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运用五行理论了解人体健康与养生
中医五行学说如何指导日常养生
中医五行学说如何指导日常养生中医五行学说,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将自然界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与人体的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等相对应,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系统。
理解并运用五行学说,可以为我们的日常养生提供有益的指导。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在人体中,分别对应着肺、肝、肾、心、脾五脏。
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
同时,五脏又与六腑、五官、五体、五志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就拿“金”来说,肺属金。
在季节上,肺与秋季相应。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损伤肺津,所以秋季养生要注意润肺。
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梨、百合、银耳等具有润肺作用的食物。
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寒邪入侵,因为肺在体合皮,主皮毛,寒邪容易通过皮肤侵袭肺部。
同时,要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避免过于干燥。
适当进行一些深呼吸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肺的功能。
“木”对应的是肝。
肝在春季比较活跃。
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
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暴怒和抑郁,因为怒伤肝。
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等,绿色入肝,有助于养肝。
作息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肝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此外,避免过度用眼,因为肝开窍于目,长时间用眼会损伤肝血。
“水”代表肾。
冬季是养肾的季节。
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腰部,因为腰为肾之府。
饮食上,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温补肾阳的食物,如羊肉、核桃等。
避免过度劳累,节制房事,以免损伤肾气。
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温煦肾阳。
“火”对应的是心。
心在夏季较为旺盛。
夏季炎热,容易心火亢盛,要注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烦躁。
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以防助心火。
可以多吃一些苦瓜、莲子心等清心降火的食物。
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防止中暑,伤及心神。
“土”对应的是脾。
脾在长夏季节(即夏季的最后一个月)需要特别关注。
长夏时节,气候潮湿,容易困脾。
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多生冷、油腻的食物,以防损伤脾胃。
五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五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人体健康是每个人都非常重视的事情,而五行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一直以来都对人体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五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分析其原理和具体表现。
一、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金是五行中的一种元素,它与呼吸、肺脏、皮肤等人体器官密切相关。
根据五行理论,金能够帮助人体排除毒素,保持肺脏的健康。
在中医中,肺主呼吸,是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器官,它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
因此,保持肺脏健康就是保持人体健康的一大关键。
二、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木是五行中生机勃勃的元素,它与身体的肝脏、肌肉、眼睛等器官密切相关。
根据五行理论,木能够帮助人体保持肝脏的健康,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的弹性和韧性,保护眼睛免受疾病的侵害。
同时,木也象征着生长和发展,保持肝脏、肌肉和眼睛的健康,能够帮助人体保持愉悦的心态,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三、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水是五行中的一种元素,它与肾脏、骨骼、耳朵等器官密切相关。
根据五行理论,水能够帮助人体保持肾脏的健康,平衡体液,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保护耳朵免受疾病的侵害。
同时,水也象征着智慧和沉稳,保持肾脏、骨骼和耳朵的健康,能够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提高智力和精神状态。
四、火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火是五行中的一种元素,它与心脏、血液、舌头等器官密切相关。
根据五行理论,火能够帮助人体保持心脏的健康,促进血液的循环,保护舌头免受疾病的侵害。
同时,火也象征着热情和活力,保持心脏、血液和舌头的健康,能够增强人体的生命力和魅力。
五、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土是五行中的一种元素,它与脾脏、消化系统、肌肉等器官密切相关。
根据五行理论,土能够帮助人体保持脾脏的健康,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同时,土也象征着稳定和安全,保持脾脏、消化系统和肌肉的健康,能够帮助人体保持平稳的情绪和良好的睡眠。
总结起来,根据五行理论,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与人体的不同器官和系统密切相关,能够通过平衡和调节,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金木水火土五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金木水火土五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五行概念。
五行理论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五种基本元素,分别是金、木、水、火和土。
这五种元素相互作用,相生相克,构成了世界万物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而这种元素的相互作用也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金木水火土五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 金行与人体健康金行代表金属元素,象征着坚硬、锐利、刚直的特征。
金与人体中的肺脏相对应,而肺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掌管着呼吸和气机的流通。
因此,金行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金行的能量特征为收敛和下降,因此应保持呼吸顺畅、肺部健康是保持金行能量平衡的关键。
良好的呼吸习惯可以增强体内金行能量的流动,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
同时,金行也与皮肤有关,可通过保持皮肤的健康来促进金行能量的平衡。
2. 木行与人体健康木行代表木头植物,象征着生长、发展和蔓延的特征。
木与人体中的肝脏相对应,肝脏被认为是调节气血、储存血液、维持体内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
因此,木行对人体的健康有着密切影响。
木行的能量特征为生发和伸展,因此良好的肝脏健康与木行能量的平衡密切相关。
保持规律作息、饮食健康、避免过度劳累等,都有利于维持肝脏的健康状态,进而促进木行能量的均衡。
3. 水行与人体健康水行代表水流、潮汐等特征,象征着润泽、柔软和弹性。
水与人体中的肾脏相对应,肾脏被视为藏精纳气的器官,对人体的生育、生长和激素分泌等起着重要作用。
水行的能量特征为下降和寒凝,因此保持肾脏的健康与水行能量平衡密不可分。
良好的饮水习惯、适当的运动、减少肾脏负担的食物等,都有利于维持肾脏的健康状态,促进水行能量的顺畅。
4. 火行与人体健康火行代表火焰和热量,象征着热情、活力和光明。
火与人体中的心脏相对应,心脏是人体的主导器官,调节着血液的循环和鸣脉的搏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火行的能量特征为向上和炽热,与心脏的健康密切相关。
保持心理健康、规律的运动、均衡的饮食等,都有助于提升心脏的健康水平,同时维持火行能量的平衡。
如何运用_五行_对应法来对人体五脏调理养生
如何运用_五行_对应法来对人体五脏调理养生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他们是相生相克的关系,请你结合《黄帝内经》里的五行学说说如何养生?很多人一听到“五行”就会觉得特别神秘,有些人甚至认为这是很迷信的说法。
那么,究竟什么是五行呢?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根据其特征,可以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
这五者相生相克,共同维系着万物的平衡。
“相生”就是表示相互滋生和相互助长。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就是表示相互制约和相互克制,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与相克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和谐的关系。
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万物正常发生与发展。
经过数千年的实践,人们发现,人体的五脏六腑和宇宙一样,也处于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之中,比如: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不仅如此,连人的心情,大自然的季节,甚至颜色、声音、味道都处于这种关系中。
这也就告诉我们,如果能顺应五行法则,利用相生性来养护自己身体弱的一面,利用相克性去克制失调、过盛的一面,对于我们的养生是非常有意义的。
以下是人体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及养生的方法一、利用五行对应法则养“肺”肺金秋鼻皮毛忧白辛大米商音,意思是说:肺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过忧伤肺,辛入肺,大米为肺之谷,商音可疏导肺经。
秋季应养肺,多食白色食物: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重要的养生季节。
秋季气候是由热转寒,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过渡时期,人体阴阳也应随之由“长”到“收”。
在这个季节里,养阴是养生的重要原则,而养阴的重点就是防燥润肺。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让肺强健起来。
如百合,可润肺止咳,对呼吸道的调养效果最好。
此外,白萝卜、银耳、白芝麻等也有生津润肺的功效。
二、利用五行对应法则护“肝”肝木春目筋爪怒青酸绿豆角音,意思是说: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大怒伤肝,酸入肝,绿豆为肝之谷,角音可疏导肝经。
中医养生调理五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中医养生调理五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中医养生是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宝贵智慧,其核心理论之一就是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医养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阐述宇宙间五种气质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揭示了人体健康与自然界之间的密切联系。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调理五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一、木火土金水五行五行学说认为,宇宙界存在着五种基本气质,即木、火、土、金和水。
中医将人体与自然界联系起来,认为人体各个脏腑与五行之间存在相应关系。
1. 木:与肝脏相应,具有生发生长的属性;2. 火:与心脏相应,具有热燥的属性;3. 土:与脾胃相应,具有稳固和化生的属性;4. 金:与肺脏相应,具有收敛和凝聚的属性;5. 水:与肾脏相应,具有寒冷和润泽的属性。
五行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生克,保持了自然界的平衡,进而影响着人体健康。
二、五行调理与人体健康中医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通过调理五行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以下是五行调理与人体健康的具体关系。
1. 木调理:木对应肝脏,肝主疏泄。
秋天是属肝的季节,应进食些甘润的食物,如柿子、葡萄等,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此外,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增加肝气疏泄,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肝脏的健康。
2. 火调理:火对应心脏,心主血脉。
夏季是属心的季节,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西瓜等,有助于清热解暑。
此外,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兴奋和激动,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3. 土调理:土对应脾胃,脾主运化。
脾胃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冬季属脾,应注意保暖,避免进食生冷食物。
此外,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有助于脾胃消化功能的维持。
4. 金调理:金对应肺脏,肺主呼吸。
秋季是属肺的季节,应注意保护肺脏,避免过度燥热的环境。
可以适当进行深呼吸和呼吸操等锻炼,增强肺脏功能。
此外,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子、蜂蜜等,有助于肺脏的滋养。
5. 水调理:水对应肾脏,肾脏是人体的主要生命之源。
夏季属肾,应多摄入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香蕉等,有助于肾脏的健康。
养生五行五行理论在养生中的应用
养生五行五行理论在养生中的应用养生是指通过调节身体内外环境,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的一种方法。
而五行理论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用来解释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
将五行理论应用于养生中,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抵抗疾病、提高养生效果。
本文将介绍养生五行五行理论在养生中的应用。
一、金养生金属代表着五行理论中的金,金具有收敛、凝聚的作用。
在养生中,金的作用在于强化肺部功能,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以下是金养生的方法:1. 呼吸练习:均匀深长的呼吸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增加氧气供应。
可以通过深呼吸、瑜伽等方式来锻炼呼吸。
2. 合理饮食:金对应蔬菜中的白色食物,如白萝卜、黄花菜等。
适当多食用这类食物可以帮助调理肺功能。
3. 运动锻炼: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强肺活量,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二、木养生木代表着五行理论中的木,木具有生长、发展的属性。
在养生中,木的作用在于活血化瘀、促进新陈代谢、保护肝脏。
以下是木养生的方法:1. 保持心情愉快:心情愉快有助于平衡木属性,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2. 饮食调理:木对应蔬菜中的绿色食物,如青菜、韭菜等。
多食用这类食物有助于清肝明目。
3.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有助于肝脏的修复和恢复。
三、水养生水代表着五行理论中的水,水具有流动、润泽的特性。
在养生中,水的作用在于润肺、清热、调节体液。
以下是水养生的方法:1. 多喝水: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排毒、保持水润。
2. 饮食调理:水对应蔬菜中的黑色食物,如黑豆、黑木耳等。
这类食物有助于润肺。
3. 坚持运动:水运动、游泳可以锻炼体态,柔软肌肉,缓解压力。
四、火养生火代表着五行理论中的火,火具有炎热、燃烧的特性。
在养生中,火的作用在于温暖身体、促进新陈代谢。
以下是火养生的方法:1. 多晒太阳:适量的阳光可以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吸收。
2. 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可以提高新陈代谢速度。
五行与健康了解五行调理身体的方法与技巧
五行与健康了解五行调理身体的方法与技巧五行与健康了解五行调理身体的方法与技巧在中医传统理论中,五行是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它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了解五行调理身体的方法与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五行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与五行相关的身体调理方法。
一、五行理论基本概念五行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自然和人体所做的抽象和总结。
根据五行理论,宇宙万物可以分为五种基本元素,即金、木、水、火和土。
每种元素都代表了一种特定的属性和功能。
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相对平衡状态。
在中医中,五行理论被运用到了健康领域,探索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调节方法。
二、金行调理金行代表着肺、呼吸系统和皮肤等器官和组织。
对于金行体质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具有薄皮肤、容易寒冷等特点。
为了调理金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增强体质:通过运动锻炼,增强肺功能和体质。
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能够提高肺活量和免疫力。
2.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有助于保护肺部,提高抵抗力。
3. 注意保暖:冬季特别需要注意保暖,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受凉感冒。
三、木行调理木行代表了肝、胆等器官和组织。
木行体质的人通常具有活力充沛、喜欢运动的特点。
下面是几个调理木行的方法:1. 保持情绪稳定:木行人容易情绪波动,所以需要学习保持情绪稳定,适当的情绪调节方式如瑜伽、冥想等。
2. 加强肝脏保护:避免饮酒过量,戒烟等不良习惯,减轻对肝脏的负担。
3.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给肝脏充分休息的机会。
四、水行调理水行代表了肾、泌尿系统和耳朵等器官和组织。
水行体质的人常常表现出性格沉静、冷静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调理水行的方法:1. 增强体质:通过运动锻炼来增强肾脏功能,如游泳、太极拳等能够促进肾脏血液循环。
2. 注意保护肾脏:避免长时间坐姿,多喝水,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量。
中医养生中的“五行”理论是什么
中医养生中的“五行”理论是什么中医养生,源远流长,蕴含着深邃的智慧。
其中,“五行”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养生保健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
这五种元素并非单纯指具体的物质,而是代表着五种性质和功能的抽象概括。
木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火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特性;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金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特性;水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特性。
在中医看来,人体的各个脏腑器官都与五行相对应。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这种对应关系并非随意设定,而是基于对人体生理功能和脏腑之间相互关系的长期观察和总结。
以肝属木为例,肝主疏泄,就像树木的生长和舒展一样,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
如果肝气郁结,就好比树木生长受阻,会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胸胁胀痛、情绪抑郁等症状。
心属火,心主血脉和神志。
心火旺盛,就如同火焰熊熊燃烧,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动力和温暖;但如果心火过亢,就会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
脾属土,脾主运化,如同大地滋养万物,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输送到全身。
脾气虚弱时,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肺属金,肺主气、司呼吸,具有宣发和肃降的功能,就像金属的清肃收敛。
肺气失调,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肾属水,肾主藏精、主水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肾阴肾阳的平衡协调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这种相生关系维持着脏腑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例如,肾阴滋养肝阴,称为“水生木”;肝血可以济心,称为“木生火”。
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克关系能保证脏腑之间不会出现过度亢盛或虚弱的情况。
比如,肝气的疏泄可以防止脾土的壅滞,即“木克土”;心火的温热可以制约肺气的清肃太过,即“火克金”。
五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五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在中医学中,五行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用于解释宇宙万物的相互关系。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和土,这些元素代表着不同的能量和属性。
与此同时,五行也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五行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1. 金:金元素与肺和大肠相对应。
在五行理论中,金具有清洁、收敛、凝聚的特性。
因此,金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保持肺部健康对于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呼吸新鲜空气、避免吸烟、呼吸操、瑜伽等有助于增强肺部功能的活动都可以帮助维持金元素的平衡。
2. 木:木元素代表着肝和胆的功能。
与金相反,木有生长、扩展和发展的特性。
保持肝脏健康对于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至关重要。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及减少压力都可以帮助维持木元素的平衡。
3. 水:水元素与肾脏和膀胱相关联。
水代表着流动、寒冷和润滑的特性。
肾脏是体内的代谢中心,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以及排除废物和毒素。
保持水分摄入、避免过度饮食盐分、适当锻炼以及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都可以帮助维持水元素的平衡。
4. 火:火元素代表心脏和小肠。
火具有热、燥和能量的特性。
心脏是人体的“君主”,主要负责泵血和供氧。
小肠则负责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避免过度消耗体力、控制情绪、合理饮食以及学会放松可以帮助维持火元素的平衡。
5. 土:土元素与脾胃相关联。
土代表稳定、均衡和营养的特性。
脾胃是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有助于体内营养的吸收和分配。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以及避免食用太多生冷和油腻食物都可以帮助维持土元素的平衡。
总结起来,五行与人体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保持五行元素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器官的功能以及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了解五行理论可以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作息和运动方面作出更加明智的选择,从而促进身体健康。
通过保持五行的平衡,我们可以达到身心统一的目标,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五行学说如何应用于医疗和健康管理
五行学说如何应用于医疗和健康管理在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五行学说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相生相克,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
这一学说不仅在哲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医疗和健康管理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五行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是五行学说应用于医疗健康的基础。
在中医理论中,木对应肝,火对应心,土对应脾,金对应肺,水对应肾。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心主血脉,神明之舍;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肺主气,司呼吸;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
当五行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人体就容易出现各种疾病。
比如,木气过盛可能导致肝火上炎,表现为头痛、目赤、口苦等症状;火气不足则可能出现心阳虚衰,出现心悸、畏寒等问题。
同样,土虚则脾失健运,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金燥则肺失清肃,引发咳嗽、气喘;水亏则肾阴不足,可能导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
五行相生的原理在医疗健康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生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以“水生木”为例,肾水充盈能够滋养肝木。
在健康管理中,如果一个人经常熬夜、过度劳累,损伤了肾阴,就可能影响到肝脏的功能。
此时,通过滋养肾阴,就能够间接调养肝脏,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五行相克的关系同样重要。
相克关系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例如,“木克土”,当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时,可能会侵犯脾土,导致脾胃功能失调。
在治疗上,既要疏肝理气,也要调理脾胃,以恢复两者之间的平衡。
在疾病的诊断方面,五行学说也能提供思路。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脉象、症状等,判断所属的五行失衡状态。
比如,面色青多与肝病有关,面色赤可能是心火亢盛,面色黄往往提示脾胃虚弱,面色白可能是肺气不足,面色黑则可能是肾的问题。
脉象上,弦脉多主肝病,洪脉常见于心火,濡脉常反映脾虚,浮脉可能提示肺疾,沉脉可能与肾相关。
在治疗方法上,五行学说指导下的中医会采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
例如,肺金虚弱,可以通过补脾土来补其母,增强肺气;心火亢盛,可以通过泻小肠火(小肠与心相表里,属火)来泻其子,以达到清心火的目的。
五行学说如何应用于医疗和健康管理
五行学说如何应用于医疗和健康管理在源远流长的中医理论中,五行学说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相生相克,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
这一学说不仅为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在现代医疗和健康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深刻的启示。
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着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脏。
同时,五脏又与六腑、五官、五体、五志等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人体生理系统。
例如,肝属木,主疏泄,开窍于目;心属火,主血脉,开窍于舌;脾属土,主运化,开窍于口;肺属金,主气,开窍于鼻;肾属水,主藏精,开窍于耳及二阴。
当五行平衡时,人体健康;一旦五行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医疗诊断方面,五行学说为医生提供了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脉象、症状等,结合五行的生克关系,可以推断出疾病的所在脏腑以及其相互影响。
比如,面色发青、口苦、易怒,可能是肝火旺盛;面色苍白、气短、自汗,可能是肺气不足。
而且,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还能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
例如,肝病可能会传脾(木乘土),也可能会得到肾的滋养(水生木)。
在治疗方面,五行学说也有着丰富的应用。
根据五行相生的原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比如,肾阴不足导致的肝阴亏虚,可以通过滋补肾阴(母)来达到滋养肝阴(子)的目的。
而依据五行相克的原理,则有“抑强扶弱”的治法。
如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导致脾胃不和,治疗时既要疏肝解郁(抑强),又要健脾和胃(扶弱)。
除了中医治疗,五行学说在现代健康管理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强调了人体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身体的某个部位或某种症状,而应该从整体上考虑身体各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
比如,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与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有关)可能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
因此,保持心情舒畅对于维护脾胃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五行学说提醒我们要注意生活方式的平衡。
中医五行理论如何指导养生
中医五行理论如何指导养生中医五行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并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生理功能、情志变化等密切相关。
在养生方面,五行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与健康。
五行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这种相生关系在人体中体现为五脏之间的相互滋养和促进。
例如,肝属木,心属火,肝血可以滋养心血,保证心脏的正常功能;心属火,脾属土,心火可以温煦脾土,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
五行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克关系在人体中起到了相互制约、平衡的作用。
比如,脾属土,肾属水,脾土能够制约肾水,防止水液泛滥;肾属水,心属火,肾水可以制约心火,避免心火过亢。
在养生中,我们可以根据五行的特点和相生相克关系来调整饮食。
木对应肝脏,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
在饮食上,宜多吃一些绿色的蔬菜,如菠菜、芹菜等,因为绿色入肝。
同时,肝脏喜欢疏泄,应避免抑郁恼怒,保持心情舒畅。
火对应心脏,夏季养心。
可适当食用一些红色的食物,如红枣、红豆等,红色入心。
夏季炎热,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高温对心脏造成负担,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大喜大悲。
土对应脾脏,长夏季节(一般指农历六月)养脾。
黄色食物如南瓜、玉米等对脾脏有益。
脾主运化,饮食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脾胃的负担。
金对应肺脏,秋季养肺。
白色的食物如百合、雪梨等有润肺的作用。
秋季气候干燥,要注意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避免呼吸道疾病。
水对应肾脏,冬季养肾。
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可以补肾。
冬季寒冷,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损伤肾阳。
五行理论还与情志养生密切相关。
怒伤肝,过度的愤怒会损害肝脏的功能。
因此,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暴怒。
喜伤心,大喜过望可能会导致心气涣散。
在生活中,遇到开心的事情也要保持适度的冷静。
思伤脾,过度的思虑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
要避免过度忧思,保持心情轻松。
中医调理养生五行理论的运用
中医调理养生五行理论的运用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通过调理身体,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而其中的五行理论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用于描述和分析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情况。
本文将探讨中医调理养生中五行理论的运用。
一、五行理论概述五行理论是中医学中最为重要和独特的理论之一,它包含了木、火、土、金、水五个基本元素。
每个元素都代表着人体的某种器官、组织和功能,并且相互之间存在着旺盛、相生、相克的关系。
1. 木:代表肝脏,其功能涉及筋、脉、爪等。
木能生火、能克土。
2. 火:代表心脏,相关器官有舌、血、血脉。
火能生土、能克金。
3. 土:代表脾胃,包含肌肉、口唇等。
土能生金、能克水。
4. 金:代表肺脏,涉及皮毛、声音等。
金能生水、能克木。
5. 水:代表肾脏,包括骨髓、耳朵等。
水能生木、能克火。
二、五行理论在调理养生中的应用五行理论在中医调理养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平衡五行之间的关系,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五行理论在调理养生中的应用。
1. 平衡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中医养生强调平衡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当我们感到身体某些方面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增强相生的元素来恢复平衡,或者通过抑制相克的元素来调理。
比如,当我们感到精力不足时,可以通过补充水元素来增强肾脏功能。
而当我们感到焦虑不安时,可以通过减少火元素,如避免辛辣食物和过度兴奋,来平衡心脏功能。
2. 注重五脏功能调理中医养生将人体五脏视为调节身体的重要器官。
每个脏腑与五行元素相应,因此通过调理五行元素的平衡,可以达到保护和调理五脏功能的目的。
例如,肝属木、肝气过盛时可选择辛温之品疏泄,以增强肝脏功能。
同时,中医调理还会通过食疗、穴位按摩等方法来调理五脏功能,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3. 合理选用中药材中医调理养生中,中药材被广泛应用。
通过对中药材的研究,中医师可以根据五行理论选择合适的药材来调理身体。
例如,对于气虚体质的人,可以选用补气药物来增强体力。
而对于湿热体质的人,则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材来调理。
中医五行学说与人体健康
中医五行学说与人体健康随着中医经验的积累和发展,中医五行学说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诊疗和健康保健。
中医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
它认为人体和自然界的各种物质、现象都可以归纳为五个基本要素,即木、火、土、金、水。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相对平衡、和谐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探讨中医五行学说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应用五行学说来维护人体健康。
一、木与肝脏中医五行学说将木属性与肝脏相对应。
肝脏在中医学中具有促进气机运行的作用,肝气的协调运动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现代生活中,许多人由于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原因导致肝气郁结,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不稳定的问题。
因此,保持肝脏的健康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放松的方式来舒缓压力,保持肝气的畅通。
二、火与心脏火属性对应于中医学中的心脏。
中医认为心脏是人体的主宰之官,掌管着血液的循环和情感的表达。
保持心脏的健康,意味着保持血液循环的良好和情感的平衡。
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往往与心脏功能紊乱有关,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通过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以及情绪的平衡,可以帮助维持心脏的功能和健康。
三、土与脾胃土属性被对应到了中医的脾胃。
脾胃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持脾胃的健康有益于维持身体的免疫功能和正常的新陈代谢。
现代生活中,不良的饮食习惯、压力过大等因素容易导致脾胃功能紊乱,如胃炎、消化不良等。
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以及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保持脾胃的健康。
四、金与肺金属性对应中医学的肺脏。
肺脏是呼吸系统的关键器官,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保持肺脏的健康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现代社会的环境污染、吸烟等因素容易导致肺脏的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癌等。
通过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戒烟以及适当的呼吸锻炼,可以帮助维持肺脏的健康。
中医五行学说如何指导养生
中医五行学说如何指导养生中医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
在人体中,五脏六腑、五官、五体、五志等也与五行相对应,并通过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来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和健康。
五行学说不仅可以用于诊断疾病,还可以为养生提供重要的指导。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
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滋生,循环无尽;相克是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互制约,维持平衡。
在人体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脏之间通过五行的生克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例如,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同时,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
这种生克关系的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二、五行与五脏的关系及养生要点1、木与肝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具有藏血的功能。
在情志上,肝主怒。
春季属木,是养肝的最佳时节。
养生要点:(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暴怒和抑郁,以利于肝气的疏泄。
(2)饮食上,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等,有助于养肝。
(3)起居要有规律,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肝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4)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肝脏的功能。
2、火与心心主血脉,主神明,在情志上主喜。
夏季属火,是养心的好时机。
养生要点:(1)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大喜大悲,以免损伤心气。
(2)饮食上,可多吃一些红色食物,如红枣、红豆等,以养心补血。
(3)避免高温环境,防止中暑,同时要注意防暑降温。
(4)午睡片刻,有助于养心安神。
3、土与脾脾主运化,统摄血液,在情志上主思。
长夏属土,此时要注意养脾。
养生要点:(1)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保护脾胃的功能。
(2)思虑不要过度,以免损伤脾气。
五色养生五行理论与健康生活
五色养生五行理论与健康生活在中华文化中,五色与五行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五色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颜色,而五行则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根据五行理论,每个人都会受到某种元素的影响,这种元素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
据说保持五色的平衡可以带来健康与长寿。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五色养生五行理论与健康生活之间的关系。
一、金色与金行金色代表了金行,与身体的肺部相关。
在五色养生中,金色被认为是宁神安睡的代表。
人们可以通过观赏金色物品、穿戴金色衣物或是使用金色的饰品来平衡自己的身心状态。
此外,金行也与大肠相关,因此均衡且富含纤维的饮食对于保持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二、绿色与木行木行与人体的肝脏相关,而绿色则是木行的代表色。
绿色可以帮助平衡情绪,提升注意力和专注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身穿绿色衣物、在室内放置绿色植物或是在户外与大自然亲近,来获得木行的益处。
此外,保持肝脏健康也需要良好的饮食习惯与规律的运动。
三、蓝色与水行水行与人体的肾脏相关,而蓝色则是水行的代表。
蓝色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减轻焦虑与压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身穿蓝色衣物、在家中使用蓝色的装饰品或是亲近蓝色的大自然场所,来平衡水行的影响。
此外,保持肾脏健康需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与适度的运动。
四、红色与火行火行与人体的心脏相关,而红色则是火行的代表。
红色可以增强人的活力和热情,并有助于提高人的兴奋度。
可通过穿戴红色衣物、使用红色的装饰品或是进行一些激烈的运动来获得火行的好处。
然而,对于心脏健康来说,需要注意合理饮食并保持规律的休息。
五、黄色与土行土行与人体的脾脏与胃相关,黄色则是土行的代表。
黄色可以增强人的肌肉力量、提供稳定的能量,并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身穿黄色衣物、食用黄色食物或是放置黄色的装饰品来平衡土行的影响。
保持脾脏和胃的健康需要均衡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通过了解五色养生五行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并借此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医养生的五行理论
中医养生的五行理论一、五行理论的概念及基本原理中医学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其中五行理论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
五行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和谐与平衡,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五种气质不同的元素,即木、火、土、金和水,并将其应用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1. 木:代表生长发育和活动力。
木具有向上生长、散发生命活跃的特点,对应人体中的肝脏、胆囊以及相关系统。
木盛则情绪稳定,反之则易怒易急。
2. 火:象征热情和活力。
火代表了充满活力和躁动不安的状态,在人体中对应心脏、小肠等器官。
火旺则容易焦虑不安,而火弱则缺乏热情。
3. 土:象征稳定和担当。
土代表稳定可靠和包容性,在人体中对应脾胃等器官系统。
土盛则思维稳定健全,反之则容易担忧焦虑。
4. 金:代表整理和清除。
金具有质地坚硬、崇尚整齐的特性,在人体中对应肺脏和肠道的功能。
金盛则正直刚硬,反之则易失望沮丧。
5. 水:象征流动和寂静。
水拥有无限潜藏力量的特征,在人体中对应肾脏、膀胱等系统。
水旺则勇往直前,否则容易疑神疑鬼。
二、五行理论与养生健康的关系五行理论在中医养生中有着重要意义,并被广泛应用于保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和调节生活方式。
了解五行的属性以及如何调节五行间的平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抵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1. 调节饮食:根据五行理论,通过合理安排日常饮食结构,可以调整人体五行气场以达到养生目的。
比如,食用以红色为主的食物可以增加火元素;黄色或土色的食物可以增加土元素,并帮助消化系统稳定;绿色或含有大量叶绿素的食物则有利于增加木元素。
同时,饮食调节还要因人而异,根据个体情况针对性地进行。
2. 调整生活作息:五行理论认为人的活动和生命循环与自然界紧密相连。
因此,按照五行的转化规律来调整我们的生活作息是一种养生方式。
例如,早睡早起、保持适度运动可以使身体与阳气相协调;午休可以帮助思维平稳、血液循环畅顺,以及提高工作效率。
3. 情绪管理:五行与情绪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如何根据五行原理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
如何根据五行原理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学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生克,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了解五行原理,并据此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五行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
木对应肝和胆,火对应心和小肠,土对应脾和胃,金对应肺和大肠,水对应肾和膀胱。
当五行平衡时,人体的各个脏腑功能正常,气血通畅,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然而,一旦五行失衡,就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五行状态呢?这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体质、生活习惯、季节变化以及身体的症状等因素。
比如,春季属木,肝气容易旺盛。
如果在春季经常感到烦躁易怒、眼睛干涩、头晕头痛等,可能提示肝气过旺。
夏季属火,心火旺的人可能会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
长夏属土,脾胃虚弱的人在这个季节可能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问题。
秋季属金,肺气不足的人可能会感到气短乏力、容易感冒。
冬季属水,肾阳不足的人可能会手脚冰凉、腰膝酸软。
根据五行原理,我们可以选择相应的养生方法来调整身体的平衡。
对于木行体质的人,养肝是关键。
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暴怒和抑郁,因为不良情绪容易导致肝气郁结。
饮食上,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等,有助于疏肝理气。
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肝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肝脏的功能。
火行体质的人,要注意养心。
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以免耗伤心血。
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大喜大悲。
饮食上,可多吃一些红色食物,如红枣、红豆等,具有养心补血的作用。
夏季炎热,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中暑。
土行体质的人,重点在于养脾。
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
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可以多吃一些黄色食物,如小米、南瓜等,有健脾益胃的功效。
适当的运动,如瑜伽、慢跑等,有助于增强脾胃的功能。
中医五行学说在健康养生中的应用
中医五行学说在健康养生中的应用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五行学说是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用于解释宇宙、人体及自然界的现象,包括五行生克、关联等。
在健康养生领域,五行学说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探讨中医五行学说在健康养生中的应用。
一、五行学说的概述五行学说源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认为宇宙万物包括人体都由五种基本元素组成,即木、火、土、金、水。
每种元素代表一种特定的属性和作用,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生克。
根据五行学说,人体的健康与五行元素的平衡和谐息息相关。
二、五行学说与人体健康1. 五行对应脏腑根据五行学说,五行元素与人体脏腑相对应。
木属肝、火属心、土属脾、金属肺、水属肾。
通过调节五行元素的平衡,可以促进脏腑的功能调理和健康。
2. 五行对应季节每个季节都与五行元素相对应,如春季对应木,夏季对应火,等等。
根据五行学说,人们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自身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适应季节的气候变化,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3. 五行对应情绪五行元素还与人体的情绪状态相关联。
例如,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忧,肾主恐。
通过调整情绪,如保持愉快的心情、减轻压力等,可以维护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三、中医养生中的五行应用1. 饮食调理中医养生强调饮食与五行之间的关系。
根据五行学说,食物可以分为五味(酸、甘、苦、辛、咸),不同的味道对应不同的五行元素。
例如,酸味食物可以补肝,苦味食物可以清热解毒等。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食物进行调理。
2. 运动锻炼根据五行学说,不同的运动方式也与五行元素相关联。
例如,散步、慢跑等属于木性运动,有助于活血通络;太极拳、气功等属于金性运动,有助于调节呼吸。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以保持身心健康。
3. 穴位按摩中医中,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调理五脏六腑和经络,促进气血流通。
按摩时,根据五行学说可以选择特定的穴位,如太冲穴、内关穴等,以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四、五行学说的局限性尽管五行学说在中医养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五行学说并非解决健康问题的唯一方法。
五行学说如何指导健康饮食和营养搭配
五行学说如何指导健康饮食和营养搭配在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五行学说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一种指导生活各方面的智慧,其中就包括健康饮食和营养搭配。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生克,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而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五体五志等也与五行相对应,当五行平衡时,人体就健康;当五行失衡时,人体就会出现疾病。
因此,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搭配来调整五行的平衡,对于保持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行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在五行学说中,金对应肺和大肠,木对应肝和胆,水对应肾和膀胱,火对应心和小肠,土对应脾和胃。
同时,五行还与五色、五味、五季等相对应。
金对应白色、辛味、秋季;木对应青色、酸味、春季;水对应黑色、咸味、冬季;火对应红色、苦味、夏季;土对应黄色、甘味、长夏(即夏季的最后一个月)。
五行相生的饮食原则五行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根据五行相生的原理,我们在饮食上可以遵循以下原则:春季养肝,多吃绿色食物。
春季是肝气生发的季节,应多吃一些青色、酸味的食物,如青菜、菠菜、芹菜、青苹果、山楂等,以滋养肝脏。
同时,还可以适当吃一些甜味的食物,如大枣、蜂蜜等,因为“肝木克脾土”,吃些甜味食物可以补脾以防肝气过旺克脾。
夏季养心,多吃红色食物。
夏季炎热,心火旺盛,应多吃一些红色、苦味的食物,如西红柿、草莓、苦瓜、莲子心等,以清心泻火。
此外,还可以吃一些绿豆、西瓜等清热解暑的食物。
长夏养脾,多吃黄色食物。
长夏时节,湿气较重,容易损伤脾胃,应多吃一些黄色、甘味的食物,如南瓜、玉米、黄豆、山药、大枣等,以健脾祛湿。
秋季养肺,多吃白色食物。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损伤肺津,应多吃一些白色、辛味的食物,如百合、雪梨、银耳、白萝卜、葱、姜等,以润肺生津。
冬季养肾,多吃黑色食物。
冬季寒冷,肾气易亏,应多吃一些黑色、咸味的食物,如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木耳、海参等,以补肾益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生原则:
实则清 虚则补 失调则调
好的食物和营养食品:
涵盖各种营养素 很容易消化 很方便食用
量:什么都不能多,但是一个都不能少
拿破伦: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
中医理论认为: 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命运 改变命运就要改变身体结构
简单运用五行理论 了解人体健康与养生
主讲:蒋昕桡
我的健康我作主
五行的来由
水
顺次相生,隔一相克
五行与人体
木
五脏 五俯 肝 胆火心 小肠来自土脾 胃金
肺 大肠
水
肾 膀胱
五窍
五志 五华 五形 五声 五色 五味
目
怒 爪 筋 呼 青 酸
舌
喜 面 脉 笑 赤 苦
口
思 唇 肉 歌 黄 甘
鼻
悲 毛 皮 哭 白 辛
耳
恐 发 骨 呻 黑 咸
五季 五气 五魄
春 风 魂
夏 署 神
长夏 湿 意
秋 燥 魄
冬 寒 精
简单从外观上了解人体内部脏器平衡信息
形:端庄、饱满、和谐
神:旺和衰 色:红润为佳、白为寒、赤黄为热、青黑为痛
各脏器在脸部的信息反应位置
各脏器在手部的信息反应
养生跟着太阳走
中医认为导致疾病的三大原因
外在的:风、寒、署、湿、燥、火
内在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不内不外:饮食和生活起居
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 23-1点 丑 1-3点 寅 3-5点 卯 5-7点 辰 7-9点 巳 9-11点 胆经 肝经 肺经 大肠经 胃经 脾经 午 11-13点 未 13-15点 申 15-17点 酉 17-19点 戌 19-21点 亥 21-23点 心经 小肠经 膀胱经 肾经 心包经 三焦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