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文化背景资料
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听力理解影响论文

浅析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摘要: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影响听力的因素很多,有诸如语音、词汇、语法等一系列语言知识方面的因素,也有一些非语言知识的因素,文化背景知识便是其中之一。
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的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西方文化意识,还可以建立学生的英语听力的信心,从而间接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同时,通过观看电影,听力材料的背景注释,文化对比等形式,启发学生的文化知识认知。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英语听力理解;语言知识【中图分类号】g6421.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听力理解的重要性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听力不是一个简单的吸收声音符号的被动过程,而是一个需要运用多种综合能力的复杂过程。
影响听力能力的不仅是正确的语音、精准的语法、熟练的句型、丰富的词汇等语言因素,对话题的熟悉程度、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听者心理素质的高低等也都直接影响对听力内容的理解。
而其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体现尤为突出。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记录着不同的民族风俗和社会风情,有着深刻而不同的社会内涵,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
语言的表层是词语、句子的组合,其深层则是对文化的记录和解读。
因此,只懂语言而不谙文化,那就很难深刻理解和正确使用语言。
英语听力材料,大多是英语国家广泛使用的对话、篇章或新闻,渗透了很多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
在英语听力中,学生由于不了解西方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文化背景知识,对英汉文化差异缺乏敏感性,往往不能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英语语言信息中所包含的实际意思和说话人的真实意图,于是就导致了英语听力理解中的重重障碍。
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听力材料进行思考、假设、预测内容的发展,做出判断推理,最终理解听到的信息,即理解了说话者的意思。
因此,通过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学习,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整体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英语听力:听力背景文化分享

英语听力:听力背景文化分享[美国各州及部分城市别名](Nick names for States and Some Cities in the U.S.)美国 50 个州都有自己的别名。
这些别名大都与该州的历史、地理、人口、社会习俗、工农业及其他方面的因素相关。
美国一些城市的别名也是如此。
现将美国各州的别名及部分城市的别名分列如下:城市名别名阿伦敦(Allentown):水泥城(Cement City)阿格伦(Arkron):世界橡胶之都(Rubber Capital of the World);轮胎城(Tyre City)伯明翰(Birmingham):南方钢都(Pittsburgh of the South)波士顿(Boston):豆城(Beantown);宇宙中心(Hub of the Universe)布法罗(Buffalo):野牛城(Bison City)查尔斯顿(Charleston):矮棕榈城(Palmetto City)芝加哥(Chicago):多风城(Windy City)达拉斯(Dallas):大 D 城(Big D)丹佛(Denver):一里高城(Mile High City)底特律(Detroit):汽车城(Motor City; Motown)哈特福德(Hartford):保险城(Insurance City)赫什(Hershey):世界巧克力之都(Chocolate Capital of the World)希洛(Hilo):兰都(Orchid Capital)好莱坞(Hollywood):世界影都(Film Capital of the World)印第安纳波利斯(Indianapolis):铁路城(Railway City)卡拉马祖(Kalamazoo):芹菜城(Celery City)克奇肯(Ketchikan):图腾世界(World of Totems)莱克星顿(Lexington):美国自由的诞生地(Birthplace ofAmerican Liberty)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Minneapolis_St. Paul):孪生城(TwinCities)莫比尔(Mobile):海湾城(Gulf City)纳什维尔(Nashville):音乐城(Music City)新奥尔良(New Orleans):新月城(Crescent City)。
八年级英语配套听力材料

八年级英语全配套听力八年级英语配套听力材料一、日常对话听力这部分听力材料主要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如购物、就餐、出行等。
通过练习日常对话听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在日常交流中的运用,提高口语和听力水平。
二、短文听力短文听力材料涵盖了各种主题,如故事、新闻、科普文章等。
通过练习短文听力,学生可以提升对英语篇章的理解能力,培养阅读和听力技巧。
三、新闻听力新闻听力材料主要选自英语国家的新闻广播,内容涉及国际、国内及本地新闻。
通过练习新闻听力,学生可以拓展词汇量,熟悉不同口音和语速,提高听懂英语新闻的能力。
四、电影片段听力电影片段听力选取了适合学生年龄的电影片段,如动画片、青春片、科幻片等。
通过观看电影片段并练习听力,学生可以提高对英语听力材料的兴趣,同时学习到地道的口语表达方式。
五、学术讲座听力学术讲座听力材料主要涉及学科知识,如历史、地理、科学等。
通过练习学术讲座听力,学生可以提升对学术内容的理解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六、旅游指南听力旅游指南听力材料介绍了世界各地的旅游景点和特色,涵盖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练习旅游指南听力,学生可以拓展视野,同时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七、科普知识听力科普知识听力材料涉及科学、技术、环保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练习科普知识听力,学生可以学习到科学知识,同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八、历史事件听力历史事件听力材料选取了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故事。
通过练习历史事件听力,学生可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提高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英文表达能力。
九、文化背景听力文化背景听力材料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和传统节日。
通过练习文化背景听力,学生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十、模拟试题听力模拟试题听力提供了模拟考试形式的听力材料和练习题,难度和题型均与实际考试相仿。
通过练习模拟试题听力,学生可以熟悉考试形式,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和信心。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听力材料

我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最深厚的文化之一,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丰富多彩的形式给世人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遗产。
下面通过英文听力材料,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1. 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China boasts a history of 5,000 years of civilization. It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s a reflection of China's long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2. 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China is a multi-ethnic country with a rich variety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each with its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is diversity is reflected in China's art, literature, music, dance, and clothing.3. 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en passed down for generations and continues to evolve. It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liv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shaping their identity and values.二、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1. 儒家文化Confucianism has greatly influenced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ts principles of filial piety, loyalty, and moral integrity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nese social etiquette and ethical values.2. 佛教文化Buddhism, which originated in India, has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Chinese culture, particularly in the areas of art, philosophy, and ethics. Its emphasis onpassion, meditation, and enlightenment has shaped the spiritual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the Chinese people.3. 道教文化Taoism, with its emphasis on harmony with nature, has greatly influenced Chinese art,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Its principles of balance, moderation, and the pursuit of inner tranquility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shaping the Chinese way of life.4. 中医文化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its holistic approach to health and well-being, has been practiced in China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ts emphasis on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the five elements, and the flow of vital energy (qi) has had aprofound impact on Chinese healthcare and lifestyle.5. 我国传统节日China's traditional festivals, such as the 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and Dragon Boat Festival,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They celebrate the changing seasons, honor the ancestors, and promote family unity and social harmony.三、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 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 本人ly liv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shaping their values, beliefs, customs, and social norms. It has influenced their family structure, education, social etiquette, and religious practices.2. 对世界文化的影响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lso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world, particularly in the areas of philosophy, art, literature, medicine, and cuisine. Its timeless wisdom and rich heritage have inspired people around the globe and contributed to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human civilization.3. 我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In today's rapidly changing world,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inues to play a vital role in shaping the country's national identity and values. It serves as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and guidance for the Chinese people as they strive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contribute to global peace and prosperity.通过以上英文听力材料,我们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文化背景输入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1 文化 背景 知识 对英 语 听力理 解 的影 响
11语 言 与 文 化 .
英 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对 于文化 的经典 阐述 :文化是 “
一
种复 杂体 , 它包括 知识 、 信仰 、 艺术 、 道德 、 习俗和 其余社
会上习得 的能力 和习惯 。” 泰勒 ,9 2 ( 1 9 )文化具有 时代性 、
区域性 、 民族性 。文化 可以反映一个 国家 、 一个 民族 的历 史 典故 、 传说 、 神话 等 。语 言是文化 的一部分 , 是文化 的主要 表 达方式和传播 工具 ( 炜栋 等 ,9 8 。语 言作 为文化 的 戴 19 )
载体 , 承载着 文化信息 , 却又受文 化的制 约。各个 民族 都有
以英 语 为母 语 国 家 的 文 化 背 景 知 识 缺 乏 了解 。 本 文 主 要讨
的观点想法 。因此 , 听之 于英语学 习的重要性不言而 喻。 然 而 , 力理解 仍是 大学 四、 级英 语考 试 、 听 六 托福 、 雅 思 、R G E考试 中的相对薄弱环节 。听力理解水平相对低下 ,
er g T ahn fC l g n h / iWe e rn e c ig o ol e E OC /J i e i i w
Ab t a t T el c fc l r lb c go n f g i — p a i g sr c h a k o ut a a k r u d o u E“ l h s e k n s c u t e sol f h a t r f ci gEn l hls n n o - o n r si l o ef co saf t g i t i gc mp i e t e n s ie r h n in T e p p rman y d s u s s t e i f e c fc l r l e e s . h a e i l ic s e h n l n e o u t a o u u b c g o n n h e e s yo sla i ga d tn a iey p o a k r u d a d t e n c s i f t e n n , tt l r - t i n e v p s s h t En l h e c e s h u d l y a o i v r l i o e ta g i ta h r s o l p a p st e o e n s i i t d c n u t r l a k r u d a d e h n i g su e t’ wa — n r u i g c l a c g o n n n a cn t d n s a r o u b e e s f gihc l r h n et esau u f sn h n s n s l u t et c a g t tsq oo i gC i e e o En s u o h u c l r l a k r u d t n e sa d E gih u t a c g o n o u d rt n n l . u b s Ke wo d l tn n c mp e e so ;u t r l b c g o n ; y r s i e i g o r h n i nc l a a k u d s u r
浅谈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文化背景因素

学 会游 泳” 这就 是量 的一 种积 累。那么 怎样 才 能达 到量 。
“ ” 为外 语 教学 的 主 要方 法 之一 , 听 作 又是 达 到 目的 学 生 增强 兴趣 也是 教 师 的一 项 重要 任 务 。开展 第 二课 堂
国内 的 听 力教 学 存 在这 样 一 种 情
浅 谈 英 语 听 力 教 学 中 的 文 化 背 景 因 素
对听力的畏惧 ,从而开始进行听力训 地影响着他们 的理解和听力成绩的提 高 。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之后 。 他
们 对 听 力渐 渐 失去 兴 趣 ,没 有兴 趣 也 难 以产生 对 听 力 的学 习 动 力 ,不 利 于 今 后 的学 习 。所 以 , 学 低年级 阶 段使 大 教学 ,在 课堂 上尽 量 减少 学 生 的压 力也 是 一项 非常 有 用
时 ,应当补充一些听力内容丰富 的材
料 , 包 含地 理 、 史 、 如 历 文化 等 的 介 绍 ,
说、 、 、 读 写 译作为英语的五种基本技能 , 听是排在第一位 且应 该 多补充一 些年龄 段 不同 的材 的。 为此 , 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教学 ? 笔者试图从听力教学 料 。 含 各 种 职 业 、 同 文 化 程 度 、 包 不 不 中的文化背景层面谈谈听力教学的问题。
我在 所教 授 的班级 进 行了 这样 两个 实验 ; 中的 “ 式 框 架 ” 从 而 达 到 理 解 的 目 图 。 的 。也就 是说 , 者对所 听 材料 的背 景 听
力 解 程 是 脑 用 内 图 云 理过就大利其存式
工整理的过程。听者需要熟悉与所听 盏
实验一 : 我将 3 O人分为两组 , 第一组没有事先 了解 知 识越 熟 悉 ,其 头 脑 中 相关 图式 被 激 相关背景知识的 1 5个人中,所做的 1 个选择题平均正 活的概率也就越大 ,听力理解的正确 O 确数是 4个 ,而另一组因事前已经对他们进行了相关背 率就越高。” 景的介绍 , 正确数达到了 7个。所以。 可以从将近一倍的 正确数中看到文化背景在听力题目中的重要程度。 理等各方面的背景知识介绍后 ,学生的听力平均成绩由 绩有所提高 , 阅读、 会话等各方面的成绩均有所提高。 从以上两个实验 。我们已经看到了英语听力教学中 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 3 激发学生对听力的兴趣 .
文化背景知识在听力教学中的重要性

理 就 很 可 能 出 错 , “ 风 ”w s w. ) 英 国 是 指 温 暖 和 煦 如 西 ( et ia 在 的风 , 而在 我 国则 指 寒 气 袭 人 的风 。 是 地 理 环 境 不 同 而造 成 这 的信 息 差 别 。 以 dg为 例 . g 个 十 分 简单 的词 。 由 于 中 再 o d 是 o 但 英 文 化 的 不 同意 义 也 截 然 相 反 。 “ ” 词 在 中 国人 看 来 总是 狗 一 贬义 的 , 们 常 用 “ 皮 狗 ”、丧 家 之 犬 ” 、走 狗 ”、狗 头军 人 癞 “ “ “
问题— — 发 现新 问题 这 一 循 环 往 复 的 过 程 不 断 扩 建 自己 的 知 识 结 构 ( 引 自 Wofl,9 8 。 建 构 主义 看 来 , 学 生 对 知 转 oo 19 ) 在 k …
文章 会 很 容 易 听 懂 并 做 对 所 有 的 问题 的 。
T w rn v rt e B a k Hi s o o t k t t ,0 e t o e i g o e l c l f uh Da o a a 0 0 f e h l S 6
师” 等等来 描绘所厌恶 的人 。 但在 英美 , 狗往往含有褒义 ( 尤其
在 谚 语 中 )如 ee o a i d r人 人 皆有 得 意 时 ) o , vr dgh s s a ( y h ,Y u ae id e , alc)d g ( 真 是 个 幸 运 儿 ) L s ,gt y r, n ed k" o 你 u , atlh i m ft r a o ed gte ( 晚 我 父 亲 回到 家 中 时 非 常 累 ) ah meh m o rd 昨 ec i
背景知识 可以减 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程度 , 培养学生的兴趣 , 高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 , 提 对教 师来说 , 文化 背景知识
文化背景知识导入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义 , 人 类 学 鼻 祖 泰 勒 认 为 : 文 化 是 复 杂 的整 体 , 它 包 括 知 识 ,信 仰 , 艺 术 , 道 德 ,法 律 ,风 俗 以及 其 它 作 为 社 会 一 分 子 所 习得 的任 何才 能 与 习 惯 ,是 人 类 为 使 自 己适 应 其 环 境 和 改 善 其 牛 活 方 式 的努 力 的 总 成 绩 。文 化 是 人 类 生 活 中 的 现 象 ,它 是 在 特 定 的 自然 条 件 和 历 史 条 件 下 形 成 的 ,具 有 民族
音 、词 汇 、语 法 和 语 用 等 知 识 ;非 语 言 因素 主 要 包 括 文 化 背 景 知 识 、知 识 面 和 心 理 因素 等 等 。长 期 以来 我 们 在 英 语 听 力 教 学 过 程 中过 于 强 调 语 言 知 识 能 力 的提 高 ,语 言 知 识 是 听力 理 解 的基 石 ,然 而 ,非 语 言 因素 尤 其 是 文 化 背 景 知
议 , 旨在 帮 助 教 师 将 文 化 背 景知 识 导 入 溶 入 大 学 英 语 听 力教 学 。 关 键 词 : 听 力教 学 ; 文化 背 景知 识 导 入 ; 文 化 背 景 知 识 缺 失
D : 1 .9 9 Jsn 1 71 5 620 . 60 9 OI 5 6 / .s.6 -6 9 . 1 5 . 5 0 i 0
N G u H a
( ih uUn v r i , ia g Gu z o 50 2 ) Gu z o ie st Gu y n , ih u5 0 5 y
Absr c : n u g n u t r r o e a a l . e d fce y o u t r l a k r u d k o e g s e i g t a h n f t a tLa g a e a d c l ea e n t p r b e Th e inc fc l a c g o n n wl d ei l t n n e c i g o u s i u b n i c l g g ih h nd r i t n n o o l e En l i e s l e i g c mp e n i n f r t o mu h e h ss h s b e u n l n u g t eff r q i n e s s r he so o o c mp a i a e n p to a g a e i l o u t a l g s e o t i . e h a e u s f r r t a e n o e s e i c s g e t n n c l r n r d c i n i n l h l t n n me Th n t e p p r p t o wa d is c us s a d s m p c f u g s i s o u t e i to u t n E g i i e i g i o u o s s ca s o m , c i s t l g ih t a h r n r d e c lu a a k r u d k o e g n l t ni g t a hi g o o l g l s r o whih a m o hep En l e c e s i t o uc u t r l c g o n n wl d e i i e n e c n fc l e s b s e E g ih. n l s Ke o d : it ni g t a h n ; e i to u to fc l a a k r u d k o e g ; e d fce c fc l r l a k r un yw r s L se n e c i g Th n r d c i n o u t l c g o n n wl d e Th e i i n y o u t a c g o d ur b u b k o e g n wl d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熔炉】(the melting pot) 备考指数:☆☆☆ 美国的别称。
因为美国是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移民融合组成的国度。
这些移民说的英语不像英国人的英语那样具有较强的阶层性与地域多样性。
他们形成了相似的生活习惯与礼节;城乡居民的差别也不像其他国家的那样明显。
美国社会虽然竞争性强,且存在着种族歧视,但它在同化来自不同民族的移民方面又表现出相当大的弹性与包容性。
因而,形成了全新的整体文化与共同的民族意识,使美国成为“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
美国人的人生观是基于个人奋斗、自我管束与竞争精神之上的。
2)【雅皮士与雅非士】(yuppies and y uffies) ☆☆☆雅皮士是美国人根据嬉皮士(hippies)仿造的一个新词,意思是“年轻的都市专业工作者”。
雅皮士从事那些需要受过高等教育才能胜任的职业,如律师、医生、建筑师、计算机程序员、工商管理人员等。
他们的年薪很高。
雅皮士们事业上十分成功,踌躇满志,恃才傲物,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
与嬉皮士们不同,雅皮士们没有颓废情绪,不关心政治与社会问题,只关心赚钱,追求舒适的生活。
雅非士意为“都市中失败的年轻人”。
他们虽然觉得自己的生活无法与雅皮士的生活相比,但又不愿意有失落感,并发誓要找到自己的归宿。
3)【山姆大叔】(uncle sam) ☆☆☆☆它是美国的绰号与象征。
山姆大叔的英文为uncle sam,缩写是u.s.,正好与美国的英文缩写相同。
但它怎样成为美国的绰号和象征的呢?普遍的说法是:1812年,美英战争期间,美国特罗城有一个专门供应军用牛肉的商人(也有的说是军事订货的官员)名叫山姆尔·威尔逊(samuel wilson,1776—1854),人们平时都叫他山姆大叔(uncle sam)。
美国政府收购他的牛肉箱上都盖u.s.字样。
人们遂开玩笑说这些盖有u.s.字样的箱子都是山姆大叔的。
后来“山姆大叔”便成了美国的绰号。
19世纪30年代,美国画家又将“山姆大叔”画成一个留有山羊胡子的瘦长老人,帽子和裤子都有星条旗的标志。
4)【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 ☆☆☆☆“黑色”这一词,源出耶稣殉难日(good friday)。
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暴跌,因这天是星期五,故称股票市场的“黑色星期五”。
10月19日纽约股市的股票指数普遍大幅度下降,超过了1929年10月28日引发经济大萧条的股票暴跌纪录。
这天开市不久,即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纽约股市创下了破纪录的股市交易6043亿桑 沟妹拦 讣掖蠊 舅鹗р抑兀 鲜械?000家公司的整个股票价值,一天中就折损了5000亿美元。
股值暴跌迅速度卷世界各地大金融市场,引起了西方的极大恐慌,这次股票暴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股市最糟的一次,也是华尔街有史以来下跌幅度最剧烈的一次。
5)【汽车旅馆】(motel=motor+hotel) ☆☆☆汽车旅馆起源于公路两旁独立经营带有停车场的小旅馆。
60年代初随着汽车逐渐成为美国、英国、欧洲、加勒比海地区和日本的主要交通工具,这些旅馆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一般汽车旅馆有游泳池,大多数房间配有电视。
进入70年代后,一些国家政府允许个人以联营汽车旅馆的名义,从事独自经营。
这样,只需较少的投资,即可为联营企业获取较大的利润,从而加快了汽车旅馆业的发展。
尤其是北美的汽车旅馆比任何地方都多。
6)【美国主要报刊】(major newspaper s and journals in the u.s.) ☆☆☆☆报纸(newspapers):(1)《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1 851年创刊是美国最有影响的三家大报纸之一。
社址在纽约市中心的时报广场,为苏兹贝克(sulzberger)家族所有。
该报基本反映美国的外交政策及动向。
平日发行量为80万份,每份约60至100页,星期日刊增加两个副刊,发行量为140万份,每份达300页以上。
读者主要是美国上层社会,包括资本家、国会议员、政府官员以及高级知识分子。
(2)《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1977年创刊于首都华盛顿,是美国最有影响的三家大报纸之一,属格雷厄姆(graham)家族所有。
政治上接近国会,支持民主党,颇受参议院重视。
它向美国内外300多家报纸供稿,以刊载一些政府“内幕”而著称,平日发行量为50万份,星期日版为70万份。
(3)《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 s): 该报是美国西部最大的一家报纸,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三大报纸之一。
1881年创刊,以其倾向于共和党,代表西部利益集团的观点而引人注目。
发行量为100万份。
(4)《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889年创刊,由美国主要财政金融新闻出版企业集团“道·琼斯”公司(dow jones)出版,是美国有影响的全国性财政金融专业性报纸。
发行量为140万份。
(5)《纽约每日新闻》(daily news): 1 919年创刊,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期刊(Periodicals):(1)《时代》(Time): 周刊,1923年创刊于纽约,分国内版和国外版,国外版又分欧洲、亚洲及拉丁美洲版。
该刊以报导及时和文字新颖取胜。
辟有国外新闻、经济、宗教、科学、法律、人物、医药、影剧评论、体育等各类专题报导。
发行量约300万份。
(2)《新闻周刊》(Newsweek): 创刊于1933年,是一种综合性杂志。
除国内版外,还有大西洋版和太平洋版。
是与《时代》同享盛名的美国两家全国性周刊,发行量约300万份。
(3)《读者文摘》(Reader s Digest): 月刊,创刊于1922年,号称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以15种文字,39种版本出版,每期发行量达3000万册。
内容广泛,以专摘各大报和著名杂志的文章为一特色,另一特色则是用刊头、刊尾到处补白、插警语、箴言、座右铭、小笑话等。
政治上反映美国保守派的观点。
(4)《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1948年由《美国新闻》、《世界报导》和《美国周刊》三刊合并而成。
着重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报导与评论。
代表洛克菲勒财团的利益,发行量达300万份。
7)【常春藤联盟】(the Ivy League) ☆☆☆指美国东部8所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
因其校舍墙壁上长满了常春藤,故名。
这8所大学是:1764年建于罗得岛州的布朗(Brown)大学;1754年建于纽约市的哥伦比亚(Columbia)大学;1769年建于新罕布尔州的达得茅斯(Dartmouth)大学;1865年建于纽约州的康乃尔(Cornell) 大学;1636年建于马萨诸塞州的哈佛(Harvard)大学;1740年建于宾夕法尼亚的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大学;1746年建于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Prin CET on)学院;1701年建于康涅狄克州的耶鲁(Yale)大学。
8)【美国现行的教育体制】(the CurrentAmerican Education System) ☆☆☆与英国的现行教育体制相似,美国的教育体制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在接受初等教育之前,学生可以受到学前教育(主要形式是保育学校——nurseryschool与幼儿园——kindergarten)。
初等教育的主要教育机构是小学(elementary or primary school)。
儿童五六岁入小学学习。
美国的小学有四年、六年制和八年制等几种。
从不同学制的小学毕业出来的学生进入不同学制的中学(四年制小学毕业生事先须进入中间中学学习四年,再进入中学)接受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是在中学里完成的。
美国的中学有四年制与六年制两种。
四年制中学主要有普通中学(high school),职业技术中学(technical school)和一些专门中学(special school,如海事中学、自动化中学等)。
六年制中学又有两种。
一种是将初中(junior high school)与高中(senior high school)独立分开的中学,两者在课程设置、课表安排与行政管理等方面都享有独立的自主权;另一种是六年一贯制中学,将初、高中合为一体,在教学与行政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
在美国,公立中学不许开设宗教课程,所以出现了一些私立的教会中学(实为教会所有),专门培养教会神职人员。
高等教育主要在高等学校完成。
高校分大学(university)与学院(college)两种。
大学一般是综合性的,可包括若干个学院(如医学院、法学院等)。
大学为各州设立、管理。
学院也可分为两类:由州或大城市设立管理的四年制本科学院(包括文学院、独立专业学院——如理工、医、法专业学院)和由小城市或县设立管理的两年制学院(相当于中国的专科学院或称大专)。
前者可提供本科学历(可授予学士学位——Bachelor s de GRE e),后者只提供专科学历(主要是专门职业培训)。
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可授予硕士学位(Master s degree)和博士学位(Doctors degree)等更高的学位。
在美国要拿到某专业的学士学位,须学完该专业规定的课程及学分(每门课程的学分不同),学分总数达到规定的要求后,学生可获得学士学位。
拿到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再通过一至两年的攻读,达到要求者可获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则要求研究人员完成有较大难度的、规定的研究工作,并提交学术论文,方可获得。
在美国,文科的最高学位是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Ph.D. )。
9)【美国各州及部分城市别名】(Nicknames for States and Some Cities in the U.S.)美国50个州都有自己的别名。
这些别名大都与该州的历史、地理、人口、社会习俗、工农业及其他方面的因素有关。
美国一些城市的别名也是如此。
现将美国各州的别名及部分城市的别名分列如下:城市名别名阿伦敦(Allentown): 水泥城(Cement City)阿格伦(Arkron): 世界橡胶之都(Rubber Capital of the World);轮胎城(Tyre City)伯明翰(Birmingham): 南方钢都(Pittsburgh of the South)波士顿(Boston): 豆城(Beantown);宇宙中心(Hub of the Universe)布法罗(Buffalo): 野牛城(Bison City)查尔斯顿(Charleston): 矮棕榈城(Palmetto City)芝加哥(Chicago): 多风城(Windy City)达拉斯(Dallas): 大D城(Big D)丹佛(Denver): 一里高城(Mile High City)底特律(Detroit): 汽车城(Motor City; Motown)哈特福德(Hartford): 保险城(Insurance City) 赫什(Hershey): 世界巧克力之都(Chocolate Capital of the World)希洛(Hilo): 兰都(Orchid Capital)好莱坞(Hollywood): 世界影都(Film Capital of the World)印第安纳波利斯(Indianapolis): 铁路城(Railway City)卡拉马祖(Kalamazoo): 芹菜城(Celery City) 克奇肯(Ketchikan): 图腾世界(World of Totems)莱克星顿(Lexington): 美国自由的诞生地(Birthplace of American Liberty)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Minneapolis_St. Paul): 孪生城(Twin Cities)莫比尔(Mobile): 海湾城(Gulf City)纳什维尔(Nashville): 音乐城(Music City)新奥尔良(New Orleans): 新月城(Crescent City)纽约(New York): 大苹果(Big Apple)奥德城(Old Town): 独木舟城(Canoe City)帕特森(Paterson): 丝绸城(Silk City)费城(Philadephia): 博爱城(City of Brotherly Love)匹兹堡(Pittsburgh): 钢都(Steel City)雷丁(Reading): 椒盐饼干城(Pretzel City)圣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 金门城(City by the Golden Gate)圣路易斯(St. Louis): 西方之门户(Gateway to the West)萨福克(Suffolk): 花生城(Peanut City)托莱多(Toledo): 世界草都(Grass Capital of the World)杨斯顿(Youngston): 钢谷(Steel Valley)州名别名阿肯色(Arkansas): 奇迹州(Wonder Stat e);机会之乡(Land of Opportunity)阿拉斯加(Alaska): 午夜出太阳之乡(Land of Midnight Sun);最后的边疆(the Last Frontier);半岛州(Peninsula State) 爱达荷(Idaho): 小锄州(Spud State);锅柄州(Panhandle State);宝石州(Gem Stat e);山间宝石州(Gem of the Mountain) 北达科他(North Dakota): 摇尾州(Flicke rtail State);老殖民地州(Old Colony St ate) ;苏族州(Sioux State)北卡罗来纳(North Carolina): 老北州(th e Old North State);焦油脚跟州(Tar Hee l State)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 基石州(Keys tone State)得克萨斯(Texas): 孤星州(Lone Star Sta te)俄亥俄(Ohio): 七叶树州(Buckeye State)俄克拉荷马(Oklahoma): 快些州(Sooner S tate)俄勒冈(Oregon): 河狸州(Beaver State) 佛罗里达(Florida): 阳光州(Sunshine St ate)佛蒙特(Vermont): 青山州(GRE en Mountai n State)弗吉尼亚(Virginia): 总统的母亲(Mother of Presidents);骑兵州(Cavalier Stat e);老自治州(the Old Dominion State) 怀俄明(Wyoming): 平等州(Equality Stat e)华盛顿(Washington): 清努族州(Chinook State);常青州(Evergreen State)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 黄金州(Golden State)堪萨斯(Kansas): 小麦州(Wheat State);废奴游击州(Jayhawk State);向日葵州(Su nflower State)康涅狄格(Connecticut): 痼习州(Land of Steady Habits);宪法州(Constitution S tate) ;肉豆蔻州(Nutmeg State)科罗拉多(Colorado): 百年纪念州(Centen nial State);银州(Silver State)肯塔基(Kentucky): 莓草系州(Bluegrass State)路易斯安纳(Louisiana): 欧裔州(Creole State);蔗糖州(Sugar State);塘鹅州(Pe lican State)罗得岛(Phode Island): 小罗得(Little R hody)马里兰(Maryland): 老路线州(Old Line S tate);自由州(Free State)马萨诸塞(Massachusetts): 老殖民地州(O ld Colony State);海湾州(Bay State) 蒙大拿(Montana): 宝藏州(Treasure Stat e);山区州(Mountain State)密苏里(Missouri): 别哄我州(Show-Me St ate)密西西比(Mississippi): 木兰州(Magnoli a State)密执安(Michigan): 貂熊州(Wolverine St ate)缅因(Maine): 松树州(Pine Tree State)明尼苏达(Minnesota): 北极星州(North S tar State);万湖州(Land of 10000 Lake s);金花鼠州(Gopher State)南达科他(South Dakota): 郊狼州(Coyote State);阳光州(Sunshine State)南卡罗来纳(South Carolina): 矮棕榈州(Palmetto State)内布拉斯加(Nebraska): 牛肉州(Beef Sta te);玉米壳州(Cornhusker State)内华达(Nevada): 战火诞生州(Battle-Bor n State);艾草州(Sagebrush State);银州(Sil ver State)纽约(New York): 帝国州(Empire State) 特拉华(Delaware): 蓝鸡州(Blue Hen Sta te);第一州(First State);钻石州(Diamo nd St ate)田纳西(Tennessee): 志愿州(Volunteer S tate)犹他(Utah): 蜂窝州(Beehive State)威斯康星(Wisconsin): 獾州(Badger Stat e)西弗吉尼亚(West Virginia): 山州(Mountain State)夏威夷(Hawaii): 太平洋上的天堂(Paradi se of Pacific);阿洛哈州(Aloha State) 新罕布什尔(New Hampshire): 花岗岩州(G ranite State)新墨西哥(New Mexico): 迷人乡(Land of Enchantment);仙人掌州(Cactus State) 新泽西(New Jersey): 花园州(Garden Sta te)亚拉巴马(Alabama): 棉花州(Cotton Stat e);黄锤州(Yellow Hammer State);狄西的心脏(Heart of Dixie)亚利桑那(Arizona): 大峡谷州(Great Can yon State);落日州(Sunset State)依阿华(Iowa): 鹰眼州(Hawkeye State) 伊利诺斯(Illinois): 林肯的故乡(Land o f Lin coln);草原州(Prairie State)印第安纳(Indiana): 好大州(Hoosier Sta te)佐治亚(Georgia): 南方帝国(Empire Stat e of the South);桃州(Peach State)↑返回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