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郑州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郑州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郑州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理解其工作流程及关键部件功能。

2. 使学生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类型及适用场合,掌握不同系统的优缺点。

3. 引导学生掌握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计算方法,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工程案例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2.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模拟和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在项目中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暖通空调行业的热爱,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郑州地区中学高年级学生,结合暖通空调专业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在掌握暖通空调基本知识的同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暖通空调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基础、空气处理过程、制冷原理等,对应教材第1章内容。

2. 暖通空调系统类型及优缺点:介绍常见的家用、商用暖通空调系统,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3. 暖通空调关键部件及功能:分析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关键部件的作用,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4. 暖通空调能耗计算与节能减排:讲解能耗计算方法,介绍节能减排技术,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5.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暖通空调工程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

6. 暖通空调系统模拟与优化:教授相关软件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对应教材第6章内容。

7. 课堂讨论与小组协作: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协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暖通空调基本原理及系统类型;第3-4周:暖通空调关键部件及功能;第5-6周:能耗计算与节能减排;第7-8周:实际工程案例分析;第9-10周:暖通空调系统模拟与优化;第11-12周:课堂讨论与小组协作。

暖通空调第二版课程设计

暖通空调第二版课程设计

暖通空调第二版课程设计1. 概述本文档是针对暖通空调第二版的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档包含以下几个部分:课程设计目标、设计内容、实验环境和实验步骤。

2. 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1.掌握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原理;2.学会使用实验室中的设备进行实际操作;3.学会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实验设计;4.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冷循环实验2.制热循环实验3.空调系统设计实验4.空调系统调试实验3.1 制冷循环实验制冷循环实验是本次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

该实验的主要内容为探究制冷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实验室中的制冷机和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3.2 制热循环实验制热循环实验是课程设计的另一大重点。

该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探究制热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实验室中的热水器、加热器等设备,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3.3 空调系统设计实验空调系统设计实验是整个课程设计的核心部分。

该实验的主要内容为学生们进行空调系统的组成、设计、调试等全流程操作,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掌握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3.4 空调系统调试实验空调系统调试实验是整个课程设计的最后一步。

该实验的主要内容为学生们在完成空调系统设计后,进行调试操作,调整空调系统的各项参数,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实验环境本次课程设计主要采用实验室环境,提供必要的仪器和设备。

实验室中应该配备有制冷机、热水器、恒温箱、压缩机、流量计等设备,全面覆盖本次课程设计的实验内容,便于学生在实验中获取必要的数据。

5. 实验步骤5.1 制冷循环实验步骤:1.将制冷机各部件组装调试好,如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等;2.连接管路,将制冷机系统封闭,排除气体;3.根据实验要求选用不同的实验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4.开始实验,记录相关的实验数据;5.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效果。

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 (2)

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 (2)

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自动化控制的方法,通过自主设计和实践,深入理解系统的运行特点和常见问题,并能独立进行相关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分为两个部分:暖通系统和空调系统,以下将详细介绍设计的内容和流程。

1. 暖通系统暖通系统是指家庭或办公场所的供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设计中需要了解以下内容:1.暖通系统概述:包括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等;2.暖通系统的设计:如如何确定供暖的面积和热负荷、选择和配置设备等;3.暖通系统的控制:包括传统的人工控制和自动化控制等。

2.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是指家庭或办公场所的空气调节系统。

设计中需要了解以下内容:1.空调系统概述:包括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等;2.空调系统的设计:如如何确定制冷负荷和换气量、选择和配置设备等;3.空调系统的控制:包括传统的人工控制和自动化控制等。

三、课程设计流程本课程设计采用以下流程:1.确定项目: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选暖通系统或空调系统作为自动化控制课程设计的对象;2.系统分析:对所选的系统进行分析,包括系统组成、功能需求、控制方式等;3.设备选择:根据系统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设备和元器件;4.系统设计:设计系统的控制逻辑,结合所选的设备,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化控制;5.系统调试:对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检查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四、课程设计评估本课程设计评估采用以下方法:1.设计文档: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完整的设计文档,包括系统分析、设备选择、控制逻辑、软件代码等;2.实验报告: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撰写实验报告,详细叙述课程设计的流程和实现的结果;3.课堂报告:学生需要在结课前进行课堂报告,展示设计的过程和结果,并回答相关问题。

五、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深入了解了暖通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自动化控制的方法,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同时,本设计还为学生未来的项目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大连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大连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大连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基础、制冷制热循环等。

2. 学会分析大连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影响。

3. 掌握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流程、参数计算及设备选型。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简单的暖通空调系统图。

2. 能够根据大连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特点,独立完成小型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

3. 能够运用专业软件对设计的暖通空调系统进行模拟和性能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暖通空调行业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节能、低碳、环保。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结合大连地区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具备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热力学基础和制冷原理知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学生未来从事暖通空调行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暖通空调原理:包括制冷剂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

- 空调系统类型:介绍大连地区常用的空调系统类型,如分体式、中央空调等。

- 节能技术:分析大连地区适用的节能措施,如变频技术、热泵技术等。

2. 实践操作:- 设计流程:学习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结合大连地区的实例进行分析。

- 设备选型:根据大连地区的气候特点,学习制冷、制热设备的选择和应用。

- 系统模拟:运用专业软件,模拟大连地区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分析性能参数。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暖通空调原理及制冷剂性质学习。

- 第二周:大连地区空调系统类型及特点分析。

- 第三周:节能技术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

设计院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设计院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设计院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暖通空调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2.理解暖通空调的原理和技术要求;3.熟悉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流程和施工技术。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暖通空调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3.掌握暖通空调施工和管理的技术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暖通空调行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服务人民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具体安排如下:1.暖通空调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2.暖通空调的原理和技术要求;3.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流程和施工技术;4.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5.暖通空调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暖通空调工程案例,使学生熟悉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4.实验法:开展暖通空调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暖通空调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直观展示暖通空调原理和工程案例;4.实验设备:配备完善的暖通空调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我们将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指导书可可讲解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指导书可可讲解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650201《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指导书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年级: 2023级指导老师:李艳琼职称:高级工程师《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空调负荷计算1.夏季建筑围护构造旳冷负荷目前,在我国暖通空调工程中,常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冷负荷系数法是建立在传递函数法旳基础上,是便于在工程上进行手算旳一种简化计算措施。

夏季建筑围护构造旳冷负荷是指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筑物围护构造传入室内旳热量形成旳冷负荷。

详细计算措施如下:(1)围护构造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旳计算措施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旳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旳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Rc c t t AK Q -=ττ)( (1-1) 式中 ()τc Q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旳逐时冷负荷,W ; A — 外墙和屋面旳面积,m2;K — 外墙和屋面旳传热系数,W /(m2·℃),可根据外墙和屋面旳不一样构造,由附录2-2和附录2-3中查取;tR — 室内计算温度,℃;()τc t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旳逐时值,℃,根据外墙和屋面旳不一样类型分别在附录2-4和附录2-5中查取。

必须指出:a. 附录2-4和附录2-5中给出旳各围护构造旳冷负荷温度值都是以北京地区气象参数为根据计算出来旳,因此,对于不一样设计地点,应对()τc t 值进行修正,即应为()τc t 十td 。

其地点修正值td 可由附录2-6查得。

b . 当外表面放热系数不一样于18.6W /(m2·℃)时,应将(()τc t +td)乘以表1中旳修正值。

c. 当内表面放热系数变化时,可不加修正。

d. 考虑到都市大气污染和中浅颜色旳耐久性差,提议吸取系数一律采用ρ=0.90,即对表中()τc t 不加修正。

但如确有把握经久保持建筑围护构造表面旳中、浅色时,则可将表中数值乘以表2所列旳吸取系数修正值k ρ。

扬州大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扬州大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扬州大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扬州大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扬州大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是针对暖通空调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必修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了解如何设计和安装暖通空调系统,并掌握这些技能,以便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准备。

本课程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解决空调系统的安装和维护的能力。

在整个课程中,学生将了解如何选择适当的设备,进行合理的电路设计以及环保方面的考虑。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为多种类型的环境设计合适的空调系统,包括办公楼、酒店、住宅和仓库等。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如何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据特定环境需求选择适当的空调系统。

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基本设计。

这一方面包括如何选择适当的空调设备,通风系统和管道系统。

在课程进展中,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进行电路设计,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暖通空调系统。

学生将学习如何在管道系统中考虑到水和气体的流动,以及如何设计能够提供恰当的通风和冷却功能的系统。

此外,课程还将涵盖暖通空调系统的维护和修理。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设备故障排除,以及教练如何进行确认、调整、更换零件和重组的方法。

学生将熟悉检查、更换和维修空调设备的技能,以及如何处理空气质量和环保问题。

通过扬州大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以下技能:1.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式。

2.学习如何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安装,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设备。

3.掌握暖通空调系统的电路设计技术,以满足不同环境的需求。

4.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维护和修理方法。

5.学习如何解决空气质量和环保问题。

最后,扬州大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适合于在暖通空调领域发展职业的学生。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掌握暖通空调领域的核心技能,以便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精选11篇)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精选11篇)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精选11篇)什么是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指对拟建项目产品方案、技术方案、设备选型、项目地址、公用设施、运输、三废治理、建筑安装工程和总图等方面从技术经济角度所作出的具体安排。

设计方案的提出与选定,必须以整个项目的投资效益为基础,力争以最少的劳动耗费和最短的建设工期,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设计方案的各个环节,要在实现投资目标的前提下,互相协调、互相衔接。

一个拟建项目可采用的设计方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应视具体情况进行多方案比较。

多方案比较可以就整个设计方案,也可以就设计方案的某一环节或某方面的内容而定。

由于每个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特征不同,因而在进行方案比较时主要比较相同需要的不同方案的经济效果。

在方案比较中,消耗量的计算必须采用统一的计算原则和方法。

同时,还应考虑时间因素的可比条件。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精选11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精选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1一、设计任务和目的学生根据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标准、技术措施、设计图集和有关参考资料,独立完成建筑所要求的工程设计,并通过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空调系统的多种形式、设计方法、设计步骤,了解相关专业的配合关系。

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室内环境设备工程和公共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施工组织、验收调试、运行管理和有关应用科学的研究及技术开发等工作,奠定可靠的基础。

二、原始资料1、市设计工程所在地区:北京市2、气象资料:根据建筑所在地区,从设计手册中进行查找。

主要有供暖、空调室外设计温度,干、湿球温度,太阳辐射情况,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及主导风向等参数。

3、建筑资料给出建筑用途、建筑层高;图纸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等,图中应包括建筑尺寸、围护结构做法,门窗种类、做法、尺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航站楼底层空调系统设计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日期2013年12月指导教师2013年12月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章空调冷负荷的计算1.1主要设计参数1.2负荷的计算1.3 一层左边国际营业厅冷、湿负荷计算第二章空调设备冷量计算2.1全空气系统中空调制冷设备提供的冷量第三章空气分布3.1布置气流组织分布3.2散流器布置的原则3.3散流器送风3.4风系统水力计算3.5风口的布置第四章空调机组的选择参考文献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工程概况按照分组要求,本工程分别位于西安、北京、上海和广州,占地面积7021平方米。

建筑面积10886平方米,均为地上建筑,其中中转库面积6454平方米,办公楼4432平方米。

航站楼底层层高5.10m,二到四层3.9m。

底层包括国际营业厅、监控室、配载室、办公门厅等。

本栋建筑可接入市政热力供暖,蒸汽压力为0.6MPa。

本栋建筑可接入市政给水提供生活热水,供水温度为55℃,供水压力约350KPa。

空调冷热媒参数冷水供回水温度:7-12℃;热水供回水温度:60-50℃。

要求进行地上一层的夏季空调系统设计。

二、原始资料1、围护结构参数表结构类型类型传热系数(w/m2)标准规定值外墙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结合工程所在地自行确定0.43查《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屋面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结合工程所在地自行确定0.38查《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外窗铝合金中空断热单框中空玻璃窗 2.5 查《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内墙粉煤灰砌块隔墙120mm厚 1.88楼板面层+钢筋混凝土楼板+反贴保温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25mm厚)1.22、人员密度:办公室:4m2/人;门厅、大堂:4m2/人;其它房间:5m2/人;3、电气设备使用功率:办公室20 w/m²;会议室5w/m2;其他地方5w/m2;走廊无电气设备使用负荷;4、照明功率:大堂及门厅15 w/m²;办公室20 w/m²;走廊5w/m²;5、空调使用时间:办公室:9:00~22:00营业性建筑使用时间:9:00~23:00三、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四、制图依据1、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 50001—2001)3、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2001)六、施工验收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七、参考资料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2、赵荣义.空气调节(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陆耀庆.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章空调负荷的计算1.1主要设计参数1.1.1 围护结构的选取1.1.2室外气象参数基本信息城市西安经度 108.56 纬度 34.18夏季参数空调室外干球计算温度 35.0 空调室外湿球计算温度 25.8 室外通风计算温度 30.6 最热平均月相对湿度(%) 58风速(m/s) 1.9大气压力(Pa) 95980 1.1.3室内设计参数1.2 负荷计算1.2.1空调房间负荷计算依据1.外墙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t AK(t')c( Q R )c(ττ= (2-1) ραττk k t t )()('= (2-2)式中:Q c (t )—外墙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 A —外墙的面积,m²; K —外墙的传热系数,W/(m ²ºC ); tR —室内计算温度,ºCtc (t ) —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ºC ; ka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ka=1; kρ—吸收系数修正,查表取外墙:kρ=0.94 2.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R d c c t t t CwKwAw Q -+=ττ (2-3)式中:Q c (t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 ; Aw--窗口面积,m²;K —外玻璃窗的传热系数,W/m ²ºC ;tc(t)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ºCcw —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值;金属窗框,80%玻璃双层窗,cw=1.20; td —窗玻璃地点修正值,td =0;3.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LQ j i s w c C D C C A C Q max )(ατ= (2-4)式中:Ca —有效面积系数,双层钢窗Ca=0.75;Cs —玻璃窗的遮阳系数,3 mm 厚普通玻璃Cs=0.86; C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Ci=0.60; D jmax —日射得热因数,W/m ²; C 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C LQ =1.00 Aw —窗口面积,m²;4.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Q c (t ) =n Φ(q q +q x ) (2-5)式中: n —房间人数Φ—群集系数,这里取0.89 q q —显热, 这里取64W q x —潜热, 这里取117W5.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Qc(t) =1000n 1n 2N C LQ (2-6)式中:n 1—整流器消耗功率的系数,取1.2 n 2—灯罩隔热系数,取0.6N —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KW ) C LQ =1.006.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Qs=1000n 1n 2 n 3 N (2-6)式中:n 1—利用系数,取0.8 n 2—电动机负荷系数,,取0.5 n 3—同时使用系数,取0.6N —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KW )7.房间的散湿主要是设备与人员散湿。

相对于人员散湿,办公室等建筑设备的散湿量相对较小,故在此只计算人员散湿即可。

计算公式为:610278.0-⨯=g n m w ϕ (2-8)式中:m w —人体散湿量,kg/sg —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取175g/h n —室内全部人数 Φ—为群集系数,取0.89 8.新风量的计算公式为:w W g n G ⋅= (4-1)式中:Gw —新风量m 3/h n —人数31.2.2房间负荷的计算以右侧国际营业厅1--2为例该房间最大冷负荷出现在14:00,为7307.59w第二章 空调设备的选择2.1全空气系统中空调制冷设备提供的冷量以一层做左侧国际营业厅为例,房间的冷负荷为Q=7509.52w ,湿负荷M=0.00091kg/s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 =25℃ ,相对湿度60%,室外干球温度 =35℃ ,室外湿球温度为25.8℃,该房间室内人员20人,总新风量为600m3/h 。

全空气系统图 全空气系统焓湿图(1)求热湿比7.509520.000918252.22Q M ε=== (2)确定送风点在h-d 图上确定室内空气状态点N ,通过该点画出ε=8252.22的过程线。

由下图所示,对应焓湿图从而得出:由60%25{n tn ϕ==℃得55.5/11.9/{n h kJ kg dn g kg==采用露点送风温差,取ε线与ϕ=90%的交点即为送风状态点S ,得42.26/16.1{S S h kJ kg t ==℃(3)计算送风量 按全热平衡确定30.5672/1701.6m /55.542.7.5026952c S R S Q M kg s h h h ====--2.2空调制冷设备需要提供的冷量及热量确定(1)确定最小新风比最小新风比33600/0.351701.6/O S M m hm M m h === (2)查得混合点M 参数 如上焓湿图(3)空气处理设备需提供的总制冷量,() 2.695(63.942.3)58.212kW p r S M S Q M h h =-=⨯-=2.1.3结论系统设备冷量,() 2.695(63.942.3)58.212kW p r S M S Q M h h =-=⨯-= 考虑20%余量,在计算冷负荷的基础上修正:,,1.2 1.258.21269.9p r p r Q Q kW '==⨯=第三章空气分布空气分布又称气流组织,也就是设计者要组织空气合理的流动。

大多数空调与通风系统都需要向房间或被控制区送入和排出空气,不同形状的房间、不同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形式和布置、不同大小的送风量都影响室内空气的流速分布、温湿度分布和污染物浓度分布。

室内气流速度、温湿度都是人体热舒适的要素,而污染物浓度时空气品质的重要指标。

因此,要想使房间内人群的活动区域成为一个温湿度适宜,空气品质优良的环境,不仅要有合理的系统形式及对空气的处理方案,而且要有合适的空气分布。

3.1布置气流组织分布此次设计属于舒适性空调设计,在此设计中气流组织采用如下形式:散流器平送单层百叶回风的气流组织形式,送出的气流为贴附于顶棚的射流。

射流下侧吸卷室内空气,射流在近墙下降,回风口远离散流器。

工作区为回流区,该模式的通风效率低于侧送风,换气效率约为0.3-0.6。

3.2散流器布置的原则(1)布置时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特点,散流器平送方向不得有障碍物(如柱);(2)一般按对称布置或梅花形布置;(3)每个方行散流器所服务的区域最好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如果散流器服务区的长度比大于1.25时,宜选用矩形散流器;如果采用顶棚回风,则回风口应布置在距散流器最远处;(4)散流器送风气流分布计算,主要选用合适的散流器,使房间内风速满足设计要求。

3.3散流器送风以房间1—2为例进行计算 面积:13.9× 5.65,送风量:1655.4,回风量1073.7,净高6,吊顶2,送风温差,拟采用径向散流器,试确定有关参数并计算其气流分布 1.送风口1) 布置散流器,采用对称布置方式,共布置8个散流器。

=1.2,=1.0,=0.2,水平射程分别为 1.4m 及 1.7375m ,平均取=1.56m,垂直射程=6-2-2=2m2) 每个散流器的送分量为=1655.4/8=2073) 散流器的出风速度选定为 3.0,这样202070.023.03600F m ==⨯4) 检查:根据式x u u =1 1.697=1.1==查图,按在曲线8,9间插值得=0.68—均取1.代入各已知值得 1.6973.00.142 1.56x u ⨯=⨯=+5) 检查:10.688.92 1.560.34x t t ∆∆⨯=⨯+==℃计算检查结果说明及均满足要求6) 检查射流贴附长度:0.4k l x ze =15.45 1.22.94z u ==⨯=0.35k =-0b =0.350.62 1.130.21h k b =-⨯= 0.210.4 2.941.45l x e m=⨯⨯=因此,贴附的射流长度基本上满足了要求 2.回风口1)布置两个回风口,每个风口回风量536.85,回风管位置在南墙一侧房间上部靠顶棚,回风口平行安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