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2、【拏】撑(船)。

3、【拥毳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拥,裹、围。

毳,鸟兽的细毛。

4、【雾凇沆砀】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5、【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6、【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焉得,哪能。

更,还。

7、【三大白】三大杯酒。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8、【客此】客居此地。

9、【舟子】船夫。

10、【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二、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翻译: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翻译: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译: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三、理解性默写:1、“痴”字是文眼,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共10篇)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共10篇)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共10篇)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一): 湖心亭看雪练习和答案1.基础知识2.阅读理解《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词注音.更()定拥毳()衣崇祯()雾凇()沆砀()()与余舟一芥()铺毡()对坐强()饮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①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二):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冰天雪地,竟有人在夜里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文章通过对西湖壮观的雪景描写以及湖心亭奇遇的记叙,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同时也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三):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章结尾舟子喃喃道:“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中“相公痴”表现在什么地方文中“相公痴”表现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愿对你有所帮助!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四): 八年级上册语文29课《湖心亭看雪》课后练习题答案参考答案: 1.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2.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二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专题28:湖心亭看雪(教师版)-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全国通

专题28:湖心亭看雪(教师版)-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全国通

专题28:湖心亭看雪一、(2022·甘肃兰州·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①出游。

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②,水与堤平,丝管夹岸。

跌坐③古根上,茗饮④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⑤,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

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

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⑥,喧嚣怒诟⑦,山情水意,了不相属⑧,于乐何有也。

(节选自袁宏道《游高梁桥记》)【注】①王生章甫、僧寂子:王生指王参(zhěn),袁氏兄弟的诗友。

寂子,一和尚名,其人不详。

②微岚:山中薄薄的雾气,③跌(fū)坐:双脚交叠而坐。

④茗(níng)饮:饮茶。

⑥侑(yòu):用奏乐或献玉帛劝人饮食。

⑥筵(yán)中人:设席饮酒的人。

⑦诟(gòu):骂。

⑧了不相属(zhǔ):全不相关。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拥.毳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拥:______(2)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谓:______2.下面是前人阅读【甲】文后的两处批注。

你认为这两处批注恰当吗?请选择其中一处,结合句子和批注加以评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批注:景象寒气逼人)(2)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身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批注:文中有画)3.【甲】文中舟子的话,你觉得适合用怎样的语气朗读?为什么?4.【甲】【乙】两段选文中主人公的“痴行”有多重内涵。

张岱《湖心亭看雪》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张岱《湖心亭看雪》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张岱《湖心亭看雪》课外阅读题及答案张岱《湖心亭看雪》课外阅读题及答案「篇一」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阅读练习(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3.“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4.“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5.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二)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2.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3.“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4.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附答案】:(一)1.明思宗朱由检怀念故国的深情2.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3.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湖心亭看雪》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5套)

《湖心亭看雪》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5套)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小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节选自周密《观潮》)(注)艨艟(méng chōng)战船72.解释下列字词。

(1)余拏一小舟拏(____)(2)客此客(_____)(3)人物略不相睹略不(____)(4)皆披发文身文(______)73.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句读正确的一项是()A.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B.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C.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D.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74.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与“以此夸能”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境过请B.以光先帝遗德C.何以战D.皆以美于徐公7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②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76.甲乙两文作者一个“看雪”一个“观潮”,请结合两文分析作者对所看(观)之景的描写手法的异同。

《湖心亭看雪》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

《湖心亭看雪》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A.是.日更定/问今是.何世B.更.有痴似相公者/更.深夜色半人家C.是金陵人,客.此/客.从外来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且焉.置土石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相与步于.中庭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溪深而.鱼肥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醉能同其.乐3、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C.余.拏一小舟/一车炭,千余.斤。

D.上下一.白/长烟一.空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是.日,更定矣/是.进亦忧,退亦忧D.其.如土石何/问其.姓氏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C.与余舟一芥.(小草)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6、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二、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⑴ 念无与为乐者⑵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⑶ 相与步于中庭2.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分)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答案:1.⑴考虑、想到⑵我⑶在2.⑴空明清丽疏影摇曳似真似幻⑵冰花弥漫水天一色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2【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文言文阅读答案】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 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 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阅读附答案【文言文阅读答案】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阅读附答案(2021徐州市)写作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试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至亭上,存有两人砌毡对挤,一童子绿茶,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存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尝三大白而别。

反问其姓氏,就是金陵人,客此。

及登船,舟子喃喃曰:“莫说道相公恨,更存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杂乱层崖中,则已心飘湖上也。

午子科昭庆,茶毕,即为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例如颊,温风例如酒,波纹例如纱;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绘严禁,大约例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表述以下加点的词语。

(4分后)(1)上下一白()(2)从武林门而西()(3)即为棹小舟入湖()(4)途经……石径塘而归属于()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湖中人鸟声俱唯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①才一举头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c.①草草领略,却未遍赏②若存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d.①次早得陶石篑帖子②二者不可得兼3.用现代汉语译者下面的句子。

(6分后)(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莫说道相公恨,更存有痴似相公者!(3)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4.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就是()(3分后)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两篇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两篇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两篇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①出游。

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②,水与堤平,丝管夹岸。

趺坐③古根上,茗饮④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⑤,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

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

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⑥,喧嚣怒诟⑦,山情水意,了不相属⑧,于乐何有也。

(选自袁宏道《游高梁桥记》)[注]①王生章甫、僧寂子:王生指王袗(zhěn),袁氏兄弟的诗友。

寂子,一和尚名,其人不详。

②微岚:山中薄薄的雾气。

③趺(fū)坐:双脚交叠而坐。

④茗(mínɡ)饮:饮茶。

⑤侑(yòu):用奏乐或献玉帛劝人饮食。

⑥筵(yán)中人:设席饮酒的人。

⑦诟(ɡòu):骂。

⑧了不相属(zhǔ):全不相关。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拥:(2)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谓:2.下面是前人阅读【甲】文后的两处批注。

你认为这两处批注恰当吗?请选择其中一处,结合句子和批注加以评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批注:景象寒气逼人)(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批注:文中有画)3.【甲】文中舟子的话,你觉得适合用怎样的语气朗读?为什么?4.【甲】【乙】两段选文中主人公的“痴行”有多重内涵。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1.(1)裹、围(2)以为2.)示例一:我选(1)。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湖心亭看雪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湖心亭看雪》1、解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思。

强饮三大白()拥毳衣炉火()雾凇沆砀()余挐一小船()2、下面画线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日更定室中更无人B、上下一白强饮三大白C、湖中人鸟声俱绝夜久语声绝D、上下十余里间余住西湖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文段理解。

本文采用白描手法写西湖雪景。

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文中的“独往湖心亭看雪”的一“独”字刻画了作者。

参考答案:1、尽全力;穿;白气弥漫的样子;通“桡”,撑船。

2、C3、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们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4、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世俗的生活方式。

(写出一点即可)湖心亭看雪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二」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强人所难B.湖中人鸟声俱绝 // 绝巘多生怪柏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是金陵人 //是非曲直【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湖心亭看雪》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5套)

《湖心亭看雪》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5套)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小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节选自周密《观潮》)(注)艨艟(méng chōng)战船72.解释下列字词。

(1)余拏一小舟拏(____)(2)客此客(_____)(3)人物略不相睹略不(____)(4)皆披发文身文(______)73.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句读正确的一项是()A.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B.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C.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D.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74.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与“以此夸能”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境过请B.以光先帝遗德C.何以战D.皆以美于徐公7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②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76.甲乙两文作者一个“看雪”一个“观潮”,请结合两文分析作者对所看(观)之景的描写手法的异同。

《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对比阅读答案(2014年徐州市中考语文)

《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对比阅读答案(2014年徐州市中考语文)

(2014·徐州)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

(16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上下一白()(2)从武林门而西()(3)即棹小舟入湖()(4)取道……石径塘而归()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①才一举头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 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 ①次早得陶石篑帖子②二者不可得兼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8.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练习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10.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shǔ)B.浩浩汤汤(dàng)C.长堤一痕(dī)D.强饮三大白(qiáng)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百废具兴(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余拏一小舟( )(4)客此(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3.【甲】【乙】两文作者都借景抒情,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四、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五、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湖心亭看雪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一」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阅读训练一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C.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D.上下一白/而或长烟一空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本文描写雪景与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意境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的情景。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阅读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及答案解析

阅读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及答案解析

张岱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③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④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相关材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一柳宗元《江雪》1.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以为妙绝B.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C.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D.上下一白而或长烟一空2.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选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景象。

B.选文第一段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以及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做铺垫。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与《江雪》一诗“独钓寒江雪”中的“独”字表达的情怀是一致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画线句采用白描手法,描绘西湖雪景,其中“痕”“点”“芥”“粒”四个量词用得巧妙,妙在何处?现代汉语中使用量词增强语言表现力的例子有很多,请举一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末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的“痴”(用原文回答)?中国古代文人中寄情山水的“痴人”还有不少,请举一例,并简述其“痴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D2.D3.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意对即可)(2)示例:一弯新月,一叶扁舟,一轮圆月,一眼泉水,一抹彩霞,一束阳光…………5.更定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

张岱《湖心亭看雪》和《初至西湖记》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张岱《湖心亭看雪》和《初至西湖记》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张岱《湖心亭看雪》和《初至西湖记》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湖心亭看雪明代: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拥.毳衣炉火______(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3)从武林门而西.______(4)即棹.小舟入湖______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3.【甲】文《湖心亭看雪》写的是冬日雪后的西湖。

【乙】《初至西湖记》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在写景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答案】1.(1)裹、围(2)哪能(3)向西(4)划船2.(1)(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空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的一片。

(2)刚一抬头,不知不觉中已经如痴如醉了,这时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

3.《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写景;《初至西湖记》用生动的比喻写景。

【初中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2021年中考文言文真题

【初中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2021年中考文言文真题

【初中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2021年中考文言文真题【初中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2021年中考文言文真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庭下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缴斜,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居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唯。

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至亭上,存有两人砌毡对挤,一童子绿茶,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存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尝三大白而别。

反问其姓氏,就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10.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表述有误的一项就是()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b.自得步于中庭(一同,共同)c.与余舟一芥(小草)d.余强尝三大白而别(小酒杯)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自得步于中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但太少闲人例如吾两人者耳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c.余强尝三大白而别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d.反问其姓氏,就是金陵人其门人甚众(《劳山道士》)12.下面定义不恰当的一项就是()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守的欢欣。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就是作者贬谪后写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下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就是为了注重雪景的迷人。

13.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2、【拏】撑(船)。

3、【拥毳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拥,裹、围。

毳,鸟兽的细毛。

4、【雾凇沆砀】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5、【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6、【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焉得,哪能。

更,还。

7、【三大白】三大杯酒。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8、【客此】客居此地。

9、【舟子】船夫。

10、【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二、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翻译: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翻译: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译: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三、课内简答题:1、“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答: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2、“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答:“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湖心亭看雪(8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2)上下一白()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及下船()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小题3】如何理解文末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分)答案
【小题1】(1)消失(2)全(3)尽力(4)等到
【小题2】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小题3】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恰是对作者最确切的评价,引用舟子的话一是对“痴”字的称赏,再则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

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注意“一”的含义,“及”的翻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翻译这一句时要注意“惟”和“粒”字。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从“知音”的角度阐述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