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浙江科技学院专升本《综合化学》考试大纲
公共化学大纲

化学专业“专升本”招生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基本要求本课程无机化学部分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及配位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元素及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制备和用途,熟练掌握化学有关基本运算。
并运用上述原理和知识,能够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计算能力,资料应用能力的培养。
有机化学部分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及其相互转化的方法、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试题类型填空、选择、简答、判断、鉴别、命名或书写结构、完成化学反映、合成路线设计、计算无机化学部分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一、化学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概念清楚。
二、化学基本定律:熟练掌握,概念清楚,能灵活运用。
1、理想气体定律;2、道尔顿分压定律;第二章化学平衡一、化学平衡:熟练掌握,概念清楚,能灵活计算。
1、平衡常数及其物理意义,化学平衡定律2、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Kc、Kp,转化率3、多重平衡规则二、化学平衡的移动:熟练掌握。
第三章电离平衡一、酸碱质子理论:掌握。
二、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熟练掌握,正确计算。
三、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熟练掌握,正确计算。
1、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同离子效应、盐效应;2、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四、盐类水解:熟练掌握,正确计算。
五、沉淀溶解平衡:熟练掌握,正确计算。
第四章化学热力学初步一、热力学第一定律:一般掌握。
1、热力学中常用术语:体系和环境、状态函数、热力学能、热、功。
2、热力学第一定律(内容、数学表示式)二、热化学:掌握概念,正确计算和解释问题。
1、盖斯定律及应用2、几种热效应及计算(生成热、溶解热、溶液中离子的生成热)三、化学反应的方向1、化学反应等温式:一般掌握运用。
2、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熟练掌握,计算、应用。
第五章化学反应速度一、化学反应速度:一般掌握,概念清楚。
1、化学反应速度的定义及表示法2、化学反应速度的实验测定二、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熟练掌握,概念清楚,能计算解释有关问题。
化工类专业理论综合考试纲要.doc

化工类专业理论综合考试纲要本考试纲要以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结合我省化工类专业的实际情况,以教育部职成教司教学与教材处和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用书目录》中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
本考试纲要包括化工类专业开设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实验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本考纲仅给出对各知识点的要求,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根据教材调整大纲顺序。
主要测试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对化学应用于社会的关注程度,以及运用基础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第一部分无机化学(一)化学基本量和化学计算1. 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2. 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1)有关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关系的计算。
(2)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有关物质的量、质量、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微粒数间的换算。
3. 掌握有关溶液的计算(1)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溶质质量间的换算。
(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3)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稀释及有关计算。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稀释及有关计算。
4.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根据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进行相关的计算。
(2)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纯度的计算。
(3)有一种反应物过量的计算。
(4)利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或物质的量的差的计算。
(5)有关多步反应的计算。
(%1)化学基本理论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 理解原子的组成。
同位素的概念,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 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理解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同主族元素和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作综合运用。
浙江2023年专升本考试大纲

浙江2023年专升本考试大纲
浙江2023年专升本考试大纲包含以下内容:
一、考试科目
1. 通用技术综合测试(General Technical Comprehensive Test):(1)基础数学:包括代数、解析几何以及概率统计;
(2)英语:包括阅读理解、翻译及书面表达;
(3)政治/历史:主要考察中国近现代历史及政治知识;
(4)逻辑/信息技术:主要考察常见的逻辑思维及信息技术。
二、考试内容
1. 基础数学:
(1)代数: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及不等式、线性规划、图论、根式和函
数等;
(2)解析几何:包括直线、圆、椭圆和空间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性质、定理和画法;
(3)统计:包括样本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
2. 英语:
(1)阅读理解:包括对文章中事实和观点的判断题、推导型问题题、
完成空缺题、图表类解释题和图画类解释题等;
(2)翻译:从中文翻译成英文或从英文翻译成中文;
(3)书面表达:依据所给的题目要求,写出一篇具有一定规模的文章;
3. 政治/历史:
(1)中国近代历史:主要考察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
其法治的基本内容;
(2)政治:主要考察国家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与外交政策等;
4. 逻辑/信息技术:
(1)逻辑思维:考查学生使用逻辑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信息技术:考查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以及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能力。
三、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将在2023年9月初进行,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专升本化学化学反应知识点解析

专升本化学化学反应知识点解析关键信息项1、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2、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如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3、化学平衡:平衡状态的特征、平衡移动的原理。
4、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判断、电子转移的计算。
11 化学反应类型111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11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如碳酸钙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113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比如,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
114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12 化学反应速率121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12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通常,温度每升高 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 2 4 倍。
123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减小容器体积),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增大容器体积),反应速率减慢。
124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正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负催化剂减慢反应速率。
13 化学平衡131 平衡状态的特征化学平衡状态具有“逆、等、动、定、变”的特征。
“逆”指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等”指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指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反应仍在进行;“定”指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变”指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会发生移动。
132 平衡移动的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4 氧化还原反应141 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具有相应的升降变化的化学反应。
应用化学专业《无机化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无机化学》“专升本”考试大纲一、考试形式及适用对象本考试采用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形式。
考试对象为参加选拔考试的应用化学专业考生,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及配位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重要元素及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制备和用途等知识。
二、题型及比例本考试由五个部分组成:填空题20%、选择题30%、简答题10%和计算题40%。
三、考试时间和分数本课程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四、考试大纲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考核知识点:气体状态方程和分压定律、体系和环境、状态和状态函数、热和功、热力学能、能量守恒、恒压反应热与反应焓变、盖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考核要求:1、了解化学中常用的量和单位以及有关的定律,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2、掌握体系和环境、状态和状态函数、热和功、热力学能、能量守恒、恒压反应热与反应焓变、盖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考核知识点:反应速率、活化分子、活化能和反应速率,标准摩尔熵变、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考核要求:1、了解反应速率、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概念以及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掌握标准摩尔熵变、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用吉布斯函数变判断反应或过程自发性的方法。
3、了解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考核知识点:同离子效应、水的离子积、缓冲溶液、水解常数、溶度积、溶度积规则;考核要求:1、了解解离常数、解离度、同离子效应、水的离子积、缓冲溶液、水解常数、溶度积、溶度积规则、分步沉淀等名词和概念。
2、掌握水溶液中pH值及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
3、掌握溶度积规则的有关计算。
专转本化学实操考纲

专转本化学实操考纲
1.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包括常见实验仪器如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磁力搅拌器、热力学分析仪等的使用方法,以及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如量取溶液、配制溶液、移液等。
2. 基本化学实验技能:包括酸碱滴定、重量法测定、比色法测定、气体吸收法测定、电位滴定法测定等化学实验技能。
3. 基本实验安全知识:包括实验室常见危险品及其安全处理方法,实验室常见事故及应急处理方法,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等。
4. 基本实验数据处理技能:包括化学实验中数据处理的方法,化学计量学、物理计量学等基本计算方法,以及常见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5. 基本实验报告撰写技能:包括化学实验报告的要求、结构、撰写方式,以及化学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方法等。
以上为化学专业专转本实操考纲的主要内容,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
- 1 -。
浙江科技学院2010年专考试大纲(综合化学统考)

一、总要求《综合化学》课程其内容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与有机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部分要求:掌握化学计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酸碱平衡原理与酸碱滴定法,掌握沉淀平衡原理与沉淀滴定法,掌握氧化还原平衡原理与氧化还原滴定法,掌握配位平衡原理与配位滴定法,了解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理解元素与重要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与反应,掌握常见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掌握吸光光度法。
有机化学部分要求: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掌握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和重要的反应历程;掌握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性质及用途;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理解各种官能团特征和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变规律。
二、基本要求及内容(一)无机及分析化学部分第一章化学计量、误差与数据处理了解一般分析过程的基本步骤。
熟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
掌握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减免方法,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理解有效数字的意义并掌握其计算规则,掌握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各种表示方法;分析结果的统计处理;可疑值的取舍(掌握Q检验法)。
了解置信度与置信区间的概念,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掌握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规律,掌握标准平衡常数的意义及表达式的书写;掌握平衡移动原理,平衡体系组成的计算。
掌握温度、浓度(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和反应级数的概念,理解活化能、活化分子、催化剂的概念,掌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理解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实际应用中须综合考虑的必要性。
第三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掌握酸碱质子理论的定义、理解共轭酸碱对的概念。
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度、稀释定律、溶液的离解平衡、分布系数、质子条件式、盐效应和同离子效应的概念。
掌握用质子理论计算一元弱酸、一元弱碱、一元弱酸盐和一元弱碱盐溶液的pH值。
化学考试大纲精选文档

化学考试大纲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化学I.考核目标与要求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2)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
(3)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己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2.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能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3.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
(2)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高考化学命题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其含义分别为: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
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浙江科技学院专升本《综合化学》考试大纲
一、总要求
《综合化学》课程其内容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与有机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部分要求:掌握化学计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酸碱平衡原理与酸碱滴定法,掌握沉淀平衡原理与沉淀滴定法,掌握氧化还原平衡原理与氧化还原滴定法,掌握配位平衡原理与配位滴定法,了解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理解元素与重要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与反应,掌握常见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掌握吸光光度法。
有机化学部分要求: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掌握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和重要的反应历程;掌握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性质及用途;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理解各种官能团特征和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变规律。
二、基本要求及内容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部分
第一章化学计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了解一般分析过程的基本步骤。
熟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
掌握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减免方法,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理解有效数字的意义并掌握其计算规则,掌握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各种表示方法;分析结果的统计处理;可疑值的取舍(掌握检验法)。
了解置信度与置信区间的概念,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掌握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掌握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规律,掌握标准平衡常数的意义及表达式的书写;掌握平衡移动原理,平衡体系组成的计算。
掌握温度、浓度(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和反应级数的概念,理解活化能、活化分子、催化剂的概念,掌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理解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实际应用中须综合考虑的必要性。
第三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掌握酸碱质子理论的定义、理解共轭酸碱对的概念。
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度、稀释定律、溶液的离解平衡、分布系数、质子条件式、盐效应和同离子效应的概念。
掌握用质子理论计算一元弱酸、一元弱碱、一元弱酸盐和一元弱碱盐溶液的值。
熟悉用质子理论计算多元弱酸的离解平衡组成,多元弱酸盐及两性物质溶液酸度的计算。
掌握酸碱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原理及缓冲溶液的配制。
理解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选择原则,熟悉常用指示剂在酸碱滴定中的使用。
掌握一元酸碱滴定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指示剂选择。
了解其它类型酸碱滴定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掌握各类酸、碱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
掌握酸碱滴定法结果的计算。
掌握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三章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测定法
掌握溶度积的概念、溶度积和溶解度的换算。
了解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掌握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产生与溶解。
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计算。
掌握沉淀滴定法的原理及主要应用。
理解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了解沉淀的形成,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沉淀条件的选择;掌握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四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理解原电池的概念、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条件电极电位的概念。
掌握用电极电势来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会应用元素电势图讨论元素的有关性质。
熟练掌握能斯特方程式,并掌握用能斯特方程进行相关的计算;了解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
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和碘量法;掌握它们的原理,特点,指示剂的选择及应用实例。
掌握氧化还原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了解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原子轨道(波函数)和电子云等概念。
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符号、表示的意义及其取值规律。
掌握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及方法,理解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系之间的关系。
理解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及主要氧化值的周期性变化。
第六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理解化学键的本质、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征及它们的区别;理解键参数的意义;掌握、、的分子轨道,理解成键轨道、反键轨道、σ键、π键的概念以及杂化轨道、不等性杂化等概念。
从价键理论理解共价键的形成、特性(方向性、饱和性)和类型(σ键、π键)。
熟悉分子或离子的构型与杂化轨道常见类型的关系。
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特征与性质;理解氢键的形成及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了解晶体、非晶体的概念,理解不同类型晶体的特性,理解晶格能、离子极化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第七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命名和分类。
掌握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掌握配位平衡和配位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其有关计算,理解配位平衡的移动及与其它平衡的关系。
了解螯合物形成的条件和特殊稳定性。
了解与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的特征。
了解酸度对配位反应的影响和酸效应系数的含义;掌握条件稳定常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掌握金属离子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会使用酸效应曲线选择滴定的酸度条件。
了解金属指示剂的应用,了解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方法。
掌握配位滴定的应用。
第八章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掌握主族元素常见的单质和重要化合物(氧化物、卤化物、氢化物、硫化物、氢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等)的典型性质。
某些重要单质、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了解元素酸碱性、
氧化还原性在周期系中的变化规律。
了解过渡元素的通性。
掌握过渡元素(、、、、、、、、、)重要化合物的典型性质(酸碱性、氧化还原性、配合性、离子的分离鉴定)。
掌握定性分析中的系统分析法。
通过元素化学的学习,会判断一般化学反应的产物,并能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
掌握常见金属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第九章吸光光度法
了解物质颜色与光的吸收关系。
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掌握朗伯—比耳定律。
了解分光光度法的仪器及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了解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与参比溶液的选择。
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实例。
(二)有机化学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