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四章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
22
重复性
图1-4所示为校正曲线的重复特性。
正行程的最大重复性偏差为△Rmax1, 反行程的最大重复 性偏差为△Rmax2,重复性误差取这两个最大偏差中之较 大者为△Rmax,再以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数表示,即
rR
Rmax yFS
100%
(1-15)
式中 △Rmax----输出最大不重复误差。
精选课件ppt
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愈来愈离不开检测技术。例 如现代化起居室中的温度、湿度、亮度、空气新鲜度、防火、 防盗和防尘等的测试控制,以及由有视觉、听觉、嗅觉、触 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并有思维能力机器人来参与各种家庭 事务管理和劳动等,都需要各种检测技术。
精选课件ppt
34
自动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
自动检测系统是自动测量、自动资料、自动保护、自动 诊断、自动信号处理等诸系统的总称,基本组成如图1-7。
图1-10 微差法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的微小变化
精选课件ppt
44
误差处理 主要内容
• 一、误差与精确处理 • 二、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 三、间接测量中误差的传递 • 四、有效数字及其计算法则
精选课件ppt
45
误差与精确处理
主要内容
(1)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2)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疏失误差 (3)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 (4)常见的系统误差及降低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方法
(1-17)
由于种种原因,会引起灵敏度变化,产生灵敏度误差。灵 敏度误差用相对误差来表示
k10% 0 sk
(1-18)
精选课件ppt
25
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检测到的最小的输入增量。 分辨率可用绝对值表示,也可以用满量程的百分比表 示。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第四章电涡流传感器
圈周围产生交变磁场Φ 。如果将线圈靠近一块金
属导体,金属导体表面就产生电涡流i2。i2在金 属导体的纵深方向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只集中 在金属导体的表面,这称为趋肤效应。
交变磁场的频率f 越高,电涡流的渗透深度 就越浅,趋肤效应越严重。可以利用趋肤效应 来控制非电量的检测深度。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标定
在标定区域里,共设置多个测量点。首先调节千分 尺的读数为0.000mm。旋松探头夹具的调节螺母,使 探头与试件刚好接触,计算机测得探头绝对零位的输 出电压。然后旋动千分尺,使试件缓慢离开探头,每 隔设定的位移(例如0.8mm),测量电涡流传感器的 输出电压。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标定过程示意图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应用
电涡流探头线圈的阻抗受诸多因素影响,例 如金属材料的厚度、尺寸、形状、电导率、磁 导率、表面因素、距离等,因此电涡流传感器 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但也同时带来许多不确 定因素,一个或几个因素的微小变化就足以影 响测量结果。所以电涡流传感器多用于定性测 量。 在用作定量测量时,必须采用逐点标定、 计算机线性纠正、温度补偿等措施。
圆形导线中的电缆电流趋肤效应示意图
a)直流电流时的均匀分布 b)中频电流时中心部位电密度减小 c)高频电流时,电流线趋向表面分布
二、电涡流线圈等效阻抗分析
设电涡流线圈在高频时的等效电阻为R1(大 于直流电阻),电感为L1。当有被测导体靠近 电涡流线圈时,则被测导体等效为一个短路环, 电涡流线圈L1与导体之间存在一个互感M。互 感随线圈与导体之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ΔUo或Δf,可以计算出与被检测物体的距离、振 动频率等参数。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属于非接触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四章
测量误差可能来源于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测 量人员等多个方面。
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测量误差,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 校准测量设备、改进测量方法、控制测量环境、提高测量 人员技能等。
信号调理与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信号调理的定义
信号调理是指对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转换等处理,以便于后续的数据采集和 处理。
济性等因素。
06
压电式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压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特点
工作原理
高灵敏度
宽频带
结构简单
耐高温高压
压电式传感器是基于压 电效应的传感器。压电 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 ,会在其表面产生电荷 ,从而实现非电量到电 量的转换。
压电式传感器具有高灵 敏度,能够测量微小的 压力或力变化。
压电式传感器的频响范 围宽,适用于动态测量 。
温度传感器
用于测量温度,广泛应用于家 电、汽车、工业等领域。
位移传感器
用于测量物体位置变化,常用 于机械、建筑等领域。
化学传感器
对化学物质敏感,用于环境监 测、医疗诊断等领域。
02
检测技术基础
检测技术概述及发展历程
检测技术的定义
检测技术是研究和应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原理和方法,对物 质成分、结构、性质、状态等进行测量、分析和判断的技术。
电阻式传感器性能评价及选用原则
性能评价
评价电阻式传感器的性能主要包括测量精度、稳定性、响应速度、线性度、重复性等方面。其中,测 量精度和稳定性是评价传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选用原则
在选用电阻式传感器时,应根据实际需求考虑传感器的测量范围、精度等级、稳定性要求、输出信号 类型及接口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注意传感器的安装和使用环境,以确保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 命。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习题:第四章(含答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1.某电容传感器(平行极板电容器)的圆形极板半径)(4mm r =,工作初始极板间距离)(3.00mm =δ,介质为空气。
问:(1)如果极板间距离变化量)(1m μδ±=∆,电容的变化量C ∆是多少?(2)如果测量电路的灵敏度)(1001pF mV k =,读数仪表的灵敏度52=k (格/mV )在)(1m μδ±=∆时,读数仪表的变化量为多少?解:(1)根据公式SSSd C d d d d d dεεε∆∆=-=⋅-∆-∆ ,其中S=2r π (2)根据公式112k k δδ∆=∆ ,可得到112k k δδ⋅∆∆==31001100.025-⨯⨯= 2.寄生电容与电容传感器相关联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它的变化为虚假信号影响传感器的精度。
试阐述消除和减小寄生电容影响的几种方法和原理。
解:电容式传感器内极板与其周围导体构成的“寄生电容”却较大,不仅降低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而且这些电容(如电缆电容)常常是随机变化的,将使仪器工作很不稳定,影响测量精度。
因此对电缆的选择、安装、接法都有要求。
若考虑电容传感器在高温、高湿及高频激励的条件下工作而不可忽视其附加损耗和电效应影响时,其等效电路如图4-8所示。
图中L 包括引线电缆电感和电容式传感器本身的电感;C 0为传感器本身的电容;C p 为引线电缆、所接测量电路及极板与外界所形成的总寄生电容,克服其影响,是提高电容传感器实用性能的关键之一;R g 为低频损耗并联电阻,它包含极板间漏电和介质损耗;R s 为高湿、高温、高频激励工作时的串联损耗电组,它包含导线、极板间和金属支座等损耗电阻。
此时电容传感器的等效灵敏度为2200220/(1)(1)g e e k C C LC k d d LC ωω∆∆-===∆∆- (4-28)当电容式传感器的供电电源频率较高时,传感器的灵敏度由k g 变为k e ,k e 与传感器的固有电感(包括电缆电感)有关,且随ω变化而变化。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四版 第四章
要求各个码道刻划精确,彼此对准,给码盘制作造成很大困难 有—个码道提前或延后改变,就可能造成输出的粗大误差
消除粗大误差方法: (1) 双读数头法,循环码代替二进制码
六位循环码码盘
特点:
(1) n位循环码码盘具有2n种不同编码;
(2) 循环码码盘具有轴对称性, 其最高位相反,其余各位相同
二进制码转换为循环码的电路
循环码转变为二进制码的电路
循环码是无权码,直接译码有困难, 一般先转换为二进制码再译码
单盘与多盘编码器:
单盘编码器: 全部码道在一个圆盘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多盘编码器: 几个码盘通过机械传动装置连成一起,可大大提高分辨率
4.2.4 光电码盘的应用
光学码盘测角仪
脉冲当量变换
(3) 循环码为无权码 (4) 循环码码盘转到相邻区域时,编码中只有一位发生变化,
不会产生粗误差
4.2.3 二进制码与循环码的转换
十进制数 0 1 2 3 4 5 6 7
二进制码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循环码 0000 0001 0011 0010 0110 0111 0101 0100
阻挡层光电效应(光生伏特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使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动势的现象。 如光电池、光敏晶体管
4.1.1 光电管
4.1.2 光电倍增管
特点:放大光电流。 结构:光电阴极+若干倍增极+阳极 工作原理: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σ =二次发射电子数/入射电子数 若倍增极有n,则倍增率为σn
4.1.3 光敏电阻
4.1.6 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1. 模拟式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原理: 光电器件的光电流随光通量而变化,是光通量的函数。 光通量随被测非电量而变化,这样光电流就是被测非电量的函数 光电比色高温计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4.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类型
平板电容器是由金属极板及板间电介质构成的。若忽略边缘效应,其 电容量为
改变电容器电容C的方法: 一是为改变介质的介电常数ε; 二是改变形成电容的有效面积S; 三是改变两个极板间的距离d。
电容式传感器基本类型
通过改变电容得到电参数的输出为电容值的增量ΔC,从
• 4.2.1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 在低频时,传感器电容的阻抗非常大,因此L和r的影响可以忽略。
• 其等效电路可简化为图 b,其中等效电容Ce=C0 + CP,等效电阻Re≈Rg。 • 在高频时,传感器电容的阻抗就变小了,因此L和r的影响不可忽略,而漏电
阻的影响可以忽略。
• 其等效电路可简化为图c,其中等效电容Ce=C0+CP,而等效电阻re ≈ rg。
•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减动极板与定极板之间 的相对面积变化而引起的测量误差,大都采用差动式结构。
• 3.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
• 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的极距、有效作用面积不变,被测量 的变化使其极板之间的介质情况发生变化。
• 传感器的总电容量C为两个电容C1和C2的并联结果,即
若传感器的极板为两同心圆筒,传感器的总电容C等于上、下部分电容C1 和C2的并联,即
2.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
与变极距型相比,它们的测量范围大。可测较大的线位移或角位移。 平板型电容传感器两极板间的电容量为
• 可见,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是线性的,适合测量较 大的位移
• 增大极板长度b,减小间距d,可使灵敏度提高
• 极板宽度a的大小不影响灵敏度,但也不能太小,否则边缘影 响增大,非线性将增大。
而完成由被测量到电容量变化的转换。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传感器基础l.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
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
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
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主称——传感器,代号C;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2;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3;序号——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
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C 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 如何进行?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
此时输出电压认可表示为U0,U0=U+△U,其中△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
如果采用偏差法测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0的要求,因此对△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
陈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1.什么是传感器?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解: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和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使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组成。
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和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转换元件把敏感元件的输出作为它的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2.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解:(1)开发新的敏感、传感材料:在发现力、热、光、磁、气体等物理量都会使半导体硅材料的性能改变,从而制成力敏、热敏、光敏、磁敏和气敏等敏感元件后,寻找发现具有新原理、新效应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
(2)开发研制新型传感器及组成新型测试系统①MEMS技术要求研制微型传感器。
如用于微型侦察机的CCD传感器、用于管道爬壁机器人的力敏、视觉传感器。
②研制仿生传感器③研制海洋探测用传感器④研制成分分析用传感器⑤研制微弱信号检测传感器(3)研究新一代的智能化传感器及测试系统:如电子血压计,智能水、电、煤气、热量表。
它们的特点是传感器和微型计算机有机结合,构成智能传感器。
系统功能最大程度地用软件实现。
(4)传感器发展集成化:固体功能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感器集成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多功能和多参数传感器的研究:如同时检测压力、温度和液位的传感器已逐步走向市场。
3.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解: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要对各种各样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就要求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变换成相应的电量,这取决于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即输出—输入特性。
衡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
1)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和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2)传感器的灵敏度S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增量Δy和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输入量增量Δx的比值;3)传感器的迟滞是指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4)传感器的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 第4章习题答案
第4章压电式传感器一、填空题1.压电元件一般有三类:第一类是石英晶体;第二类是压电陶瓷;第三类是高分子压电材料。
2.压电效应可分为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3.将超声波(机械振动波)转换成电信号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蜂鸣器中发出“嘀…嘀…”声的压电片发声原理是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
4.在实验室作检验标准用的压电仪表应采用sio2压电材料;能制成薄膜,粘贴在一个微小探头上、用于测量人的脉搏的压电材料应采用PVDF。
5.使用压电陶瓷制作的力或压力传感器可测量动态的力或压力。
6.动态力传感器中,两片压电片多采用并联接法,可增大输出电荷量;在电子打火机和煤气灶点火装置中,多片压电片采用串联接法,可使输出电压达上万伏,从而产生电火花。
7.用于厚度测量的压电陶瓷器件利用了逆压电效应原理。
二、综合题1.简述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及原理。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一般由壳体及装在壳体内的弹簧、质量块、压电元件和固定安装的基座组成。
压电元件一般由两片压电片组成,并在压电片的两个表面镀银,输出端由银层或两片银层之间所夹的金属块上引出,输出端的另一根引线就直接和传感器的基座相连。
在压电片上放置一个质量块,然后用硬弹簧对质量块预加载荷,然后将整个组件装在一个基座的金属壳体内。
为了隔离基座的应变传递到压电元件上去,避免产生假信号输出,增加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基座一般要加厚或者采用刚度较大的材料制造。
使用时,将传感器基座与试件刚性固定在一起,当其感受振动时,由于弹簧的刚度相当大,质量块的质量相对较小,可以认为质量块的惯性很小。
因此可以认为质量块感受到与传感器基座相同的振动,并受到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的惯性力作用,这样,质量块就有一个正比于加速度的作用力作用在压电片上。
通过压电片的压电效应,在压电片的表面上就会产生随振动加速度变化的电压,当振动频率远低于传感器的固有频率时,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与作用力成正比,即与传感器感受到的加速度成正比。
高教社2024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第四版)教学课件模块4 发电传感器
EAB (T,T0 ) EAB E(T,T0 )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第四版)》吴旗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 热电偶回路的主要性质
(1)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材料的导体,只要其
两端的温度相等,该导体的接入就不会影响热电偶 回路的总热电动势。
(2)解决办法
温度范围 (0C~100C)
热电特性相近的材料 自由端延长,用补偿导线相连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第四版)》吴旗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 B’
屏蔽层 保护层
补偿导线外形图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第四版)》吴旗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 热电偶热电动势的测量 测量方式:
动圈式仪表 电位差计 电子电位差计 微机识别,输出显示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第四版)》吴旗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热电偶 2-补偿导线 3-冷端补偿器 4-外接调整电阻 5-铜导线 6-动圈 7-张丝 8-磁钢(极靴) 9-指针 10-刻度面板
一般热电偶温度变送器放大转换为
4~20mA电流输出信号。 右图所示K型热电偶温度变送器测
温温度范围有0~400℃、0~600℃、0~ 800℃、 0~1100℃和0~1300℃几种; 输出信号为4~20mA;电源为24V直流 电;精度为0.5%FS。
作为新一代测温仪表可广泛应用于
冶金、石油、化工、电力、轻工、纺织、 食品、国防以及科研等工业部门。
一、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 热电势效应 ➢两种不同材料 ➢组成闭合回路 ➢结点温度不同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徐科军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属电阻应变片与的工作原理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
答:区别:金属电阻变化主要是由机械形变引起的;半导体的阻值主要由电阻率变化引起的。
优缺点:金属电阻应变片的主要缺点是应变灵敏系数较小,半导体应变片的灵敏度是金属电阻应变片50倍左右。
答:主要任务:实现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电感量的变化。
比较变压器式电桥和带相敏检波的交流电桥这两种方式可知:输出电压的幅值表示了衔铁移动的方向。根据其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特性曲线,使用相敏整流电路,输出电压U0不仅能反映衔铁位移x的大小和方向,而却还消除了零点残余电压的影响。
4.何为零点残余电压?说明该电压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必要条件=
10.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莫尔条纹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特点?
答:基本原理:光栅传感器由光源、透镜、光栅副和光电接收元件组成。当标尺光栅相对于指示光栅移动时,形成亮暗交替变化的莫尔条纹。利用光电接收元件将莫尔条纹亮暗变化的光信号,转换成电脉冲信号,并用数字显示,便可测量出标尺光栅的移动距离。
⑤对测试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就可以确定传感器的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静态特性指标。
第二章
1.什么叫应变效应?利用应变效应解释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答:应变效应:金属丝的电阻随着它所受的机械形变的大小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的现象称为金属应变效应。
工作原理:在电阻丝拉伸极限内,电阻的相对变化与应变成正比,
传感第一章
1.何为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并阐述其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关系。
答:准确度: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
测试技术复习资料传感器第四章 考试重点
测试技术传感器第四章题型小结一、选择题1. 电涡流式传感器是利用什么材料的电涡流效应工作的。
( A )PVFA. 金属导电B. 半导体C. 非金属D.22. 为消除压电传感器电缆分布电容变化对输出灵敏度的影响,可采用(B )。
A. 电压放大器B. 电荷放大器C. 前置放大器D. 电容放大器3. 磁电式绝对振动速度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是一个(B )。
A. 一阶环节B. 二阶环节C. 比例环节D. 高阶环节4. 磁电式绝对振动速度传感器的测振频率应(A )其固有频率。
A. 远高于B. 远低于C. 等于D. 不一定5. 随着电缆电容的增加,压电式加速度计的输出电荷灵敏度将(C )。
A. 相应减小B. 比例增加C. 保持不变D. 不确定6. 压电式加速度计,其压电片并联时可提高(B )。
A. 电压灵敏度B. 电荷灵敏度C. 电压和电荷灵敏度D. 保持不变7. 调频式电涡流传感器的解调电路是(C )。
A. 整流电路B. 相敏检波电路C. 鉴频器D. 包络检波电路8.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频率应该(C )其固有频率。
A. 远高于B. 等于C. 远低于D. 没有要求9. 下列传感器中哪个是基于压阻效应的?( B )A. 金属应变片B. 半导体应变片C. 压敏电阻D. 磁敏电阻10. 压电式振动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与输入振动的(B )成正比。
A. 位移B. 速度C. 加速度D. 频率11. 石英晶体沿机械轴受到正应力时,则会在垂直于(B )的表面上产生电荷量。
A. 机械轴B. 电轴C. 光轴D. 晶体表面12. 石英晶体的压电系数比压电陶瓷的(C )。
A. 大得多B. 相接近C. 小得多D. 不确定13. 光敏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 B )效应。
A. 外光电B. 内光电C. 光生电动势D. 光热效应14. 一般来说,物性型的传感器,其工作频率范围(A )。
A. 较宽B. 较窄C. 较高D. 不确定15. 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构件的应变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由(B )来决定的。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胡向东第版》习题解答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胡向东,第2版)习题解答王涛第1章概述1.1 什么是传感器?答: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1.2 传感器的共性是什么?答:传感器的共性就是利用物理定律或物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将非电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输入转换成电量(电压、电流、频率、电荷、电容、电阻等)输出。
1.3 传感器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答:传感器的基本组成分为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两部分,分别完成检测和转换两个基本功能。
特征等分类,其中按输入量和工作原理的分类方式应用较为普遍。
①按传感器的输入量(即被测参数)进行分类按输入量分类的传感器以被测物理量命名,如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②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物理定律、物理效应、半导体理论、化学原理等),可以分为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敏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
③按传感器的基本效应进行分类根据传感器敏感元件所蕴含的基本效应,可以将传感器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
1.6 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有哪些?答:①差动技术;②平均技术;③补偿与修正技术;④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⑤稳定性处理。
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2.1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它在稳态信号作用下的输入、输出关系。
静态特性所描述的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中不含时间变量。
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分辨率、迟滞、重复性和漂移。
2.3 利用压力传感器所得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非线性误差、迟滞和重复性误差。
设压力为0MPa时输出为0mV,压力为0.12MPa时输出最大且为16.50mV。
解:①求非线性误差,首先要求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误差,拟合直线在输入量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可以用切线或割线拟合、过零旋转拟合、端点平移拟合等来近似地代表实际曲线的一段(多数情况下是用最小二乘法来求出拟合直线)。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电子教案 第4章检测技术与传感器
4 .2位移检测
位移测量是线位移测量和角位移测量的总称,位移测量在机电一 体化制造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这不仅因为在各种机械加工中位置确 定和加工尺寸的需要,而且还因为速度、加速度等参数的检测都可以 借助测量位移的方法。有些参数的测量属于微位移测量,如力、扭矩、 变形等。
微位移检测传感器包括: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传 感器。
传感器一般是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如 图4-2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 .1概述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1)线性度。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在静态标准条件下,利用一定等级的标
准设备,对传感器进行往复循环测试,得到输入/输出特性(列表或画 曲线)。通常希望这个特性(曲线)为线性,这给标定和数据处理带来方 便。但实际的输出与输入特性只能接近线性,对比理论直线有偏差, 如图4-3所示。实际曲线与其两个端尖连线(称理论直线)之间的偏差称 为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取其中最大值与输出满度值之比作为评价线 性度(或非线性误差)的指标。
动态特性好的传感器,其输出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将再现输入量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即它们具有同一时间函数。但是,除了理想情况 以外,实际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不会具有相同的时间函数, 由此引起动态误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 .1概述
4.1.3信号传输与处理电路
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内容的选择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包括: (1)传感器输出信号形式,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电压还是电流。 (2)传感器输出电路形式,是单端输出还是差动输出。 (3)传感器电路输出能力,是电压还是功率,输出阻抗大小。 (4)传感器的特性,如线性度、信噪比、分辨率。
(4)重复性。传感器在同一条件下,被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 多次重复测量时,所得输出/输入曲线的不一致程度,称重复性,如 图4-5表示。重复性误差用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数表示,即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教案全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信息学院教案课程名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性质:专业必修主讲教师:安玉磊联系电话:E-MAIL:课时分配表第1课一.章节名称绪论,,,二.教学目的1、掌握内容: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2、了解内容:传感器的定义,组成,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三.安排课时: 2学时四.教学内容(知识点)1.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2.传感器的定义,组成,传感器的分类;3.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4.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5. 传感器的标定和校准五.教学重点、难点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2.传感器的标定和校准;六.选讲例题1.活塞压力计标定;2.压力传感器的动态标定;七.作业要求7什么是传感的静态特性有那些指标如何用公式表示8什么是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有那些分析方法八.环境及教具要求多媒体教室、PowerPoint九.教学参考资料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徐科军;2.《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程德福;第2课一.章节名称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二.教学目的1、掌握内容: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2、了解内容:误差的概念和分类,精度;三.安排课时:2学时四.教学内容(知识点)1.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分类;2. 精度3. 误差的表示方法;4. 随机误差的处理方法;5. 系统误差的处理;6,粗大误差的处理;7.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五.教学重点、难点1.误差的处理方法;2.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六.选讲例题1.补偿法测量高频小电容;2.对照法消除系统误差;七.作业要求2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系统的引用相对误差它有什么意义八.环境及教具要求多媒体教室、PowerPoint九.教学参考资料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徐科军第3课一.章节名称应变式传感器;二.教学目的1、掌握内容:金属应变片的工作特性;2、了解内容:金属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三.安排课时:(2学时)四.教学内容(知识点)1.金属的应变效益;2.应变片的结构与种类;3.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4. 横向效应;5. 温度误差及其补偿五.教学重点、难点1.横向效益;2.温度误差及其补偿;六.选讲例题1.热敏电阻补偿法;2.双金属丝补偿法;七.作业要求1、什么是应变效应,用金属的应变效应解释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合专业: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检测技术(课程80学时)课程要求:必修课程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和微机原理等开课时间:第4学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高等院校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检测技术类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研究各类传感器的机理、结构、测量电路和应用方法,主要包括常用传感器、近代新型传感技术及信号调理电路等内容。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应用基础,并初步具有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3学时)基本概念(敏感元件、变换器、检测技术、测系统的组成及特点、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的发展);;误差分析及处理技术第二章传感器的基本概念(4学时)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静态特性、动态特性、静、动态特性标定)及其选用。
第三章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5学时)通过对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热敏传感器的学习,掌握各种测量几何量的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测量转换电路;熟悉几何量测控所需传感器的应用和选用。
第四章数字式传感器(7学时)掌握光栅数字式传感器、磁栅数字式传感器、感应同步器、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第五章新型传感器(5学时)了解仿生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微型传感器、集成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和新型传感器研发的重点领域。
第六章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信号处理技术(5学时)通过对电桥电路、信号的放大与隔离、信号的变换的学习,重点掌握检测系统的信号放大与变换电路的处理技术。
第七章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干扰抑制技术(3学时)学习噪声干扰的形成、硬件抗干扰技术、软件抗干扰技术,熟悉检测系统的各种干扰拟制技术。
第八章典型非电参量的测试方法(7学时)熟悉掌握各种测量几何量的测试方法和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包括:应变的测量、力及压力的测量、位移的测量、振动的测量、流量的测量。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第四章 常见非电参数的检测方法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non-electric parameters)
4.1 力和转矩的测量 4.2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 4.3振动、温度的测量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4-1 力和转矩的测量(Measurement of force and torque) 4.1.1 力的测量(Measurement of Force)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典型的应变式传感器(typical strain gauge sensor)
1.圆柱式测力传感器(Cylindrical force sensor)
z
—— 工作机理
y
F
x
被测力应变
电阻变化电压输出
电阻应变片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典型的应变式传感器(typical strain gauge sensor)
电阻应变片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典型的应变式传感器(typical strain gauge sensor)
2.梁式测力传感器(Beam force sensor)
F
o
等截面梁
x
x (x)
6F Ebh2
L
x
U out
R R Uin
6 KF LRU in Ebh2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将应变片粘贴在斜拉绳表面,可测量斜拉绳所受的拉力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原理 在桥中设置一三角形障碍物,利用汽车 越过障碍物时的冲击对桥梁进行激励, 再通过应变片测量桥梁动态变形,可测 得桥梁的交变压力。
应变式传感器在桥梁中的应用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1.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原理: 受力变形电阻变化电量输出
电大《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及详细答案参考
基础知识自测题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传感器是检测中首先感受,并将它转换成与有确定对应关系的的器件。
2.传感器的基本特性通常用其特性和特性来描述。
当传感器变换的被测量处于动态时,测得的输出一输入关系称为特性。
3.传感器变换的被测量的数值处在稳定状态下,传感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称为传感器的特性,其主要技术指标有:、、和等。
4.传感器实际曲线与理论直线之间的称为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其中的与输出满度值之比称为传感器的。
5.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变化量与化量的比值。
对传感器来说,其灵敏度是常数。
6.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测量时,其输出对输入的特性。
7.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关系的其它量的元件称为元件。
8.只感受由敏感元件输出的,并且与成确定关系的另一种非电量,然后输出电量的元件,称为元件。
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1.电阻应变片是将被测试件上的转换成的传感元件。
2.电阻应变片由、、和等部分组成。
3.应变式传感器中的测量电路是将应变片转换成的变化,以便显示或记录被测非电量的大小。
4.金属电阻应变片敏感栅的形式和材料很多,其中形式以式用的最多,材料以用的最广泛。
5.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就是依据应变效应建立与变形之间的量值关系而工作的。
6.当应变片主轴线与试件轴线方向一致,且受一维应力时,应变片灵敏系数K是应变片的与试件主应力的之比。
7.电阻应变片中,电阻丝的灵敏系数小于其灵敏系数的现象,称为应变片的横向效应。
8.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中,若采用电桥补偿法测量应变片时,工作应变片粘贴在表面上,补偿应变片粘贴在与被测试件完全相同的上,那么补偿应变片不。
9.用弹性元件和及一些附件可以组成应变式传感器.10.应变式传感器按用途划分有:应变式传感器、应变式传感器、应变式传感器等。
11.电阻应变片的配用测量电路采用差动电桥时,不仅可以,同时还能起到的作用。
12.电阻应变片的配用测量电路大都采用交流不平衡电桥,其目的是配接和克服的影响。
传感器及基本特性(第四章-)
迟滞:
➢ 传感器在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及 输入量由大到小(反行程)变化期间其输入输 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迟滞。也就是说, 对于同一大小的输入信号,传感器的正反行程 输出信号大小不相等,这个差值称为迟滞差值。 传感器在全量程范围内最大的迟滞差值 与满H量ma程x 输出值之比称为迟滞误差,即
40
3) 二阶系统
二阶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a2
d
2 y(t) dt 2
a1
dy(t) dt
a0
y(t)
b0 x(t )
二阶系统的微分方程通常改写为
d
2 y(t) dt 2
2n
dy(t) dt
n2
y(t)
n2kx(t)
根据二阶微分方程特征方程根的性质不同, 二阶系统又可分为: ① 二阶惯性系统:其特点是特征方程的根为两个负实根,
21
直线拟合方法
a)理论拟合
b)过零旋转拟合
c)端点连线拟合 d)端点连线平移拟合 22
最小二乘法拟合
设拟合直线方程: y=kx+b
若实际校准测试点有n个,则第i 个校准数据与拟合直线上响应 值之间的残差为
y yi
y=kx+b
0
xI
最小二乘拟合法
Δi=yi-(kxi+b)
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的原理就是使 2i 为最小值,即
16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是通过校准试验来获取 的。所谓校准试验,就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给传 感器加上标准的输入量而测出其相应的输出量。在传 感器的研制过程中可以通过其已知的元部件的静特性, 采用图解法或解析法而求出传感器可能具有的静态特 性。
传感器除了描述输出输入关系的特性之外,还有 与使用条件、使用环境、使用要求等有关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频率应选得较低。频率太高,贯穿深度小于被测
厚度,不利进行厚度测量,通常选1kHz左右。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一般地,测薄金属板时,频率应略高些,测厚 金属板时,频率应低些。如下图在测量ρ 较小的 材料时,应选较低的频率(如500Hz),测量ρ 较 大的材料,则应选用较高的频率(如2kHz),从 而保证在测量不同材料时能得到较好的线性和灵 敏度。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4.3.2
测量电路
4.3.2.1 电桥电路 在进行测量时,由于传感器线圈的阻抗发生 变化,使电桥失去平衡,将电桥不平衡造成的输 出信号进行放大并检波,就可得到与被测量成正 比的输出。
4.3.2.2 谐振法。
谐振法主要有调幅式电路和调频式电路两种 基本形式。调幅式由于采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 因此稳定性较高,而调频式结构简单,便于遥测 和数字显示。
2-衔铁
1-线圈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4.1.1.4 差动式电感传感器
用两个相同的传感线圈共用一个衔铁,构成差动式 电感传感器,这样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减小测量 误差。下图是变间隙型、变面积型及螺管型三种类型 的差动结构。
l 4 3 2 3 l 4 3
4 l 2 a) b)
图4.1.5 差动式电感传感器 a) 变间隙型 b) 变面积型 c) 螺管型
1-线圈 2-铁芯 3-衔铁 4-导杆
c)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4.1.2 测量电路 差动式结构可以提高灵敏度,改善线性, 所以交流电桥大多采用双臂工作形式。下图 是交流电桥的几种常用形式。
Z1 L1 L2 Z2 ˊ R2 . U
a) 电阻平衡臂电桥 b) 变压器式电桥 c) 紧耦合电感臂电桥
· E0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减小零点残余的方法: I. 尽可能保证传感器几何尺寸、线圈电气参 数玫磁路的对称。磁性材料要经过处理,消除内部 的残余应力,使其性能均匀稳定。 II. 选用合适的测量电路,如采用相敏整流电 路。既可判别衔铁移动方向双可改善输出特性,减 小零点残余电动势。 Ⅲ. 采用补偿线路减小零点残余电动势点残余电动势减小。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4.2.3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应用 1. 测量位移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例:板厚的测量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2. 测量力或压力
例:张力测量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4.3 电涡流式传感器
这是一种建立在涡流效应原理上的传感器。 它能实现非接触测量,如位移、振动、厚度、转 速、应力、硬度等参数。这种传感器还可用于无损 探伤。原理如下图示。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4.3.1.2 低频透射式电涡流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采用低频激励,因而有较大的贯穿 深度,适合于测量金属材料的厚度。 1. 结构 传感器包括发射和 接收线圈,并分别位于 被测材料上、下方。 2. 原理 由振荡器产生的e1
加到发射线圈L1两端。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ˊ R1
R1
ZL R2
. U0 . U
. U/2 . U/2
Z1 . U
Z2
. U0 M L L
Z1
Z2
. U0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4.1.2.1 电阻平衡臂电 桥 电阻平衡臂电桥如上图a所示,工作时,Z1=Z+△Z和 Z2=Z—△Z,当ZL→∞时,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U0
.
Z1 R1 Z 2R R(Z1 Z 2 ) U Z U U 1 U Z1 Z 2 R1 R2 ( Z1 Z 2 ) 2R 2 Z
4 2 N 2 2 L lr ( m 1)l a ra2 l2
l 2 x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结论: I. 变间隙型灵敏度较高,但非线 性误差较大; II. 变面积型灵敏度 较小,但线性较好,量程较大; III. 螺管型灵敏度较低,但量程大且 结构简单。
r
1
图4.1.4
2ra
螺管型电感传感器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忽略磁路铁损,则磁路总磁阻为 因此:
N2 L Rm
l1 l2 2 Rm 1 A 2 A 0 A
N2 l1 l 2 2 1 A 2 A 0 A
线圈的电感值可近似地表示为
N 0 A L 2
2
因此,其灵敏度随气隙的增大而减小。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R
1
M
R
2
U
·
1
I
·
1
I
L
1
·
2
L
2
其等效电路如上图所示,R1、L1为传感器线圈的 电阻和电感。短路环可以认为是一匝短路线圈,其电 阻为R2、电感为L2。线圈与导体间存在一个互感M, 它随线圈与导体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线圈与金属导体系统的阻抗、电感都是该系统互 感平方的函数。而互感是随线圈与金属导体间距离的 变化而改变的。
W1 W
W2
Eout Ew Es
-x
x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一、二次绕组间的耦合能随衔铁的移动
而变化,即绕组间的互感随被测位移改变而
变化。由于在使用时采用两个二次绕组反向 串接,以差动方式输出,所以把这种传感器 称为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通常简称差 动变压器。 2.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构成 该类型的传感器主要包括有衔铁、一次 绕组和二次绕组等。
. . .
.
当ωL>>R’时,上式可近似为:
U0
.
U L 2 L
.
可见交流电桥的输出电压与传感器线圈电感 的相对变化量成正比。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4.1.2.2
变压器式电桥
变压器式电桥如前图b,当负载阻抗无 . . 穷大时输出电压为: . . U U
U 0 Z2 I 2 Z1 Z 2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4.4 电感式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可用于测量压力、力、压差、加速度、振 动、应变、流量、厚度、液位等物理量。 4.4.1 位移测量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案例:连续油管的椭圆度测量
Eddy Sensor
Reference Circle
.
Z2
U U Z 2 Z1 2 2 Z1 Z 2
.
.
.
由于Z1=Z-△Z,Z2=Z+△Z,故:
U Z U0 2 Z
同理,当衔铁上移时,则有:
U Z U0 2 Z
.
.
可见,输出电压反映了传感器线圈阻抗的变 化,还需辩向。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4.1.2.3 紧耦合电感臂电桥 该电桥如前图c所示。它以差动电感传感器的
δ , A 图4.1.2
1-衔铁
变面积型电感传感器
2-铁芯 3-线圈
图4.1.3
电感传感器特性
可变导磁面积型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4.1.1.3 螺管型电感式传感器 下图为其结构原理图,衔铁随被测物移动,引起 磁阻发生变化,导致电感量改变。 线圈电感量与衔铁进入线圈 的长度可表示为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第四章 电感式传感器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
1.自感式电感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2.互感式电感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3. 电感传感器的典型测量电路;
4. 电感传感器的主要应用;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被测量的变化引起线 圈自感或互感系数的变化,导致线圈电感量改 变来实现测量的。
分类:
电感式传感器 自感型
变间隙型电 传感器 变面积型电 传感器
螺线管型电 传感器
互感型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4.1 自感式电感传感器 自感式电感传感器有变间隙型、 变面积型和螺管型三种。 4.1.1 原理分析 4.1.1.1 变间隙型电感传感器 它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工作时衔铁与被测物体连接,被测 物体的位移将引起空气隙的变化, 导致了线圈电感量的变化。线圈的 电感可用下式表示: N2 L Rm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4.2.2 常用测量电路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4.2.2.1 差动相敏检波电路 相敏检波电路要求比较电压与差动变压器
二次侧输出电压的频率相同,相位相同或相反。
另外还要求比较电压的幅值尽可能大,一般情 况下,其幅值应为信号电压的3~5倍。 4.2.2.2 差动整流电路 差动整流电路结构简单,一般不需要调整 相位,不考虑零点残余电动势的影响,适于远 距离传输。
为零,但由于移动方向改变,所以输出电动势反
相。因此通过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动势的大小和相 位可以知道衔铁位移量的大小和方向。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4. 差动变压器的输出特性曲线
· E22
· E2
· E21
· E2
0
x
如左图所示,其中E2 的实线表示理想的输 出特性,而虚线部分 表示实际的输出特性。 E0为零点残余电动势。 零点残余使得传感 器的输出特性在零点 附近不灵敏,给测量 带来误差,它的大小 是衡量差动变压器性 能好坏的重要指标。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分院自动化教研室
4.1.1.2 变面积型电感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