下”,主语有“星形”和“十字”,句子的陈述有肯定的(在)和否定的(不在),共有8个不同的句子。Clark和Chase设想,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间时,这种句子和图画匹配作业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并提出了度量一些加工持续时间的参数。 3、Sternberg用于研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相加因素法实验 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并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回答该测试数字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按键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即停止。这样就可以确定被试能否正确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即反应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Sternberg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了4个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

量(优质的或低劣的)、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因此,他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包含相应的4个独立的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4、字母转换实验(“开窗”实验) 给被试呈现1~4个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F+3”、“KENC+4”等。当呈现“F+3”时,要求被试说出英文字母表中F 后面第三个位置的字母“I”,换句话说,“F+3”即将F转换为I,而“KENC+4”的正确回答则是“OIRG”,但这4个转换结果要一起说出来,凡刺激字母在一个以上时都应如此,即只作出一次反应。以“KENC+4”为例,4个刺激字母相继呈现,被试自己按一下键就可以看见第一个字母K并同时开始计时,接着被试作出声的转换,即说出LMNO,然后再按键来看第二个字母(E),再作转换,如此循环直至4个字母全部呈现完毕并作出回答,计时也随之停止。出声转换的开始和结束均在时间记录中标出来。根据该实验的反应时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完成字母转换作业的3个加工阶段:(1)从被试按键看一个字母到开始出声转换的时间为编码阶段,被试对所看到的字母进行编码并在记忆找到该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2)被试进行规定的转换所用的时间即为转换阶段;(3)从出声转换结束到被试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为贮存阶段,被试将转换的结果贮存于记忆中。 5、Peterson和Peterson有关遗忘进程的实验

植物学 总结

植物学期末复习 ?一、细胞器:各有几层膜?是否具有自主性? 重点: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环状DNA,具有半自主性。 ?二、细胞有丝分裂:时期的辨别;主要发生于根尖分生区;观察染色体数目最好在中期。?三、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的;层次;初生壁、次生壁组成上的差别。 注:上图为单纹孔;下图为具缘纹孔 ?四、植物细胞组织: 结构特点:成熟时为活 or 死细胞;有无核/原生质体···· 各组织在根、茎、叶中的分布; 例题:根or茎的初生构造or次生构造由外到内分别有什么结构,属于什么组织? ★一、三、四见细胞、组织总结表格

?五、根 ①、根尖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的初生构造的观察) ②、根的初生构造:木质部与韧皮部相间排列,初生木质部为外始式 由上到下:表皮、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凯氏点(凯氏带)、中柱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薄壁细胞、根毛。(木质部脊) 内皮层:有凯氏点或凯氏带,加厚细胞间隙,含有通道细胞,能够逆浓度梯度控水,也是区分中柱内外的标志。葱、小麦等单子叶植物的根永无次生构造,内皮层细胞五面加厚。 ③、根的次生构造(裸子植物和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特有): 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初生韧皮部与两个初生木质部脊之间的一些薄壁组织细胞开始平周分裂,成为形成层,呈条状(弧形),向两侧扩展延伸直到初生木质部脊处;在初生木质部脊处,中柱鞘的部分细胞恢复分生能力,产生细胞,使弧状的形成层彼此相衔接,成为完整连续的波浪状形成层环(横切面)。 木射线+韧皮射线=维管射线 木栓形成层的产生:最早的木栓形成层由中柱鞘分化而来,但它的作用到相当时期就终止了。以后,新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就逐渐内移,可深达次生韧皮部的外方,并继续形成新的木栓。 内层的薄壁细胞再分化形成新的木栓形成层 根的次生构造发生后与茎相同

专插本生态学笔记

一、生态学及其发展 一.生态学的定义 1.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E.Haeckel,1866) 它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 生态学的定义还有很多: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学。(埃尔顿,1927)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Andrenathes,1954)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E.P.Odum,1956)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马世骏,1980) 生态学是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E.P.Odum,1997) 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根据研究对象的层次及研究性质等,可以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以下大小不同的组织层次: 生物系统的层次:基因系统——细胞系统——器官系统——有机体系统——种群系统——群落系统——生态系统 以上层次也是现代生物学研究对象的不同层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生态学所研究的内容已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发展 在微观方面,向器官、细胞、细胞器、分子水平发展,出现了分子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等微观生态学分支;在宏观方面,由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 向景观和生物圈方向发展, 出现了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传统生态学属于宏观生物学的范畴,普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⑴个体(有机体)——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 按其研究的大部分问题来说,当前个体生态学应属于“生理生态学”的范畴,这是生理学与生态学交界的边缘学科。近代该范畴的研究更偏重于:个体从环境中获得资源和资源分配给维持、生殖、修复、保卫……等方面的进化和适应对策上。 另有“生态生理学”:偏重于对各种环境条件的生理适应及机制上。但更多的学者将两者视为同义。 个体生态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是植物生态学的主体之一。 ⑵种群(population)——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

植物学电子教案

第一章藻类(Algae)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蓝藻门的原始特征,对其它特点作一般性了解;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其它门类的重要特征作一般了解;生活史的类型以及各类型的特点,对各代表属的生活史等要有基本的了解。通过各门类的特征比较,建立植物的演化趋势的观念。 教学重点:蓝藻门的原始特征;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生活史的类型,及其各类的特点。 难点:众多的藻类门,要想分别记住很困难,由于藻类是个低等的庞杂类群,生活史、生殖方式、藻体类型等都多样化,需要讲述的代表植物也自然多,众多的代表属记起来非常困难。 教学方法、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看图片解说,图片附简要说明,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在讲述之后,做简捷的总结,要求学生抄笔记,以加深印象。讲述过程中常采用对比法,回顾前面的内容要点。讲授一个段落之后,带领学生简要回顾。教学中拟采取系统树的方法归类,采取对重点门列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便于记忆。课后通过网络学堂留思考题和作业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提交。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藻类(Algae) 第一节藻类植物概述 (一)藻类植物特征: 1.光自养 2.原植体植物 3.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 4.无胚 5.大多生活于水中,或生活于湿润的地方 (二)藻类的分布和生境 分布范围广泛

较耐贫瘠不需要很多有机营养 不抗干旱水生或潮湿环境 (三)藻类是古老的类群 现存藻类从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方面的都表现得较原始。 原核蓝藻出现于距今大约35-33亿年前。 真核藻类出现于距今大约15亿年前。 参见P169 (四)藻类各门的重要程度分析 藻类起源于原核生物,共同祖先是具有叶绿素a、叶黄素类、胡萝卜素。在光系统Ⅱ出现了分化,分成三大支系,高等植物则是绿藻的衍生类群,各大支系还在鞭毛类型等方面有共同之处。 那些小短枝都是进化得较低,大多出于单细胞时期。 线条下方的类群是原核生物,上方的类群都是真核生物。 左侧大分支上的2个门有相同的方面:都具有叶绿素d和藻胆素,都没有游动细胞。 中间的大分支上的类群(包括高等植物)都具有叶绿素b, 除裸藻门句容鞭

最新生态学笔记李博(完整版)资料

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超冷: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适应性低体温: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植物生理学笔记整理

《现代植物生理学》 绪论 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植物。高等植物的生命活动主要分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代谢、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3个方面。 2、萨克斯于1882年撰写出《植物生理学讲义》并开设课程,他的弟子费弗尔1904年出版三卷本《植物生理学》著作。这两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植物生理学从植物学中脱胎而出,独立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体系。 细胞生理 3、水势(Ψw ):同温同压下,每偏摩尔体积纯水与水的化学势差。(细胞水势由三部分组成:溶质势(ψs),衬质势(ψm)和压力势(ψp),即Ψw=ψs+ψm+ψp) 4、溶质势(ψs ):由于溶质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称为溶质势。 压力势(ψp):细胞壁对原生质体产生压力引起的水势变化值。 衬质势(ψm):由于亲水物质对水的吸引而降低的水势。 5、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a.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 b.是矿质元素和有机物运输的动力; c.降低叶温。 d.有利于气体交换 6、现已确定有17种元素是植物的必需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硫(S)钾(K)、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铜(Cu)、硼(B)、钼(Mo)、镍(Ni)、氯(Cl)。 根据植物对必需元素需要量的大小,通常把植物必需元素划分为两大类,即大量元素和微量 8、缺素症

9、单盐毒害:将植物培养在单一盐溶液中(即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金属离子),不久植物就会呈现不正常状态,最终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单盐毒害。 离子对抗:在单盐溶液中若加入少量含有其他金属离子的盐类,单盐毒害现象就会减弱或消除,离子间的这种作用称为离子对抗。 (单盐毒害和离子对抗的内容也要看下及书上面的什么是“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生理中性盐”也要看P81) 11、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大规模地利用太阳能把CO?和H2O合成富能的有机物,并释放出O2的过程。 12、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 ⑴结构原因:C3:维管束鞘细胞发育不好,无花环型,叶绿体无或少; 光合在叶肉细胞中进行,淀粉积累影响光合。 C4:维管束鞘细胞发育良好,有花环型,叶绿体较大; 光合在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就近运输,防止淀粉积累影响光合。 ⑵生理原因:①PEPC对CO2的Km(米氏常数)远小于Rubisico,所以C4对CO2的亲合力大,低CO2浓度(干旱)下,光合速率更高。 ②C4植物将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改变了CO2/O2比率,改变了Rubisico的作用方向,降低了光呼吸。 13.光补偿点:当达到某一光强度时,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值时的光强度称为光饱和点。——P132 CO?补偿点: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外界环境中的CO?浓度即为CO?补偿点(图中C 点)。

《认知心理学》实验指导

概念形成 简介: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个体掌握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实验室中为了研究概念形成的过程,常使用人工概念。 制造人工概念时先确定一个或几个属性作为分类标准,但并不告诉被试,只是将材料交给被试,请其分类。在此过程中,反馈给被试是对还是错。通过这种方法,被试可以发现主试的分类标准,从而学会正确分类,即掌握了这个人工概念。通过人工概念的研究,可以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一般来讲,被试都是经过概括-假设-验证的循环来达到概念形成的。 叶克斯复杂选择器可用来制造人工概念。本实验模拟叶克斯复杂选择器来研究简单空间位置关系概念的形成。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共有4个人工概念,难度顺次增加,被试可以任选其中1个。 实验时,屏幕上会出现十二个圆键,有空心和实心两种。其中只有一个实心圆与声音相联系,此键出现的相对位置是有规律的,被试要去发现其中的规律(概念),找到这个键。被试用鼠标点击相应的实心圆,如果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表明选择错误;如果有声音呈现,同时该圆变为红色,则表明选择正确。只有选择正确,才能继续下一试次。当连续三次第一遍点击就找对了位置时,就认为被试已形成了该人工概念,实验即结束。如果被试在60个试次内不能形成正确概念,实验自动终止。 结果与讨论: 结果文件第一行是被试达到标准所用的遍数(不包括连续第一次就对的三遍)。其后的结果分三列印出:第一列是遍数;第二列为每遍中反应错的次数,如为0则表示这一遍第一次就做对了;第三列表示这一遍所用的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根据结果试说明被试概念形成的过程。 交叉参考:思维策略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319-321页

植物学总结

第一章小结 名词解释: A,单位膜:细胞模是与细胞壁相邻,包围于细胞质外的一层膜,广义而言,细胞膜包括细胞内的内膜系统(由内质网,高尔基体,微体,质体和液泡等膜)和外膜(即质膜) B,细胞骨架系统: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纤维框架系统,广义的包括:细胞核骨架,质骨架,膜骨架,细胞外基质;狭义的特指细胞质骨架,是由遍布于细胞质的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等组成。 C,胞间层: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时最早形成的,是相邻细胞共有的一层结构,其主要成分是果胶质,其特性是柔软和胶粘,并有可塑性,在细胞间可起缓冲作用 D,初生壁:细胞分裂和正在生长时形成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通常较薄、柔软而有弹性,能随细胞生长而扩展 E,次生壁:细胞体积停止增大后加在初生壁内表面形成的壁层,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常有木质素、木质、栓质等物质填充其中。常出现在机械支持或运输作用的细胞中。 F,纹孔:次生壁上不加厚的凹陷部分 G,胞间连丝:。穿过两个相邻生活细胞的胞间层和初生壁的细胞间通道 H,后含物:细胞中暂时不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原生质组成部分,是代谢的中间产物、代谢废物和贮藏物质等的总称。重要的贮藏物质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I,成膜体:细胞有丝分裂晚后期或早末期,两级的纺锤丝消失,而连续纺锤丝的中间部分保留,在子核间的赤道面密集膨大成扁桶状结构,就称为成膜体。 J,细胞板:成膜体形成的同时,由高尔基体及内质网分离出来的小泡汇集到赤道面上与成膜体的微管融合成细胞板。 K,细胞周期:在连续细胞分裂中,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 L,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M,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个活细胞与合子一样,具备发育成整个植株的潜在能力,,就是细胞的全能性。区别与比较 1,原生质与原生质体:原生质是是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原生质体是由原生质特化而来,包括质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是结构物质。 2,细胞膜与生物膜:细胞模是与细胞壁相邻,包围于细胞质外的一层膜,广义而言,细胞膜包括细胞内的内膜系统(由内质网,高尔基体,微体,质体和液泡等膜)和外膜(即质膜)。若泛指生物细胞的膜时,外膜与细胞内膜有统称生物膜。 3,液泡与溶酶体:单层膜包围而成并充满细胞液的结构,具有维持细胞形态、促进物质交换、调节渗透、消化(类似溶酶体)、贮藏(大量的无机盐离子、代谢的中间产物、次生代谢产物、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作用,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具消化作用,可分解生物大分子隔离有害物质。 4,初生壁和次生壁:初生壁是细胞分裂和正在生长时形成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通常较薄、柔软而有弹性,能随细胞生长而扩展。次生壁是细胞体积停止增大后加在初生壁内表面形成的壁层,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常有木质素、木质、栓质等物质填充其中。 常出现在机械支持或运输作用的细胞中。 5,纹孔与胞间连丝:纹孔是次生壁上不加厚的凹陷部分,胞间连丝是穿过两个相邻生活细胞的胞间层和初生壁的细胞间通道。 第二章小结 名词解释: A,组织:形态、结构相似,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担负着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组合,称为组织。

生态学笔记(终极版)

Ecology A definition of ecology Ec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ir environment.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环境是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的的结合体。Environment All that surrounds and affects an organism is its environment. Fitness is a measure of the ability of an individual to produce viable offspring and contribute to future generations. 适合度是个体生产能存活后代,并能对未来世代有贡献的能力的指标。 Natural selection The individuals in a species which have the highest fitness will contribute disproportionately to the subesequent generations. If fitness differences have a genetic component,then the genetic make-up of the subsequent generations will be altered. This process is known as natural selection or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物种中具有最高适合度的个体将会对未来世代做出特别高的贡献。如果适合度的差别含有遗传的成分,则后代的遗传组成会有改变。这个过程成为自然选择或‘最适者生存’。 Adaptation Any heritable trait possessed by an organism which aids survival or reproduction is an adaptation. (有机体所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和生殖的任何可遗传特征都是适应。) Such traits may be physiological,morphological or behavioral. Adaptation is the result of natural selection. Genotype and phenotype The genotype is the genetic composition of an individual. The phenotype is the individual organism,a produc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ts genotype and its environment. The ability of the phenotype to vary due to environment influences on its genotype is known as phenotypic plasticity(e.g. human suntan,wind-shaped plants,locust morph(solitary or migratory)). Conditions Variable environment factors which organisms respond to are conditions. Resources Anything which the organism uses up or depleres is a resource for that organism. 有机体消耗的任何东西,对有机体而言,就是资源。 Tolerance The upper and lower extremes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hich members of a species can surivive are the species limits of tolerance. 种的成员能够生存的环境条件上限和下限是种的耐受限度。 Niche The ecological niche of an organism is the position it fills in its environ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