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林木种子品质检验

最新林木种子品质检验
最新林木种子品质检验

1

第五章林木种子品质检验

2

种子品质包括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个方面,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遗传品3

质是指从母体遗传下来的特性,所以遗传品质的好坏,取决采种母树的选择;4

播种品质是指种子的生活力强、纯洁一致、饱满健壮、无病虫害。它受林木的5

生长状况、气候条件、土壤水肥等因素的影响。

6

本章所讲的种子品质检验,是指种子播种品质而言。通过播种品质的检验,7

才能判断各批种子的实用价值做到合理使用种子。还可以改进种子的采集、调8

制、贮藏和运输。使用遗传品质经过一定改良,播种品质优良的种子,就可培9

育出优质的苗木,因此检验种子的播种品质是林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0

第一节抽样

11

一个种子批的种粒可以认为是无穷多。检验对于种粒又具有破坏性。因此检12

验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抽样。样品必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否则无论检验工13

作如何细致准确,其结果也不能说明整批种子。这是因为种子群体中的各个种14

粒的大小、轻重、成熟程度、饱满程度、机械损伤以及病虫感染等许多方面都15

存在差别,其间含有夹杂物。种子堆又存在着自然分级的现象,在倾泻或振动16

时,光滑的同粗糙的、大的同小的、重的同轻的各种颗粒就会重新分配、重新17

组合,不可能按比例均匀地分布在种子堆中。要使样品有最大的代表性,关键18

在于认识种子群体的这种不整齐性,严格遵守抽样程序。

19

一、抽样程序

20

正确的抽样程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一个种批随机分布的若21

干个点上抽取初次样品,充分混合,组成混合样品;第二个阶段是从混合样品22

中抽取若干数量组成送检样品,检验站再从中一一抽取测定样品。

23

第一阶段是全部抽样工作的基础,工作量大,最好趁种子摊放晾晒之时,或24

装入容器倒出容器之时进行。否则就需从容器中用取样器取样或徒手取样。第25

二个阶段实际上是样品数量的逐步缩减,最好是使用分样器。

26

混合样品的数量一般不宜少于送检样品的10倍。送检样品的最低量通常根据27

种粒的大小作出规定。例如,一般要求小粒和特小种子送检样品至少含有10,000 28

粒种子,中粒的至少含有3,000—5,000粒,大粒和特大粒的至少含有300—500 29

粒。因此,凡《林木种子检验方法》没有列入的树种,可以参照千粒重大致推30

算出送检样品的最低需要量。

31

二、种批

32

一个种批是指性状大体一致,可以作为一个单位接受检验、调拨、贮存的一33

份种子。性状大体一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范围的宽窄随使用的目的和方便而34

定。例如,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当比较不同坡向对种子品质的影响时,从各个35

坡向上采得的种子也要归入不同的种批。在生产实践中,则只要来源(产地和36

母树状况)、采种时间和生产过程大体一致,数量不超过一定范围的,就可以看37

成是同一个种批。

38

因此,一个种批的量的数量大小也就需要人为地加以规定。我国《林木种子39

检验方法》已按种粒的大小对种批的重量限额作出了规定。一般来说,种批的40

数量规定得过小,生产上不便掌握,规定得愈大,从其中提取的样品便愈难有41

充分的代表性。或者说,种批定得愈大,对抽样的要求便愈高。

42

每个种批应当具有采种登记表。同一种批的各个容器应按规定附有相应的标43

签。

44

第二节种子的物理性状

45

一、净度

46

净度是被测定样品的纯净种子重量,占被测样品各成分的总重量的百分数。

47

净度是种子播种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确定播种量时,首先需要知道该批种48

子纯净种子究竟占多少。净度还会影响种子的贮存,因为有些夹杂物的吸湿性49

强,因而使种子含水量升高,种子堆反潮发热,使病菌活动加强,降低种子寿50

命。因此净度也是划分种子品质等级的指标之一。

51

测定净度时常遇到一个问题是判断种子的标准。例如,种粒远比正常种粒瘦52

小的种子,可以因它可能空瘪没有发芽能力视为夹杂物,也可能因为不能准确53

地做出这种判断而算作正常种子。从国际上检验种子净度的历史来看,早期一54

般都采用精确办法(高标准),即对正常种子提高标准,如虽然发育较差或有损55

伤,但看起来仍然有可能正常发芽的种子不算作正常种子。这样做的缺点是:56

第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同一样品由不同的人员检验,其结果差异较大;第57

二,花费的时间多,如果种子品质较差,在净度检验上花费的时间就更长;第58

三,很容易降低种子的等级。因此,后来又提出降低标准的快速方法,即除了59

正常的种子以外,那些瘦小的、皱缩的、未成熟的,虽有破损但破损部分的大60

小不超过原种粒大小一半的种粒,都视为正常种子。快速法(低标准)避免了61

精确法(高标准)的主要缺点,简便易行,容易掌握,工作效率快。当然,用62

快速法检验的样品,其发芽率可能偏低,但由于它的净度数值较高,所以计算63

出来的实用价(净度与发芽率的乘积)同精确法差异不大。在大量对比试验的64

基础上,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国际种子检验协会(LSTA)以及好些国家的现行65

规程都采用了快速法种子净度。看来,最好的是按树种提出纯净种子的标准。

66

低标准也有缺点:过于瘦小的,空粒的甚至破损的种粒都算作正常种子。这67

些作法对于调制和净种等工作难以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这样的成份越多,种68

子越难贮藏。在采用此办法以后,应当对种子的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69

净度检验是一种相当烦琐的手工操作,很需要设计出适当的工具来提高工作70

效率,加快检验速度,使净度检验逐步标准化。国外已有清选筛和吹风机等设71

备。

72

二、重量

73

种子的重量通常用气干状态下的1000粒纯净种子的重量来表示,称做千粒重74

(以克为单位)。千粒重能说明种子大小。在同一树种中,千粒重数值愈高,说75

明种子愈大愈饱满,意味着种子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其中的空粒也可能较少。

76

这样的种子发育成的苗木也比较健壮。

77

同一树种的种子千粒重因地理位置、立地条件、海拔高度、母树年龄、母树78

的生长发育状况,各年的开花结实条件以及采种时期等因子的不同而异。例如79

丰年的种子往往比较饱满,欠年的种子往往较小较轻。据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80

所研究,1955—1959年湖南各地杉木种子的千粒重变动在5.5—10.5克之间,81

一般为7—8克;马尾松7.2—15.5克之间,一般为11—13克。

82

种子能从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汽,在干燥的环境中又向四周释放出水汽。种83

子含水量的这种变化使得同一批种子的千粒重很不稳定。为了准确地比较两批84

种子的品质,最好是在测出种子含水量以后,将种子的气干千粒重改算成种子85

的绝对千粒重。如下式:

86

A=

100)

100

(c

a 87

式中:A—1000粒种子的绝对重量(克);

88

c—种子含水量占干种子重量的百分数;

89

a—1000粒种子的气干重量。

90

三、含水量

91

(一)测定种子含水量的重要性

92

种子中的水分是保持种子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物质,水分在种子中起介质作93

用。种子的新陈代谢作用,必须在有水分时才能进行,但在贮藏期间,如果种94

子水分过高,就影响到种子贮藏的安全,所以种子水分是种子播种品质中重要95

指标之一。种子水分的测定对种子的贮藏和运输具有重要的意义。

96

1.保证种子的安全贮藏

97

种子水分是种子安全贮藏的主要因素,因此种子入库之前必须测定种子水分,98

使水分控制在规定的安全水分范围以下,才能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种子水分过99

高危害极大:

100

(1)高水分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放出大量热能,会引起种子堆发热,又因呼101

吸作用旺盛,消耗氧气较多,造成种子缺氧呼吸而产生酒精。抑制和毒害种子102

胚细胞的生理机能,致使种子丧失生活力。

103

(2)高水分种子容易招致细菌、霉菌的繁殖,使种子胚部组织细胞遭致破坏104

而丧失发芽能力。

105

(3)高水分种子容易招致仓库害虫的危害,使种子胚部受损伤而不能发芽。106

(4)高水分种子在大量堆放过程中,常引起水分分层的变化,水分高的一层107

种子发芽,其余部分也产生发热,呼吸旺盛,缺氧等现象,以致降低种子的发108

芽能力使种子不能利用。

109

(5)高水分种子易遭受冻害,而使种子发芽率降低。

110

(6)种子水分过高,呼吸作用旺盛,在毒气熏蒸防仓库害虫时,因吸药量增111

加,往往会遭受毒害,而影响其生活力。

112

2.节约贮藏费用

113

种子水分高,使种子的重量与体积增加,就要增加贮藏和运输的手续和费用,114

特别要增加装车容量和仓库容量,如种子规定标准水分为14%,超过1%的水分,115

则仓库容量及运输费用会相应地增加。故在种子运输和贮藏之前,必须测定种116

子水分,如超过标准,须加以处理。这样就可节约贮藏费用。

117

3.正确的决定种子的堆放方法

118

种子贮藏时,种子水分不同则堆放的方式也不同,散装的种子,当种子水分119

高时,种子堆高就要降低些以便通风透气。袋装种子,当种子水分低时,可以120

实垛堆放,如果水分较高就要采用通风好的堆垛方式。

121

种子水分测定的时期

122

(1)种子入仓前测定种子水分,确定其是否符合安全贮藏水分的标准,如果123

符合才可入库,不符合者必须经过处理。

124

(2)种子调运前测定种子含水量,确定种子贮藏过程如何堆装和保证种子不125

变质,同时根据种子水分确定价格。

126

(3)种子入仓之后每隔一个月检查种子水分一次,看种子贮藏期间种子水分127

变化情况,如种子水分超过了安全贮藏含水量的标准,必须进行必要的处理改128

进贮藏方法。

129

(4)在进行药剂熏蒸前检查一次种子水分,如种子水分过高,必须经过处理130

以后才可进行熏蒸。

131

(二)种子水分的性质

132

种子的水分按其特性可分为两种:游离水、胶体结合水。

133

1.游离水是生物化学的介质,存在于种子表面和种子细胞间隙内,它具有一134

般水的特性,能在细胞间隙中流动,容易蒸发出去。在贮藏期间这种水分多会135

使种子呼吸作用旺盛,酶的作用活跃,故不利于种子的安全贮藏。在测定种子136

水分时,由于它很容易蒸发,故在水分测定的初期很快就蒸发出来。在测定水137

分过程中,如取样、磨碎、称重时,必须操作迅速,尽量避免这种水分蒸发,138

对高水分的种子尤其要注意。

139

2.胶体结合水或束缚水

140

这种水被种子内的亲水胶体淀粉、蛋白质等胶体物质牢固束缚,不能在细胞141

间隙中自由移动,很不活泼,不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它不具有溶解结晶物142

质的能力,在0℃时不结冰,100℃时不沸腾。在种子水分测定时,开始水分蒸143

发快是由于自由水蒸发容易,而以后水分蒸发缓慢,就是由于胶体结合水被种144

子内胶体牢固束缚不易蒸发出来。在测定水分时,必须设法使这种水全部蒸发145

出来,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146

此外,种子某些化合物如糖中含有一定比例上的水分子,如果失掉这些水分147

子糖类就要分解变质。因此,在测定种子水分时,应注意不使这些水分破坏,148

否则就会影响水分测定结果,使水分百分率偏高。在测定水分时,在105℃条件149

下烘样品,有机物质不会分解,化合水不会被蒸发出来。如果用较高的温度或150

烘干的时间过长,就会使有机物氧化,使化合水烘失,同时使样品烘成焦黄色,151

而结果偏高,因此在进行种子水分测定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控制烘干152

时规定的温度和时间。

153

(三)水分测定的方法

154

水在种子体内以游离水和结合水这两种状态存在。只有将种子加热到100—155

105℃时,才能把结合水彻底排除。因此通常是在烘箱中用105℃(有时为了快156

速也有较高的温度)温度烘干样品,测定样品前后重量之差来计算含水量。

157

有些种子含有挥发性物质,在用高温烘烤时,这些容易挥发的物质也随水分158

被一起排掉。所含的挥发性物质越多,用烘箱测得的结果与水分的实际数值的159

差异就越大。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对这类种子可以改用甲苯蒸馏法。这个方法160

的原理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时,它们之中每一个却保持本身的蒸汽压,161

且混合物的蒸汽压等于各种液体的蒸汽压之和,因此混合物的沸点低于液体单162

独存在时的沸点。用这种方法能使种子中的水分在低于100℃的温度下全部沸腾163

气化,出来的水分用一只最小分度值0.1毫升的矛接管收集起来,就可以直接164

读取种子样品中的水量。

165

在不同的状况下,种子导电系数不相同。例如淀粉的导电系数等于10,脂肪166

等于3—36,水的导电系数为8.1。这就是说,种子中水分含量越高,其导电系167

数也就越高。根据电容器的电容量测定种子的导电系数,可以迅速测算种子的168

含水量。国产的几种谷物水分速测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制造的,能够以±169

0.5%的精度测定含水量范围在4—21%的中粒和小粒种子含水量,瞬间自动显示170

读数;特别是体积较小,便于携带,适合于在收购现场,在脱粒晒种的现场等171

条件下使用。这种类型的水分速测仪需要经常用粉干法来校正读数,还不能够172

完全代替烘干法。

173

含水量的表示有两种,一是相对含水量,或称湿基含水量,以水分含量占种174

子湿重的百分数表示。一是绝对含水量,或称干基含水量,以水分含量占种子175

干重的百分数表示。发表试验材料时应注明。利用下面标尺(图5—1)可以迅176

速换算干基含水量和湿基(在国际上湿基含水量为准)含水量。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湿基含水量(%)

185

图5—1 干基含水量和湿基含水量换算标尺

186

(Roberts 1972)

187

第三节种子发芽力的指标

188

种子的萌发能力是播种品质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品质检验最重要的项目。189

种子发芽试验的最终目的是要了解播种前的种子用价和田间出苗情况,但通190

常在田间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是不适宜的,同时田间条件变化很大,因此其试191

验结果没有可靠的重演性。所以一般采用实验室的方法进行发芽试验。

192

(一)种子发芽试验的意义:

193

1.根据发芽试验结果,计算种子用价,播种之前必须进行发芽试验,根据种194

子的发芽率和净度来计算种子用价和播种量;如发现种子发芽率低,可增加播195

种量或及时换种处理。

196

2.保证出苗整齐,提高苗木产量。

197

种子发芽率直接影响到种子田间出苗率,整齐度和密度并影响到农作物的产198

量,通过发芽试验可防止坏种下田,而应用发芽率高的种子播种,使田间出苗199

率高,出苗整齐,保证一定的密度,从而提高了产量。

200

3.防止浪费,节约种子。

201

最新林木种子品质检验

1 第五章林木种子品质检验 2 种子品质包括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个方面,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遗传品3 质是指从母体遗传下来的特性,所以遗传品质的好坏,取决采种母树的选择;4 播种品质是指种子的生活力强、纯洁一致、饱满健壮、无病虫害。它受林木的5 生长状况、气候条件、土壤水肥等因素的影响。 6 本章所讲的种子品质检验,是指种子播种品质而言。通过播种品质的检验,7 才能判断各批种子的实用价值做到合理使用种子。还可以改进种子的采集、调8 制、贮藏和运输。使用遗传品质经过一定改良,播种品质优良的种子,就可培9 育出优质的苗木,因此检验种子的播种品质是林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0 第一节抽样 11 一个种子批的种粒可以认为是无穷多。检验对于种粒又具有破坏性。因此检12 验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抽样。样品必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否则无论检验工13 作如何细致准确,其结果也不能说明整批种子。这是因为种子群体中的各个种14 粒的大小、轻重、成熟程度、饱满程度、机械损伤以及病虫感染等许多方面都15 存在差别,其间含有夹杂物。种子堆又存在着自然分级的现象,在倾泻或振动16 时,光滑的同粗糙的、大的同小的、重的同轻的各种颗粒就会重新分配、重新17 组合,不可能按比例均匀地分布在种子堆中。要使样品有最大的代表性,关键18 在于认识种子群体的这种不整齐性,严格遵守抽样程序。 19 一、抽样程序 20 正确的抽样程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一个种批随机分布的若21 干个点上抽取初次样品,充分混合,组成混合样品;第二个阶段是从混合样品22 中抽取若干数量组成送检样品,检验站再从中一一抽取测定样品。 23 第一阶段是全部抽样工作的基础,工作量大,最好趁种子摊放晾晒之时,或24 装入容器倒出容器之时进行。否则就需从容器中用取样器取样或徒手取样。第25 二个阶段实际上是样品数量的逐步缩减,最好是使用分样器。 26 混合样品的数量一般不宜少于送检样品的10倍。送检样品的最低量通常根据27 种粒的大小作出规定。例如,一般要求小粒和特小种子送检样品至少含有10,000 28

林木种苗质量监管情况的总结

林木种苗质量监管情况的总结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生态建设总体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响应州委、州政府“生态立州,绿化全州”的号召,对林业生态建设的第一环节林木种苗的质量监管,更是严格管理、明确目标和责任。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为确保林业生态建设质量,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质量监察小组,责任落实到各天保工程区实施部门。 二、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管专业人才建设 林木种苗检验员是林木种苗监管的专业技术人员,我局林木种苗专业人员在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林木种子质量管理办法》、《林木种子包装和标签管理办法》、《四川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及技术规程的基础上,更是历年参加省、州专业院校、业务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组织的林木种苗专业技术学习和培训;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严抓生产环节把牢质量关 生态建设的关键就是林木种苗,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我局严格按照“适地、适树、适种源”原则,一是对苗圃的培育树种种子资源及种子质量严格要求;遴选取得行政许可的林木良种和达到成熟期符合条件的乡土树种种子,做为主要

林木种苗培育对象,杜绝假、劣种子;二是对造林种子苗木的质量要求上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51/T705-2007)等法律法规及标准;对用于造林的外购林木种子、种苗严格执行两证一签制度。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没有新的技术力量补充到企业,致使企业相关技术人员老龄化严重,一是需要加强林木种苗质量检验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对专业技术要求高的林木种苗质量监管的理论知识系统性学习和培训;三是林木种苗质量检验的仪器设备和药物试剂相对较单一;四是没有独立的林木种苗质量检验经费。 五、下一步工作要点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林木种苗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二是加强林木种苗检验队伍的建设,引进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三是结合正在开展的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更好的摸清适合林业生态建设的本土林木种子资源;四是加大推广已经取得成效的林木良种。

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考核申请报告

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考核申请报告 自治区林业厅: 我单位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考核办法》(林场发〔2003〕131 号)的要求,组织了相关材料,特申请办理林木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资质,请按规定程序予以考核审批。 申请人(盖章): 年月日

林木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资质考核申请书申请机构名称:(盖章) 主管部门名称:(盖章) 申请日期:

填表说明 1、用钢笔或计算机打印,要字迹清楚。 2、填写页数不够时可用A4 纸附页,但须连同正面编共页,第 页。 3、“主管部门”指质量检验机构的行业行政管理部门。 □、本《申请书》所选“ ”内打“"”。 5、本《申请书》须经质量检验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名有效。 6、本《申请书》亦适用复查、扩项的申请。

1.概况 1.1 质量检验机构名称 地址: 邮政编码:传真:E-mail: 负责人:职务:电话: 联系人:职务:电话: 1.2所属法人单位名称(若质量检验机构是法人单位的此项不填)地址: 邮政编码:传真:E-mail: 负责人:职务:电话: 1.3 主管部门名称 地址: 邮政编码:传真: E-mail: 负责人:职务:电话: 1.4 质量检验机构设施特点 固定口临时可移动其他 1.5 法人类别 1.5.1独立法人质量检验机构 社团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其他 1.5.2质量检验机构所属法人(非独立法人质量检验机构填写此项)

社团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其他 1.6 考核类型 首次口扩□项其他 1.7 获取证书情况 计量认证证书编号:发证日期:有效日期: 资质证书编号:发证日期:有效日期: 1.8 申请机构考核的专业类别 1.9 质量检验机构总人数:名 高工名,占%;工程师名,占%; 助工名,占%;技术员名,占%; 1.10质量检验机构检测报告批准签发人数:名姓名职务签字领域1.11 质量检验机构资产情况 固定资产原值:万元 仪器设备总数:台(套) 1. 12质量检验机构房屋面积(m2) 实验室面积:恒温面积: 2. 提供资料状况 2.1 申请考核项目表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造林绿化树种种子检验的抽样,净度分析,发芽测定,生活力测定、优良度测定、种子健康状况测定、含水量测定、重量测定以及x射线测定的原则和方法.还规定了质量检验证书的容和格式。本标准适用于林木种子生产者、经营管理者和使用者在种子采收、调运、播种、贮藏以及国外贸易时所进行的种子质量的检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敬。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奉的可能性。GB 7908-199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3 抽样 目的抽样是抽取有代表性的、数量能满足检验需要的样品,其中某个成分存在的概率仅仅取决于该成分在该种批中出现的水平。为使种子检验获得正确结果并具有重演性.必须按照本规程规定的方法.从种批中随机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初次样品、混合样品和送检样品。这是因为同它应当代表的种批相比,样品的数量极少,无论检验工作做得如何准确,检验结果也只能表明供检样品的品质。因此必须尽最大努力保证送检样品能准确地代表该批种子的组成成分。同样,检验机构也要使分取的测定样品能代表进检样品。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样品的检验评定种批品质。

定义 种批具备下列条件的同一树种的种子: a)在个县围采集的; b)采种期相同; c)加工调制和贮藏方法相同; d)种子经过充分混合,使组成种批的各成分均匀一致地随机分布; e)不超过规定数量。特大粒种子如核桃、板栗、麻栎、油桐等为10 000 kg;大粒种子如油茶、山杏、苦楝等为5 000kg;中粒种子如红松、华山松、樟树、沙枣等为3 500kg;小粒种子如油松、落叶松、杉木、刺槐等为1 000kg特小粒种子如桉、桑、泡桐、木麻黄等为2 50kg。重量超过规定5%时需另划种批。 初次样品从种批的个抽样点上取出的少量样品。 3. 2. 3混合样品从一个种批中抽取的全部人体等量的初次样品合并混合而成的样品。 送检样品送交检验机构的样品,可以是整个混合样品,也可以是从中随机分取的一部分,但数量不得少于附录A表A1规定的最低量(见。测定样品从进检样品巾分取,供作某项品质测定用的样品。 种批的抽样程序 原则 抽样要受过抽样训练具有经验的人员担任,按本章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抽样。 抽样人员在抽样前应查看采种登记表和有关堆装和混合的情况。所有

林木种苗质量管理对策探析

林木种苗质量管理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19-07-02T11:06:58.38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作者:邹宇 [导读] 林业工作者也需根据广东地区的林业规划特色进行探索,结合该项目拓展必要的培训类目并做好相应技术实践标准,起到生态优化的作用。 肇庆市林业局种苗站广东肇庆 526000 摘要:林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多元化技术支持,特别是“十九大”中提出了林业建设的目标。因此,林业工作者需完善林业种苗技术及其质量管理方法,并结合广东省的发展现状,完善相应种苗质量及其实践要求,贯彻生态建设理念。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广东省林木种苗的种植情况,结合质量管理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林木种苗;质量管理;优化对策 引言 广东省的林业发展技术的不断优化,对优化环境技术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因此,工作人员需结合本地常见种苗情况进行管理,围绕桉树、杂交松等植被的种植进行探讨,从而加快该产业的发展速度。由此可见,重视林木种苗质量管理方法,并深化当地环境建设方针,从而提高该产业的经济效益。 1.广东省林木种苗的种植情况 广东省林业建设向来处于国内前茅,当前可预计规划栽种种子份额已经高于70.4万kg/年,且不断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同时省内林业局、管理机构的数量也较多,切合相应标准体系要求。据不完全统计,本省树苗栽种质量也不断提升,且相应合格率也不断增高,如表1所示,为2015~2018年本省林木种苗情况的抽查报告(部分)[1]。 表1 2015~2018年期间广东省林木种苗部分合格情况(数量单位:个) 近年来本省林木种苗成活率、合格率不断提升,且种苗种类的选择更具有特色,包括阴香、广宁红花油茶、杉木、大叶樟等。通过结合本地的生态情况确立合适树苗种类,提升了本省林木种苗的有效性。 2.当前林木种苗的质量管理问题 2.1 植株市场管理絮乱 林木种苗经营中务必具备相应的标准许可证件(经营许可、林木树苗工国家职业资格证),并具有一定的从业经历方可进行市场营销。但是,当前相应资格许可证件的取证率相对不高,导致多数部门处于无证经营或资格证件不健全的情况。同时,引入植株质量低,降低了种苗的存活率。实际管理过程中操作市场较为絮乱,不利于相应部门予以备案,大量不规则现象会直接导致植株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实践针对性质量管理办法和管理模式,直接导致出现了严峻的经济损失。 2.2 监测体制不合理 现阶段有关部门对林木树苗的监测体系不完善,且诸多植株的存活率、合格率的检测情不科学,容易导致多元化安全隐患问题。在此过程中,当地专项管理机构设置极其机构检测技术仍有待提高,且相应的责任意识不清晰,极其容易导致检测结果不稳定、不公正的情况[2]。同时,诸多项目检测结果并未全面实践,且当地管理问题频发,易导致经销商无法将优质种苗品种推广至实处,出现营销困难。 2.3 质量控制意识不强 首先,当地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不强烈,且对种苗质量管理认知存在偏见。工作人员对种苗的品种设计、遗传特征的情况调研不深入,仅对于植株的生长情况进行探讨。同时,造林进程极其造林的生态效益有待提高,且优质苗圃数量相对较低,存在项目核查、培育以及种植方面的问题。此外,工作人员对相关操作制度的推广不深入,种苗实践的资金投入标准、投入体制、投入管理设备不全面,相应的人才建设、培育机制较为片面,降低了种苗的质量标准。 3.优化林木种苗的优化对策 3.1 优化质量管理标准 其一,工作人员需结合广东地区的林业管理标准实践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进行建设,不断强化当地林业工作者的管理意识和核心技术。例如可要求工作人员依据广东地区的林业发展情况选择适合种苗品种,在发展中学习新型种苗技术和种苗流程。同时,需强化工作人员的管理及行政意识,实践相应的解决体系和法律体系,落实不同质量管理的原则于实际工作当中。特别需要注意结合“法律”的体制理念,落实法律基础于实际管理当中,提升经营者的责任意识。此外,需打造出合适的空间环境,强化各部门的法律体系制度和项目内容,加大相应部门的宣传环节,促使这项管理需求更为有效。所以,质量管理标准实践中,需加大各部门对种苗要求、种苗方法、种苗养护方案的管理措施,这对于提升植株质量有积极地作用[3]。 其二,设立标准的过程中需结合植株的生产方法和生产内容进行综合性推广,要求工作人员明确相应法律体系内容和市场质量管理标准,落实操控标准与推广过程中,构建有效、合理的市场监管氛围,提升管理的有效性。通过构建出一个科学、公平的守法的管理体系,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docx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造林绿化树种种子检验的抽样,净度分析,发芽测定,生活力测定、优良度测定、种子健康状况测定、含水量测定、重量测定以及x 射线测定的原则和方法.还规定了质量检验证书的内容和格式。本标准适用于林木种子生产者、经营管理者和使用者在种子采收、调运、播种、贮藏以及国内外贸易时所进行的种子质量的检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敬。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奉的可能性。GB 7908-1999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T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3 抽样 3.1 目的抽样是抽取有代表性的、数量能满足检验需要的样品,其中某个成分存在的概率仅仅取决于该成分在该种批中出现的水平。为使种子检验获得正确结果并具有重演性.必须按照本规程规定的方法.从种批中随机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初次样品、混合样品和送检样品。这是因为同它应当代表的种批相比,样品的数量极少,无论检验工作做得如何准确,检验结果也只能表明供检样品的品质。因此必须尽最大努力保证送检样品能准确地代表该批种子的组成成分。同样,检验机构也要使分取的测定样品能代表进检样品。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样品的检验评定种批品质 3.2 定义 3.2.1 种批具备下列条件的同一树种的种子: a)在个县范围内采集的;

b)采种期相同; C)加工调制和贮藏方法相同; d)种子经过充分混合,使组成种批的各成分均匀一致地随机分布; e)不超过规定数量。特大粒种子如核桃、板栗、麻栋、油桐等为10 OOO kg ;大粒种子如油茶、山杏、苦楝等为5 OOOkg;中粒种子如红松、华山松、樟树、沙枣等为3 5OOkg;小粒种子如油松、落叶松、杉木、刺槐等为1 OOOkg 特小粒种子如桉、桑、泡桐、木麻黄等为2 5Okg。重量超过规定5%时需另划种批。 3.2.2 初次样品从种批的个抽样点上取出的少量样品。 3. 2. 3 混合样品从一个种批中抽取的全部人体等量的初次样品合并混合而成的样品。 3.2.4送检样品送交检验机构的样品,可以是整个混合样品,也可以是从中随机分取的一部分,但数量不得少于附录A 表A1 规定的最低量(见 3.3.3)。 3.2.5测定样品从进检样品巾分取,供作某项品质测定用的样品。 3.3 种批的抽样程序 3.3.1 原则 3.3.1.1抽样要受过抽样训练具有经验的人员担任,按本章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抽样。 3.3.1.2 抽样人员在抽样前应查看采种登记表和有关堆装和混合的情况。所有容器都必须具备标签并标记种批号。种批各容器或各部分的排列应便于抽样。

林木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6869085.html, 林木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 作者:李娜 来源:《乡村科技》2017年第28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保护环境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林木的种植在 保护环境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需注重对于林木种苗的管理。因此,应加大对林木种苗的管理力度,不断优化林木种苗生产技术,为我国环保事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林木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 [关键词] 林木种苗;管理措施;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8-37-2 林木种苗在林业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整个林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因此,在进行林木种苗的管理与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林木种苗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种类的林木种苗进行分类管理,制订差异化的管理方案,才能提高林木种苗的管理效率,为林木种苗的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1]。在林木种苗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完 善的生产管理体系,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并适当引进优质品种来提高林木种苗的质量。 1 林木种苗的管理措施 1.1 育苗管理 育苗是整个林木种苗管理过程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在育苗阶段,需要工作人员对林木苗种的种子进行筛选,这一步骤对于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林木种苗的质量。因此,应加强对选种技术的研究,才能为林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选完种子之后,需要对种子进行再次筛选。然后将优质的种子进行脱粒、净化,最后将种子置于合适的环境中进行保存备用。在育苗阶段,最需要重视的事情就是播种。在播种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催芽。之后需要为种子准备一个合适的苗床,待催芽完成后将种子放入苗床中。最后就是对苗床进行培土,然后在土层上方覆盖一层草。这就是整个育苗环节,也是整个林木种苗管理过程的基础。另外,在育苗过程中,要注重对于播种量的控制,因为播种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林苗的生长。在林木育苗过程中,可以参照如表1所示的播种量进行播种,以确保苗木正常生长[2]。 1.2 幼苗抚育管理 在幼苗抚育阶段,主要是对幼苗的发芽期与苗期进行管理。在幼苗的发芽期,需要定期检查幼苗的发芽情况,保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当幼苗的发芽率超过70%以后,可以适当将芽床上覆盖的草去掉一部分。直到所有的幼苗都开始发芽,才可以将全部的草去除掉。幼苗发芽后就进入到了苗期管理阶段,这一阶段需要重点注意以下问题:①当幼苗进入苗期后,一般抗病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造林绿化树种种子检验的抽样,净度分析,发芽测定,生活力测定、优良度测定、种子健康状况测定、含水量测定、重量测定以及x 射线测定的原则和方法.还规定了质量检验证书的内容和格式。本标准适用于林木种子生产者、经营管理者和使用者在种子采收、调运、播种、贮藏以及国内外贸易时所进行的种子质量的检验。 2引用标准 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敬。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奉的可能性。GB 7908-199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T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3抽样 3.1 目的抽样是抽取有代表性的、数量能满足检验需要的样品,其中某个成分存在的概率仅仅取决于该成分在该种批中出现的水平。 为使种子检验获得正确结果并具有重演性.必须按照本规程规定的方法.从种批中随机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初次样品、混合样品和送检样品。 这是因为同它应当代表的种批相比,样品的数量极少,无论检验工作做得如何准确,检验结果也只能表明供检样品的品质。因此必须尽最大努力保证送检样品能准确地代表该批种子的组成成分。同样,验机构也要使分取的测定样品能代表进检样品。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样品的检验评定种批品质。 3.2 定义 具备下列条件的同一树种的种子: a)在个县范围内采集的; b)米种期相同; C)加工调制和贮藏方法相同; d)种子经过充分混合,使组成种批的各成分均匀一致地随机分布; e)不超过规定数量。特大粒种子如核桃、板栗、麻栋、油桐等为10 000

kg ;大粒种子如油茶、山杏、苦楝等为 5 000kg;中粒种子如红松、 华山松、樟树、沙枣等为3 500kg;小粒种子如油松、落叶松、杉木、 刺槐等为1 000kg特小粒种子如桉、桑、泡桐、木麻黄等为 2 50kg。重量超过规定5%时需另划种批。 从种批的个抽样点上取出的少量样品。 3. 2. 3 混合样品从一个种批中抽取的全部人体等量的初次样品合并混合而成的样品。 送交检验机构的样品,可以是整个混合样品,也可以是从中随机分取的一部分,但数量不得少于附录A表A1规定的最低量(见 从进检样品巾分取,供作某项品质测定用的样品。 3.3 种批的抽样程序 ,按本章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抽样。 ,抽样人员能看出袋间或初次样品间的差异时,应拒绝抽样,直至重 新混合均匀后再行抽样。 ,须检查每个初次样品的种子真实性,检验在混杂程度、含水量、颜色、光泽、气味以及其他品质表现方面是否一致。如初次样品间最有很太差别,可以认为该批种子是均匀一致的,可混合成混合样品。 ;如混合样品的大小已适当,则不必缩减.直接作为送检样品。 ,并按附录C(标准的附录)中表c1壤写检验申请表。

林木种苗质量自查报告范文

林木种苗质量自查报告范文 寄语:下面是我们的为大家的林木种苗质量自查报告范文,请大家参阅! 根据省林业厅林种函〔**〕587号《关于开展**年林木种苗质量检查工作 __》要求,我局对全县林木种苗质量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依据及时间 依据《中华人民 __种子法》、《安徽省林木种子条例》、《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自查时间为**年9月20日—10月8日。 (二)自查范围及重点 自查范围:生产、销售和使用林木种子的单位及造林地、苗圃。自查重点:林业重点工程造林使用的林木种子和苗木等。 (三)自查主要内容

林木种苗质量情况,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执行情况,林木种苗标签制度执行情况,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情况,林木种苗质量自检情况,林木种子情况,按照造林作业设计使用林木良种以及种苗质量要求情况。 (四)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及时成立了由营林站为主的林木种苗自查小组,负责全县林木种苗自查工作,依据政策要求和标准,对全县种苗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质量抽查;二是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明确了林木种苗抽查范围,以苗圃地及近年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造林地为重点,对育苗圃地情况、造林苗木质量等进行自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三是近一步完善林木种苗质量管理,不断规范林木种苗市场秩序,维护林农利益,营造良好的种苗经营市场氛围。 (一)林木种苗合格率。 经过对2个苗圃及4个造林现场抽查,共抽查了6批苗木,苗木苗批合格率为100%。 (二)苗圃育苗水平及圃地管理情况。

此次抽查的2个苗圃生产及经营规模小,基础设施差,缺乏灌溉等设施,圃地管理水平粗放。 (三)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持证情况。 抽查的七都考坑绿化苗木园及矶滩乡秋浦河湿地植物繁育中心苗圃2个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单位中,有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2个,占100%。 (四)标签制度落实情况。 在检查的2个苗圃地中,尚未执行苗木标签制度。 (五)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管理情况。 检查的2个林木种苗生产单位中,均建立了档案资料,但档案资料零乱,内容不规范、不齐全。 (六)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质量自检情况。

林木种苗专业技术总结

林木种苗专业技术总结 篇一:林木种苗专业技术总结 专业技术总结 我是的一名种苗培育技术工人,参加工作多年来,在工作中向师傅虚心学习,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在师傅的指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业务水平逐渐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自己多年来在思想建设、专业技术工作中的表现和收获做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素质 在林业局的号召和领导的带领下,我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与之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十几年来我始终让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踏实敬业、勤奋上进的工作作风。 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加强团结服从管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参加林业局组织的各种政治活动和公益性活动。但我不能满足以前所取得的成绩,还

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 项集体活动,工作中要加强团结,服从管理,乐于助人,平时要能热心帮助他人解决困难,求真务实,要紧跟形势,认真学习五岔沟林业局提出的“内方外圆、富民强局”工作方针及指导思想,并肩作战齐心协力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三、专业工作方面 通过多年来的学习实践,对林木种苗专业方面有以下心得。 (一)提高对林木种苗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种苗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造林成效。充分认识到种苗在林业事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战略地位和关键作用,采取有力措施,落实一把手抓种苗,超前抓种苗,下大力气抓种苗的工作方针,切实抓紧抓实种苗工作。同时要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加大《种子法》和林木种苗质量标准的宣传力度,营造重视种苗质量的社会氛围,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建立和加强种苗质量管理的有效机制和手段,确保为造林绿化提供质量优良的林木种苗。 (二)强化种苗质量全过程监管力度。要按照有关种苗生产技术规程,抓好林木种苗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强化苗木田间管理,按照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深入到育苗点,按照壮苗培育要求及时指导监督育苗户做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间苗、定苗等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尤其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做好防灾保苗工作(:林木种苗专业技术总结),促进苗木健康生长,确保苗木数量和质量。二是要加快种苗生产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的修

林木种子贮藏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种子库条件、包装材料、入库、库房管理、出库、运输等有关事项,并列入125个树种种子贮藏条件。本标准适用于林木种子经营和使用单位的林木种子贮藏。2引用标准GB2772—81林木种子检验方法GB7908—87林木种子3种子库3.1库房要牢固严实,隔热防潮,无洞无缝,能密闭,能通风。3.2种子库要有干燥、净种、检验设备;要有测温测湿仪器、衡器、容器;要有防火、防鼠、防鸟、灭虫、灭菌设施;要有晒场、苫布和运输工具。4包装4.1包装材料必须适应林木种子的生理特性,坚固、耐用、清洁、重复利用的必须杀虫、灭菌。包装要便于搬运、堆放、清点,便于装入、倒出、取样。 4.2不耐压的种子用硬质容器盛装。4.3干藏种子可用麻袋、布袋、聚丙烯编织袋盛装,需要密封防潮时应内加聚乙烯袋(内包装袋应比外包装袋和40cm,宽10cm),也可用铁桶等容器密封贮藏。4.4温藏种子可混湿沙、苔藓或锯末等保湿材料,用筐、篓等通气性能好的容器盛装。4.5麻袋、布袋、聚丙烯编织袋盛装种子应缝紧。聚乙烯袋应拴扎或封口。4.6同批种子应使用同一类型容器,各容器内的种子重量相等。5入库 5.1入库种子必须按国家标准GB2772—81进行抽样、检验。5.2入库种子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GB7908—87的规定。种子含水量必须符合附表所规定的要求。5.3对带有病虫害的种子,应根据具体条件,采取过筛、药剂熏蒸或盐水、温水浸泡等方法处理后方可入库。药剂熏蒸处理方法见附录A。5.4种子入库时间秋冬成熟的种子,最迟在次年4月底以前入库;夏季成熟的种子,在调制后及时入库。种子入库前,应先散热降湿,分批入库。5.5入库种子必须附有种子采收登记表和标签,并及时填写种子入库验收报告单,见附录C。5.6种子入库时,必须填写入库贮藏作业表(见附录D)、库存种批号明细帐(见附录E)和库存树种明细表(见附录F)。6库房管理 6.1库房、容器必须保持整洁。6.2种子全部出库后,要彻底清扫库房,堵塞洞、缝,并用药剂消毒,扑灭残留害虫,仓库消毒用药种类及剂量见附录B。6.3库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发热、生潮物品以及化肥、农药,不得混放影响种子质量的物品。6.4库房、货架、堆垛应有明显标牌,种子应按种批堆放。6.5码垛要有利于通风和人身安全,便于管理。垛应垫高,离地面不低于15cm,垛与墙壁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小于60cm。垛高不超过8袋,宽不超过2袋。6.4库房、货架、堆垛应有明显标牌,种子应按种批堆放。6.5码垛有利于通风和人身安全,便于管理。垛应垫高。离地面不低于15cm。垛与墙壁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少于60cm。垛高不超过8袋,宽不超过2袋。6.6干藏种子的库房要保持干燥。高温高湿季节,要降温除湿。湿藏种子要保持湿润、通气和适度的低温。6.7定期定时定点检查记载温度、相对湿度、霉变和虫害情况,发现异常迹象要针对原因及时采取措施。6.8定期检验种子品质,对发芽能力(或生活力)明显下降的种批,应及时上报处理。种子贮藏期间品质变化情况表见附录G。[!--empirenews.page--]6.9入库、出库、到垛、晾晒、更换容器时要查对标签,防止混杂。 6.10定期核实帐目,帐、物、卡必须相符。发现不符,及时上报处理。附录H、见附录I。 6.11库存的中小粒种子重量自然损耗率,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不得超过0.5%;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不得超过1%;时间在18个月以内的不得超过1.5%;时间在18个月以上的不得超过2%。6.12贮藏条件,应符合表的规定。7出库 7.1种子出库必须经过检验,并随附林木种子质量检验证和种子采收登记证。7.2出库的种子,包装必须完好并带有原标签。7.3种子凭出库证出库,严格核实,防止发错。8运输 8.1出库种子应及时发运。8.2运输种子时要防止曝晒、雨淋、受潮、受冻,防止种批混杂。不耐干燥的种子,要保湿通气。8.3种子运到目的地后,要及时验收妥善贮放。?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全国林木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内蒙古林木种子公司、山西、黑龙江、辽宁、北京、浙江、福建省(市)林木种子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章安、于淑兰、周陛勋、陈幼生、赵德铭、杨国华。

国家林业局关于2017年全国林木种苗质量抽查情况的通报

国家林业局关于2017年全国林木种苗质量抽查情况的通报 【法规类别】林业管理 【发文字号】林场发[2017]105号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局 【发布日期】2017.09.27 【实施日期】2017.09.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家林业局关于2017年全国林木种苗质量抽查情况的通报 (林场发〔2017〕10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有关司局、各有关直属单位: 2017年,我局委托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对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南、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14个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及内蒙古森工集团、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的林木种苗质量进行重点抽查,同时部署其他省、森工(林业)集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自查。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抽查内容、抽查方式、检测项目、判定依据

(一)抽查内容。 1.林木种子、苗木质量情况。 2.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执行情况。 3.林木种苗标签制度执行情况。 4.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情况。 5.林木种苗质量自检情况。 6.林木种子来源情况。 7.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确定采种林和在林木种子采收季节向社会公告采种期情况。 8.造林地种苗档案情况。 9.造林作业设计中是否对使用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提出要求情况。 10.按照造林作业设计使用林木良种以及种苗质量落实情况。 (二)抽查方式。抽查采取现场抽查与内业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种子抽查由抽查人员现场随机抽取种子样品封存后,带回检验室检测质量指标;苗木抽查由抽查人员现场检测苗木质量指标。 抽查人员现场检查被检单位许可、标签、档案、自检、种子采收等制度落实情况及造林作业设计中良种使用、种苗质量要求情况,并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检测结果出来后,承检单位向被检单位反馈抽查结果、抽查结论及建议。 (三)检测项目。 1.林木种子:净度、发芽率(或生活力,或优良度)、含水量。 2.苗木:综合控制条件、地径、苗高、根系。 (四)判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

广东省林木种苗质量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09广东林业科技2014年第30卷第2期 广东省林木种苗质量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古定球周世均 (广东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广东广州510173) 摘要文章介绍了广东省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情况,并对2010—2013年全省种苗质量抽查情况进行分析,指出现有种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种苗;质量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427(2014)02-0090-03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eed and Seedling Quality Management in Guangdong GU Dingqiu ZHOU Shijun (General Administation Station of Forestry Seed and Seedling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Guangdong510173,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e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forest seed and seedlings production,and analysed seed- lings quality sampling results from2010to2013in Guangdong Province,and then pointed out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eed and seedling quality. Key words seed and seedling;quality management;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据林业部门预测,到2020年前,广东省每年需要各类苗木(含花木)达10亿多株,其中林业重点工程需要苗木5亿株,社会造林绿化需要苗木2亿多株,外销苗木3亿株。广东省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处于全国一流水平,其中杂交松(Pius elliottii?P.caribaea)、高脂松(P.massoniana)、相思(Acacia confusa)类、桉树(Euca-lyptus)类等树种的选育繁殖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各类苗木、花木生产高度市场化,也是全国重要的苗木、花木集散地。种苗质量管理是营造林木的重要基础[1],种苗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森林质量优劣,也关系到生态景观建设。因此,加强种苗质量管理意义重大。 1广东省林木种苗生产和管理概况 据统计,目前广东省每年可生产林木种子60万kg,生产各类苗木13亿株(其中组培苗5亿株),近年来年销售额60亿元(不含草本花卉)。已成规模的种苗生产基地(含良种基地及苗圃)370个,其中国有苗圃91个,集体苗圃23个,经营总面积1.2万hm2;组培室面积2.4万m2,温室面积8万m2,大棚面积36万m2。全省国家级良种基地8处,省级良种基地22处,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0家,审定良种64个,认定良种34个。 广东省现有林木种苗管理机构22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10个、县级11个,定编专职种苗行政人员136人;全省共有种苗从业人员6254人,其中管理人员1239人,技术工人1763人,有1023人获得广东省林业厅核发的《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员证》。 2广东省林木种苗质量抽检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林木种子质量管理办法》、《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第一作者:古定球(1962-),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种苗管理工作,E-mail:gdq@gdf.gov.cn。 通信作者:周世均(1976-),男,经济师,主要从事林木种苗执法及种苗质量检验工作,E-mail:89475248@qq.com。

林木种子品质检验.doc

第五章林木种子品质检验 种子品质包括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个方面,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遗传品质是指从母体遗传下来的特性,所以遗传品质的好坏,取决采种母树的选择;播种品质是指种子的生活力强、纯洁一致、饱满健壮、无病虫害。它受林木的生长状况、气候条件、土壤水肥等因素的影响。 本章所讲的种子品质检验,是指种子播种品质而言。通过播种品质的检验,才能判断各批种子的实用价值做到合理使用种子。还可以改进种子的采集、调制、贮藏和运输。使用遗传品质经过一定改良,播种品质优良的种子,就可培育出优质的苗木,因此检验种子的播种品质是林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一节抽样 一个种子批的种粒可以认为是无穷多。检验对于种粒又具有破坏性。因此检验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抽样。样品必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否则无论检验工作如何细致准确,其结果也不能说明整批种子。这是因为种子群体中的各个种粒的大小、轻重、成熟程度、饱满程度、机械损伤以及病虫感染等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别,其间含有夹杂物。种子堆又存在着自然分级的现象,在倾泻或振动时,光滑的同粗糙的、大的同小的、重的同轻的各种颗粒就会重新分配、重新组合,不可能按比例均匀地分布在种子堆中。要使样品有最大的代表性,关键在于认识种子群体的这种不整齐性,严格遵守抽样程序。 一、抽样程序 正确的抽样程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一个种批随机分布的若干个点上抽取初次样品,充分混合,组成混合样品;第二个阶段是从混合样品中抽取若干数量组成送检样品,检验站再从中一一抽取测定样品。 第一阶段是全部抽样工作的基础,工作量大,最好趁种子摊放晾晒之时,或装入容器倒出容器之时进行。否则就需从容器中用取样器取样或徒手取样。第二个阶段实际上是样品数量的逐步缩减,最好是使用分样器。 混合样品的数量一般不宜少于送检样品的10倍。送检样品的最低量通常根据种粒的大小作出规定。例如,一般要求小粒和特小种子送检样品至少含有10,000粒种子,中粒的至少含有3,000—5,000粒,大粒和特大粒的至少含有300—500粒。因此,凡《林木种子检验方法》没有列入的树种,可以参照千粒重大致推算出送检样品的最低需要量。 二、种批 一个种批是指性状大体一致,可以作为一个单位接受检验、调拨、贮存的一份种子。性状大体一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范围的宽窄随使用的目的和方便而定。例如,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当比较不同坡向对种子品质的影响时,从各个坡向上采得的种子也要归入不同的种

林木种苗工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林木种苗工 一、职业名称:林木种苗工 二、职业编码:5-02-01-01 三、职业分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 林业生产及野生动植物保护人员 >> 营造林人员 四、标准发文:劳社厅发[2004]1号 五、包含工种:林木种苗工(08-001) 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工(*) 六、职业描述:从事树木种实和林木种条的采制、储藏,苗木、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的培育管理的人员。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 (1)调查林木种源,预测种实和林木种条产量; (2)采集、处理及贮藏林木种子; (3)培育管理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 (4)进行苗圃的整地、播种、扦插、嫁接、移植和苗木的出圃、假植; (5)除草、松土和施肥、打药,防治林木种苗见的病、虫、鸟、曾害等; (6)协助技术人员进行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苗圃的标准地选设及调

查。 注:职业描述以已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内容为准

七、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林木种苗工。 1.2职业定义 林木种苗工是指从事林木种子和苗木生产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取得高中毕业证书,从事本职业1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经考试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3)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3)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含本科)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市林木种苗质量管理整改情况报告

×××林木种苗质量管理整改情况报告 省厅: 根据省林业厅《关于我省 ???年林木种苗质量检查情况的通报》(粤林函??????××号),对我局林科所林木种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局组织营林部门和林科所的力量,对通报申报书的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市林科所现有土地经营面积约 ??亩,此外还在气候及立地条件较好的镇租赁了 ?亩土地建立了育苗基地。近几年,××市林科所每年可为我市提供各种造林、工程造林及园林绿化苗木达 ??多万株,主要有山杜英、香樟、火力楠、闽楠等工程造林苗木,还有黄金香柳、美花红千层、冬青、罗汉松、含笑等园林绿化苗木。但是,今年初,省厅组织力量到我市进行种苗质量检查,发现我市林科所在育苗质量和乡土阔叶树种的良种选育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自检质量没有落实,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落实了三项整改措施。 一、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为抓好整改工作,我局明确由局分管营林的副局长负责组织整改,并从营林股抽调 名技术力量到林科所开展整改工作,确保了整改的组织领导和人员到位。 二、贯彻《种子法》、加强档案建设 通过整改,我们明确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种子法》,坚持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认真做好林木品种的审定,林木种子的检验、检疫、标签和采种制度,抓好良种选育速度,大力推广良种育苗的培育和选用,为确保造林绿化成效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切实加强林木种苗基础管理工作,指定专人专职按照《种子法》的要求做好林木种子的来源地、种子质量、发芽率等方面的生产、经营档案建设,加强档案的管理和健全工作。 三、加强学习,提高技术和操作技能,顺应形势的发展 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培育苗木和科研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