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而数学教育作为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随之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2017年,新课程标准正式实施,为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指导。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把握新课程标准,进行实际的教学实践,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认识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指导,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我们要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了解每一个知识点和能力要求,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要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原则,明确在教学实践中的贯彻落实。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启发式的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调整。
与以往相比,新课程标准在内容上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突出数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注重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规律和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方法也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和题海战术,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探究中建构知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注重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也要注重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实战演练的开展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战演练。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1为了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注入新的活力,本学期初校长要求全体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
为此理科教研组在第三周教研会上提出理科组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经过了为期四周的学习和思考,我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改革目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作为出发点,教师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不是作为一个居高临下的管理者。
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都活跃起来,使学生学会了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从而喜欢上数学。
教师应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充分信任,在讲课时,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
教师的讲为主的数学教学过程,占用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时间,使教师成为课堂上的独奏者,学生只是听众、观众,这大大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实,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经验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讨、交流,让他们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
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并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学习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包办代替的多,讲道理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
即使让学生自学也是由“扶”到“半扶半放”,再到“放”。
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
”这就是说教师是指导者就不能“代庖”,教师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新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读后感
新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读后感当我翻开这本《新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心中不禁涌起一种感慨。
这不仅是一本关于数学教育的书籍,更是一本引领我们走进现代数学教学观念的指南。
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和教材的内容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本书正是对这些变化的详尽解读。
书中首先强调了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但现代教育观念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兴趣和学习能力。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优点和困难,以便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我们才能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书中还对如何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这包括但不限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等。
这些建议不仅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提醒我们时刻保持对教育的热情和专注。
我深感这本书对于数学教师的价值。
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让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自己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我想说,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
让我们以这本书为契机,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助力他们走向成功的人生道路。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新课程标准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以及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本文将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数学素养是指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数学应用的能力等。
而创新思维则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能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以及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发展等。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数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水平。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差异化教学、个性化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性提升。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新课程标准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强调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围绕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开讨论,探究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标准。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数学知识,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数学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例如数学游戏、数学探究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三、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重视数学的跨学科整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重视数学的跨学科整合。
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今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能够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体验。
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谈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我在执教苏科版数学教材中深深体会到: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活动过程,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可以学好数学。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进行课程参与、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这就意味着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全班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是关注的对象,“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它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而不是传声筒。
为此,我从以下几条思路展开教学实践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要让学生能体验到参与教学活动的乐趣,这样的教学一定是学生所喜欢的,因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数学,主动学教学,当然这样的教学设计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悉心捕捉所学知识的各种信息,并加以艺术化,突出核心知识,展开联想,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思维能力。
比如,我在教《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就设置游戏活动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活动如下: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年龄乘以5,加上2,请一位同学报出计算结果,老师可以猜测出该同学的年龄,在活动中,他们有很高的参与热情。
事实上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既可列方程解决,也可用倒推方法处理,而且还蕴含着函数的思想。
这种益智有趣的游戏很能激发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愿意与数学交朋友。
数学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数学教学中,若能结合具体的内容,渗透一些相关的数学背景知识,对教学所起的作用无疑是积极的。
比如方程这部分教学,若能介绍一些民间趣题,如“李白买酒”问题,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张丘建所著《张丘建算经》中记载的“百鸡问题”,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从中感受到方程的知识源于生活实际,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方程枯燥无味了,也能使学生去掉对数学的惧怕,从而觉察到数学的可爱。
初中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26篇)
初中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26篇)初中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通用26篇)初中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篇1一年来,我对新的初中数学标准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通过学习,掌握了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特点1.重视情景创设,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一个长16米、宽12米的矩形荒地上,建造一个花园,要求种植花草的面积是整块荒地面积的一半,给出你的设计。
”这是在讲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时的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设计出许多不同形状的花园(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扇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等),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新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应力求源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
2.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现代教育观念----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例如,“字母表示数”中的第一课“a能表示什么”没有直接向学生呈现“代数式”的含义及相关的概念,而是让学生动手用火柴棒搭正方形,在游戏中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代数式”,“代数式是怎样产生的”,通过活动去获得代数式的基本含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又如“用刀切去正方体的一个角得到的切口图形是什么? ”这都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然后探究出结论。
我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我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是指教育部制定的针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
标准,它规定了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以下是我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1. 教学内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算术运算、代数方程式、几何图形和统计概率等基本数学知识,同时还要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2. 教学目标: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且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3. 教学要求: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4. 评价方式: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实验、项目研究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
总之,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是指导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参考文献,它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年版)课例式解读初中数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年版)课例式解读初中数学》第一部分:引言在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年版)中,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数学教学也需要根据新的标准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本文将通过课例式的解读,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实际教学中的指导和启示。
第二部分:认识数学首先,我们需要认识数学的本质,数学并不是一种枯燥的计算和公式,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思维方式。
因此,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入数学概念和方法,例如通过食物分配问题引入比例和分数的概念,通过购物问题引入整数的概念等等。
第三部分:课例式解读接下来,我们通过课例式的解读来具体了解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
课例一:引入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比例和分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比例和分数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教学过程:老师可以通过一个食物分配的实际问题引入比例和分数的概念,例如:小明和小红一起买了10块巧克力,按照3:7的比例分给他们吃,问他们各吃了多少块巧克力?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并通过分数的计算来解决问题。
课例二:引入问题解决教学内容:方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老师可以通过一个购物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例如:小明去商店买了一些水果,总共花了30元,其中苹果每斤3元,香蕉每斤2元,小明买了多少斤苹果和香蕉?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方程,通过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课例三:培养创新意识教学内容:图形的性质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图形性质的理解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图形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性质,例如:如何用最少的直线将一个六边形划分成尽可能多的三角形?通过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图形性质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新课标心得
初中数学新课标心得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初中数学教育发生了许多变化。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初中数学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体。
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这些要求不仅提高了教学标准,也使得数学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有意义。
其次,新课标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获得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新课标还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这些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也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最后,新课标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承。
它强调数学与人类文明的密切关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数学的历史、发展和应用。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初中数学新课标,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的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需求,让学生
在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成长。
同时,我也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应怎样在新课标下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浅析应怎样在新课标下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笔者认为,要想在新课程标准下搞好数学课堂教学,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案。
对于“一国两制”的提出,是邓小平同志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出发的。
同样,我们在教学中也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初中数学的教与学。
学情,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的客观过程,它又可分为本质学情和具体学情。
本质学情,指的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实际情况。
具体学情指的是:一个学生或一类学生甚至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体的学习特征。
教师在钻研教材、按新课标要求进行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基础设计教案,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克服教学工作中的主观盲目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好的教学,教要得法,学要主动。
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
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会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则呆若木鸡、事倍功半。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应该做到:1、态度和蔼,语言幽默。
讲课时,态度和蔼可亲方能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例如,讲直线公理前,教师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小黑板上,让学生发现木条可以绕着钉子转动;而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小黑板上,发现细木条被固定住了。
教师边操作边念道:一点晃悠悠,两点定终身。
直观演示加上风趣的语言,学生很容易得到结论: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而且只有一条直线。
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情绪高涨,就能进入一种较高的学习意境。
2、巧设提问,启迪思维。
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一些认识论文
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摘要: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教师领域观念也推陈出新,课程的改革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改变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把握,给教师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教师要把握课堂本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聚焦课堂,以教研为核心。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教师领域观念也推陈出新,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评价的标准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
多年来,笔者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一直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了一些思考,评价课堂的有效性应把握现代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本质。
新课程标准下,课的内容、结构、评价比原来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与创新。
课程的改革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改变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和把握,给教师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现结合自身教学工作,谈谈新课程标准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把握课堂本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教学中存在不同的传统认识,如认为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
有了这样的教学观念,整个课堂教学将容易变成以教师活动为主的传授过程,忽略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将自己陷入“知识的代表”的窘境。
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学,忽略了学生情感和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是高分低能的“人才”,缺乏创造力。
如今,已经是信息时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要求,用传统教学方法已经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也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像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绊脚石,我们教师要有决心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重在学生潜力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造就大批新世纪新型人才。
二、聚焦课堂,以教研为核心教研要聚焦于课堂,服务于课堂,紧扣教材,依据新课程目标,做好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具体环节,努力构建新型课堂,真正抓住教研的核心任务。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开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和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这种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由得要思考,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以下是我几年来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一、使学生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转变教师的脚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去经历数学。
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向”,在数学中我们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同步的情境,唤起学习热情,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真好奇”!从而产生“我也想玩一玩、试一试!”的心理。
这样的课堂教学,除了知识的传递,更多了一份情感的交流,一次思维的碰撞,使学生能萌发出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玩”好数学的愿望,从而更加乐意去学习数学,在数学世界里翱翔。
一天我上数学课,教学内容是《角的初步认识》,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发给各小组很多长长短短颜色不一的角。
课上的比较顺利,按照我的精心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当课上到后半阶段的时候,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在下面嘀嘀咕咕,拿着角在桌上摆来摆去,我有点生气,怎么做小动作了?走过去一瞧,呵,这几个小家伙竟然用角摆了一架挺漂亮的飞机,我看着这架像模像样的飞机,想了一会儿:用什么办法解决比较合理呢?做小动作的孩子早已坐的端端正正,用忐忑不安的眼神看着我,看着这种眼神我心里涌出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孩子有听老师讲课的权利,也有不听老师讲课的权利,孩子们不喜欢听课,说明了我教学的失败,接受目光审视的应该是我而不是孩子们。
于是,我对他们微笑一下,然后对全班学生说:“小朋友们,请看,这几个小朋友拼的图形像什么呀?”“飞机”。
初中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
学校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下文是我为您细心整理的《学校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您浏览的《学校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正文如下:学校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篇1每次培训都感慨很多,收获很多。
但都如刘老师所讲的,只是当时一热,一耽搁就什么都忘了。
昨天讲的人很多,讲的也很好,觉得自己要说的别人基本都讲到了,所以也就始终没说话。
现在把昨天听课后的感受借这个机会谈谈我的看法。
听了两位韩老师的课后,有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感觉如进了幸福中学校内的感觉,清爽、自然、流畅,总之很舒适。
我个人认为这种上课节奏同学可能更能够消化得了,吃得透。
我们课堂的高效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题,而是同学真正消化了几道题。
既要照看个体又要顾及全面,我觉得乐安学校在谈阅历时这方面的做法就很好。
另外,我想就韩翠华老师的课,提几点自己的看法。
韩老师在一开头,呈现了班级成果统计图,但一闪而过,我觉得不妥,既然花时间和精力做了,就应当让他发挥其作用,比如作为激励同学的依据,准时鼓舞表扬优秀,鞭策后进生。
有必要可以做成复式统计图将平行班级成果呈现给大家,激励成效会更好。
恕我直言,我估量可能韩老师的统计图不真实,才这样做的吧。
这也是一种技巧啊。
另外一点就是韩老师在每道题结束时,少了老师的点拨或者说是必要的总结,老师虽尽可能少说,但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是必不行少的。
比犹如学做第3题时,没有留意到通过图像可以得出b的值为1,老师就应当启发或点出,这样再推断就简洁多了。
对于韩冰老师选的滨州中考题,我个人感觉很有刘老师出题思路。
所以在这里冒然提一个不成熟的看法,我觉得那道命题选粹的第(3)问可否再增加一个难度,依据以上两问试得出求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距离公式呢?由于时间关系,先谈到这里吧,望刘老师批判指正。
学校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篇2经过一个学期的新课标的指导学习,再结合自己的传统教学,我有了肯定的心得体会,呈现如下:一、新课标是一种新的学习,讲究同学们自主学习以前的教学里面,教学与学习全都以老师为主。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使 之符合不 同层次 学生 实际学习的可 能性 ,使全体 学 生得 到全面发展 , 实现教学设计 的最优化 。
五 、 堂 教 学 的 自主 化 课 新 课标突 出强调人 的发展 问题 以及情感 方面 的要 求 , 数学教育要 以获取知识 为首要 目标 转化为首 先 即“ 关注人 的发展 , 造一个有利于学生 生动活泼 、 创 主动发 展 的教学环境 , 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 的时间与空 间。” 因此 ,课 堂教学 中必须处处体现 教师充分调 动学生积 极性 、 动性 , 主 坚持做到 以人 为本 , 足于让学生 先看 、 立 先想 、 先说 、 先练 , 让学生根据 自己的体验 , 自己的思 用 维方式 , 通过 独立 思考 、 合作交流 , 学好 知识 , 树立学好 数学 的信心 。 六 、 堂 教 学 的 合 作化 课 新课 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 以学生 主动实践 、 是 自 主探索 、 合作交流 为主要学 习方式。首先 , 通过合 作学 习 , 学生共建 问题结论 , 让 共享“ 集体成果 ” 然后 , ; 通过 “ 生分组” 小组合作 ”组组合 作” 师 生合作 ” 学 “ “ 和“ 解决 有 关问题 。合作 学习的实质是交流 ,而不 同于小 组讨 论。 合作 是一种非常有 效的学习方式 , 它有利 于数学知 识 在合 作小组 内 的共享 , 利于 “ 有 集体 智慧 ” 组 与组 在
一
师要创造性地使用 教材 , 用问题打开学生 智慧之门。既 注重 一题 多解 、 一题 多变 、 多题一 解 的思 维训 练 , 又要 打破传 统 的常规模式 , 设计一些具 有不确定性 、 唯一 非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一、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与意义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科学素养和数学文化修养。
这样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给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了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建设性的经验。
1. 强调数学的实际应用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突出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生活的美妙,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2. 强调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突出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们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也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使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
新课程标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还要懂得灵活应用、形成良好的数学方法和思维,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不再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也更加深入和具体。
1. 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从以往的传授知识型转变为培养思维型。
对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直 至 解 决 问题 。
在新课程标准 下 , 教 师要 从传统的角
四、 运用变式重置问题情境 在实际教 学中我们知道 , “ 要我学 ” 远
色 中走 出来 , 不仅需要从教育 的规 律出发 设的问题情境不同 , 学生也会产生不同 的 要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 的新期待 , 进 而形 数学教学 中 , 应该借助趣 味性材料 ( 故 事、
给 自己的工作和作 用重新拿定位 , 而且需 心理 情境 , 从而达 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 不及 “ 我要学” 所达到的效果。 只有 注意 问
题情境 的新颖性 , 才能 吸引学 生去学 习 ,
成 新的教育教学行为 。所谓课 堂教学 , 就 谜语 等 ) 使学生不 由 自主地走进 数学内容 教 师创设 的问题情 境缺乏 新颖性 ,是数 是教 师有 目的地 、 有计划地组织学 生实现 的情 境 , 从而积 极地 主动思考 、 寻找解 决 学教 学缺 乏生机 的一 个重要 原 因。这就 有效学 习的活 动过程 。 设 问题情境 , 激 发学 生的 求知欲 望 , 从而 引导 学生 主动探 索 , 积 极 思维 , 独立 解决 问题谈几 点本人 的做法。
一
墨
对初 中 数学 新课 程 改革 的 几点 , 黾考
一河北省武强马头中学 郭智静
关键 词 :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数学
情境
趣 味性
问题
习的愉快感 , 知识也就 自然地接受下来。
二、 以趣味性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 对同一个 问题 ,如 果教 师所提供 、 创
的解决引导学生一步步地 向大 问题逼 近 ,
五、 开放设置问题情境 数学 教学 中的开放性 问题能 够 引起
、
感“ 亲”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
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基于这些新理念。
我们在平时数学教学实践中,该如何去教导他们,帮助他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的巨大的推动力。
在教学时要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比如,我们组织学生去春游,可让他们学习自己动脑,如何买票更经济、更划算。
比如,校运动会将至,请学生根据甲、乙两人的运动成绩相近的跳高运动员,近期内的十次训练纪录,选出一名选手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比赛,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着力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喜欢学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
如果是他们身边的熟悉的事例,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每一个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诞生均有它的实际背景,所以教学时应从实际入手,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概念,感悟新知识。
比如学习点到直线的概念时,可以用熟悉的立定跳远的例子来理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新知识,也培养他们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的意识。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要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系统的设计,教师的学识水平,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对学好当前的课程,而且还对学生一生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如:在平面几何《解直角三角形》一章的引入时,我不是照课本中的引例(“铺设水管”)讲解,而是将其改成生活实际的设计问题(求水管的铅直高度),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这样一下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开始讨论,制定方案,有的作全等三角形,有的用相似三角形等方法,我充分肯定这些解法是不错的,但有一些在实际中是不可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教师领域观念也推陈出新,课程的改革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改变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把握,给教师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教师要把握课堂本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聚焦课堂,以教研为核心。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教师领域观念也推陈出新,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评价的标准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
多年来,笔者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一直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了一些思考,评价课堂的有效性应把握现代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本质。
新课程标准下,课的内容、结构、评价比原来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与创新。
课程的改革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改变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和把握,给教师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现结合自身教学工作,谈谈新课程标准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把握课堂本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中存在不同的传统认识,如认为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
有了这样的教学观念,整个课堂教学将容易变成以教师活动为主的传授过程,忽略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将自己陷入“知识的代表”的窘境。
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学,忽略了学生情感和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是高分低能的“人才”,缺乏创造力。
如今,已经
是信息时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要求,用传统教学方法已经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也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像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绊脚石,我们教师要有决心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重在学生潜力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造就大批新世纪新型人才。
二、聚焦课堂,以教研为核心
教研要聚焦于课堂,服务于课堂,紧扣教材,依据新课程目标,做好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具体环节,努力构建新型课堂,真正抓住教研的核心任务。
要实现课堂有效教学,重点要备好课,可以从备教材和被学生两个方面出发。
1.备教材
教师要读懂课程标准,明确课程中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要求。
要理清知识结构,理解把握内容编排,科学设计例题和练习,有延伸、有层次。
注重学生知识网络的形成,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要根据教材的广度、深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突出重点。
关注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能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要从“学什么”的基础上关注“怎么学”。
学生只有在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后,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教师从学法出发选用好的教
法,重视问题设计和提问方式,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掌握学习的方法,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备学生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吃透”教材;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研究,才能够真正在课堂中得以落实,实现预期授课目标。
如果不了解学生、不研究学生,对教材知识的传授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调查问卷、测验等方式进行,以便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经验、思想和生活和知识情况。
还要了解授课班级状况,包括班级特征、纪律情况、学习态度等。
只有对个体和班级全面了解,教师在备课中才能找准教学起点,以知识点、能力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作为备课的思考核心点,这样在教学设计中才有针对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设计教学应力求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这样才可能成为一节真正有效的课,正所谓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
落实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素质,塑造形象。
学生处于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有更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在新课程中,学校和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
教师只有把握课堂本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