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孔宪立-石振明-第一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完整ppt)工程地质学--第一章 绪论

(完整ppt)工程地质学--第一章 绪论

工程建筑物
地质环境
安全
经济
工程建设 地质环境
工程地质学
2020/2/5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贾洪彪
56
工程地质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
一、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定义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 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 科,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环境及其 评价、预测和保护的科学。《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 •研究对象 研究地质环境与工程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二者矛盾 的转化和解决方法。
工程地质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
2020/2/5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贾洪彪
15
工程地质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
2020/2/5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贾洪彪
16
工程地质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
2020/2/5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贾洪彪
18
工程地质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
交 通 工 程
水 利 工 程
城 建 工 程
2020/2/5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贾洪彪
29
工程地质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
2020/2/5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贾洪彪
30
工程地质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
1985年 3000万立方米 堵江 埋没新滩镇
2020/2/5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贾洪彪
31
工程地质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
滑坡前
滑坡后
2020/2/5
• 最大涌浪 高度250m,越过坝顶高度达150m,库 水迅猛泻向下游。该水库也因滑坡填入而报废。
2020/2/5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工程地质复习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工程地质复习

第二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地球的圈层构造。

矿物的概念,结晶质的基本特点。

便于肉眼鉴别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常见的造岩矿物岩浆岩的成因岩浆岩的分类,岩浆岩的产状,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常见的岩浆岩沉积岩的成因沉积岩的物质成分,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常见的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岩的矿物特征,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常见的变质岩地质年代的概念(绝对、相对)岩层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第四纪的主要地质特征第三章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地壳运动(性质和方向),板块运动的基本概念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岩层产状的概念。

褶皱构造的成因,摺曲的类型节理(裂隙)的成因和类型断层要素、断层的主要类型、断层的组合形式整合与不整合的概念,不整合的类型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岩体的概念,岩体的结构面第四章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土的粒度成分、粒度分析方法土的矿物成分及性质,土的三相比例指标的概念无粘性土紧密状态指标,粘性土的物理特征土的成因类型特征特殊土(软土、黄土、红粘土、膨胀土、冻土)的主要工程地质性质第五章地下水地下水与含水层的概念岩土的水理性质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主要影响作用流沙和潜蚀产生的机理第六章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地质问题风化作用的类型风化带的意义流水的侵蚀作用河谷的类型及河流接地滑坡的形态特征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滑坡的主要治理措施泥石流的形成条件、防治措施岩溶的形成条件。

地震的基本概念,分布特征、成因。

地震波及其传播地震震级、烈度地震效应(地震力、地面破坏、地基液化)地基承载力的实质地基液化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工程地质学课件 01工程地质条件成因演化论

工程地质学课件 01工程地质条件成因演化论

第一章 工程地质条件成因演化论
冲积平原:
地质结构及岩性:距地表一定深度内广泛分布的是由各 种砾、砂、粘性土互层组成的松软土体,强度低,易于变形。 地质结构简单,主要形成各类土层的组合关系。地表开阔、 平坦,往往有各种型式河流阶地或埋藏古河床。
地下水:多为埋藏浅的孔隙潜水或层间水,粗砂、砾石 层中客(贮存)水,且水质良好可作为良好的供水水源,过 量抽取会产生地面沉降。
工程地质问题 天然建筑材料
崩塌、滑坡、泥石流广泛 发育,且规模往往很大。
石料、粗骨料丰富 细骨料、土料贫乏
除阶地斜坡有小型滑坡发育外, 其它外生地质灾害不发育; 如有埋藏型碳酸盐岩,可伴有地 面塌陷; 若有隐伏活动断裂,则伴有地震。
土料及细骨料丰富 粗骨料贫乏、缺乏石料
第一章 工程地质条件成因演化论
第一章 工程地质条件成因演化论
2)内动力地质作用控制着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强度
年轻褶皱山系的强烈的隆起, 以强烈剥蚀作用为主, 隆起愈强,剥蚀愈强。 如有地表水系,河流必然深切侵蚀。
裂谷或断陷盆地地带, 以堆积作用为主, 下陷愈深,堆积作用愈强,所形成的堆积体愈厚。
第一章 工程地质条件成因演化论
外动力 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 剥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
第一章 工程地质条件成因演化论
年轻隆起的高原边缘或近代褶皱山系, 河流强烈下切→高山峡谷
山间断陷,
河流或湖泊的沉积作用→山间盆地
近期只有轻微隆起的古老褶皱山系或稳定地台, 河流的剥蚀、夷平和沉积作用→准平原及冲击平原
河口地带,
下陷和迅速沉积→河口三角洲
③膨胀土 主要分布于中南各省,如湖北、四川、云贵、 广西、陕南、安徽等处。基性火山岩、中酸性火山岩、泥岩、 粘土岩及页岩的风华产物,残积、坡积成因,多形成湿润的暖 温带及亚热带。

工程地质学第1章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PPT

工程地质学第1章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PPT
• 〔5〕岩石的抗冻性
• 岩石空隙中有水存在时,水一结冰,体积 膨胀,就产生巨大的膨胀力,使岩石的构 造和联结受到破坏,假设岩石经反复循环 冻融,那么会导致其强度降低。岩石抵抗 冻融破坏的性能称为岩石的抗冻性。
• 一些常见岩石的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见 表1.3。
• 〔1〕岩石的变形特性
应力-应变曲线
• 1.2 岩石的类型及其特征
• 〔1〕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 〔2〕岩浆岩的构造与构造 • ①岩浆岩的构造 • 按结晶程度,岩浆岩的构造可分为: • a.全晶质构造〔crystalline〕 • b.非晶质构造〔glassy〕 • c.半晶质构造〔subcrystalline〕
• 按矿物颗粒大小,岩浆岩的构造可分为: • a.等粒构造〔equigranular〕
• 〔1〕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 〔2〕变质岩的构造与构造 • ①变质岩的构造 • a.变晶构造〔crystalloblastic〕 • b.变余构造〔palimpsest〕 • ②变质岩的构造 • a.板状构造〔platy〕 • b.千枚状构造〔phyllitic〕 • c.片状构造〔schistose〕 • d.片麻状构造〔gneissic〕
• 可将岩石变形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 • ①微裂隙压密阶段(图中的Oa段)
• ab段〕
• bc段〕
• c点以后〕
• 〔2〕岩石的强度
• 岩石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称为岩石的强 度〔strength〕。岩石的强度单位用Pa表示。 岩石的强度和应变形式有很大关系。岩石 受力作用破坏,有压碎、拉断和剪断等形 式,所以其强度可分为抗压强度、抗拉强 度和抗剪强度等。
• ①珍珠光泽 • ②丝绢光泽
• ③油脂光泽 • ④蜡状光泽 • ⑤土状光泽 • 〔4〕矿物的解理与断口 • 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那么裂开的性质称

工程地质学 ppt课件

工程地质学  ppt课件
指岩层倾角为0°的岩层。绝对水平的岩层很少见, 习惯上将倾角小于5°的岩层都称为水平岩层,又称水 平构造。
岩层沉积之初顶面总是保持水平的,所以水平岩层一 般出现在构造运动轻微的地区或大范围内均匀抬升、下 降的地区,一般分布在平原、高原或盆地中部。
水平岩层中新岩层总是位于老岩层之上,当岩层受切 割时,老岩层出露在河谷低洼区,新岩层出露于高岗上 。岩层顶面在上,底面在下。在同一高程的不同地点, 出露的是同一岩层 。
图中1,2,3,4表示从老到新的地层
ppt课件
30
B
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地层层序倒转时)
A—原始褶皱时的地层p;pt课B件—遭受剥蚀后的地层。
31
二、古生物法(生物演化律)
生物演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生物 种属由少到多,而且这种演化和发展是不可逆的。
可依据岩石中的化石种属来确定岩石的新老关系 。化石结构越简单,地层时代越老,化石结构越 复杂,地层时代越新。如寒武纪的三叶虫、奥陶 纪的珠角石、志留纪的笔石、泥盆纪的石燕、二 迭纪的大羽羊齿、侏罗纪的恐龙等。
段:段为组的组成部分,由同一岩性特征构成。组 不一定都划分出段。 层:指段中具有显著特征,可区别于相邻岩层的单 层或复层。
ppt课件
52
第四节 褶皱构造
1、基本概念 2、褶曲要素 3、褶曲的分类 4、褶皱岩层的分布与判别 5、褶皱构造的类型
ppt课件
53
1、基本概念 褶皱构造: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在未丧失连续
ppt课件
50
ppt课件
51
我国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常采用多重地层划分原则 ,即除上述地层单位外,主要使用岩石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是以岩石学特征及其相对应的地层位 置为基础的地层单位。 群:包括两个以上的组。群以重大沉积间断或不整 合界面划分。

《工程地质学课件》PPT课件_OK

《工程地质学课件》PPT课件_OK
14
6、饱和度(Sr) 土中水分所占体积与全部孔隙体积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Sr
vw v2
100 %
15
第三节 土的水理性质 1 2粘性土的膨胀、收缩及崩解性 3土的毛细性和透水性
16
1、粘性土的状态和指标 粘性土由某一种状态转入另一种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称为界限含水量。由流动 状态变为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叫塑性上限含水量,简称液限(wl);由可塑状态变 为半固状态的分界含水量叫塑性下限含水量,简称塑限(wp)。
45
3岩体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内容 (1)区域地质及岩体地质历史的一般研究; (2)岩体结构及工程地质特征的研究; (3)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4)岩体稳定的综合工程地质评价;
46
习题: 1 名词解释: 岩石与岩体的区别, 岩体稳定性的决定因素 2 简述 岩石的力学性质
岩体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内容
塑性指数(Ip):液限与塑限的差值 Ip= wl- wp
液性指数(Il) :判别粘性土的软硬程度的指标
Il
w wp Ip
17
2粘性土的膨胀、收缩及崩解性 膨胀性:粘性土由于含水量的增加引起土体体积增大的现 象 膨胀性指标 膨胀率 膨胀含水量 膨胀力
收缩性:含水量减小引起土体体积缩小的现象。
18
3土的毛细性和透水性 土的毛细性:水通过土的毛细孔隙受毛细作用向各方向运动的性能。
40
第四节 岩石的力学性质 1
从图6。4。6可看出,应力应变曲线过A点,变形包括εP和εe两部分。
岩石第一次卸荷后应变的恢复部分称弹性应变。第一次加荷的最大压应力与 弹性应变之比称弹性模量Eo
岩石第一次卸荷后,应变没有恢复的部分称塑性应变。σ与εP之比称塑性模量EP

1第1章工程地质基本知识.ppt

1第1章工程地质基本知识.ppt
出来的气体,它们都会阻塞渗流通道,从而使渗透系数 大大减小。因此,为了保证测定渗透系数的试验精度, 要求试样必须充分饱和。
e、水的动力粘滞系数 土的渗透系数与水的重度和动力粘滞系数有关,而这两个 数值又取决于水的温度。水的重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可 忽略不计。但动力粘滞系数却会随水温发生明显的变化。 故密度相同的同一种土,在不同温度下将具有不同的渗透 系数。 层流运动:地下水在土中孔隙或微小裂缝中以不大的速度 连续渗透。
物理性质、化学成份和形态. (一) 造岩矿物 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矿物按生成条件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区分矿物可以矿物的形状、颜色、光泽、硬度、解理、比重等
特征为依据。 (二)岩石
岩石的主要特征包括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三方面。 岩石的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的结晶程度、大小和形状、及 其彼此之间的组合方式。 岩石的构造--岩石中矿物的排列方式及填充方式。
地质年代有绝对和相对之分,相对地质年代在地史的分析 中广为应用。它是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岩层形成的顺序,将 地壳历史划分成一些自然阶段。分为五大代(太古代、元古 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代又分为若干纪,每纪 又细分为若干世及期。在每一个地质年代中,都划分有相应 的地层。地质年代和地层单位、顺序和名称的对应关系如下 表。
1.5 地下水
1.5.3 土的渗透性
2、动水力GD(KN/m3) 动水力:水流动时,水对单位体积土的骨架作用的力。是水 流对土体施加的体积力。与水流受到土骨架的阻力大小相等 而方向相反。 GD= γw×i 静水力:静水作用在水下物体上的力。
GD的推导P34
1.5 地下水
1.5.3 土的渗透性
3、流土和管涌:
1.3 第四纪沉积层
洪积物的颗粒虽

《工程地质学》ppt课件

《工程地质学》ppt课件

03
地质构造与工程稳定性
地质构造类型及特征
褶皱构造
岩层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波状弯 曲,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
态。
断裂构造
岩石受力发生破裂,两侧岩块沿破 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包括断 层和节理。
岩浆岩构造
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常具有特 殊的结构和构造,如喷出岩的气孔 和杏仁构造。
地质构造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
工程地质评价标准
包括安全系数、可靠性指标和风险评估等标准。安全系数是工程稳定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一般要求大于1.0;可 靠性指标反映工程结构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风险评估则是对工程可能遇到的各种风 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04
水文地质条件与工程问 题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潜水
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 稳定隔水层以上的重力 水,具有自由水面,无
软土
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 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 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 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 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 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 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 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措施
滑坡防治措施
水文地质钻探
利用钻探设备向地下钻孔,以 揭露含水层,观测地下水的试验、注水试验等手 段,测定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导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
水文地质物探
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探测 地下水的分布、埋藏条件等。
05
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措 施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现象

浮力作用
地下水的浮力作用会减小工程 基础的有效重量,增加工程的
不稳定性。
软化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流圈:上地幔的上部100~350km存在一个由柔性物 质组成的圈层称为(地震波的低速带)。此软流圈之上的 固态岩石圈层称为岩石圈。
下地幔:地下1000km至古登堡面之间,成分仍为含铁 镁质的超基性岩,但铁质的含量增加。
导言
地核是古登堡面以下地心 的一个球体。半径3470km。其 成分以铁镍物质为主。根据其 状态可分为外核、过渡层及内 核。
宜万铁路的每公
第二节 工程建设与地质环里倍境造,价主之是要间青原的藏因铁之关路一系的就2
是复杂的地质条件造 工程建设不能脱离地质环境,必定成在的某。20种12程年度10上月受4日到地 质环境的制约,因此,人类的工程活动云和南工为省程了昭建征通筑服市物鄂彝必西良须地县具
通场幅备地工制沉4发一质程约号降2现地定环建体0线质的。0渗境设现3突环地地年水对的在发境质面7,是险月环数9从境情1时以某影幢日安的一些响,许建凌全适定地工大其、宜筑晨作质程区量经性遭用条建4间时流济。影件筑到和许隧砂响不物破正,道涌工具的坏常程备稳建浦入。使建而定区万7桥“也发塌以成教初垮设西隧4用董设提和的铁%梁桥不生方上堰学查塌中联道三,家活高正喀路2隧夸山量,塞楼1的的络,58个共动了常斯的3博张体达并湖全名教渡座方上通引有的工使特桥物。滑阻;部学学1码,万面海道起隧安程用地隧馆坡断油被楼生头被立影道全的轨施地貌比”。小房埋内被称方一响1造,高一滑河小,。埋道工面5为米工段9价宜达点坡形学据在交现大座程, 防建汛设墙的。出现局部倾斜、裂痕现象。
第一章 绪 论
导言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研究地球的成因、 结构和发展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社会服务的 科学。
导言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 传播时,有两个波速变 化最明显的界面,即莫 霍面和古登堡面。
根据莫霍面和古登 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 三个Ⅰ级圈层:地壳、 地幔、地核。
导言
地壳是莫霍面以上的地 球表层。厚度变化在5~70km 之间。其中大陆地区平均厚度 约33km;大洋地区平均厚度 约7km;总体平均厚度16km。
1. 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具有制约作用 地质环境是指以岩石圈为主,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演化的,影响人类生活、生存和工程建 设活动的岩土介质,是一个开放的、演化的动态系统。 岩石圈是指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带有弹性 的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圈以上部分)组成。 岩石圈可分为6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
1.石振明,孔宪立主编. 工程地质学. 北京: 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张咸恭等编. 中国工程地质学. 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0
3.李相然编. 工程地质学. 北京:中国电力出 版社,2006
4.李治平编.工程地质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 2002
5.李智毅等编. 工程地质学概论. 武汉:中国 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Engineering geology & Hydrogeology
课 程 介 绍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教学目的】 1.掌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了解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现象和问
题及其对工程设计、施工和使用各阶段的影响; 3.能正确处理各种工程地质问题,并能合理利用
外核:物态为液态; 过渡层:可能是液态向固 态过渡的一个圈层; 内核:物的场所,一切工程 建筑物都建筑在地壳上, 是建筑材料和矿产资源的 主要来源地,所以地壳是 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它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工程 建筑的环境及物质基础。
第一节 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是介于地学与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 缘交叉学科,它研究土木工程中的地质问题,也就 是研究在工程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实施过程中 合理和正确地使用自然地质条件和改造不良地质条 件等地质问题。
自然地质条件;
课 程 介 绍
4.了解工程地质资料的获取方法,能够根据具 体的工程情况正确提出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和要求;
5.合理利用勘查资料进行工程设计及指导施工。 【课程特点】
内容广、概念多、实践性强。 【学习方法】
认真听讲,作好笔记,及时复习、总结,学习 中要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1. 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 筑物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2. 论证与建筑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 评价和定量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
第一节 工程地质学
3. 选择工程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 4. 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 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 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 5. 研究工程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期 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
第二节 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师必须要认真研究建筑场址的地质环 境,尤其是对工程建筑物有严重制约的地质作用和现象,必 须进行详细、深入地研究。
生产实践证明,工程地质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或间接 地关系着工程建筑的安全可靠性,技术可能性及经济合理性。
的建议; 6. 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
提供地质依据。
第二节 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
工程建设是指采取工程措施进行能源、资源开发、工 农业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设施的建设等有关活动,包括规 划、设计、施工、开采和运行。
工程建设按照 行业功能分为
第二节 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
工程建设是在各种地质环境中进行的,人类工程活动与 地质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大陆地壳(上地壳)主要为富硅铝的硅酸盐矿物组成, 称为硅铝层;
大洋地壳(下地壳)主要为富硅镁的硅酸盐矿物组成, 称为硅镁层,因其比重较大,主要分布洋底地壳或大陆地壳 的下部。
导言
地幔是莫霍面与古登堡面 之间的一个巨厚圈层。其厚度 约2800km。平根据次级界面可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上地幔:从莫霍面至地下 1000km,成分主要为含铁镁质较多的超基性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