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负责人如何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合集下载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2、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1)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两高") 行业盲目扩张。 (2)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3)运用各种激励和约束手段促进 企业节能减排。 (4)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
中国政府已制定和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采取了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加强生态 保护、减缓人口增长等一系列措施,并确立了“十 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目标。 在过去10年中,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 超过1万亿元,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 从2006开始,这些努力开始收到成效。据国家 环保总局统计,去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 量的增幅分别比前年回落4.6个百分点和11.6个百 分点。
3、判断经济形势,不能只看增速, 还要看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民生等 方面的改善情况。要从综合的视角看 ,不能孤立地看。
从全面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综合的视角看, 当前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呈现出增长较快、 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群众实惠增 多的良好发展态势。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运行中 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国际收 支不平衡还比较突出,流动性过剩问题还比 较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反弹的压力;食 品价格的上涨受畜产品生产周期及国际粮价 影响,近期难以回落,价格上涨压力还比较 大;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的消耗较多,节 能减排的压力较大;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 盾短期内还很难根本缓解。
CPI同比上涨3.2%、固定资 产投资同比增长25.9%、全 国房价平均增长5.3%,外汇储 备增长20%……
CPI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 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 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 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 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 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 不被市场欢迎。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已经从贫困、落后、封闭的国家,迈向正在现代化的小康国家。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改革开放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世界瞩目中国非凡的成就,但世界上也有不少人对中国的崛起心怀嫉妒。

中国的崛起的确正在改变全球的经济格局,所以有人会有些不舒服。

但是我想,谁也阻挡不了中国前进的步伐。

一、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处于合理区间中尽管当前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但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短期困难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

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出口压力不断增大;国内市场需求动力依然偏弱,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连续多月同比下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相关领域投资和消费增速回落,进一步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金融风险。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就业是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就业稳定是经济稳定的重要体现。

近两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小幅减少,同时快速发展的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加上积极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 700 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70%;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同比增长 1.8%,增加 307 万人。

这与多数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今年上半年,主要食品供应较为充足,消费品市场供求大体平衡,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基本稳定。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3%,各个月份基本上是在 1.8% 和2.5% 之间平稳运行,远低于全年物价总水平调控目标。

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仍然较高,南非、巴西、印度、俄罗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都在 5% 以上。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经济增速的放缓,并没有影响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8527 元,同比名义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7%。

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如何看待

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如何看待

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观点和见解:一、经济形势评价:1.外部环境: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需求疲软。

中国出口受到一定冲击,对经济增长带来一定压力。

2.内部结构: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消费、服务业等内需潜力逐渐释放,经济增长动力正在逐步转换和升级。

3.政府政策:中国政府积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减税降费、稳定就业、扩大内需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二、经济政策评价:1.减税降费:减税降费政策有利于增强企业和民众的获得感,提升市场信心,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的内需支撑。

2.稳定就业:当前经济增长放缓,保持就业稳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推出一系列就业政策和措施,加强职业培训、创业扶持等,稳定就业局势。

3.扩大内需:中国经济正在从出口驱动向内需拉动转变。

政府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扩大消费、促进农村发展等措施,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4.改革开放:政府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化金融、国企、土地等领域改革,促进市场化改革,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三、问题和挑战:1.经济下行压力: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面临经济下行压力。

需要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稳定经济增长。

2.高负债风险: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需要加强风险防控和去杠杆化工作,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3.结构调整难度: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结构调整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需要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创新和科技投入。

4.外部不确定性: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对中国经济带来一定冲击。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稳定外部环境。

综上所述,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整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

政府积极采取政策措施,支持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浅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浅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浅析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取得了快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

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需求的调整,中国的经济形势也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浅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从国内外因素、经济增长、就业状况和消费趋势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国内外因素的影响1. 国内因素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出口和消费驱动。

近年来,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以防止过热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其中,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是最具影响力的措施之一。

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旨在避免房价泡沫和过度投资,以保持市场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

另外,中国还加大了对创新和科技的投入,推动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加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2. 外部因素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中美贸易争端的加剧和经贸保护主义的抬头,对中国的出口业务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市场需求减少,也对中国的出口业务和外贸形势构成了一定压力。

二、经济增长与动力转换1. 经济增速回落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步回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6.1%,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

经济增速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以及结构性问题的存在。

2. 动力转换为应对经济增速下行的挑战,中国政府放宽了市场准入限制,鼓励民间投资和外资流入。

同时,政府还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动力的转换。

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加速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三、就业状况与消费趋势1. 就业状况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中国的就业形势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然而,中国政府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措施,如加大就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投入,鼓励创业和自主就业,以稳定就业局势。

2. 消费趋势中国正经历着消费升级的趋势。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正确引导经济社会发展预期以进促稳,重要一条,就是要加强宏观调控与推进改革开放的统筹协调,在外部环境明显变化的形势下,形成更为精准有效的政策合力。

宏观政策要有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既要保持货币流动性合理充裕,又要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既要使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更要通过加快推进改革开放释放更强的增长潜能。

要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姿态、更加精准细致的行动,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以及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等各项工作。

以稳应变,关键是要及时消除各种内在风险隐患,尤其要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

经济社会大局稳不稳,能否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关键。

首先是稳金融、防风险。

一方面,要积极有为地通过机制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另一方面,要着力破除传统发展观念和相关因素干扰,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合理引导预期,促进供求平衡,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与此同时,还要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惟有扎实做好民生保障、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大局之稳,才有更加牢固的发展基础。

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

中央政治局会议及时做出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做好上述工作,对保持下半年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意义重大。

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是扎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经济发展现实看,国内生产总值已连续12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到6.9%的中高速区间,经济增长稳定性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新动能成为推动平稳增长的重要动力。

这些都为进一步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等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稳预期与其他各项工作有所不同,尤其是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将会对人们的主观心理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当前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

但是,现代经济的复杂性已不是人们直观可以认识的,面对又好又快的发展实际和现实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各种利益纠葛引发的抱怨情绪和对市场的盲目性认识的蔓延似乎与现实的主流向好的经济环境格格不入。

因此,迫切需要依据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对当前经济的形势作出正确而全面的清醒认识。

一、中国经济正在腾飞2011年是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的第8年。

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即基本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30年将全面实现工业化。

因此,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即工业化腾飞的经济高增长时期,这是每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必然要经历的发展阶段。

从理论上讲,对工业化腾飞,这是一个传统经济学无法解答的问题,也是一个现代经济学正在探索的问题。

就探索而言,这可以用“山体效应理论”和“腾飞假说”来解释。

“山体效应”是指:在自然界中,山体达到的高度就是地下水可以达到的高度,只要山高,水就可以高。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山多高,水多高。

借用“山体效应”这一自然规律,“山体效应理论”的构建,以山体表示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整体,以平面的山形线表示这一整体中发展不平衡的劳动智力水平,以其山形线的最高点即山顶的位置表示这一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以此表明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整体中,劳动智力发展的最高水平决定其经济整体的发展水平。

在肯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是由劳动智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前提下,可以依此机理构建“腾飞假说”,解释工业化腾飞阶段的经济高速增长。

“腾飞假说”是指:假定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一定的劳动智力发展使得一定的高技术构建成统领经济发展的高平台,那么,这个高平台基本建成之时就会吸引这个高平台之下的经济运动迅速地向这个高平台之上集聚,从而引起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大幅度的提升,进入一个经济持续高增长的腾飞阶段。

我对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

我对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

我对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形势的特点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与分析,是我们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把握国家经济运行规律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将从宏观角度出发,对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形势进行认识与分析。

一、GDP增长放缓但仍保持稳定我国经济增长放缓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特点。

过去几十年来,我国以惊人的速度保持着高速增长,但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逐渐放缓。

然而,尽管增速有所下降,但我国经济增长仍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这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结构调整的良好势头我国在宏观经济形势中呈现出积极的结构调整势头。

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加,传统产业面临诸多困境。

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和支持力度。

这一系列的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消费升级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购买能力显著增强。

消费升级成为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特征之一。

人们追求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快速消费品、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市场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

四、金融风险挑战加大宏观经济形势下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金融风险。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挑战不容忽视,包括债务风险、投资风险以及金融市场波动等。

这些风险因素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运行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五、创新驱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宏观经济形势中,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良性循环逐渐形成。

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

这种创新驱动发展的循环机制,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我国走向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坚实基础。

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

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

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当前经济形势下,我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

以下是我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

我国经济增长保持稳定。

尽管面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挑战,但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6.3%,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了稳定增长。

这一增长率超过了市场预期,显示出我国经济具备一定的韧性和潜力。

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近年来,我国政府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了对传统产业的淘汰和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这种结构性调整使得我国经济由过去的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以消费和服务业为主导,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新兴产业的崛起以及消费升级的加快,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我国经济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

同时,我国还大力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资。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我国经济更加开放,与全球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经济全球化遭遇阻力。

另一方面,国内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突出。

因此,我国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积极向好。

经济增长保持稳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这些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挑战,加大改革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只有在持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应对挑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形势和未来发展预期?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形势和未来发展预期?

中国经济的形势和未来发展预期一直备受关注,尤其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更是备受瞩目。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同时也有许多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预期。

一、当前中国经济形势1.经济增速放缓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速一直在放缓。

2019年,中国的经济增速为6.1%,是近30年来的最低水平。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贸易战、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内部消费不足等。

2.外部环境不利当前的全球经济状况不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需求下降,这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也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3.内部矛盾突出中国内部存在着很多矛盾,如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等。

这些矛盾不仅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稳定,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预期1.消费升级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不断壮大,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中国的消费市场将会越来越大,消费升级也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2.技术创新中国正在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未来中国的科技实力将会越来越强。

这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同时也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3.新型城镇化中国正在推动新型城镇化,未来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会不断提高。

这将会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将为中国的消费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

4.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

未来,一带一路倡议将会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有很多机遇。

未来,中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增长,消费升级、技术创新、新型城镇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等都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也将继续采取措施,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其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今年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但要看到,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较为复杂,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

下半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的势头,为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就显得尤为紧要。

一、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结构逐步优化、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基本恢复到了金融危机爆发以前的水平。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二是从经济运行环境来看,物价总体上温和可控,基本稳定。

三是就业形势较好。

四是经济增长质量较高,四大收入基本保持较快增长。

五是重点领域的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尽管国际上经济复苏比较缓慢,欧洲的债务危机仍在蔓延,国内也面临着自然灾害多发的重大挑战,但是中国经济总体上还是保持了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这样一个良好的发态势。

据此,对当前经济形势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基本判断:一是今年整体经济走势将呈前高后低态势;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然很脆弱,不确定因素增多。

三是我国经济正处于由政策刺激驱动向市场内生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

二、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当前宏观调控主要面临五个方面的“两难”:一是保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之间存在着“两难”。

二是政府投资和重化工业主导的经济恢复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之间存在着“两难”。

三是房地产调控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两难”。

四是经济刺激政策退出与避免经济复苏夭折甚至出现二次探底之间存在着“两难”。

三、把握好下一步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下一步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为: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

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

二、中国正处在大调整、大变动的格局中 中国正处在大调整、 1.大低谷之后的大发展 大低谷之后的大发展 从国内因素看,每次大的低谷过后,中国经 济社会的发展都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大低谷 带来大思考、大转向、大调整及紧接其后的大发 展,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逐步显露出来的 大轨迹: 如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大低谷过后,中国经济社 会迎来了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的第一轮大发展,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人“吃饭难”等基本生 活问题解决了;
不过美国的实体经济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强 大的,而且美国科技能力、美国在世人心目中的 稳定可靠度尤其是美国人的适应能力都很强,所 以,在此次危机中,美国很可能是受损失最早但 相对损失最小的大国;相对于美国而言,欧洲的 情况就不妙了,因为在大风浪来临的时候,船的 大小往往决定了船的安全性,欧洲各国虽然有欧 盟存在,但在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各国利益的 协调实际上是很难的,尤其是民主国家在现实政 策的制定方面基本上都很“短视”,当欧洲实际 上是一个个小国的时候,其应对危机的能力就要 大打折扣了,当前欧洲各国货币对美元、日元、 人民币的全面贬值就说明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
人文社会科学系 田正学
讲授内容: 讲授内容:
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 二、中国正处在大调整、大变动格局中 三、世界形势将更有利于中国加速崛起
一、中国当前的经济情况 (一)增长速度明显回落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进入 新世纪以来的一轮经济增长已进入转折期,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长率已经从去年的 11.9%回调至9.9%。而三季度,我国GDP增 速为9%,连续5个季度出现下降。从2007年 第二季度的12.7%下降到现在的9% ,估计全 年增速很难达到连续5年的2位数了。
90年代初的大低谷过后,中国经济社会进 入了全面市场化的发展阶段,经过10年左右的 发展,中国实现了基本“小康”状况; 上世纪末的大低谷过后,中国进入了国民 经济的重化工业阶段,经过8年左右的高速发展, 中国的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尤其具 有标志意义的是中国的人均钢产量、能源产量 等基本工业品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中国 取代其它国家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 当前的经济增速下降可能在明后两年使中 国经济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个“大低谷”, 其后的10年或将是中国全面实现工业化的时期。

谈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认识

谈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认识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形势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

准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对于政府制定政策、企业谋划发展、个人做出决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当前经济形势呈现出一系列复杂而多元的特征。

从全球范围来看,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发达国家在经历了长期的经济复苏进程后,虽然总体上保持着一定的增长态势,但面临着诸多结构性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困扰。

人口老龄化、技术创新乏力等问题使得传统产业增长动力不足,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尚需时间;另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因素对全球贸易和投资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扩张。

而对于一些新兴经济体而言,虽然在过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着自身的发展瓶颈。

部分新兴经济体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积累了较高的债务水平,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就容易引发债务危机和金融风险。

资源依赖型经济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如何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这些国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国内经济形势方面,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过程中。

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但也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传统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转型升级压力大的困境。

钢铁、煤炭等行业的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手段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另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但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以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从需求方面来看,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在投资方面,虽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投资边际效益逐渐递减,如何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成为关键所在。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但受收入分配不均、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认识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认识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全球内外部政治形势、大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金融政策等,这些因素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可以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现行的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大环境。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提出几个有关当前经济形势的认识和观点,以便针对变化做出相应的应对。

第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速一直处于放缓的状态。

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增速都在下降,导致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和贸易问题的加剧。

其中,美国的深刻pessimism 已经蔓延至全球经济,这使得全球经济面临更大的挑战。

第二,经济全球化受到质疑。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全球化的巨大利益提出了质疑,主张保护本国利益。

这使得全球贸易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对贸易谈判的要求也更高。

第三,金融政策空间收窄。

由于长期的货币宽松政策和经济增长放缓,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债务水平已经达到高峰。

因此,各国需要实施更加适当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

但是,由于政策空间已经收窄,因此需要更加协调和谨慎的金融政策。

第四,新技术创新加速推动经济发展。

当前,中国的创新和技术领域发展非常迅速,同时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在加速创新科技的投入。

在全球技术竞争中,创新和发展的态势变得越来越重要。

综上所述,当前的经济形势变幻不定,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新的突发情况。

因此,各国需要加强协调,共同维护全球经济的平稳发展,让各国和地区在经济合作和政治关系中实现共赢。

同时,我们也需要抓住新的技术机会,积极参与到新的技术革新中,推动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可持续性。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形势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形势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当前中国的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世界性话题。

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逐步展现,但也有各种质疑声音和风险预警在传递。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当前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不仅关系到中国的自身经济发展,也关乎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

本文将从GDP、就业、劳动力、消费、环保五个方面,探讨我国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GDP方面: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虽然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总量居世界前列。

根据2019年第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全年人均GDP约为9945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673元,同比增速均有所上升。

这说明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就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输出国,但国内就业形势仍旧严峻。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就业人口约为8.8亿人,其中大约2亿人居低收入阶层,很多劳动力面临着工作机会和生计保障的问题。

因此,中国在未来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营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同时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以实现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劳动力方面:中国劳动力总量已经开始下降,而且少子化趋势更加明显,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放缓。

此外,少子化趋势也可能导致就业人口不断减少,从而使劳动力市场短缺问题加剧。

因此,中国需要尽量地扩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人口政策和多元化的劳动力市场,以适应未来的经济发展需求。

消费方面: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对经济发展贡献越来越大。

同时,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促进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根据2019年第四季度的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0%,其中网络零售额和餐饮业等服务业增长更加显著。

这说明中国消费市场不断壮大,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

环保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中国政府加大了环保的力度,并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

如何正确判断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

如何正确判断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

如何正确判断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同舟共济,努力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和国内连续发生特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

针对近期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加深、蔓延和对我国经济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我们要增强信心,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发展仍有牢固的基础、强劲的活力和巨大的潜力。

只要积极应对,认真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切实落实好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就能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一、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按照国际标准,通常是用经济增长速度、物价变化幅度、就业人数增减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来评判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的,这四大经济指标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以来,我国四大经济指标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虽然经济增速呈回落态势,但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仍达9.9%,这个速度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8%的年均增速,而且与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普遍低迷形成鲜明对比。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已步入衰退或处在衰退的边缘;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除我国以外的其他三个国家今年以来虽实现了7%左右的增长,但仍明显低于我国9.9%的增长速度。

控制通货膨胀取得明显成效。

尽管前10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为6.7%,但从动态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自5月份以来已经连续6个月回落,其中8、9、10三个月同比涨幅分别为4.9%、4.6%、4.0%,呈现明显的逐步回落趋势。

与以往比较,1985-1986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从8%以上回落到5%以内,用了12个月时间;1987-1990年,从8%以上回落到5%以内,用了29个月;1992-1997年,从8%回落到5%,用了52个月。

而今年从2月份8.7%的高峰值回落到5%以下,只用了半年时间,表明控制通货膨胀确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概要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争取;一味求进,全局难稳;只稳不进,机会错失。

稳是为更好地进,进是为长久的稳;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固,保持经济安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固,保持社会全局稳固。

进,就是要连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会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获得新进展,在深入改革开放上获得新打破,在改良民生上获得新收效。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要点期间。

转型升级的紧急性、艰巨性与世界经济构造深度调整的巨变力、震荡力广度交融。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一波三折,贻害连连。

处于不一样发展阶段的国家和经济体,特别是经济大国,无一脱身于危机以外,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固性、不确立性,以致欧盟、美国经济危机影响的冲击力仍在扩大,局势十分复杂严重。

一从国际环境看,目前受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国际金融市场连续动乱,市场信心广泛摇动,大宗原资料价钱起伏跌荡、世界经济增速降落;欧元区以及欧盟的主要大国,救危机无良方,远景叵测;只管近来美国、日本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基础尚不牢固,缺少近期复苏的可连续性。

综上所述,目前生界经济格局体现出 3 个明显特点:一是政治周期、商业周期与地域动乱三者叠加,多种矛盾及利益矛盾不停升级,日益白热化。

二是国际协调与合作更为困难,在世界经济局势可能趋于恶化的背景下,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风光对的经济问题不一样,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与国际合作难度加大。

三是经济构造调整与短期政策目标存在显然矛盾。

发达国家政府受债务规模高企、减少财政赤字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难以有效实行重要构造性调整。

与此同时,受信心缺失和去杠杆化的影响,发达国家连续实行的宽松钱币政策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所以,发达国家本质性的构造调整还没有真实启动,新能源和低碳、生物信息技术等新兴家产进展迟缓,限制着经济复苏的步伐。

从国内环境看, 2012 年受国际市场低迷、能源资源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1 / 4的可能;内需增添固然由政策扩充刺激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但基础还很不牢固,内需填补外需任务仍旧艰巨;公司特别是中小公司发展窘境短期难以根本转变,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显然降低。

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体会与感悟

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体会与感悟

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体会与感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形势,需要站在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来看待,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盲目悲观,应该客观分析,理性判断。

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呈现出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和趋势。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在世界前列,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建设了许多现代化的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中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大国之一。

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互动日益频繁,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规模大幅增加。

这些积极的变化和趋势表明,中国经济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福祉。

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

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依然较高,但增速在逐渐放缓,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任务繁重。

中国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问题愈发严重。

贫富分化现象加剧,就业压力和社会矛盾增加,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亟待解决。

这些挑战和困难提醒我们,在全球化和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中国也面临着不少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困境,需要做好准备和规划。

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体会与感悟,我们应该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走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发展道路。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拥有上万年文明史的大国,任何发展战略和政策都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传统文化。

要坚持创新驱动,走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发展道路。

只有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

要坚持改革开放,走开放包容和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绿色低碳和生态环保的发展道路。

只有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要承认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也要对中国经济保持信心,更不能被阵痛遮蔽结构转型的大视野。

——题记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和调控政策正处于一个颇为微妙的关键时刻,何去何从,众目所瞩。

如同为温家宝总理“最困难的一年”的判断作注脚,中国经济的总体环境正在不断趋于恶化,经济基本面的悲观气氛日益浓郁。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无休止的动荡引致外需放缓,国内信贷紧缩,能源及其他投入品的成本不断攀高。

至今年,这些不利因素非但丝毫不减,还增加了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企业利润回落、股市深度回调、房地产不景气以及近来“大量企业破产”的传言,更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氛,使人难免忧心忡忡,备感压抑。

或许是由于多时以来人们听到的几乎都是“坏消息”,因而对“好消息”的期待便愈加强烈。

外生变量不可改,内部我们如何积极应对?从绝对数值看,上半年是10.4%的GDP增长率,7.9%的CPI增幅。

但GDP增速的确在逐步下行:今年一季度增长10.6%,比去年四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今年二季度增长10.1%,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

在当前的形势下,怎么办?——一种看法是,既然经济已经没有“过热”风险,而且美国经济衰退、全球经济滑落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国内CPI也已经从高位不断回落到6月的7.1%,为什么还要继续紧缩?——另一种看法是,经济适度减速本是宏观调控的目标;目前反弹的因素还在,不能因为经济有所放缓就放松紧缩,否则将前功尽弃。

毫无疑问,经济放缓是宏观调控的一个自然结果,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所说,“整个宏观经济正向着调控政策的方向发展。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7月17日在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时亦称,“经济增速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

但问题在于,经济放慢只是适度放慢,还是会出现可怕的大“滑坡”?对这个问题的判断,直接决定下半年国家的经济政策取向。

近几月中央银行和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已陆续组织了多批次人员到各地考察。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评估。

首先,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稳定且可观。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在逐渐放缓,但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6.1%,虽然同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但在全球范围内仍居于领先水平。

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具备稳定性和韧性。

其次,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和调整。

随着我国从传统制造业向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变,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消费升级等新兴产业不断崛起。

例如,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此外,内需市场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也为我国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然而,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的波动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增加,都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金融风险依然存在。

债务问题、股市不稳定、房地产市场波动等金融风险依然是我国当前经济的重要挑战之一。

此外,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仍然存在一定压力,市场对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和效果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面临的各种挑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来应对。

一方面,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创新创业,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此外,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也是政府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挑战。

虽然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但我国经济增速仍然保持在一个稳定较高的水平,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和调整。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来应对当前经济形势面临的挑战。

我们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将能够稳定发展并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目前经济形势的认识

目前经济形势的认识

目前经济形势的认识目前经济形势的认识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互相影响也愈发明显。

在这个多变的时代,我们需要对目前的经济形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机遇。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是当前的一个主要特征。

随着全球市场的饱和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各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普遍下滑。

特别是发达国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经济增长乏力已成为常态。

而新兴市场国家则面临着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和内部结构性问题的挑战,经济增速也在逐渐下滑。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

近年来,一些国家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采取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导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

这种保护主义的倾向不仅影响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运行,还给各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压力。

同时,全球贸易冲突的升级也对市场信心造成了严重冲击,投资和消费预期普遍不稳定,进一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金融风险的积聚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大挑战。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面临着流动性风险、债务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重挑战,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日益凸显。

因此,各国需加强监管合作,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创新和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各国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而且,科技创新也为解决全球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目前的经济形势面临着多重挑战和机遇。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金融风险等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加强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同时,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统计局负责人:如何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国家统计局2004-04-22 08:15:25如何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国家统计局负责人答记者问编者按: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究竟如何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国家统计局负责人。

一、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问:从总体上看,您是如何评价今年一季度经济发展的?答: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改革开放继续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

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内在活力明显增强。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7%,各类经济主体都很活跃,民间资本进一步激活,消费者和企业家信心指数稳步上升。

第二,经济运行效益比较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4.2%;财政收入增长3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8%和9.2%,分别加快1.4和1.7个百分点。

第三,消费需求增长稳健,市场商品供应充足。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7%,住房、汽车、通信等消费热点商品的销售继续快速增长。

市场600种重要商品供应无一短缺。

第四,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

一季度,进出口增长38.2%,其中出口增长34.1%,明显好于预期;进口增长42.3%。

外贸虽出现84亿美元逆差,但我国有充足的外汇支付能力,多进口一些国内建设急需的物资,可以改善国内供求关系。

而且,由于我国加工贸易所占份额较高,不可能出现长时间的外贸逆差。

外商继续看好中国,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9.2%和7.5%。

第五,消费价格上涨比较温和,继续处于可控范围。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8%。

回顾这几年市场物价变动情况,1997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1998-1999年分别下降0.8%、1.4%,2000-2001年分别上涨0.4%、0.7%,2002年下降0.8%,2003年上涨1.2%,今年一季度的涨幅与1997年水平基本相当。

第六,农民积极性明显提高,农业生产出现好势头。

今年以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等关于“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以及市场价格导向的作用,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上升。

农业投入力度加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经济作物继续较快发展,畜牧业、水产业也保持稳定增长,农业生产出现了近几年来少有的好形势。

第七,资本市场趋向活跃,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减轻。

今年以来,股票指数明显回升,成交量扩大。

由于近期美元稳中略升、我国外贸出现逆差和物价有所上涨,减轻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国家关于人民币的汇率政策非常明确,那些寄希望于人民币升值而炒汇的人必将无功而返。

从以上七个方面看,我们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说,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上确实是好的,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和最基本的方面。

好形势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科学调控的结果;是多年以来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也是各方面积极工作、经济增长内在活力增强、国际经济环境趋好的反映,应当十分地珍惜。

问: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在充分肯定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我们决不能回避矛盾。

当前经济生活中除了长期存在的“三农”和就业等问题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值得关注的问题。

最突出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特别是一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相当严重;信贷投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此带来重要原材料、能源及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加剧和重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增大。

这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的。

二、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问:为什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这么快?答: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确实很高。

首先应该看到这种高增长有其客观原因:一是我国正处在城镇化、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投资需求大有一定必然性。

二是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国外一些加工工业正向我国转移。

三是前些年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投资提供了有利的基础环境,前几年规划储备的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四是因“瓶颈”制约的市场信号使重要原材料、电力和基础设施等行业投资明显加大。

五是由于人们对宏观调控的预期加快了投资进度。

另外,一季度投资品价格上涨较多,扣除这个因素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33%。

投资快速增长,除了上面所说的客观因素外,与各地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比较高也是分不开的。

问题在于一些地方领导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没有摆脱简单扩张的思路,一谈发展就是搞征地拆迁、办开发区、上项目、铺摊子,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却又缺乏投资的风险意识。

而且大家一哄而上,建设摊子铺得太大。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这么快之所以成为可能,很重要的因素是一些地方政府靠经营土地筹集了资金,大搞市政建设等;一些企业用相对低的成本获得土地,又以土地去抵押贷款;银根又一度比较宽松,这都成了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实现投资扩张的重要条件。

问:对投资增长过快有何评价?答: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带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

但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投资结构本身不合理。

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75.8%(其中钢铁、水泥行业投资分别增长107.2%和101.4%,电解铝的投资也达到39.3%),而第一产业投资只增长0.4%,第三产业(包括房地产)投资增长37.7%。

二是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

如此发展下去,势必大大超出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带来重要原材料和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使经济运行绷得过紧,也加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带动重工业增长速度过快。

而这些因素反过来又拉动了相关领域的投资,进一步推动整个投资规模的扩张。

投资与重工业之间的这种循环,与社会消费脱节,就可能造成经济结构的扭曲,出现投资与消费的失衡、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失衡、工业与农业的失衡。

而投资扩张的连带效应很容易形成投资“泡沫”。

一旦“泡沫”破裂,生产资料的供给能力就会出现过剩,经济就将从“大起”转向“大落”,从“通胀”转变为“通缩”。

这样的发展模式终将是难以为继的。

三、关于物价形势问:一季度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2.8%,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1%,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2.4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85.7%(其中粮食上涨20.7%,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64个百分点);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48个百分点。

这两项共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2.88个百分点。

而除此以外的其他消费品价格有涨有落,影响价格总水平略有下降。

问:您认为今年会不会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答:从物价变动态势看,目前仍处在温和上涨的阶段,但确实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一,今年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3%,其中,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类价格分别上涨23.5%和20.5%;第二,粮食价格涨幅也比较大;第三,前一段货币信贷投放增长过快的滞后压力也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因此,对发生通货膨胀的危险性绝不能掉以轻心。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影响市场物价的其他一些重要因素:一是我国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粮价上涨也只是恢复到1996年水平,随着粮食生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完全可以保证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

4月份以来,许多地方粮食价格涨势趋缓,有的品种还稳中有降。

这说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有关措施使人们对粮食市场的供求预期已经发生了变化。

另一方面,保持粮价的合理水平也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

二是工业消费品供过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产品的传导相当困难。

三是服务类价格上涨政府是可直接调控的。

四是随着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必将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的发生。

当然,物价上涨,特别是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是会产生一定影响的。

对此,各级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帮助低收入居民保持正常的生活水平。

四、关于宏观调控问:国内外有些人在议论中国经济已经过热,对此您有什么看法?答: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经济加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因此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经济理论和发展模式来衡量和判断中国的经济发展。

就拿当前来看,我国经济增长虽然较快,但农业和服务业增长还偏慢,财政支出也基本合理,资本市场基本平稳,消费增长和物价上涨基本是正常的,而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的投资确实增长过快,带动了重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多和某些重工业行业增长过快。

我们不主张用过热与否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态势,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大家不必把主要精力放到中国经济是否过热这一概念的争论上,而应当更多地研究具体问题,为经济发展提出好的建议。

但也确实需要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控,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预见性,加强宏观调控。

问: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中央采取了哪些宏观调控措施,成效如何?答:3月15日,温家宝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说“这次考验不亚于去年SARS 的考验”。

确实,抵御SARS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宏观调控的成败则直接关系经济兴衰的全局。

在我国经济主体、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等多元化趋势加速和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的形势下,宏观调控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调控的难度变得更大了。

调控得好,就能保证中国经济这艘大船快速航行;调控得不好,难免还会发生波折。

所以,宏观调控政策必须精心设计,审慎实施。

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得力。

去年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加快。

国务院领导在与非典作斗争的同时,密切关注经济发展态势,召开了各种座谈会,分析经济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从下半年开始陆续就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清理整顿开发区,加强土地管理,控制信贷过快增长,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有的已经初见成效,例如: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增加,粮食市场平稳;清理整顿开发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土地供给的约束力有所增强;几个投资过多行业的新开工项目初步得到控制;货币信贷政策的调控作用已见到一些成效。

由于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总有一个逐步到位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的不断深入,有些措施的效果还将进一步显现出来。

问: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是什么?答:对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是否可以作这样一个概括:要发展,更要科学地发展。

具体说,首先,我们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加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