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问题的论文(推荐)
伊朗核问题的影响及中国石油的机遇与挑战
◎ 刘孝成王怀德伊朗不仅拥有特殊的地缘位置、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作为石油生产国和伊斯兰世界最主要的政治力量之一,无论对于中国的地缘战略还是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伊朗核问题是以美、伊为主角,俄、欧、中各方共同参与的战略博弈。
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刚刚结束的利比亚战争中以零伤亡的新的战争模式尝到了甜头,而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又急需一场战争来提震经济和转移国内注意力,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英在利比亚战争刚刚结束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把伊朗核问题推上前台。
伊朗自两伊战争后一直受到以美英等西方国家为首的国际社会的制裁,而获得核武不仅被他们视为政治杂耍的强力支撑,也是主权自豪的象征。
所以伊朗顽固的发展自己的核武计划。
2012年以来,随着双方越来越强硬的表态,我们现在就该思考一旦开战会发生什么情况影响到我国。
伊朗总统2012年2月曾强硬回击美国说,一旦对伊朗开战伊朗会让整个中东燃烧。
而根据军事专家的分析,以伊朗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实力,他是有能力做到的。
而中东是我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地区,伊朗是我国第二大进口国。
当前伊朗核问题对于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作为中国在伊朗最大的石油企业,中国石油需通过分析伊核问题上国家与公司利益的战略契合关系,尽可能转危为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一、伊朗核问题对中国石油的影响分析为了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中国在伊核问题上的损失或者扩大我们在伊核问题上的既得利益,需要对美国及国际组织颁布的对伊制裁法案进行深度分析。
美国在2010年7月颁布了史上最严厉的《伊朗制裁法案》,其内容主要包括:“全球任何一家伊朗核问题的影响及中国石油的机遇与挑战[摘要]近年来,伊朗核问题迅速升温,已经演变成继朝鲜核危机之后又一世界性核热点。
作为全球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伊朗是我国进口石油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中国石油集团重要的投资区域之一。
因此,伊朗核问题的进展与我国石油能源的保障息息相关。
[关键词]伊朗核问题;机遇;挑战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向伊朗出口汽油等石油精炼产品的企业,向伊朗能源部门投资的企业,向这一部门提供金融、保险或者运输服务的企业都将受到制裁;任何与美国政府有合约的企业要保住合约,必须确保与伊朗政府没有业务联系。
大国博弈下的伊朗核问题
近年来,伊朗核问题成了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
人们想知道,伊朗为何铁了心要发展核力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为何发狠要阻止它?中国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伊朗为什么一定要发展核力量?伊朗领导人在应对外界质询时,常用这么一句话来解释:“伊朗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的确,任何国家都有这项权利,但伊朗的目的绝非建造几个核电厂那样简单,其发展核武器的雄心亦不是什么秘密。
伊朗这么做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
伊朗人向来以祖先古波斯帝国的荣耀而自豪。
当年波斯帝国疆域辽阔,威风不可一世。
虽然后来帝国最终走向衰落,但大国情结却在伊朗人心里扎下了根。
放眼世间大国,除了曾经的战败国德国和日本外,几乎都是有核国家;在印度、巴基斯坦相继成为核武国家后,伊朗发展核武器的意愿便越来越强烈。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伊朗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当伊朗的死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被美国人消灭之后,伊朗有了争做中东国家领袖的机会。
伊朗国内无论是温和派还是保守派,都支持发展核计划,区别只在于急或缓。
西方国家为何要遏制伊朗的核计划? 大国博弈下的伊朗核问题2009年4月9日,在位于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附近的伊朗首座核燃料工厂内,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右2)正在听取技术人员的讲解。
◎ 王 冲时事报告大学生版109发电能力为2.3万兆瓦,美国还向伊朗提供了一座5兆瓦的游泳池式研究堆。
美国此时支持伊朗核计划,是为了扶植亲美派,以利于推进西方化的改革。
1979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国王的统治。
当年11月4日,在德黑兰发生了学生占领美国使馆、扣押66名美国人质的事件,霍梅尼表态支持。
自此,美伊关系全面破裂,美国对伊朗核计划的态度完全改变。
美国坚称,伊朗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根本没有必要投巨资建核电站,伊朗实际上是要发展核武器。
美国开始对伊朗采取“遏制政策”,阻止其获得核技术。
美国这么做,纯粹是出于战略和地缘政治考虑。
中东伊朗核问题
中东伊朗核问题中东伊朗核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伊朗核计划的发展和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形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和讨论。
本文将就中东伊朗核问题的背景、影响以及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一、背景中东地区一直以来存在着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和多个国家之间的争端。
伊朗作为该地区的重要国家,其核计划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伊朗声称其发展核能是出于和平目的,但西方国家怀疑其实际目的是开发核武器。
这一疑虑在伊朗未履行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的核不扩散条约以及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情况下日益加深。
二、影响中东伊朗核问题的存在对地区和国际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伊朗核计划的发展可能导致核扩散,激化地区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破坏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其次,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制裁措施给伊朗经济造成了巨大困扰,加剧了社会不稳定。
此外,中东伊朗核问题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讨论和干预,加大了地区冲突的风险。
三、解决途径为了解决中东伊朗核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多边的方式。
首先,各方应加强沟通和对话,以达成共识。
此外,通过外交途径进行谈判,并推动各方达成一项全面而持久的协议,以保障地区和平与稳定。
同时,国际社会应支持伊朗开展和平利用核能的行动,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合作。
最重要的是,所有参与方应恪守国际法和相关国际机构的决议,确保伊朗的核计划和平发展。
结语中东伊朗核问题对地区和国际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对话和谈判,推动各方达成一项全面协议,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和监督,才能有效遏制伊朗核计划的发展,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同时,各方也应本着平等和互利的原则,推动中东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从而根本解决中东伊朗核问题的根源。
看待伊朗核危机
怎样看待伊朗核危机姓名王发保2月15日,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达瓦尼宣布,伊朗已生产出新一代用于提纯浓缩铀的国产离心机,并于当天启用,并将使用新国产核燃料。
伊朗高调公布多项核成果再次引发全球关注,无论是宣称准备武力遏止的美国,还是徘徊在参与制裁与内忧重重之间两难的欧盟,伊朗核问题凸显出多方博弈的复杂性。
拨开其背后的迷雾,聚焦中东的未来局势,请看科技日报特约专稿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高级代表团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旨在与伊朗共同商讨解决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透露出伊朗有意缓和双方一度紧张的关系,在逐步合作中寻求核危机化解之道。
因为,就在去年的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曾发布报告称,伊朗至少在2003年年底前,曾“有组织、有系统地从事与核爆炸装置有关的活动”,这一说法当即遭到了伊朗的反驳,双方会谈不欢而散。
就在此次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核危机积极斡旋的同时,美国却加紧了对伊朗的应急军事打击准备,欧盟也相应地公布了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方案。
对此,伊朗展开了进退有据、刚柔兼施的反击。
一时间,围绕“制裁”与“反制裁”“有核”与“无核”及“战争”与“和平”,各方力量在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同时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长久以来,在应对伊朗核问题的“工具箱”中,美国及其盟友常备的工具就是“制裁”。
1月23日,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密切磋商后,欧盟外长会议最终又达成的新决议,仍然是严厉制裁伊朗,包括禁运原油和成品油,禁止进口伊朗化工产品,禁止向伊朗出口关键技术设施,冻结伊朗中央银行在欧盟的资产以及禁止同伊朗银行和个人进行黄金、钻石等贵金属交易。
显然,较之以往历次制裁,欧盟此次对伊朗的出手可谓“狠辣”,直指伊朗国家经济的命脉石油产业。
面对欧盟新一轮“制裁”威胁,伊朗并不害怕,反而抢先行动。
1月29日,伊朗议会决定讨论一项法案,规定尽快停止向欧盟出口石油。
这让禁止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并对伊朗中央银行实施制裁的欧盟,立刻感到能源压力。
因为欧盟在公布制裁方案时,曾表示为保护成员国及相关企业利益,对伊朗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审查将在5月1日前结束,但欧盟国家已有的石油进口合同可继续生效至今年7月1日。
形式与政策小论文
管理学院信管0801 王涛 200805165021形势与政策分析-------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分析2011的年底到2012年年初,对于伊朗和以美国为首的亲美政治体系来说,注定是不寻常的;对于正陷入经济萧条的欧盟来说,石油的禁运,对欧盟体系的冲击也是巨大的;而局势的变幻,对于中东局势来说,也将再起波澜。
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伊朗通过与前苏联的合作,已经涉足了核领域,并且在当时成为了在中东唯一拥有核威慑的伊斯兰国家。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伊朗陆续的建立了数座核电站。
但由于受到一些国际影响和压力,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伊朗核计划处于暂时停滞时期。
为了发展自身经济,同时也是为了对抗美国为首的政治体系,也为了在中东伊斯兰国家中谋求更大的经济和政治话语权,伊朗当时的领导人霍梅尼决定重启核计划,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伊朗的核计划重启的时期。
此后,伊朗核计划将整个中东的局势,变得风雨诡谲。
在伊朗不断发展其军事力量,不断推进核计划的时候,美国也在密切关注着伊朗核计划的发展,这些问题也是美国一直头痛和严重不安的。
美国一直认为“伊朗是世界上最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注释】Statement by Secretary of State Warren Christopher Regarding U.S. Sactions Against Iran,State Department Briefing,in Federal News Service, May 1,1995, p.1.【注尾】“其对阿以和平进程的反对,对地区和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及其寻求制造核武器的努力使其不仅成为邻国的威胁,而且成为整个地区和世界的威胁。
”【注释】Remarks by President Clinton, at a Dinner of the World Jewish Congress, pp.2-3.【注尾】自“911”事件以来,美国一直把打击全世界的恐怖主义组织当头号国际任务。
浅谈伊朗核问题
浅谈伊朗核问题内容摘要:伊朗对中东局势缺乏安全感, 出于维护国家安全,保持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伊朗坚持发展核计划。
伊朗军事力量的发展、尤其是核问题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安。
美对伊采取“遏制政策”,千方百计阻止伊获得核技术。
由于伊朗核问题涉及面多,影响力大,伊朗核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
关键词:伊朗核问题影响解决方案正文:核武器及其威慑作用是一个国家军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伊朗对中东局势缺乏安全感, 感到本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出于谋求海湾乃至中东地区大国实力与地位的需要,以及开发本国丰富核能资源的需要,拥有先进核技术是其必然的选择。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伊朗开始实行核计划。
在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的帮助下,伊朗的核技术迅速发展。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美国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伊朗的态度,使其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
尤其是1995年伊同俄罗斯签署了共建布什尔核电站合作协议后,美如坐针毡,担心伊有朝一日发展核武器,多次敦促俄中止与伊的核合作。
美称,伊朗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根本没有必要投巨资建核电站。
美政府指责伊朗实际上是要发展核武器,并对伊采取“遏制政策”,千方百计阻止伊获得核技术。
由于伊朗核问题牵动多方神经,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加上伊朗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油气出口量、地理上所处战略位置,以及面临的石油供求趋紧的环境等因素,使得伊朗核问题更为复杂。
近期,伊朗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尽管伊朗在核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但由于矛盾的主要双方伊朗和美国的严重对立,伊朗核问题能否解决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解决仍然充满变数,前景不容乐观。
伊朗核问题的发展与动向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伊朗核问题的最终解决方式也会在中东各国产生不可估量的连锁反应。
从目前态势看,伊朗核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
伊朗在核问题上有可能同美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及欧盟关系激化。
总的来说,伊朗核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伊朗与美国的关系。
我看伊朗核问题[1]
Page 7
伊朗对此所作出的回应
伊朗提出重新核谈判的三大条件
条件一
条件三 条件二
要求谈判各方清晰明确 地宣布各自对《 地宣布各自对《不扩散 核武器条约》的承诺。 核武器条约》的承诺。 谈判各方应声明它们想 通过核谈判得到什么, 通过核谈判得到什么, 它们是想成为伊朗的朋 友还是敌人。 友还是敌人。
Page 10
我的看法——中国支持制裁伊朗的原因 中国支持中国是一个坚持原则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坚持原则的国家 维护中国的重大利益。 维护中国的重大利益。 维护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 象。
最后
中方在谈判过程中努力处理好 与各方的关系 。
Page 11
我看伊朗核问题
2010. 10.13
伊朗核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对于 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受国家行动、 主流媒体的诱导,人云亦云,而 是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得出自 己的看法。
Page 2
伊朗核问题大事记
·开端: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始于 世纪 年代,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 开端: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始于20世纪 年代, 世纪50年代
“我们要求谈判各 方宣布其对以色列 核武器的态度。 核武器的态度。 ”
Page 8
Page 9
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立场
中方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认为对话与谈判是 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同时, 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同时,我 们不反对“双轨”战略。 们不反对“双轨”战略。作为伊 朗核问题六国机制成员, 朗核问题六国机制成员,中方以 建设性的态度参与了六国关于外 交解决伊朗核问题以及美方提出 的有关建议的讨论。 的有关建议的讨论。中方的出发 点是,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点是,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维护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 维护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希望 有关行动能推动通过对话与谈判 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 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的“心酸”与“无奈”——伊朗发展“核”的原因分析
伊朗核问题的“心酸心酸””与“无奈无奈””——伊朗发展“核”的原因分析谢姣(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北京100024)[摘要]伊朗核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多年来为了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美国同它的西方盟友对伊朗采取经济制裁、政治孤立和战争威胁,国际社会对其更是“严防死守”。
然而由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体制本身的缺陷,美国和安理会在核问题上的双重标准等,使得伊朗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信任危机不断加深。
加之出于对能源安全、民族自尊心等方面的考虑,伊朗一直强调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伊朗走上拥核这条路有其深刻的缘由。
[关键词]伊朗核问题;地缘安全;经济制裁;安全战略[中图分类号]D8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416(2014)01—0107—03伊朗拥有悠久的灿烂文明,自古代就在西亚中东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伊朗拥有7260万人口,国土面积达164.5万平方公里,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
[1]总体来看,现在的伊朗似乎已经具备扮演地区大国角色的实力,但是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伊朗发现走诸如科技兴国这样的道路已经满足不了其想要快速崛起的欲望,再加上对中东唯一拥有核武器的以色列的担忧和不满,伊朗在各种反对、唾骂甚至制止中毅然决然地在拥核这条路上踽踽独行。
一、伊朗核问题的原因探究(一)能源不足、安全缺失的国内因素1.国家能源需求伊朗盛产石油、天然气,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储藏国,也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气储藏国。
但是,伊朗现阶段的油气产量不论是和本国油气储量相比,还是和其他的油气大国(包括一些探明储量远远不如它的国家)相比,都显得偏少。
伊朗目前的石油年产量约为2亿吨,天然气产量约为0.09905万亿立方米。
由于天然气产量偏低,伊朗还需要进口天然气。
这样的产量使得伊朗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采比都很高。
[2]伊朗的现状是:由于石油收入增加而促进经济形势好转、人口快速增长、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能源价格偏低,伊朗能源消费量迅速增长。
浅析伊朗核问题
浅析伊朗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
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美国对伊朗核能开发计划提出“严重质疑”,并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在各方要求下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伊朗核问题在2006年初成为美国伊朗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成为美国伊朗战争的潜在导火索。
2010年伊始伊朗核问题阶段性升温。
由于担心伊朗潜在的危机升级,世界各国纷纷呼吁相关各方继续努力,寻求一项最终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案。
一、伊朗核问题的发展及其原因伊朗核问题的一步步恶化是从内贾德总统上台以后逐步恶化的。
主要原因有:其一,伊朗新总统属于强硬派,倚赖其个人的清廉形象和强硬的对外政策上台,为了维护其政治地位,需要在对外强硬并可以达到转移国内矛盾;其二,对伊朗统治阶层来说,目前的国际形势对伊朗很不利,基本处于美国的包围圈之中。
伊朗从心理上缺乏安全感,而核武器无疑最能给他们安全感;其三,目前的世界形势又让内贾德有恃无恐,国际油价空前高涨,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一直处于焦头烂额的地步,即无法脱身,又倍受国际国内道义的指责。
所以伊朗认为美国肯定不会、不能、不敢动武。
再者国际社会的反对动武的势力也是其所依仗。
基于以上分析,所以伊朗核问题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二、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1、美国:毫无疑问,伊朗所谓的核能利用最终是为了造出核武器,这是美国绝对无法接受的结果。
首先,美伊历史上就是死对头,当初两伊战争美国支持伊拉克,后来又有美国人质事件。
所以说美国人从内心对伊朗没有一点好感。
伊朗一旦拥有核武器,毫无疑问,将对美国的中东利益造成损害,因为伊朗可以利用核武器来团结中东地区的整个穆斯林势力,成为阿拉伯领袖国家;其次伊朗一旦拥有核武器将对以色列形成强烈的威慑,某种极端情况下甚至会使用核武器,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伊朗核问题论文
伊朗核问题一、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伊朗核问题的本质是尖锐的权力对立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大国,在伊斯兰世界历来有着极大的影响。
它地处海湾与中亚这世界两大石油产区的要冲地带,是连接波斯湾和里海、中亚的最佳通道,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和经济地位。
是大国政治争夺的前沿。
在此背景下,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有政治和历史渊源。
伊朗军事力量的发展、尤其核问题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安。
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至今,美国和伊朗关系一直处在“冰点”。
伊指责美支持以色列搞国家恐怖主义和占领阿拉伯领土,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是世界上“最大的魔头”。
美则指责伊支持恐怖主义。
美国认为“伊朗是世界上最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其对阿以和平进程的反对,对地区和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和其寻求制造核武器的努力使其不仅成为邻国的威胁而且成为整个地区和世界的威胁。
美政府指责伊朗实际上是要发展核武器,并对伊采取“遏制政策”,千方百计阻止伊获得核技术。
2002年9月,美国的卫星发现伊朗中部地区的纳坦兹和阿拉克有可疑建筑物,认为是浓缩铀加工厂和重水反应堆设施。
为此,美国不但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加强核查,还竭力推动将该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
伊朗方面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主动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访伊,核查上述两处可疑地点,并在2003年12月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检查的结果是,并没有发现任何“意料之外”的情况,证实伊朗是在和平利用原子能。
美国对此结果不满,并极力主张把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讨论,其目的是要对伊朗进行更严厉的经济制裁或对伊动武,而这是欧盟所不愿看到的。
因此,法、德、英三国全力进行调解,2004年11月15日,伊朗与这三国达成协议,伊朗从11月22日起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
伊朗核危机再次化险为夷。
伊朗坚持认为自己完全有权和平利用核技术,但自2004年底以来,这一要求未得到法、德、英三国的理解和支持,欧盟三国的立场与美国的强硬态度有关。
大国间博弈的伊朗核问题
大国间博弈的伊朗核问题随着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获取信息的时间也越来越快。
每当我们通过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了解各种实时信息时我们总会发现一个焦点地区:中东。
因为纷繁复杂的中东乱象总会不知不觉间成为各大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
而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中东的乱更是牵动着世界的神经,从阿拉伯国家刮起的“阿拉伯之春”的狂风更是横扫中东和北非各国,把整阿拉伯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一个个铁腕政治强人退出政治舞台甚至命丧黄泉,如埃及的穆巴拉克、也门的萨利赫、利比亚的卡扎菲,还有正在酝酿中的叙利亚危机,而相对于正真让世界感到不安的是“伊朗核问题”。
从伊朗加快浓缩铀的步伐到美国积极的在波斯湾排兵布阵,从伊朗一泼又一泼的大规模军演到美国对伊朗的进一步经济制裁,接着美国派三个航母战斗群到伊朗附近,伊朗更是说如果受到军事打击将封锁世界能源咽喉霍尔木兹海峡。
这样就把世界的神经绷得更紧了。
可是仔细想想,伊朗核问题断断续续几十年了,为什么还是得不到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仔细观察总的来说原因就是伊朗的大国梦想和世界强国在此利益博弈的结果造成。
说起伊朗核问题就得伊朗核问题的由来说起,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核技术大部分是从当时与伊朗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的。
由于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和1980年爆发的两伊战争,其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
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并与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
1980年与伊朗断交的美国对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满,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朗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和“邪恶轴心”国家,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同年9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核计划,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动,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突击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
简析伊朗核问题
简析伊朗核问题[摘要]近来的一系列事件表明,美国仍然对伊朗采取强压和有限接触的“双轨战略”,而伊朗努力抓住机遇,积极介入中东事务,扩大外交攻势,欲借助国际社会力量改变目前的状态。
但第四轮制裁决议的通过,使得原本由巴西、土耳其和伊朗达成的“核燃料交换协议”所带来的一线希望破灭,伊朗核问题再次陷入僵局。
伊朗核问题之所以难以取得进展,关键是受多种因素制约,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伊朗目前所处的安全困境没有得到解决所致。
[关键词]伊朗核问题动态根源一、伊朗核问题的新动态伊朗近来的一系列动向值得关注:就在2010年5月31日,以色列袭击国际救援船队事件以后,伊朗公开表示,伊朗的革命卫队愿意为国际救援提供军事护航,并派遣两艘救援船只前往加沙,这表明伊朗想借以色列袭船事件摆脱外交孤立,6月初,伊朗又密集展开外交攻势,分别对俄罗斯、土耳其、塔吉克斯坦和中国进行访问,欲借助国际社会的力量来化解伊核问题僵局,主动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抓住一切机遇融入到国际社会,为自己争取一个正常的发展空间。
尽管伊朗在伊核问题上态度积极,但仍未能阻止美国推动下的新一轮制裁。
2010年6月9日上午,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929号决议,决定对伊朗实行自2006年以来的第四轮制裁。
表面上看,第四轮制裁决议的通过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伊朗核问题博弈中的胜利,但这只会使得伊朗进一步捍卫本国利益,继续发展核事业。
甚至会使伊朗采取不合作姿势,消弱联合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权威性。
但目前伊朗仍然表示将继续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管下进行铀浓缩工作。
二、伊朗核问题的发展进程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伊朗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核能开发。
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后,伊朗的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
1980年美国与伊朗断交,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对伊朗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2月伊朗宣布提炼出“核电站燃料铀”后,伊朗核计划遭美国严重质疑,伊朗问题开始凸显。
有关中东问题的论文,至少3000字
有关中东问题的论文,至少3000字篇一:中东问题-------优秀论文(20xx)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
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
中东问题由于涉及到众多国家的利益,所以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这些年由于以色列实行强硬政策,以及美国政府的偏袒政策,巴以问题陷入了新的僵局,中东局势依然处于动荡之中。
直到现在,稍显平静的中东局面依然藏有暗忧,前景不容过于乐观。
一、时下中东局势(一)民族矛盾与领土之争——巴以冲突20xx年5月31日,以色列海军在公海武力拦截并袭击了正在驶向加沙海域的国际救援船队,酿成数十名救援人员伤亡的惨剧。
袭船事件为巴以间接和谈蒙上阴影,从而也使中东局势进一步升温。
(二)中东北非地区政局动荡,经济陷入困境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利比亚、也门接近了内战的边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中东北非地区似乎进入了三十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
政治动荡来源于社会矛盾、经济停滞和政治不满,人们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改善生活环境。
然而,政治动荡并非总是带来新的幸福生活,一些国家或地区反而因此进入了政治动荡的恶性循环,人民生活每况愈下,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政治动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一些国家的国内政治斗争激化,政府职能弱化,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基本保障。
突尼斯、埃及政变后,新政府迟迟未能建立,街头政治还在延续,政治势力正在重新分化组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政府。
(三)伊朗核问题——信任危机面对核问题,伊朗和西方互不相让。
西方要加大制裁力度,伊朗又不会放弃铀浓缩。
伊朗核问题的实质,是美伊关系和互信缺失问题。
美国认为,伊朗在秘密研制核武器,美国的安全受到威胁,而伊朗则坚称其核计划是和平目的。
制裁不是解决伊核问题的根本办法,谈判一时也难以谈出结果。
伊朗核问题的博弈分析
伊朗核问题的博弈分析[摘要]伊朗发展核技术的时间很长,其可能发展核武的最大原因在于安全上受到的巨大威胁,同时具有追求地区大国地位,提升自身影响力的因素。
美国欲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只是其最低目标。
其通过改造中东加强自身霸权的政策导致了与伊朗的直接对抗。
美国能否使伊朗屈服,关键在于伊朗是否具备一定的能够给美国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的威慑力。
通过对伊朗核问题的博弈分析,发现非合作博弈下,美国不会与一个不听话的伊朗改善关系,而伊朗的最佳选择将是发展核武。
[关键词]伊朗美国核问题博弈论伊朗核问题一直是国际问题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围绕伊朗核问题,联合国和世界各大国都采取了相关行动。
伊朗核问题既是核扩散问题,也是美伊关系问题。
既涉及到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也涉及到发展核武器的可能。
本文试图应用博弈论的一些原理,对伊朗核问题进行分析,对可能的结果进行预测。
一伊朗核问题的发展伊朗核问题最近发端于2003 年2 月到6 月,伊朗秘密核计划曝光。
2002 年9 月16 日,美情报机构依据两幅侦察卫星照片,指出伊朗正在纳坦兹和阿拉克建造两个秘密的核设施。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于2003 年2 月下旬到伊视察。
巴拉迪率专家如期视察了伊朗的两座秘密核设施,两处核设施不仅规模巨大,而且非常先进,其中纳坦兹的地下浓缩铀厂可安装5 000台气体离心机。
国际原子能机构得出结论,伊朗不仅成为世界上能够制造气体离心机的十个国家之一,而且也具备了生产浓缩铀的能力。
如果整个工厂建成,每年可制造两枚铀弹。
从2003 年6 月到2003 年12 月,有关各方主要围绕伊朗是否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以及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这一主题进行斡旋。
从2003 年12 月至今,主要围绕伊朗中止浓缩铀活动等问题进行交锋,2006年7页13日,安理会五常和德国等六国就伊朗核问题提出了一揽子计划,伊朗也作出了答复。
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
伊朗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成员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签字国。
伊朗核问题
1950年代开始核能源开发 1980年美伊断交,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核电站燃料铀 2003年12月18日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4年4月,宣布暂停组装浓缩铀离心机 2004年6月底,宣布恢复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但暂停提炼浓缩铀 2004年9月21日,宣布开始将37吨铀矿料中的一部分用于铀转化 2004年11月,德法英3国与伊朗在多轮会谈后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德法英承诺提供核技术、核燃料和一座轻水反应堆 2004年11月22日,伊朗宣布中止铀浓缩 2006年1月10日,伊朗恢复中止了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 2006年4月11日,伊朗宣布已成功生产出纯度3.5%的低纯度浓缩铀,成为国际核八强之一(五常任理事国,印巴,伊朗) 4月2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该机构理事会和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告。报告说,伊朗未能在联合国安理会规定的期限内中止铀浓缩活动,也没有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进行全面合作。 2006年5月3日,中美法英德俄六国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协商会议未能达成成果。 2010年2月16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表示,伊朗最近完成了新一代离心机的试验,其功率是目前离心机的5倍,新一代离心机将在不久后投入使用
为充分利用核能资源,伊朗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其核能发展计划,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一个核电站、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 目前,伊朗核计划已经发展到关键阶段,即核燃料循环系统建设阶段。这个系统建成后,便可为伊朗的核电站和研究机构提供燃料,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浓缩铀的丰度,使伊朗能够获得武器级高浓缩铀。 有资料表明,伊朗已在其中部发现铀矿资源,并正在建设基于高速离心机技术的浓缩铀设施,为建成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做准备;伊朗南部布什尔核电站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已经建成;伊朗还在建设重水反应堆,这将使伊朗能够更有效地从核废料中获取金属钚。根据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情报,伊朗目前已经迈进了核门槛,但还未能获得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武器级浓缩铀或钚。 伊朗前总统哈塔米2003年2月9日发表电视讲话时宣布,伊朗已在雅兹德地区发现铀矿并已成功提炼出铀,伊朗将开采铀矿并将建设铀转换和铀浓缩设施,以便建立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 伊朗方面2003年10月透露,德黑兰核研究中心曾进行钚回收试验。国际原子能机构估计伊朗已经分离出100克的钚。 2004年9月21日,伊朗副总统兼原子能组织主席拉扎·阿加扎德说,伊朗已开始将37吨“铀黄饼”(即铀矿料)的一部分用于铀转化试验。 今年1月1日,伊朗宣布已经开发出用“混合澄分”法从铀矿石中提取铀浓缩所需要的“铀黄饼”的技术。该技术使伊朗朝自主建设核燃料循环系统迈进了一步。 铀浓缩是生产核燃料的关键环节。伊朗2003年10月中止了铀浓缩活动,2004年11月中止了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外围活动。但2005年8月,伊朗又重新启动作为铀浓缩准备阶段的铀转化活动。
伊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浅析伊朗近年来在核问题上频频做出强硬之举:先是重启核燃料研究,接着又重启铀浓缩活动;对于联合国安理会设30天期限要求其恢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不仅断然拒绝,而且硬触敏感雷区,宣布掌握铀浓缩技术;与此同时,以石油大动脉霍尔木兹海峡为重点在波斯湾海域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接连宣告掌握新式尖端武器。
伊朗核进行核电站的建设,当时伊朗的这一举措是得到美国允许的,更是在西方大国的直接帮助下进行的。
随着伊斯兰革命后美伊关系的剧烈变动,美国对伊朗的核计划也给予了重新态势。
朝核问题虽然历经波折,但毕竟有了六方会谈这个沟通渠道,朝核危机也算进入了相对可控的阶段。
此种形势下,伊朗核问题似乎让美国感到束手无策:美国推动安理会对伊朗施加压力的效果不太明显;而美国目前也不愿和伊朗直接面对面谈核问题。
但是,美国始终不曾放弃过完全解决伊核问题的努力,因为“伊朗可能是美国的最大威胁”。
伊朗在日益加重的国际压力面前频频抛出“杀手锏”和“核突破”的重磅炸弹,一方面是出于争取谈判筹码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意在以险招求胜,对抗美国的政治压力和军事威胁。
美国一直在设法推动国际社会对伊朗实施制裁。
虽然安理会已发表了主席声明,但并无法律效应。
美国迫不及待地寻求一份拥有法律效应的强有力的安理会决议,其依据的条款早已确定,那就是动用联合国宪章第七章,以伊朗核项目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理由对伊朗发起制裁。
伊朗的强硬做法正中美国下怀,促使欧盟国家进一步向美国靠近。
英、法提出了措辞严厉的决议草案,要求伊朗立即终止所有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否则可视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但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之间进行的磋商未能就此议案达成协议。
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鼓励伊朗通过进口而不是自行生产解决核发电站所需的燃料问题,如果伊朗同意在其境内停止铀浓缩活动,欧盟将扩大同伊朗的经贸合作,满足其能源需求,支持其发展可持续、不扩散的民用核计划,甚至提供安全保证,否则促使安理会加快出台制裁措施。
能源安全视野中的伊朗核问题
作者: 王海滨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西亚非洲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伊朗;核活动;能源经济;能源政治
摘要:能源经济和能源政治是能源安全的重要内涵。
从能源经济方面看,伊朗的核能项目有一定意义。
不过,伊朗现阶段的能源供应紧张主要是由需求侧因素引发,发展核电这种供应侧手段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伊朗的能源形势。
伊朗需要在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多做工作。
从能源政治视角看,它们有较大的合理性。
但为避免解决能源问题的手段成为进一步恶化能源问题的诱因,伊朗宜仅推进能与军事用途较清楚地划清界限的核能活动。
伊朗问题论文
伊朗问题与国际关系内容提要: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国际形势相对趋于缓和,伊朗一直因为核武器的开发上引起世界的关注。
美国在核武器开发问题上向伊朗施压,使伊朗核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伊朗核问题为大国提供了一个外交角逐的舞台,美国、欧盟、俄罗斯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和立场各异。
伊朗在各方压力下,态度软化,同意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暂停浓缩铀计划。
但伊朗核危机只是暂时平息,美国不会放弃在这一问题上对伊朗的继续打压,前景如何仍难预料。
关键词:国际形势中东战略伊朗核问题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朗的核问题已经成了国际社会的最新热点,并集中反映了国际关系领域的诸多矛盾。
本文通过跟踪了解伊朗核问题的发展,分析有关大国态度和政策的变化,探讨在该问题上有着切身利益的美国、伊朗及俄罗斯、欧盟等之间的斗争、合作和妥协,以及这一问题的未来走向。
一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大国,在伊斯兰世界历来有着极大的影响。
它地处海湾与中亚这世界两大石油产区的要冲地带,是连接波斯湾和里海、中亚的最佳通道,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和经济地位,是大国政治争夺的前沿。
在此背景下,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有政治和历史渊源。
早在20世纪50年代,伊朗就已经涉足核领域,巴列维时代的伊朗一直努力成为伊斯兰国家中第一个拥有核威慑的国家。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伊朗核计划处于暂时停滞时期。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伊朗核计划重新全面启动时期。
1992年,伊朗与俄罗斯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标志着伊朗核计划进入新的阶段。
根据西方情报部门的资料显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伊朗已在核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了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
与此同时,伊朗还大力发展自己的导弹系统。
1998年伊朗成功地进行了谢哈布-3型弹道导弹的试验性发射,射程1300公里,可达以色列,表明了伊朗自身的武器研制和生产能力,加强了伊朗在海湾乃至中东地区的战略威慑力。
从伊朗核问题看伊朗的地区大国意识
2010年7月阿拉伯世界研究 July, 2010 第4期 ArabStudies No.4.World海湾地区的安全与经济从伊朗核问题看伊朗的地区大国意识丁 工摘 要:自核危机爆发以来,伊朗政府以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为政策和舆论导向,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甚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压力,坚持不懈地发展核技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
伊朗政府为何有着如此巨大的勇气和决心?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伊朗为何毅然继续开展核计划?本文从伊朗辉煌历史所铸就的民族精神的角度分析其所具有的大国意识,认为这是驱动其实施核计划的内在动力。
关 键 词:伊朗外交;核问题;大国意识;中东大国;和平利用核能作者简介:丁工,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2009级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91)。
文章编号:1673-5161(2010)04-0044-09 中图分类号:D815.373 文献标识码:A盘点当今世界因核而引起的国际热点问题,无疑只有朝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最具爆炸性。
虽然伊朗和朝鲜一样都单独挑战现行的西方主导的核扩散机制,都以处于弱势的地位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挑战,甚至要面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压力。
在东北亚,由于周边大国云集,大国利益在朝鲜半岛交汇的有利地缘政治形势,朝鲜能够采取借力打力的外交政策而得以周旋于大国之间,有效减小国际因素对发展核计划的阻力;与朝鲜不同,伊朗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独自承受着国际社会要求其弃核的巨大压力以及周边严峻的安全环境,同时也在承受着美国以核问题为由对伊朗可能进行的军事打击和政权更迭的威胁。
从实力对比看,相对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两者显然不在一个档次,伊朗以一地区强国,对抗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其承担的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但自核问题出现以来,伊朗虽从未明确表示放弃和谈,却在高调宣称拥有和平利用核技术的权利这一口号指引下,坚定不移地开展其核计划,近年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峙。
面对压力,伊朗在实施核计划过程中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周旋,表现出令人瞩目的政治智慧和外交艺术,是何种动力驱使伊朗面对日渐增大的外部威胁和压力,动用自己全部资源积极应对各方挑战,谋求逆境突破?一、中东的地区大国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接壤,濒临里海;西接土耳其、伊拉克;南部和东南部濒临波斯湾、阿拉伯海,扼霍尔木兹海峡;东与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正所谓“濒两海、连亚欧”,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朗核问题的论文
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
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美国对伊朗核能开发计划提出“严重质疑”,并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在各方要求下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伊朗核问题在2006年初成为美国伊朗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成为美国伊朗战争的潜在导火索。
2010年伊始伊朗核问题阶段性升温。
由于担心伊朗潜在的危机升级,世界各国纷纷呼吁相关各方继续努力,寻求一项最终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案。
一、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的原因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并存在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世界各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引起政治问题。
伊朗核进行核电站的建设,当时伊朗的这一举措是得到美国允许的,更是在西方大国的直接帮助下进行的,。
随着伊斯兰革命后美伊关系的剧烈变动,美国对伊朗的核计划也给予了重新态势。
朝核问题虽然历经波折,但毕竟有了六方会谈这个沟通渠道,朝核危机也算进入了相对可控的阶段。
此种形势下,伊朗核问题似乎让美国感到束手无策:美国推动安理会对伊朗施加压力的效果不太明显;而美国目前也不愿和伊朗直接面对面谈核问题。
但是,美国始终不曾放弃过完全解决伊核问题的努力,因为“伊朗可能是美国的最大威胁”。
二、伊朗一定要搞核计划的原因
美国发展核武器是用来对付日本,因为当时日本似乎决心继续战斗若干年。
后来苏联发展核武器是为了对死敌美国产生威慑作用。
英国和法国发展核武器出于两个原因:为了维护其下降的大国地位和有自己的威慑力量对付苏联。
在国王统治时期,伊朗总是担心美国(当时保护伊朗不受苏联侵犯的国家)可能中止对它的保护。
自苏联帝国崩溃后,这样的威胁不再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式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在世界不少区域内,地区性冲突加剧,局部战争不断。
伊朗在上世纪90年代初决定发展核武器。
需要用核弹对付的敌人是美国。
以拥有强大的军事打击能力来达到政治上的要求和目的。
三、中国在伊朗问题上能否让步
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我们在发展对外政治经济关系中,必须维护国家根本利益,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助的根本原则,在原则性问题上决不妥协。
据2月1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对伊朗的新制裁正迅速推进。
”美国总统奥巴马9日的表态让世界听到了针对伊朗的霍霍磨刀声。
伊朗9日顶着西方的制裁呼声宣布开始生产更高纯度的铀,西方媒体一致宣称这将使伊朗很快造出核弹,伊朗核问题来到“摊牌时刻”。
中国是否在安理会否决美国主导的新方案被很多人视为判断中美关系发展的拐点。
我个人认为中国不能大幅对任何一方让步妥协,中国并未山穷水尽,中国应态度很坚决地要求伊朗和西方向后退让,并尽量协调与俄罗斯的立场。
美国的最终制裁目标是将制裁从军事领域扩大到能源领域,限制伊朗的能源进出口,既包括成品油进口也包括原油出口。
但目前中国与伊朗能源合作密切,完全跟着西方把制裁扩大到限制伊朗能源出口,等于变相对中国进行制裁,中国肯定不能同意。
世界能源版图早就被西方国家瓜分完了,留给中国可以开拓的能源市场非常有限。
如果西方无法保证中国的利益,就不能指望中国一下子往后退一大步。
四、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必要性
在系统理论中,结构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概念,它产生于主要单元之间的互动,是指一系列约束性条件,结构是全范围内的组成部分,使得系统能够被视为一个整体。
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我国现阶段,机会平等是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条件。
社会对人们利益的满足能够与他们对生产的贡献成正比地增长,即贡献愈大,社会对其回报也愈高,以激发最大多数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
用公民平等、机会平等、资源开放、公平竞争的公共政策,开辟不同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的合理通道,尤其是向上流动的通道,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实现良性、公正合理的互动。
与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世界范围内,利用非暴力的有效方式促进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构建一个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多极化、多速主义的和谐世界。
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继续积极开展维和行动,坚持结构现实主义所认可的多极化和多边主义,“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人类就能创造一个和平、安全、繁荣的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