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缘何“始于毛,成于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缘何“始于毛,成于邓”
院系: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 11级硕研机制系
姓名: 明
学号:
时间: 2011年11月1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缘何“始于毛,成于邓”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本文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社会主义建设中举足轻重的设计师为引导,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关键字: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追根溯源要先从毛泽东选择了社会主义开始,在《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这本书中作者张玉瑜提到,毛泽东在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社会改良主义——无政府共产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发展阶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并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摆到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前。
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原理,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经济条件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矛盾,从1953年起,在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同时,及时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全面开展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般理论,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成功的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将近四分之一,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大国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
首先,中国的社会主义大政方针是由毛泽东指定的。
他在制定这些方针时依据的是以苏联为借鉴,走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这样一种思想。
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毛泽东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说明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在《论十大关系》讲话的原文中,毛泽东说,“特别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
之后,毛泽东领导中共召开了中共八大。
党的七大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直到1956年上
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
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
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八大的方针是,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中共八大的三大贡献是,首先,八大中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同时,八大中明确提出了中共的主要任务,即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将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还有,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方针:既反右倾,又反左倾,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并且,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全面的分析了各种类型的人民内部矛盾,系统地论述了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方针政策。
指出,要用民主的方法,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作为从政治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解决经理领域的矛盾,应依据发展生产,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原则;科学文化上的问题,应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应采取加强民族团结,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应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
然而,毛泽东却为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四大难题:第一,党的中心工作与社会主义矛盾二元分割,他提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并不能解决生产力问题;第二,他没有好好处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
毛泽东认为,市场调节完全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而国家计划经济才属于社会主义,所以,他严厉地批判市场经济。
第三,他也没有正确处理十大关系与体制改革的辩证关系,因为体制改革应为“纲”,而十大关系才是“目”,毛泽东恰恰将二者颠倒了。
第四,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忽视了正常的经济建设规律,违背了经济建设规律,从而产生了“大跃进”,“多快好省”这样的口号遍布中国大地,不仅浪费了生产材料,更破坏了自然资源。
邓小平为努力解决毛泽东留下的四大难题,为解决跨越“卡夫丁峡谷”难题,邓小平认为解决难题的动力来源于两方面:改革开放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
在《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一书中说道,中国现代化的动力来自两方面——改革与开放,改革是发展动力,开放是推动力量。
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改革必然导致开放,开放也是现代化的推动力量。
改革开放贯穿于中国现代化的全过程,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在1992年的南方讲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精辟的、科学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
”作者邓淑华在《总设计师的思想轨迹与理论创新》中评价:“它(社会主义本质论)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解决难题还需要助跑距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为了解决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难题,邓小平还提出了解决方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起基础性作用。
它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是实现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总之,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创造了不朽的功勋,毛泽东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而邓小平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 张玉瑜.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2] 秦宣,刘保国.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年7月第一版.
[3] 邓淑华.总设计师的思想轨迹与理论创新.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年7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