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文字
人教版必修一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世界需要交流与理解!
丝路精神
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本
雅尔塔 体系确立
课
小
美国
苏联
结
冷战
对抗
杜鲁门 主义
马歇尔 计划
北约 成立
经互会 华约 成立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局部热战源自德国 朝鲜半岛 古巴 朝鲜 分裂 分裂 导弹危机 战争
越南 战争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分裂; 局部战争; 核战危机;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我们不要这个!
1972年,德国 柏林
1952年 北京
1967年 莫斯科
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1972年 纽约
讨论:怎样才能避免冷战?
提示:回忆1955年万隆会议的情形,当时也 存在着亚非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对此当 时中国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原则,使亚非 会议绕过了暗瞧?
“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分裂;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1950—1953)
越南战争(1961—1975)
“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分裂;
局部战争;
“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分裂;
局部战争; 核战危机;
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那么共 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 家进行侵略。如果容忍共产党人以武力侵入大韩民国, 而不遭到自由世界的反对,那么,就没有哪一个小国 会有勇气来抵抗来自较为强大的共产主义邻邦的威胁 和侵略。如果对这种侵略行动不加以制止,那就会爆 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正如类似的事件而引起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一样。
人教版必修一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世界上第一堵不是 用于抵御外敌,而是 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 的墙。
自由有许多困难, 民主亦非完美,然而 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 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 面,不准他们离开我 们。
——肯尼迪《柏林墙下 的演说》
朝鲜分裂
朝鲜民主 主义人民 共和国
大韩 民国
无形的对抗,有行的伤害
朝鲜战争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 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而建立起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冷战”的序幕:“铁幕”演说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 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 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内……”。
——《和平砥柱》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 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 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 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 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 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在国会上的演说
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
战
战
后
后
的
的
德
英
国
国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美国应该尽力协 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 全的常态,没有它, 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 合理经济的再生,促 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 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感悟历史】
合作 对话 尊重 理解 包容 求同存异 和平共处 互利共赢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本课图解】
冷战:朝鲜分裂 热战:朝鲜和越 南战争
资 本
杜鲁门主义 欧
主 义 阵
美 国
营
西 欧
马歇尔计划 北约 西德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3)含义: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
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 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 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 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 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 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 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 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 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 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 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 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 强的高压控制。”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 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 (3)侵越战争: (4)古巴导弹危机: 原因:
结果:
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 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 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 (3)侵越战争: (4)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今天是一 个强大的国家,没 有任何一个国家比 它强大。……这意 味着,我们拥有这 样的力量,就得挑 起领导的担子并承 担责任。” ——杜鲁门
美国总统哈瑞· 杜鲁门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 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 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一 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就是“杜 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 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 开始。
背景: ①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②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 点。
③美苏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 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第25课_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 西欧 苏联
2018/6/30
10
材料1、1944年到1949年,希腊发生了内战。内战一方是先后受到英美支持
的希腊政府军。另一方是战争时期领导抗德运动的希腊共产党武装,内战中一直 受到南斯拉夫的支持。最后,由于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的破裂,希腊左翼内部也 分列为赞成斯大林和赞成铁托的两派,结果希腊放弃了支持他们的南斯拉夫,选 择了苏联,但是苏联却没有给他们有力的支持,最终失败。
2018/6/30 5
材料六:苏联是战胜希特勒德国的主要力 量,苏联在反侵略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 量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 队。1945年,苏军增到近1140万人。 1943—1945年每年平均生产12万门炮、 19390万发炮弹、3万辆坦克、4万架飞机, 这些数字仅次于美国,但远远超过了其他 国家,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苏联在战后初期总兵力接近美国,有 强大的军事工业,作战飞机的年产量达四 万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
(1)材料一中声称的“自由国家人民”“外来压力”各指什么? 美国的“支援”和“支持”意味着什么?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 了什么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
意味着美国要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2018/6/30 8
材料2、“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 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 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 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 而增强。
援助 控制 稳定 遏制 称霸
2018/6/30
9
材料3: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 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 家提供的。然而,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 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 绝。—— [美]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显 呈 现 出 缓 和 与 紧 张 、和 平 与 动 荡 并 存 的 局 面 。一 些 地 区 和 国 家 内 部 长 期 以 来 抑
而不发的深层矛盾, 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爆发, 使世界动荡不安。世界
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 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从近期
看 , 美 国 仍 将 保 持 世 界 唯 一 超 级 大 国 的 地 位 ,“一 超 多 强 ”的 局 面 还 将 继 续 下 去 。
三 、两 极 格 局 的 终 结
崩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战后存在四十多年的美
苏两极格局崩溃。
原因: 苏联解体是直接原因;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
对比是根本原因; 欧共体、日本的崛起, 成为抗衡美国的力量, 帝国主义阵营开始
瓦解。
影响: 两极格局结束后,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但天下并不太平, 明
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西欧经济一体化, 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西欧开
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 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其次,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战后, 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 把发展经
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 并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1955年
以后, 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日本的人均国民生
但从长远看,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两极格局的结束与前两次世界格局的演变有所不同。第一, 和平过渡。它的
结 束 是 在 没 有 发 生 战 争 或 世 界 大 战 的 情 况 下 出 现 的 , 是 经 过 长 期“冷 战 ”的 较 量
引起的。第二, 竞争过渡。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洲联盟五个力量中心存在
人教版必修一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经济 军事
1947年“马歇尔计划 ”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 “经济互助委员会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
”
*马歇尔计划的政治目的:遏制共产主义(、两控极制格西局欧正式形成)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 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 击。……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 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 “象脚 鼓”等词 语,描 述周总 理和傣 族人民 一起过 泼水节 的情景 ,体会 周总理 和傣族 人民心 连心的 深厚情 意。
•
5.能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 受总理 的平易 近人。
•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对数量词产生兴 趣,培 养学生 能留心 观察周 围事物 、尝试 用数量 词表达 熟悉的 事物的 好习惯 。感受 数量词 儿歌的 语言美 。
——《北大西洋公约》
大两国个控军制事下集的团军的事性、质政是治什集么团?对“欧刺洲刀有下何的影和响平?”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 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第一缔约国应……包括 使用武器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 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奠定两极格局框架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 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1945年杜鲁门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 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 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 可能有别的情况。
——1945年斯大林
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 日益加剧
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2.战后力量对比:P118
(1)西欧、日本:衰落 (2)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3)苏联:实力不断增强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②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 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合作探究】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 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 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 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 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 苏。 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 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国家 政策
3、美苏“冷战”的表 现 表现
政治 经济 军事
美国 冷战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成立共产 经济互助委 苏联 对抗 党和工人 华约 员会 党情报局
三、“冷战”阴影下国际关 系 (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的
局面。) 1、德国分裂:
◆背景: ①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②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 的焦点。 ③美苏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 ◆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 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 民主共和国。
二、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冷战”
1、“冷战”开始 2、“冷战”概念 3、“冷战”的表现
1、冷战开始:
(1)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
“杜鲁门主义 的出台,表明 美国公开放弃 同苏联合作的 政策,标志着 “冷战”的正 式开始。
人教必修一历史第25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阅读上列材料: 你如何认识 马歇尔计划?
评
价
实
质
3、但从长远看,西欧经济的 恢复,最终增强其独立自主 倾向,削弱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具体 运用和重要支柱,两者都是 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 份和实施步骤
经互会
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 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19 49年1月,苏、保、匈、波、 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 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 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同 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 总部设在莫斯科。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 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 的经济发展。
乔治· 卡特里 克· 马歇尔 (George Catlett Marshall)美国五 星上将
马歇尔提出“欧洲复 兴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小结
1、关于“马歇尔计划目的”的图示: 复兴欧洲经济 控制西欧 推行霸权政策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遏制苏联 实现称霸战略 2、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 3、评价马歇尔计划 4、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反应? 经互会
冷战的开始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 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 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1、美国之所以发起冷战,它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 2.“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影响? 影响:是美国向全球扩张的宣言书, 标志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公开对抗和 全面“冷战”的开始。 3、针对“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苏联有什么反应? 扶植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在东欧成立社会主义国家。
思考:“冷战”当中为什么又会发生热战?
1.双方较量和争夺激烈,只能通过热战来解决;
第25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失去家园的朝鲜难民
战争中惨死的朝鲜平民
“假如现在是圣诞节, 而我就是上帝,”邓肯对 他说,“那么你想要得到 的是什么呢?” 那个士兵琢磨了好一 会措辞,然后抬头看着灰 蒙蒙的天空,说道:“给 我明天吧。” ——[美]约翰·托 兰《漫长的战斗-美国人 眼中的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美国是慈善家吗?美国实行 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
1.复兴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2.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3.拉拢东欧各国,孤立打击苏联
三、影响--- “冷战”阴 影下的国际关系 1、主要表现
欧洲---德国分裂 1949 亚洲 朝鲜半岛分裂 1948 越南战争 1961
美洲---古巴导弹危机 1962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我的一边坐 着把一条腿搭在 另一条腿上的巨 大的俄国熊,另 一边是巨大的北 美野牛,中间坐 着的是一头可怜 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1、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
• 形成基础:雅尔塔体系 • 根本原因:美苏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冲 突 • 直接原因: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 行“冷战”
u-2高空侦察机拍 摄出的古巴一个装 备就绪的导弹基地
美军监督下的苏联货船
古巴导弹事件的结局是如何的?说 明了什么?
1962年美苏核力量比较
国家
美国 苏联
洲际弹 潜射弹 远程轰 核导弹 道导弹 道导弹 炸机 1000 300 294 75 144 0 600 190
战略优势在美国
知识链接:
从盟友到对手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经 济
工业产量占53.4% 黄金储备占74.5% 出口贸易占32.4%
武装部队3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 艘其他战舰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 地 拥有原子弹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 多极化趋势
从两极世界的形成到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加强
单元线索总览
二战后初期,美国和苏联成为主宰世界的两大主要 力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导致美苏同盟关系破 裂,两极格局形成,并相互对峙,导致了“冷战”与“热 战”并存局面,20世纪50年代演变为美苏争霸;(25课)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欧共体 、日本、第三世界、中国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有力地 冲击了两极格局;(26课)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 局局面瓦解,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一超 多强”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世界局势呈现缓和与 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27课)
从两极世界的形成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主题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关系 史料 有人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 桃的两半。” 导思 理解史料需要把握这句话的言外之意问的是杜 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联系与区别。马歇尔计划是杜鲁 门主义的一次________________ ,实质都是要遏制苏联, 大规模的运用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______________ 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但是杜鲁门主 义是在________ 政治上 公开地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 蔽的________ 经济手段 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导思 理解史料3关键是把握其出处。史料3反映了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实行集体安全、集体防御,实质上是 从军事上孤立、威胁、遏制苏联 ________ 。
返回目录
第13讲
从两极世界的形成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主题二
“冷战”局面的影响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第25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强大的经济、军事 实力和政治影响力
措 施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为 什 么 不 战 ?
抗衡美国、保证安全 控制社会主义国家
强大的军事实力和 政治影响力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约
世 界 无 形 之 墙
背景:
美苏“冷战”
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2、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冲突; 3、美、苏力量大致均衡; 大战刚歇,人心思和平。
登台眺望亲人居住的地方
怎 么 会 有 这 堵 墙 ?
想看看墙的另一侧
德 国 柏 林 墙
1945年战败的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 领,位于苏占区内的柏林市也被划为四个部分。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 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 和国。 1961年,随着美苏“冷战”的加剧,民主德国沿 西柏林四周筑起了由水泥墙、铁丝网和了望塔组 成的一条长近 170公里的封锁线,这就是举世闻 名的“柏林墙”。
大国强权的产物,美苏“冷战”的产 物
世 界 无 形 之 墙
美苏“冷战”
“冷战”一词是美国人的发明, 它是指“二战”后美国采取除战争 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进 行遏制苏联、遏制社会主义的政策 。 它既不能被称为战争,因为它争而 不战;也不能被称为和平,因为它 既不和也不平。于是,有人称之为 “战争与和平的私生子”。
“冷战”一词是美国人的发明,它是指“二战”后美国采取 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进行遏制苏联、遏制社 会主义的政策。
美国
政策是什么? 依据是什么? 具体措施有哪些?
苏联
“冷战”的背景是什么? “冷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冷战”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美国国务 卿马歇尔。
看一看 想一想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 多亿美元的援助, 是赠予, 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 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 称 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美国是慈善家吗?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 美国是慈善家吗?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 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 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其根本目的又是 什么? 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什么? 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 反应? 反应?
1、二战后初期 、 二战后期, 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 塔体系。 塔体系。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 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 两极格局形成。 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日本的崛起,西欧的联合和复兴,中国的振兴, 日本的崛起,西欧的联合和复兴,中国的振兴, 第三世界的崛起,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出现多极化趋势。 第三世界的崛起,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3、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 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苏联解体,使半个世纪以来的两极格局终结, 苏联解体,使半个世纪以来的两极格局终结,各种力量重新 分化组合,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分化组合,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 势进一步加强。 势进一步加强。
第25课 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是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什么是“ 是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较强 什么是“极”: 大的综合实力, 大的综合实力,对国际事务具有较大影响的相对独立的力量 中心或国家集团, 中心或国家集团,“极”是指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形成的基本 格局。 格局。
[必修1历史第25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25课
[必修1历史第25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25课必修1历史第25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必修1历史第25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必修1历史第25课知识点:重点讲解雅尔塔体系是指1943年底至1946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到战后初期雅尔塔会议前后,以美苏为主的大国间所达成的一系列有关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协议,由此形成的国际格局。
它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发展的产物,集中体现了在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方面的重大变化:英、法、德、日等国退居二线,美苏走上了前台。
一方面美国走上了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道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苏联的力量壮大,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形势。
1.形成(1)奠定基础: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和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西欧衰落,美苏势均力敌。
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大阵营出现。
(2)初步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3)最终确立:到1949年美国开始实施全面冷战政策,美苏盟友关系彻底结束,转变为敌对关系。
1949年、1955年先后建立了北约、华约两大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2.演变: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对峙局面,它形成于二战结束后,初期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20世纪90 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告结束。
其特点:(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在美国一方是西方盟国,在苏联一方主要是东欧各国。
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两极格局是二战后特有的历史现象,对战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2、“冷战”的具体表现 冷战”
美国
“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 “北约” 北约” 北约
苏联
在东欧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经互会” 经互会” 经互会 “华约” 华约” 华约
三、“冷战”的影响 冷战”
积极影响
1.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 2.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二战后,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二战后,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1.两极格局( 1.两极格局(美、苏) 两极格局 2.多极化趋势出现 西欧、 多极化趋势出现( 中发展) 2.多极化趋势出现(西欧、日、中发展) 3.两极格局瓦解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瓦解( 3.两极格局瓦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多极化趋势加强
一、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冷战”的背景) (“冷战”的背景)
①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A、二战改变了世界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 B、战争中美苏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
了解的雅尔塔体系形成(内容、意义) 了解的雅尔塔体系形成(内容、意义) 雅尔塔体系形成
②苏联实力和影响力引起西方国家不安
二、“冷战”的表现 冷战” 1、“冷战”的含义: 、 冷战”的含义: 指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 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 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 对抗方式。 对抗方式。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其变动一般发生在一次大规模战争或一场涉及许多重要国家的大变革之后。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国实力消长及大国间的相互关系。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1945——今)两极格局(美苏)形成(二战后到1955年)多极化趋势出现(西欧、日本、中国发展、不结盟运动:20世纪60、7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东欧巨变、苏联解体:20世纪90年代初)当前:暂时“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两极世界的含义是什么?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相互对抗的国际关系格局一、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一)重要原因: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二)根本原因:二战极大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美苏实力均势:(三)主要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
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于雅尔塔)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二战后破裂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争霸世界必然导致双方对立B B.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的冲突C.两极格局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D.苏联和各国革命力量的壮大妨碍了美国称霸二、两极格局的本质:美苏全球性对峙、争夺。
三、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冷战”。
1、含义:“冷战”泛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和平演变)、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第25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25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湖北省仙桃中学熊红荣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2、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美苏均势局面形成(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成为唯一可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3、美苏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4、美苏之间的冷战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雅尔塔体系通过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它取代了原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两极格局在冷战中形成:1、冷战的概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目的在于遏制共产主义,基本状态是不战不和)2、冷战的原因:反法西斯联盟政治基础的丧失;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力量对比;美苏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二战后和平思潮的盛行;美苏势均力敌(实力相当);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和丘吉尔铁幕演说的推波助澜★杜鲁门主义针对希腊、土耳其危机而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援助对象本来包括苏联和东欧国家,但遭其拒绝):⑴背景:西欧经济困难,政局动荡⑵目的:复兴西欧经济,稳定西欧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国家;联合西欧共同遏制苏联⑶影响:①对西欧: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客观上促进了西欧国家的联合;使西欧不得不受制于美国;②对美国:加强了美国对西欧政治经济的控制;有利于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拓展了美国的海外市场;③对世界:加剧了美苏在欧洲的对峙与争夺★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点:⑴相同点:都发生于二战后初期美苏走向对抗的背景下(背景);都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目的);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内容)⑵不同点:杜鲁门主义是公开地反共反苏;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方式)★北约与华约都是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两个集团的形成既对欧洲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又使欧洲存在“刺刀下和平”的可能★两极格局形成过程:①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基础;②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③“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④北约、华约两大组织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三、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1、全面冷战:1948年朝鲜半岛的分裂;1949年德国的分裂;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2、局部热战: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名义入侵朝鲜);1961---1973年的越南战争(1973年美国撤军后,南越当局力量削弱,1975年越南实现南北统一)★二战末期,美苏以北纬38度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德国 分裂 朝鲜半岛 分裂 古巴 导弹危机 局部热战 朝鲜 战争 越南 战争
雅尔塔体系
1.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 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 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 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 体系。 2.基础: 美苏均势
五角大楼前的反越战示威
1973年,美国同越南北方政府在法国巴黎签订停战协定。 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性会议是什么? 会议最终支配其他 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国关系不断 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13)
“极”:
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 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
1因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推动世界的整体发展。 3亚非拉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安全与利益,兴起不结盟 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4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发展
本 课 小 结
杜鲁门 主义
雅尔塔 体系确立 美国 冷战 马歇尔 计划 北约 成立
苏联 对抗 经互会 华约 成立
3.实质: 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经 工业产量占53.4% 济 黄金储备占74.5% 出口贸易占32.4% 武装部队3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军事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 多艘其他战舰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 基地 拥有原子弹 政治 控制操纵联合国
战后苏联军事实力:
B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 的演说词。“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 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 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 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 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 压控制。”这次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
图①恐怖的骨牌游戏
请回答: (4)“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对峙的双方是哪两国?二战 期间和战后它们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对峙的双方:美 苏。变化:从战时的同盟关系变为战后的敌人。
四、两极对峙格局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消极: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 局部热战的局面。
《北大西洋公约》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 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 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 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 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 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 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 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 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 力之使用……
《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回答:“经济健全的常态”是指什么?美国为实现
“彻底治疗”开出的药方是什么? 正常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马歇尔计划。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 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 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美国是慈善家吗?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第25课)
(背景、过程、影响)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26课)
欧共体形成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中国的振兴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第27课)当今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特点
一、形成背景
1、 雅尔塔体系 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2、战后主要国家 力量对比 发生变化: 美国:实力大增,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苏联:努力扩大世界影响,被美视为最大障碍 欧日:实力削弱 3、美苏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的根本对立, 美苏 国家利益 的冲突。 4、丘吉尔的 “铁幕”演说 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格局”:
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世界政治格局: 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 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 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根因: 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对比 变化。
当 今 世 界 政 治 格 局 的 多 极 化 趋 势
结果: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 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1、古巴导弹危机结果表明,当时美苏争霸过程中 A、苏联处于优势,美国处于劣势 B、美国处于优势,苏联处于劣势 C、美苏势均力敌 D、美苏争霸处于僵持状态 2、(2008年天津高考)在纽约,一群年青人狂喊: “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 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里相拥嚎 哭,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个黑 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 事件是 A、1961年柏林危机 B、苏伊士运河战争 C、1964年越南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 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 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第 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 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 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 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 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 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北约与华约的性质有何相同之处? 它们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你认国华沙条约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的相似之处在于( ) A、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B、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C、地区性军事集团 D、超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A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思考:造成德国和朝鲜分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美、苏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
美洲:古巴导弹危机
原因: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 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 的不利地位。
1962年美苏核力量比较
国家 美国 苏联 核导弹 1000 300 洲际弹道 潜射弹道 远程轰炸 导弹 导弹 机 294 75 144 0 600 190
始。
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 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 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 悲惨、混乱。……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 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工 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 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尔大学的演说
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
图①恐怖的骨牌游戏
请回答: (3)根据图片,如何理解“冷战”的含义和实质? 除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实质是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
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
原因:①战时同盟的基础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失去; ②美国企图称霸世界受到苏联的阻碍;③苏联为确保东西 部边界安全,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④两国在意识形态和 社会制度方面根本对立。
不是。 目的:帮助欧洲复兴经济,稳定资本主义政局,联合西 欧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以确立霸权地位。
“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 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杜鲁门
1、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国家 经济恢复,实力增强。
2、实现了美国战后控制西欧, 发动对苏冷战的目的。
根据材料及课本的知识: 你如何认识马歇尔计划?
经济
军事
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
图①恐怖的骨牌游戏
请回答: (1)从图①中你能够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二战后美苏争霸; 世界面临新的大战的危机,人们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等。
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
图①恐怖的骨牌游戏
请回答: (2)模仿图②中已经完成的项目,填写另外两个空格项目。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经互会。 军事上:北约;华约
军队人数到1945年5 月接近1140万,战后 仍保留三四百万人。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 12万门火炮。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 19390万发炮弹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 3万辆坦克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 4万架飞机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自 己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 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 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说明二战 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基础是 A、出尔反尔 B、美苏均势 C、多极格局 D、单极格局
B
D
美国飞机轰炸河内。 热战对美国的霸权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
越南战争从1961年至1975年共历时14年,是二战 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 后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局部战争。美国先 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在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美 后投入250多万部队,动用了除核武器外的所有尖端 国。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武器,期间被击落击毁各种飞机7000余架,耗资 2000多亿美元,死亡5.6万人,伤30万人以上。
材料中提到的“铁幕”指的是什么? 指苏联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
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
抗。这就是“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
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
二、形成的过程
1、初步形成: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2、最终形成: 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建立
三、美苏“冷战” 1、什么是“冷战”? (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2、“冷战”的主要表现 国家 美国 苏联 政治
杜鲁门主义 加强共产党对政权的领导 (冷战开始的标志) (如成立情报局)
马歇尔计划 北约组织 经互会(目的?) 华约组织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
冷战的表现: (1)欧洲:德国分裂 (2)亚洲:朝鲜分裂 (3)美洲: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