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晏子使楚(导学案)(精选编写)

11.晏子使楚《晏子使楚》教学片段◆品词析句,体会人物形象师:楚王是怎么侮辱晏子的?你能在书上画出有关的句子吗?找出来读一读。
生:我找到的一句在第三自然段“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师:你读了这一句,觉得楚王是个什么样的人?生:很不尊重人!让晏子钻狗洞!师:说得很好!楚王只是个不尊重人的人吗?生:很霸道、专横,还瞧不起人!师:从哪里看出来的?生:我从第四自然段“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 声, 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看出来的!师:你能读出他瞧不起人的语气来吗?(生读)师:读得怎么样?生:我觉得他的感情可以,但表情不够丰富,动作没表现出来。
师:你给大家试试!(生读)(通过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
注重学生互评,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生:还有一句:“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也能看出楚王瞧不起人,傲慢无礼,霸道专横!师:对!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是处处刁难,一点儿也不尊重晏子。
还有吗?生:有,第五自然段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时故意让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当得知囚犯是齐国人时,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师:我留心听到你说是“故意”,你怎么知道的?生:他们正在吃饭呢,怎么就押来个犯人呢?只有楚王安排,武士才敢吧!生:再说,楚王本来就是想用尽一切办法给晏子难堪,好显显楚国的威风。
师:那么楚王的目的达到了吗?请浏览全文,把楚王每次侮辱晏子的结果划出来读一读。
(生读) 生:我发现楚王的目的没达到。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生:从“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有小声的“啊”,读书的学生有所察觉,停住了。
) 师:请注意老师的问题哦!我们在这里说的是楚王侮辱晏子的结果!请再想一想。
有没有其他同学帮助他?(对学生的错误回答,不是粗暴地打断,而是耐心地等待他自己发现,既是给他思考的余地,也是对学生的尊重。
五年级《晏子使楚》导学案.doc

五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晏子使楚课时2/1、2主备人吕静执教吕静学生13人学习目标1. 1、阅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句,提高文言文解读能力;体会晏婴机智的辩才,学习他热爱国家从容应对的谈吐机智。
2. 2.读、背课文,积累文言文的解读能力;学习晏婴在外交场合从容对答,不辱使命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
,左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学习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找回自我。
学习过程作家作品:晏子(?一公元前500),名婴,字仲平, 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
是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历仕灵公v庄公v景公三世,景公时为相,以节俭力行,危行危言显名于诸侯。
基础过关为重要的词)⑴楚王闻之()⑵何以也()学习小主人温馨提示预读课文,讨论完成下列基础训练题课前搜集1.解释下面句子加点的实词。
课前预习认为重要的词)⑴晏子将使楚(左右曰(•⑶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⑸吏二缚一人诣王(•()(7)圣人非所与熙也(王(可以在空白处补充你)⑵楚王闻之,谓■))(4)王曰"何坐T)⑹晏子避席对曰)⑻吏二缚一人诣■资料,认真阅读课文2 •解释以下虚词意义用法。
(可以在空白处补充你认⑶缚者曷为者也( )⑷齐人固善盗乎( ) ⑸人楚则盗( •)3 •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和现•在的用法不同或难以理 理列举在下面)。
4・翻译以下句子,并能翻译全文。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⑵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 实味不同。
⑶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评价: _________细读课文,思考下列引导性问题5•阅读课文,给文章分分层次,并尝试概括文章中心。
层次:第一层:。
ZrZw — g ---------------------- 1弟——层:O 中心:课6・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7・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中8•再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寻觅信息,分析晏子的性格。
小学五年级《晏子使楚》导学案

小学五年级《晏子使楚》导学案《晏子使楚》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明白得词语的意思。
2、读通全文,了解课文的要紧内容,初步感受晏子的聪慧才智和善变的口才。
(重点)3、明白得晏子第一次反对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
(难点)导学案预习一、读课文三遍,圈画生字,给课后方格中的生字组词。
二、我会给“子”字组成词:我认为这些词语能够分为( )类。
通过查字典,我明白“晏子”中的“子”的意思是:三、查字典,写意思:敝:大夫:仗着:枳:淮:四、查找资料《晏子春秋》和晏子的相关资料。
晏子的身份相当于现在的:一、引导自学,组内检查(20分钟)(一)导入新课预习检测1、读课题:“使”的意思是:“晏子使楚”的意思是:说说查找到了哪些资料?2、把课文读一遍,读通顺,把课后的生字读两遍把字音读正确。
3、积存生字词。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明白得带点的字的意思)敝国淮南枳晏子仗着侮辱乘机规矩囚犯柑橘撒谎笑嘻嘻面不改色大臣盗贼赔不是(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填空部分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或句子。
)1、再读课文,概括课文要紧内容:这篇课文要紧写了时期,齐国大夫和楚国侮辱与反侮辱的故事。
这篇课文是按顺序写的,故事的起因是:,通过是:,结果是:。
2、摸索:课文写了三个回合的斗智。
第一次是楚王为了侮辱晏子,想让他,而晏子却说:,晏子的话隐含的意思是:结果楚王只好大开城门,迎接晏子;第二次楚王为了侮辱晏子说:,意思是:,晏子反唇相讥说:,隐含的意思是:,结果楚王听了只好陪着笑;第三次是楚王在招待晏子时押了个犯人说:,意思是:晏子却说:,隐含的意思是:,结果楚王听了只好陪不是。
3、读了课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如何样的人?4、晏子的身份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样的人物?什么缘故?5、分角色读读楚王和晏子的三次斗智的对话,看谁读得最好。
二、组内合作,交流收成1、我们小组在全班展现交流的问题是:,请( )同学代表我们小组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2、我们小组要提醒大伙儿注意的重难点是:(交流完后说: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请问大伙儿有什么建议和补充吗?)三、资料链接学习提示1、晏子(?—前500)名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时齐国大夫。
2020春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尊严 晏子使楚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晏子使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运用朗读、分角色读等方式感知课文内容。
2.反复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挫败楚国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2.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的沉着睿智、机智灵活,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简单的推理。
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
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
揭示课题,理解“使”、“楚”是什么意思?建议课时安排:2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案:(此过程约15分钟)(一)预习任务安排: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侮辱、撒谎、盗窃、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学习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二)信息链接:晏子:春秋时期齐国的国相,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
但他爱国忧民,在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晏子使楚:指晏子出使楚国(意思是访问楚国)(三)预习自测:(以习题形式呈现,)1.通读课文,找出读音不确定的字词并解决。
(查工具书)2.我能正确、工整的写出下列词语。
wǔ rǔ xiù zi sā huǎng dào qiè( ) ( ) ( ) ( )gān jú huái hé péi zuì dào zéi( ) ( ) ( ) ( )3.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晏子使楚》导学案

11、《晏子使楚》导学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不仅涌现了许多勇猛的战将,还涌现了不少能言善辩的谋臣。
这些谋臣,利用自己的一张嘴,在外交这个无烟的战场上展示着极好的口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齐国的一位谋臣,走近这个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去感悟他的语言艺术,去体会他的铮铮铁骨吧!一、我跨越1、清除障碍我能行“囚”字音序是(),第四笔是()。
“侮”读(),第五笔是()“辱”读(),总笔画是()“贼”读(),我会区分“械”读()组词()“敝”字读(),我还知道和它相近的一个字是(),读音是()“臣”字读( ) 共()笔,第六笔是()。
“柑”“橘”“枳”读音分别是()()(),它们地相同点是()。
我是这样记住这些字的2、我能理解这些词语安居乐业面不改色我还能根据意思写成语a.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b.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c.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3、晏子名字,时齐国大夫,在我国劳动人民心中晏子是的化身,他以和为世人所称道,战国时有人将他的言行编成一书。
二、我的理解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结果如何,请你根据课文填写表格内容次数楚王结果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填完表后,仔细读读表中填写地内容,你发现了什么?2、课文中晏子与楚王有“三次”交锋,找出晏子每次说的话,多读几遍,体会他说话的妙处,再想想他是怎样一个人,写下来。
3、“不是我齐国人没出息,是你楚国的风气不好,所以他才变成了盗贼。
”这句话跟晏子的原话比一比,哪一种说法更好,为什么?4、本文讲述了和之间的故事,你最喜欢。
把你的理由写下来吧!5、课文人物对话比较多,以来塑造人物形象,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
6、为什么人们把晏婴叫晏子?“子”含有尊敬的意思,历史上有很多受人尊敬的人,被人们在姓氏后面加上“子”字,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三、学有所疑这篇文章我读了很多遍,还有几个问题不明白,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商议吧!看看谁的问题更有价值?四、活学活用抄写课文中你认为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谈谈你对它的理解:五、反思收获《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五年级《晏子使楚》导学案

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在本节课上凸显不够。
整个课堂教学显得比较生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没有灵动的思维火花碰撞。
这节课虽不尽如人意,但也有知识的落实,品质的熏陶,也是令人欣慰的。
八、小结提升。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①访问狗国才钻狗洞,你要我钻狗洞,那就承认你楚国是狗国。
②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我最不中用,被派到你这里来了,说明楚国恰是最下等国。
③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说明楚国社会风气不好,楚王治国无方。
学生抓住“只好“谈感受。
楚王只好叫人打开城门。
《晏子使楚》导学案
班级:5.1授课教师:税元珍总第课时
课题
11《晏子使楚》
课型
新授
具体内容
精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领悟楚王侮辱晏子时的话中之话和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外之音。
3、初步理解晏子三次反驳楚王的逻辑推理。
2、形近字辨析。
3、理清文章脉络。
三、自主学习,明确目标。
四、合作交流,主动展示。
1、组内议学: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了解楚王的用意。
学习主持人谈话引入新课。带领学生巩固旧知。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齐读要求。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1楚王抓住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侮辱他,把他等同于狗来对待,以达到侮辱齐国是狗国的目的。
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只好赔不是。
从此以后,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了。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导学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晏子出使楚国时,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尊严的精神。
2、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段、概括段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尝试]一、组词。
一、读句子,解释带点的词。
1、楚王仗着..自己的国势强盛。
()2、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3、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
()二、读课文填空。
1、这篇课文是顺序写了出使国,的国王次侮辱,都给予了有力地反驳,使不敢不尊重他。
2、《晏子使楚》讲述了,晏子,楚王侮辱晏子,想显显()的威风,()巧妙回击,维护了()的故事。
文章按事情的来写,开头写,这是故事的;接着写,这是事情的经过;最后写,这是故事的。
3、晏子是一个、、的人。
[课后检测]一、将下面的三句话各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大伙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能够连成一片云;()大伙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二、按要求改句子。
1、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改为肯定句)2、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改为双重否定句)3、淮南的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为陈述句)4、海浪激起的泡沫,美丽极了。
(改成比喻句)[作业设计]一、选词填空。
尊严尊重尊敬尊称1、村委会隔壁住着一位和善的老人,因为他以前在中学教过书,邻居们都()他为李老师。
2、我爷爷虽然文化不高,但是生活经验丰富,没有私心,肯帮助人,所以得到了大伙儿的(),村里人有了什么事都愿意来找他商量。
3、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法律的(),我们必须查办这些贪污分子。
4、()长辈和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练习续写《晏子使楚》的故事。
(设想晏子回国后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天地七》导学案1
梁家墩镇中心学校教师:闫淑萍
学习目标:
1、完成“畅所欲言”,引导学生交流有关火、灯的话题。
2、完成学习小组,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尝试]
1、看拼音,写词语
bāi kāi fǔshìzhuïshāng jiāo jíqín shîu xuàn mù( ) ( ) ( ) ( ) ( ) ( ) 2、比一比组词
蛮( ) 侍( ) 懊( ) 砰( ) 钮( )
恋( ) 待( ) 奥( ) 抨( ) 扭( )
3、给加横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歼jiān qiān灭暂zàn zhàn时惩chéng chěng罚
4、补充词语
( )精( )神( )天( )地( )君( )罪
气度( ) ( ) 安( )乐( ) 千( )一发
[课堂探究]
1、《嗟来之食》是让我们不仅要尊重他人的,也要维护自己的,做一个有、有的人。
2、天行健,。
《易经》
3、不能淫,不能移,不能屈。
此。
4、不会的人,别人也。
5、“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说明妇人用自己的改变了命运,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重视自己的,确立自己的。
[课后检测]
1、《竹石》的作者是朝诗人。
2、咬定不放松,原在。
3、千万还,任尔。
4、根据所给的意思与出相应的词语。
(1)发出长而高的声音。
()
(2)奇怪惊异。
()
(3)饥饿现寒冷交织。
()
(4)仁爱慈善。
()
(5)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反对。
()[作业设计]
阅读并完成练习。
由于它发光的方向集中,因此它能发出特别亮的光。
最亮时,它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呢!打个比方说,我们如果用眼睛对着电灯看,就会感到刺眼;如果看太阳的话,就会有暂时的目眩感觉我们()对着激光看,眼睛()会严重受损以至永久地失明所以,它引起了军事家的注意。
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激光在军事上的应用目前正在研制的有激光枪、激光炮等。
激光枪()能使人的眼睛受到严重伤害,()能灼伤人体;激光炮可用来击落敌方的飞机、导弹等。
1、给文中空白处加标点。
2、在括号内填上关联词语。
3、写出这段话的主要写了
4、这段话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列举并写出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