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件(共36张PPT)
形成原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双方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③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
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6年,丘吉尔发表反共演说 ——“冷战”信号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越南人 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 民者撤出。
日内瓦会议会场(1954年)
在日内瓦会议 上,签订了《关于 恢复印度支那和平 的日内瓦协议》; 法军撤出越南。
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美国军队在越南
1973年,美国同 越南北方政府在 巴黎签订停战协 定,美国从越南撤 军。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
(2)影响: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 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 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 极格局形成
“冷战”时期的两大军事它们对欧洲产生 了什么影响?
二、美苏冷战——两极格局下的对峙
冷1、战194:7年以,美美开国始实为施首“马的歇尔西计方划” 资会234、、、本主111999445主义995年 年 年义国, , ,北 华国家苏大 沙联家采西 条成洋 约, 取立公组经对了约织互组建苏除会织立联武建立等装社进 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背景:
分裂:
1945年日本投降后 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
,美、苏两国以北 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
纬38度线为界,分 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
区占领朝鲜半岛的 民共和国,从此朝鲜
南部和北部。 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发展: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 威胁。为了抗美授朝、 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 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美 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 “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的局面。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
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 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1、马歇尔计划: 2、成立北约: 3、成立经互会: 4、成立华约:
影响: 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 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德国分裂 原因: 分裂:
(1949)
2、朝鲜半岛分裂(1948)
3、美国在越南发动战争(1961) 起因: 4、古巴导弹危机
(1962)
经过: 结果: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 “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2)朝鲜分裂--局部战争 (3)侵越战争--局部战争 (4)古巴导弹危机--军备竞赛
西欧、日本:普遍衰落 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成为 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苏联:成为唯一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
1、原因:
2、冷战开始:
(1)信号: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内容:
1、原因:
(1)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框架 (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 对比: 西欧、日本、美国、苏联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 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4)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称霸世界的战 略目标
必修1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苏联的应对措施
经济: “经互会” (1949)
——对打破资本主义经济封锁起重要作用
军事: 华约的建立
(1955)
性质
结果 ——两极对峙局面
杜鲁门
美国为首的 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 除武装进攻外的一切 家采取了除武装进 敌对行动 苏联为首 攻以外一切手段的 敌对进攻 的社会主 敌对行动,以遏制 义国家 共产主义。
铁幕
1946年,英
国前首相丘吉尔 访问美国,在富 尔敦发表演说, 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 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 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P120学思之窗
1955 年 华 沙 条 约 组 织 成 立
1949 年 北 大 西 洋 公 约 组 织 成 立 两 极 格 局 最 终 形 成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 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背景: ①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②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③美苏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 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 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世界政治格局 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 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 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雅尔塔体系
概念:
最新人教版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学校:临清实验高中学科:历史编写人:吕本龙审稿人:王明强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包括:从盟友到对手、美苏“冷战”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三部分内容。
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政策及苏联的对抗措施,双方以“冷战”方式进行的激烈争夺。
作为开篇一课,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两极世界的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即两极格局形成。
此外又是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转变的起点,期间的历史走向主要是美苏两极全球性的对峙和争夺,其主要形式体现为“冷战”,当然也有局部地区的“热战”。
伴随着两大主角——美苏两国的争夺和在各自羽翼下的内部力量的消长,加之其他国际力量的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最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两极走向多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
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
(2).掌握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各国的民主改革,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等史实,归纳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基本特征。
(3).通过探讨美苏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分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再现,探究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经过。
(2).通过对比分析、史料探究,让学生对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与学生共同探讨“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
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
三、重点难点: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四、学情分析对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原有的世界历史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如何设计一个主体的历史情境,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变生涩为通俗,成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人教版必修一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世界上第一堵不是 用于抵御外敌,而是 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 的墙。
自由有许多困难, 民主亦非完美,然而 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 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 面,不准他们离开我 们。
——肯尼迪《柏林墙下 的演说》
朝鲜分裂
朝鲜民主 主义人民 共和国
大韩 民国
无形的对抗,有行的伤害
朝鲜战争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 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而建立起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冷战”的序幕:“铁幕”演说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 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 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内……”。
——《和平砥柱》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 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 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 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 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 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在国会上的演说
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
战
战
后
后
的
的
德
英
国
国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美国应该尽力协 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 全的常态,没有它, 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 合理经济的再生,促 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 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感悟历史】
合作 对话 尊重 理解 包容 求同存异 和平共处 互利共赢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本课图解】
冷战:朝鲜分裂 热战:朝鲜和越 南战争
资 本
杜鲁门主义 欧
主 义 阵
美 国
营
西 欧
马歇尔计划 北约 西德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从盟友到对手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雅尔塔体系:美苏等国首脑通过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所确定的二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两极格局: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冷战: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2.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日益增大。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4.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演说,杜鲁门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冷战开始二.美苏冷战1.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2.北约:1949年,美英法《北大西洋公约》,是一个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加剧了“冷战”3.经济互助委员会:苏联、保加利亚等,为打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4.华约:1955年,苏联,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从此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但美苏没有发生大规模直接武装冲突德国: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西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美国和苏联以北纬38度线为界,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越南:二战后,越南共产党抗击法国殖民者。
1961年—1973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前言: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对苏联大肆攻击,呼吁西方国家对付苏联。
这次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
总结: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为冷战对手2.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3.冷战时期,虽然世界局部地区爆发了热战,但美苏两国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北约和华约的共同性质是什么?它们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1. 共同性质: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都规定了:如果本集团内部任何一个成员国遭受武装侵略,其他成员国必须予以援助,且不排除武力援助。
必修1课件: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新人教版)
挑拨者的立场上的,而且丘吉尔先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立 算法语句,最后集中介绍了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排序、进位制等典型的几个算法问题,力求表现算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算法意识。2.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把问题用数量化的形式表示,是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数量化表示的问题,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答问题。统计学是研究 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本教科书主要介绍最基本的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以及几种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统计方法,其中包括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及数字特征和线性回归等内容。本教科书介绍的统计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抽样 调查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侧重点放在了介绍获得高质量样本的方法、 方便样本的缺点以及随机样本的简单性质上。教科书首先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统计数据,通过边框的问题和探究栏目引导学生思考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必要性,以及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为强化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教科书通过一个著名的预测结果出错的案例,使学生体会抽样不是简单的从总体中取出几个个体的问题,它关系到最后的统计分析结果是 否可靠。然后,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进了随机样本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情景引入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方法,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最后,通过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三种随机抽样方法的优缺点。3.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型,同时为 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学习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概率模型,加深对随机现象的理解,能通过实验、计算器(机)模拟估计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 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比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给出试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概率的意义, 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盘游戏引入几何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1
(3)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关注现实国际政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事件,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过程和能力提升。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思考题、考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两极世界形成知识的掌握程度。
2.强调雅尔塔体系在两极世界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冷战政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引导学生认识到两极世界格局下,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4.提醒学生关注现实国际政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际事件,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整理两极世界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形成知识结构图,以便更好地把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5.推荐阅读:《冷战:一部世界史》(作者:奥德·阿诺·韦斯特阿德),要求学生阅读后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意查阅相关资料,确保文章内容的准确性和论证的合理性。
2.作业要注重原创性,避免抄袭,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分析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重点掌握两极世界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2.理解雅尔塔体系的概念,掌握其在两极世界形成中的作用。
3.掌握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分析冷战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如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PPT课件
37
9、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 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 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
38
经济: “经互会”—— 对打破资本主义经济封锁起重要
(1949) 局面最终形成
(1955)
最初确立:雅尔塔体系
最终形成:华约建立
结束: 苏联解体
.
19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挪
华约成员国
威
英
丹
麦
苏联
性国质:都是联邦 军民德事波政治兰集团 法 (国都瑞士由德国 一个大国控制)
1.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 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 格局
.
30
2.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
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 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 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 国对欧洲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48年—1952年, 共有16国,接受了 美国共131.5亿美 元的援助。其中 90%是赠与 ,其余 贷款。
复兴欧洲经济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推行霸权政策
. 实现称霸战略
17
“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
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杜鲁门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共27张PPT)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的实施(1947)
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的成立(1949)
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 会(1949)
军事上:华沙条约组织 的成立(1955)
二、看两大巨人如何剑拔弩张(两极格局形成过程)
阅读材料并结合书本P119,回答问题:
材料八: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 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二战后,法西斯德国被彻底打垮,沦为战败国,国 土为盟军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外市场和海外投 资也全部丧失。
在日本,原子弹爆炸过后,广岛市区变成一片废墟。
一、探昔日盟友缘何反目成仇(两极格局形成背景)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在经济、军事、政治上的实力
经 济
工业产量占世界2/3 出口贸易占世界1/3 黄金储备占世界3/4
【归纳总结】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背景: 1、基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2、实力: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 对比。 3、根本:美苏在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上的矛 盾。
课堂练习
1、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
取代的标志是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关贸总协定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3.客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
雅尔塔 体系确立
奠定 框架
形成过程 两极世界的形成
美国 “冷 战”
苏联 对抗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成立
情报局 经互会 华约成立
朝鲜分裂
德国分裂
形成影响
世界局势 紧张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共12张PPT)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 意识形态差异的竞争和国家利益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美苏为什么不是热战而是冷战?
1.残酷的二战刚结束,世界人民都不想 再陷入水深火热中,美苏也希望尽快恢 复经济。 2.两国势力均衡,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3.核武器的出现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2、转变的过程
材料二:
──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
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
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 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苏的想法分别是什么?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
他们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演说词(部分):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
〔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 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 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 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 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 都城……(西欧)不仅以 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 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 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 控制。
Hale Waihona Puke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美
遏制共产主义 铁幕
强烈谴责
苏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美苏从盟友到对手的演变过程: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
战后西欧日本等国的衰落,美苏国力增强
两国争当世界霸主
丘吉尔“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 出台
(2)世界主要国家力量的对比
西欧 消耗兵力、财力
衰落
美国
大发战争财
企图成为 世界霸主
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美国国务 卿马歇尔。
看一看 想一想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 多亿美元的援助, 是赠予, 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 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 称 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美国是慈善家吗?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 美国是慈善家吗?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 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 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其根本目的又是 什么? 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什么? 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 反应? 反应?
1、二战后初期 、 二战后期, 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 塔体系。 塔体系。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 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 两极格局形成。 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日本的崛起,西欧的联合和复兴,中国的振兴, 日本的崛起,西欧的联合和复兴,中国的振兴, 第三世界的崛起,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出现多极化趋势。 第三世界的崛起,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3、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 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苏联解体,使半个世纪以来的两极格局终结, 苏联解体,使半个世纪以来的两极格局终结,各种力量重新 分化组合,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分化组合,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 势进一步加强。 势进一步加强。
第25课 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是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什么是“ 是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较强 什么是“极”: 大的综合实力, 大的综合实力,对国际事务具有较大影响的相对独立的力量 中心或国家集团, 中心或国家集团,“极”是指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形成的基本 格局。 格局。
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_1
柏林墙
国家
美国 苏联
核弹头
1000 300
洲际弹 道导弹
294 75
潜射弹 道导弹
144 0
远程轰 炸机
600 190
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六:每个超级大国都拥有如此巨大的抹掉 对方(以及其它任何国家)的能力——因此而出 现了很快被称之为“互相确保摧毁”的事态。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材料一: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战争中实际增 长了50%以上,而整个欧洲(不包括苏联)却下 降了25%。到1953年绝大部分制造业从破坏中恢 复过来后,整个欧洲所占的比重也只有26%,而 美国达44.7%。
——数据来源: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建 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
材料七: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 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 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最终会在朝 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 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 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 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沦为牺牲品。
——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八:“冷战”也给双方带来强烈的不信 任感。1983年,苏联把韩国一架偏离航道的民航 客机当作从事间谍活动而击落,致使269名无辜 者全部罹难。
“冷战”使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互相攻讦,许 多文艺作品以对方为假想敌,把对方描绘成间谍、 特务、杀人犯,不能真是地反映对方的生活。
40000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苏联成 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历史 必修一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2.过程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后,提出要以 “遏制共产主义”
为
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
作
的指导思想。
此后,以美国为首的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对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采取了除 武装进攻 之 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 从此开始。
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开始实施国
务卿马歇尔提出的 对欧洲经济援助 计划,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不认真听课,还想考高分,那是
滴
知识链接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格局”: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相对稳 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国 实力对比均势的基础上。
“极”: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 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体系 中的其他力量。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从战 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形成了“冷战” 格局。 2、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 两极格局瓦解。 3、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 界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并出现了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在1948年到1952年四年间,向欧洲16个国 家分配价值120亿美元左右的经济援助, 帮助他们振兴经济。在同一时期,16个国 家(包括西德)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15%~25%。从此,“马歇尔计划”就成为 强国成功援助弱国的代名词。
经互会
经济互助委员会会旗
为了与西方的经济封锁 和遏制政策相抗衡,1949年 1月,苏、保、匈、波、罗、捷六国 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经济会议上协议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同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 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济互助、 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 经济发展。
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同时,美英等西
高中历史课件必修1《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建议教师根据实际 情况调整课件内容 确保与教学需求相 符合。
使用过程中请确保 计算机等设备正常 运行以免影响教学 效果。
课件中的图片、文 字等素材不得随意 修改、复制或用于 其他用途尊重知识 产权。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问题导向法:通过提出 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 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 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应用
讲解法: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四种方式。
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 方法。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或进行示范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 识的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课件必修1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 形成》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课件概述 03 课件内容 04 课件教学方法 05 课件评价与反馈
06 课件使用说明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课件概述
第二章
课件简介
课件主题:高中历 史必修1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适用对象:高中历 史教师和学生
课件内容
第三章
两极世界的形成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美国经济 实力膨胀成为 世界最大债权
国。
苏联在战争中 实力大增战后 成为美国最强 劲的竞争对手。
战后西欧国家 衰落美国成为 西欧国家的希
望和靠山。
两大阵营的形 成使得国际关 系格局由战前 的以欧洲为中 心转变为美苏
两极格局。
冷战的起源和发展
冷战的起源:二战后美国和苏联的对立 冷战的发展:从欧洲到亚洲从政治到经济 冷战的影响:对国际关系、政治、经济的影响 冷战的结束: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联解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抗形式主要是( ) A.战争 B.冷战 C.经济封锁 D.思想渗透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A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 B 苏联成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国家 C 欧洲因在战争中受到削弱而萎靡不振 D 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极 10、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 A、战胜国重新划分世界版图 B、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日趋瓦解 C、确立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D、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11、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性会议的召开 B、国际性组织的成立 C、世界各种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 D、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 手。形成了“冷战”格局。 表现:在长期的“冷战”过程中,美苏两国没有发生大规 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但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 2、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3、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呈现 “一超多强”的局面,并出现了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表现:(1)在美苏“冷战”过程中,西欧国家迅速恢复 和发展起来,并走向了联合的道路,实力日益强大。 (2)日本在美国的扶持和自身努力下,成为世界 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3)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也日益强大。 (4)世界局部地区动荡不安,恐怖主义仍威胁着 世界和平。
1949年,美国等12国
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 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图为12国代表集会签 约。
1955 年 华 沙 条 约 组 织 成 立
1949 年 北 大 西 洋 公 约 组 织 成 立 两 极 格 局 最 终 形 成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 “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A、帮助欧洲各国复兴经济 B、美国借此进行资本输出 C、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秩序 D、以经济手段控制受援国,建立美国的霸权 4、美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约的目的是( ) A、遏制苏联 C、镇压人民革命 B、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D、防止法西斯势力东山再起
5、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雅尔塔体系
1、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 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 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 关系新体系。
2、基础:美苏均势 3、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4、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二战”后,美国
(3)含义: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
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 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
“美国今天是一 个强大的国家,没 有任何一个国家比 它强大。……这意 味着,我们拥有这 样的力量,就得挑 起领导的担子并承 担责任。” ——杜鲁门
美国总统哈瑞· 杜鲁门
杜鲁门主义
(1)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 (3)侵越战争: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越南人民在越 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
1954年,越南
北方解放。图为胡 志明(中)到达巴 黎同法国谈判越南 独立问题。
1965年,美国海
军陆战队在越南岘港 登陆。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 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 背景: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 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 分裂: 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 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 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 背景: 分裂: 发展: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 了抗美授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战后初期,苏联 总兵力接近美国,建 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 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 就达40,000架,苏军驻 扎在欧亚许多地区。 在战争中,苏联大大 扩展了疆土,解放了 大片东欧领土。苏联 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 国抗衡的大国。
1、原因:
2、冷战开始:
(1)信号: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内容: (2)开始标志:
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东欧国家
根本目的:稳定资本主义阵脚,遏制共产主义
(2)提出者: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马歇尔计划
美国国务 卿马歇尔。
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 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 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 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 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 助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 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尔大学的 演说
1、马歇尔计划: 2、成立北约: 3、成立经互会: 4、成立华约: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
(2)影响: 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 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 局形成
1955年,苏联和东欧
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 《友好合作条约》,被通 称为“华沙条约”,根据这 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 织。
1、原因:
(1)雅尔塔体系确立:
(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 比: 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②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 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 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4)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 力的战略目标
(1)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 (3)侵越战争: 背景: 时间、结果: 1961年—1973年 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
1973年,美国同越南北方政府在法国巴黎签订
停战协定。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 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 (3)侵越战争: (4)古巴导弹危机: 原因:
1、马歇尔计划: 2、成立北约: 3、成立经互会:
(1)时间、国家: (2)目的: 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 国家的经济封锁
经互会
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 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19 49年1月,苏、保、匈、波、 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 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 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同 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 总部设在莫斯科。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 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 的经济发展。
1950年,美国
打着联合国的旗号 侵略朝鲜。图为 “联合国军”在朝鲜 登陆。
朝鲜人民军反坦克部队向 美军坦克开炮。
1953年7月27日,
朝鲜停战签字仪式 就在板门店举行。 板门店共同 警卫区。图中前 排的铁皮房就是 军事停战委员会 谈判会场,朝鲜 军事分界线横穿 其中。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 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 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 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一 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就是“杜 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 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 开 始。
1、马歇尔计划:
(1)目的: 帮助西欧恢复经济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冷战”的表现有( )
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③以联合国名义出兵朝鲜 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④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 取代的标志是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关贸总协定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背景: ①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②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 点。
③美苏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 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 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 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马歇尔计划: 2、成立北约: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 (2) 性质: 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 团。 (3)影响: 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 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工作人员将北约的标志安放在捷克 首都布拉格议会大楼内
工作人员将北约的标志安放在捷克首都布 拉格议会大楼内
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 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 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 (3)侵越战争: (4)古巴导弹危机: 原因:
结果:
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 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材料中提到的“铁幕”指的是什么?:你怎样估计丘吉尔先生最近在美国 发表的演说? 斯大林答:我认为这个演说是危险的行动, 其目的是要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使它们 难于合作。 记者问:是否可以认为丘吉尔先生的演说使 和平和安全的事业遭受损失? 斯大林答:无疑是的。实际上,丘吉尔先生 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的,而且丘吉尔 先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 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 ——斯大林《关于丘吉尔先生的演说和(真理报) 记者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