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系统

合集下载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各个行业都已经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种将管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模式。

一、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1. 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系统。

因此,首先需要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机构、人员结构等方面的情况,以便选择适合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2. 选取合适的系统选择合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根据企业的规模、行业特点和管理需求等因素来选取。

选择系统需要注意系统的操作稳定性、可靠性、扩展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

3. 定制化开发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是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关键之一。

因为只有定制化开发才能更好地符合企业的管理需求。

在定制化开发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1. 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物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

可以建立员工信息库、财务信息库等,实现对各类资源信息的整合和管理,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2. 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业务管理的全流程自动化。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订单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3. 决策支持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可以获取各个方面的数据,从而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对于各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三、总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步骤和关键环节。

只有在信息化方面走在前列,才能更好地利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革和竞争的挑战。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制度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制度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制度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改进和优化企业运营管理过程,提升工作效率和竞争力的过程。

为了确保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信息化建设规划、资源配置、安全保障与维护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企业应当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范围、时间和投入等方面的要求,并将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

1.确定信息化目标:企业应当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如提升管理效率、优化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等。

目标要具体明确,可量化,并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一致。

2.制定信息化计划:企业应当根据目标,制定信息化建设的详细计划,包括工程内容、实施过程、资源投入等。

计划要科学合理,并考虑到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求。

3.确定信息化组织架构:企业应当组建专门的信息化建设团队或部门,负责统筹和协调信息化建设工作。

组织架构要合理,人员要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知识。

二、资源配置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充分调配和配置各种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1.人力资源:企业应当合理配置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项目经理等。

人员要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2.资金投入:企业应当合理安排资金投入,确保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

资金的投入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实际需求和企业的财务状况。

3.技术设备:企业应当根据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购置合适的技术设备和软件系统。

设备要符合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等要求。

三、安全保障与维护信息化建设完成后,企业需要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和维护工作,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1.信息安全策略:企业应当制定信息安全策略,包括网络安全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权限管理等。

策略要明确,并通过培训和宣传让员工充分了解和遵守。

2.系统维护: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系统维护机制,定期对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与管理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与管理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与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如今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取得优势,就必须在信息化方面下功夫,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

本文将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和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概念解释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信息化系统,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竞争力和创造力的过程。

信息化系统是指企业内部所有信息生成、传递和利用的渠道、平台和工具的总称。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经营决策和业务服务,并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战略规划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有清晰的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企业规划的最高层次,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方向和重点,指导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战略规划应当与企业的经营哲学和企业文化相一致,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信息战略规划信息战略规划是指制定和实施企业信息管理战略的过程,它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战略规划必须明确企业信息化目标,确定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和重点,制定企业信息化计划,实现企业信息化目标。

具体而言,企业在进行信息战略规划时,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确定企业信息化目标包括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优化企业管理结构、加强企业业务竞争力、提高企业服务水平等。

(2)明确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包括推动二次创业、扩大产能规模、全面提高品质、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

(3)制定企业信息化计划根据企业信息化目标和战略规划,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计划,包括设立信息部门、建立信息系统、提高信息技术水平等。

(4)实现企业信息化目标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系统规划和有序实施,并不断优化和改进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信息化目标。

2、信息化与业务融合规划信息化与业务融合是指企业在信息化与每个业务环节深度融合。

信息化与业务融合规划是指确定各业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及目标实现方案,包括人员配置和资源分配等。

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管理流程及工作标准

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管理流程及工作标准
管理点
软硬件系统安装、调试,企业网站的建设。
编号:ZTYJ-B-XB-2-01共 2 页 第 2 页
任务名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节点
任务程序及重点
时限
相关资料
信息系统验收
C7
C8
任务程序
验收报告
系统经过使用后,行办组织验收,各使用部门和分公司参加;
3个工作日
根据合同和信息化方案,验收合格后,办公室组织起草《系统验收报告》;
15、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管理流程及工作标准
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标准
编号:ZTYJ-B-XB-2-01共 2 页 第 1 页
任务
名称
节点
任务程序及管理点
时限
相关资料
编制公司信息化规划
C2
任务程序
《信息化规划》
与集团公司及相关部门、分公司沟通,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公司的信息化规划;
25个工作日
行办主任审核信息化规划,主管领导审批信息化规划;
5个工作日
根据相关领导的批示意见,补充和完善公司信息化发展规划;
3个工作日
根据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每年定期制定年度信息化发展计划,并逐级报领导审批后实施。
7个工作日
管理点
制定公司的信息化规划。
信息化软硬件系统的选型
C3
任务程序
系统模型审批表
根据批准的《公司信息化规划》,对各种信息化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进行对比、选择,并听取各部门对系统性能和功能的要求;
3个工作日
管理点
软硬件系统的采购。
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C5
C6
任务程序
系统安装操作手册
根据批准的《信息化方案》,行办负责与网络服务商签订合同,明确实施细则;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与架构:包括企业层面的组织架构设计,确定信息化部门的职责和人员配置,以及信息化决策体系的建立。

2. 信息系统规划:确定企业的信息系统目标和发展方向,包括对现有系统的评估和规划,以及对新系统的选择和实施。

3.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设备的选购和部署,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以及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维护。

4. 业务流程再造:通过对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造,提高信息化系统的适应能力和运行效率。

5. 数据管理与应用:包括数据资产的管理、数据安全与保护,以及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应用。

6. 信息化人才培养和管理:为了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需要培养和管理具备信息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7. 信息化绩效评估: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的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组织
架构、技术设施、业务流程、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规划和实施,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ERP系统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ERP系统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ERP系统一、引言在当今以信息为核心的社会,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本文将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与ERP系统的关系,并对其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信息化建设是指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运营等方面相结合,实现信息在企业内外的高效流转。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在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方向迈进。

1. 提升管理效率信息化建设将大量的重复、繁琐的工作自动化处理,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错误发生的机会。

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整合各个部门的信息,实现协同办公和信息共享,从而提升组织的管理效率和执行效能。

2. 优化业务流程信息化建设让企业能够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消除了传统模式下存在的瓶颈和隐患。

ERP系统可以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实现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3. 加强决策支持信息化建设通过收集、存储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支持。

ERP系统可以提供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和报告,帮助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战略性、全局性的决策,以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ERP系统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ERP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综合管理功能ERP系统以数据库为基础,集成了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和功能模块,实现信息的共享和统一管理。

通过ERP系统,企业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财务、物流、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 数据一致性传统的信息系统存在着数据冗余、不一致的问题,而ERP系统通过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实现了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不同部门的员工通过ERP系统进行数据录入和查询时,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错误和偏差。

3. 业务流程集成ERP系统将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进行集成和优化,实现了全面的业务流程管理。

企业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企业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企业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电子信息工程领域逐渐向着智能化方向转变。

本文设计了企业综合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本系统能够对数据和业务进行全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整体,加快推进企业创新转型。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管理流程为了适应企业业务发展的需求,达到业财一体化的目的,开启端到端的业务管理诉求,实现了项目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存货管理,报账管理,预算管理,影像管理等、核算管理和其他各项业务都是可视,可管,可控制的,把经营目标和综合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1系统建设目标企业综合管理整体建设目标是从财务角度出发,坚持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业务流程、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互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强集成、高协同、自动化、智能化的精准财务管理,实现横向业财集成化、纵向管理一体化的全方位管理,有效提高业务核算能力,降低协同成本,提升管理效能,实现精准投资,辅助决策分析。

横向业务集成,纵向管理一体:实现系统高度集成化、自动化、业务核算对接总账,按照组织层级分层管理和分级汇总,实现不同维度的统计分析。

财务业务全覆盖,管控自动化:从系统中落实企业战略规划,实现业务管控自动化、精准化。

提升企业管理效能,达到业财一体化管理,实现以下七大目标:1)数据来源唯一,实现数据一点录入,全面共享;2)支持规则定义设置,风险管控系统化;2)统一业务流程、统一业务集成规则,实现业务流程规范化;4)实现横向业财高度集成,数据自动流转,实现会计核算自动化;5)实现纵向管理一体,支持不同组织层级的统计分析,提升决策支撑能力;6)各系统边界清晰,IT架构明朗;7)支持划小核算和全面预算管理。

2系统功能设计2.1项目管理系统从商机,合同,立项,实施等、收尾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工程全流程的可视,可管理,可控制,时刻把握项目全局,支持决策管理。

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与实施方案设计

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与实施方案设计

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与实施方案设计第一章引言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需求分析 (3)2.1 业务需求 (3)2.2 功能需求 (4)2.3 用户需求 (4)2.4 系统功能需求 (4)第三章系统设计 (5)3.1 系统架构设计 (5)3.1.1 表现层 (5)3.1.2 业务逻辑层 (5)3.1.3 数据访问层 (5)3.2 数据库设计 (5)3.2.1 数据库选型 (5)3.2.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6)3.2.3 数据库安全性设计 (6)3.3 系统模块设计 (6)3.3.1 用户管理模块 (6)3.3.2 业务管理模块 (6)3.3.3 报表统计模块 (6)3.3.4 系统设置模块 (6)3.4 系统安全设计 (6)3.4.1 访问控制 (7)3.4.2 数据安全 (7)3.4.3 网络安全 (7)第四章技术选型与评估 (7)4.1 技术选型标准 (7)4.2 技术方案评估 (8)4.3 技术风险分析 (8)4.4 技术优势与不足 (8)第五章系统开发与实施 (9)5.1 开发流程与方法 (9)5.2 开发工具与平台 (9)5.3 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10)5.4 系统测试与验收 (10)第六章数据迁移与集成 (10)6.1 数据迁移策略 (10)6.2 数据清洗与转换 (11)6.3 系统集成方法 (11)6.4 数据安全与备份 (11)第七章培训与推广 (11)7.1 培训计划与内容 (11)7.2 培训对象与方式 (12)7.3 培训效果评估 (12)7.4 系统推广策略 (12)第八章系统运维与管理 (13)8.1 系统运维体系 (13)8.1.1 运维组织架构 (13)8.1.2 运维流程与规范 (13)8.1.3 运维工具与平台 (13)8.2 系统监控与维护 (13)8.2.1 系统监控 (13)8.2.2 故障处理 (14)8.2.3 系统维护 (14)8.3 系统升级与优化 (14)8.3.1 系统升级 (14)8.3.2 系统优化 (14)8.4 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 (14)8.4.1 信息安全策略 (14)8.4.2 风险评估与防范 (14)8.4.3 信息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 (14)第九章项目评估与总结 (14)9.1 项目实施效果评估 (14)9.1.1 实施过程评估 (15)9.1.2 实施效果评估 (15)9.2 项目成本与效益分析 (15)9.2.1 项目成本分析 (15)9.2.2 项目效益分析 (16)9.3 项目经验总结 (16)9.4 项目改进与优化建议 (16)第十章未来展望与规划 (17)10.1 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 (17)10.2 企业战略与信息化融合 (17)10.3 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规划 (17)10.4 企业外部信息化合作与拓展 (17)第一章引言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创新,构建一套科学规范、高效运作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下面我将从体系建设的意义、目标、步骤和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重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能够使企业管理更加高效、透明和精细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同时,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明确。

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信息化管理体系,其中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流程的建立以及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设等方面,以实现企业的各项管理目标。

通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接下来,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首先,需要进行信息化管理需求的分析和规划,明确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然后,根据需求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

同时,需要选取合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技术工具,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最后,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和推广,培训员工并进行后期的维护和优化。

最后,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可以带来许多效果。

首先,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减少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

其次,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此外,信息化管理体系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加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总的来说,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是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质量控制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企业质量控制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企业质量控制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在当今社会,企业质量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在质量控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企业质量控制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一、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意义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企业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生产、质量和客户反馈等信息,实现全面的质量控制。

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质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展示,有助于企业了解产品质量状况,快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要求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当具备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分析等功能,同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步骤企业在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时,需要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系统上线等步骤,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在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中应用,帮助企业全面掌握产品质量状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数据准确、实时反馈等优势,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

七、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挑战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还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和提升员工的信息化素养,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八、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会不断向着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管理方式。

九、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未来展望未来,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与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案例某制造企业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后,通过实时监控生产数据和质量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客户满意度大幅提高。

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

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

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各个行业和企业都开始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信息系统建设是指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目标,采用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原理,构建起能够支撑和推动企业运营的一套系统。

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整合和共享: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将企业各个部门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实现数据的共享和统一管理,避免了信息孤岛和冗余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

2. 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大量的实时数据和报表,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准确而全面的信息支持,帮助他们做出更加科学和准确的决策。

3. 流程优化和自动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使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自动化。

通过系统化的流程设计和自动化的操作,可以减少人工错误和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客户服务和关系管理:通过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实现与客户之间的快速互动和沟通,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和关系管理,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可行性研究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评估和分析信息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项目的目标、需求、资源和风险等。

2. 系统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包括系统功能的设计、数据库的设计、界面的设计等。

3. 系统开发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的编码和开发,同时进行系统的测试和验收。

4. 系统实施和运维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将系统部署到实际的运行环境中,并进行系统的指导和培训,同时进行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更新。

5. 系统评估和优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对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升级。

三、信息系统管理的重要性信息系统建设只是一个开始,信息系统的管理同样重要。

企业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企业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企业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摘要: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在消费建设和企业管理方面仍然面临着投资不足、能力不足、组织灵活性不足等诸多问题,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企业应立足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创新,注重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引进现代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法,符合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未来稳定发展的需要。

对此,论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综合管理;建设引言企业管理信息化要覆盖企业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实现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全面应用,加快企业信息利用的速度,为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让企业管理上升到新高度,使企业可以应对市场经济环境发展以及同行业带来的挑战。

1必要性分析1.1集中管理的需要随着企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各类资源业务的配置难以从组织架构的宏观规划落地,往往仅在单一环节堆砌工具,工具底层的业务数据难以流通,导致组织内部的数据孤岛始终存在,容易造成管理分散化的问题。

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者为了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竞争,需要一些内部运行数据作为决策依据,支撑企业不断的创新发展,企业信息化就是解决企业集中管理的有力抓手。

1.2数字化经营的需要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生产过程、物流数据、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数据往往分布在不同的系统或者掌握在不同人手中,在不考虑时间因素的情况下,统一数据过程都会滞后,而且数据状态本身会随着企业的经营过程发生变化。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汇聚加工信息资源,并将汇聚的信息按照指定权限提供给不同层次的管理者,以便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整合优化的决策,实现经营过程数字化。

1.3精益化管理的需要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管理者通常是通过听取汇报的方式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这种方式很容易掩盖经营风险,造成过程管理不可控。

企业管理信息化通过一系列过程管理系统、方法和工具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要素进行控制,对涉及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五要素进行精益管理,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ERP系统实施与管理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ERP系统实施与管理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ERP系统实施与管理随着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实施ERP系统。

ERP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集成企业各个业务领域的数据、流程和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然而,在ERP系统实施和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挑战和难点。

本文将从ERP系统的实施、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ERP系统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 ERP系统实施ERP系统实施是一个涉及众多方面的大型工程,它不仅需要高度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还需要良好的组织协调、沟通合作和风险控制能力。

以下是ERP系统实施的一些要点:1. 定位与规划在确定ERP系统实施的目标和范围之前,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IT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明确ERP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ERP系统实施对企业的文化、管理习惯、工作方式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和调整。

建立良好的项目团队,明确分工和职责,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时间表,以确保ERP系统实施的顺利进行。

2. 选择合适的ERP系统ERP系统是基于企业实际需要而开发的,不同的企业在选择ERP系统时应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

需要考虑ERP系统的功能覆盖、可扩展性、接口和兼容性、服务和支持等方面的因素,并兼顾价格和性价比之间的平衡。

3. 系统安装与配置ERP系统在安装和配置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如硬件和软件环境的要求、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初始化和参数配置等。

在系统部署前,还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收,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在系统配置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需求,将系统与企业的业务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

4. 系统培训和管理ERP系统不仅是技术工具,还是管理工具,更是企业管理和战略决策的支撑平台。

因此,在ERP系统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将培训和管理纳入到整个工程中建立完善的指导、培训和管理机制。

信息化建设管理

信息化建设管理

信息化建设管理一、引言信息化建设管理是指在企业或组织中进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规划、建设、运维、安全等工作的管理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建设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流程和关键要素进行探讨。

二、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性信息化建设管理对于企业或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信息化建设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系统,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可以加快工作进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错误。

其次,信息化建设管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决策支持。

通过信息化建设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物资资源等。

同时,信息化系统可以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帮助管理层做出科学而精准的决策。

第三,信息化建设管理可以促进组织创新和业务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很多传统产业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信息化建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业务转型,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模式,保持竞争优势。

三、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流程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流程包括规划、建设、运维和安全等环节。

规划阶段是信息化建设管理的起点。

在规划阶段,企业需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战略,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同时,也需要评估当前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确定改进和升级的方向。

建设阶段是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核心。

在建设阶段,企业需根据规划阶段的要求,进行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的采购、配置和部署。

同时,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开发和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运维阶段是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关键。

在运维阶段,企业需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进行运行和维护。

包括系统的监控、故障排除、性能优化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新,以适应业务的发展需求。

安全阶段是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安全阶段,企业需加强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安全管理。

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权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种综合应用于企业各个方面的信息系统,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高效管理,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文旨在探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包括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维护。

一、需求分析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先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和调研工作。

通过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和信息系统架构,结合业务流程和管理需求,确定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具体内容和需求。

在需求分析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业务需求: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基于企业的具体业务需求来进行设计和实施,不要盲目引入功能和流程,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

2.了解员工需求: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最终受益者是企业内部的员工,因此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员工的需求和习惯,以保证系统的易用性和可接受性。

3.综合考虑平衡性和可扩展性: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平衡性和可扩展性,避免在后期不断进行功能扩展和改造导致系统失衡。

二、系统设计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是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系统的效率和可行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架构设计: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需要考虑系统的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

系统的架构设计应该具有纵向和横向的扩展能力,同时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界面设计: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应该符合员工的使用习惯和视觉感受,同时要保证系统的易用性和友好性。

企业可以采用标准化的设计方法,实现界面的简洁、美观和易操作。

3.流程设计: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根据企业具体的业务流程和管理需求,进行细致的流程设计和编排。

通过流程的流畅性和规范性,可实现对业务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三、实施阶段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阶段需要分阶段进行,从系统的基础构建到功能扩展和改善,全方位的推进系统的实施和应用。

企业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企业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企业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高企业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一、企业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建设企业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企业要实现智能化信息系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并进行系统集成。

一般来说,企业应该先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规模定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模块组成,并逐步完善和扩展。

1.1 硬件设备的选择企业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来支持其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建设。

硬件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终端设备等。

企业应该根据其实际需求选择合适性能和价格的设备,并考虑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 软件平台的选择企业应该选择合适的软件平台来支持其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建设。

软件平台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工具等。

企业应该选择常用的、稳定的、易于使用和集成的软件平台,并考虑软件平台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1.3 系统集成的实施系统集成是企业智能化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

系统集成包括软硬件之间的集成、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以及对外部系统的接口。

企业应该根据其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集成方案,并与供应商进行合作,按照规定的时间表和预算完成系统集成。

二、企业智能化信息系统的管理企业智能化信息系统的管理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企业应该根据系统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并进行有效的执行和评估。

2.1 风险管理企业在管理智能化信息系统时,需要关注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应对等方面。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系统中的问题,减少风险造成的影响。

2.2 运维管理运维管理是企业智能化信息系统的保障措施之一。

运维管理包括系统监控、性能优化、故障处理等方面。

企业应该建立稳定、高效的运维团队,制定全面、有效的运维流程,并对运维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管理。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工作职责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工作职责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工作职责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是负责组织、规划、实施和管理企业信
息化建设的部门,其工作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化规划,负责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和规划,包括信
息化整体规划、年度计划和项目计划,确保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
战略相一致。

2. 项目管理,负责信息化项目的立项、实施和验收工作,包括
项目进度、成本、风险等方面的管理,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
完成。

3. 系统运维,负责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包括硬
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设施等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系统的稳
定运行。

4. 数据管理,负责企业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利用,包括数据安全、备份、恢复等工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5. 技术支持,负责为企业员工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和培训,解
决用户在使用信息化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员工的信息化应
用能力。

6. 安全管理,负责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包括网络安全、数
据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威胁和风险。

7. 成本控制,负责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控制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8. 制度建设,负责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信
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的工作职责是确保企业信息
化建设与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为企业提供高效、安全、稳定的信息
化支持,推动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信息化系统建设与运维管理制度

信息化系统建设与运维管理制度

信息化系统建设与运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运维管理工作,提升企业业务效率,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部涉及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运维管理工作。

第三条企业信息化系统包含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数据库以及与之相关的网络设备等。

第四条信息化系统建设与运维管理工作由企业的信息化部门负责,并得到各部门的搭配和支持。

第二章建设管理第五条信息化系统建设必需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遵从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原则。

第六条在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应订立认真的项目计划、需求分析报告、设计方案和测试方案,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备。

第七条信息化系统的采购与招标工作必需规范进行,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采购管理规定执行。

第八条在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应重视系统架构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对于关键业务系统,应进行严格的安全审计和测试。

第九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应与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相衔接,确保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第三章运维管理第十条信息化系统运维管理部门负责系统的日常维护、故障排出和性能优化工作。

第十一条信息化系统运维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流程和工作规范,确保运维工作的高效进行。

第十二条信息化系统运维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系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巡检情况和处理结果。

第十三条信息化系统的备份工作是运维管理的紧要任务。

运维管理部门应定期订立备份策略,并测试备份恢复的可行性。

第十四条对于显现的系统故障和安全事件,运维管理部门应及时响应,并依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和报告。

第十五条信息化系统的版本升级和补丁管理必需规范进行,避开因系统漏洞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第十六条运维管理部门应建立系统运行日志和问题记录,对故障、维护和更改等进行认真的记录和分析。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七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管理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运维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测试,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防护。

企业质量控制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企业质量控制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企业质量控制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愈发严格。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下面将详细探讨企业质量控制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第一,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企业管理活动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信息化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质量数据的快速采集、分析和传递,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二,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企业要明确自身的质量管理目标和需求,确定所需的信息化系统功能和模块。

只有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才能有效地建设适合自身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第三,选择合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供应商至关重要。

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考虑供应商的信誉、技术实力、售后服务等因素,确保信息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

在设计阶段,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性,确保信息化系统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同时,规划系统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合理安排资源和人员,确保信息化系统的顺利运行。

第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是关键的一环。

在实施阶段,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信息化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流程。

同时,要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系统的顺利上线。

第六,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后,企业需要加强对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定期更新系统版本,及时修复漏洞,确保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定期对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不断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第七,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系统。

根据质量管理实践和市场反馈,对系统进行调整和升级,确保系统能够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第八,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企业需要注重数据的安全和保护。

采取多重防护措施,确保质量数据不被篡改或泄露,保障企业的商业利益和声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时间:2015-08-10 来源:学术堂所属分类: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本文字数:8943字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信息不仅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

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阐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市场竞争力的紧密联系,提出了如何完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来提高企业本身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集成化;信息化;竞争力目录第一章绪论 (4)第二章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5)2.1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5)2.2如何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6)第三章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3.1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 (8)3.2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值的思索的问题 (11)第四章企业信息化与市场竞争力的关系 (17)4.1 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17)4.2 促进组织结构优化,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18)4.3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来赢得市场 (19)总结 (21)参考文献 (22)后记 (23)第一章绪论当我们迈进21世纪的时候,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我国“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和重要内容而备受国人重视。

加入WTO旨在使我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主流之中,缩短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入世”不仅在经济运作层面和体制制度层面对我国产生冲击,同时,企业建设和管理文化层面也同样受到影响。

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将采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建设首先要从基础工作抓起,主要有办公自动化的管理、业务管理、信息服务等;只有做好这些信息化的基础工作,才能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第二章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2.1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企业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它涉及到办公自动化、业务管理科学化、信息服务网络化、商务活动电子化等等这些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1 办公自动化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文件资料积累堆积如山,给文件保管、查询带来极大困难。

传统的办公程序,从文件起草、传阅、审批、归档、借阅等各个环节,常常存在浪费纸张、文字不清、传阅不及时、文件去向不明等现象。

而信息化下的办公自动化。

只要一台电脑,将所有文件输入进去,无论何时何地,通过主题词和全文检索进行查询,这样做既安全又省时,又准确,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2 业务管理科学化在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的业务从调研、立项、签约、履约到后期的服务,都可以进行科学管理,例如快速准确计算各种存在大量内部运算关系的业务报表,随时掌握大量的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对业务市场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分析,对租赁合同、工程项目合同等各种业务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检索查询程序生成各种报表,绘制各种统计图形,实现日常管理、综合分析和预测功能。

3 信息服务网络化企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宣传自己的产品服务于客户,并与其他企业建立实时互动的信息交换,达到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各环节的统一协调。

利用网站向客户提供详尽的企业产品信息和服务介绍,减少企业宣传成本;利用网站向客户直接进行产品销售和提供服务。

增加企业收入;利用网站建立企业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建立网站后还可以设置自己企业域名下的电子信箱,大大提高企业通讯效率,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极大降低经营成本。

借助互联网,决策者得以迅速了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新闻,及时掌握国内、国际市场行情和供求信息。

4 商务活动电子化商务活动电子化即电子商务,利用网络技术直接与分布各地的客户、经销商、供应商、储运商、银行、认证中心等团体和个人相互连接,进行各种商业交易活动。

例如: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电子帐户、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交易管理等各项功能。

2.2如何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1 领导重视,引进人才为更好适应发展,顺应大势所趋,企业应广纳贤才。

作为信息网络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如商务交流、巾场营销、贸易理论、相关法律与惯例等。

2 重视自主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我国企业大部分设备落后、陈旧,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需要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并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发掘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研制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形成技术创新项目、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科学管理、市场营销等一系列工作。

3 加快从传统的技术开发方式向电子设计自动化方式过渡,变生产后的验证为生产前的验证,加快虚拟制造技术的普及和虚拟商店的开设。

虚拟制造就是在计算机上实现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加工制造、性能分析、质量检测及各个环节的管理与控制,其结果是产品开发周期短、成本低、应变能力强。

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在网络上建立虚拟商店,这样以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收集、传播、反馈,连通干家万户企业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消解了“生产什么、怎么生产、销售给谁”的问题。

总之,企业通过建立网站,开展电子商务,使管理、生产、销售融为一体,更加安全、准确和高效,充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通过网络,企业的领导人可以随时了解各部门、各分厂的经营全貌,运筹帷幄,并可迅速下达各种指示到各部门和分厂,提高了办公效率;通过建网,树立了企业形象,直接面对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潜在用户;通过上网,解决了企业存在的各种弊端,提高厂竞争活力,促进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了与国际贸易接轨。

第三章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从七十年代起步,八十年代打下基础,九十年代中后期发展快速。

目前,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跟国际的先进发展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这样的那样的问题。

下面就意识,需求,应用深度,技术实现,资金投入,应用效果等六个方面对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

1、意识方面随着体制改革,市场化压力的逐渐增大,企业已经深切的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总的说来,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是,在实际操作方面,各个企业的重视程度相差却很大。

2、需求方面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企业由于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高,市场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强,其信息化建设基础好。

很多企业在创建之初就把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网络公司。

与之相反的是,传统的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相对薄弱,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也少。

譬如说,棉纺行业。

企业效益好的,行业竞争激烈,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外向型大中型企业信息化的需求较为强列;效益不好,竞争领域相对狭窄以及小型企业的信息化需求相对来说就不太强烈。

总的说来,企业竞争环境越复杂,竞争压力越大,越要求企业信息化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程度以及其实施效果。

3、应用深度方面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在基础应用方面的普及面比较广,但是在重大信息工程建设方面相对滞后。

具体说来,很多企业就某一方面的信息系统的,譬如说财务方面,库存方面等等,应用比较广。

但是,基于企业的所有资源优化配置的信息系统的开发比较少。

而且,据统计,这样的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中应用效果不好,成功的例子很少。

我想这跟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滞后有很大的联系。

在谈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外延的时候,我们已经强调过,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

对于这种面向整个企业应用的信息系统,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作指导是行不通的。

此外,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一个很典型的特点: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因行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存在差异。

总的说来,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对较高;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管理落后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4、技术实现方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在技术实现方面有两个典型的特点。

其一就是,研究较深,实现较浅。

我国在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在体系的建立上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深度。

但是在将信息化技术转换成产品的程度较低。

很多的科研成果被研究院束之高阁,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成效。

其二就是,“信息孤岛”日渐突出。

随着企业计算机技术运用的不断深入,不同软件间,尤其是不同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设计,管理,生产的数据不能共享,进行交流,数据出现了脱节何不一致。

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孤岛。

这一点势必成为企业全面走向信息化的一大障碍。

5、资金投入方面企业在前期的信息化建设中一直把重心放在硬件的投资上。

很多企业领导认为,一个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是用硬件一步一步堆砌起来的。

他们愿意在硬件方面做出较大的投资,而在软件方面的投资很少。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应该这么说,在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硬件和软件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

甚至可以说,软件占的地位更重。

很多国家把软硬件的投入比例作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量化指标。

软件的投入比例越大,说明该国家的信息化水平越高。

当然,我们不能单纯的从软件的投入比例判定信息化的水平,但是它确确实实的从某个角度透漏出了信息化的水平。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走向了软件,硬件和网络产品并重的局面。

甚至在有些企业里面,在资金投入方面,软件的投入已经超过了硬件的投入。

此外,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对服务的投入也开始认可,尤其是系统软件的升级维护和定制开发。

6、应用效果方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在应用效果方面,总的说来,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我国的企业在信心系统应用方面的热情高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忧的是各个企业在大型的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很有限,与国际的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亟待提高。

3.2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值的思索的问题1、什么样的企业应该进行信息化建设在与港务局的信息化班子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讨论到这么一个问题“就中国而言,目前,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在讨论过程中,有的人认为只有大企业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没什么大的意义。

这种观点我是不赞同的。

因为一个企业是否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主要取决于它的外部的竞争状况以及内部的效益状况。

对于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无疑可以让企业的发展空间更大,竞争能力更雄厚。

改革开发以后发展起来的许多新型公司,在中国的信息化潮流中走在了前头。

这跟其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有很大关系。

此外,一个企业的效益状况也决定了一个企业进行信息化的物质条件。

没有强大的物质条件作后盾,搞信息化建设就成为一句空话。

因为信息化建设对那个企业而言,都是一笔很大的投资。

目前,我国还有很多企业的效益很不好,职工的工资都不能满足。

对于这样的企业,谈信息化建设是不切合实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