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课教案-小豆芽
幼儿园 有趣的豆芽 -优质教案.doc

有趣的豆芽(科学)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长过程,知道豆芽是蔬菜,有营养。
2、学习给两种豆芽进行分类并品尝豆芽,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3、通过幼儿自己亲自种植豆芽,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方法,培养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
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长过程。
三:活动准备:
1、黄豆芽,绿豆芽若干,小脸盆,每人一个,人手一把小铲子,黄豆种,绿豆种若干。
2、多媒体课件。
3、烧熟的豆芽每人一份。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演示画面“豆芽宝宝在跳舞”,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了解豆芽的特征。
1、洗豆芽。
请小朋友帮豆芽宝宝洗澡,提醒幼儿一边洗一边仔细观察豆芽、宝宝是什么样子的?
提问:“你洗的豆芽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讲述,老师出示电脑画面,帮助幼儿了解黄豆芽和绿豆芽的特征。
2、分豆芽。
请幼儿把脸盆里的黄豆芽和绿豆芽分在两个点心盆里,然后送它们回家,边送边说:“黄(绿)豆芽,我送你回家。
”
(三)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提问:“你知道豆芽宝宝是怎样长出来的吗?“幼儿自由回答
演示电脑画面,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四)了解豆芽的作用。
“你们知道豆芽有什么作用?”
出示烧好的豆芽,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让幼儿知道豆芽是有营养的,要多吃豆芽。
(五)师幼合作种豆芽。
教师带领幼儿到自然角种豆芽。
幼儿园中班生命科学的教学教案——小豆芽

幼儿园中班生命科学的教学教案——小豆芽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种子的产生和发芽过程。
2.学会观察和描述豆芽的生长变化。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豆芽种子、花盆、土壤、水壶、小水杯、布条、剪刀、彩笔2.图片资料:植物的生长过程、豆芽的种子和发芽射线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指导幼儿回忆上一堂课学到的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如植物需要阳光、水和土壤等。
2.展示豆芽种子和发芽射线图,引发幼儿对豆芽生长过程的兴趣。
二、探究(15分钟):1.讲解植物种子的产生和发芽过程,并呈现图片资料,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豆芽的生长变化。
2.分组活动:每个小组给每个幼儿一颗豆芽种子,并为每个小组准备花盆、土壤和小水杯。
幼儿自己动手将种子埋入土壤,并用水杯浇透水,小组的一名幼儿负责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
三、表达(15分钟):1.展示幼儿的观察结果,让幼儿一起讨论观察到的变化。
2.指导幼儿将观察到的变化用彩笔绘制在白纸上,并用布条将豆芽粘在白纸上,作为课堂展览。
四、总结(10分钟):1.引导幼儿总结豆芽的生长过程,复习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土壤等。
2.讨论豆芽的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并与幼儿共同构建简单的发芽实验。
五、拓展(10分钟):1.使用图片资料介绍其他植物的种子和发芽过程,引发幼儿对植物多样性的兴趣。
2.观察校园内其他植物的种子和发芽情况,并让幼儿用相机记录下来,作为下一堂课的讨论材料。
六、小结(5分钟):1.请几位幼儿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简要回顾课堂活动。
2.布置家庭作业:让每位幼儿找一颗植物的种子带回家,观察并注册它们的发芽过程。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幼儿们了解了植物种子的产生和发芽过程,并通过实践观察了豆芽的生长变化。
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资料的展示和幼儿自主观察的方式,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将课堂知识延伸到家庭环境中,增加了家园合作的机会。
幼儿园中班生命科学的教学教案——小豆芽

幼儿园中班生命科学的教学教案——小豆芽小豆芽是一个生命科学教学的好素材,它能够帮助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培养小豆芽,孩子们可以亲身参与到观察和实验中,从而增加他们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兴趣。
以下是一份针对幼儿园中班学生的生命科学教学教案,旨在通过培养小豆芽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
二、教学准备1. 小豆子(可事先浸泡一晚以促进发芽)2. 盆栽或小花盆3. 起子或小铲子4. 装水的容器5. 湿润的纸巾或棉花6. 黑纸袋或黑布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 向学生介绍小豆芽和它的生长过程。
- 引导学生描述他们曾经见过或了解过植物的生长情况。
2. 实验前准备- 让学生观察小豆子的外观,引导他们描述小豆子的特征。
- 向学生解释小豆子的外壳是如何保护里面的幼芽发芽的。
3. 实验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 每个小组成员将一个小花盆装满土壤。
- 将几粒小豆子平均分布在土壤表面上。
- 轻轻覆盖土壤,然后用湿润的纸巾或棉花轻轻拍压。
- 将装有小花盆的容器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地方。
- 为了模拟黑暗的环境,可以用黑纸袋或黑布遮盖住小花盆。
4. 观察和记录- 学生每天观察小豆芽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 鼓励学生用绘画或摄影的方式记录下每天的观察结果。
5. 结论和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小豆芽的生长过程。
- 帮助学生理解幼苗是如何从种子发芽,然后逐渐长高并形成叶子的。
四、课后延伸1. 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对小豆芽生长的理解。
2. 植物观察游戏: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内的花坛或植物区,让他们观察和描述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
3. 种植实验:引导学生选择其他植物种子,进行类似的种植实验,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差异。
通过这样的教学教案,幼儿园中班的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小豆芽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小豆芽篇一:幼儿园科学课教案:小豆芽幼儿园科学课教案:小豆芽作者:马桂芳来源: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教育实验幼儿园上传时间:2012-06-15设计意图:春天来了,植物角里的一个花盆里钻出几个小豆芽,顶着豆皮,歪着脑袋,绿绿的,甚是开爱。
小朋友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围在花盆旁,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它怎么出来的?它叫什么名字?”。
看着孩子们好奇的样子,我觉得是培养孩子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好机会,于是设计了一节自然科学课《小豆芽》。
活动目标:1.学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能用动作表现种子钻出泥土的样子。
3. 通过体会小豆芽钻出泥土时激动兴奋的情感,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培养有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对身边事物的浓厚兴趣。
活动准备:1活动前组织幼儿在植物角种植豆类作物,观察其发芽的过程。
2.小豆子发芽的全过程挂图。
活动过程:1.请幼儿观察花盆里的小豆芽,说说小豆芽是什么样子的?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小豆豆是怎样发芽的?2.出示豆子发芽全过程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豆子发芽的全过程。
3.组织幼儿学习儿歌钻泥巴。
(1)教师朗读儿歌,并模仿小豆芽钻泥巴的动作。
小豆豆,中地下。
发了芽,钻泥巴。
钻一下,动一下。
钻呀钻呀钻得快,钻出两片小芽芽。
2 引导幼儿加上手的动作学说儿歌。
小豆豆,中地下。
(十指交叉握拳)发了芽,钻泥巴。
(双手合掌)钻一下,(双手合掌往上钻)动一下。
(双手合掌左右扭动)钻呀钻呀钻得快,(双手合掌左右扭动)钻出两片小芽芽。
(双手打开变成两片小芽芽)3 请幼儿扮演小豆芽,边念儿歌边用身体做有趣的动作,,表现豆芽钻出泥土。
4请幼儿在幼儿用书上,按小豆发芽的做动作。
活动延伸请家长和幼儿一起种植豆豆,引导幼儿观察小豆的变化,看它什么时候钻出泥巴来。
篇二:学前班科学教案《认识种子》学前班科学教案《认识种子》设计背景本次活动选自学前班(下册)主题活动《植物的秘密》所生成的三级主题《认识种子》。
幼儿园教案生豆芽精选

幼儿园教案生豆芽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身边的科学》第三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为“生豆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认识豆芽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豆芽的生长过程、基本结构的认识。
教学重点: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芽生长过程的图片、实物豆芽、放大镜、培养皿、喷壶等。
2. 学具:每组一份豆芽生长观察记录表、画笔、画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实物豆芽,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豆芽的生长过程,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实物,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2)讲解豆芽的基本结构,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豆芽,了解其结构。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豆芽生长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豆芽的生长过程。
(2)幼儿动手操作,分组观察、记录豆芽的生长过程。
(1)各组汇报观察结果,分享豆芽生长的趣事。
5. 情感教育(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植物,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生豆芽2. 内容:豆芽的生长过程、基本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豆芽的生长过程。
2. 答案:豆芽生长观察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实地观察,如参观农场、植物园等,让幼儿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中亲自种植豆芽,增强实践体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安排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参与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 利用生动的图片和实物展示,使幼儿对豆芽的生长过程有直观的认识。
幼儿园科学课小豆芽教案

幼儿园科学课小豆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豆芽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长出叶子、不断长大。
2. 豆芽的生长环境:水分、温度、光照。
3. 豆芽的食用价值: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三、教学准备1. 豆芽生长所需材料:绿豆、容器、水、遮光布。
2. 观察记录表。
3. 豆芽食用实例:豆芽炒蛋、豆芽炒肉丝。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豆芽的生长过程,引起幼儿兴趣。
2.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豆芽种植,指导幼儿浇水、遮光。
3. 观察记录:让幼儿每天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成果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种植的豆芽,分享生长过程中的发现。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豆芽生长过程的掌握程度。
2. 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幼儿在团队协作和表达中的表现。
六、实验操作1. 实验目的: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和所需条件。
2. 实验步骤:a. 将绿豆放入容器中,加水浸泡。
c. 每天定时浇水,并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
3. 实验注意事项:保持容器清洁,避免阳光直射。
七、食用制作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豆芽的食用价值,并学会简单的豆芽食用制作方法。
2. 教学内容:a. 豆芽的营养价值介绍。
b. 豆芽炒蛋的制作方法。
c. 豆芽炒肉丝的制作方法。
3. 教学过程:讲解并演示豆芽食用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参与制作。
八、家庭延伸1. 教学目标: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延伸到家庭,与家长共同参与豆芽种植和食用制作。
2. 教学内容:a. 豆芽种植方法的介绍。
b. 豆芽食用制作方法的传授。
c. 家庭豆芽种植和食用制作的注意事项。
3. 教学过程:向家长讲解豆芽种植和食用制作方法,鼓励家长参与。
九、课程总结1. 回顾豆芽的生长过程、生长环境和食用价值。
2. 总结幼儿在课程中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表现。
幼儿园中班生命科学:小豆芽实验教案与反思

幼儿园中班生命科学:小豆芽实验教案与反思幼儿园中班生命科学:小豆芽实验教案与反思过程一:实验步骤1. 准备搭建一个简易的小豆芽实验装置,包括种子、湿纸巾和透明容器。
2. 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小手帮助老师将种子放在湿纸巾上,放在容器里,然后放在明亮的地方。
3.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老师可以和小朋友观察小豆芽的生长情况,记录在纸上,并帮助小朋友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4. 可以让小朋友动手小小的浇水,观察小豆芽的变化,感受自然界的魅力。
过程二:实验反思1. 小豆芽实验引发了小朋友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和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观察和记录生长数据。
2. 通过这个实验,小朋友不仅仅学会了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耐心。
3. 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引导,让小朋友对植物的生长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4. 通过实验,小朋友学会了爱护植物,并且也开始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
我的观点和理解:小豆芽实验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园中班生命科学教学的实践活动。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小朋友在动手操作中学会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增强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这个实验也能培养小朋友的观察力和耐心,让他们从小就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小朋友的保护环境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学会爱护植物,关心生活环境。
总结回顾:小豆芽实验可以说是一堂生命科学课的有趣启蒙。
通过这个实验,小朋友不仅可以学会植物的生长基本知识,还能培养观察力、耐心和保护环境意识。
在幼儿园中班的生命科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小豆芽实验,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小朋友在快乐中学习。
小豆芽实验是一种极富教育意义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对植物生长的兴趣,还可以引导他们热爱自然,关心环境,培养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基本认识和素养。
在幼儿园中进行这样一项实验,需要老师在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细心周到,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指导和关爱,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幼儿园科学课小豆芽教案

一、教案名称:幼儿园科学课小豆芽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养成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1. 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2. 学会观察和记录豆芽的生长变化。
四、教学难点:1. 豆芽的生长过程的理解。
2. 观察和记录豆芽生长变化的技巧。
五、教学准备:1. 豆芽生长所需材料:绿豆、水、容器、滤网等。
2. 观察记录表和笔。
3.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绿豆,引导幼儿观察绿豆的特征,引发幼儿对豆芽生长的好奇心。
二、豆芽生长实验(10分钟)1. 教师讲解绿豆发芽的过程,并演示如何将绿豆放入容器中。
2.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绿豆的发芽过程。
三、观察记录(5分钟)1. 教师提供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豆芽的生长变化,并记录。
2. 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四、豆芽生长展示(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观察到的豆芽生长变化,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幼儿互相交流,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豆芽的生长过程,并反思自己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的表现。
2.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幼儿提高观察和记录能力。
教学延伸:组织幼儿进行豆芽生长比赛,看谁的豆芽生长得最快、最健康。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表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六、教学内容:1. 学习豆芽的营养价值,了解豆芽对人体的益处。
2. 学习豆芽的食用方法,培养幼儿的饮食习惯。
七、教学重点:1. 了解豆芽的营养价值。
2. 学会豆芽的食用方法。
八、教学难点:1. 豆芽营养价值的理解。
2. 豆芽食用方法的掌握。
小豆芽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小豆芽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知道豆芽是由豆子发芽而来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操作的能力,学会自己种植豆芽。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学会珍惜食物。
二、教学内容1. 豆芽的生长过程2. 种植豆芽的方法3. 观察豆芽的生长变化4. 豆芽与豆子的关系5. 环保教育三、教学准备1. 豆芽生长观察记录表2. 豆芽种植材料(豆子、容器、水、土壤等)3. 图片或视频素材4. 环保教育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豆芽图片或视频,引发幼儿对豆芽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豆芽的生长过程,讲解种植豆芽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操作:分组进行豆芽种植活动,引导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4. 观察:定期观察豆芽的生长变化,让幼儿学会记录和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5. 总结: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豆芽与豆子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1. 幼儿对豆芽生长过程的认知程度。
2. 幼儿在种植豆芽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3. 幼儿对环保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1周:引入豆芽主题,讲解豆芽的生长过程2. 第2周:学习种植豆芽的方法,准备种植材料3. 第3周:分组种植豆芽,观察豆芽的生长变化4. 第4周:记录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5. 第5周:进行环保教育活动,提倡珍惜食物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直观展示豆芽的生长过程,引发幼儿兴趣。
2. 亲身体验:让幼儿亲自参与种植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种植和观察,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 讨论总结:通过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种植材料的安全无毒,避免幼儿误食。
2. 在种植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卫生,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3. 定期观察豆芽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幼儿园豆芽的教案

幼儿园豆芽的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掌握种植豆芽的方法。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 教学准备1.豆芽种子。
2.豆芽种植盘。
3.填充豆芽的土壤。
4.蒸馏水。
5.填充土壤的勺子。
6.尺子。
3. 教学流程(1) 热身教师可以通过向幼儿们介绍一些有关植物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让幼儿们谈谈自己家里的花卉和给植物浇水的方法,并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2) 了解豆芽介绍豆芽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引导幼儿们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可以随着幼儿的兴趣,拿出干豆芽和湿豆芽呈现在幼儿的面前,让幼儿们触摸、嗅,了解它们有什么区别。
(3) 种植豆芽1.将豆芽种子放入水中,浸泡约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
2.从盘子底部取出蒸馏水盖到豆芽种子上,使土壤湿润。
3.等待水分渗透后,用勺子将种子平均地分布在种植盘中,每平方厘米放置适量的种子。
4.加上一些适量的土壤,并轻轻按压,使种子与土壤更加接触。
5.将种植盘放到干燥通风的阳台或窗台上,避免阳光直射,每天喷一些水即可。
(4) 等待在种植豆芽的过程中,需等待豆芽发芽,并定期在盘子上喷洒适量的水。
(5) 收获在大约5-7天后,幼儿将收获自己种植的豆芽,并用来制作健康美味的食品。
(6) 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学习了种植豆芽的方法,增加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
同时,让幼儿们对植物增加了了解,促进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4.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同时,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范,确保幼儿的安全。
最后,教师还需要在教学结束后,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豆芽教案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豆芽教案豆芽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培养豆芽来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操作和科学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豆芽的教案,共计1200字。
教学目标:1.通过豆芽培养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种子、土壤等工具。
3.培养幼儿的观察与记录能力,学会记录观察到的变化。
4.引导幼儿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因素,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5.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准备:1.豆芽种子2.透明容器或杯子3.土壤4.水5.相机或摄像机(用于记录观察结果)6.观察记录表教学过程:1.观察豆芽种子教师向幼儿展示豆芽种子,并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外观、形状和颜色等特征。
鼓励幼儿描述和比较不同种类的豆芽种子。
2.讨论豆芽的生长条件教师与幼儿讨论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例如阳光、水、土壤和空气等,引导幼儿思考这些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种植豆芽将豆芽种子平均分配给小组的每个幼儿,每个幼儿都用一个透明容器或杯子来种植豆芽。
先让幼儿在容器底部放一层土壤,然后将豆芽种子均匀撒在土壤上,再用一层薄土覆盖豆芽种子,并轻轻按压。
最后,给豆芽浇适量的水。
4.观察与记录每天让幼儿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并鼓励他们描述观察到的变化。
可以使用相机或摄像机记录下每天的观察结果。
同时,每个幼儿都可以使用观察记录表来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5.合作比较每周让所有小组的幼儿将观察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哪个组的豆芽生长得更好。
幼儿可以通过对比高度、颜色和叶片数量等方面来进行评估,并结合观察结果进行解释。
6.探究生长条件的重要性引导幼儿思考豆芽生长得好的原因,并结合豆芽的生长条件进行讨论。
引导幼儿发现阳光、水和土壤等生长条件的作用,加深他们对植物生长的理解。
7.展示成果在豆芽生长结束后,让幼儿带着自己种植的豆芽和观察记录表,向全班同学展示结果。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有趣的豆芽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有趣的豆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为“有趣的豆芽”。
通过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认识豆芽的各个阶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豆芽生长过程的理解和观察。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芽生长过程的图片、实物豆芽、放大镜。
2. 学具:每组一份豆芽生长记录表、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实物豆芽,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怎么长出来的呢?”(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向幼儿展示豆芽生长过程的图片,讲解豆芽的各个阶段。
(2)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实物豆芽,了解豆芽的生长特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份豆芽生长记录表。
(2)引导幼儿用画笔和水彩记录豆芽的生长过程。
(1)邀请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豆芽》2. 板书内容:(1)豆芽的生长过程(2)豆芽的各个阶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生长过程,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植物,记录它的生长过程。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豆芽的生长过程有了基本的了解,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家庭中种植豆芽,观察并记录其生长过程。
(2)开展“我眼中的植物”主题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5. 作业设计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达成。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豆芽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豆芽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用书》第二册,第五章“植物的生长”。
具体内容为: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探究精神。
3. 帮助幼儿建立对植物生长的基本认识,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难点:让幼儿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豆芽的生长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豆芽生长观察箱、放大镜、记录表格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豆芽生长观察盒、记录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每个幼儿带来一颗绿豆,观察绿豆的外观特征,并讨论绿豆的生长过程。
2. 讲解教材内容: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豆芽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长出叶子、逐渐长大等。
3. 分组观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豆芽生长观察箱,让幼儿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豆芽的细节。
4. 记录和表达:让幼儿用彩笔在记录表格上记录豆芽的生长变化,并用语言描述豆芽的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有趣的豆芽板书内容:豆芽生长过程:1. 种子发芽2. 长出叶子3. 逐渐长大七、作业设计1. 观察家里的豆芽,记录其生长过程,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答案:家里的豆芽也是从种子发芽,长出叶子,逐渐长大的。
2. 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豆芽一样?答案:像豆芽一样,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是从种子发芽,长出叶子,逐渐长大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了解了豆芽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在课后,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种植其他植物,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教师需要准备一颗绿豆让每个幼儿带来,并观察绿豆的外观特征。
幼儿园豆芽教案

幼儿园豆芽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和原理。
2.学会种植豆芽的方法和步骤。
3.观察豆芽的生长变化,感受植物生长的神奇。
4.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增强自然意识。
2. 教学内容1.豆芽的生长原理和过程。
2.种植豆芽的方法和步骤。
3.观察豆芽的生长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4.美化环境,营造良好的种植氛围。
3. 教学重点1.种植豆芽的方法和步骤。
2.观察豆芽的生长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4. 教学难点1.激发幼儿的种植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发现能力。
5. 教学准备1.豆芽种子。
2.盆土。
3.盆子。
4.水壶。
6. 教学过程第一步:讲解豆芽的生长原理和过程1.利用第三方的科普网站,下载和阅读豆芽的生长过程和原理的文章,以便准备自己的演讲稿。
2.在教学中通过口述以及实际操作,让幼儿初步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和原理。
第二步:种植豆芽1.向幼儿展示已经用小石子装满的盆子,并向幼儿介绍盆土、豆芽种子和小石子的用途。
2.按照一定比例在小盆子中放入盆土,并将豆芽种子均匀铺在表层。
3.用水壶向小盆子中浇水,保持盆土湿润。
4.辅助幼儿进行上述操作。
第三步:观察豆芽的生长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1.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豆芽的日常观察,观察植物的形态和颜色变化,以及环境湿度的变化。
2.教育幼儿要有耐心并且持续关注豆芽变化的过程,理解豆芽生长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第四步:美化环境1.教育幼儿了解盆栽,学会装饰盆栽,美化环境。
2.利用幼儿园的各种资源,帮助幼儿打造一个舒适的种植环境。
7.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了解了豆芽的生长过程和原理,学会了种植豆芽的方法和步骤,观察了豆芽的生长变化和与环境的关系,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意识。
同时还在美化幼儿园环境上进行了一定的尝试。
幼儿园教案生豆芽精选

幼儿园教案生豆芽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身边的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有趣的植物生长》,详细内容围绕生豆芽的过程,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条件、观察豆芽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知道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豆芽的生长过程及生长条件的认知。
难点:观察记录豆芽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生豆芽实验盒、放大镜、生长记录表、图片、视频。
学具:每组一份豆芽种子、培养皿、喷壶、小铲子、透明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已生长的豆芽,引导幼儿观察豆芽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豆芽生长的兴趣。
2. 讲解豆芽生长条件(10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讲解豆芽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豆芽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
3. 动手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生豆芽实验,指导幼儿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4. 观察记录(10分钟)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豆芽生长过程,记录在生长记录表上,培养幼儿观察、记录、表达的能力。
5.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如何根据观察记录表,描述豆芽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6.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根据观察记录表,用自己的话描述豆芽的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生豆芽的条件:水分、温度、光照、空气。
2. 豆芽的生长过程:发芽、伸长、展叶、成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植物生长,记录下来并描述其生长过程。
答案示例:我观察了家里的绿萝,发现它喜欢阴凉、湿润的环境,每天浇水,叶子变得越来越绿,枝条也越长越长。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与家长一起种植一种植物,记录生长过程,分享种植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记录、表达,让幼儿了解了豆芽的生长过程和条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动手、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豆芽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豆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为“有趣的豆芽”。
通过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奥秘,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知道种子发芽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豆芽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空气和温度的需求。
2. 教学重点: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芽生长观察盒、放大镜、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种子、水、小盆、泥土、记录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豆芽生长观察盒,引发他们对豆芽生长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图片,讲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2)引导幼儿讨论:豆芽生长需要什么条件?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份记录表,观察并记录豆芽的生长过程。
(2)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豆芽的细节,如根、茎、叶等。
(3)组织幼儿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分享自己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豆芽2. 内容:(1)豆芽的生长过程(2)豆芽生长的条件: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豆芽生长,记录并画出豆芽的生长过程。
2. 答案:根据观察和记录,画出豆芽生长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豆芽种植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乐趣。
(2)让幼儿带回家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共同观察豆芽生长的过程。
(3)开展科学小实验,探索其他植物的生长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豆芽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空气和温度的需求。
2.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豆芽生长观察盒,引发他们对豆芽生长的好奇心。
幼儿园科学实验发芽豆芽教案 幼儿园科学实验

幼儿园科学实验发芽豆芽教案一、实验目的1. 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实验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二、实验材料1. 带有透明盖的小盆或透明玻璃杯2. 盆填充材料(纱布、纸巾或绵纸)3. 黄豆或绿豆4. 温水5. 毛巾或棉布6. 实验记录表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好实验材料,向幼儿简单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2. 撒豆子:让幼儿将适量的豆子均匀地撒在盆底或玻璃杯的底部。
3. 浸泡豆子:在盆或玻璃杯中倒入温水,让豆子完全浸泡在水中,有一定的水分即可,不要淹没豆子。
4. 覆盖盆口:将透明盖盖在盆上,或用纱布、纸巾或绵纸等材料覆盖在杯口,保持湿润的环境。
5. 观察记录:在接下来的数天内,让幼儿每天观察豆子的变化,记录下发芽的时间、发芽的颜色和形状等情况。
6. 结束实验:当豆子长出绿色的嫩芽时,可以结束实验,让幼儿观察和比较发芽前后的变化。
四、实验内容1. 实验中,幼儿可以通过观察豆子在水中的状态,了解到种子吸水膨胀的过程,从而理解植物的萌发过程。
2. 通过实验记录表的填写,幼儿可以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3. 实验的进行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和成就感。
五、实验要求1. 实验过程中,幼儿需要保持手部清洁,不要随意触碰盆或玻璃杯,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 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幼儿要用心观察、仔细记录,不要造成遗漏,确保实验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实验结束后,幼儿需要与老师一起进行总结和讨论,对实验进行回顾和分析,加深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体会。
六、实验效果通过本次实验,幼儿可以深入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对植物的生长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激发了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索欲望。
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豆芽发芽

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豆芽发芽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豆芽发芽一、背景介绍在幼儿园的科学教学中,科学实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幼儿能够亲自参与,观察和探索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本次科学实验教案将介绍豆芽发芽的实验,让幼儿通过亲自种植豆芽,观察和记录豆芽发芽的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观察和记录豆芽发芽的过程。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实验材料1. 豆子(绿豆或黄豆)。
2. 小碗或小盘子。
3. 湿纸巾或棉花。
4. 清水。
5. 实验笔记本。
四、实验步骤1. 将豆子用水洗净。
2. 准备一小碗或小盘子,放入湿纸巾或棉花。
3. 将豆子平均分布在湿纸巾或棉花上,并轻轻按压,使其与湿纸巾或棉花贴合。
4. 在豆子表面喷洒一些清水,保持其湿润。
5. 将小碗或小盘子放在一个温暖而不直射阳光的地方。
6. 每天观察豆子的情况,记录下发芽的日期、发芽的数量以及豆芽的生长情况。
7. 给豆芽适量的水,保持湿润,并注意观察和记录变化。
8. 供幼儿自主探索期间,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激发他们对植物生长和变化的好奇心。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幼儿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豆子在湿润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芽。
2. 观察到的变化可以是豆子裂开,露出嫩芽,芽头逐渐变长。
3.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发芽日期、发芽数量和豆芽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4. 幼儿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如置于不同温度环境下的豆子,对比观察发芽的速度和生长情况,从而探讨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豆芽发芽实验,幼儿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他们亲自参与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的方式,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实验中,幼儿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科学思维,还培养了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对于幼儿的进一步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围绕豆芽发芽探索更多问题,如光线、水分、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幼儿园豆芽实验教案

幼儿园豆芽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2.发现水是植物生命的必需品;
3.能够在家中种植豆芽,观察和记录豆芽的生长过程;
4.培养实验探究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食品级葡萄糖;
2.天然干豆;
3.纸巾;
4.透明容器;
5.吸管;
6.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环节
本次实验我们要一起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你们知道豆芽是怎么长大的吗?有
谁知道这个过程?
二、实验环节
1.操作流程:
•第一步:先将干豆用水淘洗干净,备用;
•第二步:将纸巾放在透明容器底部,并在纸巾上均匀撒上一些葡萄糖,后再铺上一层豆子;
•第三步:再放一层纸巾在豆子上,并用吸管加水,使豆子完全浸泡在水中;
•第四步:盖上透明容器的盖子,放在室温下的阴暗处;
•第五步:每天早中晚观察并记录豆芽更生的情况。
2.教师指导:
•为保证实验成功,请提前将豆子用水泡发一夜。
•实验过程中要保证透明容器始终处于阴暗处,否则会影响豆芽的发芽。
•纸巾保持湿润是豆芽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故每天补充适量的水。
三、总结环节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豆芽的生长过程、水是植物生命的必需品等知识,
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探究兴趣和动手能力。
希望大家在家中也能运用所学,培养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教学评价
本实验具有简单易行、易于操作、直观易懂、生动有趣、节约省时等优势,能
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实际动手能力。
这也是幼儿科学教育中一项很好的教学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小豆芽篇一:大班科学科学领域目标要求大班下学期教育活动设计月日教育活动设计月日篇二:幼儿园方案教学案例幼儿园创办方案幼儿园开办需要办理的条件较为严格,重要的几条整理如下第一、举办幼儿园必须将幼儿园设置在安全区域内。
严禁在污染区和危险区内设置幼儿园。
我们的幼儿园开设在家属小区,不属于污染区及危险区第二、举办幼儿园必须具有与保育、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的园舍和设施。
幼儿园的园舍和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
我们在聘请保育员的时候会聘请一名有从医资格的专业保健医及有相关从业经历的保育员,在园舍的装修及配套设施方面也会严格按照国家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执行。
第三、举办幼儿园应当具有符合下列条件的保育、幼儿教育、医务和其他工作人员:(一)幼儿园园长、教师应当具有幼儿师范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程度,或者经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
(二)医师应当具有医学院校毕业程度,医士和护士应当具有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程度,或者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
(三)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幼儿保健培训。
(四)保育员应当具有初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
慢性传染病、精神病患者,不得在幼儿园工作。
我们在招聘的过程中会要求所聘用的教师及保健员、保育员提供从业资格证书,提供健康证等,在安全及卫生消毒方面园长会当做日常的重要工作,亲自过问,严格要求。
如何经营幼儿园1.幼儿园的位置多数家长由于工作忙,首先考虑到孩子的接送问题,因此会希望幼儿园离家越近越好,我们幼儿园开在配套设施成熟、在当地具有高水平居住环境及收入情况较高的高档大型住宅小区,地理位置极佳,小区入住率高,人均收入高,且多为年轻家庭,所以有相对稳定的生源。
2. 幼儿园的环境幼儿园是新建及新装修的大型幼儿园,室内:教室宽敞明亮,通风流通新鲜,活动室定期消毒,厨房卫生状况良好。
室外:广场可供小朋友活动范围广阔。
便于小朋友在室外锻炼身体,这些都是区别于一般小型幼儿园的脏乱差的生活条件.一些小型幼儿园开在自己家里,无法做大型户外游戏,出操,我过教育部及卫生部共同提倡每天户外远动三十分钟,增强孩子体质,改善小胖墩,小豆芽的孩子健康问题。
有些家长不爱把孩子送到小型幼儿园的原因,主要是卫生问题,但送到大的公立幼儿园又担心老师不够认真负责,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大型私立幼儿园越开越成功的原因,因为我们有定期的消毒,良好的卫生,有更为负责的老师和保健医生。
3. 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我们要购买大量复合卫生标准,无毒无味的桌椅、小床,白板,颜色鲜艳明快,安全益智类游戏。
设立活动室、儿童厕所、盥洗室、保健室、办公用房和厨房。
可单独设音乐室、游戏室、体育活动室和家长接待室等。
如有寄宿制幼儿还要设寝室、隔离室、浴室、洗衣间和教职工值班室等。
户外有孩子喜欢的木马,滑梯,蹦蹦床,跷跷板等游戏设施,教学类我们有vcd/dvd、电视,电脑等,厨房消毒设施一应俱全,卫生房内洗衣机、烘干机等4. 幼儿园的师资我们聘请的有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多年的优秀园长,活泼开朗、经验丰富的年轻教师,各个专业能力强的特色教育老师,有行医资格的保健医等。
5.幼儿园开设的特设教育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我们会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
除了算术课、语文课等专业课外,有增强孩子体力意志的各项课程,给孩子创造英语语言环境的外教课,锻炼孩子身形的舞蹈课,让孩子开心快乐的音乐课、让孩子善于发现美得图画课,锻炼孩子表达能力的小主持人课,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除了让家长发现孩子的早期兴趣爱好,还可以让孩子在幼儿时期的生活多姿多彩,做个快乐的儿童,而不是只会读书的小书童。
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
6.幼儿园适龄幼儿为3周岁至6周岁(或7周岁)幼儿园一般为三年制,亦可设一年制或两年制的幼儿园。
幼儿园可分为全日制、半日制、定时制、季节制和寄宿制等。
上述形式可分别设置,也可混合设置。
幼儿园每年秋季招生。
平时如有缺额,可随时补招。
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至4周岁)25人,中班(4至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6或7周岁)35人。
混合班30人,学前幼儿班不超过40人。
7.幼儿园会制订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
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三小时半。
要为幼儿提供合理膳食,编制营养平衡的幼儿食谱,定期计算和分析幼儿的进食量和营养素摄取量。
保证供给幼儿饮水,为幼儿饮水提供便利条件。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不得限制幼儿便溺的次数、时间等。
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二小时,8.幼儿园要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
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并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状况定期进行分析、评价。
9幼儿园要建立房屋、设备、消防、交通等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建立食品、药物等管理制度和幼儿接送制度,防止发生各种意外事故。
10.幼儿园要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
我们要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还可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并接待家长的来访和咨询。
要认真分析、吸收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幼儿园可实行对家长开放日的制度。
幼儿园应密切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
篇三:教案1.上学去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2.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看看课本,说说上学见闻,让学生初步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
2.准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生参与校园生活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识字卡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结合课本第一页的图进行简单的入学教育,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使小朋友对新的生活充满热情和向往,懂得小学生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2.认识语文书。
(旨在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积极地体验)摸一摸:光滑细腻;闻一闻:纸墨清香;翻一翻:图文并茂。
3.认识目录、课次、课题和课文、生字表以及书的页码。
(让小朋友了解基本常识,为今后学习做准备)过渡: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上学去。
(板书)(二)观察图画,引导说话1.引导小朋友观察挂图,(多媒体动画或书上插图均可)图上画了些什么?2.鼓励孩子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知道图上画了上学路上,小朋友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见到了同学,正招手问好呢!(三)朗读课文1.老师范读。
(范读3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2.老师领读。
(领读3—4遍)3.指名读。
4.同桌读,互读互听互评。
(四)作业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一)复习1.请小朋友读一读课文,能背的背一背。
2.说说爸爸妈妈对自己朗读的评价。
(二)认读生字1.引出生字:小朋友们很聪明,课文读得很准确,既不丢字,也不加字,碰到“小豆芽”和“小圆圈”还停一停,现在课文里面有几个生字宝宝要来和你们交朋友了。
2.逐个出示生字:上,学,书,包,早,个。
3.老师带读生字。
4.指名认读生字,并有目的地问一问:“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5.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把画出的生字读一读,不会的问一问周围的同学。
6.把课文流利地读一读。
(三)积累词语1.找出课文中生字宝宝的朋友,画上“____”,并读一读,记一记。
上学书包学校同学(四)背诵课文(五)作业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并认一认生字表中的6个生字。
板书设计:上学去上学学校同学书包2. 一年级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准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孩子们了解并喜爱学校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准备:识字卡片或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由图导入。
认识本书的主人公之一“安安”。
老师表演“安安”和同学们打招呼。
安安今年也上一年级,(板书课题,带读)从今天开始,安安和我们一起学习语文,每天和小朋友一起上学、读书,和小朋友一起长大,成为大家最好的朋友。
二、看图说一说1.小朋友们,现在你们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来到学校你最想做什么呢?2.请小朋友打开书,观察图画,自己说一说,安安在学校做些什么?(让孩子们充分想象,大胆说话)3.指名说一说。
引导孩子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4.猜一猜,安安在学校还会做些什么?(激发孩子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去想象,去说话)老师小结过渡:学校生活多么丰富呀!我们来到学校,就像快乐的小蜜蜂飞进了美丽的花园里。
三、朗读课文1.师范读听完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给予肯定。
2.老师领读三遍。
3.多种形式朗读,如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分小组读。
四、拓展与同桌交流:你叫什么名字?你在学校做些什么?什么事最有趣?五、作业:朗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一背课文。
可以背原文。
二、认读生字1.利用生活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