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镇创业大户发展围拦养殖典型材料 精品

合集下载

农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农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农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篇一:农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农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xxxx,xx镇xx村人,原来是县医药公司的董事长。

因多种原因,离开了医药公司,返乡创业。

四处考察项目未果,村支部书记xxxx建议其找镇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唐善利主任,探讨创业项目。

xx在唐善利主任的建议下,带领人员参加了泗阳县农干校举办的创业培训班学习,明确了自己的创业方向和项目。

根据所学的生猪养殖技术以及和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联系,xx投资3500多万元成立了苏种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苏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拥有两个子公司:宿迁市银农苏钟猪养殖有限公司和宿迁市圣农苏钟猪养殖有限公司,分别坐落在xx镇xx村、沈圩村。

这是继宿迁市广源种猪养殖有限公司建成后,又一大型养猪场落户xx镇,加上50多户小规模养殖户和洽谈之中的养殖项目,使得xx镇的养殖产业已初具雏形。

苏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是由xx、张雪冰、唐善曙、薛家虎等四位外地客商申报注册。

两个公司第一期占地面积150余亩,投资3500余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元,流动资金XX万元,总建筑面积2.5万平米,存栏苏钟能繁母猪2500头,年出栏商品猪3万头,还可为入股农户及周边养殖户提供猪苗0.5万头。

苏钟猪因产仔率高,育肥速度快,胴体瘦肉率高而成为江苏省主要推广品种之一。

xx镇苏钟猪扩繁基地的建成将成为江苏省目前最大的苏钟猪扩繁基地,每年可带动入股的500名养殖户走上致富之路。

不久的将来,养殖业将会成为xx镇木材加工业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篇二:返乡创业典型材料今日返乡创业——大木厂镇马进洞村吕昌军养羊典型材料( 发布时间: XX-3-25 14:44:06 浏览量:348 ) 我叫吕昌军,家住大木厂镇马进洞村三组,现年28岁,初中文化程度,全家5口人。

我的童年和其他同龄人并无两样,在无忧无虑中成长,在活泼顽皮中长大。

步入初中后我渐渐感觉到自己和其他同学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带的粮食少,穿的衣服单,没有零花钱,放学、上学靠步行,看到骑车的同学除了羡慕外,更多的是嫉妒。

种植大户事迹材料

种植大户事迹材料

篇一:大户种植典型材料奉新县冯川镇城郊村失地菜农余家模,现年56岁,2007年投资五十万元,在宋埠镇青湖村个人承包200亩土地种植蔬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蔬菜生产经营上,他大胆研究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积极探索蔬菜种植高效新模式,解决周边村富余农村劳动力30人就业,实现了依靠科技共同致富。

该基地主产辣椒、茄子、长豆角、黄瓜、葫芦及反季节的多种蔬菜品种,每日平均供应1500-2000斤鲜菜,丰富了市民的蔬菜种类,确保市场供应,平抑了蔬菜价格,同时当地农户因土地流转获利在8万元左右。

2009年他推广的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菜,年产150吨,纯收入31.5万元,此方法省工省投入高收益,成为享誉全县的瓜薯菜种植科技标兵。

为发展“两高一优”瓜菜生产,2007以来,余家模认真钻研瓜菜种植技术,先后总结摸索出了甘蓝—西瓜—玉米—白菜和甘蓝—甜椒—玉米—香菜两种菜粮高效种植新模式,其中采用的甘蓝—西瓜—玉米—白菜模式种植20亩,平均亩效益6200元,实现效益13万元,两项合计创效益25.4万元。

同时,他还通过自己技术创新,采用嫁接技术,研究出了超大西瓜培育技术,2008年—2009年先后培育出10余个瓜重超20公斤的超大型西瓜,他将自己研究的技术和新模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群众,先后接待周边群众参观300余人次,带动农户150户,带动推广“四种四收”高效种植模式1000亩以上,新增经济效益300万元以上。

他致富不忘众乡亲,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几年的种植经验介绍给同村及周边村百姓。

同门兄弟人余家水家贫如洗,两年前,余家模得知余家水有种植大棚蔬菜的意向后,主动借5000元帮助余家水2亩大棚辣椒,当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

如今,余家水三间土房已不复存在,盖上了新瓦房。

得到余家模直接帮助的还有余同付、洪克均、宋士云、洪振国等12户。

在余家模的直接帮助带动和影响下,城郊村、青湖村大棚蔬菜种植户已达30多家180多亩,仅此一项每年收入可达50万元。

养殖业先进事迹材料事迹

养殖业先进事迹材料事迹

飞鸿展翅厚德载物——杨鸿德创业事迹材料人生在世,草木一秋,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无论是匆匆的脚步,还是蹒跚的步履,总会在天地间为造化的历程留下痕迹。

一个普通的灵魂能走多远,芸芸众生都在用一生的心血丈量着、实践着。

杨鸿德凭着一种信念、一份执着、一片真情、一寸爱心踩出了属于自己历史的最强音,那声音是对自己历史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满怀的信心……占地200多亩的鸿翔养殖场,见证了他的悲伤与喜悦、坎坷与成功。

勤劳淳朴的杨鸿的,以一名党员的博大胸怀和坚强毅力,谱写了一曲回报家乡、回报乡亲的创业者之歌。

杨鸿德,1964年12月18日出生于武威市凉州区大柳乡西社村,从小不甘服输的他,始终存有一个梦想,就是将来一定要上大学,一定要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在上初中和高中期间,始终把自己的学业放在第一位,一心扑在学习上,各门功课成绩几乎都居于全年级前几名。

自信上大学的梦想越来越清晰,可就是造化弄人,高考时由于几分之差落榜了……性格好强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放弃人生的梦想,反而造就了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生信念。

高考落榜后,一心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路子的他,虽然身在农村,但思维灵活,眼界开阔,不久,便在当在做起了果菜的贩卖生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先后从事了水果贩卖、农副产品收购等生意,同时,他不甘心做小本生意、富而思进的心态渐渐显露了出来。

他开始琢磨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么走……1998年8月,根据他对农副产品购销业务熟练的特点和面粉市场一直走俏的大好形式,他与妻子积极从多方筹措资金,几经艰辛、几经打击,终于在大柳乡当地开办了一家小型面粉厂,依据地名为面粉厂取名为大柳面粉厂。

企业成立了,产品上市了,由于他对面粉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他生产的面粉很容易地就被当地百姓所接受,并且在一时间呈现出产品供不应求的大好景象,企业的效益明显不断地增长着。

随着效益的增长,几年下来,由于他对面粉质量的严格把关,以及对大小商贩客户的诚信态度,吸引了兰州、临夏、西宁、新疆等地一批外地大客户,形成了一种产品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他又一次在脑海中形成了一种令他自己都无法控制的激动——他要建一座更加先进、更具规模的面粉厂。

养鸡大户典型材料【可编辑版】

养鸡大户典型材料【可编辑版】

养鸡大户典型材料养鸡大户典型材料在潜江市竹根滩镇黑流渡村,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养鸡楷模,一个依靠运销禽类创下丰厚家业,在自己富裕后带动和帮助发展全村50多户养鸡专业户,户平年增收1万元以上,使鸡养殖量比20**年前翻一番的养鸡带头人,他就是竹根滩镇养鸡状元——年仅41岁的李明强同志。

凭着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以及多年的运销经验和精明的头脑,李明强很快占领潜江禽类销售市场份额,这也给他带来了丰盈的回报,可他时刻不忘生他养他的那方水土、那里的父老乡亲。

他的心中一直酝酿着,这个机会终于被有心人等到了,20**年,全国养鸡业受疫病影响价格大幅下跌,他敏锐察觉到鸡价在跌至谷底后必将大幅上涨,于是大胆将原撤销的黑流渡村小学租赁20年,改建成鸡舍12间,同时新建鸡舍14间,孵化房一间。

购买江汉鸡苗15000只,种鸡5000 只,可年生产鸡苗6万只。

到出笼时价格果然大幅上涨,当年纯利8万多元。

有了本钱和经验,他更坚定了扩大经营的思想理念和信心,也为他带动和帮助乡亲养鸡赢得了资本,并趁低行情大量引进种鸡。

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从无到有,共有50多户养鸡户签定了养殖购销合同,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而且发展到左桥、三江等村。

在发展养殖业过程中,他非常注重科学技术的投入,依靠科学技术求发展,高薪聘请养鸡技术人才,认真钻研专业知识。

他积极配合区畜牧部门推广江汉鸡良种繁育体系和无公害畜禽标准化饲养技术,协助举办畜牧科技学习培训班,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配合饲料和快速养鸡方法,他平时自学《科学养鸡》、《鸡病防治手册》以及其他科技书籍;积极请市、镇专业技术人员和饲料厂家技术员进场指导,自己加工混合饲料,改变传统落后的饲养方法,实行科学养鸡。

在种苗方面,引进在防疫治病方面,严格执行防疫、消毒制度,鸡场内外定期消毒,推行科学的免疫程序,杜绝传染病的发生,饲料报酬与出笼率较高。

致富不忘乡亲,李明强的科学养鸡在竹根滩镇树立了榜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养殖大户事迹材料五篇(全文)

养殖大户事迹材料五篇(全文)

养殖大户事迹材料五篇(全文)养殖大户事迹材料篇一陈建能于2003年在村委会工作,担任团支书一职、平时完成好村会的各项工作之余,利用空闲时间,从事渔业、生猪方面的养殖。

农业的发展随时代步伐而改变,简单的病害都依靠科学,不能以传统的防治办法,既费时又担误防治的适合期,他结合实践与交流经验,听取科技人员推广新出产的药品进行对症下药,做到事到功倍。

在经济市场的环境下,以最小的空间创造最大经济利润、投资少获利多是农民朋友最大的心愿。

前年的生猪市场价格下滑波动比较大,亏损现象比较严重,在此期间他亏损基本为零。

原因是采用一条龙的效益生产,即由母猪到商品猪出市都是自产自养,可以从中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相应减少仔猪死亡率而提高效益。

今年生猪价格高涨,他采用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平均每头猪可增多200元的利润。

在渔业、生猪养殖取得较好效益的同时,他没有忘记昔日传授自己养殖优质鱼和饲养生猪技术的养殖户,他决心帮助他们更早走向致富之路:一、迅速将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向全村推广,与群众共同致富。

二、更好地帮助饲养户掌握好技术,扶持生猪饲养。

他把自己在生猪自繁自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向当地的养殖户推广。

向本村生猪饲养户介绍技术关键所在,推广生猪自繁自养技术。

在一年的推广期间,本村现进行自繁自养的养殖户有20多户,年增长利润约60万元。

良好的政治作风作为村委干部必须具备,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努力改造人生观、世界观,事事走在群众的前面,在平时岗位上做好群众表率,发挥党员的先模范作用,绝不参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养殖大户事迹材料篇二徐发青,山东省莘县古云镇徐庄村村民,现年52岁,被当地群众评为“养鸭致富能手”。

工作中,他务实创新,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生活中,他乐于助人,热爱集体,无私奉献;是新时代里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勤学苦干,成就致富梦梦想,如何启程?一个农民的梦想,又如何实现?徐发青同志给了我们一个最生动、最完美的回答。

养殖先进事迹(共8篇)

养殖先进事迹(共8篇)

养殖先进事迹(共8篇)养殖专业户先进事迹-苏颖万粉粉,女,汉族,1972年7月生,家住葛崾岘办事处辛龙口村南庄组村民,办事处养殖专业户。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何况对于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通过一个多月的市场调查,她发现养猪行业是较为适合自己开发的路,她瞄准养猪行业后,说干就干,她拿出近万元的积蓄,修建了养猎场,买来5头母猪和10头仔猪,买来养猪技术书籍进行自学,打算摸索经验,开始养猪的探索,她一门心思钻进了养猪场里,她请来畜牧站的同志教她为猪打针,为学打针,万粉粉不知打坏了多少针筒,到打了针也不知道。

通过自学判断生猪病情,自配饲养,有时候,碰到母猪产仔,滞守在母猪产房里,直到天亮,24小时照顾母猪。

但当年,由于市场行情欠佳,夫妻二人辛苦一年,不仅不挣钱,还亏了一千来元,但夫妻二人均掌握了较扎实的养殖技术。

当年,许多养殖户由于亏损,将母猪卖了,外出打工去了,万粉粉却做了丈夫的思想工作,再拿出了打工积蓄2万多元,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第二年,共出栏仔猪150余头,商品肉猪100余头,正赶上牲猪价格上扬,夫妻一年纯收入达4万余元。

使他们尝到了养猪的甜头。

自2010年来,牲猪价格较为稳定,万粉粉的养殖规模达到了,年产商品肉猪,50余头,仔猪65余头,年产值在8万元左右,通过几年1的摸索,万粉粉练就了养猪好技术。

自己也通过养殖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致富不忘乡亲,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

“多帮帮乡里乡亲,他们找个钱不容易”。

万粉粉总是这样对自己的丈夫说,她们家出售小猪时,总是事先打好防疫苗后,再付猪款。

这样做既解决了困难群众无钱购猪的难题,也促进了周围群众养猪的积极性。

周围群众看到她通过养猪致富后,也想办自己的养殖场,她就把自己养猪的本领手把手地教给许多养猪户,帮助他们选购育种,制定饲料配方,规范疫病养殖技术。

多为别人做些实心事”,她总是这样对自己丈夫讲。

她让自己的丈夫到新养殖户家中帮助建场,购猪,一到养殖户家就是多半天,她从不叫苦叫累。

高素质农民养殖事迹材料

高素质农民养殖事迹材料

高素质农民养殖事迹材料一、引言高素质农民养殖事迹材料是指在农村养殖业中,表现出色的农民个人或团队的事迹。

他们通过科学养殖、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事迹不仅展示了高素质农民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也为其他农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素质农民养殖事迹的材料,以期激励更多人投身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

二、事迹概述1. 养殖大户王某某:王某某是一名在农村养殖业的成功典范。

他通过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引进优良的养殖品种,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了养殖效益。

他还带领其他农民共同发展养殖业,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

2. 科技创新团队:某农村的养殖科技创新团队,由一群热衷于养殖业的农民组成。

他们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开展养殖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了养殖业的科技含量和产业水平。

他们的成果不仅推动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还对周边地区的养殖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3. 农业合作社:某农村的农业合作社,以养殖为主导产业,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养殖技术培训、合作养殖、共享资源等方式,提高了农民的养殖技能和产业规模。

合作社还开展养殖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事迹亮点1. 科学养殖:高素质农民在养殖过程中注重科学养殖,他们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了解动物生长规律,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和管理模式,提高养殖效益。

2. 技术创新:他们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养殖技术和方法,通过实践和总结,不断提高养殖业的科技含量和产业水平。

3. 产业升级:高素质农民积极推动养殖业的产业升级,他们引进优良的养殖品种,改善养殖设施,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4. 带动致富:他们通过自己的示范和引领,带动其他农民共同发展养殖业,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事迹启示1. 养殖业的科技含量:高素质农民养殖事迹告诉我们,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朱爱峰典型材料

朱爱峰典型材料

百折不挠闯新路产业兴农领民富——三闸镇朱爱峰典型事迹朱爱峰,男,39,三闸镇庚名村党支部书记。

几年来,朱爱峰立足本村实际,艰苦创业,潜心致力于发展玉米制种和养牛特色产业,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帮民富,积极带领全村群众走出了一条兴村富民的路子。

艰苦创业求真经百折不挠成标兵初中毕业后,朱爱峰不甘心从事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经营,他大胆探索、勇于尝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亲戚家中发现了《大棚蔬菜栽培》、《特种经济作物栽培》、《特种水产养殖》等农业技术书籍。

出于好奇,他便把这些书籍借回家中,在闲暇之际拿几本翻看几页。

边看边想,种养什么才能赚钱?随后,他跑遍了市区经济发展较快乡镇,在养猪、养鸡、养牛、花卉等经验丰富、效益可观的大户那里,虚心请教种植、养殖经验,经过反复学习、考察,最后他决定在自家地里种植蔬菜。

在说服家里人后,他东拼西凑借来1000元在自家的地里种了一亩多的常规蔬菜。

由于缺乏经验,又采用的是传统种植方式,致使蔬菜品种单一、产量不高,上市季节不当,加之规模小,信息不灵,根本就无经济效益可言,他失败了。

2003年,在报纸上他看到了玉米制种在东北、沿海市场供不应求的消息,他在家粗略与大田、带田玉米进行比较计算,在人工、费用投入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以他家现有土地平均亩产玉米可达到500公斤左右,按制种市场价每公斤收购价2.5元计算,亩均收入达到1250元以上,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

当年,他有冒着试试看的心思,把自家8亩多地全部种了制种玉米。

在自已精心经营、主动联系商家下,当年秋天他以种植年突破1万元的收入大关,兴致勃勃的挖到了自己“第一桶金”。

扶贫帮困传富经乐于奉献播爱心艰苦创业,靠制种玉米富了的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乡亲们。

2005年,在他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他靠着自己经商的经验和人际关系,把发展玉米制种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积极创市场、寻订单,与甘裕、祁连等种业集团签订4000亩玉米制种合同。

玉米制种产业的成功推广,为该村寻找到了一条促农增收的路子。

农村养猪大户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养猪大户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养猪大户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养猪大户先进事迹材料:
1. 刘氏养猪大户刘先生,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经验积累,成功打造了一家规模庞大的养猪场。

他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用大数据统计来分析猪只的需求和成长趋势,有效提高了猪只的养殖效益。

2. 张氏养猪大户张太太,她以家庭养猪为起点,通过不断拓展和扩大规模,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养猪大户。

她注重猪只的健康管理,定期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有效防止了疫病的爆发,提高了猪只的生存率。

3. 王氏养猪大户王先生,他致力于绿色养殖,采用有机饲料,杜绝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保证了猪肉的品质安全。

他在养殖过程中注重环保,建立了合理的粪污处理系统,避免了污染环境。

4. 陈氏养猪大户陈先生,他通过与周边农户合作建立了养猪合作社,在产能、销售和尿素地基等方面互相支持和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5. 李氏养猪大户李先生,他注重养殖创新,引进和推广了新养殖技术和品种,不断提高养猪的产量和品质。

他积极带领当地农户学习新技术,提高了农村养猪业的整体水平。

这些农村养猪大户以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养猪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
的繁荣。

他们的事迹鼓舞着更多的农户和农村养殖从业者,为推动农村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养殖业典型材料

养殖业典型材料

养殖业典型材料养殖业是指人类通过人工繁殖和饲养动物,以获取肉类、蛋类、奶类、皮毛等产品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在养殖业中,常用的材料有以下几种典型材料。

1. 养殖场养殖场是养殖业最基本的设施,它是养殖动物的场所。

养殖场的建设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建造合理的栏舍和设施。

栏舍可以根据养殖动物的需求进行设计,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饲养空间。

2. 饲料饲料是养殖业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它是养殖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饲料可以分为精料和粗料两种。

精料通常由豆粕、玉米、鱼粉等原料制成,提供动物所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

粗料通常由青草、秸秆等植物材料制成,提供动物所需的纤维素和粗蛋白等物质。

3. 养殖设备养殖设备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工具,它包括喂养设备、饮水设备、排泄设备等。

喂养设备可以根据养殖动物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喂养器具,提供适宜的饲料。

饮水设备可以确保养殖动物有充足的清洁水源。

排泄设备可以有效处理养殖动物的粪便,减少环境污染。

4. 养殖技术养殖技术是养殖业的核心,它包括养殖动物的繁殖、饲养、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可以提高养殖业的效益和产量。

养殖技术可以通过培训和指导,传授给从业人员,提高他们在养殖业中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5. 养殖品种养殖品种是养殖业中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养殖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在养殖业中,常用的养殖品种有肉牛、奶牛、猪、禽类等。

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生长速度、繁殖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养殖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

养殖业典型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利用典型材料,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饲养效果,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产量。

同时,养殖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引进新的典型材料和技术,提高养殖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

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

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9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吧,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

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养殖户先进事迹材料1杨娟花,女,白族,中共党员,生于1982年6月,现年38岁。

2003年开始养猪创业,在从业的16年间,始终心系地方发展,以带动地方发展的初心、铁杵磨针的恒心和不胜不休的决心,依托云龙县长新优质生猪产业协会这个平台,带动长新乡1000多户农户发展生猪养殖业,走出一条依靠产业发展脱贫的“造血”式扶贫之路。

一、攻坚克难,夯实致富平台杨娟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出生在云龙县长新乡丰华村,家中历来务农为生。

初中毕业后,因家中经济困难没有继续读书,转而在集市上做起小买卖。

2003年杨娟花用自己的所有积蓄盖起了属于自己的猪圈,走上了养猪创业的道路,历经了资金的制约、技术的难关和市场的考验,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了成功。

在赚到第一桶金之后,乡亲们纷纷向她求取致富经。

她从小因为家庭困难而得到过乡亲们的不少帮助,对乡亲的贫困也感同身受,她立志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父老乡亲摆脱贫困。

2006年,她牵头成立了云龙县长新优质生猪产业协会,旨在抱团经营、分享养殖技术、带动农户发展产业致富。

协会成立后,她从资金、管理、科技推广三个方面筑牢产业发展平台。

1.协调资金。

农户发展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就是缺乏启动资金。

愿意加入协会的会员几乎都是村里经济条件最差的,没有存款,迫切想加入协会改变现状。

杨娟花通过政府了解到惠农贷款政策,每天起早贪黑,往返于银行和农户之间协调贷款。

历尽周折,终于争取到每户5万元的贷款,养殖户用来购买猪圈的材料款,并积极出力建造猪圈。

养殖户猪圈盖了起来,却没有周转资金,没人愿意给农户赊销生产资料,于是她又用自己猪场赚到的钱无偿提供给农户购买种猪、饲料,等到农户赚了钱再归还。

吴克华典型材料

吴克华典型材料

艰苦创业求发展致富不忘众乡亲—三闸镇海华养殖场总经理吴克华吴克华,男,46岁,是三闸镇高寨村普普通通的一个农民。

八十年代开始打工、创业,通过党的富民优惠政策,借着河西百万肉牛基地建设的东风,2009年,经过多方筹措资金,在得到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后,在高寨村投资新建海华肉牛养殖场,现已初步形成年存栏1000多头、年产值1000多万元的养殖规模。

通过精心经营,虚心学习,及时掌握最新养殖技术,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经济效益日趋明显,2009年,被区委、区政府政府授予“农村致富带头人”称号。

大胆迈出第一步创业路上艰难多初中毕业的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刚开始,他在张掖市化肥厂上班,而面对的工作也只有一项,那就是拉煤,工作很辛苦,很脏,也很累,还要经常倒班、加夜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都凭借自己的毅力努力坚持了下来。

从1992年开始,看到周围的很多人都在出去搞粮食运销,收入还很不错,于是,凭着几年上班的积蓄,他走上了粮食运销之路,风里来、雨里去的一干就是近10年。

2000年以后,随着从事该行业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加之粮食运销成本加大,行业利润也随之减少,2002年,他毅然跳出粮食运销行业,转向经营木材生意,同时还兼顾着搞建筑、绿化,一直到2008年。

在这二十多年当中,有过艰辛,经历过风风雨雨,遭受过很多打击,同时也享受过成功后的喜悦。

二十多年中,他掌握了不少经商的技巧和经验,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人脉资源。

近几年来,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精神都是鼓励和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和投入力度,保证农、林、牧、渔业合理、有序发展。

2008年初,他无意中从电视和网络报道上看到肉牛养殖近几年发展前景广,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显著,再加上他镇实施全民创业年活动,对有创业意向集体和个人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诸多优惠政策,培育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鼓励大家积极创业,让他一下子有了心动的感觉,经慎重权衡、考虑之后,他毅然决定寻求政府的支持,并通过多方筹措,于2010年1月新建张掖市三闸镇海华养殖场,建成钢屋架牛舍3栋,初步形成了每批存栏300头以上,每批收入300多万的养殖规模,年收入达到70多万元。

村级产业振兴典型事迹材料

村级产业振兴典型事迹材料

村级产业振兴典型事迹材料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农村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某县老王镇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它坚守着农村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走出了一条全新的产业振兴之路,成为了一道村级产业振兴的闪光榜样。

老王镇主要以农业、畜牧业和渔业为主导产业,但是在农村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老王镇也逐渐认识到单一的农业不再能够满足村级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决定打造一个全新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选址首先考虑就近的生态环境,其中区别于其他特色小镇的一点就是保护生态环境,注重绿色生态的构建。

在农村产业的基础上,老王镇发掘资源以拓展文化、旅游、休闲等多元产业,以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目的,不断提升整个区域的综合素质。

通过市场调查和项目评估,老王镇旨在在健身、休闲、娱乐、文化、美食等方面注入新元素,推动全域经济的发展。

应该说,老王镇取得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其中也曾面临困难和挑战。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市场分析不足,造成一些投资度过分散,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

不过,在遇到困境的时候,老王镇没有放弃,更没有停步,他们在研究市场、把握顾客需求方面下了更多的功夫,独辟蹊径,实施多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举措,最终赢得了市场和顾客的认可。

综上所述,老王镇在农村产业振兴的道路上,以农村经济发展为方向,依据区域特点实施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特色民宿和美食,引进体育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元产业模式,推动老王镇的复苏和发展。

老王镇的产业振兴之路可谓是艰辛卓绝,也为其他村镇提供了极为具有意义的示范。

如今,老王镇不仅实现了乡亲们的脱贫致富,也为当地吸引了大量人才,并且成为了一个新型的特色小镇。

首先,在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带动村镇经济发展方面,老王镇的成功经验在于秉持生态优选、功能协调、文化传承的理念,依据当地特点,从村镇产业布局、旅游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多个方面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色山水小镇”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老王镇将悠闲的田野风光和自然山水相结合,借助文化和历史,创造出了一种清新自然、诗意美好的绿色生活方式,并利用“农旅融合”的经营模式和丰富的休闲、娱乐以及文化体验活动,鼓励人们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和风味。

“三富爱民”典型材料

“三富爱民”典型材料

“三富爱民”典型材料2003年开始担任灌涨镇岗头村支部书记。

干支书前,我一直做着自己的生意,先是办起了小型酱菜厂,后来又在灌涨街上开起了照相馆,同时组建了30多人的建筑队,积累了近百万元的资产后,我又在东莞投资300万元建立了兴旺童鞋厂,一年收入40多万元。

可这时候老家岗头却是一个班子瘫、治安乱、经济穷的落后村:村部房子露着天,院里茅草架腰深,村组干部干的是“义务工”。

工业是铁匠铺,第三产业是“双代点”。

自己虽然富了,但听说生我养我的家乡还是老样子、群众还是一穷二白时,心里觉得怪难受。

20**年,镇党委开始做我工作,让我回村任支书,家属强烈反对:自己生意做的好好的,为啥要回去活受罪。

正当我反复思想斗争时,镇党委书记王华同亲自找到我说:“个人富了是本事,但是作为岗头村一名党员,领着岗头群众也富了才能显示你的社会价值。

”一席话说到了我的心窝里,个人挣多少钱够花?于是我就下定决心,就冲着领导对咱的信任,非得回去干出个样来。

任职五年来,我带领岗头村的党员群众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强村富民的发展路子。

群众年人均纯收入由20**年的1700多元,发展到现在的4000多元,岗头村被确定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我本人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县功勋村支书。

回顾这几年来走过的路,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引领群众致富,首先得凝聚人心,让群众对你信服20**年8月,我回到了岗头村走马上任。

得知我回村担任支部书记,群众看我的眼神各色各样,甚至有个别党员公开说:出去几年挣几个钱,也想回来弄个官当当,这官能是恁好当的。

面对群众的复杂心态,在当天党员会上,我向全体党员郑重表态:“我樊应杰今天回来是为大家服务的,绝不是发个人财,等岗头村发展起来,大家都富了,我还可以走,绝不会带走岗头村一根柴禾棍。

”多年的经商经验让我深刻认识到,岗头村乱就乱在一个穷上,穷就穷在一个懒上,必须首先改变不思进取的坏习惯,引导大家振作精神,狠抓发展。

为此一上任,我就烧了三把火。

创业成功案例王族伟--创办生猪养殖场

创业成功案例王族伟--创办生猪养殖场

创业成功案例王族伟--创办生猪养殖场一、基本情况王族伟, 男, 旅游学院20xx级导游与旅行社经营管理专科班学生, 20xx年毕业. 在谈到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罗京村委会美杏村的生猪养殖场时, 王族伟的脸上写着满足. 可以看出, 经历创业初期的种种困难后而取得的成果, 显然美比雨后的彩虹般绚丽. 面对着我们侃侃而谈的创业经历, 王族伟总结其成长之路, 可以归结为:创业在于平淡, 成功在于漫长, 成功的路上要耐得住寂寞.二、创业过程伴随着全国高校扩招的扩大化, 全国各地拉开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求学篇章, 全民综合素质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大学毕业生随处可见, 但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考验, 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触发了王族伟构思已久的创业想法. 当时他还是一名在校的大二学生, 带着刚刚萌芽的想法和目标回到老家与家人商量要开展生猪养殖业, 刚开始受到家人的极力反对和外界人的讥讽、嘲笑, 但是王族伟还是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并充分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全面分析了生猪养殖的理论可行性, 说服家人投入到创业队伍中来, 以创业带动就业, 一人致富可以带动全家、甚至可以带动全村.王族伟对创业的坚持不懈最终打动了家人, 有了家人的支持, 王族伟就有了更大的创业动力和创业资金, 创业之路迈出了踏实的第一步.在王族伟的生猪养殖创业计划书里, 把创业划分为三个步走, 第一阶段为准备、实验阶段, 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为生产发展、深加工与销售阶段, 并详细规划了各个阶段的发展蓝图, 初步设想实现三个步骤需要十年的时间.20xx年11月王族伟正式开始创业(生猪养殖), 在实现第一阶段过程中花一年多的时间(20xx年11月——20xx年3月). 在这至关重要的起步阶段里, 完成了创业初始阶段必须要具备多项条件, 如资金、技术、场地、原料、管理人员等. 创业的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王族伟积攒多年的零花钱、压岁钱和上大学后打工积攒的钱, 一共是四万元. 带着初始的梦想和资金, 他开始了一步步的摸索和操作, 每天起早贪黑的投入到建设厂房和采购, 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爬滚打, 筹建了场房二十间, 引进十头优质母猪, 生猪养殖场规模存栏一百五十头, 年出栏可达三百头左右. 王族伟的生猪养殖场主要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发展生产, 所谓的自给自足就是自己养母猪然后进行繁殖发展, 母猪产仔主要供自己饲养, 这样的饲养方式准确的说可以确保零损失, 而母猪产仔一次一般在12头左右, 从乳猪到商品猪出栏的饲养时间大概需要七个月的时间, 超出七个月就会亏损.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 王族伟坚持每天都在养殖场做好养殖记录和生产日记, 母猪、仔猪、种猪、肉猪、商品猪等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和喂养方式, 做好猪的养殖记录, 并投入大量精力在做好卫生防疫、消毒隔离、饲养人员的技术指导、饲料的调配、销售等一系列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xx年4月由于生猪养殖场的繁殖速度在迅速增长, 成效良好, 原有的场房和设备、场地已经远远不能承载现有的发展规模, 王族伟再次筹集、投入10万元的资金扩大养猪场规模和更新设备,使之现有猪场规模, 同时存栏量为500头, 年出栏量为1200头左右, 引进母猪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加, 由20xx年开始时的10头增加到100头左右. 以此同时顺利的完成了第二阶段发展. 第二阶段的顺利发展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 无论是资金、技术、人员管理都走向了成熟, 王族伟的养殖场初见成效.从20xx年4月的第二阶段发展至今有着向上发展趋势,商品猪的数量增加, 优良品种和外来的技术也得到引进, 最主要的是得到政府的扶持. 王族伟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充分把养殖场的现有规模发展好, 为三年后的第三阶段的生产发展、深加工与销售奠定基础.第三阶段主要以生产发展、深加工与销售为主导, 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 在养猪场的基础上, 成立一家屠宰场, 进行深加工, 争取往外地市场销售. 同时王族伟多方研究对生猪养殖场的粪便利用, 在政府的统筹扶持下, 建成了沼气池, 形成了良好的循环系统.王族伟生猪养殖场从20xx年至今共投入成本16万元整, 现有存栏量为480多头(不含母猪), 生猪养殖场的规模从原有4亩地扩大到现在10亩地, 每头商品猪从出生到出栏需要7个月的时间, 平均每头体重在110公斤左右, 每头猪的成本为800到1000元左右, 主要倾向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及饲料价格波动, 三年来共出栏生猪(商品猪)800头左右, 平均每头的利润在300----500之间波动.三、总结与点评创业在于平淡, 成功在于漫长, 成功路上要耐得住寂寞. 这是几年来王族伟感悟最深的一句话. 创业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 一个具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能否最终走上成功创业之路, 与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在激烈的挑战和竞争中胜出有着直接的关系. 同时, 创业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所以大学生是否自信、能否在挫折和失败中重新振作, 对于创业能否成功至关重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要转变观念, 从实情出发, 找准位置, 要有坚强的毅力, 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 克服眼高手低的思想. 坚信: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认定了目标, 持之以恒, 就一定会成功.在创业过程中要抛开面子的问题, 要做到:定位很重要, 起点无所谓;坚持很重要, 困难无所谓;发展很重要, 大小无所谓;心态很重要, 人言无所谓.要想创业成功, 一是要善于学会学习, 为人生处处都是学问, 在学校要精于学业, 勇于实践, 在创业中更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二是要敢于创新, 不断变化, 始终走在社会变化的最前沿、行业的前列;三是要勇于承担责任, 作一个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人.。

养殖创业事迹材料

养殖创业事迹材料

养殖创业事迹材料近日,我们走进位xxx村1组的xx养猪场,只见宽敞的猪舍内,用条石板隔成的20多间猪圈很干净,闻不到一丝臭味。

膘肥体壮的猪听到声响后,将两只前蹄搭在石板上“嗷嗷” 直叫,主人撮了一瓢饲料倒入猪圈,大肥猪便争相抢食。

这个养猪场的老板叫xxx,今年49岁。

13年来,他从3间简易猪舍、10头猪,发展到如今占地200余平米的养猪场,终于圆了自己的致富梦。

榨油坊老板转行养猪。

xxx之前在家开榨油坊,乡亲们将油菜籽送到他的榨油坊加工成菜籽油,旺季的时候每天要加工2000多斤菜籽。

随着种植油菜的农户逐渐减少,前来加工菜籽油的人也越来越少。

xxx觉得养殖生猪这个行业不错,于是决定改行。

2003年,他将榨油的机器转让了,妻子谭代会虽然心里没底,但对丈夫的行动非常支持,“养猪不轻松,活路繁杂得很,天晴下雨都要为猪的草料操心,一年到头都没有休息时间。

” 刚开始,xxx买回养猪方面的书学习技术,遇到难题就到南雅镇畜牧兽医站搬“救兵”,一些小问题他都能自己动手解决,“养猪时间久了,就晓得哪些方面该注意,措施做到位了,养起猪来很顺利。

”开面坊降低养殖成本。

xxx把养猪赚的钱用来扩大养猪场,还将自家的房子建成楼房,让全家人住进了“安乐窝”。

“养猪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xxx说,13年养猪经历让他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在猪崽价格不断上涨,生猪价格时有回落的时候,我把饲料成本除开,人工钱不算,就只能保本。

” 在xxx家里,记者看到用塑料袋装好的挂面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木板上,足足有300多斤。

“你们家办养猪场还开面坊?”记者有些惊讶。

“前几天才做的挂面,卖了100多斤,周围的人都喜欢买我家的面条。

”谭代会说。

原来,xxx利用自家楼顶宽敞的优势,购置了一台挂面机开起了面坊,收购的麦子做面,麦麸就用来做猪饲料。

“养了这么多年的猪,活路做顺手了。

”xxx说,开面坊是降低养猪成本的一种方法,卖挂面还能增加一部分收入。

总结出科学养猪经验。

乡村振兴先进典型材料2000字

乡村振兴先进典型材料2000字

乡村振兴先进典型材料2000字一、村办企业:巨细无遗的精准帮扶位于江西省的南昌市安义县有着一个叫做桐山村的山区村庄,这里的村民们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经济来源。

然而,随着国家推出乡村振兴战略,桐山村开展了一项叫做“村办企业”项目,引起了广泛关注。

桐山村通过整合当地的生产力资源,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并通过技术培训和市场开拓等方式,帮助村民们提高种植技术水平,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

这不仅为村民们增加了收入,也带动了周边村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乡村经济发展示范。

此外,桐山村还积极引入了各类企业,提供就业机会,助力当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二、种养结合:走出一条独特的致富之路在河北省的邯郸市广宗县,有着一个叫做大蒸村的村庄。

过去,大蒸村的村民们主要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要生产方式,收入有限。

然而,当地政府引导村民们发展“种养结合”项目,开启了一条独特的致富之路。

大蒸村结合当地的地理优势,发展了种植水果和养殖牲畜的产业。

村民们通过种植水果如桃子、葡萄等,以及养殖牲畜如猪、牛等,不仅使自己的收入得以增加,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助力了当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如今,大蒸村已经成为一个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受到了各地关注和学习。

三、乡村旅游: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有一个叫做白果乡的小山村。

过去,这里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艰苦。

然而,当地政府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改变了当地的发展现状。

白果乡利用当地的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将传统的风景区改造成了一处集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和生态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

通过开展旅游项目,不仅为当地居民增加了收入,还带来了就业机会,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四、生态农业:实现绿色发展在浙江省临安市,有一个叫做下兴村的山区村庄。

过去,这里的农民们主要从事传统的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不当导致了土地退化和环境污染。

养鸡大户的先进事迹

养鸡大户的先进事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养鸡大户的先进事迹篇一:养鸡专业户事迹材料养鸡专业户事迹材料科学养鸡结硕果访xx镇东场村养鸡专业户xxxxx镇东场村35组xxx今年50岁,家庭3口人,孩子上学待业。

夫妇俩从1992年养鸡5000只开始到20XX年养鸡15000只,全部实现自动化,饲料进场,鸡蛋、鸡粪出场,车来车往,川流不息,在东场村树立了现代化养鸡的好典型。

xxx养鸡的成功,靠科技投入减轻劳动强度,靠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经济效益,靠勤劳苦干减低成本开支。

他已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

一、靠科技投入,减轻劳动强度。

xxx在农村长大,祖辈种地为生,养鸡以前,在自家地上长了4亩地桃树,相信科学,结出的桃子无虫蛀,桃大桃多,路过的行人总是停下车来观看,不少人掏钱购买品尝,实践中,他感到种桃树仅能解决油、盐、酱、醋,不能致富。

1992年产生了养鸡致富的念头,一次购回5000只苗鸡进行人工饲养,一次获利2万多元,尝到了甜头,xxx不断向养鸡大户学习取经,向书本学习,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实现了蛋鸡养殖从圈养发展到笼养,从人工养殖到半自动化再到自动化养殖,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二、靠规模养殖,增加经济效益。

篇二:养鸡厂场长创业女明星先进事迹材料养鸡场场长创业女明星先进事迹材料郑玉梅,45岁,大羊乡西南村人。

20XX年投资60多万元,建起咏梅养鸡厂,年均纯收入40万元。

为使农民共同致富,又成立了咏梅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实行“四统一”,降低了养殖风险。

目前,有社员400余人。

为延伸产业链条,引进泰银食品有限公司,形成了公司+基地的养殖模式,保证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郑玉梅同志事迹材料郑玉梅,44岁,党员,大羊乡西南村人,西南村兽医防疫员。

20XX年开始从事肉鸡养殖,20XX年兴建了咏梅养鸡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带领群众成立了大羊乡咏梅畜禽养殖合作社,带动全乡乃至整个东平县的畜禽养殖事业发展,在带领群众致富的道路上,写下。

导和学习实用技术的点拨下,第一批肉鸡出售后就见到相当可观的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创业大户发展围拦养殖典型材料
风景秀丽的洪泽湖,素有日出斗金之美称。

每当朝阳升起,你就可以看到洪泽湖西南砖坝滩边围纵横、波光闪闪、机声隆隆、鱼船点点、辛勤的渔工们满载着个大体肥的鱼蟹正朝湖边驶来,丰收的喜悦之情言于益表,南来北往的商贩已驱车等候接货。

凡是路过这里的人们,无不赞叹拓荒淘金人葛加宜,是他给家乡绘制了又美又靓的丰收蓝图。

1974年毕业于渔沟中学的他回到贫脊的黑土地—金圩村,他面对家乡的现状,没有气馁,他暗下决心要改变这一穷二的家乡,他带领村民们打圩筑堤、改造农田,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海花一号花生、北上山东购回新红星苹果苗,帮助乡亲们解决了温饱。

由于他工作出色,很快被领导从工作队里抽调到乡镇工作并成为一名出色的乡科级干部。

20**年他因身患眼疾致残被调到县民政局任残联主席、现已病退二线。

但是他身残志更坚,20**年经他实地考察和多方论证,怀着图报家乡、建设家乡、造福人民的雄心状志,毅然决定投资开发洪泽湖荒抚滩地搞围栏养殖。

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家人和亲友时,立即遭到反对,有人说;洪泽湖是悬湖,十年九干,无法养殖、有人说;你身为国家公务员,家庭收入稳定够吃够穿,小孩考上大学,都已成家立业,自己左眼球摘除,何必看着清福不享去自找苦吃。

亲友的反对并没有动摇他的信念,他决心大胆地试一试、闯一闯。

通过几轮竞争,他以21万元的高价获得了砖坝滩水面15年的承包径营权。

成为“滩途承包的主人” 后,葛加宜首先完完整整地通读了《渔业法》、《水法》、《水资源保护条例》、《经济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并将主要条款摘录下来,以提高自己依法开发滩途、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本领,并先后到泗洪临淮、上海崇明岛、安微巢湖等地考察学习围栏养殖、鱼虾蟹混养等先进技术,他还自购很多养殖方面的科技书藉,积极参加县农校组织的每次培训,他把3000亩水域作了精心规划、合理布局,他从安微购回刺槐作了处理后打桩围,大的百拾亩、小的十几亩、精养的几亩、排列整齐有序。

当年围栏当年他就投放了崇明长江系正宗蟹苗5000斤、各种规格的鱼苗上万斤、龙虾苗边收边放养,在他的科学精心伺养管理下,当年就取得了很丰盛的收获。

科学是先导、管理是保证。

葛加宜牢记这个信念。

20**年他聘请了段广佩为渔技员并兼任常务经理,他雇用了20名会用船、懂养殖的家乡农民工,买了100吨水泥大船放在湖区并装修一新作为管护用房、在西岸边盖起了六间交易、生活用房,为渔工配备了通信用具,全天候进行管护,他自己长期坚持吃住在湖里、坚持每天巡逻查看栏破损,鱼虾蟹生长情况、遇到鱼蟹有异样他宁可个饭不吃也要处理好。

目前他的养殖区域内是龙虾红、螃蟹状、鱼正肥。

每天清晨都是摩托装、小车运,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致富不忘众乡亲、为民造福是根本;葛加宜富了不忘家乡父老,几年来他自费雇用大型挖崛机、夹泥船为洪湖、都管村清理排灌大沟上万米直通洪泽湖心,解决村民抗旱用水问题,同时也方便了自己捕捞作业和养殖的水源问题,并拉近了干群鱼水情,他协助农电冂架设5公里线路至湖心以备特大抗旱之用,他常年支助无臂特困户索中余现金上千元、他支助湖上小学课本书藉、他雇用的20名农民工都是泗阳迁来的贫户、他侩欠上万元鱼蟹牧给贫困小商贩、他把国旗插在湖面四周、他为培训村免费提供午夕、他还准备为洪胡村老年活动中心提供健身器材。

他的行动受到周边干群的拥戴。

葛加宜打算下一步把洪泽湖砖坝滩养殖区建成为精养化、箱化、生态化示范区、一个水更清、景更美、鱼更肥、蟹满黄的集旅游休闲观光垂钓与一体的生态养殖示范区将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当你撑船淌泮在波光鳞鳞的湖面上,不由得就唱起了“洪湖水,浪打浪,一鱼虾一粮” 的精典歌谣而淘醉其中。

以下文章能为您提供更多参考
∙[典型材料]村环境整治工作典型材料(2019年11月11日)
∙[典型材料]街道创新社会管理典型材料(2019年11月11日)
∙[典型材料]县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典型材料(2019年11月11日)
∙[典型材料]养鸡大户典型材料(2019年11月11日)
∙[典型材料]人口计生政策实惠与扶助家庭典型材料(2019年11月11日)
∙[典型材料]为老服务协会典型材料(2019年11月1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