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流变
国际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精品PPT课件
各国政府的行动
英国: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1998) 澳大利亚:
前进之路:面向信息经济的高等教育行动计划(2000) 处于十字路口的高等教育 (2002) 美国: 国家的机遇:构建美国21世纪的劳动力 (1999) 面向21世纪工作的21世纪的技能 (2000) 韩国:21世纪教育改革—保证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的领导地位 加拿大:大学的E-学习革命:全加拿大人的挑战(2000)
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怎么办?
国际组织的努力 各国政府的努力 高等学校的努力
国际组织的行动
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1998) 国际劳工组织:知识社会面向工作的学习和培训 (2002) 世界银行:构建知识社会: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2002) OECD:投资人力资本的价值(2002)
(2)即使国家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税收(或者能够确保公共 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在分配这些稀缺的公共资金 时,政府也不再会考虑把大学作为优先投入的重点。
高等学校的行动
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1998) 回到我们的根本:美国公立与赠地学院的未来(2001)
三: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总体而言:
从应付危机到迎接未来:1990年代中期 高等教育地位: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 高等教育的性质:从终结性教育转向作为终身 教育的一个环节(多样的学生群体、学习方式) 关注的焦点: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 实现的方式:无边界高等教育的兴起(技术与 制度变迁)
2. 强调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三者协调统 一,地位平等,以大教育观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开展教 育。
3. 个性化:社会将根据个人随时需要,提出多渠道、多 时空、多媒体的学习机会和方式。
高校国际化教育的推进与发展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高校国际化教育的推进与发展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1. 引言高校国际化教育的推进与发展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高校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高校国际化教育在中国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更好、更深入、更全面地融入世界。
2. 高校国际化教育现状2.1 高校国际化程度不足目前,中国大部分高校在国际化程度上仍存在较大差距。
许多大学仍以本土为主要服务对象,缺乏对外开放和多元文化融合意识。
2.2 国内外学术交流不平衡虽然中国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存在差距。
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合作机制,制约了中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深入。
2.3 学生国际化素质有待提高中国学生的国际化素质相对较低,对外语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有限。
这使得他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3. 高校国际化教育发展对策3.1 增加高校与海外机构合作通过与海外高校和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提升中国高校的教学水平。
同时,加强与海外院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在科研领域的互补与共同发展。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背景、优秀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推进高校国际化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加强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引进优秀海外人才,并提供良好待遇和发展空间是必要措施。
3.3 提升学生国际化素质加强对学生的国际化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推动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实习和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
4. 高校国际化教育实践案例4.1 港澳台交流项目通过与港澳台高校的交流项目,提供给中国大陆学生与港澳台地区同龄人互动和交流的机会,增加他们对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了解。
4.2 国外留学项目通过与国外高校联合举办留学项目,为中国大陆学生提供赴海外留学的机会。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在全球化时代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正在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推动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人们的跨国交流和合作不断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必然受到全球化的影响。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还能促进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二、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建立合作项目、开设双学位课程、招收国际学生等方式,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同时,国际化的教育模式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就业环境,提高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高校之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
通过与外国高校的合作,学校能够共享教育资源,拓宽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到国际交流活动中,增加跨文化的体验和认知。
四、留学的普及与提升随着全球留学的普及程度不断提升,许多国家将留学视为提高教育水平和培养全球视野的重要途径。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不仅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还能够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增加个人竞争力。
同时,留学也为各国培养了大量的国际化人才,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和交流。
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与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影响。
首先,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难度增加,需要解决语言、教育体系、文化差异等问题。
其次,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可能带来学术依赖和知识流失的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此外,高等教育国际化还需要解决学术标准、学分互认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教育质量和学生权益。
六、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将会持续推动,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合作与交流机会。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和意义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和意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指学校、教育机构以及教育体系之间越来越频繁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以及这种趋势带来的意义。
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学生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跨越国际边界前往其他国家接受高等教育。
他们希望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以及拓展国际视野。
2.教师的国际化:高校聘请优秀的国外教师来讲授课程,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
同时,国内教师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
3.合作与交流的加强: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加强了合作和交流,包括学术研究合作、学生交换项目以及教师互访等。
这些合作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文化的交流。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学生、教师以及整个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1.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国际化的教育,学生能够接触到多样化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开阔视野,培养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提升教育质量:引进国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理念,可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通过与国外教师的交流,教师们能够了解到国外的教学方法和创新成果,进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促进学术研究与创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为学术研究和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跨国合作和交流能够促进学术界的合作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共享和应用。
4.促进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助于吸引优秀的国际学生和教师来华,为国内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国内学生在接受国际化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5.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为不同文化的学生提供了相互了解与尊重的机会。
通过交流与互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发展和融合。
对西部高校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现状的分析——以兰州大学教育学院为例
中国电力教育 CE E P
— 丽
DOI 码 : 03 6 / . s 10 —0 7 .00.10 1 编 1 .9 9 ji n.0 7 0 92 1 2 .0 s
鬲雨
对西部高校高等教 育研究主题现状的分析
以兰州大学教育学院为例
王根 顺 周 晓玉
摘要 :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在西部 高校 中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主题的分析, 了 解西部地 区高
校 管理、学 生工作和 知识。 特席勒 ( ec lr T i e,U. h )将高 等教 心理健 康问题、大学学 科专业 文化 、大学师生 的成 才. 理问题
育 研究主题分成了四类 : 等教育的质 量与结 构知识、学 科和 等三个 子主题 。 高
专业研究领域、与人和培 养过程相关的研究领域 与组织和 管理
是以期刊为研究 对象 ,对 于特定学校特定专业 ( 例如兰州大学) 结构、高等教育投资与体制结 构、高等教育的规模与速 度关系、 的分析研究 目前还很有限 。
一
高等教育的学制和课程结构 、高等学校 内部与外部管理结 构五 个 子主题 ; 等教育教 学关系问题包括 大学 教学 与科研 关 系、 高
等教育>为例 ,对高等教育研 究主题 十年来的变化进行了统计 各子主题 。高等教育 的基 本理论 问题 中还包括 高等教育活动的
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调研报告
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各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并根据国内实际情况,提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建议。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和意义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教育质量。
其次,它有助于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国际竞争。
三、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1.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普遍趋势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各国纷纷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高教国际化方面经验丰富,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和教师。
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重视高等教育本土化,注重本国学术传统和文化的保护。
东亚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等,逐步加强对外交流、办学合作和国际标准的认同。
2.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和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各大学在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的影响力相对较低,国际学术期刊的发表数量和质量仍不尽人意。
此外,我国对外的留学生数量虽然逐年增多,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留学生流失问题,推进国际学生的留学体验和就业困难等挑战也亟待解决。
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对策与建议1.提高学校国际化水平学校应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提升学术影响力。
同时,加强学术期刊的建设,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水平。
2.建立留学生支持体系针对留学生的特殊需求,建立完善的留学生支持体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加强文化教育和语言培训,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学习和生活。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力量。
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国际化素养和跨文化教育能力。
4.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发展国际学术合作项目,与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办学机构,共同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
教育学中的国际教育研究
教育学中的国际教育研究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教育研究日益成为教育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国际教育研究不仅关注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更重要的是加深对全球教育发展的理解和探索,以促进国际间的教育发展与合作。
本文将深入探讨教育学中的国际教育研究,包括其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
国际教育研究的背景可溯源于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带来了跨国移民、文化冲击、知识经济等多重变革,对全球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学者开始关注全球教育发展的问题,探索如何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国际教育研究以其跨学科的特点,为教育学领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国际教育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化对全球教育发展的理解。
全球教育发展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国际教育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各国教育制度和政策,以及这些制度和政策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
通过国际教育研究,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改进自身的教育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
在研究方法上,国际教育研究常常采用跨学科和比较研究的方法。
跨学科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跳出传统的学科界限,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从而获取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成果。
比较研究则可以通过对各国教育制度和政策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各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启示。
此外,国际教育研究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探索。
从教育政策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研究不同国家的教育政策,了解其制定和实施过程。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考察不同国家的教育实践,发现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从教育评估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各国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提供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
最后,国际教育研究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挑战包括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研究资源不平衡等。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教育交流的增加,国际教育研究也迎来了机遇。
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技术,进行在线合作研究,同时也可以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学术资源的共享与合作。
总之,教育学中的国际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对全球教育发展的理解,并提供政策建议和改进方案。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与全球高等教育体系接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速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展望未来、措施建议和结论总结,旨在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对整篇文章内容和结构的概览,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引言:简要介绍文章的主题和背景,概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首先介绍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包括学校数量、学生数量、教育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探讨国际化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包括对学生发展、教育质量提升和国家形象的影响。
最后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所面临的挑战,例如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问题。
3. 结论:展望未来,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和可能的措施。
最后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强调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教育事业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意义。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重要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同时,本文也旨在展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更加积极的成果,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2.正文2.1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中国高等教育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大数量大学生的国家。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2857所普通本科院校,拥有超过3800万在校本科生。
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下的发展趋势与途径
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下的发展趋势与途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制定国际化战略,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也有利于培养有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
本文将从发展趋势和途径两个方面来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和未来。
一、发展趋势1. 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在于加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学校能够吸引更多的海外优秀生源来到本校学习,同时也为本校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留学机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此外,教育交流和合作也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并对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带来新的思路和合作机会。
2. 推进本土化办学虽然国际化教育是当前的大趋势,但是在推进国际化办学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本土化,即根据自身的教育特点和文化传统来发展国际化教育。
本土化办学既不排斥国际化的理念和模式,也不忽视本土文化和实践背景。
只有把国际化和本土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和本土化。
3. 加强对国际学生的服务和管理国际化教育离不开吸引和服务海外留学生。
对于国际学生,学校应该提供更为完善和专业的服务和管理,包括入学、住宿、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支持。
此外,学校也应该加强对海外留学生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4. 推进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是国际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跨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具有开放、包容、多元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跨文化教育不仅是国际化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推进国际化教育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跨文化交流和体验,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教育的目标。
二、发展途径1. 建立国际化教育体系建立国际化教育体系是推进国际化教育的基础。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国际教育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明确国际化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以便形成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国际化教育体系。
2. 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渠道推进国际化教育需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与海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教育组织等建立密切联系。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流变
( si t o g e d ct n E s C iaN r a nvri , hn h i 0 0 2 C ia I tue fHi r u a o , at hn om lU ie t S ag a 2 0 6 , hn) n t h E i sy
e u ain rs ac n t e itr ain l d man h uh r n ts t a h mat e e rh i h nen t a o i.T e a to oe h t te t c a g s h v aial b e o o c y
Ab t a t s r c :A t e t e i w i u d a k n b t e r s e t e y a d g o r p ia l n t e f l f h g e h mai r v e s n e a e o h r t p c i l n e g a h c l i h e d o i h r c o v y i
这显示 出高等教育研究 的跨学科特点 。
个 学科特点 尚不 十分 明朗的领域来说 , 我们可 以通
过研究方 法 、 作者背 景 、 出版 机构 、 研究机 构等 多个 角
度来分 析高等教育研 究 的性质 , 而主题分 析无疑是 提
高研 究 的概 念化 水平 、 建立 稳定 的研究 范式 、 成 有 形 效的学术交流机制 的途径之一 。
在西方高等 教育研究 领域 中 , 多学者一 直关 注 众
高等教育研究 的主题 问题 , 出了不 同的主题 分类方 提
我们 可 以从 多个途 径 收集 和归 纳高 等教 育研 究 的主题 : 著 、 专 研究 报告 、 文集等 。但学 术期刊似 乎 论 更 能满足 我们对研究 主题统计 的需要 。这 是 因为 , 与 专 著相 比, 刊论文涉及 的主题更 加广泛 、 期 多样 , 同 不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趋势分析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趋势分析随着世界化、全球化的深入,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地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走出国门到其他国家学习,而高等教育机构也在积极地拓展国际教育合作和交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和趋势。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1.1 国际化的起点:贝尔格莱德学生会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起源于1941年的贝尔格莱德学生会议。
当时,来自13个国家的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加强国际教育交流,推动世界和平进程。
这可以说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起点。
1.2 快速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期。
这一时期,许多国家都开始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欧洲,成立了欧洲文化交流协定,旨在促进欧洲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
此外,英语逐渐成为国际学术语言,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1.3 当前阶段:高等教育国际化正面临新的挑战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正面临新的挑战。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高等教育面临严重的危机。
由于旅行限制和封锁,留学生数量急剧下降,许多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着资金短缺和招生锐减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机构需要积极拓展国际教育合作和创新教育模式,适应新的形势。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分析2.1 走出去: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其他国家学习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其他国家学习。
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留学生规模已经突破500万人,其中中国的留学生数量占到了全球留学生总量的三分之一。
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内还将持续加强,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留学生的数量还将继续增长。
2.2 拥抱世界:高等教育机构积极拓展国际教育合作除了学生走出去,高等教育机构也积极拓展国际教育合作。
例如近年来,中英、中美、中法等多个国家间的高等教育机构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合作项目,包括交换生计划、学术研讨会、跨国研究项目等。
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作为传统文化学者,我在研究大学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战略目标。
许多国家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计划,鼓励本国学生出国留学,吸引外国学生来本国学习。
这种趋势的背后是对全球人才流动的认识,以及对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需求。
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促进国际间的学术合作和文化交流。
其次,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语言障碍。
随着学生跨国留学的增加,语言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许多学生需要学习和使用不同的语言,而这对他们的学习和交流都带来了困难。
因此,大学教育机构需要提供更多的语言支持和培训,以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
其次是文化冲突和适应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国际化环境中感到不适应。
因此,大学教育机构需要提供文化适应培训和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新的文化环境。
另外,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也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以本国的知识和文化为中心,忽视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贡献。
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需要了解和学习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和经验。
因此,大学教育机构需要重新审视教育内容,加入更多的国际化元素,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能力。
同时,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创新和改进,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此外,大学教育的国际化还对教师队伍和研究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队伍需要具备跨文化教学和研究能力,能够适应多样化的学生群体和研究合作。
同时,研究活动也需要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和交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进行深入的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的问题。
总的来说,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不仅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各国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为适应全球化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1. 前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前各个国家开展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
本文旨在探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原因、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期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原因(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人类知识共享的需求: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和不断发掘的潜能,其知识的传递和共享也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3)高等教育的国内化趋势:随着国内高等教育取得进步,本土化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国际化则提供了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3.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1)跨国高等教育合作:通过跨国合作,各国高校之间可以共同建立教育项目,展开长期的教学和研究合作。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世界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跨国合作成为其中重要的方式。
(2)学生国际化:在推进学生国际化方面,各国高校积极开展国际学生交流计划来吸引跨国的学生来华留学(Study Abroad)。
另外,在支持学生国际化的同时,高校也在各方面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以便于让学生顺利的适应在海外的生活和学习。
(3)教师国际化:通过国际化招聘和交流机制,各国高校会引入更多优秀的教师,同时也会让本国教师更好的融入国际化的学术氛围,提高其国际化的竞争力。
4.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对策(1)积极引入外教:通过网络招聘和与国外高校协作招聘等方式,加大外教的引进力度,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2)推进国际化课程设置:由于对国际化课程的需求越来越大,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入国际视野,并把课程设置模块化,让学生更好的选择自己感兴趣和需要的课程。
(3)加强教师培训: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应该加大国际化的知识和培训的力度,同时也应该通过国际交流、研讨等方式让教师更好的融入国际化的教育环境。
5. 结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项关乎全球的重要工程,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和进一步与世界接轨又将起到重大的影响。
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
3. 精神气质法
注重和支持跨文化的、国际的观点和首 创的大学和学院中形成发展国际的精神 气质与文化氛围
4. 过程方法
将国际化的观念融入到高等教育的各主 要功能之中的过程,认为国际化是一个 总的过程。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 诸要素
国际化的教育观念 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国际化的课程 人员的国际交流 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一些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
二、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一)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的历史渊源
移植英国高等教育模式时期
殖民地时期——独立建国时期
引进德国大学模式,建立美国现代大学时期
建国后——二战前
推行国际教育,输出美国高等教育时期
二战后——80年代末
90பைடு நூலகம்代以来
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
(二)美国高等教育的 国际化实践
高等教育国际化 ——跨世纪的大趋势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 宏观考察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 涵义
有4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界定和方法
1. 活动方法
从各种各样的具体活动出发来描述高等 教育国际化,包括课程的改革、人员的 国际交流、技术援助、合作研究等
2. 能力方法
从培养发展学生、教师和其他雇员的新 技能、态度和知识的解读来界定国际化。
不仅是为了培养出能够参与世界经济 市场竞争的合格人才,更强调通过高 等教育的国际交流,谋求较好的国际 关系,为国家带来直接的和长远的经 济利益
3. 文化交流与教育本身发 展的要求
4. 人流对世界和平的追求
5. 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6. 国际组织的推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国际劳工组织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 策略
试论教育应引领社会的发展
伴 随着 国力 的逐 步强盛,同世界 经济往 来得 越来越密 切,世界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学 习英语的愿望却是通 过考取 外语 等级证书
大市场对国内经济 的影响也越来越 明显 。经济 的快节 奏导致 了 而获得一 张就业的 “ 入场券” 。高校英语教育的内容也集中指向
三 、总结与反思 的学科, 又是一 门社会学科, 其研究主题会紧跟社会 热点而变化,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题 的分布情况已经体现了这两个 特点 。
是作为一种非常积极 的元素指 引着人类文化的进步和科学 的发 教育表 现为仓促地 追随、 服务于 这种节奏 , 而失去了引领的作用。 展,影 响着人类 的道 德标准与价值 取 向。这 种指 引与影响就 是
对 社 会 的引 领 。 育 宣 言 中 提 到 的 : Hih r e u ain i ef i c n r ne “ g e d cto t l s o fo td s
t ee h r w ih f r d b e h le g s n mu t r c e t t o mi a l c a l n e a d s p o e d o te h mo t a c l h n e n r n w a i ha e e be n s r di a c a g a d e e l t s vr e r q i e t u e t k e u r d o nd r a e,s t t u s c e y, w hi h s o ha o r o i t c i
一
用理工类学生 。这实 际上 就是教育对社 会市场经济 的一种被动
的依 附。 当今高校 开设 的两 门很 重要 的课程 是英语和 计算 机。开
、
教 育面临的危机
我 国 自改革开放 以来实 行 中国特 色的 社会主义市 场经 济, 设英语课 的目的本应该是对一种交 际沟通的工具的掌握 ,然而,
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策略与实施
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策略与实施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共同关注点。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教育国际化的策略与实施,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背景介绍高校教育国际化是指将国际元素纳入高校教育体系中,包括招收和培养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发展国际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等。
这一趋势的出现,既是对高校培养全球化人才的需求,也是为了提升高校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二、策略分析(一)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高校应积极招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通过开设专门的招生渠道和奖学金计划吸引优秀的国际学生。
同时,还需提供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和支持服务,以满足国际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二)国际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高校应根据国际化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可以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并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实习项目,提升其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高校应加强与国外高校、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包括学术交流、师资互派、联合办学等。
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互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增强研究和教学能力,并提升高校的国际影响力。
三、实施建议(一)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高校应招聘具有国际教育经验的教师,并提供培训和支持,以提升他们的国际化教育能力。
同时,还应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促进其学术水平的提升。
(二)搭建国际交流平台高校可以建立国际交流平台,提供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机会。
例如,开设国际化的学术会议、研讨会、夏令营等,鼓励参与者分享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和跨文化经验。
(三)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高校应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优化课程设置,开设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课程。
通过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可以引进优质教材和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四)拓宽国际合作渠道高校可以密切关注国际合作奖学金和基金等项目,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
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变革
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 从课堂学习为主向课外学习、实践学习、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转变 从重视学科知识体系向跨学科、交叉学科融合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向信息化教学模 式转变
线下教学与线上教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
传统课程与现代技术的结 合
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相继推出高等教育改革措施,建立大学制度。
20世纪初,美国出现研究型大学,引领高等教育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多元化和国际 化。
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多元化阶段:高等教育机构类型、学科专业、办学形式等方面呈现多样化趋势,满足社 会对不同领域人才的需求。
个性化阶段: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个性化教育,满足学 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信息化阶段:高等教育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普及化阶段:高等教 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 转变,更多人有机会
以能力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实 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跨学科评价:鼓励学生跨学科 学习和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
汇报人:XX
终身学习:随着社会发展和 职业变化,高校教育需要适 应终身学习的需求,为成人
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
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差 异和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 的教育服务,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教育应加强产学研 合作,提高教育质量和
就业率
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 建设,提高教师的专
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力,以适应社会发展
跨学科课程的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深入研究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变革
高等教育发展深入研究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变革高等教育发展深入研究: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变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在我们国家的地位日益重要。
对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变革的深入研究,对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以及促进国家整体人力资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从我国开始实行高等教育的时候就开始了。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从最早的重点大学建设到现在的全国高校网络覆盖,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高等学府的建设已经逐渐成为现实。
然而,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学科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学校管理体制滞后、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等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全面推进。
二、高等教育体系的变革需求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全球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
首先,高等教育体系需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高等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其次,高等教育体系需要与国际接轨。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而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高等教育体系应该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国际优秀人才的加入。
最后,高等教育体系需要与科技进步相结合。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等教育体系需要与科技进步相结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三、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变革对策为了推动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变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科专业的合理设置,培养各个领域的人才,培养具有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0.6
外部关系、环境
3.0
0.8
-2.2
成人大学生
1.4
1.1
-0.3
技术、信息系统
1.0
1.4
+0.4
Volkwein 等人对美国 《高等教育研究》(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自 1973 年创刊至 1987 年 15 年 间共发表的 648 篇论文进行了统计(见表 1)。[6]从该期 刊可以观察到,在 16 个研究主题中,20 世纪 70 年代 更加注重教师、学术、课程和学生问题的研究;而在 80 年代更加注重对研究方法、财政问题、大学教育对学 生学习和成长的影响以及赞助性行动问题的研究。具 体地看,在 70 年代,高等教育研究界特别关注教师问 题,包括晋升和终身教职、教学工作量、教学风格、教 师态度、系级领导等。这一主题的研究虽然在 80 年代 有所减少,但依然占三分之一左右。除了教师问题,另 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是“行政、管理和治理”,包括规 划、预算、领导、决策、董事会、集体谈判等。《高等教育 研究》创刊之初就有服务于院校管理的导向,包括统 计、测量、评价方法、质量排名等课题,在 80 年代的研 究中得到了更多重视。到了 80 年代,学生事务方面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 A thematic review is undertaken both retrospectively and geographically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international domain. The author notes that thematic changes have basically been driven by contextual forces and actors in the settings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matic change; Higher education; Field of study
·11·
复旦教育论坛 2009 年第 7 卷第 4 期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09. Vol.7,No.4
较而言,专著、报告或论文集等研究成果,通常由多个 作者共同完成,主题杂陈其中,难以辨别。有调查表 明,无论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方面,还是在 研究主题分布的广泛性方面,专业期刊都要强于专 著。[2]与专著相比,学术期刊对研究主题而言更具“时 效性”— ——从历史的角度看,期刊论文一般更能折射 出不同历史时期研究重点变迁的轨迹。因此,许多分 析“主题”的研究者,都以学术期刊作为调查对象。
进入 20 世纪后,高等教育研究的“基础设施”(研 究队伍、专业刊物、研究组织等)不断得到完善。1930 年出版了专业期刊 《初级学院杂志》(Junior College Journal)(后来更名为《社区学院杂志》)和《高等教育杂 志》(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 世纪 50 年代,美 国学者拓展了在大学教学方面的研究,并得到了卡内 基公司的大力推动,该公司分别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 校、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了研究中心。随着 60 年代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教育政策和大学治理方 面的研究开始得到重视。同时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 出版了一系列高等教育研究的著作。1969 年成立了专 门 的 研 究 机 构 “ 美 国 高 等 教 育 协 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该阶段各大学中的高 等教育课程数量超过了 100 个。[4]307
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及其流变,是分析高等教育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或学科)的演变脉络和学科特点 的重要视角。研究者们不一定严格、有意识地依照特 定的主题分类标准选择研究课题,但是当研究成果积 累到一定数量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相对集中的研究 领域。借助一定的概念、按照某种逻辑,我们可以对这 些被集中研究的内容进行归纳、分类,从而获得这个 研究领域较为完整的图景。对于像高等教育研究这样 一个学科特点尚不十分明朗的领域来说,我们可以通 过研究方法、作者背景、出版机构、研究机构等多个角 度来分析高等教育研究的性质,而主题分析无疑是提 高研究的概念化水平、建立稳定的研究范式、形成有 效的学术交流机制的途径之一。
在西方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众多学者一直关注 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问题,提出了不同的主题分类方 式。一些高等教育研究的出版物(百科全书、论文集、 文摘、数据库等),也需要按照一定的主题,对学者们 的研究成果进行适当分类,以便读者检索和阅读。比 如,由英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出 版 的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文 摘》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Abstracts)将高等教育 的研究主题分成八大类:1、国家政策与比较研究;2、 院校管理;3、课程;4、研究;5、学生;6、教师;7、财政与 物质资源;8、研究方法。德国卡塞尔大学教授泰希勒 (Ulrich Teichler) 曾汇总和分析了各国学者对高等教 育研究主题的不同分类方式[1][2] 7-10。值得注意的是,现 在很多关于研究主题的分类标准中,突出了其他学科 (如管理学、财政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的研究方法, 这显示出高等教育研究的跨学科特点。
在用主题分类的方法分析高等教育研究的性质 时,我们必须注意研究主题本身的相对性。主题之间 可能出现的内涵重叠的情况,如“高等教育质量”的主 题,有可能与“课程”、“教学”主题的内涵出现交叉。另 外,当我们在选取调查对象时,不同的被调查期刊因 办刊宗旨、研究方法、用稿倾向(有些刊物有特定的主 题,有些刊物在用稿上相对宽泛和综合)的差异,研究者 可能获得不同的统计结果。不同研究者使用的主题分类 的角度和标准,也可能存在悬殊差异,这将直接导致分 类结果的差异。所有这些相对性,同样适用于本文介绍 的西方学者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各种主题分类。
二、20 世纪 60 年代后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 流变
表 1 美国《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的主题演变(%)
主题
1970 年代
1980 年代
差别
大学教师问题
36.1 30.2 -5.9
行政、管理、治理
25.2 24.3 -0.9
研究、方法
21.9 26.8 +4.9
大学生服务
27.8 19.8 -8.0
我们可以从多个途径收集和归纳高等教育研究 的主题:专著、研究报告、论文集等。但学术期刊似乎 更能满足我们对研究主题统计的需要。这是因为,与 专著相比,期刊论文涉及的主题更加广泛、多样,不同 篇目论文的主题也更容易判断。某一篇学术论文的主 题,一般都比较单一,而且作者通常标明了主题词,可 以帮助读者判断。虽然各期刊对主题或研究方法有所 偏向,但如果我们能尽量广泛地收集不同种类期刊的 文章,就可以获得关于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概况。比
一、学科发展历程中的研究主题变迁— ——美国的 角度
作为一个组织化的研究领域(as an organized field of inquiry),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并不悠久,但是学者 们关注大学中的教学和研究问题以及大学本身的性 质问题却由来已久。[3]例如,德国的亚历山大-洪堡、西 班牙的 W 特加-加塞特、英国的约翰-纽曼、德国的马 克斯-韦伯、法国的埃米尔-迪尔凯姆等,都从不同角 度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另外,大量的“大学 史”记载和相关人物的传记,既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成 果,也是进一步研究的文献素材。但从专业化的角度 看,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或许应该追溯到 19 世纪末。 这里有两个标志:第一,直到 19 世纪末,高等教育才 开始成为一个正式的专业领域进行传授(专业教育), 1893 年,被誉为“高等教育研究奠基者”的美国克拉克 大学校长霍尔(G.Stanly Hall)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高等 教育研究的学位课程,当时他的课程名称为“本国和 欧洲高等教育的现状及问题”。[4]306 霍尔的课程具有鲜 明的国际视野和实践趋向,他认为,为了学习当时德 国研究性大学的办学模式,需要对美国的学院和大学 进行改革,为此需要培养未来的大学管理和研究人 员。20 世纪初,更多的美国高校开设了有关高等教育 管理方面的学位课程,以培养教育行政(特别是为初 级学院)、学生管理方面的师资,并从事院校研究和规 划。到 20 世纪 40 年代,全美大学中大约有 30 门高等
关键词:主题变化;高等教育;研究领域 中图分类号:G6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09)04-0011-05
The Thematic Evolution of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HOU Ding-kai
教育研究方面的学位课程。 第二,从 19 世纪末开始,研究主题更为明确,大
学史、大型实证调查、大学文化、大学行政等问题都进 入了高等教育研究者的视野。进入 20 世纪,研究主题 因不同学科方法的介入而变得更加丰富。比如,有学 者用社会学方法分析大学组织问题;有学者用心理学 方法分析大学生问题;有学者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作 为资本主义经济“行动者”的学生、教师和大学;另有 学者对大学生、课程、院校和系统的政策分析。[5]272-274
20 世纪 70 年代,高等教育研究继续得到发展,但 其地位的独立性和合法性也受到了挑战。许多大学的 高等教育专业的课程,被合并到教育研究生院的“学 校行政和教育领导”的课程中。事实上,长期以来在大 学里众多地位稳定的学科和学系中,高等教育研究的 成长和学术合法性一直存在障碍,在近年大学财政普 遍紧张的情况下,这些障碍更加难以克服。[5]275-276 另一 方面,高等教育研究的取向在不断分化。有的研究机 构专注于学院和大学管理;有的机构专注于社区学院 的管理;有的机构专注于学生人事管理;有的机构专 注于公共政策。同时,比较高等教育研究成为另一个 新的领域。1974 年德雷塞尔(P.L.Dressel)和梅休(L. B. Mayhew)撰写的《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高等教育:一个 专业的兴起》(Higher education as a field of study: the emergence of a profession),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一本 内容较为系统的专著。70 年代,新的研究机构继续建 立起来,著名的有“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并出版 有 专 业 期 刊 《高 等 教 育 评 论》(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而斯迈特(Smart, J.C.)从 1985 年开始编撰 的年度评论集 《高等教育:理论与研究手册》(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则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