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复习重点
动物营养学复习重点
动物营养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营养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
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摄入、利用营养物质全过程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相互关系的科学。
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消化的概念饲料中的养分变成为能被动物吸收的形式的过程(大分子---小分子,化学价的变化等)。
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的能力;饲料能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
消化率(digestibility) :是衡量饲料可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的统一指标,是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
蛋白质的周转代谢:动物机体组织不断更新,被更新的组织蛋白降解为氨基酸,一部分又重新合成组织蛋白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周转代谢。
理想蛋白的概念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及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这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
1.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2.半必需氨基酸—能代替或部分节约EAA的AA。
3.条件性必需氨基酸:特定条件下必需由饲料供给的AA.4.非EAA:指可不由饲粮提供,动物体内的合成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氨基酸。
5.限制性氨基酸(LAA):指一定饲料(或日粮)中的一种或几种EAA的量低于动物的需要量,由于他们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
满足需要程度最低的为第一L AA,依次为第二、三、四……等LAA。
AA的平衡体内蛋白质合成时,要求所有的必需氨基酸都存在,并保持一定的相互比例。
动物营养学复习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饲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凡是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总水分:饲料样品在烘箱中100-105 ℃烘干至恒重,失去的游离水和结合水质量总和。
烘干后的剩余物叫全干(绝干)物质。
初水分:饲料等样品在烘箱中60-70℃烘干至恒重,失去的初水。
烘干后的剩余物在空气中平衡水分可制得风干样品。
粗蛋白CP: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乙醇、高温)下测定。
粗灰分Ash: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脂肪EE: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中性洗涤纤维NDF: 酸性洗涤纤维ADF:无氮浸出物NFE:NFE%=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一、叙述题:动植物体在化学成分上有何不同?1)水分:动植物水分含量最高,植物变异大于动物;2)碳水化合物:植物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动物无;植物能量储备为淀粉,含量高;动物体碳水化合物少(<1%),主要是糖原和少量葡萄糖;3)蛋白质:植物除含真蛋白外,含有较多的氨化物;动物主要是真蛋白及少量游离AA,无其他氨化物;动物蛋白质含量高, 变异小,品质也优于植物;4)脂类:植物除含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色素蜡质;动物主要是真脂肪\脂肪酸及脂溶性V;动物脂肪含量高于除油料作物外的植物。
二、饲料概略养分分析的过程及主要成分?(一)水分:饲料除去水分后的剩余物质称干物质。
干物质有风干物质和全干物质之分。
样品在60-65℃下烘至恒重,其干物质称风干物质;样品在100-105℃下烘至恒重,其干物质称全干物质。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复习内容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复习内容----9c93bf98-6eab-11ec-b7fa-7cb59b590d7d试题类型一、名词解释(20分)2。
填空或选择题(30分)3。
简短回答问题(30分)4。
问答题(20分)第一章1.营养素,一般营养素分析方案,饲料中的营养素分为哪些类型?试着解释他们的概念。
营养物质:饲料中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营养物质,简称养分或营养素。
总水分: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总和。
初水:即自由水、游离水、原始水分。
新鲜饲料在60-70℃烘箱中烘一定时间,室温恒重,所失重量即为初水。
吸附水:即结合水和结合水。
风干饲料在100-105℃的烘箱中干燥一定时间,并将干燥器冷却至恒重。
损失的重量是被吸附的水。
粗灰分:饲料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有机物全部燃烧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蛋白cp:饲料样品中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测出样品含氮量后,再乘以6.25即为粗蛋白含量。
粗脂肪EE:饲料样品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用乙醚提取样品得到的产品也称为乙醚提取物。
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成分。
评价饲料中纤维物质的指标有: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无氮浸出物nfe:即不含氮的一类浸出物,也称可溶性碳水化合物:nef=100%-(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汤姆斯隆利*2、比较动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组成的差异。
元素组成差异: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略有不同。
化合物组成差异:① 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结构物质和储备物质,动物的含量较低。
② 蛋白质:是动物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含量很大。
由于物种的不同,在植物中是不同的。
③ 脂类:动物的能量储存物质,通常在植物中含量较低。
④ 水分和灰分:植物的水分含量变化很大,而成年动物的水分含量相对稳定;动物体内的灰分含量高于植物体内的灰分含量。
第二章1.简述动物的主要消化吸收方法消化方式:物理消化:通过喂食、咀嚼和胃肠运动研磨、混合和向后推动食物,最终清除体内消化残渣的过程。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绪论1、名词解释: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
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2、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保障动物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名词解释: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包括真蛋白质和NPN)CP%=N%×6.25粗灰分(CA):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主要为矿物质。
灼烧后的残渣中含有泥沙,故为粗灰分EE(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EE 包括真脂肪和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色素、维生素、有机酸、叶绿素等)。
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无氮浸出物(NFE):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
NFE%=100% -(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纯养分:饲料中最基础的、不可再分的营养物质叫纯养分。
纯养分分析比概略养分分析更准确,更能反映饲料的营养价值。
ADF(酸性洗涤纤维)NDF(中性洗涤纤维)2、概略养分分析体系3、养分的基本功能1.机体或动物产品的构成物质(蛋白质、矿物质、水分、脂肪)---部件2.动物生产的能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动力3.动物生产的调节物质(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添加剂)---控制系统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消化:动物采食饲料后,经物理性、化学性及微生物性作用,将饲料中大分子不可吸收的物质分解为小分子可吸收物质的过程。
动物营养学总复习
绪论1.动物生产的本质及其与植物生产的关系?2.动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3.动物营养学的相关学科?4.名词:营养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常用饲料干物质的化学成分?2.饲料营养物质的功能?3.动植物化学组成的差异?4.名词:饲料营养物质或营养素或养分初水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 NDF ADF CP CF CA EE NFE NPN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饲料的消化方式对各种动物的营养有何不同影响?2.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消化的利与弊?3.饲料矿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是否反映其利用?4.影响消化率的因素?5.饲料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及其对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6.饲料加工调制的营养学意义?7.名词:饲料的可消化性动物的消化力消化率饲料抗营养因子第三章水的营养1.动物机体水的来源与流失?2.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3.动物生产对水的供给有何要求?第四章蛋白质营养1.组成动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及其特点?2.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的异同?3.影响非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4.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的瘤胃降解?5.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因素?6.影响反刍动物对含氮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因素?7.蛋白质质量的评定方法?8.为什么说反刍动物蛋白质质量评定体系的核心是测定饲料蛋白质的瘤胃降解率?9.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型的建立及其理论意义?10.饲粮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对饲粮蛋白质质量有何影响?解决饲粮氨基酸平衡的方法?11.反刍动物利用尿素等NPN的机理?12.合理使用尿素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确定尿素的用量?13.对于单胃动物,日粮蛋白质消化率和利用率通常呈正相关关系,而对于反刍动物,日粮蛋白质消化率有时则不能反映蛋白质的利用率,为什么?14.小肽的营养作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对小肽利用的异同点?15.名词:瘤胃氮素循环 RDP UDP 蛋白质的热损害酸性洗涤不溶氮 ADIN 蛋白质的周转代谢必需氨基酸 EAA NEAA 限制性氨基酸 BV NPU EAAI 可消化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有效氨基酸理想蛋白质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互补氨基酸拮抗饲粮氨基酸平衡第五章碳水化合物1.非淀粉多糖与动物营养?2.化学益生素及其营养学作用?3.猪、禽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特点?4.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特点?5.从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瘤胃消化解释饲粮中粗饲料比例越高,饲料能量利用率越低的现象。
动物营养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1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须氨基酸 2.限制性氨基酸 3.必须脂肪酸4.水溶性维生素5.氨基酸的互补二、填空胆碱与维生素不能同时添加矿物元素(Zn、P、Ca)P与Zn是重点饲料加工方式、对消化作用的影响海水鱼与淡水鱼对必须脂肪酸需求的不同n-3与n-6两种不同类型LA LAN EPA DHA鱼虾对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需求范围、抗营养因子是什么?对动物有什么影响?三、改错四、简答(1)脂肪酸败的原因、危害及预防答:1)脂肪酸败的原因:①有氧条件下,光、热及铜铁等微量元素作用于双键的亚甲基,使脂肪生成低分子的酮和酸混合物,并有自我催化作用,最主要和常见的变化。
②微生物作用温度高,湿度大,霉菌和植物细胞内的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生成低分子的酮,在油饼和米糠中易发2)脂肪酸败的危害:①产生不良气味,使脂肪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下降②破坏脂溶性维生素③使蛋白质消化率下降④醛和酮对鱼虾有直接的毒害作用⑤鲤鱼瘦背病,肌肉变性坏死。
虹鳟高度贫血,肝脏脂肪变性,胰腺组织病变,大量死亡。
3)饱和度:可以通过油脂的氢化和冬化以及调整来提高油脂的饱和度。
温度:油脂最好在低温下加工与贮藏。
水分:可以通过精炼脱水降低水分从而达到预防油脂酸败的目的。
氧气:可以通过隔绝氧气(充氮或真空包装) 或加入抗氧化剂来减少氧含量。
光照与射线:可以采用有色包装和避光装置来隔绝光照和射线的影响。
金属离子:解决的措施是减少油脂与铜、铁器具的接触,避免金属离子污染。
色素物质:可以通过加热炼制破坏色素。
抗氧化剂:添加抗氧化剂和抗氧化剂增效剂是一种延缓或抑制油脂酸败的有效方法。
(2)如何蛋白质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答:1.达到氨基酸的平衡——利用氨基酸的互补作用,实行多种原料的同时添加。
2.添加抗氧化剂3.饲料原料的加工与处理——通过加热等工艺,除去一些不利因子4.饲料中提供足量的能量物质,避免蛋白质进行消化功能,造成浪费(3)掺杂的方式及检测答:掺杂的种类:有尿素、糠麸、饼粕、血粉、羽毛渣、锯末、花生壳、沙砾等。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复习内容
试题类型一、名词解释(20分)二、填空或选择题(30分)三、简答题(30分)四、问答题(20分)第一章1、营养物质,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分为哪几类?试解释它们的概念。
营养物质:饲料中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营养物质,简称养分或营养素。
总水分:自由水与结合水之和。
初水:即自由水、游离水、原始水分。
新鲜饲料在60-70℃烘箱中烘一定时间,室温恒重,所失重量即为初水。
吸附水:即结合水、束缚水。
风干饲料在100-105℃烘箱中烘一定时间,干燥器冷却恒重,所失重量即为吸附水。
粗灰分:饲料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有机物全部燃烧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蛋白CP:饲料样品中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测出样品含氮量后,再乘以6.25即为粗蛋白含量。
粗脂肪EE:饲料样品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采用乙醚来浸提样品的所得产品,也称乙醚浸出物。
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成分。
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无氮浸出物NFE:即不含氮的一类浸出物,也称可溶性碳水化合物:NEF = 100%-(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2、比较动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组成的差异。
元素组成差异:所含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略有差异。
化合物组成差异:①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结构物质和储备物质,动物含量较低。
②蛋白质: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含量多,植物因种类不同所含不同。
③脂类:动物的储能物质,一般植物含量低。
④水分与灰分:植物体的水分含量变异范围很大,而成年动物体内水分含量相对稳定;动物体内灰分含量比植物体内高。
第二章1、简述动物主要的消化方式和吸收方式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通过采食、咀嚼和胃肠运动,将食物磨碎、混合和推动食物后移,最后将消化残渣排除体外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道所分泌的各种消化酶或饲料中含有的消化酶对饲料进行分解的过程。
动物营养学知识点(全)
动物营养学知识点(全)动物营养学绪论1、动物营养是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理变化过程的全称。
2、概略养分分析主要测定饲料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等六种概略养分。
3、三大有机物: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第一节动植物体与饲料的化学组成一、动物与植物1、动植物的代谢特点·动物代谢特点:异养生物,不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而要依赖于自然界中的有机物。
·植物代谢特点:自养生物,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简单无机物合成所需有机物。
2、动物与植物的关系二、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一)元素组成的比较1、种类基本相同,含量差异较大。
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
2、有机元素均以C 、H 、O 、N 的含量最多·植物:约占其干物质总重的95% ·动物:约占其干物质总重的91%以上主要以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形态存在,其中均以碳为最多,氧和氢其次,氮最少。
3、无机元素·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微量元素的含量: 相对较稳定 4、元素含量① 植物·元素含量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植物种类不同,元素含量差异大② 动物·一般须从饲料中获得,含量相对稳定。
·动物间差异小(二)化合物组成的比较干物质动植物体水分无机物质(粗灰分或矿物质)有机物质含氮化合物(粗蛋白质)无氮化合物乙醚浸出物(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1、水分①一般情况下,动植物中都以水分含量最高·植物:变异大·动物:变异小②动植物体组织、部位不同含水量不同。
③影响因素不同·植物:栽培条件、气候、收获期等·动物:年龄、营养水平、饲料组成、健康状况等④饲料分类·按水分多少>45%:青绿饲料≤45%:青贮饲料·按蛋白质多少≥18%:蛋白质饲料<18%:粗饲料2、碳水化合物①植物:干物质中的3/4结构物质贮备物质②动物:主要为糖元和葡萄糖,<1%3、蛋白质①植物:除真蛋白质外还有非蛋白质含氮物(氨化物)②动物:干物质中主要为蛋白质,是动物体内的结构物质主要是真蛋白质及游离AA、激素无其他氨化物动物体蛋白质含量高,且蛋白质的品质优于植物蛋白。
动物营养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饲养标准:根据动物种类,性别,年龄,生理状况,生产性能,根据科学理论及通过生产实践饲养确定的一套动物营养成分的需要量作为生产标准。
2.RDP:英国的降解与非降解蛋白质体系中,瘤胃降解蛋白质,为微生物所降解的蛋白质,80%-100%,可合成菌体蛋白。
3.妊娠合成代谢:妊娠母猪即使饲喂与空怀母猪相等的维持日粮,除能满足一窝仔猪和乳腺组织增长的需要外,母体本身仍可增重。
这种现象为“妊娠合成代谢”。
4.ME:代谢能指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
5.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6.生长实验:生长实验也常称饲养实验是通过饲喂动物已知营养物质含量的饲料或饲粮。
出现的程度,来确定动物对养分的需要量或比较饲料或饲粮的优劣。
7.温热环境:温热环境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动、辐射及热传递等因素,他们共同作用于动物,使动物产生冷或热、舒适与否的感觉。
8.绝食代谢:饥饿代谢或空腹代谢,动物绝食到一定时间,达到空腹条件时所测的能量代谢叫绝食代谢。
动物绝食代谢的水平一般比基础代谢略高。
9.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通过体内特定的先体物质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10.概略养分分析法:1864年,德国Hanneberg提出的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
该分析方案概括性强,简单实用。
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界各国仍在采用。
11.理想蛋白: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必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
12.热增耗:过去又称为特殊动力作用或食后增热,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粮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它以热的形式散失。
(完整版)动物营养学复习要点
动物营养学复习要点第一章1.饲料: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皆可作为动物的饲料。
2.养分。
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3.常规养分分析法的优缺点:优点:分析方法简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分析成本低。
缺点:(1)粗蛋白不能区别真蛋白质和非蛋白含氮物。
(2)粗纤维中各成分的营养价值差别大,纤维素与半纤维素较易消化,木质素不能被消化,测定偏低。
(3)粗脂肪是真脂肪、色素及脂溶性物质的混合物。
(4)无氮浸出物是计算值,偏高。
(5)不能分析特定养分。
4.动植物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较大。
(2)元素含量规律异同:同: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钙磷少。
异: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3)变异:动物小,植物大。
第二章1.影响消化率的主要因素:(1)水温,水温越高,肠道排空速度越快。
(2)不同生长阶段:粗蛋白随动物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
(3)营养物质含量及其相互间的相互作用。
(4)加工工艺:粉碎粒度。
(5)饲料调制。
(6)投饲频率:投饲频率越高,消化率下降。
2.水的营养作用:(1)水是动物机体主要组成成分。
(2)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
(3)水是一切化学反应的介质。
(4)调节体温。
(5)润滑作用。
3.饲料某养分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食入饲料中某养分*100%4.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特点:(1)对能量的需求低:鱼虾为变温动物,不需耗能维持其体温。
(2)对蛋白质需求高。
(3)对糖的需求量较低,利用能力也较差,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所致。
(4)鱼虾对脂肪的需求和利用率较高。
(5)对维生素的需求:Vc、VB6、Ve及烟酰胺等大,Vd低。
(6)一般对饲料中的矿物质需求低,可从水中直接吸收利用某些矿物质。
5.水产配合饲料的特点:(1)原料粉碎粒度:40目、60目筛上物不得超过10%(2)水稳定性:配合饲料应维持在水中不溃散,且要求减少溶蚀率。
动物营养复习参考
*100%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 饲料某养分消化率= 1. 简述养分的基本功能。
(1)作为动物体的结构物质(2)作为动物生存和生产的能量来源 基 本 功 能(3)作为动物机体正常机能活动的调节物质(4)形成产品 ———附属功能2.消化率(概念、公式、影响因素)消化率:(衡量指标)是衡量饲料可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指标。
公式:影响因素:(1)动物:①动物种类;②年龄及个体差异(2)饲料:①种类;②化学成分(蛋白质含量、粗纤维);③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3.单胃草食动物与反刍动物在消化营养上的差异。
非反刍动物 :主要是酶的消化,以微生物消化较弱。
反刍动物:前胃(瘤胃、网胃、瓣胃) 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 瘤胃内进行。
皱胃和小肠的消化与非反刍动物类似,主要是酶的消化。
4. 单胃草食动物与反刍动物在蛋白质营养上的差异。
P40单胃草食动物:消化部位:主要在胃和小肠上部, 20%在胃,60-70%在小肠,其余在大肠;吸收(1)部位:小肠上部(2)方式: 主动吸收(3)载体: 碱性、酸性、中性系统(4)顺序:L-AA > D-AA Cys>Met>Try>Leu>Phe>Lys ≈Ala>Ser>Asp>Glu反刍动物含氮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1)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降解(2)微生物蛋白质的产量和质量。
5.大豆加热分别对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的影响。
单胃动物:对大豆等饲料进行适当的热处理,能消除其中的抗营养因子,也能使蛋白质初步变性,有利于消化。
2反刍动物:提高过瘤胃蛋白量,增加不溶解性。
6.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半必需氨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代替或部分节省部分EAA 的AA 。
限制性氨基酸:与动物需要量相比,饲料(粮)中含量不足的EAA 。
动物营养学重点
饲料:在正常情况下,凡是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并且能够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
养分(营养物质、营养液):饲料中凡是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成分性质的物质。
营养: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且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的营养物质的科学,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证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平衡。
粗蛋白质(CP):—切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和非蛋白氮。
粗灰分(CA):饲料、动物组织和排泄物样品在550-600摄氏度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焚烧后剩余的残渣。
乙醚浸出物(粗脂肪、EE):饲料中所有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包括真脂肪、类脂、脂溶性维生素、色素、有机酸、树脂等溶于乙醚的物质。
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饲料经1.25%烯酸和1.25%稀碱各煮沸30分钟后所剩余的不溶解的碳水化合物。
无氮浸出物(NFE):由饲料中的淀粉、葡萄糖、双糖、单糖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组成。
干物质:出去初水分和吸附水的饲料成为绝干饲料,样本中绝干饲料的含量。
采食量:动物在24小时内的采食饲料的质量。
随意采食量:动物在充分接触饲料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时间内采食饲料的量。
实际采食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正常健康的动物在一定的时间内实际采食的总量。
消化:饲料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把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的养分的百分率。
吸收:饲料经过消化道各种方式的消化后,营养成分被分解成能够被吸收的小分子,通过肠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淋巴液的过程。
总能:饲料被完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
消化能: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
代谢能: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的能量。
净能:指动物用于维持和生产产品的那部分能量。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
2.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3.饲料: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准确定义)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凡是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5.蛋白质互补:由于各种饲料所含EAA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 多种饲料混合可起到AA取长补短的作用。
互补作用也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饲喂的多种饲料中,但随间隔时间增长,互补作用减弱。
6.IP(理想蛋白):指日粮中各氨基酸含量与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吻合,动物可最大限度的利用饲料蛋白质。
AA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理想蛋白中各种氨基酸(包括NEAA)具有等限制性,不可能通过添加或替代任何剂量的任何氨基酸使蛋白质的品质得到改善。
7.维生素:一类动物代谢所必需而需求量极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提供或者提供先体物。
8.蛋白质的周转代谢:动物体内,老组织不断更新,被更新的组织蛋白降解为氨基酸,而又重新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周转代谢。
9.常量元素:动物机体内含量大于或等于0.01%的元素.主要包括Ca. P .Na .K .Cl .Mg.S等7种。
10.微量元素:通常指生物有机体中含量小于0.01%的化学元素,目前查明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锌铜锰碘硒钴钼氟鉻硼等12种,铝钒镍锡砷铅锂溴等8种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含量非常低。
11.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CP%=N%×6.2512.粗灰分(CA):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灼烧后的残渣中含有泥沙,故为粗灰分13.EE(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重点:理论卷:1.概略养分,养分的功能(一)饲料养分概略分为6大类,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
①水分与干物质(DM):饲料中的水分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含于细胞间,与细胞集合不紧密,易挥发的,称为初水(游离水、自由水);另一种是含于细胞内,与细胞内成分紧密结合,难以发挥,称为结合水(吸附水、束缚水)②粗蛋白质(CP):饲料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
③粗脂肪(EE):饲料中全部脂溶性物质称为粗脂肪,用乙醚浸提,所以又称为乙醚浸出物。
粗脂肪中除了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④粗纤维(CF):⑤粗灰分(ash):是饲料完全燃烧后的残渣,主要是矿物质及其盐类,有时包括少量泥沙。
⑥无氮浸出物(NFE):除去以上五种养分后,经计算得出无氮浸出物。
无氮浸出物主要包含易被动物利用淀粉、双糖(蔗糖)、单糖等可溶性糖类,此外还有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常用饲料中无氮浸出物的含量一般在50%以上。
(二)养分的基本功能①结构物质:饲料中的养分是动物机体组织、细胞中的构成物质,如骨骼、肌肉、皮肤、结缔组织、牙齿、羽毛、角、爪等组织器官。
②能源:动物在维持生命活动、维持体温、随意活动和生产产品,所需的能量皆来自于饲料中的养分。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可以为动物供能,但以糖类的功能最为经济。
脂肪除了功能以外还是动物体储存能量的最好的形式。
③生理及代谢调节物:养分中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某些氨基酸、脂肪等,在动物体内起着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
④形成产品(三)养分的来源蛋白质可来源于动物性及植物性饲料糖类可以是淀粉,也可以是非淀粉多糖脂肪也可以是动物源及植物源2.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动物生产和饲料工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组成。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保障动物健康●提高生产水平动物生产的实质是养分的沉淀(肉)或分泌(蛋、奶),营养是动物生产的物质基础●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动物生产总成本中,饲料成本占比50% — 80%。
动物营养学重点章节复习
绪论动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动物生产的特点:1.从生产人类食物的角度看,动物生产的重要特点是物质利用效率低。
2.动物可以将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养分资源(如牧草、各类副产物等)转化为人类食品,从而提高食物生产体系中的养分利用率。
一、动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确定必需营养素、研究其理化特性和营养生理作用;(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4)研究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5)制定动物的适宜养分需要量;(6)探索或改进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新方法或新手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
二、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1) 保障动物健康。
(2) 提高动物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3) 改善产品质量。
(4) 降低生产成本。
(5) 保护生态环境。
第一章营养物质及其来源饲料:在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叫饲料。
总水分:饲料样品在烘箱中100-105 ℃烘干至恒重,失去的游离水和结合水质量总和。
烘干后的剩余物叫全干(绝干)物质。
初水分:饲料等样品在烘箱中60-70℃烘干至恒重,失去的重量即为初水。
粗蛋白CP:饲料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测出样品含氮量后,再乘以6.25即为粗蛋白含量。
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乙醇、高温)下测定。
粗灰分Ash:是饲料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脂肪EE:饲料样品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无氮浸出物 NEF:即不含氮的一类浸出物,也称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菊糖、双糖、单糖等。
动物营养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动物营养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植物与动物1.1 植物的营养需求与供给植物的营养需求主要包括水分、养分和光能。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因素,其含量约占植物体积的70%~90%,对植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光合作用和渗透压有重要的影响。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养分是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基本物质基础,一般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光能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其吸收与利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1.2 动物的营养需求与供给动物的营养需求主要包括水分、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
水分是动物生命活动的必需因素,对于体液稳定、体温调节、新陈代谢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
能量是动物维持生命活动和进行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基础,其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蛋白质和脂肪是动物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和进行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物质和维生素是动物的微量营养物质,对于机体新陈代谢、骨骼形成、酶系统活性和激素合成等具有重要作用。
1.3 植物和动物的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植物和动物的营养物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转化。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无机物质合成为有机物质,为动物提供营养物质的来源。
而动物通过摄食植物及其他生物性食物,将其内含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
二、营养物质的来源2.1 植物营养物质的来源植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光能。
植物的根系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并将有机物质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合成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2.2 动物营养物质的来源动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食物,包括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
植食动物通过吃植物及植物性食品,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而肉食动物则通过捕食其他动物,将其体内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
三、营养物质的分类3.1 营养物质的基本分类营养物质主要分为宏量营养物质和微量营养物质两大类。
动物营养基础复习资料
1、饲料:动物为了生存,生长,繁衍后代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
2、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3、ADF:酸性洗涤纤维,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之一。
4、NDF:中性洗涤纤维,将饲料进行中性洗涤剂处理,得到中性洗涤纤维,同样是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之一。
5、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N浸出物和粗灰分。
6、纯养分:饲料中最基础的、不可再分的营养物质叫纯养分,包括蛋白质中的AA,脂肪中的脂肪酸,C.H2O中的各种糖、各种矿物元素、维生素等。
7、粗蛋白质(CP):饲料中一切含N物质的总称,包括饲料非蛋白质含N物,如AA、酶、某些V、尿素、氨、无机含N盐。
数值上,CP等于N×6。
25。
8、消化实验:以测定动物对饲料养分的消化能力或饲料养分的可消化性为目的的实验。
9、代谢能(ME):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
10、维持:是指动物生存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成年动物或非生产动物保持体重不变,体内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恒定,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处于动态平衡。
11、饲养标准: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12、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料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通常将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13、常量元素:动物机体内含量大于或等于0。
01%的元素。
14、缩合反应(美拉德反应):还原性糖的羟基与蛋白质或游离碳的氨基之间的缩合反应产生褐色的反应。
15、短期优饲:生产上常常为配种前的母猪提供较高的能量水平的饲粮以及促进排卵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营养复习重点
复习:
1. 需要掌握的名词解释:
消化率、利用率、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瘤胃氮素循环、过瘤胃蛋白、必需脂肪酸、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营养需要、饲养标准、维持、维持营养需要
2. 需要牢记的内容
2.1 饲料养分常规分析的原理(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钙、磷)
2.2 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比较(动物体与饲料营养成分的差别)
2.3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营养生理功能(营养作用)
2.4 影响粗纤维消化利用的因素
2.5 影响能量利用效率的因素
2.6 粗纤维的主要生理功能
2.7综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规律
2.8测定动物的维持需要在生产中的意义
3. 需要熟悉掌握的具体内容
3.1 元素组成(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组成)
3.2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粗蛋白(真蛋白和氨化物)、粗脂肪(真脂肪和类脂肪)的组成成分
3.3 饲料中养分的消化方式(分类、不同动物、不同部位)
3.4 消化后养分的吸收方式
3.5 单胃动物、反刍动物对饲料粗蛋白和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的过程及特点
3.6 各种动物的主要限制氨基酸
3.7 理想蛋白与饲料中氨基酸的平衡
3.8 脂肪的分类及特性
3.9 各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主要缺乏症
3.10 维生素的分类
3.11 动物体内水的来源与排泄
3.12 能量的来源
3.13各种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
3.14 理解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3.15 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综合法和析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