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特岗教师招聘模拟卷—化学(答案)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16年化学真题

教师资格证16年化学真题

2016下半年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高中化学《酯化反应》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高中化学《酯化反应》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复习导入厨师在炒菜尤其是烧鱼时都喜欢加些酒和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过程产生了具有浓郁香味乙酸乙酯。

环节二:新课教学(1)酯化反应【演示实验】视频演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过程。

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中①实验条件是什么?(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②实验现象是什么?(实验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不溶于水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微观演示】乙酸与乙醇反应中各分子的变化过程。

【学生归纳】乙酸脱掉羟基,乙醇脱掉氢,再结合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师介绍】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H3CH2O-)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的生成物。

像这种醇和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学生练习】乙酸与正丙醇生成的酯叫乙酸丙酯,甲酸与乙醇的反应生成甲酸乙酯。

【发现规律】酸与醇生成的酯叫做某酸某酯。

(2)官能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信息提示”部分,归纳什么是官能团。

并举例说明。

【讨论作答】一些基团反映了一类有机物的共同特性,叫做官能团。

例如:甲醇和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乙酸和高级脂肪酸的官能团是羧基,甲醛、乙醛的官能团是醛基。

【归纳总结】官能团一般是指能决定这个物质特殊性质的基团。

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总结常见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性质。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教学重难点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参考答案】学生第一次接触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高中有机化学的重要知识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反应类型,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酯化反应。

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H3CH2O —)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的生成物,即乙醇分子和乙酸分子间脱去一个水分子的产物。

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内容也比较抽象,因此设置难点是酯化反应的机理。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独家)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独家)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有一含CaCO3与CaO的混合物,取该混合物16g,进行充分..高温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30%B.40%C.50%D.60%【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200g盐酸中氯元素质量= 200g×7.3%×(35.5/36.5×100%)=14.2g,则氯化钙质量=14.2g/(71/111×100%)=22.2g,所以氯化钙中钙元素质量=22.2g-14.2g=8g。

则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8g/16g×100%=50% 。

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根据右图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该袋食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食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10 mgC.每袋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约为16.9 mgD.若仅靠该盐补充碘,成人每天需摄入该食盐5 g【参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可算出该食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A说法正确;B、由包装标签可知含碘 20mg/kg,即可知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10mg;故B说法正确;C、根据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设每袋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为x:×100%=10;解答 x=16.9mg;故C说法正确;D、根据成人每天需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设成人每天需摄入该食盐的质量为y,0.15mg=y×解答 y=7.5g;故D说法错误.故选D.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无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无色溶液中一定SO42-离子B.除去粗盐水中的Mg2+、Ca2+、SO42-,得到精盐水,依次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C.在一定条件下,利用石灰石、水、纯碱可制得烧碱D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溶液混合,取反应后溶液三份于试管中,分别滴入硫酸铜、氯化铁、氯化钡三种溶液,明显现象为蓝色沉淀、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参考答案】B【详解】A 、某无色溶液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银离子、碳酸根离子,再加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可证明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 42-,说法正确。

教师招聘考试化学模拟卷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化学模拟卷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化学模拟卷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答案】A。

解析:A.多孔硅铝酸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具有吸附性,所以人工分子筛(多孔硅铝酸盐)可以用作吸附剂和催化剂,故A正确;B.乙醇不具有氧化性,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具有氧化性,消毒原理不同,故B错误;C.纯碱、谷氨酸钠(C5H8NO4Na,味精)都属于盐类,故C错误;D.蚕丝和棉花的组成元素不同,蚕丝为蛋白质含有C、H、O,棉花含有C、H元素,故D错误;故选:A。

2.【答案】C。

解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而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故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8,将质量数标在左上角,而质子数标在左下角,故符号为188O,故A错误;B.硫离子的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故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NaClO由钠离子和次氯酸根构成,而次氯酸根中氯原子和氧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结合,故其电子式为,故C正确;D.葡萄糖是多羟基醛,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B。

解析:A.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实际放出的热量小于完全反应计算放出的热量,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 N2(g)和1.5mol H2(g)充分反应放出小于46.2kJ的热量,故A错误;B.2Fe+3Cl22FeCl3~6e-213g6mol7.1g0.2mol,故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故B正确;C.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的氢离子为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10-13mo l/L,1L该溶液中含有1×10-13mo l氢离子,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都是1×10-13mo l,则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1×10-13N A,故C错误;D.12g金刚石晶体中含有1molC,每个碳原子与与气体4个碳形成了4个碳碳键,所以1个C形成的碳碳键数目为:×4=2,1mol碳原子形成了2mol碳碳键,含有碳碳键的数目为2N A,故D错误,故选:B。

2016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答案)

2016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答案)

2016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答案】C。

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为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突破口为元素Y和R,两者可形成两种共价化合物,所以分别为O和S,从而确定W为Cl,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Z为Na,25℃时,0.01mol/L X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H为2,可知该化合物为HCl,A项O没有最高价氧化物,错误;B项Z和Y可形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D项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为中性,比如高氯酸钠(NaClO4)。

2.【答案】【答案】C。

解析:A选项中收集氨气的集气瓶口应用一团棉花,如果用橡皮塞塞住空气就没有办法排出,故不正确。

B选项的二个烧杯中电解质溶液放反了,无法构成原电池,本选项不正确。

C选项是利用压强形成水柱的方法来检验气密性,能达到实验目的。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这图中装置收集时应该是导管长进短出才能收集到纯净的CO2气体,故本选项不正确。

3.【答案】A。

解析:B选项为电离,C选项Fe3+可以将I-氧化成I2,D选项亚硫酸氢根不能拆开写。

4.【答案】D。

解析:A.高纯度的硅单质用于制作半导体,二氧化硅用于光导纤维,A错误;B.合金相对于金属单质,其硬度更大,但熔沸点低,B错误;C.食品添加剂需要科学合理利用,C错误;D.过氧化钠能与水、CO2反应产生氧气,因此可以用在潜艇和呼吸面罩中作供氧剂,D正确,答案选D。

5.【答案】B。

解析:A.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在该溶液中会发生反应:2H++ CO32-=H2O+CO2↑。

离子不能电离共存。

错误。

B.c(H+)=1×10-1mol/L的溶液是酸性溶液,此时H+与选项中的离子不会发生任何反应。

可以大量共存。

正确。

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含有强氧化性的微粒,而S2-、Br-有还原性,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原创试题)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原创试题)

100
44
x
0.44g
3

,解得 x=1g,1g<1.5g,因此沉淀还有氢氧化镁;沉淀 a 是碳酸
钙和氢氧化镁,错误;D、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
他现象不变,可以知道沉淀 a 一定含有碳酸钙和硫酸钡沉淀,不一定含有氢氧
化镁沉淀,无法确定氯化镁的存在,错误。故选 B。
【点睛】
本题为框图式推断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然后依
4
Ba2+、OH-,不符合题意; 选 C。 6.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 MnO2 情况下产生 O2
B.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和锌粉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
D.
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
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
一、单选题 1.棉花是一种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纤维素是由 C、H、O 三种原子构成的 B.纤维素属于有机物 C.棉线与羊毛线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别 D.纤维素中 C、H、O 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6∶10∶5 【参考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纤维素[(C6H10O5)n] 所以纤维素分子是由 C、H、O 三种原子构成的; 纤维素属于有机物; 棉线与羊毛线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纤维素中 C、H、O 三 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6∶10∶5。故选 A.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基本概念 2.经测定某含有 C、O 两种元素的混合气体中,C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0%,则该 混合物中 A.一定有 CO2 B.一定有 CO C.一定有 O2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精品必备)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精品必备)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有一份已经变质的NaOH样品100g,测得其中含Na元素46%,现向该样品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该溶液得到的固体质量为A、117g B、46g C、80g D、106g【参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由于恰好完全反应得到NaCl溶液,即反应前NaOH样品中Na元素质量=NaCl中Na元素质量,故可设蒸干该溶液得到的固体质量为x,可列式为:100g×46%=x ×23/58.5×100%,x=117g,故选A考点:质量守恒定律2.根据右图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该袋食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食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10 mgC.每袋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约为16.9 mgD.若仅靠该盐补充碘,成人每天需摄入该食盐5 g【参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可算出该食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A说法正确;B、由包装标签可知含碘 20mg/kg,即可知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10mg;故B说法正确;C、根据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设每袋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为x:×100%=10;解答 x=16.9mg;故C说法正确;D、根据成人每天需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设成人每天需摄入该食盐的质量为y,0.15mg=y×解答 y=7.5g;故D说法错误.故选D.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3.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独家精品)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独家精品)

亚铁、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画出方程式为:FeCO3+HCl===FeCl2+H2O+CO2↑,生
成的二氧化碳会逸散到空气中,杂质不能反应,设杂质的质量为 y。根据二氧化
碳的质量即可计算出菱铁矿中碳酸亚铁的质量。设碳酸亚铁的质量为 x,那么杂
质的质量=29g-x,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200g+29g-214.4g-(29g-x)=x-
5
酸钙分别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氯化钙,因此完全反应后装置 A 内溶液 的溶质成分有 HCl、CaCl2、FeCl3,故 C 错误; D、氢气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D 中会观察到 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因此若去掉装置 E,可用判断出样品中是否含有铁粉,故 D 错误。 故选 B。 6.小希设计如图的实验,并完成下列的操作步骤:
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得沉淀 20.0g。该固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A.Fe2O3
B.Fe3O4
C.Fe 和 Fe2O3
D.FeO 和 Fe2O3
【参考答案】A
【详解】
解:设二氧化碳质量为 x,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为:8.8g× ×100%=6.4g, 则含铁、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中氧元素质量为:6.4g÷2=3.2g,
6
度达到着火点,选项错误; D. ②中白磷燃烧,④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大试管内的氧气已经被过量的白磷消 耗完,对比②④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选项正确; 故选 D。 7.铜锡合金,又称青铜,含锡量 1/4~1/7(质量比)的青铜被称作钟青铜。有 一铜锡合金样品,可通过至少增加 a g 铜或至少减少 b g 锡恰好使其成为钟青 铜,增加 a g 铜后的质量是减少 b g 锡后质量的 2 倍。则原铜锡合金样品中铜 锡的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B 【详解】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精品原创)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精品原创)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使反应容易进行,硫酸本身并不被分解。

现用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2%的硫酸溶液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下列数据计算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硫酸质量为16.4gB.产生氧气质量为4gC.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36gD.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64g【参考答案】B【详解】A.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即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200g×8.2%=16.4g,故正确;B.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设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x,则:200g×8.2%=x×10%,x=164g,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200g-164g=36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36g100%=32g18⨯⨯=32g,故错误;C.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设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x,则:200g×8.2%=x×10%,x=164g,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200g-164g=36g,故正确;D .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设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x ,则:200g ×8.2%=x ×10%,x=164g ,故正确。

故选B 。

2.现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22.4g ,加入某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所用稀盐酸质量100g ,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116g ,则该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28.6%B .85.7%C .87.5%D .71.4%【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因为参加反应的是混合物中的氧化铜,得到滤液116g ,所以氧化铜的质量是116克-100克=16克,所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克×16/80×100%=3.2克,所以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4克-3.2克)/22.4×100%=85.7%。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精品)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精品)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将m1g碳与m2g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至常温,若此时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是纯净物,则m1:m2不可能是A.1:1B.1:2C.3:4D.3:8【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当m(C)/m(O)=3/4时二者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m(C)/m(O)=3/8时,二者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要满足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是纯净物,容器中剩余碳单质可以,但不能剩余氧气;故m(C)/m(O)要大于3/4;故答案选择B考点: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计算2.有一含CaCO3与CaO的混合物,取该混合物16g,进行充分..高温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30%B.40%C.50%D.60%【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200g盐酸中氯元素质量= 200g×7.3%×(35.5/36.5×100%)=14.2g,则氯化钙质量=14.2g/(71/111×100%)=22.2g,所以氯化钙中钙元素质量=22.2g-14.2g=8g。

则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8g/16g×100%=50% 。

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必须借助其他试剂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A.石蕊、HCl、K2SO4、NaOHB.H2SO4、FeCl3、NaOH、NaClC.NaCl、Ba(OH)2、Na2CO3、Na2SO4D.K2SO4、Na2CO3、BaCl2、HCl【参考答案】C【详解】A、紫色的是石蕊试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氢氧化钠,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是硫酸钾,不符合题意;B、黄色的是氯化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能使红褐色沉淀溶解的是硫酸,剩下的是氯化钠,不符合题意;C、将四种试剂两两混合,均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能产生两次沉淀的是氢氧化钡,能产生一次沉淀的是硫酸钠和碳酸钠,无法继续鉴别碳酸钠和硫酸钠,符合题意;D、将四种试剂两两混合,能产生一次沉淀的是硫酸钾,能产生两次沉淀的是氯化钡,能产生一次沉淀、一次气泡的是碳酸钠,能产生一次气泡的是盐酸,不符合题意。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独家原创)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独家原创)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将mg碳和铜的混合物放置在敞口容器中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的质量仍为mg,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A.30%B.27%C.20%D.15.8%【参考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将m g碳和铜的混合物放置在敞口容器中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质量仍为m g,则与铜反应氧气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

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16/﹙64+16﹚×100%=20%2.有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充分反应后。

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30gB.50gC.100gD.150g【参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碳元素经过一系列反应后,将全部转入生成的碳酸钙中,故设反应后得到的沉淀的质量为X。

X×=40×30%,X=100g,选C。

考点: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3.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3NaOH+AlCl3=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已知NaAlO2易溶于水,则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A.B.C.D.【参考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大,当加入一定量时会出现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而水的质量不增加的阶段而后继续增加;而反应的事实却是溶液中水会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而不断增加,选项A错误;B、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溶液中的氯化铝不断形成氢氧化铝沉淀,沉淀质量逐渐增加。

2016年特岗教师招聘中学化学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6年特岗教师招聘中学化学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中学化学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中学化学试卷(满分:150分)考生注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K:39Ca:40Mn:55Fe:56Cu:64Zn:6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B. 0.12 g石墨烯中含6.02×1022个碳原子C. 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D. 石墨烯中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2.下列物质的实验室制法,正确的是()。

A. 用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碳B. 用锌跟稀硝酸反应制氢气C. 用乙烷跟氯气在见光条件下反应制一氯乙烷D. 在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制氧气3.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 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B. 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 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D. 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4.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金属性逐渐()。

A. 增大增强B. 增大减弱C. 减小减弱D. 减小增强5.关于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B. 熔融状态下,离子化合物可以导电C. 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可能存在离子键D. Na2O2分子中只存在极性键6.可逆反应2A + B(s)3C达到平衡后,加压、升温,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为气体,C为固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A为固体,C为气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 A为气体,C为固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A、C均为气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7.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化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师招聘试卷说明:本试卷共五大题,30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I 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Na11 、C12 、O16 、Mg24 、Si28 、S32 、C135.5 、K39 、Fe 56 、Cu 64第I 卷 ( 选择题共66分)1、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1.下列说不正确的是………………………………………………………………………( )A. 含铅汽油、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均可对环境造成危害B. 棉花、木材及草类的纤维都是天然纤维C. 氮化硅陶瓷、光导纤维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 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可再生的化石燃料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各元素质量分数均为一个常数B. 硫酸C. 有机物是一种强酸,但苯磺酸是弱酸锰酸钾溶液褪色可能是发! 物能使溴水褪色一定是发生了加成反应D. 有机物醇都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而要发生消去反应形成碳碳双键,则羟基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3.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容器中,一个充满C₂H₆,另一个充满C₂H₄和C₃H₈的混合气体。

两容器内气体不可能具有相同的是…………………………………………………( )A. 分子数B. 碳原子数C. 密度D. 原子总数4.在FeCl₃和AICl₃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KI 溶液,再加入足量的Na₂S 溶液,则溶液中析出的沉淀的成分是………………………………………………………………( )A.FeS和I₂B.FeS、Al(OH)₃和I₂C.Al(OH):和Fe(OH)₂D.FeS、Al(OH)₃和S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条件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易发生C.石墨转化成金刚石吸收热量,说明石墨结构更稳定,有更高的熔点和更大的硬度D.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大小6.下列各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反应,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是……………………………………………………………………………………………… ()A.MnO₂+HCl(浓)B.C+H₂SO₄(浓)C.Cu+HNO₃(稀)D.Fe₂O₃+Al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L0.1 mol/L的硫化钠溶液中钠离子数目为0.1NAB.25℃,101KPa时,32g氧气所含氧原子数为2NAC. 17g羟基中所含电子数为10NAD.1 molNa₂O₂与H₂O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8.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合成氨一般采用500℃左右的温度,一是为了适当提高氨的合成速率,二是铁触媒在该温度下活性高。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化学)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化学)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中学化学科目](满分为 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 35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10 题每题 2 分, 11~15 题每题 3 分,共 35 分)1、创建和谐社会,保护生存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人及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

A、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B、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C、对露置在田野的垃圾焚烧处理D、采用可降解塑料袋盛放物品2、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主要及空气中某些气体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及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B、生石灰堆放久了变质及氧气、水蒸气有关C、钢铁生锈及氧气、水蒸气有关D、铜器表面生成铜绿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有关3、能源、资源、材料、环境保护等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下列研究内容及所属领域不相符的是() 。

A、导电塑料的研究是属于能源领域的问题B、淡化海水的研究属于资源领域的问题C、新型合成材料的开发属于材料领域的问题D、废旧电池的回收属于环保领域的问题4、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 100 g,以下配制过程正确的是() 。

A、只要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B、用托盘天平称取 10 g 氯化钠C、若使用粗盐不会影响配制结果D、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5 、用“王水”(浓盐酸及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黄金后得到一种物质: HAuCl4 (四氯合金酸),其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 B、+2 C、+3 D、+46、将沾有油渍的衣服放入洗衣机中,加水和适量的洗涤剂,搅拌搓洗,最终除去油污的理由是() 。

A、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溶于水B、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聚集,上浮分层C、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密度增大,下沉分层D、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分散,稳定地乳化在水中7、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原创试题)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原创试题)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现有一样品,经分析含氧化钙、碳酸钙两种物质。

向该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已知CaO + 2HCl = CaCl2 + H2O),蒸干该溶液得到固体质量为 ( )A.11.1gB.22.2gC.7.3gD.14.6g【参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氧化钙和碳酸钙都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根据反应中盐酸和氯化钙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则在反应中,盐酸和氯化钙的关系:2→;则二者的质量比=73:111,则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100g×7.3%=7.3g,故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11.1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点评:本题如果根据两个反应进行计算则很麻烦,但利用反应中氯化氢和氯化钙的质量关系则问题迎刃而解。

2.Fe2O3、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高温下用足量氢气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0 g,将生成的水用足量的浓硫酸吸收后,浓硫酸增重0.9克,则a的值为A.3.20B.3.30C.4.00D.4.20【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 Fe2O3和CuO再高温下都能与氢气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和水,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的值应=金属混合物的质量+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根据浓硫酸增重0.9克,即水的质量=0.9克,故水中氧元素的质量=0.9克×16/18×100%=0.8克,故a的值=2.40 g+0.8g=3.2g,故选A考点:质量守恒定律3.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必备)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必备)
100+S
故选 B。 6.某硫酸铵样品中混有一种其他的氮肥杂质,经分析该样品含氮元素的质量分 数为 20.5%,则样品中可能混有的氮肥杂质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C
中 N%含量为:
×100%≈21.2%大于均值 20.5%,推知杂
质中 N 含量低于均值 20.5%。 【详解】
A、
【参考答案】C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详解】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中含有氢元素,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0.8%;生
成的碳酸钙中含有碳元素,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4%。设变质后的固体的质量
为 100g,则氢元素质量为100g0.8%=0.8g ,碳元素质量为100g 2.4%=2.4g ,
2016-2020 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
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
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 2016-2020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 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 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 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本卷 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
9.将 7.3g 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 98gl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A.14.5g
B.15.5g
C.16.1g
D.18.1g
【参考答案】C
根据反应的方程 Zn+H2SO4═ZnSO4+H2↑、ZnO+H2SO4═ZnSO4+H2O 找出硫酸与硫酸锌
之间的关系式进行计算。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教学分析题 3. 实验探究题 4. 计算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质都是无色晶体B.单质中硅单质熔点最高C.碳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D.在化合物中最稳定的化合价都是+4价正确答案:C解析:在碳族元素所形成的单质中,只有金刚石为无色晶体,故A项错误。

在碳族元素形成的单质中,金刚石、晶体硅为原子晶体,金刚石的熔点比晶体硅高。

碳族元素,单质的熔点与卤族元素单质熔点递变趋势不同,卤族单质熔点从F2→I2依次升高,碳族元素单质由C→Pb熔点呈降低趋势,故B项错误。

碳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部,易形成共价化合物,而且碳元素是构成种类繁多的有机物的最重要元素,故C项正确。

Pb的稳定价态为+2,故选项D也是错误的。

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NO2CO2+NO,达平衡后,降温,混合物颜色变浅,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CO浓度增大D.各物质浓度均无改变正确答案:B解析:有色气体只有NO2。

降温,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颜色变浅,c(NO2)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1.6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3.6 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一定含C、H ②一定不含O ③可能含O ④一定含O 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 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A.①②⑥B.①②⑤C.①③⑥D.①④⑤正确答案:A解析:n(CO2)=0.1 mol,其中C元素质量为0.1 mol×12 g.mol-1=1.2 g。

n(H2O)=0.2 mol,其中H元素质量为0.4 g。

C、H元素质量和为1.6 g,所以原物质中不合O元素。

n(C):n(H)=0.1 mol:0.4 mol=1:4。

2016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模拟卷-高中化学(答案)

2016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模拟卷-高中化学(答案)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高中化学)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答案】C 。

解析:A 、溶液体积未明确,故溶液中阴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A 错误;B 、标况下正戊烷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个数,B 错误;C 、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 2,故14g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CH 2的物质的量为1mol ,则含3mol 共价键即3N A 个,C 正确;D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氧元素的价态由-1价变为0价,故当生成0.2mol氧气时,转移0.4mol 电子即0.4N A 个,D 错误,答案选C 。

2.【答案】C 。

解析:A 、二氧化碳过量,应该生成碳酸氢钠,AlO 2-+CO 2+2H 2O═Al(OH)3↓+HCO 3-,A 错误;B 、碘化氢过量时,铁离子也能氧化碘离子,Fe 3++10I -+12H ++3NO 3-=Fe 2++5I 2+3NO↑+6H 2O ,B 错误;C 、空气中的氧气能把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C 正确;D 、向NH 4Al(SO 4)2溶液中滴加Ba(OH)2恰好使SO 42-反应完全时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铝和一水合氨,NH 4++2Ba 2++4OH -+Al 3++2SO 42-= 2BaSO 4↓+Al(OH)3↓+ NH 3.H 2O ,D 错误。

3.【答案】C 。

解析:A.根据图I 可知在t 1时间内用B 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1t /mol 3.0/mol 5.0L L =10.2t mol·L -1·mim -1,A 错误;B.平衡时C 增加了0.4mol/L ,A 和B 分别减少了0.6mol/L 和0.2mol/L ,因此该反应的方程式为3A+B 2C ,即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则在(t 1+10)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错误;C.T 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1mol·L -1A 、0.3mol·L -1B 和0.4mol·L -1C 反应,则平衡是等效的,因此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0.4mol·L -1,C 正确;D.根据图Ⅱ可知T 1曲线首先达到平衡状态,这说明温度T 1大于T 2。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精选)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精选)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除去 CuCl2 溶液中的
A
加入足量铜粉,过滤
HCl
B
鉴别 O2 和 CO2
分别闻气味
除去氯化银中少量的氯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
C
化钠
涤,干燥
鉴别氯化铵固体与氯化 加入熟石灰研磨,观察固体的
D
钾固体
颜色变化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2
【详解】
A、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
故选:C。
【点睛】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
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
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4.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
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白色固
A.1:1
B.2:1
5
C.1:4 D.1:2 【参考答案】C 【详解】 设:混合气体中 质量为 x g, 质量为 y g,由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

。解得
。故选 C。
7.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 ③是不同种元素 B.① ④表示的是离子 C.② 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 价 D.③ ④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 【参考答案】D 【解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 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 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 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 2,或 者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结构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为稳定结构;元素是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类别,A. ① ③是不同种元素,正确;B.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 子序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在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① 表示的是离子, ④表示的是原子。选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吉林特岗教师招聘模拟卷化学(答案)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共10分)1.【答案】错误。

解析:一般的来说,碱金属的碳酸正盐比较稳定,碳酸的所有酸式盐都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首先是分解生成对应的碳酸正盐、水和CO2。

如果生成的碳酸正盐不稳定的话,继续加热还会分解,最终得到对应的金属氧化物。

不会分解成金属。

2.【答案】错误。

解析:胶粒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阳离子向阴极移动,而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3.【答案】错误。

解析:[Cu(NH3)4]SO4中NH3是配体、4是配位数,这一部分称配合物的内界,往往称配离子,是配合物的特征部分,SO42-为外界,一个配合物可以没有外界,但不能没有内界。

4.【答案】正确。

解析: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是温度的单值函数,所以对于一个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5.【答案】正确。

解析:对于结构相似的物质来说,分子中的C原子数目越多,沸点越高;对于C原子数目相同的元素来说,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①丁烷和②2-甲基丙烷C 原子数目都是四个,②含有的支链多,所以沸点就越低。

因此沸点①>②。

③戊烷、④2-甲基丁烷、⑤2,2-二甲基丙烷的C原子数目都是五个。

移液支链数⑤比④多,④比③多,所以沸点③>④>⑤。

因为③、④、⑤含有的C原子数目多于①和②。

因此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③>④>⑤>①>②。

6.【答案】错误。

解析:有旋光活性。

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无旋光活性。

7.【答案】错误。

解析: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①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②面向每一位学生。

③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即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8.【答案】正确。

解析:与《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知识方面在原18个二级主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二级主题。

即在“科学探究”主题中增加了“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这一个二级主题,共有19个二级主题。

9.【答案】错误。

解析:课程内容标准介绍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具体的内容标准等内容,课程内容标准更加详细和具体。

10.【答案】错误。

解析:活动表现评价应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共30分)11.【答案】D。

解析:A. 甲的化学式为C2H4;B.丙中C、H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C.甲、丙是有机物,乙是无机物;D.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12.【答案】C。

解析: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铁锈不溶于水,但能与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属于乳化作用;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符合乳化作用的特点,属于乳化作用;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不属于乳化作用。

13.【答案】A。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A项,反应能够发生;C项,银不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D项,反应生成的应是硫酸亚铁;B项,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反应不会发生。

14.【答案】B。

解析:有无发生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导电是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的,无新物质生成;爆炸的原因有多种,不一定为化学变化;工业制氧气用的是压缩空气法,属于物理变化;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属于原子核的变化,但无新物质生成。

15.【答案】A。

解析:甲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乙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降低。

当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甲少于20g,故得到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20℃时,乙溶液溶解度为30g,则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30%,故B不正确;溶液体积未确定,则溶质质量不确定,可大可小,故C不正确;降温至20℃,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D不正确。

16.【答案】C。

解析:依据金属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质量=×金属的质量,可以判断等质量的锌、镁、铝三者反应时生成的氢气关系,而后利用极端假设法判断5.6g金属全部是铁时的氢气量,据此判断混入的金属即可;假设5.6g全是铁时生成的氢气量是xFe+H2SO4=FeSO4+H2↑56 25.6g x,x=0.2g。

因此混入的金属等质量时生成的氢气要比铁少,由于氢气质量=×金属的质量,所以锌、镁、铝三种金属中等质量的锌比铁生成的氢气要少。

17.【答案】D。

解析:原料中纯碱和草木灰(内含碳酸钾)与熟石灰可发生反应,如:K2CO3+Ca(OH)2=CaCO3↓+2KOH。

则最有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18.【答案】B。

解析: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所以B是CO2,那么C 是O2;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1,又知D和C之间能相互转化,那么D为H2O,F为H2O2,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得知E为CuO。

A、CuO转变为CO2可以用CO还原,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项错误;C、H2O和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故C项错误;D、因为CO2和NaOH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的氧气,故D项错误;B、A 物质可以是含CO32-或HCO3-的盐,也可以是碳酸,B正确。

19.【答案】C。

解析:人体所需的元素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以补充.如制成补钙、补锌的保健药剂或制成加碘食盐等,来增加对这些元素的摄入量,故A说法正确;B、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食用牡蛎等富含锌海产品防治因缺锌引起的食欲不振、发育不良,故B说法正确;C、铁、锌等微量元素能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但钙不是微量元素,属于常量元素,故C说法不正确;D、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的结构被破坏,不仅对人体有害,也会改变主要含蛋白质的食品的品质,应禁止使用;故D说法正确。

20.【答案】D。

解析: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则18g重水(D2O)中含0.09N A 个中子,故A不正确;室温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标况下22.4L乙烯含有的碳原子数目才为2N A,故B不正确;足量的铜与含2mol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稀,不能生成N A个SO2分子,故C不正确;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l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N A,故D正确。

21.【答案】C。

解析:A中高锰酸根有颜色。

B中pH=4.5显酸性,在酸性条件下有硝酸根会使溶液呈强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和碘离子氧化。

C中离子是可以共存的。

D加入铝能产生氢气,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铵根在碱性条件下不共存,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不共存。

22.【答案】A。

解析:根据相对位置可以判断R在第二周期,T、Q、W在第三周期,因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所以T为Al元素,Q为Si元素,W为S元素,R为N 元素。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元素的金属性递减;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故A正确;B不正确;C不正确;含Al元素的盐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如偏铝酸盐。

故D不正确。

23.【答案】A。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c(H+)+c(M+)=c(OH—)+c(A—),故A 正确;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都是碱性,但是造成溶液呈碱性的原因不同,NaOH本身就是一中强碱,CH3COONa和Na2CO3是因为发生了离子水解才呈碱性的,碳酸的酸性小于醋酸,根据越弱越水解CH3COO—的水解程度小于CO32-,则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2CO3溶液作比较Na2CO3溶液的pH大,反过来pH相等的CH3COONa和Na2CO3溶液,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该小,NaOH属于强碱,pH相同时浓度最小,所以正确顺序应为c(NaOH)< c(Na2CO3) <c(CH3COONa),B错误;C项,根据电荷守恒c (CH3COO—)+c(OH—)=c(H+)+c(Na+),而c(Na+)与c(CH3COOH)不一定相等,所以C错;D项,pH=4的NaHA溶液,HA-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c(HA—)>c(H+)>c(A2—)>c (H2A),故D错。

24.【答案】D。

解析:①分子中不含苯环或稠环,则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错误;②分子中不含醛基,则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正确;③由结构简式可知1个乙酸橙花酯分子中含有12个C原子,20个H原子,2个O原子,则分子式为C12H20O2,故正确;④分子中含有3个双键,则不饱和度为3,而酚类物质的不饱和度为4,则它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有酚类,故错误;⑤酯基水解生成羧基和羟基,只有,水解生成羧基和羟基,只有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mol NaOH,故正确.25.【答案】C。

解析:偶极矩不为零意思就是分子是极性分子,BeCl2是sp杂化,直线型分子,无极性,偶极矩为零;由于硼是缺电子结构,三氟化硼形成一个4中心6电子的大π键,6个电子分别由3个氟原子提供,3个氟原子各提供1个全充满的2p轨道,与硼原子的空p轨道肩并肩,形成大π键。

B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平面正三角形分子,无极性,偶极矩为零;CH4分子采用sp3杂化,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无极性,偶极矩为零;NF3分子采用sp3不等性杂化,其中3个带有单电子的sp3轨道分别与3个F带有单电子的p轨道生成6键,另一个sp3轨道有一对孤对电子有排斥作用,所以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分子不对称,有极性,偶极矩不为零。

故C正确。

26.【答案】C。

解析:对于同一个电池,标准电动势与化学计量数无关。

27.【答案】C。

解析:系统命名法的规则。

丙基在同侧为E。

28.【答案】C。

解析:沙瑞特试剂(吡啶和三氧化铬的配合物)可以将伯醇氧化为醛并且不饱和键不受影响。

29.【答案】D。

解析:影响S N1(单分子亲和取代反应)反应活性的因素有:烃基的结构、离去基的种类、亲核试剂的亲核性、溶剂的极性等。

(1)不同烃基反应活性:叔>仲>伯。

其中烯丙型和苄基型的卤代烃都有极高的活性。

(2)离去基团越易离去,反应的速度越高。

其中I>Br>Cl。

(3)试剂亲核性对S N1反应无太大影响,但影响S N2反应。

(4)极性试剂有利于S N1反应。

30.【答案】A。

解析:由共轭效应和超共轭效应可知选A。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20分)31.(7分)【答案】(1)D;CaO和水反应,减少了溶剂;CaO和水反应放热,降低了氨气的溶解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