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几点思考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对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在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实际问题的引入以及游戏和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一直对数学的兴趣。
2.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数学问题中使用特定的思考方式、方法和策略的能力。
在三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给学生提出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鼓励他们使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各个领域。
在三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向学生介绍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给学生举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让他们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购物时的找零问题、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来分析某一集体的身高情况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意义。
4.区分学生的差异,个别辅导在三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区分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每个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进度都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的漏洞,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高难度的课题,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
5.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在三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车间,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舞台。
下面就谈谈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为教学创设宽松的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的旧教学模式。
教师应当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思维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能力。
譬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主要方式,但往往总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表面上看学生似乎思维活跃,其实学生学得并不主动。
问题的答案往往由老师预定而且是唯一的,如果所提问题质量不高,又很琐碎,就更是古人所说的“导而弗牵”的现象。
学生的思维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主宰者,这与课改的理念相悖。
二、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传统教学中,往往忽略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压缩了探索问题的思维过程。
如教师很少讲定理方法的由来,概念的产生、从哪里入手分析、解题的关键点是什么等等。
而侧重于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记住,搞“满堂灌”“、题海战术”,结果使学生成了装知识的坛子,做题的机器,失去了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一遇到新知识、新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主张留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过去是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至于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和其他图形面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根本不讲。
现在教师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用割补、拼摆等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已知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受到了学校、家庭和老师的重视。
然而,如何让学生们在数学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学习,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提出了几点思考。
首先,小学数学教学应突出重点,重视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应当在传授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和技术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从实际的问题出发,给出运用实际的数学解决方案,才能体现学习小学数学的效果。
其次,要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以便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以及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可以从考试中总结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在后续的数学课堂中运用所学知识,在课堂上勇于提问、参与讨论,逐步萌发自主学习的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应加强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尽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如主题教学、游戏教学、探究性教学等,来探究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效果。
最后,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时,老师应教会学生自律,积极学习,努力工作,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将学习中的问题及时解决,做到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另外,老师也应配合学生的学习,做到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小学数学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实际应用能力、探究式学习,注重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以及更高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能 得 到有 效 的 发 展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教 师应 根 据 教 材 重 点 和 学 生 的 实 际 提 出 深 浅 适 度 . 有 思 考 性 的 问 题 . 样 就 具 这
自信 心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培 养 同样 需 要 勇气 和信 心 。 在 教 学 中 , 大 胆 实 践 、 我
学 生 学 完 例 题 后 ,启 发 总 结 出 小 数 与 复 名 数 相 互 改 写 的 方 法 .再 让 学 生 根 据 方 法 讲 出做 题 的 过 程 通 过 这 样 反 复 的 说 理 训 练 . 到 了 较 好 的效 果 . 收 既
加 深 了 学 生 对 知 识 的理 解 .义 推 动 r
是 学 生 容 易 出 错 的 地 方 怎 样 突 破 难
旧知 识 .充 分 利 用 已有 的 知 识 来 搭 桥 铺 路 . 导 学 生 运 用 知识 迁 移 规 律 . 引 在
、
着 手 感 性 认 识 。 进பைடு நூலகம்学 生 积 极 促
获 取 新 知 识 的 过 程 中发 展 思 维 。如 在
3 = 5 通过 比 较 . 以看 出 后 两 算 式 52 。 可
的得 数 实 际 上 分 别 是 前 一 个 算 式 中 的 加 数 , 过 观 察 、 较 , 学 生 自 己 总 通 比 让
点 . 学 生 掌 握 好 这 一 部 分 知识 呢 ?我 使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注 重 加 强 说 理 训 练 在
每 教 一 点 新 知 识 都 尽 可 能 复 习 有 关 的
将 每位 学生 的思 维活 动都 激 活起来 ,
通 过 正确 的 思 维 方 法 .掌 握 新 学 习 的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一、引言二、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1.情境引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趣味游戏:通过设计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主动参与,从而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3.生动图片:在讲解中使用生动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趣味。
通过以上方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启发思考数学是一门注重思维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1.提问启发: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注意问题的适度难度,既要考验学生的思维,又不能让他们感到无助。
2.问题解析: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通过比较不同解法的优缺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3.课堂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
四、巩固知识在数学课堂上,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巩固知识的方法:1.反思总结: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顾所学习的内容,总结归纳。
通过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合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合作解决问题,互相帮助巩固知识。
3.应用实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应用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实践,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评价反馈评价反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以下是一些建议:1.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形成性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2.反馈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练习或作业后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使其发挥最大效益,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1.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它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强化学生学习态度、意志、情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家所说:“选择对一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采用固定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刻板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现在,由于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日益深入,教学方法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存在教学法上的“百宝箱”。
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同一节课中,常常是几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
巴班斯基说得好:“有关最优化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概念永远是具体的(不是包罗万象的)。
那些对于一些条件来说是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在另一些条件、另一专题、另一种学习形式来说就可能是不适用的。
”“教师对合理地、适当地和有效地把各种方法加以结合,以便更好地、更快地完成某一任务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了解得越丰富,综合选择方法就会越成功、越活跃、越有效。
”例如,教学行程问题时,我问:“一个人、一辆车或一个物体,运动时的情形与结果,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生活中也常见。
那么两个人、两辆车或两个物体运动的情形与结果有谁知道吗?”针对学生凌乱的回答,我说:“情形与结果比较多,那么哪两位同学愿意到讲台前演示给全班学生看看。
”接着让学生演示,全体同学领悟与掌握了“同时(不同时)、相向(相背)、相遇(相离、交叉走过)”等的含义。
然后我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解答,再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讲解,让学生轻松解决实际问题。
这里我综合运用了谈话法、演示法、尝试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轻松地解答了行程问题。
2.练习要有层次性练习设计如何,直接体现在练习的层次性中。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当前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不足成为一大问题。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加之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得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学习兴趣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1)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一言堂”的方式,侧重于知识点的灌输,缺乏与学生互动,使得课堂氛围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教材中的一些例题和练习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使学生难以产生共鸣,进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很多中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结果记忆,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题海战术。
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布置大量习题,让学生通过重复训练来提高成绩。
这种做法使学生陷入题海,难以自拔,无暇关注思维能力的提升。
(2)应试教育。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往往侧重于教授解题技巧,而忽视数学思维的培养。
这使得学生在面对陌生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1)概念教学流于形式。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接给出定义,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缺乏对概念的深入剖析和引导。
(2)概念联系实际不足。
教师未能将数学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难以理解概念的本质,导致概念学习浮于表面。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首先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刻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这不仅要求教师熟知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能够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具体而言,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严密的推理和论证;-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其能够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空间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其能够从数据中提取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有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几点思考
有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学习、研究,不断增强教师自身专业能力提高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不懈的努力。
教学研究需要沉稳的心态,敏锐的目光,深层的思考与智慧。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材不断修改完善,学生知识视野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教师只有及时接纳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学习与更新知识结构,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认真研读教育理念,吸纳教育智慧,有效继承和灵活运用成功经验,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探讨和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提升对新教材的深层认识与理解,才能有效反思和不断改进,优化管理自己的教学,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新发展,新变化”,才能形成个性化教学思路、教学方式和教学艺术风格,才能把自己打造成为提高新课程教学质量的能手。
二、设计巧妙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以趣启思,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和学好数学知识的强烈欲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为新课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对新知识的求索。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课前同桌二人准备一个圆形厚纸板,一把米尺,一条细铁丝。
上课后,我让学生用细铁丝在圆上绕一周,并量出圆的直径和一周细铁丝的长度。
然后指定一名学生说出圆直径的长度,老师就能迅速说出一周细铁丝的长度。
这样一来同学们对此感到非常新奇,正当学生求知心切时,我便告诉学生:“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比老师还神。
”此时学生全神贯注,处于思维积极状态,非常想进入圆的周长的学习,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培养自己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兴趣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往往会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着手。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实践等方式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的实践,学生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核心。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还可以通过例题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激发学生对数学解决问题的信心当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解题方法和答案进行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解决问题的价值和成就。
老师还可以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挑战,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超越自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解决问题的信心,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都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Hale Waihona Puke 节 课 是 围绕 着 若 干 个 问 题 逐 步 展 开 探 讨 的 .在 不 断 发 现 问题 、 决 问题 中生 成 教 学 目标 中须 掌 握 的知 识及 技 能 。 解 因 此 我们 必 须 精 心 设 计 并 控 制 好 这 一 个 个 问 题 驿 站 ,使 每 个 问 题 都掷 地 有 声 , 融会 贯 通 . 为 达 到 教 学 目标 服 务 尽量 避 都 都 免 一 些 低 级 的 、 复 的 、 无 边 际 的 、 模 糊 糊 的 问 题 充 斥 课 重 漫 模 堂 , 扰 并 影 响 学 生发 现 问题 的视 角 。 干
创 造 性 地 使 用 教 材 , 有 效 教 学 的 关键 是 1 . 选择 现 实性 的 素材 , 近 数 学 与 生 活的 距 离。 拉 选 择 现 实 性 的 素 材 能 让 教 材 知 识 回归 生 活 ,用 生 活 知 识 来 理 解 教 材 知 识 , 现 两 者 高 度 有机 统 一 。 学 生 真 切 感 受 到 实 使 数 学 知识 “ 生 活 中 来 , 生 活 中去 ” 激 发 学 生 “ 了更 好 地 从 到 . 为 生 活 而学 习 ” 热情 , 是 《 课 标 》 调 的 “ 人 学 有 价 值 的 的 也 新 强 人 数学” 的最 好 实 践 上 海 世 博 会 召 开 的 第 五 天 , 了 四 年级 一 节 数 学 课 《 配 听 搭 的 规 律 》 整 节 课 教 师 精 心 选 取 了 “ 海 世 博 会 ” 一 热 点 作 , 上 这 为 素 材 并 贯 穿 始 终 。从 小 朋 友 准 备 了2 上 衣 、 条 裙 子 为 参 件 3 观世 博 会 所 采 用 的不 同搭 配 方 法 来 初 次 感 知 搭 配 的 规 律 , 引 导学 生 在 操 作 中进 一 步 优化 解 决 问题 的 策 略 。到 游 览 当天 吉
小学数学课堂开展有效学习几点思考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开展有效学习的几点思考一、新课程标准对有效学习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又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力);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
二、钻研教材、提升教学理念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现代教学观认为,教育的真正含义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由传统的重教轻学转向以学论教是现代教学观的核心。
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做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会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得该怎样去学习的人”。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课堂改革入手,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行为。
教师要有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么教”的意识。
对“教什么”的理解,决定了“怎么教”的内容。
这是新课程在把握教材、驾驭教材方面对教师的要求。
以往“抓纲依本”的提法,体现了教师重视教学意识,即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意识却很淡漠。
这一点应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
根据教学对象科学处理教学内容,不可“只见教材不见学生”。
“目中无人”的教学,往往表现为“教死书”、“死教书”。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也就是提倡“用教利教”,而不是教教材。
钻研教材是创造性地“用教材”的基础和前提。
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也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三要素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三要素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有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是每位数学老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包括三个要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数学教学的第一要素。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够让他们主动地去了解和掌握知识。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做好充分准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活泼的表情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中的教学资源,比如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来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吸引学生的目光;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和小组合作等形式,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教师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美妙和神奇,从而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数学。
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通过和同学的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需要教师有让学生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思考和总结,从而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通过实际的案例来学会解题的方法,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积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足够的练习和应用,从而巩固和提高解题能力;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进行定期的测试和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自己解题能力的认识和评价,从而找出自己解题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水平。
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想法
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想法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所要实实在在研究的课题之一。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关系到孩子对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影响着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决定着学生对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本文分析了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结合实际教材内容,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合理的建议。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1.1 教师的课堂教学准备小学数学对于教师来讲,是很简单的数学计算,这就导致了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去重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方式是一味的照本宣科,见题算题,安排大量数学作业,以量求质。
只有小部分教师能够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生动活泼的讲解数学例题,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准备情况,直接关系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充分的准备能够让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材,为小学生量身制定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一反三,摆脱单一的书本例题,使学生在面对同类型的数学练习题时,有良好的知识基础。
1.2 课堂教学气氛严肃枯燥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求我们保持精确的计算和严密的思考,但这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两者是并不直接等同的,数学的严谨要求是对待它的态度和计算过程,课堂教学如果秉承这样严肃的教学形势,只会使课堂气氛很紧张,使学生感觉数学学习很枯燥,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小学生其年龄正处于极具想象力和活泼性的时间段,所以数学课堂的教学能够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多进行趣味答题与积极讨论,借助孩子感兴趣的事务来讲解数学习题,引导孩子自我思考和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较好的完成教学目的。
2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高的建议与举例2.1精心准备,设计多样的教学方式要准确了解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就需要教师在讲课前,认真进行教材备案工作,解读教材所要表达的教学内容,多方面搜集教学题材,制定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数学课堂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的美呢?通过自己多年在教学中地不断实践,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准备三袋糖,告诉学生这三袋糖的块数是相同的,要分给三个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但不是每人分一袋,而是第一个拿第一袋的1/3,第二个人拿第二袋的2/6,第三个人拿第三袋的3/9,你们说这三个同学哪个分得的糖最多?学生立刻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但由于没有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我让同学们推选三个发言积极的同学上来分糖。
“怎样会是一样多呢?”“三个分数怎么会是一样大呢?”学生对眼前的事实不相信,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寻找规律。
这样,在宽松、民主、讨论的气氛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中,加强互相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表现自己,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补充,相互帮助,还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讨论、加强交流,增强整体意识,在整体意识中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充分表现自我。
如在学习统计时,我让学生分小组去调查数据,学生可以相互协作,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在合作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还有在“测量圆的周长”教学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合作来完成,让他们自己去商量谁定直尺,谁转圆,谁记录,谁总结等,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活动,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中应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要重视师生之间的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表现对教师充满期望、有信任感,学生就较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去,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几点思考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众所周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现结合“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组合图形的面积”两节课的教学,从四个侧面简述我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做法与体会.一、在教学目标定位上,要准确恰当,符合认知有人说: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是的,教学目标是决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因为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 所以课堂教学目标明确了,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 由于分数概念是三年级学生初步接触的重要知识,对学生是很抽象的一个内容,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把教学目标确定在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利用实物操作、直观图形等手段,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1)通过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研究,使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动手实践的能力,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上三点,分别体现本节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教学目标.再如,“组合图形的面积”这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认识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数据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初步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理交流,从而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题例,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主要锁定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学习活动,利用转化的方法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基本图形,从而探索归纳出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二、在重难点的突破上,要集中精力,集中突破教学的重点是一节课的核心内容,难点是阻碍落实教学目标的瓶颈. 也只有明确了重、难点内容,课堂上教师才能集中精力,抓住关键点进行教学,进行有效地集中突破. 最终让学生学有所得.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理解几分之一;教学难点是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所以它是本节课的重点,又因为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所以,它对以后学习起着基石的重要作用. 因此,为了有效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选用演示与操作有效结合的方式进行,即教师在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平均分”的含义的基础上,再以认识突破口展开教学,选取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件——分早点,通过媒体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选、折、画、说等四个步骤的教学活动,紧密围绕几分之一展开教学,在时间分配上,重点放在学生的选、折、画环节,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对几分之一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最终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目的.再如,“组合图形的面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分割”与“添补”的方法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是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组合图形的认识并不会困难. 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对转化思想也有所了解.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需要放在:如何把组合图形通过“分割”与“添补”这一操作为载体. 总结出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开拓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从而也体现数学教学的本真——发展思维,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在关键点上.三、在学生主体凸显上,要问题导思,合作交流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他们乐于接受、主动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去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有效地建构知识. 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安排学生通过观察后思考并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接着再安排让学生对不同的图形选一选、折一折、画一画、自己动手操作创造,最后通过质疑“不同的物体,不同的图形,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可以用表示?”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时,教师再一次引导学生先观察后思考:这些涂色部分可用什么分数表示?你是怎么想的?接着通过展示交流、观察对比、归纳,抽象出分数的本质意义. 以上这些环节,学生始终在参与学习的过程,都是学习的主体.在“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课前动手拼图,并让学生观察交流,共同感受组合图形的特点. 课堂中多次安排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反馈学生的多种解决方法后,又组织学生讨论解决方法的可行性. 这些过程也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在教学预设生成上,要互为互补,和谐统一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教学中它又会有动态的生成,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充分估计到课堂上发生的各种情况,考虑好应对的策略,才能及时捕捉和把握好课堂上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师提出:“不同的物体,不同的图形,为什么都可以用表示?”再如:“同样一个正方形,为什么折法不同,涂色部分却都可以表示呢?”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引发学生深入的数学思考. 只有学生明确了分数的本质意义之后才能正确回答,所以,对于有些同学的错误回答,教师就抓住了这样的生成资源,很好地发挥了引导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这一目标. 展示时,学生说到对折,教师追问:你用了对折,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要对折吗?在“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当学生汇报了分割与添补的方法后,教师追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分割和添补法有什么共同点吗?(都是从未知转化为已知)另外,在练习时,当学生汇报了一个组合图形的分割方法后,教师追问:在分割时应注意什么?(注意给定的条件能否满足分割后的计算要求)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策略、途径等具有多样性,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选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落到实处.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要在操作层面上进行实践与反思,把操作层面上的实践做法上升为理论层面,而且要在理论层面上予以研究,用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在实践中用理论的观点来阐释教学现象,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关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想 、 作 、 考 、 论 、 证等 操 思 讨 验
多 种 活 动 ,开 展 数 学 思 考 , 在研 学 中 获 取 知 识 ,培 养 自 主学 习的 能 力 。
理 需 要 出 发 ,尽可 能 多 给 学 生提 供 自主 探 究
的机 会 , 起 学 生 的 主体 意 识 , 发 学 生 自主 唤 激
做 一个木框 ( 课件 出示其 中一幅长方形的照 片 )够不够呢?( , 学生看图思考 , 小组讨论交
流后 反 馈 信 息 ) 生 : 要 了解 边框 一 周 有 多 长 需 生 ,需要 先 测 量 照 片 4条 边 的 长 , 一 : 算
算 总 长度 . 和 2米 比一 比就 知 道 了。 再
教 苑 时空 - 教法探讨
《 数学 课程标准 》 明确指出 :有效的学 习数学的重 “
要 方式 , 使 学 生 知 其然 , 知 其 所 以 然 。” 要 也 因此 , 多 很 教 师 都 十 分 重 视 课 堂 教 学 有 效 性 这 个 问题 .并 注 意 通 过 生动 有趣 的情 境 创 设 、 教学 内 容 的 优 化 组 合 、 学 方 教 了学 习 兴趣 , 为学 习新 知 做 好 了认 知 上 的铺 垫 。 更
生 。图上告诉 我们有 2个书 架, 个书 : 每
师 : 据 题 目中 的 信 息 , 以 先 求 什 么 , 根 可
;
睢
再求 什么, 是怎 你 样想的?学生尝试解答 ( 后
指 名 汇报 交 流 )
激 发 学 生 积 极探 索 新 知 的 欲 望 。这 样 不仅 能 够 激 发 学 生学 习的 兴 趣 ,帮 助学 生 理 解教 材 内容 , 深 印 象 , 高 教 学 效 率 , 且 能 唤 醒 加 提 而 全 体 学 生 的 认识 系 统 , 展 思 维 , 学 生成 为 拓 使 学 习的 主 人 。 教学 “ 方形 和 正 方 形 周长 计 如 长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成 等方 面进 行认 真总 结 , 找 出有规 律的 东 西 , 在不 断反 思 中 学 习, 提高 自己的教 学水 平 。反思 的主 要 内容有 思 考过 程 、
解 题思 路 、 分 析过程 、 运算 过程 、 语 言表 述 、 教 学 的思想 方 法
4 . 把握 个体起 点: 让教 学顺利 与精 彩成 为可 能
做到 思 有路 且 清 晰 、 做 有法 且 简 洁 , 逐 渐达 到 举 一 反三 、 得
堂学 习。 所以, 教师 需要 认真 了解每 个学 生 的生活 经历 和认
知基 础 , 在 此基 础上 引导 学生 进一 步学 习数 学 , 加 强 已有认
心应 手 的境界 。 有 思想深 度的 课 ,给学 生 留下 长 久的 思想 激动 和 知识 的深 刻理 解 , 以后即使 具体 的知 识忘 了 , 但 思考 问题 的 思想 方 法将 长存 , 这 样的 教学 才能 真正提 高 人的素 养 。 四、 注重 教 学反 思是 有效 教学 的深化
针 对学 生 的个体 起 点 , 做 到 因材施 教 , 既可 以起 到事 半
等, 通过深 入 的反思 , 促进 课堂 教学 质量 的提 高 。 教 学作 为 一种有 明确 目的性的 认知 活 动 ,其有 效性 是 广大教 师 的共 同追 求 。无 论课 程改 革到 哪 一步 , “ 有 效 的课 堂” 是我 们教 师永 恒 的追求 。因此 , 我们 要 在新 课程 理念 指
建 构知 识 。心理学 家皮 亚杰 认为 : “ 智慧 的 鲜花 是开 放 在手
指尖 上 的 。” 一 语道 出 了动 手操 作 的重要 性 。只有 当学 生真 正融 入对 数学 知识 的 自主探 究过 程 中 ,其 潜在 的 智慧 才能 以 独特 的 、 充满 个性 的方 式展 示 出来 , 才能 真正 享 受到 学 习 的l 决乐 , 这 样的教 学 才是 成功 有效 的 。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
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可持续的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我在从事多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一、重视情境创设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
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教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些什么”等问题。
例如一年级教学“9+4=?”,出示情景“小猴子数桃子,筐内有9只桃,外面还有4只桃,一共有多少只桃子”让学生领悟“凑十法”。
关键要让学生明白:筐内再加1只后,有10只,外面还有3只,这样变成“10+?= ?”的算法,从而明白其算理。
二、确保知识有效性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重要条件。
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目前还是不懂的,但学后马上能奏效的内容。
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就能用。
教学内容是否有效与学生的状态有关。
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
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
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
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熟练的知识才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讲座稿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问题。
导入新课的两种方式:复习导入与情境导入。
两种导入方式的利弊:复习导入能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扫除学习障碍,打实知识基础,使新知识的学习更加顺畅,能够做到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单从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来说,这种导入方式是好的;但是这种导入方式没有给提供学生自主解说有用信息与的机会,削弱了问题的挑战性,暗示了解题思路,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利于学生开展有个性的思维活动。
情境导入让学生自己搜集问题信息,自己想方设法来解决问题,使得问题具有挑战性,使得学生有探索的热情,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但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的探索无法进行,交流低效,情境中的非数学内容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能会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移。
权衡利弊,我们一般情况下应该用情境导入。
1、数学情境:生活情境、童话情境、数学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既有学生亲身经历的学校与社会生活,也有学生能够理解的生活,还有提升的科学与社会常识。
)能够使学生感到这样的数学学习有用。
童话情境:学生感兴趣,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心所欲地组织数学材料。
数学问题情境:根据数学自身的需要来创设教学情境。
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可以由三角板的内角和导入(计算三角板的内角和,然后随手画出一个三角形,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有复习旧知识可以将安排的着眼点放高一点,而不是仅限于分解新知识,降低新知识的难度上.2、要分析教材提供的情境对一节课的数学教学发挥的作用。
教材中创设的情境,有的只是起了引入新课的作用,有的起了引领全课的学习,有的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
引入作用的: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
至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情境不再提供支持,只提供“敲门砖”的作用。
引领作用的:(看条件,提问题的训练)培养根据已有知识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综合思路的基本训练;学生明白了这节课的知识背景;算式列出后引领了学生的全课学习,像线串起了全课的学习,使课堂紧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的转化 。这样 的教学如 同“ 顺水 推舟 ” , 并且新 知识 也不 再是孤
立的一个点 , 而是知识长链 中的一环 , 不易散失 , 容易巩固 。
识结构 。 例 如笔者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 , 通过实例并辅 以直观 , 使 学生 理解 其中的算 理 , 启发学生根据运算意义举例说 明算理 。再
中学. i 宰 辅导 2 0 1 5 年 2 月
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几点思考
@
三个“ 学会 ” 策略 , 提 出了让小学数学课 堂教 学有效的见解。
关键词 : 小学数 学; 有效 ; 关 系; 学会 中图分类号: G 6 3 3 .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9 9 2 — 7 7 1 1 ( 2 0 1 5 ) 0 2 — 0 0 2 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高不高 , 因素是多方 面的。怎样才能
这些 认识 , 就容 易明确乘法分 配律的适用范 围 , 也 就不至于和 其
他运算定 律混 淆 , 才有可能越用越活 。二是重视学生获取 知识 的
思 维 的过 程 。
化原定的教学 步骤 ,适 当增加练 习或补充一些稍需动脑 的题 目。 当发现学生对新 知识 的理解 、 掌握 感到困难 , 需要放慢进度时 , 就 应当把原来 的计划作些调整 , 抓住 主要任务 , 舍弃次要任务 , 以免 拖堂或草草收场。 由此可见 , 在拟定课时计划之后 , 还有必要作好
明新知识 的广 泛应用 , 再导人新课 。
一
积计算 的综合 。 因此 , 在复 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 引导学生根据 表 面积的意义 , 搞清 圆柱表面积是侧面 积与两个底面积 的和 , 问题
就迎 刃而解 了。 可见 , 一旦沟通 了新 旧知识的联 系 , 就能促 成新 知
2 . 基础 知识 与培养 能力 的关 系。笔者认 为应重 视以下几点 : 是重视数学基础 知识 的理解 , 帮助学生在头脑 中形成 良好 的知
的方 法 ; 有 时可 由带故事 性的 问题 引入课题 , 激起学 生的认知兴
趣 。如 : 笔者在教学“ 年、 月、 日” 时提出问题 : 小 红 今 年 8岁 , 可她
对其他 同学有所启发 , 一些简单 的问题则让基础较差 的学生来 回
答, 促使他们积极参 与到到集体 的学 习活动 中来 。
对于智力水平较高 的学生 , 应该要求他们能够清晰地说 明 自己的
1 .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就 以新课 的导人为 例, 有 时可利 用学 生的好奇 心 , 激起求知 、 求成 的欲望 。 如: 笔者在
思维过程和结论 。对于智力水平较低的学 生 , 则应帮助他们整理 思考 的程 序 , 多加引导 、 启发 , 使他们也能跟上 大法则 、 公式 、 性质解决 具体 问题 时 , 从一般 到个别 , 可以着重培养
摘要 : 本文从 如何 处理课 堂教 学“ 五种 关系” 谈 到课堂教 学的
学生 的演绎推理能力 , 等等 。总之 , 要有 目的 、 有计划地把发展思
维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3 . 面 向全体与 因材施教关系。 要从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 和 智力发展水平出发 , 确定每一节课教学的广度 、 深度 和进 度 , 使教 学要求逐步得到落实。同时注意针对不 同程度学生 的具体情 况 ,
5 . 教师讲与学生想 、 学生 练的关 系。 上课时 , 我们必须抓住 教 材的内在 联系 , 讲在关键处 , 讲在点子上 。例如 , 百分 数应 用题 实
际上是分数应用题 的变化式 , 教学 时 , 只要 指出百分数与分数 的
将乘法分 配律 同其 他已学的运算定律相 比较 , 使学生懂得 , 加法 、 的顺序 。而乘 法分 配律 却涉及两种运算 , 它 的实质就是在一定 条
与旧的过渡 。 例如 , 圆柱的表面积计算 , 实际上是长方形和圆的面
旧知识 引出新 问题 , 唤起学生 的联想( 如教学圆 的周长计算 , 可从
复 习 长 方 形 的周 长 是 长 、 宽 之 和 的 2倍 , 正 方 形 的周 长 是 它 边 长
的 4倍 , 引 出: 圆的周长 又和它 的哪一部分有关 系呢? ) ; 有 时也可 以把学生熟悉 的事 例转化 为本课所要解决 的数学 问题 , 或者先说
件下 改变乘 、 加两种运算 的顺序 。 即“ 先加再乘或先乘再加 ” 。 有 了
乘法 的交换律 、 结合 律都只涉及 一种运算 , 只改变 连加或者连乘 . 联系 , 就不必再细致地讲 , 学生可 以类推。
二、 教学策略要三“ 学会 ”
1 . 学 会 调 整 。发 现 学 生 对 新 知 识 很 快 就 理 解 了 , 就应 酌情 简
教学“ 被 3整除的数的特征” 时, 首先让学生报数 , 然后 , 笔者很快 课堂提 问时 , 要 面向全体学生 , 使他们都有 回答 问题 、 表达 意见 的 说 出每个数能 否被 3整除 , 当时学 生很好奇 , 迫切希 望知道判断 机会 。稍难 的问题可 以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来 回答 , 使他们 的发 言
让课堂先有效再实效?笔者认为 , 课 堂上教 师要学会处理几种关 有 的放矢 、 有 区别地进行教学 。例如 , 在培养能 力方面 , 既要引导 系; 教学 策略上要适 时调整 。 全体学生积极思考 ,又要因人而异地促进 每个 学生智力 的发展。
一
、
课 堂 教 学 应 处 理好 “ 五 种 关 系”
4 . 新 与 旧知 识 的关 系 。数 学 新 知 识 的 引进 , 往往不外乎这样
哥哥 到现在还 只过 了 3 次 生 日,你们知 道小红 的哥哥 今年几岁 吗?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 的注意力吸引到 了课堂 ; 有时还可 以从
两种情况 : 新 知识是 旧知识 的引伸 、 发展 ; 新 旧知识是在一定条件 下的统一 、 综合。教学时 ,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 内在联系 , 做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