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卢民2013(下)小课题结题

合集下载

2013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2013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2013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们以弘扬岭南文化,践行“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推进“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而又有个性特长的学生。

以校“仁文化”建设为契机,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并在全体科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完成了科组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程度,推动我校教育的现代化。

现就一学期以来学校信息化工作进行小结如下: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本学期全科组教师工作勤勤恳恳,刻苦钻研,集体备课,真正做到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教学进度等多方面的一致。

适应顺德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结合课程改革,在教学中采用“研学后教”的新教学方法,在熟悉掌握教学技巧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尽量避免那种让学生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等现象,尽量让学生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能够不唯书、不唯上,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

通过参加区的信息技术学科新教材培训的学习,切实提升我校本学科教育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得到更好地掌握本学科知识的教学“软条件”。

我校《信息技术》课按国家教委教学大纲要求,采用广州市统一的《信息技术》教材。

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演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计算机多方面的操作技术及应用方法。

学生不仅了解并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还能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到中小学教学网上去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

学生考试采用区教育局统一的试题来进行上机操作考试,学生的《信息技术》考试合格率达99%以上,优秀率达82%,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二、教研工作:1、积极组织全科组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结合学校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定了教学目标。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外学生兴趣活动与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外学生兴趣活动与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外学生兴趣活动与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实验课题的提出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与核心,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为培养能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求我们在新世纪里必须培养出具有高度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良好的信息素养(获取信息、评价信息、运用信息、创造信息能力和道德修养)的新型人才,落实素质教育。

而要培养出具有高信息素养的学生,没有很高的信息素养的教师,是不可能。

因此,教师就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不断提高信息素养。

在信息时代,老师的角色将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责应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

做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做教育的研究者;做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者。

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活动的冲击,在教育观念上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在教育发展中加强自身的提高和发展。

而在农村中学里,由于环境和条件及师资等方面的原因,要全方位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难度很大。

但是我们可以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活动的开展入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分成不同层次,以小组授课为主,辅之以个别教学,重视小组间的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从而使得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学生学习能力就会加强,教育效果就会提高,以学生带动学生,促进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

其次,通过教师的信息素养的自身的提高,而以教师带动学生,再次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出于以上考虑,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二、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1、以结构主义心理学作为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内部驱动力,是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部分。

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媒体能以多态的形式刺激学习者,使学习者的求知欲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反映为主动学习的状态。

完整word版,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完整word版,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勉县教育信息化研究规划课题(编号:MXJYXXH-201723)《信息技术在乡村小学数学讲堂教课中有效应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主持人:勉县阜川镇中心小学刘晓兵本课题于 2017 年 10 月立项,经过 1 年的实行,获得了必定的成效。

经过本课题的研究,师生的信息素质显然提升,教育信息化看法广泛形成,教师的教课思想和教课方法不停更新,并且学校分阶段分学科成立起了本校特点的教育教课资源库,教师能灵巧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讲堂教课,并且归纳出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讲堂教课的教课模式。

现就课题做出总结。

一、课题基本状况(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最近几年来,跟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各国政府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

美国政府向来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在教课中的应用。

我国政府也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标。

从网上资料和《中国电化教育》等杂志上认识到,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看法教课等,表此刻“讲堂”的层面上,而缺少对整个教课流程全面的研究(交互式备课、讲堂教课、教课反省与评论、数学活动等)。

鉴于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我校优势,集中力量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课中作全面深层次打破,为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全面推动累积经验。

2、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已抬头迈入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

它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追求高效率优化创新的时代。

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课中的重要地位及其运用的必需性和紧急性” ,“充足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因而可知: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课活动中的宽泛应用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定趋势。

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行,应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鼎力开发并向学生供给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识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愿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研究的数学活动中去” 。

2013-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2013-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中华路小学信息技术工作总结(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已经成为小学最优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

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在教育技术是现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中华路小学把信息技术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校长的领导和组织下,中华路小学的信息技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超额完成本学期制定的任务,先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一、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本年度中信息技术教研组在各年级开足课时,开全教学模块。

按质按量的完成了本年度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互相协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美的认识),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

信息组六位教师还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省市及全国的各种大赛,如一年一次的计算机表演赛,又如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等。

从策划到实施,从注册到报名,从练习到参赛,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在平时的微机课教学中,各位教师也对学生进行培养,及时进行收集参赛作品,每次参赛学生都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与信息组的几位老师指导是分不开的。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今天,学校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是一个提高教学的增长点,但要达到使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从本年度开始,学校重视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教育,要求教师能较熟练的掌握多媒体操作,并把它写入了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

为此,学校为了能够使大多数教师能将多媒体教学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对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电子白板的操作进行全方位培训。

信息组的孟老师带领全校教师首先对电子白板的操作进行了详细的培训,在不耽误教育教学的前提下,采取了分批培训、分批考核的方式,培训重点就是白板智能笔、浮动工具栏和TRACEBook工具的应用。

新闽教2013第二学期五下信息全册教案

新闽教2013第二学期五下信息全册教案

尚干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尚干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尚干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尚干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尚干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尚干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尚干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尚干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尚干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尚干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尚干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尚干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尚干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尚干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尚干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初中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回顾这个学期的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的。

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会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

在这个学期中,本人能在保持原有良好工作态度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不断进取,不断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为了保持优良的工作姿态,以使下一学年能以更优秀的面貌去继续工作,现将本人这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作工作总结如下:一、思想方面在这学期里,我从思想上,利用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一学期来,我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默默无闻地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

这些肯定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变得更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好每一样工作。

二、工作方面这学期主要的工作主要包括在三个方面:一是担任初中部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二是学校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整理、运用及设备的检修、维护等工作,三是学校相关文件资料的打印及各项数据的录入、核算等。

为了做好微机室管理工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学服务,本学期继续以发现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为小组长,具体分工,连带促进,使各班每个组在上课时都能相互配合,共同遵守微机室的规章制度,按老师要求进行正确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

在远程教育管理方面,除及时认真地做收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整理、刻录外,配合教务处为教师运用资源做好配套服务,如多媒体教室设备的调试、接收设备的维护、资源的浏览和整理等,同时认真做好各项记载。

在设备维护方面,本学期本人对学校的微机进行了检修、保养,力求它们能够正常的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业务方面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应具有比别人更超前的目光,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资讯。

新闽教2013第二学期六下信息全册教案

新闽教2013第二学期六下信息全册教案

甘蔗横屿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甘蔗横屿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甘蔗横屿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甘蔗横屿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甘蔗横屿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甘蔗横屿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甘蔗横屿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甘蔗横屿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甘蔗横屿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甘蔗横屿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甘蔗横屿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甘蔗横屿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甘蔗横屿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甘蔗横屿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甘蔗横屿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结题报告“十一五”中央电教馆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结题报告城西小学现代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组【内容摘要】探索出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整合模式,设计出(寻找)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以信息技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实施方案(策略)。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课堂教学必定是和某种学科进行有机整合下的一种教学。

所以制定(寻找)好信息技术与课堂学习整合的有效教学设计方案(策略),是顺利开展课堂学习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前提条件。

这种有效教学设计方案(高效策略),即有一般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程序,但更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学习的有效性、开放性、选择性、自主性、互动性、丰富性、形象性等。

如何充分吸收一般学科教学的优势,巧妙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在丰富的教学个案中归纳出小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学习模式,这是本课题需研究的范畴与重点。

一、课题概况(一)课题名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①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有效措施。

②研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的教学环境中,从教学目标、内容、教学策略、学习方式等多方面探究信息技术对课程的影响力。

③通达探索,树立新的教育技术观念,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使媒体成为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和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身潜能的工具(主要观点)④找到能合理有效的在恰当的时候,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措施,达到现代信息技术或校园网络与小学学科的最佳整合。

(二)课题界定:(1)信息技术。

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种技术。

是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2)学科教学。

是指在小学阶段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适龄儿童集中学习有关各学科较之独立的、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教学形式。

在一定单位的时间内一般有一名教师进行授课。

(3)有效整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教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教案

1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新联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吴尚香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的学期即将结束。

一学期来,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遵照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导处教学教研计划,立足课堂、以实施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学实效,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为着力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现就以下几方面总结如下: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习型校园文化。

本学期,数学组全体老师能认真完成学校教科研室布置的任务,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本学期,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并配合教导处继续强化教学六认真的督查评估,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一学期来教研组共检查了备课本3次,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3 、一学期中全组教师每人听课8节以上,并及时写好听课记录。

4、一学期来教研组共检查了学生作业3次,教师们对学生作业的布置、批改及对学生的作业要求都很认真、规范。

各年级段针对作业设计,作业量等问题进行讨论,在平时布置了科学的、有价值的作业。

三、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加强听评课活动。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加强了备课组活动,数学组全体老师每人都上了一堂公开课,我们认真组织了本组老师间的听课、评课活动,便于互相取长补短,共享教学资源。

(二)加强教研培训的学习活动。

本学期,我校组织参加兄弟学校观摩课一次。

通过这些教研活动的培训与学习,提高了组内老师们的教学理论水平及教学研究水平,为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整合的探究》结题材料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整合的探究》结题材料
(3)、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一旦一直枯燥的进行生字讲解,很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所以在充分利用自己所喜欢的识字方法识字后,教师载创造情景,采用游戏的方式,来检查孩子识记生字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展示,用“找朋友”的游戏来检查学生对单个生字的认识。用游戏作为载体,学生乐于学习,更会主动、轻松。
2.经费保证: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基于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
寄予我们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的认识和能力,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课题负责人签名:蔡
2014年2月8日
三、专家意见
(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评议专家组签名
课题研究的预期创新点:重实践性研究,并在实践中总结理论,提炼有效的整合策略,建构有效的整合模式。使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在一定范围内做到“经常化”和“普遍化”。
七、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分四个基本阶段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2月)建立课题组,制定方案和论证计划,组织和参与本研究的教师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查阅有关识字教学的资料,调查识字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启动课题。
4、在巩固识字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寻找,阅读教师推荐的或是自己搜索的相关文章,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对教材进行一些适度的超越,有效地、自然地将学生的生字识记从“字、词、句”上升到“段和篇”。
二、课题的界定
1.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所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整合”,就是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达到提高课堂效率。
三、研究的目标
1.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喜欢识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拓展识字空间,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教学的效果。

2013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案

2013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案
5、练习:
打开纸牌窗口,调整窗口的大小。
双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
玩纸牌,并观察纸牌窗口底部的得分。
作业布置
组长批阅
教学内容
第四课把纸牌玩得更精彩
教学目标
1、掌握窗口中菜单的使用。
2、学会双击桌面上的“快捷菜单”进入游戏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熟悉纸牌游戏,掌握窗口操作的技巧,使纸牌玩得更精彩。
教学用具
计算机,课件
4、计算机鼠标的正确使用:
鼠标器的正确握法
掌握鼠标的移动、单击、拖动
练一练:把鼠标指针移动到任务栏的各个图案上,看看会出现什么。
作业布置
组长批阅
教学内容
第二课 有趣的纸牌游戏
教学目标
1.学会从开始菜单进入程序的方法。
2、初步了解窗口的基本组成。
3、学会鼠标的拖放。
4、学习纸牌游戏及规则。
教学重难点
学会从开始菜单进入程序的方法




1、复习进入纸牌窗口
补充:双击桌面上的“纸牌”图标。
2、换副牌来玩玩:
单击菜单栏中的游戏,将鼠标指向弹出的发牌命令并单击,电脑马上就给你重新发牌了。
3、更换纸牌背面图案
打开游戏菜单,选择背面图案命令,出现对话框。
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纸牌的背面图案。
单击确定按钮,纸牌背面图案就换掉了。
试一试:打开游戏菜单,选择选项…,并在“选项”的对话框中把翻牌设置为“翻三张牌”。这样。游戏就难多了。
2、掌握鼠标的双击。
3、进一步练习鼠标操作
第四周
把纸牌玩得更精彩
1、掌握窗口中菜单的使用。
2、学会双击桌面上的“快捷菜单”进入
第五周
神奇的画图世界

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信息教学知识能力真题答案

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信息教学知识能力真题答案

1.【答案】D。

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2.【答案】D。

模式识别技术。

3.【答案】A。

wav。

4.【答案】B。

紧密型。

5.【答案】B。

机器语言程序。

6.【答案】D。

逗号7.【答案】D。

D7。

8.【答案】A。

9.【答案】D。

使用权。

10.【答案】A。

24+21+20。

11.【答案】无。

解析:关键帧用来定义动画变化、更改状态的帧,在时间轴上显示为实心的圆点;空白关键帧中不包含舞台上的实例内容,表现为空心的圆点;普通帧表示时间轴上显示的实例对象,在时间轴上显示为关键帧后面填充的灰色方格。

12.【答案】A。

图标中一共有6 个字段。

13.【答案】C。

1/4。

14.【答案】B。

传输层和网络层。

15.【答案】C。

100.9MB。

16.【参考答案】网页图片显示不出来,可能的原因:①文件路径出错,应该使用相对路径,不应使用绝对路径②文件名中不应该有汉字,应该是小写半角英文字母。

③文件格式应该是jpg,或gif 等网络支持的格式,不应该采用bmp 格式。

(有2 点即可,每点5 分)17.【参考答案】OSI 参考模型的体系结构图如下:应用层(1.5 分)表示层(1.5 分)会话层(1.5 分)传输层(1.5 分)网络层(1.5 分)数据链路层(1.5 分)物理层(1.5 分)18.【参考答案】(1)封闭型任务的特点:①学习目标、任务要求、相关的资源相对比较明确②教师对任务当中的重点要有明确的分析,引导学生重点掌握③学生可以进行个体学习,也可进行分组,任务完成后能获取解决其他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5 分)(2)封闭型任务:给出一段文字,要求对这段文字进行排版,排版要求明确,要求学生按照排版要求完成文字的排版。

(5 分)19.(1)【参考答案】老师采取的教学策略主要有:①话题导入新课。

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新龟兔赛跑”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分)②任务驱动法教学。

将新课内容包含在任务之中,将学生分组,并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插入“外部图片”,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性的学习。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价值江总书记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我国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努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把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列为政府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予以推动和落实,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处理信息的这三项技能作为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

各国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都先后制定了信息技术教育行动方案,在宏观上进行了科学地整体规划。

美国每一所学校和每一间教室都与信息高速公路连接,要求12岁会上网,并制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英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二阶段的学习目标主要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运用技能,具备初步的信息技术观念。

日本主要培养学生“信息活用能力”。

我国广州、北京、上海、苏州等被列为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都在研究如何区域性推进信息技术教育。

学校层面上的研究大都起步于十五期间,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数学、美术、自然、英语等学科课堂教学的运用进行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但其都是对信息技术教育进行局部地、分散地研究,还未进行全面地、系统地、深入地研究信息技术在小学中的应用研究。

我校在“十五”期间就开始研究“信息技术在小学中的应用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们认为在学校中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注重学校硬件环境的建设,更要注重软件建设和师资培训。

另外,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应是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形式扩大信息源,将社会信息引进校园、落实到教学中去,使学生了解掌握信息社会的交往方式,增强学生对信息的表现力和利用率,为学生创造更多锻炼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终生受益。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结题报告经我们小组申报,云南省电教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2006年正式批准,我们成功申报为省电教馆立项课题,并于2006年9月起开始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的课题研究,至今已经有将近三年的时间了,三年的研究实践,使我们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逐渐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课题研究的最大受益者莫过于我们的学生和我们自己。

现将整个研究情况做如下总结与反思:一、2006年4月——2006年8月准备阶段组织专题研究,学校提出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为切入口,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提高自身素养,尽快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的教改科研思路。

教改科研的实施过程,也是培训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教改科研能力的过程。

在校内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进行教学的活动,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训列入公开课、优质课竞赛的一个必要条件,校内掀起了一股信息技术学习、资源整合学习的高潮。

二、2006年9月——2007年8月实施研究阶段这期间我们不断组织校内的研究课,就英语课堂上多媒体信息呈现的原则和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策略及相应的评估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不再是花架子,而是作为实现效率与优化的工具而引进的。

2006年10月,为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本着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目的,我们设计了一份学生调查问卷.学生调查问卷(英语)1、与其它学科相比,你对英语课的兴趣怎样?最喜欢()喜欢()一般()不喜欢()2、你在上英语课时认真的程度?很认真()认真()有时不认真()经常不认真()3、你是否能理解英语课上所教内容?全部理解()大部分理解()部分理解()小部分理解()4、你觉得采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现代教育媒体对你的英语学习有帮助吗?有帮助()有些帮助()没有帮助()5、对课堂上使用的投影、录像、多媒体教材,你是否理解?全部理解()大部分理解()部分理解()小部分理解()6、你是否在课外看有关英语学习的报刊杂志或搜寻网上的英语资料?经常看()有时看()不看()7、课后你是否与同学或朋友等讨论有关英语学科的问题?经常讨论()有时讨论()不讨论()8、你对英语课的学习感兴趣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有投影、录像、多媒体看,老师上课生动()在实际生活中有用()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英语()开设了就不得不学()根据调查表我们分析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够浓厚,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对内容理解不深。

2013年下期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

2013年下期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
二、课堂学习
感受多媒体
(一)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比较常见的媒体。
1.文本是十分常见的媒体,它不仅可以准确地描述信息内容,还可以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展示文本,并问:同学们从这些文字中可以联想到什么?
2.图片能够直观地呈现信息,让浏览者一目了然;展示图片。
3.向学生展示声音媒体。
4.展示动画和视频媒体。
(二)多媒体计算机
1.多媒体计算机是指具有多媒体功能的计算机。他是在个人计算机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硬件和相应软件组成。
2.多媒体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和家庭生活与娱乐等领域;向学生展示画面。
3.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多媒体计算机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吧。
(三)多媒体作品
同学们,你们知道多媒体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制作多媒体作品需要经过哪些流程呢?
浏阳市长南路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班级
时间
月日
课题
第1课 走进多媒体
节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媒体、多媒体的概念。
2、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应用领域。
3、学会设计多媒体作品创作方案。
(二)过程与方法
1、向学生讲解、展示多媒体作品。
2、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多媒体作品创作方案。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摩与实践,学会获取多媒体素材。
2、通过实践操作学会管理加工图片素材的方法技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
2、在获取多媒体素材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指导学生如何收集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操作技能比较强。从教材内容上来看,为了防止学生在收集素材、自己动手制作素材时出现盲目性,因此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将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与其他课程进行整合,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收集素材、处理素材的能力,为下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M].北京:.2003.
3张义兵.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成[M].北京:.2003.
4张剑平.信息技术教育:概观与展望[M].北京:.2003.
专家评价意见
和评定等级
长铁一中2013(下)教师校本教研小课题研究表
学 科
信息技术
实施教师
卢 民
课题名称
信息技术课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术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从信息技术学科的角度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中学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客观,既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动学生全面发展,又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使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多元化。
预期的结果
及表现形式
教师们通过研究学生评价理论和教学实践总结,理解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建立与完善了多维度、立体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中提升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提升教师评价水平,高质量地达成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
研究过程
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实践中,我将评价方式定位于基本概念的测试、基本技能的测试、作品创作水平的测试和综合应用水平的测试;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方面,我不但将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在评价中提升实践水平,同时也利用网络的优势,将学生的作品发布出去,将网友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为学生们的作品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研究结论
课程评价体系作为教学中的激励导向,不但要服务于教学中的教,更要服务于教学中的学;不但要注重对学生全面信息水平评价的结果,更要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信息水平的提升和创新水平的培养的激励作用。一套合理准确的评价体系将促动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列举参考书目
(要有详细刊号和页码)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2001.
研究目标和内容
在中学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实施体系,使信息技术的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工作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正常、顺利展开。
研究的实施计划
(一)收集研究信息,明确研究方向;(二)发挥各种优势,教师积极参与;(三)探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四)研究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五)研究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