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浙教版一年级下册《比一比 认一认》WORD版教案1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一比》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一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初步理解比较的意义。
2. 学会使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使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
难点:理解比较符号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PPT、实物、图片等。
2. 学具:学生准备一些小物品,如小棍子、小石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
2. 新课导入:教师出示两个物品,让学生进行比较,引出比较的概念。
3. 教学比较符号:介绍比较符号(>、<、=)的含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4.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比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比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比较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用比较符号比较一些日常物品,如水果、玩具等。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比较符号的使用,哪些学生掌握得较好,哪些学生还需要加强辅导。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比较符号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游戏环节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比较主题的数学活动,如比较大小、长短、高矮等。
2. 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让学生用比较句子描述物品。
3. 邀请家长参与,举办比较主题的亲子活动。
八、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理解比较符号的含义。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实施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一年级《比一比》教案
一年级《比一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较不同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 学会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3. 进行团队合作,进行比较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表达比较结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用语言准确表达比较结果。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事物,发现它们的特征。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进行比较实践活动。
3.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五、教学准备:1. 教具: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品。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比较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比较。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比较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进行点评。
七、课后作业:1. 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家长签字确认情况等。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十、教学拓展:1. 进行户外活动,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进行比较实践活动。
2. 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比较实践活动成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如游戏、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比较。
3. 采用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
《比一比,认一认》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比一比,认一认》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厂、广、干、千、己、已、问、向、外、处,学习新偏旁门字框,理解“工厂”、“广大”、“干什么”、“千年”、“自己”、“已经”、“问好”、“方向”、“外面”、“到处”等词语的意思。
2.会用“比一比,认一认”的方法学习生字。
3.能在实际运用中区分、运用形近字。
4.能任选一两个新词说写一句话。
5.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珍惜工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认生字,指导书写,口头组词。
2.会用“比一比,认一认”的方法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一)复习检查,明确目标(1)学习生字,有很多方法,谁能说(可以用“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同声旁、同形旁”认一认的方法识记。
)(2)这节课,我们要用“比一比,认一认”的方法学习形近字。
(二)教学生字和词语(1)出示生字“外--处”。
请学生比一比,这两个生字有什么异同点(师生讨论)读音不同,“处”读准翘舌音;字形有相同处:都有“卜”。
但也有细微的不同:“外”左右结构,左边是个“夕”,“处”半包围结构,外面“夕”的最后一笔改成捺。
浙教义务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合起来认一认(一)
浙教义务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合起来认一认(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理解浙教义务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内容;
2. 掌握教案中的关键知识点,并能够运用于实际教学;
3. 完成教案合起来认一认
活动的相关练习。
教学准备
1.浙教义务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笔记本、铅笔;
3.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
1. 导入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浙教义务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合起来认一认(一)。
2. 教案内容解读
•向学生详细解读教案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所涉及的知识点等。
3. 讨论与互动
•引导学生对教案内容进行讨论与互动,解答他们可能存在的疑问。
4. 知识点复习
•让学生回顾浙教义务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已学知识点,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5. 教案合起来认一认活动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回答教案中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相关练习。
6. 检查与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教案合起来认一认活动的表现进行检查,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解答。
课后作业
完成浙教义务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合起来认一认活动的相关练习,并按要求完成作业。
参考资料
•浙教义务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以上是浙教义务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合起来认一认(一)的教案内容和活动安排。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教案的内容,还能够通过教案合起来认一认活动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点。
希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和提问,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浙教义务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合起来认一认(一)
浙教义务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合起来认一认(一)本篇教案是针对浙教义务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其中涵盖了合起来认一认(一)的内容。
下面我将为大家逐一讲解。
一、教学目标1.理解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够正确书写;2.发展识别字形的能力,提高辨别与区分汉字的能力;3.加强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够正确书写。
难点:对一些生僻字和部分组词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拿出一张印有生字词的卡片,口头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字?认识吗?再读一遍。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卡片上的汉字,读出字音及汉字。
2.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自己先看一遍课文,认真阅读生字词,注重感知生字词的整体结构、笔画以及音形对应关系,注意词语的拼音,理解生字的意义与语义。
3.全课展示请几名学生来黑板前读出一下生字词,然后由全体学生一起跟读和认读生字词,强化理解及记忆,感知生字词的结构与发音。
4.反复演练教师将生字及课文的一页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尝试认读,并纠正错误发音。
通过渐进式的认读训练,逐渐掌握生字及课文,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及自信心。
5.知识梳理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回忆已学过的生字词,再分组训练,模仿教师的示范,学生互相朗读生字词,发音清晰准确,并用笔书写出来,提高对汉字的辨别和认读。
6.实践运用教师安排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联系、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图文材料,亲自为大家诵读并用笔将所选的生字词写下来。
7.词语拓展教师可在教学之余,让学生预习下一篇课文的生字词及语法结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过程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以及加强其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变换教学方式,创设多样化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
一年级语文《比一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针对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比一比》这篇课文展开教学。
此课文主要介绍了比较的概念和使用比较词语进行大小比较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比较以及如何用比较词语进行比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比较词语进行大小比较。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比较的概念,掌握使用比较词语进行大小比较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的用比较词语进行描述。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五、教学准备
1.课件:准备一份与《比一比》相关的图片、课文内容及比较词语的课件。
2.物品:准备一些实物,如小球、绳子、水果等,用于引发学生的观察和比较。
3.板书:写下课文标题《比一比》、比较词语及课文中的关键句子。
六、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
1.引入话题: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比过大小呢?举一个例子。
2.出示课件,展示与《比一比》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一比》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一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数量关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较物体的大小: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 比较物体的长短: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比较两根小棒的长短。
3. 比较物体的宽窄: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宽窄。
4. 比较物体的高矮: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比较两本书的高矮。
5. 比较物体的多少: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学会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特征。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大小不同的图片,用于比较物体的大小。
2. 准备长短不同的小棒,用于比较物体的长短。
3. 准备宽窄不同的图片,用于比较物体的宽窄。
4. 准备高矮不同的书本,用于比较物体的高矮。
5. 准备多少不同的图片,用于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案编辑专员敬上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物体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特征。
3. 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小棒、书本等物品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比较。
4. 课堂提问: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练习:1. 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比较任务最快、最准确。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比一比认一认WORD版教案1
比一比认一认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学会新偏旁“门字框”,理解“工厂、广大、干什么、千年、自己、已经、问好、方向、外面、处处”等词语的意思。
2.会用“比一比,认一认”的方式学习生字。
3.能在实际运用中区分、运用形近字。
4.能任选一两个新词说写一句话。
5.教育学生自己的情形要自己做,珍惜工人的劳动功效。
重点:初步学会“比一比,认一认”的方式学习绳索,从而达到巧识字的目的。
难点:让学生进一步分清形近字,辨别两个字的异同点,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时刻: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认生字,指导书写,口头组词。
2.会用“比一比,认一认”的方式学习生字。
教学进程:一、温习检查,明确目标1.学习生字有很多方式,回忆一下。
2.这节课,继续学习“比一比,认一认”的方式学习形近字。
二、教学生字词语1.出示“外——处”:比一比,有何异同?(音、形、义)2.其余的字请大家用“比一比”的方式自己学,也可分小组学。
“广——厂”:厂翘舌音,广三拼音,组词。
你明白哪些厂?用“广大”说一句话。
“干——千”:干第一笔横,千第一笔是撇。
组词。
“已——己”:已字出头,己不出头。
用“自己”“已经”说话。
“问——向”:“问”是门字框,写时要注意先写点。
组词。
三、指导书写。
四、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选字填空,说话训练。
2.教育学生自己的情形要自己做,珍惜工人的劳动功效。
教学进程:一、巩固生字,听写词语。
开火车认读生字,说说这些生字的异同。
听写生字,听写方式可多样。
二、朗诵课文三、选字填空厂广()大工()()告()房外处到()()面校()()国问向早上,我()太阳()好。
晚上,我()月亮()好。
己已我()经学会自()洗手帕了。
四、读写句子1.先读句子,说说句子的意思,能珍惜工人的劳动。
2.抄写句子,不要看一个字抄一个字,注意标点。
3.写完后读一读。
五、读一读:顺口溜。
一年级《比一比》教案
一年级《比一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物体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等。
2. 比较物体颜色的不同。
3. 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物体相同和不同之处的能力。
2. 难点:用语言准确表达比较结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比较、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 运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片中的物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2. 新课:教师分别展示不同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的物体,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比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中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练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物体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 学生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比较结果。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程度如何,并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八、教学资源1. 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练习册。
九、教学时间1课时十、教学环境教室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大小、长短、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如水果、文具等。
2. 准备彩色粉笔、黑板等教学工具。
3. 学生准备一本练习册,用于记录比较结果。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片中的物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2. 新课:教师分别展示不同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的物体,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比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中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练习。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物体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1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比”的认识和理解。
2.学会使用“比”的方法来进行相应的比较。
3.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并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锻炼逻辑思维。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于比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逻辑思维水平。
教学准备:1.板书:比的概念2.教学实物:多种大小、高低、长短不同的物品3.单独准备:大、中、小三种物品各若干件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两件不同大小的物品,例如一个大水杯和一个小茶杯,并问学生哪个物品更大一些。
引导学生思考“比”的概念,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三种不同大小的物品,大、中、小各若干件。
通过观察实物,直观了解大小、高低、长短的差异。
3.引导(15分钟)老师将一个大物品和一个小物品放在一起,再将一个中物品与其相比较。
让学生讨论并描述两个物品之间的大小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以及“大于”、“小于”、“等于”等比较的基本概念。
4.操练(20分钟)老师将准备好的物品分成几组,每组有两个物品。
请学生观察,并判断两个物品的大小关系,用“大于”、“小于”、“等于”来表示。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搜集更多的观点。
5.分享(15分钟)老师选几组物品,让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判断过程。
学生可以用语言描述和板书的方式来分享。
6.总结(10分钟)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刚才探究过程中的规律和经验。
总结“比”的概念和运用方式,以及“大于”、“小于”、“等于”的表示方法。
板书:比的概念大于、小于、等于注意事项:1.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大小、高低、长短等概念的认识,并使用比较的方法来表示。
2.在操练环节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并展示自己的观察和判断结果。
3.学生分享环节可增加互动设问,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比一比认一认》教学设计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利用家庭资源为孩子 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经验支持,促进家校合作和共育。
06
教学实践与探索
小组合作式学习尝试
分组合理
按照学生的能力、兴趣等因素进 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பைடு நூலகம்内的
学生具有互补性。
任务明确
为每个小组分配明确的学习任务, 确保学生能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和 学习。
生活化教学资源拓展
观察生活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如自然界中的动植物、 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习俗等,将这些生活现象与教学内容相 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开展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手工制作、 社会调查、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知识的 魅力和价值。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回顾学生已有的知识 和经验,引导其将新旧知 识联系起来。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 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 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活动
设计观察、比较、分类等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 参与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教学手段运用
传统教学手段
教学辅助工具
运用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进 行知识点的讲解和示范。
实践活动
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比较和认知方法,提高学习 效果。
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
针对本课所学内容,设计适当的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
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达成度
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预设的教学目 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一比》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一比》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高矮、长短等特征。
(2) 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并用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3)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1) 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高矮、长短等特征。
(2) 学会用简单的比较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高矮、长短等特征。
2.2 教学难点(1) 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特征。
(2) 学会用比较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高矮、长短等特征。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1) 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大小、高矮、长短的物体,如球、正方形、长方形、小棒等。
(2) 准备一些图片,展示不同形状、大小、高矮、长短的物体。
3.2 学具准备(1) 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棒或者小卡片,上面画有不同形状、大小、高矮、长短的物体。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形状、大小、高矮、长短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比较,并用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4.2 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如何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高矮、长短等特征。
(2) 教师示范如何用比较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高矮、长短等特征。
4.3 学生动手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小棒或者小卡片进行比较。
(2) 学生用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4.4 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2)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课堂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观察身边的物体,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形状、大小、高矮、长短等特征,并进行比较。
一年级《比一比》教案
一年级《比一比》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三节《比一比》,主要内容包括: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学会使用“多、少、一样多”等词汇进行描述;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方法,能准确使用“多、少、一样多”等词汇进行描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准确使用“多、少、一样多”等词汇进行描述。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卡片等。
学具:每组学生准备一套比较卡片,包括水果、动物等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两组不同数量的水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哪组水果多、哪组水果少。
2. 例题讲解出示两组物体(如铅笔、橡皮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并用“多、少、一样多”进行描述。
3. 随堂练习① 出示多组图片,让学生独立完成比较,并说出结果。
②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能更快地完成比较任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快速准确地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并分享各自的经验。
六、板书设计1. 《比一比》2. 内容:比较两组物体数量使用“多、少、一样多”进行描述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两组铅笔的数量,用“多、少、一样多”进行描述。
观察家里或学校里的物品,找出三组数量不同的物品,进行口头描述。
2. 答案:铅笔数量多的组:多铅笔数量少的组:少铅笔数量相同的组:一样多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比较三组或更多组物体的数量,提高比较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比较方法,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习惯。
一年级《比一比》教案
一年级《比一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比较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特征。
2. 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3. 比较物体排列的顺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特征,以及数量的多少和排列的顺序。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自实践,提高比较能力。
2. 采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实物等。
2. 学具:每人一份比较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片中的物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 教学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出示一组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说出它们的大小、长短、高矮关系。
3. 教学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出示两组物体,一组数量多,一组数量少,引导学生比较哪组物体多,哪组物体少。
4. 教学比较物体排列的顺序:出示一组物体,要求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 巩固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尝试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
八、教学反思:1. 学生对比较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学生。
九、课后评价:1. 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2. 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
十、课程设计意图: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浙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合起来 认一认(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浙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合起来认一认(一)》教案及教学反思“认一认的教学目标就是能够正确熟悉16个汉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能依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我预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教学“朋、观、相、童、雷、香”6个生字,熟悉“立字旁”理解“观看、相通、儿童、雷雨、香花”等词语的意思。
2、初步了解两个独体字合成一个合体字的结构方法,并利用这种构字方法关心识字。
课时支配: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6个生字,理解词语,熟悉立字旁。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开火车认读2、认独生字:月、见、木、目、立、里、雨、田、禾、日。
二、自同学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想想词义。
三、检查自学状况,学习生字。
1、用卡片检查读音。
抽读、带读、开火车读、齐读2、说说你学会了哪个生字,是怎样记住的?朋:什么结构,偏旁是什么?谁是你的伴侣?观:什么结构,又做偏旁留意什么?相:什么结构,木字做偏旁有什么变化?扩词童:教学“立字旁”几月几日是儿童节?雷:什么结构,“雨”字做偏旁要留意什么?你能用“雷雨”说一句话吗? 香:什么结构,偏旁是什么?扩词。
四、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
2、抄写生字。
其次课时教学目标:复习字词,进行巩固练习,听写词语。
教学过程:一、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写出同偏旁的字(作业p1、3)二、填一填(课堂作业第1题)三、卡片认读生子,在把结构相同的字写在一起。
(课堂作业第2题)四、抄写词语五、读写句子(1)读一读两句话。
(2)打开课堂作业,读拼音写汉字。
六、听写词语。
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朋、观、相、童、雷、香;了解这6个生字的结构;理解6个词语。
2、学习4个偏旁:“又”、“木”、“雨”、“禾”。
3、学习两个句子。
课时支配:2课时。
课前预备:1、图一幅,画有两个小伴侣每个人各拿生字的一个部分,共两张。
2、字词卡片。
3、幻灯片若干张。
第1课时教学要点:初同学字,学习生字的结构和新偏旁。
2018春浙教版语文一下合起来 认一认一word教案
合起来认一认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从、明、灭、男、众、森、品、晶,理解“从前”“光明”“灭火”“男女”“大众”“森林”“用品”“亮晶晶”等词语的意思。
2.能区分“人--人字旁”“木--木字旁”的不同点。
3.会用“合起来,认一认”的方法学习生字,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识记生字。
4.能在实际运用中正确区分形近字。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认生字、指导书写。
2.会编厕口溜记字形。
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引发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要认识很多生字朋友,别看这些字笔画简单,但很有用。
(二)复习熟字,新旧联系。
(1)出示熟字认读:人、日、月、火、田、力、木、口。
(2)把这些独体字合起来,可以组成很多新生字。
(出示生字:从、明、灭、男、众、森、品。
晶)(3)请同学们看看这些生字,找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由两个或三十独体字组成,分别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品字形结构的字。
)(三)运用学法,尝试识字(1)回忆学法:拼拼音节,读准字音;找找变化,认清字民读读词语,造造句子。
(学生自学生字)(2)师生讨论,初识生字。
a.你认为这些生字,字音上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指名读--示范读一一跟老师读一一全班齐读--齐读所有生字]b.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可用各种办法记字形)小结:老师教大家一个好方法:编顺口漓[板书],“从”可编成“两个小人手拉手,从此成了好朋友”。
你还能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记住其他生字吗?明(日月放光明);灭(火上加横灭灭灭);男(上田下力男男男);众(三人叠罗汉,众人齐拍手);森(二木成林,三木成森);品(三口成品,品品啥味);晶(三日成晶,星星亮晶晶)。
[如学生有好的,可照学生的编]c.巩固生字。
《课堂作业》(1),看图识字,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字吗?(指名说)写在作业本上。
《课堂作业》(3),把结构相同的字写在一起。
(四)指导书写哪些字写时要特别注意,你仔细看一看,告诉大家。
师生讨论:“从”的第二笔要改成点,在田字格中写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一比认一认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学会新偏旁“门字框”,理解“工厂、广大、干什么、千年、自己、已经、问好、方向、外面、到处”等词语的意思。
2.会用“比一比,认一认”的方法学习生字。
3.能在实际运用中区分、运用形近字。
4.能任选一两个新词说写一句话。
5.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珍惜工人的劳动成果。
重点:初步学会“比一比,认一认”的方法学习绳子,从而达到巧识字的目的。
难点:让学生进一步分清形近字,辨别两个字的异同点,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认生字,指导书写,口头组词。
2.会用“比一比,认一认”的方法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明确目标
1.学习生字有很多方法,回忆一下。
2.这节课,继续学习“比一比,认一认”的方法学习形近字。
二、教学生字词语
1.出示“外——处”:比一比,有何异同?(音、形、义)
2.其余的字请大家用“比一比”的方法自己学,也可分小组学。
“广——厂”:厂翘舌音,广三拼音,组词。
你知道哪些厂?用“广大”说一句话。
“干——千”:干第一笔横,千第一笔是撇。
组词。
“已——己”:已字出头,己不出头。
用“自己”“已经”说话。
“问——向”:“问”是门字框,写时要注意先写点。
组词。
三、指导书写。
四、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选字填空,说话训练。
2.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珍惜工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听写词语。
开火车认读生字,说说这些生字的异同。
听写生字,听写方式可多样。
二、朗读课文
三、选字填空
厂广
()大工()()告()房
外处
到()()面校()()国
问向
早上,我()太阳()好。
晚上,我()月亮()好。
己已
我()经学会自()洗手帕了。
四、读写句子
1.先读句子,说说句子的意思,能珍惜工人的劳动。
2.抄写句子,不要看一个字抄一个字,注意标点。
3.写完后读一读。
五、读一读: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