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的几个标准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实用版】目录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要求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措施和方法四、结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和展望正文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提出的战略任务,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地位,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不仅需要发达的经济,也需要繁荣的文化。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这些基本要求,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遵循,必须牢牢把握,不能有丝毫动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措施和方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首先,要加强理论武装,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全国人民。
其次,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再次,要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全民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四、结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和展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文化强国
• 文化软实力对中国来说有双重意义。 一方面,现在我国的文化影响力跟我国的 大国地位远远不相称,这是我们的一个软肋。 一方面是我国的国家软实力不强,意味着 抵御西方分化、西化的能力不强。
美国
中国
撒切尔夫人在1998年说:
“将来世界上只有 两个大国,一个是美国, 一个是中国。”
• 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证明,文化软实 力搞不好,会使民族衰亡,文化软实力 搞的好可以推动我们民族加快走向振兴。
何为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是因时而异的 先进文化应该体现时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明是集权政治 ——西方政治文化是民主制 ——老祖宗让我们做掉“民主” ——西方人让我们做掉“集中” 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
(三)文化创造活力从何而来?
• 1、面对先前的遗产并把握自身的现实,取 得文化上的自觉。 • 2、现代化基本诉求和长期任务意味着必须 对外学习。 • 3、文化创造的活力源泉也必然植根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 • 4、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来自于与时俱 进的改革开放。
第三方面是增强文化的整体 实力和竞争力。
• 公益性文化事业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 经营性文化产业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 业。
第四方面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文化体制改革 是关乎全局的 改革
没有文化创造活力的民族,不是真正强大的民族。
(二)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 性,体现时代性。”
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包括
儒、法、道、释四家文化及各民族文化。
“以佛修心 以道养身 以法强国 以儒治世”
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建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容: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实践证明,真正的国际竞争,往往都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任何一个强盛的国家,无不都是有着强大的文化底蘊,或是正一步步蕴育着的独有的、丰富的民俗文化。
大汉天下,盛唐天下,灿烂文明,威震四夷。
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一国的兴衰,一个民族的兴衰,都是以文化的兴衰为前提。
文化繁荣,国富民强,文化贫穷,终究是缺乏信仰,纵然一时强盛,终将走向灭亡。
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世族之林五千林,纵然一时兴衰,但强大的民族文化,依然永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纵然经历无数曲折,今天,中华民族依然在创造着一个个奇迹,中华民族正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之路,这一切都是缘于我们对文化的重视,对文化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创造。
然而,这远远不够。
经过列强入侵的屈辱,闭关锁国的封闭,上百年战争的蹂躏,虽然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创造了太多的奇迹,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排在了全球第二,可是,我们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在科学技术和文化上都还很落后,我们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学习先进文化知识,以更好的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
文明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文明,二是精神文明,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文化是一种繁盛的精神文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要想更快、更好,更和谐,必须依赖于文化的强盛。
只有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超强的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全面的公民基本素质,丰富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即文化强国全面实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精选文档
标准二:
文化产业的规模大幅提升,文化企 业的竞争力大幅提高,文化企业的经济 规模应该占到GDP比重的8%到10%左右, 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 化产业集团,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起 到引领作用。
标准三:
文化人才辈出、济济一堂,涌现出一批 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大师,形成有中国 风格、国际表达的文化艺术流派、学派,形 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
对于文化性质的界定,对于文化发展在民族伟大复兴 中重要功能的阐述,对于先进文化在推动整个社会发 展的重要作用的强调,这是十八大报告阐述文化发展 的第二个特点。 首先,从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 ……. 其次,从现在和未来生活方式发展状况来说…….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 能引领社会风尚的健康发 展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的新高潮 社会主义文化的大 发展大繁荣
永修县委党校
吴 良
前
言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 由的一步。” ——恩格斯
在党的十 八大盛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 对文化强国战 略作出全面部 署,把建设和 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提到又一个新 的历史高度。
伟大的蓝图总是得益于先进的思想观念。
十六大提出“文化 体制改革”的任务 十七届六中全会首 次制定“文化强国 战略”
十七大将“文化软 实力”写入报告
十八大再度强调“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 化创造活力”
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既反映 了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迫切愿望, 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必 然选择。
一、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
(一)、“文化强国”的五个标准:
标准一:
文化、艺术、哲学、社会科学 高度繁荣,形成一批有世界影响力、 广泛传播的文化艺术精品、作品和 节目,而且这些作品不断涌现。
文化强国的五个标志
昼 新
体 制
: 匕
次上 . 组建和发展若干数量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承担原有国资
委 的 出资 者 职 能 。 第 三 层 次 为 公 共政 策性 、 特 定 功 能 性 和 一 般 商 业 性 的三 类 具 体 国 有
洪晓楠在 2 0 1 4 年9 月1 7日的《 中国社会科学报》 撰文指出, 中国要成为文化强 V 国, 至少有五个标志 : 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高 ; 二是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充 V 文 化
分激活, 创新是文化的生命, 文化领域创新的轴心原则就是不断自我复制, 自我表现 , 自我创新 : 三是文化产业的规模大幅度提高, 国际竞争力、 影响力大幅度提高, 形成一 强 国
的
国 有 经
市场经济的经济主体 在具体构建国有经济管理新体制时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
济
是深化政 府管理 体制 的改革 , 积极 稳 妥地 由国资委 向国经 委转变 : 二 是 以 组 建 国
有 资 本 投 资 运 营 公 司为 抓 手 推 进 管 理 体 制改 革 ; 三是 把握 “ 管 资本 ” 的核心 内涵 , 让 国有企 业的运 行回归到企 业本质 ; 四是 正确处理 中央和 地方 的关 系 , 允 许 各 地 政 府 探 索 自己 的 新 体 制
批有国际竞争力、 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跨国文化产业集团, 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引
领潮流 : 四 是 文 化 人 才辈 出 , 培 养造就一批德 才兼备 、 锐 意 创新 、 结构合理 、 规 模 宏 大
文化强国的条件
笔 谈文化强国的条件祝东力冷战后20年,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是:意识形态淡出→民族国家凸显→传统文化回潮,三者之间有着明确的递进式的因果关联。
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1993年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1997年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都是针对时代课题的回应。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任务的界定和表述也进行了根本调整,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修防修”和“继续革命”,变为七八十年代的“实现四个现代化”,再到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对应于冷战后的时代环境,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回顾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以精神文明和文化为主题,执政党共计召开过三次中央全会,三次都是六中全会,即1986年的第十二届六中全会、1996年的第十四届六中全会和2011年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
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其背景是改革开放,特别是1984年城市改革启动后,经济生活躁动,经济秩序失衡,原先计划体制和管制型社会的意识形态管理方式已不能奏效,知识界偏离正轨,挑战体制,批判传统,思想活跃而混杂,执政党亟须重新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但其效果,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见分晓。
十四届六中全会形成《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其立意源自两个方面,一是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彻底瓦解,二是中国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由此导致国内不仅思想舆论浮动,而且社会伦理失范。
全会提出15年远景目标,即到2010年,全民族将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公民素质、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等显著提高,全国范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等。
今天回看当年的设想,令人有隔世之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总量在全球不断超越法、英、德、日等经济强国,居世界第二。
近年全球金融风暴、经济衰退,美欧日发达国家均遭遇空前的金融、财政困境,中国似乎一枝独秀。
但是第一,在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中,中国政府被战略围困的局面并没有因此而发生任何改变。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及其内涵价值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及其内涵价值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家的灵魂,文化强国战略就是通过发展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扩大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造就文化人才,使文化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生态与文化的和谐发展,形成国家的文化品牌,提升国家的文化辐射力、传承力、创新力、支撑力、竞争力等,增强国家文化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
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消费和文化人才的综合实力居于国际的第一方阵。
文化强国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强国对公民素质的影响科学文化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包括良好的教育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深刻地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国家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通过文化强国建设,使国家公民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文明行为方式是文化强国的最首要特征, 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是否拥有科学文化力量,以及多大程度上拥有科学文化力量。
人民必备的文明行为能力是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民如果都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传承家庭美德、崇尚职业道德、升华个人品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那么就很容易树立起良好的国家整体形象。
二、公共文化的建设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大力实施数字文化建设工程,促进数字网络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
完善的文化活动信息发布机制,健全的文化新闻发布制度。
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运行机制。
政府职能转变,由办文化到管理文化转变为治理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上来。
满足实际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建立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制度,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公示制度,建立经营性文化场馆的优惠服务制度探索建立对高雅艺术演出活动的票价补贴机制。
对文化强国的认识和看法
对文化强国的认识和看法一、文化繁荣文化强国的首要特征就是文化的繁荣。
文化的繁荣需要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础,积极推动文化创新,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通过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成果。
同时,要鼓励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使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绽放更加绚丽之花。
二、民族认同文化强国必然拥有强大的民族认同感。
民族认同不仅包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也包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对于凝聚民族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使民族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创新能力文化强国必须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建设文化强国需要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加强创新实践,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
通过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四、国际影响力文化强国应当具备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交流与传播已经成为国家间交往的重要内容。
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不仅关系到国家形象和软实力,更直接影响到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因此,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也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
五、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文化素养。
因此,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政策支持,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群。
同时,要注重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表述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表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仅经济实力得到提升,而且文化领域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和繁荣。
在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国家重视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培养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公民,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首先,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
通过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可以让人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自信。
其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也要注重现代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国家应该鼓励和支持年轻人的文化创作,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和文化创意人才,使文化成为经济增长点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此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还需要注重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通过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使每个公民都能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还需要注重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文化的繁荣不仅来自于国内的发展,也需要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与合作。
国家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优秀成果,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总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长期性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建设出富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强国,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更大贡献。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表述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表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表述一、强国文化,必须有共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团结全党全国人民,形成必须共识:(1)维护党的领导,推动社会主义进步,弘扬中国精神,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操;(2)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坚定文化自信,锐意开拓创新;(3)坚守文化传统,创新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复兴;(4)拓展文化交流,融入世界文化大潮,促进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使中国文化更加深入人心;(5)倡导文明方式,宣传人文精神,实施社会性修养与文化培训,促进文化的广泛传播,形成文明良好的社会环境;(6)强化文化管理,构建文化文明的社会舆论,加强文化综合治理,建立社会主义文化框架,维护文化安全。
二、强国文化,必然有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变革创新,改革开放不断推进。
必须深入推进文化法治,把社会主义法治和文化法治有机结合起来。
要改革振兴文化发展机制,发挥好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要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科技,建设文化科技强国。
还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健全文化政策体系,形成文化强国的政策支持体系。
三、构建强国文化,必须有行动构建强国文化,要着力营造文化良好的政治氛围,努力推进文艺复兴,发挥文化传播的强大力量,发展文化教育,推动文化交流合作,建设文化品牌。
要加强文化建设管理工作,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物保护,注重文化传承,发挥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完善文化技术管理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把改革创新、大家共同参与的实际行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力量。
文化强国的概念和内涵
文化强国的概念和内涵
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拥有丰富而优秀的文化资源,以文化为支撑,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能够在国际交往中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文化强国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强国注重传承和创新文化,通过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时积极推动文化创新,使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和适应时代的要求。
2. 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强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培育和支持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实现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3.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主权:文化强国要具备自信和自主权,自主决定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不仅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借鉴,同时也要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和独立性。
4. 文化交流与对话:文化强国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对话,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平等,提高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 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要依靠其文化软实力,通过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来影响和塑造国际社会的认知和认同,增强在全球性议题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总之,文化强国是一个国家在文化领域具备较高的实力和地位,能够通过自身的文化资源和能力来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并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文化形象和价值观。
中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强国
中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强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强国的愿景,并指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愿景旨在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传承和弘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强国,意味着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一、注重文化创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是注重文化创新。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加强原创性文化创作,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我们应该鼓励并支持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作品的创作,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加强对国家文化产业的保护和扶持。
同时,要不断推进科技文化交融,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文化创新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二、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强国,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始终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
此外,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
三、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强国,要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大力推进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我们应该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培养全民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要加强文化消费,鼓励人民进行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提升人民的文化审美水平。
此外,要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强国,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我们应该积极推广中国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认同中国,并尊重中国。
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精英,推动中国在国际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提高。
最新文化强国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最新文化强国的基本内涵有哪些在人类自觉的基础上,废除野蛮社会游戏,建立文明社会游戏,这就是人们从野蛮过渡到文化强国的重要阶段。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文化强国的基本内涵以供大家阅读。
文化强国的基本内涵文化:一、文化的定义:何谓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自编、自导、自演的解闷游戏内容和规则。
二、文化的分类:宗教文化类、哲学文化类、政治文化类、经济文化类、传统文化类、道德文化类、科学文化类、技术文化类、法律文化类、艺术文化类;共十大类。
三、文化的属性:文化的属性是社会属性。
文化非个人性、非自然性,文化是人类群体的创作,文化归公共所有;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属性的基础上,逐渐产生、逐渐演化、逐渐丰富的事物,文化具有解闷性、游戏性、娱乐性。
文化不是如何做人的标准,文化不是认识自己的标准。
文化是群体玩什么游戏遵守什么游戏规则的标准。
强国:由于人类不明白“公私分明”而一直认为私有财产的占有上不封顶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潜规则,因而造成人类的贪心、欲望无限膨胀,形成贪得无厌的无底黑洞,腐蚀着人类的灵魂,吞噬着人类的生命,破坏着自然的生态平衡,扰乱着社会的和谐安宁,使人类社会一直停滞在危机四伏的野蛮时代,而迟迟无法进入安定和谐的文明社会。
人类社会的文明与野蛮关键是个人自觉不自觉和明白不明白“公私分明”的私有财产占有差异控制是否在七倍以内,它和社会文化游戏的内容无关!它和社会形式无关!只有进入文明社会,才能真正体现地球每个公民的人权、人格、人品、人味、人性,才能走人道。
强国需要人类的每个成员落实两件事:首先通过体证自己“当下的知道”认识自己,了解整个存在的真相是知道自娱自乐永恒的游戏;其次,人类达成这样公私分明的共识,即个人私有财产占有差异控制在七倍以内,剩余属于公共财产。
任何个人无权占有七倍以外的公有财产。
在人类自觉的基础上,私有财产控制在七倍以内,让全人类过上平等、民主、自由、开放的共同富裕的生活。
这就是强国!文化强国的意义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立足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出的。
什么是文化强国完整版
什么是文化强国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什么是文化强国?张尚德1.相当程度的公平、正义和没有动摇国本的各类剥削。
2.武备自守,一等。
3.刑也必上大夫的健全法治,在真正安全、稳定的全社会生活上,大家可自由言论、出书与集会。
任何人任何犯法,必经公开法治。
4.在小康社会上,做到「礼运大同篇」中的基本内涵,人人能一生无太多忧愁的养生送死。
从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5.发展在理与礼上,与衣食住行相应高贵的育与乐的教育。
切莫庸俗,不必人人西装也。
全面西化,那是什么???现在连娱乐,都在全面学美国,跳起舞来,身上的骨头,都想丢掉,天啊!6.全面吸摄古今中外的人文精华文化。
偶穿西装,内涵中国,外示西态,也没有什么不好。
外显温柔,内超日月,此乃中国精华文化的极致。
俺尚德非狭隘的民族主义。
7.在固有文化的智仁勇,即真善美的内涵与外延上,扶持全世界,四海之内皆兄弟。
科学为真,慈爱为善,喜悦为美。
此乃一而三、三而一者。
宇宙心同、理同,本来兄弟。
在理论与实际上,良好可用的千流万家,汇于中国。
真正万紫千红、百花齐放也。
8.公权与民权功能铺陈的实质、作用与长远可行度,应符合理性与在经验上点点滴滴的实际。
切非主观空谈与幻想,如此,才能长治久安。
9.透过德训与礼化的自觉与实践,人人在衣食无忧中,享受普世价值的生活,从而颠倒远离,狱中无囚,诸国来朝,人人归顺,万类讴歌,普天同庆。
10.盖天配地,无声无臭,永续祖先,契应宇宙,此之谓文化强国,此乃真的自动大统一也。
尚德万千祈祷。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日于湘潭道南书院恭思敬想。
文化强国的五个标准
“文化强国”应该有五个标准来衡量:
1、文化、艺术、哲学、社会科学高度繁荣,形成一批有世界影响力、广泛传播的文化艺术精品、作品和节目,而且这些作品不断涌现。
2、文化产业的规模大幅提升,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大幅提高,文化企业的经济规模应该占到GDP比重的8%到10%左右,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团,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3、文化人才辈出、济济一堂,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大师,形成有中国风格、国际表达的文化艺术流派、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
4、文化版权贸易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世界文化贸易当中发挥主导作用。
5、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高,能够提出引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议题,在构建国际新秩序当中发挥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文化发展和强国建设的紧密结合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只有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才能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本文将从文化自信、文化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探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保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在文化领域中对自身历史文化和发展道路的自信,是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同时,要着眼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吸收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以创新的精神和开放的姿态塑造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二、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核心文化创新是引领文化发展的主线,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核心任务之一。
要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创性创作,在文艺、电影、戏剧等领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和艺术家。
同时,要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挖掘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推动文化创新的突破。
三、文化传承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文化传承是保持国家文化根基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
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振兴经典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
此外,还要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实现多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桥梁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桥梁,要积极参与全球文化治理,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开展人文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
同时,要推动建设国际性文化交流平台,吸引外国文化精英来华交流、创作,为中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2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contents •引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状分析•国外文化强国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构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保障措施目录01引言当前国际竞争文化领域日益激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应对国际竞争、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满足这些需求。
背景与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的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促进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目的和任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实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加强文化创新,鼓励各类文化创新主体充分释放创新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体制和机制、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等全方位创新。
加强文化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实施路径0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涵文化强国的概念文化强国是指不断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国家。
它包括文化产业、文化价值、文化制度和文化设施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文化强国的特征文化强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文化遗产丰富、文化创新活跃、文化设施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消费繁荣、文化制度健全等。
文化强国的概念和特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基,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同时也要进行创新和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先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方向,要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要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人民论坛 2011 10 下融体制改革、面临国际新秩序重建中,
我们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
中华文化
的优秀成果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谐文化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够。
毫无疑问,中华文化的智慧和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工具理性、个人主义、超前消费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
通过建设“文化强国”,从而提高和充分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从而为克服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强国的五个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味着我
齐勇锋“文化强国”的几个标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味着我国将实现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而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从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内容大国,成为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肩的文化强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
略目标,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转变发展方式处于关键时期,同时面临经济社会转型期的风险和新的发展机遇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国内国外两个背景从国内层面看,当前我国社会经济
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首先,我国经济总量大幅跃升,2010年人均GDP已达
4300美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越过消费结构转换的节点,城乡居民对
精神文化的消费意愿明显提高,但文化
建设相对滞后,供给不足。
建设“文化
强国”,就是要顺应人民的精神文化需
求,使人民更好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
果,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
要求;其次,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标看,不仅包含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包
括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人民的精神
生活更加充实健康、文化软实力大幅提
升的精神文明目标。
六中全会提出建设
PEOPLE'S TRIBUNE 23国将实现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而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从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内容大国,成为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肩的文化强国。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中华民族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崭新面貌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是自1840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和志士仁人为民族复兴而流血牺牲、艰苦奋斗的百年梦想和热切期盼。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强国”呢?我们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充分激活,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文化发展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广泛传播的文化艺术作品和精品节目,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国际社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影响力。
二是文化产业的规模大幅提升,竞争力大幅提高,占到GDP比重的8%到10%左右,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跨国文化产业集团,能够与迪士尼、时代华纳、贝塔斯曼、索尼等国际跨国文化传媒产业集团展开竞争,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引领潮流,在世界舆论竞争中掌握话语权。
三是文化人才辈出、济济一堂,既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的宏大文化人才队伍,同时也要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大师和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形成有中国风格、国际表达的文化艺术流派、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发展创新的生动活泼局面。
四是文化贸易特别是版权贸易由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版权贸易长期以来逆差严重的尴尬局面,实现从国际文化贸易大国而转变为国际文化贸易强国的战略目标,与我国未来作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强国和贸易强国的地位相适应,在世界文化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高,能够提出引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各项议题,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改变目前国际议题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状态的不利地位。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魄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顺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加快改革管办不分、条块分割的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要素的基础性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的文化市场环境,促使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组合,为文化发展和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更大程度地发挥全社会的文化发展和创新活力,实现文化的社会化发展的新格局,从而进一步降低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更多的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资本和外资广泛参与的混合经济的文化经济形态。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加快文化发展的法制化进程,逐步改变目前以政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的单一做法。
依据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要求,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文化政策上升为法律,从法律的角度界定政府与市场、公民文化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关系,使文化发展和创新活力进入法制
化的轨道。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遵循文化艺术发展和创新的规律,既要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同时也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避免采取粗放发展的传统方式发展文化,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反对一刀切,不搞文化“大跃进”,从而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
打造文化强国的三大优势第一个优势是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去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文化发展也需要有经济实力,这是不言
而喻的,这是我们一个最大的优势。
第二个优势是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同时又正处于消费结构转化的节点。
目前公民对文化消费需求很旺,这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发展空间。
第三个优势是群众和社会各个方面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非常高,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积极性非常高,放开市场
准入后,很多民营企业进入文化领域,参与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在这方面投资很踊跃。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五千余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已经使我们建立起民族的自信心。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
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我们同样(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责编/杜凤娇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