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水规划

节约用水规划
节约用水规划

第六章节约用水规划

第一节节水面临的形势

一、节水的必要性

节水是在不降低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前提下,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取用水过程中的损失、消耗和污染,杜绝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科学合理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它不仅对缓解城市用水矛盾,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保护和使用水资源产生深远的影响。

根据温岭的水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着必须进行节水。

(一)水资源量不足及时空分布不均是温岭市的情况,节水是缓解当前与今后城乡缺水矛盾的长期硬性措施

温岭水资源量少,多年平均总水资源量为8.5743亿m3,人均仅为733 m3(按常住人口117万计算),为全省人均的34.4%,低于全市人均水平,更大大全国人均水平。水资源分布不均与人口、土地资源不相适应,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降水及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在5-9月中,6月份主要是梅雨,而7-9月降水主要依赖台风降水,如遇空梅且逢无台风影响,则会引起温岭连旱,造成人蓄饮用水困难。2003年就是这种情况,全市普遍发生大旱,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影响,居民用水严重短缺,并且已连续影响到2004年了。这种降水及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开发利用困难等问题,做好节水工作能缓解城乡的缺水矛盾,因此,应该将节水作为温岭解决缺水矛盾的长期硬性措施。

(二)节水是保障温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政策

国际上公认,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750 m3为用水紧张线,人均有水1000 m3为生存的起码要求线。到2030年温岭的人口将达到165万人左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94 m3。为此,温岭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举,把节流放在首位

的方针,实现以提高水效率为核心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温岭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治理、改善和保护温岭水环境迫切要求加强节水工作

温岭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水环境恶化,已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先前温岭没有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大部分企业虽然有各自的污水处理设施,但是有的企业为了减少治污费用,将那些污水处理设施作为摆设,对产生的污水不处理,直排河道和地下,已严重污染河道水和地下水。河网的功能遭到严重的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另一方面,水资源紧缺造成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随着温岭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长,水环境的压力在不断加重,这需要通过节水加以遏制。

二、节水的发展情况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较早,20世纪50~60就开展了节水灌溉技术研究;70年代初重点对自流区土质渠道进行防渗衬砌;70年代中期开始,试验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80年代对机电泵站和机井灌区推行节水节能技术改造;90年代开始,逐步实现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温岭的农业节水也紧跟全国的形势,结合温岭的特点有重点地开展着。

工业节水和城市生活节水工作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出现供水形势紧张局面,节水作为一种有效缓解措施得到广泛重视和采用。目前温岭基本建有节水机构,普遍开展了节水宣传,制定了一些节水管理法规,整个节水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在生活节水方面,做到了计量安装水表收费,取消了居民生活用水包费制,目前正准备实行梯级水价,减少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三、节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温岭的节水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仍然相距甚远。缺水的潜在

压力未得到缓解,水资源质量呈恶化趋势未得到控制。节水工作在总体上对缓解缺水和水环境恶化问题显得乏力。

当前节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一是节水理论不够清晰。节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必须认真研究。要针对水资源短缺的具体情况,形成建设节水型社会理论,科学地指导节水工作。

二是节水目标不够明确。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应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水资源状况和产业结构进行目标分解,指导不同区域的节水工作。

三是无系统的节水规划。当前还没有编制节水规划,城市和农村水资源管理分割,工农业、城市生活用水的矛盾,对节水问题还没有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

四是工作重点不够突出。从水的需求来看,生活和生产用水都在抓节水,但重点不够突出。生产用水应以行业万元增加值用水定额为纲,逐步与国际接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生活用水应向国际节水型国家看齐;生态用水也应该节水,主要是系统规划,狠抓用水后的生态系统改善效益。

五是法律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国家有关节水管理的法规,只有国务院转发的“城市节水管理规定”,全面节水管理还没有法律依据,监督力度更无从谈起。

六是市场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提高水价已成大势所趋,但合理水价机制远未形成,水价的提高必须适时、适度、适地,才能真正形成激励机制,才能使节水形成产业,形成市场。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有些投入,对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尚无投资渠道。

七是节水科技进步不够完善。节水的高新技术、节水的监测、管理和实施手段都很落后,与当前高新技术蓬勃发展,有益于水资源的高技术产业迅速形成的局面形成反差。

八节水应该是地域、行业提高用水总效率的统一体,应该有权威机构在

统一的法规和政策指导下,互相配合,相互衔接、互为补充、优化配置,才能实现用水总效率的科学提高。而目前节水管理仍处于分割状态,管理力度不够。

第二节节水规划的规划依据、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规划依据

《节水灌溉技术标准选编》 

《节水管理与节水技术》

《城市用水管理》

《城市水资源的调查利用和预测》

《城市发展与水资源》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新认识》

《加强水权管理和监督建立节水型社会》

《关于印发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的通知》(建设部 国家经贸委 国家计委)

《全国节水规划纲要》(2001-2010年)

二、规划原则

一是密切结合温岭经济社会发展,贯彻十五大提出的“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可持续利用战略方针,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规划具有全局性、阶段性、科学性、可行性与指导性,因地制宜,统一协调。

三是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协调开源与节流,农业与工业、城镇生活、生态用水的关系,协调水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实现需

水与供水节水,农业节水与工业、城镇生活节水,节水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总体平衡。

四是综合配套节水规划提出的措施。

三、规划的总体目标

(一)农业节水:至2010年重点对中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提高渠系利用系数,将渠系利用系数从0.6~0.85提高到0.8~0.9;加快标准农田改造力度,推广薄露灌溉和喷滴灌,使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万为亩。2020年前所有的灌区节水改造全部完成,渠系利用系数整体提高到0.8~0.9 ;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3.2万亩。2030年前大部分有效灌溉的都采用节水灌溉,面积为45.4万亩。

(二)二产节水:规划期内在二产增加值年增长在10%左右的情况下,通过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取用水量的增长2010年前控制在每年4.7%以内,2020年前控制在每年2.5%以内,2030年前控制在每年0.6%以内;二产重复利用率由目前的40%~50%,提高到80%以上,二产万元增加值取用水全市平均下降到8 m3以下。

(三)城镇生活节水:重点是推广节水器具和减少输配水、用水环节的跑、冒、滴、漏。2010年前新建民用建筑全部使用节水器具,城市单位原有建筑的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全部更换为节水型器具,杜绝跑、冒、滴、漏;力争到2010年对浪费水严重的用水器具基本改造完成,城市公共设施全部采用节水器具,空调冷却用水的循环率达到96%。

(四)农村生活节水:重点推广生活节水器具,至2010年,农村生活用水控制在100升/人·天;2020年控制在130升/人·天。

(五)到2010年在全市建成健全的节水管理体系、法制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节水运行机制和节水产业,

全民节水意识普遍得到增强。建立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节水管理体制。

第三节农业节水

一、农业节水发展需求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头等大事,不允许有丝毫的削弱;2002年农业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70%左右,因此农业节水事关全局,必须积极发展。

从全市水资源供需情况看,农业节水面临强劲的发展需求:

一是现有较多的耕地没有灌溉设施,属雨养农业,需要通过节水保墒,提高单产。

二是现在有效灌溉面积中每年由于水量不足等多种原因,有部份面积实灌不到,其中中低产田面积较大,需要通过节水改造,保证农作物用水,提高单产。

三是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用水急剧增加,为解决城乡争水矛盾需要节水,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四是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用水量剧增,为解决乡镇企业用水也需要大力促进农业节水,以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

二、农业节水发展总体设想及基本对策

农业节水发展的总体设想是:农业节水发展应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地区小城镇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相协调,依据水资源条件,按不同水平年分地区实行用水的总量控制。节水的重点是灌区的节水改造,按节水目标规划发展。同时加强节水目标规划的管理和协调。

基本对策:一是节水增产为目标对灌区进行技术改造。温岭灌区都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由于工程老化失修或已到报废年限,灌溉效益衰减,灌溉

用水浪费严重。因此根据温岭自然、水资源、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特点,以节水、高效为目标,对灌区实施“两改一提高”,即改革灌区管理体制,改造灌溉设施和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重点放在现有灌区渠道防渗、建筑物维修、更新和田间工程配套等节水技术改造上。

二是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因地制宜分别推广发展管道输水、渠道防渗、喷灌、微灌、水稻浅湿灌、改进沟畦灌等工程节水措施;在山丘区,因地制宜建设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雨水蓄水工程,努力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三是加强用水定额管理,推广节水灌溉制度。在加强工程管理的同时,制定各主要农作物的用水定额,根据定额确定灌溉水量,实行控制。积极研究和推广节水灌溉制度,把有限的水量集中用于农作物用水的关键期,以扩大灌溉面积,使灌溉总体效益最大。

四是平田整地开展田间工程改造。地面灌溉是温岭目前采用的一种灌水方式,预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占主导地位。据有关分析,地面灌溉用水损失中,田间部分损失占到35%左右,说明田间节水潜力很大。造成田间用水损失的原因是畦块过大,地块大平小不平,致使灌水不均匀,深层渗漏严重。实施田间工程改造投资省、效益大,节水增产效果良好。

五是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各种节水工程技术只有与相应的节水农业技术相结合,才能发挥综合优势,达到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的最终目标。节水农业技术措施包括抗旱节水品种、地膜覆盖、少耕免耕、节水增产栽培、农业结构调整等,都具有投资省,节水增产效果显著,技术成熟等特点,推广前景广阔。

三、农业节水发展目标

从水量看,温岭水资源较贫乏,需要较严格地限制发展耗水量大的工业用水项目,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强化工业节水措施,协调好与农村节水的关系,从总体上使水资源供需平衡,努力建成节水型的工业。

从水环境看,当前温岭大部分地区水环境恶化,主要是一些工业废污水不经处理随意排放所至。在国家和地方加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以及城市对水环境要求愈来愈高的情况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工业节水经验表明:为了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严厉的排污控制政策是促进工业节水的主要动力。

从二产自身发展的情况看,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温岭二产面临全面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二产技术水平升级,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等都会影响二产节水。

二、二产节水发展总体设想及基本对策

考虑上述二产节水发展的需求特点,温岭二产节水发展总体设想是:二产节水在地区上与农业节水及城市化发展相协调,按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原则实行用水总量控制,而且与水环境的治理、改善和保护的要求相配合,同时结合二产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水平升级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为此,采取以下基本对策:

(一)制定和完善二产节水法规和政策。

研究制定鼓励二产节水的政策,规范企业用水行为,将二产节水纳入法制化管理。发布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落实减免税的优惠政策;编制限制高取水项目目录及淘汰落后的高耗水工艺和高耗水设备(产品)目录;制定二产节水的技术政策,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技术与设备,淘汰落后的技术与设备;制定鼓励废水综合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及综合利用海水、微咸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政策。

(二)加大以节水为重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1988年1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1988年12月20日建设部令 第1号发布)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使用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城市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第四条国家鼓励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 在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业务上受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行业的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同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制定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同时,制定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并根据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制定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各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业的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和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第七条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40%(不包括热电厂用水)的城市,新建供水工程时,未经上一级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不得新增工业用水量。 第八条单位自建供水设施取用地下水,必须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依照国家规定申请取水许可。 第九条城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节约用水设施的竣工验收。 第十条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综合用水定额和单项用水定额。 第十一条城市用水计划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资源统筹规划和水长期供求计划制定,并下达执行。 超计划用水必须缴纳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应当从税后留利或者预算包干经费中支出,不得纳入成本或者从当年预算中支出。 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的具体征收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二条生活用水按户计量收费。新建住宅应当安装分户计量水表;现有住户未装分户计量水表的,应当限期安装。

城市节约用水倡议书600字

城市节约用水倡议书600字 水是生命之源,是发展之本,生态之基。面对持续干旱的极端气侯,水资源和水环境形势日趋严峻,合理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更是我们必须共同履行的使命。为此,我们联合向全市用水企业、学校、机关、医院、宾馆居民等发出以下倡议: 勇挑城市节水重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城市节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科学的节水规划指导,以完善标准体系为基本保障,建立健全节水长效机制,强化管理,节水减排,开展水环境治理工程,争做节约用水的示范者和推动者,争做节约资源的组织者和监督者。 秉承先进节水理念。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用水方式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支撑,以落实各项节水管理制度为着力点,积极抓好节水技术改造,推进节水新技术,优先使用节水型器具,提高节水效率,将城市社会水循环对自然水循环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贵阳。 践行节约用水观念。利用各种媒体,做好舆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节水氛围,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节水型城市建设,把良好的节水习惯贯穿于生产生活全过程,形成“人人皆知滴水之贵,时时履行节水之约”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1/ 2

城市节水,时不我待。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提高忧患意识、节水意识,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争做节约用水的宣传者、文明用水的倡导者、科学用水的践行者,让贵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作为XX市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让我们义不容辞地承担使命,倡议全社会同担节水使命,共谱人水和谐新篇章。 2/ 2

XX年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总结

XX年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总结 苏州位于长江下游,太湖之滨,境内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网密布,物产丰富,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市区下辖吴中、相城、新区、园区、沧浪、平江、金阊七个行政区。XX年全市gdp达到67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69亿元,其中市区gdp为271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9亿元。已先后在全国率先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群、“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荣获“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 为进一步提高节约用水水平,有效解决城市水污染,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步伐,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市从xx年起,按照《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要求,结合城市节水管理的实际,提出了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目标。几年来我市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重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为载体,加强节约用水和集约取水管理,推进城市生活节水管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节水产业,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和器具,提倡循环用水、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和污水处理回用,增加雨水资源供应渠道,鼓励“中水”回用,强调发展循环经济,把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和节约用水作为重要的目标任务。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创建机构,加大节水投入,严格规范管理,广泛深入发动,扎实有效地推进城市水务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一是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我市一直高度重视城市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成立了苏州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负责全市计划用水、地下水资源等城市节水管理工作。xx年为了更好地开展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市专门成立了由阎立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市长担任常务副组长,市水务局、发改委、经贸委、环保局、建设局、人事局、法制办、各区政府等32个区、局主要领导组成的“苏州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9月27日市政府召开了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动员大会,阎立市长作了动员报告,全面启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会议,听取创建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部署和安排年度创建任务。 二是明确职责分工。对照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我市结合创建工作实际,拟定下发了“苏州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意见”,并与各区、局责任单位签定“节水型城市创建目标责任书”,分别明确了各责任单位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并把创建工作作为政府年终责任目标考核的内容之一,

2020年城市节约用水征文【精选范文3篇】

城市节约用水征文【精选范文3篇】 篇一 偶然的机会看到节水宣传活动,有写点东西的冲动。我节水的的习惯是在长期缺水的环境下形成的,日常洗衣、洗菜水都是循环使用,想把自己经历的和水故事分享给大家。 丰厚村与干瘪村。我出生在一个叫丰厚的小山村,一看名字就能感觉到村子里一定物产丰富,家家富得流油,现实恰恰相反。村子里没有常流的河水,一年365天有300天河里没水,只有夏天雨季时会有,种田主要靠天吃饭,就没浇田这项工序,全村就靠两口井生活,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送我们一个村名“干瘪村”。记得上小学时一天下了大雨,村子里的西河和东沟都满了,婶子高兴的说:“现在咱村是沟满河平,谁再叫咱们村为干瘪村,我们绝不答应。”大家都高兴的附和着。但这样高兴的日子随着秋天的到来而远去,等到国庆节前后该播种麦子时,大伙又眼巴巴的瞅着干裂的土地,祈祷龙王爷尽快布云施雨。

一瓢水5棵苗。小时候一家人到田里种地瓜,每一棵地瓜苗都需要浇 水才能种活,水是用手推车在很远的井里运来,为确保每棵成活又不 浪费水,一瓢水需均匀的浇5棵地瓜苗,爹让我和姐比试谁浇的均匀,最后我得到了浇水的活,气的姐撅着嘴去插苗。 一双手两口水。冬天为节省热水,娘教我们洗手时先喝一口水到嘴里,然后像水龙头一样慢慢流出,双手在下面接着并搓洗,一口水用完时 就搓的差不了,再喝一口水冲冲,这手也就洗干净了。 孕妇和4桶水。结婚后家里买了洗衣机,我用洗衣机时都是把洗衣水 接到桶里用来拖地,洗一次衣服可以接4桶水。怀孕7个月时我正拖 着地,听到洗衣机要排水了,忙着赶去接水,一不小心滑倒了,一腚 做到了地上,我吓得半天缓不过气来。老公回家得知后下令,以后都 不许再接洗衣机的水,不能为了节水拿命开玩笑,要对自己和孩子负责。 节水,是一场生命的征途,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是时间与行动的较量,是现实与未来的拼搏,携一缕清香,秉一份执念,节水征途,我 们在路上! 篇二

节约用水规划工作大纲

节约用水规划工作大纲 (讨论稿)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二ОΟ四年四月

目录 一、目的与意义 二、目标与总体任务 三、规划编制依据 四、规划编制要求 五、主要工作内容 六、工作要求 七、进度安排 附件:节约用水规划编写提纲

一、目的与意义 水资源是国家发展中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报告和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的治水方针,明确指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要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把节水放在突出的位置,改进水资源利用方式,建立节水型社会”。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正在开展的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供求状况的变化,着力解决新时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治理等重大问题,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已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编制节约用水规划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节约用水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进水资源利用方式,减少水污染,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对水资源用水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潜力,明确节水目标,全面规划今后节水工作,对于指导和推进我国节水工作的发展,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配置、全面节约、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建立节水型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目标与总体任务 1.目标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的最佳效能,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要求挖掘新的节水潜力,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节水,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总结

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总结 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总结 单位工作总结 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组织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在巩固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中,于5月13日—19日正式举行XX年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以“节水,让城市更和谐、更美好”为主题,结合节水型社会示范建设的启动,营造了社会节水氛围,搭建了全民参与的节水平台,形成普及市民的节水文化,进一步提高了本市节水宣传工作水平。 整个宣传周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精心组织,全民落实 为切实抓好XX年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我们成立以水务局副局长沈依云为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并由**市供水管理处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宣传活动的计划、安排、组织和实施。并得到市政府、市文明办、市发改委等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本次活动从精心筹划到具体实施,始终贯穿着“巩固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线,以节水型社会建设系列启动仪式为抓手,通过多种形式,回顾了**在十年间创建节水型城市所

取得的成果。 在一周的活动期间,通过新闻媒体、成果展示、业务培训、参观水厂、走进社区、贴近校园、亲近企业、区县节水、专项执法等系列活动,广泛宣传了节水理念、节水效果和节水措施,使广大市民进一步加深了对节约用水的认识。生动体现了全市各级领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节约用水、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热情和信心。 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每年我们都希望把节水宣传周活动办得有新意,达到最佳宣传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今年的宣传周我们同样开展了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1、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在一周活动中,解放日报、东方电视台、**电视台和电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进行了跟踪报道。 尤其这次我们还特邀**教育电视台的专业人员,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全程跟踪拍摄了一周的宣传活动,并在闭幕式之前制作了一部以“节水,让城市更和谐、更美好”为题的专题片,在最后一天的闭幕式上,让与会人员第一时间看到整个节水宣传周的活动内容,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一种创新,同时也为扩大节水宣传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设计节水展板,展示十年成果。为了充分体现**在十年间创建节水型城市所取得的成果,委托专业公司设计、制作了节水成果展,以实践篇、案例篇和展望篇的形式,每天在不同的场合向社会公众展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1998年1月30日国务院国函[1998]137号批准,1998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号令发)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保护和合理用水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合用于城市规划区内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使用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介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城市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第四条国家鼓励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 在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中作出显蓍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业务上受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业的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的城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同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制定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同时,制定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并根据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制定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各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业的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和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第七条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40%(不包括热电厂用水)的城市,新建供水工程时,未经上一级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不得新增工业用水量。 第八条单位自建供水设施取用地下水,必须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依据国家规定申请取水许可。 第九条城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城市建设行

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节约用水设施的竣工验收。 第十条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综合用水定额和单项用水定额。 第十一条城市用水计划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资源统筹规划和水长期供求计划制定,并下达执行。 超计划用水必须缴纳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超计划用水加水费,应当从税后留利或者预算包干经费中支出,不得纳入成本或者从当年预算中支出。 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的具体征收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二条生活用水按户计量收费。新建住宅应当安装分户计量水表;现有住户未装分户水表的,应当限期安装。 第十三条各用水单位应当在用水设备上安装计量水表,进行用水单耗考核,降低单位产吕用水量;应当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等措施,在保证用水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第十四条水资源紧缺城市,应当在保证用水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采取措施提高城市污水利用率。 沿海城市应当积极开发利用海水资源。 有咸水资源的城市,应当合理开发利用咸水资源。 第十五条城市供水企业、自建供水设施的单位应当强供水设施的维修管理,减少水的漏损量。 第十六条各级统计部门、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城市节约用水统计工作。 第十七条城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未按规定本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或者节约用水设施经验验收不合格的,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限制其用水量,并责令其限期完善节约用水设施,可以并处罚款。 第十八条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必须按规定的苊期限缴纳。逾期不缴纳的,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除限期缴纳外,并按日加收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5%0的滞纳金。 第十九条拒不安装生活用水分户计量水表的,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安装;逾期仍不安装的,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限制其用水量,可以并处罚款。

上海节约用水规划

上海节约用水规划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上海市节约用水规划 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 水利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二○○三年五月

前言 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21世纪上海将建成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和国际航运中心之一。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成功必将使上海的发展跃上新的台阶,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要求城市的经济、科技、社会、人口素质、城市设施和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支撑。 节约用水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在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和减少污水排放为目的,所采取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等各项综合措施的行为。节约用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缓解优质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保障供给城市优质饮用水;有利于减少污水和废水的排放量,减轻对河道的污染,改善和保护本市的水环境;有利于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城市品位。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上海的节约用水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2000年5月组建成立上海市水务局又为新形势下开展节水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体制保障。水务局成立以来,陆续完成了“上海市水资源普查报告”、“上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纲要”及多项水资源的专项

规划(如供水专业规划,排水专业规划等)的编制,2002年11月上海市被评为国家节水型城市。本规划在上海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的组织下,在市经委、市建委、市水利排灌处、市给水处的大力协同下,在“上海市节约用水指标体系”、“上海市万元GDP用水量指标体系研究”、“上海市工业节水规划”、“上海市综合生活节水规划”、“上海市农业节水规划”、“上海市节约用水支持保障体系”、“节约用水方案的投资效益分析”等七个子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份全社会、全行业、全覆盖、全过程的综合性、指导性的节水规划,将为节水管理工作指明发展的方向,也有利于市政府水务管理部门对新一轮各项专业规划进行指导和协调,发挥规划的最佳综合效益,使上海的节水工作在新世纪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于城市生活节约用水的几点建议

关于城镇生活节约用水的几点建议 班级:水工—2 姓名:程凯波 学号:1202010217 2013年10月7日

关于城镇生活节约用水的几点建议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城市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水, 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 城市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 尤其是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以及随着供水设施的不断完善, 大量的农村生活用水城市化, 生活用水的比重将有较大增加,所以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城镇用水包括生活需水, 工业需水, 绿化用水, 以及消防用水。 我国城市的缺水问题突出,节约并高效用水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居民生活用水是城市供水的重要内容,根据《2011 年城市供水统计年鉴》,2010 年我国居民家庭用水占到供水总量的33.6%,高于生产运营用水等其他用水性质。因此,深入调研居民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性质等现状信息,并相应制定多样化节水措施,是城市节水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城镇生活用水的基本情况。 居民生活用水是指使用公共供水设施或自建供水设施供水的城市居民家庭日常生活的用水,包括饮用、烹调、洗涤、冲厕、洗澡等用水。居民生活用水是城市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占城市总用水量的40%~70%。居民生活用水的基本状况如下(本文以长沙、武汉、成都、重庆、广州、南宁、海口、贵阳、南昌、昆明等城市为研究对象): 1、人均日均用水量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据资料显示,南方区城市人均日用水量介于165L~300L之间。各城市的人均日用水量,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最高的为长沙市,为300L,其后依次为武汉、成都、重庆、广州四个城市,这五个城市较高。而南宁、海口、贵阳、南昌相对较低。昆明是一个缺水城市,人均日用水量最低,仅为165L,与长沙、武汉等城市区别较大。由此可以看出,人均日用水量地区差异显著,生活在不同省份不同城市中的居民,用水量也不同。 2、家庭用水的主要方面是清洁洗涤

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总结

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总结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组织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在巩固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中,于5月13日—19日正式举行XX年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以“节水,让城市更和谐、更美好”为主题,结合节水型社会示范建设的启动,营造了社会节水氛围,搭建了全民参与的节水平台,形成普及市民的节水文化,进一步提高了本市节水宣传工作水平。整个宣传周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一、精心组织,全民落实为切实抓好XX年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我们成立以水务局副局长沈依云为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并由**市供水管理处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宣传活动的计划、安排、组织和实施。并得到市政府、市文明办、市发改委等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本次活动从精心筹划到具体实施,始终贯穿着“巩固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线,以节水型社会建设系列启动仪式为抓手,通过多种形式,回顾了**在十年间创建节水型城市所取得的成果。在一周的活动期间,通过新闻媒体、成果展示、业务培训、参观水厂、走进社区、贴近校园、亲近企业、区县节水、专项执法等系列活动,广泛宣传了节水理念、节水效果和节水措施,使广大市民进一步加深了对节约用水的认识。生动体现了全市各级领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节约用水、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热情和信心。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每年我们都希望把节水宣传周活动办得有新意,达到最佳宣传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今年的宣传周我们同样开展了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1、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在一周活动中,解放日报、东方电视台、**电视台和电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进行了跟踪报道。尤其这次我们还特邀**教育电视台的专业人员,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全程跟踪拍摄了一周的宣传活动,并在闭幕式之前制作了一部以“节水,让城市更和谐、更美好”为题的专题片,在最后一天的闭幕式上,让与会人员第一时间看到整个节水宣传周的活动内容,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一种创新,同时也为扩大节水宣传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设计节水展板,展示十年成果。为了充分体现**在十年间创建节水型城市所取得的成果,委托专业公司设计、制作了节水成果展,以实践篇、案例篇和展望篇的形式,每天在不同的场合向社会公众展示,参观人数达到上千。 3、加强业务培训,参观制水流程。在各主管部门大力配合下,有160多家企业参加了节水业务培训,同时参观了杨树浦自来水厂和自来水博物馆,进一步了解了申城自来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4、多层面举办各类节水宣传活动。在市文明办、市经委和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节水型社区(小区)、节水型校区、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中心城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启动仪式。这向全市人民传递了一个信息,**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开展。 5、市、区联动,全方位开展节水宣传活动。为了把节水宣传周作为推进节水工作的载体,全市各区(县)根据市水务局节水宣传周活动文件精神,结合各区(县)具体实际,制定了节水宣传周活动工作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水宣传活动。如浦东新区的“节水一日行”,南汇、嘉定区的节水宣传专题活动等,都得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6、组织百名老红军参观自来水展示馆。市供水处组织共建党支部欧阳街道模范里委的近百名离退休老红军、老党员,参观了**市自来水展示馆,进一步从理性上认识:自来水是怎么得来的?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参观结束后,老红军、老党员们感慨地说:“活了一辈子,河水用过、井水也用过,现在饮上自来水,光知道会开龙头,让水‘哗哗流’,不知道自来水是怎么来的。现在知道了,自来水来得不容易,要经过多少道程序的处理才能得来,‘自来水不自来’,今后千万不能浪费!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全市各行各业、社会各界都来关注水、爱护水、节约水,起到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的积极作用。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的节约用水工程建设,XX年**被命名为节水型城市后,我们不居功绩,而居安思危,积极筹划新的节水工作目标,着手研究节水型社会建设,去年6月市政府批转了市发改委等五部门《关

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思维导图

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1.基本条件 1.1.1、法规制度健全 1.1.1.城市节约用水,水资源管理,供水、排水、用水管理,地下水保护,非常规 水利用方面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1. 2.城市节水管理规定等文件 1.1.3.城市节水奖惩办法、近两年奖惩台帐及通告等材料 1.2.2、城市节水机构依法履责 1.2.1.城市节水管理主管部门明确。有城市节水管理机构职责、工作机制和制度等 材料。 1.2.2.考核年限内,有城市节水的日常培训和管理记录。 1.2.3.考核年限内,有城市节水技术与产品推广台帐及证明材料。 1.3.3、建立城市节水统计制度 1.3.1.有用水计量与统计管理办法或者关于城市节水统计制度批准文件,城市节水 统计年限至少2年以上。 1.3. 2.城市节水统计内容符合地方文件要求,全面、详尽。 1.3.3.考核年限内,有齐全的城市节水管理统计报表和全市基本情况汇总统计报表。 1.4.4、建立节水财政投入制度。

1.4.1.有财政部门用于节水基础管理、节水技术推广、节水设施建设与改造、节水 型器具普及、节水宣传教育等活动的年度预算和批复文件。 1.5.5、全面开展创建活动 1.5.1.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目标和创建计划。 1.5. 2.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居民小区创建活动。 1.5.3.通过省级节水型城市评估考核满一年(含)以上。 1.5.4.有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世界水日等节水宣传活动资料:经常开展日常宣传。 2.基础管理指标 2.1.6、城市节水规划(8分) 2.1.1.有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机构编制、并经本级政府或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 城市节水中长期总体规划,得3分。 2.1.2.城市节水规划的规划期限为5-10年,内容应包含现状及节水潜力分析、规划 目标、任务分解及保障措施等,得3分。 2.1. 3.城市节水规划执行并落实到位,得2分。 2.2.7、海绵城市建设(6分) 2.2.1.编制完成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得2分。 2.2.2.出台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控相关制度,考核年限内,全市范围的新、改、扩 建项目在“一书两证”、施工图审查和竣工验收等环节均有海绵城市专项审核, 得2分。

城市节约用水倡议书

城市节约用水倡议书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条件,是不可 替代的宝贵资源。无锡是一个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采取切实 有效的措施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好水资源,努力建设节水型 城市,是缓解我市缺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 生活用水需求,保证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的迫切要求。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创建节水型城市必须坚 持节约优先、群众参与的原则,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每个市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节约用水落实到日常生产生活 之中。为此,我们向广大市民发出“每人每天节约一升水”的倡议,以节约用水的实际行动,为我市争创节水型城市作贡献、尽 责任。 倡导“每人每天节约一升水”,对广大市民来说,首先要从 家庭节水做起,做到科学循环用水,使用节水器具,积极应用节 水小技术、小窍门,把家庭节水落到实处。同时,在参与公共活动、生产活动过程用水时,做到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对于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来说,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加强 宣传教育,严格用水管理,加大节水投入,积极推广应用节水新 技术、新工艺,把节约用水落实到各个用水部位和环节。

“每人每天节约一升水”,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牢记“节约”两字,做节水的有心人,从身边做起,从细微处入手, 积极开动脑筋,创新办法,时时处处注意节水,就一定能收到实 实在在的效果。 “每人每天节约一升水”,贵在坚持。我们要牢固确立水资 源忧患意识,节约用水的责任意识,增强节水自觉性,努力养成 科学、文明、节约的用水习惯,使“每人每天节约一升水”的观 念深入人心,并成为持之以恒的自觉行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节约用水在全社会蔚成风尚,使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持久发 展。 创建节水型城市事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广大市民的切 身利益。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每人每天节约一升水”做起,扎扎实实推进节水创建工作,为全面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和 谐宜人新无锡作出积极贡献。

城市节约用水倡议书600字word版

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城市节约用水倡议书6字 水是生命之源,是发展之本,生态之基。面对持续干旱的极端气侯,水资源和水环境形势日趋严峻,合理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更是我们必须共同履行的使命。为此,我们联合向全市用水企业、学校、机关、医院、宾馆居民等发出以下倡议 勇挑城市节水重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城市节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科学的节水规划指导,以完善标准体系为基本保障,建立健全节水长效机制,强化管理,节水减排,开展水环境治理工程,争做节约用水的示范者和推动者,争做节约资源的组织者和监督者。 秉承先进节水理念。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用水方式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支撑,以落实各项节水管理制度为着力点,积极抓好节水技术改造,推进节水新技术,优先使用节水型器具,提高节水效率,将城市社会水循环对自然水循环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贵阳。 践行节约用水观念。利用各种媒体,做好舆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节水氛围,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节水型城市建设,把良好的节水习惯贯穿于生产生活全过程,形成“人人皆知滴水 之贵,时时履行节水之约”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共同 建设美好家园。 城市节水,时不我待。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提高忧患意识、节水意识,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争做节约用水的宣传者、文明用水的倡导者、科学用水的践行者,让贵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作为XX市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让我们义不容辞地承担使命, 倡议全社会同担节水使命,共谱人水和谐新篇章。 1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1998年1月30日国务院国函[1998]137号批准,1998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号令发)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保护和合理用水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合用于城市规划区内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使用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介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城市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第四条国家鼓励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 在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中作出显蓍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业务上受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业的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的城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同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制定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同时,制定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并根据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制定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各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业的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和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第七条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40%(不包括热电厂用水)的城市,新建供水工程时,未经上一级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不得新增工业用水量。 第八条单位自建供水设施取用地下水,必须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依据国家规定申请取水许可。 第九条城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节约用水设施的竣工验收。 第十条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综合用水定额和单项用水定额。 第十一条城市用水计划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资源统筹规划和水长期供求计划制定,并下达执行。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1988年发布)

【法规标题】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1988年发布)【发布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文字号】建设部令第1号【适用区域】全国适用【发布时间】1988-12-30 【生效时间】1989-01-01【关键词】环境,水及废水管理,取水用水管理,生态保护,资源管理,能源,节能降耗 【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 【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建设部令第 1 1 号号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使用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城市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第四条 国家鼓励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 在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 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业务上受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行业的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同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第六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制定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同时,制定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并根据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制定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各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业的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和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第七条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40%(不包括热电厂用水)的城市,新建供水工程时,未经上一级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不得新增工业用水量。 第八条 单位自建供水设施取用地下水,必须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依照国家规定申请取水许可。 第九条 城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节约用水设施的竣工验收。 第十条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综合用水定额和单项用水定额。 第十一条 城市用水计划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资源统筹规划和水长期供求计划制定,并下达执行。 超计划用水必须缴纳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应当从税后留利或者预算包干经费中支出,不得纳入成本或者从当年预算中支出。 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的具体征收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二条 生活用水按户计量收费。新建住宅应当安装分户计量水表;现有住户未装分户计量水表的,应当限期安装。 第十三条 各用水单位应当在用水设备上安装计量水表,进行用水单耗考核,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应当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等措施,在保证用水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第十四条 水资源紧缺城市,应当在保证用水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采取措施提高城市污水利用率。 沿海城市应当积极开发利用海水资源。 有咸水资源的城市,应当合理开发利用咸水资源。 第十五条 城市供水企业、自建供水设施的单位应当加强供水设施的维修管理,减少水的漏损量。 第十六条 各级统计部门、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城市节约用水统计工作。 第十七条 城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未按规定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或者节约用水设施经验收不合格的,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限制其用水量,并责令其限期完善节约用水设

我国城市节约用水研究政策

浅谈我国城市节约用水研究政策 On Urban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 Policy ■ 李祖铭 ■ Li Zuming [摘 要] 随着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为显著特征的水危机己经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制约因素,尤其是我国大部分城市目前所面临的区域范围内持续恶化的水危机将随着人口的稳定增加、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成为我国城市所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要求尽快完善节约用水法律体系,推动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本文主要讲述城市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意义,我国节水事业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目前城市节水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通过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促进节约用水的深入探讨。 [关键词] 城市节约用水 研究 政策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with water and wastewater having increased dramatically,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pollution serious for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the water crisis has been become the most prominent of restricting factors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especially in most of our cities is facing its areas continued worsening as the population will increase at the stability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further speed up, and will become in China's cities the most press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severe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requires as soon as possible for perfect legal system to save wat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saving society. This paper mainly tells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water saving and signif- icance of water saving,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urban water conserv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rough the further perfect policy mechanism to promote saving water depth study. [Keywords] urban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 policy 一、 前言 以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为特点的水危机是我国大部分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制约瓶颈。随着我国水资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各界包括法学界对节约用水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要解决城市水危机首要的是要实现治水模式的转变,而节约用水是解决城市水危机的最有效措施。因此,中国的治水模式必须从过度依赖工程建设扩大供给为主转向制度建设激励节水,从单一的硬件建设(如基础设施)转向软件建设(如制度、法制等)。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能应从过度注重工程投资转向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积极进行节水政策的制定,建立节水型城市,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危机问题。而城市的节水政策则对节约用水的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 城市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意义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又是战略性的经济资 源。水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节约用 水既可减少从天然水体的取水量,缓解水资源危机, 又可减少供水和给水处理费用。还可同时减少排水 量和废、污水处理费用。供水的增加,相应的排水 量也会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费用也将增加,只有节 水,显著减少城市供排水量,才能将费用降下来。 不仅水资源贫乏地区要节水,水资源充足的地区也 要节水。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已把节 水工作提高到一定的战略高度。2004年3月 10 日 ,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国家主席 胡锦涛强调:“中国要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把节 水作为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把节水工作 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这 足以说明节水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 城市节约用水政策的发展过程 1984年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城市节约 用水工作的通知》,提出了“解决今后城市用水问题 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的方针,在加快供水设 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城市节约用水工作”。随后,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陆续成立了城市节约用水管理 机构,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 建立起了一套城市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也 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管理体系。1988年国家颁布 了《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各地方也陆续出台了 一些有关城市节约用水的地方法规和规章,使全国 的城市节约用水工作能够比较规范地进行。 四、 城市节约用水政策建议 1. 要不断完善节水法规体系,加强水资源统一 管理 水资源管理体制对节约用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其直接决定了节水工作的成败。目前,我国相 当部分的城市没有理顺水资源及节水管理体制,水 资源仍由多个部门分管,形成多龙管水的局面,极大 的阻碍了水资源管理及节水工作的进行。因此,政 府应从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出 发,依法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 体制,对城乡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 一管理,在认真贯彻执行《水法》、《水污染防治法》、 《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 定》等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快立法步伐,根据 各城市自身的不同特点尽早制定出台适合本城市的 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规章,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 的水法规体系,为节约用水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同 时,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和执法 监督工作,提高执法水平,保障各项法律、法规及 规章的有效实施。 2. 要实行节水优先、治污为本战略 节水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进 而节约供水工程投资,有效的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 的局面;同时也可以直接减少污水排放量,从而降 低城市排污负荷,减轻城市对区域水环境的水量和 水质上的双重压力,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 应重新审视并调整以前开源为主的治水思路,形成 科学合理的新治水思路。因此,在解决城市水危机 过程中,不应把节水作为一项辅助措施,而是应在 优先发掘城市节水潜力、充分发挥城市节水效用的 基础上,再考虑建设供水工程,开发利用多种非传 统水资源,从而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水应是解决我国城市水危 机的优先战略选择。在解决城市水短缺过程中,我 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开源为主的战略,建设了大 批取水、蓄水及供水工程。虽然这些工程在缓解城 市区域水资源短缺中曾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这一战 略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长期水短缺的局面,相 反由于大规模水利设施建设所引发的不适宜的区域 开发,或区域开发模式中由于各种设施缺乏集成管 理和协调的程序与机制,造成了许多重大的社会和 生态问题。 3. 要充分发挥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建立合理 的水价形成机制 实践证明,水价提高,用水量减少。由此可见, 提高水价是控制用水量的最有效办法。根据国内外 分析,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水价格与水价值不相 符、现行水价过低是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的 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提高水价是水商品价值规律本 身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因此,针对 我国大部分城市现行水价偏低的现状,提高现行水 价是节约用水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政府有关部 门应按照国家《水利产业政策》和国家、省有关城 乡供水价格管理的有关规定,适时、适地、适度的 提高水价,充分发挥水价在节水领域的重要作用,建 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合理的水价格形成机 制。 4. 增强全民节水意识,进一步作好工业、城镇 生活用水的节水工作 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政策鼓励工业用水不断增强节水 意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对工业布局全面规划, 严格限制新上高耗水、高污染的工业项目,逐步调整 产业结构,进行工艺改造,提倡清洁生产,推广应 用节水设备和技术,淘汰落后的高耗水生产工艺及 设备,加强工业污(废)治理及综合利用研究,鼓励工 业企业建设污(废)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资源化。鼓 励企业进行水平衡测试,加强漏水检测和修复等。 水行政管理部门制订并发布节水技术导则和工业节 水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制定合理的行业万元国 内生产总值用水定额,实现由用水计划管理到用水 定额管理的转化和提升。城镇生活用水应不断增强 全民节水意识,加强舆论宣传与监督;积极推广节 水型器具,建立节水器具的市场准入制度。 (下转第189页) 1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