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习――21世纪经济报道主任谈怎么写财经新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经济报道主任谈怎么写财经新闻什么样的新闻才算是好新闻?我相信,来到这里的人都不能算笨吧,新闻的好坏还是分得清的。
美味的菜你做不出来,难道还尝不出来吗?可是,有人要说了,我们到这里主要不是来欣赏、品评好新闻,而是想做出好新闻的。
能不能告诉我,好新闻的标准是什么?对不起,我没学过新闻,不知道新闻系的教科书是怎么定义好新闻的。
我丝毫没有想贬低新闻科班出身的同事的意思,但我深知,仅仅用新闻系的教科书来套是写不出真正的好新闻的。
我没有任何权力也没有任何资格来制定好新闻的标准,而且用一种标准来衡量新闻是好还是不好,将是可怕的,灾难性的。
但好新闻总是有共通性的。
我只想从几个大的新闻种类来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者说感觉。
当然,我们必须把以下话题局限于财经新闻的范畴。
政策性新闻。
听起来政策性新闻最没新意,你又不能瞎阐释,主要是靠人脉关系和敬业精神,谁先发出来谁最牛。
纸媒体速度再快也比不过网络,新华社通稿一到它就发出来了。
都市报还可以把政策一二三列出来,分析,再加一些政策出台的背景。
周刊类的财经媒体怎么办?如果能抢到第一落点,发原创新闻,当然最好,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绝大多数情况是只能抢第二落点。
政策性新闻写什么?政策本身你只需提一句就行了,详细内容都市报早就报过了,我们可能主要还是要写新闻后面的东西。
第一,政策出台的背景肯定要写,但不单是流水账似的回顾,而是要捕捉到政策出台的逻辑线索,让读者明白,哦,原来这个政策现在出来真的是水到渠成的事。
第二,政策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要写。
这是对政策影响的前瞻性分析,是政策性新闻的主体部分。
第三,市场有关主体对政策的反响和评论。
采访哪些人?能采访到制定政策的关键部门或关键人,最好不过。
不行,就采访政策影响到的市场主体。
但并不是说背景就是第一段,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就是第二段,不,政策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应该放到最前面,因为这才是读者最关心的;其次是分析评价,然后才是背景,或者两者揉在一起写。
政策性新闻要写出差异化、要创新,才会更受关注。
好的政策性新闻,是能从政策中揭示出趋势性的东西来。
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前一段央行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即房贷加息。
重点在写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现实的、即时的影响,对当前房价的影响;然后是各方的反应和评论,对未来房贷政策进行前瞻性分析,并提及它对房地产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是政策出台的背景分析。
如果写得好,能采访到关键人物,对政策背景的新闻元素的突出,甚至可以单独成篇。
譬如,大家都在说央行房贷加息是中央宏观调控打压房价的需要,而不太注意央行自身和商业银行本身的需求,如果我们采访到央行的人(甚至只是听到了央行的人的讲话、演讲),突出了央行对住房个人抵押贷款风险的强调,我们就会明白,作为央行,它出台这种政策,客观上会起到打压房价的作用,
但可能更多是的出于自身风险的考虑,因为自1998年以来,房贷增幅几乎是每年翻一番,而国际经验表明,个人房贷的风险是自第8年开始逐渐释放。
央行不能不考虑它的房地产金融的风险。
这是一种写作思路的选择。
第二个例子,国办转发七部委通知。
5月11日当天晚上新华社发通稿,次日各大网站和都市报都发稿了。
我们怎么写?还是写它对房地产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由于这类稿子肯定要上头版,有一个卖点问题,所以肯定要加上社会新闻的元素,譬如对“房价”的特别强调。
七部委通知发出后,对当前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考虑到政策的滞后因素,未来3个月会有何影响?最重要的是分析房价走势,会不会出现拐点,什么时候出现,各方的观点和评论等。
政策背景可以写在前面,也可以写在后面,拿到了内幕材料就可以放到前面来突出,否则就还是写政策的逻辑链条来:
为什么“国八条”出来后,还有七部委意见?原来,这个意见是在细化国八条,更具体,这样看,对房价的调控是在加强。
其间,也可以把主管部门的微妙态度写进去,既要调控房价,又不希望房价大起大落(主要是不希望大幅下挫),所以建设部一再强调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它健康发展。
你想想看,把支柱产业完全打下去,对国民经济有什么好?地产的政策性新闻,主要是采访制定政策的有关官员,知名地产商,学者或经济学家。
政策性新闻讲得多了些。
下面讲讲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首先要盯住全国性的大公司和区域性的重要公司。
所以要大家分口,分公司,长期跟踪,大公司一有风吹草动,不管是人事变动,股权变动,投资趋势,很快就能报出来。
这是“快”。
仅仅是报道公司动态新闻是远远不够的,好的公司新闻一定要能归纳出规律性的、现象性的东西来。
譬如说,泰达集团最近和美国一个养老基金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
钱不是很多,但孟群说他们还是非常喜欢跟这种基金合作的。
我们观察之后发现,同期还有好几笔国外基金已经进入北京和上海地产市场。
这说明,国外基金正试探性地进入中国地产市场。
泰达也需要钱,但可能它更需要与国外基金建立一种国际化通道;国外基金最看重的是安全系数和退出机制,至少说明泰达这个企业或者说它那个项目是被基金严格审察过的,前景有理论上的保障。
公司新闻主要抓住这几个因素:
公司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新闻要素就相对完整了。
如果能抓到公司的主要人物出场来说,就更妙。
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写,只要透过公司新闻写出其后面隐藏的企业的商业逻辑,就可能是好文章。
公司新闻虽然是单个企业的新闻,但它不应是孤立的。
要善于对动态的公司新闻进行总结分析,找到它与整个行业趋势,与市场变化有关的内在的逻辑联系。
公司新闻不一定都是大公司的新闻,但应该是大的公司新闻,你跟踪的公司可能不一定是最大的,但如果你的视野放大了,将公司与整个市场整个行业的脉动连接起来了,就有可能发现被别人忽视的新闻价值。
人物新闻。
有人说,天天是潘石屹、任志强、王石,烦都烦死了。
所以,在人物版,最开始,我们暂时不以这些熟悉的面孔为主角。
最好能找出一些新鲜的地产人物,有实力,但出镜很少。
当然,能找到富豪榜的地产人物最好,如果找不到,只要他是有趣的、好玩的、个性化的,有些传奇性最好,便可以写。
人物新闻不要都写成发财致富的财富故事,要把人物还原在一定语境下,写出他最具个性的东西来;也不能写成是这个人物作为创始者的企业发展史。
企业只是人物的陪衬,可以通过企业发展过程的几个关键性节点,来写出人物的主要性格。
要通过一些细节,给我们“人物在场”的鲜活感觉;通过一些小故事,照出人物的灵魂来。
人物新闻最讲究语言了,干净、漂亮,有灵气。
事件新闻。
听起来这种新闻最好写,只要有新闻事件发生,记录下来就是新闻。
但事件新闻要写得“出彩”也不容易。
我个人的感觉是,事件新闻就是要讲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故事要有自身的逻辑,结构要有关联性,或者是气贯长虹,奔涌而下,或者是婉转曲折,千回百转,或者是暗藏机巧,骤然爆发。
当然,语言的流畅是基本要求。
因为只有3000来字,不是长篇故事,所以,枝蔓不能过多,摆开架势,前因后果,云里雾里充分展开,把读者绕进去了出不来了,也就失败了。
最好是故事讲完了,戛然而止,绝不拖泥带水。
意犹未尽怎么办?可以加一个记者手记、记者观察之类,把观点记录在故事的一边;或者搞一个链接,弄到评论版去痛快评论一把。
把事件新闻当故事来写,我这里还复印了一篇文章,请大家参照读一读。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是一个地产财经媒体,其背景性的、甚至本质的元素是财经的东西,只不过找了一个地产的支点来呈现。
所以,不管是写政策性新闻、公司新闻,还是人物新闻、事件新闻,都要让我们有一种财经的感觉、财经的视野。
财经的视野就是用财经的眼光去看待地产里面的新闻。
而财经的感觉,说起来很玄吧?对,就是感觉,不是标准,不是说你写了上市公司,写了基金,写了房地产金融,就有财经的感觉。
有财经感觉的人,即使是写普通的一个拿地新闻稿,都有资本的刀光剑影闪现。
如果没有财经的感觉,请大家多花点时间,多读读几大财经报纸,几本财经杂志,有外语基础的还可以看国外的几本主要财经报纸和杂志。
还是那句话,只要不是太笨,爱学习,很快就可以培养起财经感觉的。
附:
我们该如何写故事?文/王玉德为什么我们的文章越来越难看了?为什么我们的文字越来越粗糙了?为什么我们的报道越来越不知所云了?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越来越不会讲故事,我们越来越没有耐心讲好一个故事,甚至是,我们的一些记者和编辑根本就没有能力以简练、生动、流畅的语言来讲清楚一个故事。
我们目前的新闻题材大多数都是事件性题材。
而这意味着,既然是事件,它自然就是一个故事;既然是一个事件和故事,它自然就有其逻辑;既然有其逻辑,我们自然就能以简练生动的文字将其讲述清楚。
总之,事件新闻是故事,故事是有逻辑的,逻辑是可以表达清楚的。
而所有故事的逻辑无非是这样的:
故事发生了,现在是怎样的状况?为什么发生这样的故事,产生这样的状况?这件事会怎样发展、有何影响,问题会如何解决?从事件性新闻的大结构来讲,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链条:
怎么了(What)?为什么(Why)?会怎样(How)?而仅仅从一般的文章构架来看,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三段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按照这样的大结构,在处理具体新闻题材时,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搭建成文章的结构:
第一小节用倒述的手法将故事的现状描述清楚,写明白其中的矛盾冲突;第二小节回头分析故事的来龙去脉和矛盾产生的原因;第三小节讲事件的结果和影响,如果问题没有解决,就写其发展方向或矛盾的现状。
当然,考虑我们的报道多数为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而经济新闻的要素又较为复杂,在具体题材的处理上,我们可以将上述“三大段”增加为四个、五个小节乃至更多的部分,或者提出问题的部分写两个小节,或者分析问题部分写两个小节,或者解决问题部分多写一个小节;对于追踪报道、即日新闻等消息性、动态性的题材,我们也可以将上述“三大段”简略为两个小节或者一个小节,只交代事情的进展即可;而对于分析性的报道,则只用一两个小节分析其原因即可。
同样按照“三段论”的事件基本规律和讲述逻辑,我们的新闻报道自然不应该把与故事主线无关的内容放入正文——有重要的事件背景、公司资料可以链接为“相关背景”、“相关资料”、“相关报道”;有相关的事件而又不适宜归入故事主线,可以写成“记者手记”乃至另写一篇报道;记者、编辑或业界对事件看
法,自然也不适宜在正文中大段地发表,可以单写做“记者述评”、“编者按”乃至“观点”。
掌握了这样的故事了基本逻辑和文章的基本结构方法,我们也就可以很清晰地找到我们的报道不好看原因:
为什么我们的材料东一句西一句让记者摸不着头脑?那是因为没有写明白这些材料跟所讲的故事的关系,或者是材料用错了地方;为什么行文中会突然出现四五段完全静态的公司或人物背景资料?那是因为这些材料不应该用在“讲故事”这个动态的主线之中,至少那些材料可以简写;为什么新闻写了一个小节还不能让记者明白要讲的是什么问题?那是因为记者没有意识到,第一个小节就要开门见山地讲清楚故事、揭示出矛盾冲突。
以上所讲,相信是大家都明白的逻辑。
对于事件性新闻的逻辑或者说写文章的结构问题,当然也不仅仅有上述一种表达方法。
而要使新闻报道流畅、简练、生动而又逻辑清晰,同时要依靠记者和编辑的专业性、洞察力乃至文字功底。
个人见解,供各位同仁分享和批评。
下面以9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头版“彻底调查”《杭钢集团大榭岛5460亩圈地纠纷》来说明上述问题。
个案分析杭钢集团大榭岛5460亩圈地纠纷(2003年9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头版彻底调查)本文共3500字,分为3个小节、34个自然段。
从大的结构看,本文3个小节的标题分别是:
《拆迁冲突》,《大榭“自由岛”》,《谁在违约?》单从小标题来看,按照一般的故事逻辑,第1小节提出了问题,但是第2小节的标题就显得不是在分析问题,而更像是在介绍“大榭岛”的背景(《大榭“自由岛”》这样的表述显得是个名词解释,没有动词的小题显得不像是在推进故事,应该避免),第3小节才像是在分析问题。
而问题究竟会怎样解决?文章的笔墨不多。
这样的大结构,显然不符合完整的故事逻辑:
首先读者读到冲突,正想了解冲突的原因,但是在第2小节一开始,记者却跟记者讲了大榭岛的规模、由来、开发方式等等背景资料(占了6个自然段),在逻辑链接和记者的阅读期待上自然造成了断节;在第三部分,记者想知道问题将怎样解决时,记者却又具体分析起了“究竟谁在违约”,对解决方案所提甚少,记者想知纠纷原因却位置颠倒,对矛盾的解决也没有清晰印象,这要样的故事自然讲得不成功。
实际上,细读全文,可以看出,记者对于矛盾的来由和解决方向的调查应该是充分的,占有的资料也足以支撑上述完整的“三段论”的故事结构,但是因为讲故事的大结构、大逻辑不合理,导致整个故事讲述不清晰、不吸引人。
大结构可以这样调整:
第一部分讲故事,保留《拆迁冲突》小标题,但是要讲得开门见山;第二部分直接叫《谁在违约?》,大榭岛的由来部分简写、交代清楚即可(或者,如感觉交代不清楚,直接附一段“大榭岛简介”在正文之后),重点放在冲析违约问题上,这样矛盾的来由也就分析清楚了;第3小节要写解决方案,小标题譬如说《纠纷悬念》,将提起行政复议的内容、双方争执的现在意见、起诉的扬言等等作为重点,附带一些律师、业界的看法即可。
这样一来,全文的逻辑就顺畅了,内容也清晰、完整了。
下面再从细节来逐段分析。
因为没有导语,记者读到第1小节第8自然段时,依然不明白大标题所谓的“圈地纠纷”所指为何。
没有导语也可以,但是在第一小节的开头几个自然段,一定要以简练的文字把故事的大概和矛盾揭示出来。
讲故事开头不能留下悬念,自然不能吸引记者看下去;从新闻的角度讲,矛盾冲突没有开门见山,自然湮没了新闻意义。
其实,本文完全可以加一个导语,以概括整个事件的矛盾冲突性和新闻意义。
毕竟,跟报道内容没有关系的记者乍看大标题,是无法明白“杭钢”和“大榭岛”的重要性的。
导语可以这样写——占地5460亩、中国迄今为止唯一接“自由岛”模式开发的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岛,正处在一场风波之中。
8月初,***公司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原因是:
5月27日,大榭岛的主管单位——大榭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发出一纸通知,要求区内的100多家企业全部拆迁,否则将被“视为违章建筑”;而就在两天后的5月29日,***开发区与浙江省的大型国有企业杭州钢铁签约,这片土地将被用于建设一座年产600万吨的钢铁厂。
“我们与***签有50年用地协议,凭什么要将我们的土地转卖给杭钢集团?”*月*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我们准备起诉****,还将状告*****!”接下来,第1小节《拆迁冲突》,故事就非常容易引人入胜地讲下去了。
基本结构可以这样组织——引导起***拆迁企业不满的通知的内容是这样的:
****而令这些拆迁企业感到不理解的是,就在通知下发后的两天,开发区就与杭钢集团签定了协议,****(协议内容)。
更让拆迁企业不满的是,整个转租土地的过程从审批到立项,到通知拆迁,他们并不知晓。
之间仅有的过程是,6月11日,浙江省政府开会****,中信大榭召开协调会*****。
而在此前,拆迁企业与中集大榭曾经签定过50年的合同。
****中信大榭的身份,**岛的开发、投资机制,双方的合同内容****。
于是,这个远离大陆的海岛沸腾了。
拆迁企业的举动****。
****说:
“言辞****。
”****说:
“****。
”依次类推,接下来的
第2、第3小节的架构,也完全可以采取一种动态的、讲故事式的语气来叙述,而所有的背景资料(譬如大榭岛的由来、开发方式、中信与开发企业的协议内容等等),都可以穿插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交代,而完全没有必要在第2小节一开始就用6个自然段来进行沉闷的背景陈述,何况,这些资料都是可以简写的。
而这种讲故事的动态的叙述逻辑,也是完全可以延续到最后一个小节的结尾。
譬如,分析清楚了所谓“谁违约”的矛盾点后,第3小节可以先引用开发区官员、杭钢集团人士的话,表明他们对纠纷的态度,以突显矛盾解决的难度,之后写有关人士对开发区做法的“合理性、合法性”的评价,最后用“据悉,拆迁企业将会****”收尾,整个故事也就完整地讲完了。
(袁一泓,为21世纪经济报道产经与商业版块主任)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