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阅读教学的新探索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探索 ——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为例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探索——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为例摘要: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鉴赏为主,但是学习任务群教学下思辨性教学非常注重在有效合作的前提下细读文本,具体分析、深入论证、不断探究与自我反思,对文本进行思辨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群教学;探索细读分析、发现独特是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关联。
每一个文本都有其独特性,由于作者的个性和创作社会环境不同,作品的意蕴自然也不相同。
在思辨性教学中,应当积极引领学生通过细读分析去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的辩证和批判思维,进而提升他们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能力。
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就在于读者对其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的理解,而思辨性教学要求读者反复揣摩去发现作品的特点。
揣摩的过程同样是思辨的过程,思辨过程中会给读者带来发现的惊喜,当然发现的前提是学生要对自己的理解反思。
在不断反思中质疑,在不断质疑中去实现理解的逐步深入,从而达到对作品的多元化解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下面是笔者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吟留别》”)的思辨性读写教学片段。
《吟留别》这首诗,学生在初读之后,即可轻松概括出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这首诗描写了李白梦游天姥山的过程,抒写了作者对权贵的蔑视,展现了作者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
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是了解了诗歌的基本内容,没有注意到诗歌的细节和诗歌的内部联系,所以获得的认知也是非常笼统的。
而获得思辨性的认知必须从笼统达到具体。
要实现这一过渡,必须细读文本,对初读的结论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找到深入分析问题的切入点。
因此,笔者首先让学生对初读后的结论进行分析,看其是否合理,并质疑其中的问题。
学生的质疑、分析如下:生1: 一个普通的梦竟然引发如此的感慨,这是为什么?学生在初读后针对诗歌的内容与主旨的关系质疑这个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触发了这样的主旨?生2:梦往往是美好的、易逝的,犹如人的一生。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一、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较为成熟,因此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应选择适当难度的阅读材料,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适当挑战他们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内容新颖、生动有趣的文章或故事,或者选取一些与高中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学生年龄、精神状态和认知水平相匹配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有所收获,增加阅读的愉悦感。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时间紧张,因此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布置阅读任务或阅读计划,指导学生养成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阅读分享活动或阅读俱乐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收获,从而主动参与到英语阅读中来。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笔记、阅读报告等形式的作业,引导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分层阅读教学法,即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阅读内容和任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先用泛读法帮助学生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再用精读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细节和深层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教师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讨论、演讲、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五、保持耐心与耐心在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耐心,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指导和引导。
教师需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阅读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教师还需要耐心地鼓励和激励学生,让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坚持不懈地进行英语阅读练习和提高。
高中课堂阅读教学新探索——语篇教学模式
用 的语 言单 位 , 是 一 次 交 际 过 程 中 的 一 系 列 连 续 的 话 段 句 子 所
构 成 的语 言整 体 。从 形 式 上 看 , 语 篇 是 一 个 按 照 语 言 系统 的规
景知识 等传授给学生 。在阅读课教学 中 , 笔 者采用从 “ 整 体 人 手, 分层 理 解 , 逐 步深 入 ” 的课 文 教 学 基 本路 子 。即 : 从课 文整 体 入手 , 先 让 学 生 初 步 掌握 课 文 主要 思 想 内容 和 结 构 形 式 两个 方
一
通过文字符号获取信息上 , 发 现 语 篇 教 学模 式培 养 学 生 阅 读 能
力 方 面 有 着 明 显 的优 势
阅读 过 程 的认 识 有 关 。因 此 , 传 统 的教 学 模 式 导 致 学 生 形 成
诸 多 的不 良问 题 习 惯 。 ( 1 ) 由于太强调逐字逐 句阅读的速度训练 , 结 果 我 们 的 很 多学生到了高年 级仍然慢慢地读 , 遇 到 生 词 就 得 查 字典 , 有 一
则 构 成 的 复合 语 言 符 号 : 从功能上看 , 它相 当 于 一 种 交 际 行 为 。 那么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才算是语篇?它可以是一段文章 , 也可 以 是 一段 对 话 , 甚 至是 一个 句子 。 如 甲给 乙 留 了 一 个 条 子 , 上面 写着 : My b r o t h e r b o u g h t a n o l d c a r f r o m I a c k 。 虽然 它 们 不 知道 甲跟 乙 说 这 句 话 的 用 意 , 但 任 何 一 个懂 英文 的人 都 知道 这 句 话
南红英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化的探究
理解文学创作规律是文学式解读的第一步 • 一般而言,训练考生的文学类散文,都具 有成功的形象创作,因此它应该是借助直 接感知的局部,自由灵活地引起读者具体 生动想象的审美对象。这个道理就是对文 学形象创作规律的认识。根据这个规律, 形象阅读,就是感知局部,体验审美道理 和人生哲理。H:\zz用\1217日 标准化策略 课件\冬夜重读史铁生.docx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化 探索
北京市十一学校 南红英 2013.11.6 ——2015.3.24
姑且就称之为策略吧
• 语文教学上讲授的阅读,不是自然主义的,而应该 是解读。所谓“解读”即是“我们理解体现在一个 物质符号中的精神现象的活动”,或者“在外部世 界的物质符号基础上”理解“内在的东西”的活动。 • 解读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点包括三方面: • 概括性解读,形象典型意义解读;历史语境解读。 第一个是通过逻辑关系把握;第二点是通过象征比 喻关系把握,第三点是通过现实对应把握。
2.2.1课堂实践
• 以《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学写《咏月》 诗为例,做文学形象解读示例。先看第三首: •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 前六句都是形象,尤其是中间四句,最后两 句是抒情言理,把诗歌的主旨——人生哲理问 题问出来了。 • 这就是形神兼备的样态。
培养发现形象以及发现作者由形象向抽 象转换的能力,是文学式解读的第三步
• 由于语言是抽象概括的符号,不能直接再现 事物的可感属性,不能像造型艺术形象和音 乐艺术形象那样为视觉和听觉的感官直接把 握,所以,对由语言塑造的审美对象的审美 过程,实际上是需要理性参与的。这种理性 能力,是需要培养的。不是与生俱来的。比 如,有多少人第一次读《祝福》,就明白那 里边下大雪的意味?甚至有多少人意识到大 雪是作者刻意安排的“审美意象”?
高中语文探索性阅读教学研究
教 学 研 究【摘 要】语文课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探究性阅读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交流的学习方式,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富有活力。
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本文以提高高中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对高中语文的阅读进行研究,希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重视语文阅读,对探索性阅读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索性;阅读;教学高中语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教育领域应当予以重视。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逐渐被重视,语文的阅读教育由别动变为主动,高中语文的阅读变成了探索性阅读方式。
探索性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教育领域十分支持高中语文探索性阅读教学,探索性阅读教学在当今的教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高中语文探索性阅读的意义探索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学生围绕着提出的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探索,自主学习,寻找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在于都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索有效的解决问题。
在探索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当中发现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探索性教学的特征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探索性教学具有如下特征:1.探索性探索性是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的因素,从古至今人类不断发展都依赖人类的探索性,通过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使社会不断发展。
学生的学习方面也必须具备探索性,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探索性阅读随着教学的发展不断被学生所需要。
学生的能力越强,对于探索就越有兴趣,使学生不断走向探索的领域。
2.主体性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学生从被动的地位变成了课堂的主体,使学生随着地位的改变,在学习的过程中富有探索性,引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
突破“三要素”实现新探索——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新探
突破 三要素 实现新探索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新探孙 冰(铜仁市民族中学 贵州 铜仁 554300)ʌ摘要ɔ 小说是一种常见的文字表述方式,在高中语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小说的篇幅较长,并且小说之间人物关系也是错综复杂,各个章节直接的关联存在很强的联系,导致学生在进行小说阅读与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阻碍㊂小说的三要素包括: 情节㊁人物㊁环境 这三个概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三要素的重要性,导致现在小说教学无法真正发挥其价值,因此要突破 三要素 教学,来丰富充实空洞化的教学课堂,促进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得到成长和发展㊂ʌ关键词ɔ 三要素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ʌ中图分类号ɔG 451 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672-7851(2021)04-0202-01一㊁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现状小说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不仅可以让读者深入其中,还可以读者从多个角度认识世界和生活,提高科学认识,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有助于突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的宗旨,但是在教育环境已经各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㊂第一,阅读教学与生活脱节㊂小说大部分内容都是现实生活㊂语文是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学科,因此语文的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受到教材的限制,使得学生在接受语文学习的时候不能紧贴生活,语文教学的局限性很大,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的需求㊂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主要是以自我中心,掌控教学的进度,让学生被动过地参与教学的过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㊂个性化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在教师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到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的针对教学,学生的能力增长有着十分促进的作用㊂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阅读习惯在一段时间内很难进行改变,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没有过分重视对阅读能力的提高㊂学生课外阅读缺乏㊁课外阅读狭隘第二㊁学生的课外阅读较少㊂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能容会花时间去研究学习,但是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缺乏,课外阅读非常狭隘,主要还是局限于课本以及课本辅助资料等㊂据调查发现,学生对于课外书籍的类型大都集中在故事类,对于诗歌散文㊁名著等的作品很少了解,这也说明了学生的阅读缺乏深度,这也与教师的引导息息相关㊂第三㊁对于小说的分解过于严重㊂对于不同类型的小说文章,教师都会从人物㊁情节㊁环境这三个方面入手,虽然这个方法很快地将文章进行拆分,对于文章内容很快能够获得框架,但是确实的学生都在实际的训练中,学生很容易使用 三要素 去套文章,即使有些文章根本就没有其中的某个元素㊂甚至很多学生对于内容一概不知,忽视了文章中作者对人物描写的饱满和对环境细腻的描写,使得小说缺失了本身所丧失的教学意义㊂第四㊁没有深度对小说进行分析㊂在小说阅读课上,很多教师在进行文章进行分析的时候理解过于片面,较多的小说类的文章管用讨论使得学生在实际分析文章的过程中不愿意有耐心的进行文章的分析,只是片面地解析文章和人物特征,丧失了个性化学习的过程㊂特别是对于教育意义较大的小说而言,小说的价值在学生套路做题中被掩盖㊂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小说价值的发挥㊂二㊁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探究1.提高教师教学综合能力,培养语文思维㊂教师是教师的关键,教师教学的综合能力决定了学生学习㊂小说教学的不应该是套路式教学,而应该是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㊂语文教师能力的提高是指在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水平㊁专业能力方面,优秀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融入多学科的内容,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根据课堂情况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㊂甚至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要制定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引导者,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㊂2.立足文章本身㊂小说中人物本身就带有很强烈的地方色彩和优秀文化,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多个角度和元素加以分析,对小说人物的分析,不仅要对人物的心理和作者的描写,还应该从环境㊁故事情节㊁背景文化等进行分析㊂比如,鲁迅短篇小说‘祝福“,作品讲述了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在过年的时候回到老家住在四叔家里,家里在准备过 祝福 的时候,见证了女仆祥林嫂的悲剧㊂该小说描写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主要为反应作者对受压迫女性的同情和对封建思想礼教的嘲讽和揭穿,并指出当时作者一般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候无所作为对世态炎凉的无动于衷㊂该篇小说中祥林嫂人物是现在很多高中教学中讲解人物分析人物的重点文章,作者在文章利用极具的手法表现中国旧社会劳动女性悲惨的一生,但是他们却不屈服于现实,在封建社会中仍然保持纯真和善良㊂虽然这篇文章的讲解侧重于在人物的描写上,教师也可以通过 祝福 进行解释,从另一个角度讲解中国旧社会中旧历新年的热闹场景,减轻学生从 祥林嫂 悲惨的一生,对这个时代产生了 灰色 影响,同时对鲁迅文章的写作也产生了固定的印象㊂在介绍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经常会讲解鲁迅写文的特点,使得学生对鲁迅文章产生了固有的印象, 悲剧 色彩浓厚,批评封建礼教和封建社会居多㊂但是鲁迅是一个非常有趣并且文章类型多变的中国最具影响的作家之一,他的笔下出现过: 我家后院种了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㊂ 的有趣文字,也曾口诛笔伐民国的著名大家,在文章中写出 我不喜欢猫,因为它吃了我最爱的老鼠㊂ 高中时期小说作者大都来自中国经典作家,如果学生对作者产生固有印象,不利于学生吸收作者更多地文章㊂结语总之,高中语文小说要突破阅读教学新探,要突破 三要素 的紧固,打破同一种类型固定套路模式,从各种角度和层次对小说进行分析,注重小说内容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在课堂中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阶段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㊂参考文献[1] 史柳青.突破 三要素 实现新探索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新探[J ].课外语文,2020(31):113-114.[2] 唐胜天.突破 三要素 实现新探索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新探[J ].学周刊,2020(17):133-134.202。
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以《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探索篇誗课题荟萃一、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辩。
凡有学者,皆成性格。
”可见凡阅读皆能成就人。
但仅仅是阅读课内的教材选文是远远不够的。
正如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今日选一篇冰心的小说,明日来一篇柳宗元所著的游记,再过一日又来一篇《史记》列传,教师走马观花式般讲授,学生边打着呵欠边敷衍,……”夏丏尊先生告诉青年学生“要以选文为主,多方学习,……如学习《桃花源记》可以进一步去读《陶集》……”这些见解正好准确地表达了语文学习和阅读,应从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从教材选文扩大到整本书阅读。
所以,早在1941年,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就对“读整本的书”有明确的要求:“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
1949年,他在《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作了这样的表述:中学语文教材除单篇的文字外,兼采书本的一章一节,高中阶段兼采现代语的整本的书。
可见叶老对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的重视,但这一思想在当时并没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能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实践与检验。
2001年7月出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作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可见,整本书阅读仍然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但这句话在现实教学实践中仍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读好书,读整本书,……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这次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有了更详细量化的要求。
2017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根据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设计了15项学习任务群,其中学习任务群1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此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反思自己的阅读习惯,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的探究-以《红楼梦》阅读教学为例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的探究-以《红楼梦》阅读教学为例【摘要】整本书阅读被纳入了语文新教材的内容体系,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有效开展整本书的阅读也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新课题。
文章就整本书阅读的实际教学经验从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学生阅读现状、具体阅读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正文: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实施和高考的改革,学生的阅读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整本书阅读被纳入了语文新教材的内容体系,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在高一高二阶段的学习中也增加了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
此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有效开展整本书的阅读也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新课题。
笔者拟将从以下几大方面展开整本书阅读策略的实践探究。
一、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意义整本书阅读中的“整”,既是对全书的整体脉络的全面掌握,也是对全书详细内容的学习思考;“本”不仅是指独立的一本,也包括与之相关的若干本;“阅读”是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精读、泛读等等多种阅读形式的阅读过程。
教师要把综合的、动态的整本书阅读融入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认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了解整本书阅读的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进行整本书阅读,打破语文教学狭小格局,教师和学生还要做到在精读和泛读之间灵活切换,更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进行深层次的结合。
21世纪以来,新课标又一次把整本书阅读提了出来,继续肯定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整本书阅读,不仅仅是教师拓展备课资源、充实自身专业知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对语文课程的全面整合具有一定的价值。
新课标下主题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新课标下主题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下主题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通过对主题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一、引言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新课标对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
因此,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成为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主题阅读的理论基础(一)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
主题阅读教学可以通过提供多种类型的阅读材料,满足学生不同的智能需求,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
主题阅读教学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建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主题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一)确定主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确定主题,主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二)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围绕主题选择多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和兴趣。
(三)设计教学活动教师根据阅读材料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如阅读理解、讨论、写作、演讲等,以促进学生对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四)实施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评价与反思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建议(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和阅读材料,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标准下的高中小说教学
新标准下的高中小说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的标准对高中小说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因此,新标准下的高中小说教学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新标准下的小说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的培养,因此需要建立以下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以文学鉴赏为核心。
教学中要注重文学鉴赏的培养,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和艺术特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以审美教育为重点。
教学中要注重审美教育,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小说,提高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
为了适应新标准的教学要求,以下是几种有效的小说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
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从而更好地领悟小说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小组合作法。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对比阅读法。
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小说,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的特点和风格,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标准下的小说教学,以下是一些教学策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和阅读材料。
教材和阅读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同时要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
加强文学鉴赏和审美教育。
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和艺术特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和思考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新探索的调查研究--改编和运用真实材料,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引言 英 语教学 的特点 之一是 使学 生尽 可能 多地从不 同渠道、以不 同形式接触和学 习英 语 。为了帮助学生加强语 言课堂与外界之间 的直接联 系,通过渗透运用真实材料 ,即那 些 “ 不 是特意 为外 国学 生编写 或录制 的材 料, 而是本来就是为讲本国语 的人提供 的材 料” ,可 以让 中国中学生潜意识 地更接近真 实的 目的语文化 ,使第二语 言学 习在 自然 的 语言 环境下潜 意识 的完 成也使 得英语 学 习 变得更激励人 。 二 、课 题研 究分析 ( 一 )研究 目的 根据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 本课题组 以 改编和运用真实材料为抓手 , 针对此种 教育 现象 展开 了教学研究 与探讨 。在课 题研 究 中, 实验班将真实材料 阅读教学与常规教学 结合起 来, 而对照班 采用原来 以高中教 材为 主体 内容的阅读教学 , 然后将其进行教学效 果对 比, 通过阅读速度等参数的变化以对研 究的实践效果做 出解读与分析 , 并找出其存 在的不足 ,以便在 日 后 的教学实践活动 中进 行不断地提高和完善 。 ( 二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 X X高中为实验学校 ,选取了 高一年级两个班 :: 高- -( 5 ) 和高一 ( 9 ) 班展开, 其中高一 ( 5 ) 是实验班, 高一 ( 9 ) 班是对照班 。 实验班人数为 7 0人, 其 中男女生人数分别为 2 5和 4 5 , 对照班共 6 8 人, 其 中男女生人数分 别为 2 4和 4 4人。学生平均年龄为 1 6岁, 大 多数学生来 自于市区, 经过 了初 中三 年的英 语学 习。两个班 的英语 平均分与高分率基本 致, 英语阅读能力也相当。 ( 三 )研究工具 本研究 在实验 前和实 验后 分别用 调查 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 了调查 。 实验前 的调 查问卷基本调查 目的对 学生英语学 习态度 、 英语教学的现状 、 学生对教材外 的英语 阅读 材料的了解情况 。在课题研究进入尾声时 , 为 了解学生 经过一段 时间英语 阅读 材料演 习后的效果 , 笔者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 了二 次调查 ,以对相关研究参数进行收集 。 并且 在研究过程 中, 前后分别两次给学 生发放包 括完型填空题 、 阅读理解题 、 汉译 英题在 内 , 试题难度相当的测试卷 , 分数按三个等级来 分析: 优秀> 8 0 、 及格> 6 0 。 然后 比较每次测试 成绩, 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四 ) 研 究过程 1 . 了解学情 , 编辑材料 对 两个班 学生就他 们 的英 语 阅读情 况 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他们对英语 阅读及 阅读 教学 的看法 。以课题组为单位 , 结合学校教 学的实 际情况 , 编辑研究用 的英语 阅读真实
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整本书阅读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整本书阅读是指通过连续的、完整的阅读一部作品,全面、深入地感知和理解作品的思想、艺术和人生意义,以达到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思辨能力和审美品位的目的。
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思想品质,同时也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一、建立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兴趣。
特别是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建立学生对书籍的情感共鸣的前提。
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走进作品的意愿。
例如,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分享、电影或音乐剪辑、阅读记录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内容,以此建立和作品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主动阅读欲望和热情。
二、注重思辨与情感的综合发展整本书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作品内容,还要通过作品思想的把握和情感的体验,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思索,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和品位。
语文教师要发扬新课标强调的“关注学生发展,把握修养培养”的精神,从思辨与情感两个方面出发,引导学生探索作品的深层意义。
三、科学实施过程中的策略与方法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和学生特点,科学规划、组织和实施教学。
首先要对教学内容做出科学安排,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其次要依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学习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课堂演讲、案例讲解、讨论研究、阅读课堂、小组分享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四、导师式的引导,强调过程辅导与思维训练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教学活动,也是一项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
语文教师需要扮演导师的角色,对学生进行贴近性、个性化、针对性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启示、思考和创造力。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探微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探微【摘要】本文围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展开讨论。
在研究背景介绍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意义指出了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对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在分别从文本选取引导学生审美情感体验、利用多种文体培养审美能力、运用跨学科知识拓展审美视野、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审美素养以及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策略和方法。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审美素养、文本选取、审美情感体验、文体、跨学科知识、现代科技、师生互动、研究成果、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审美素养作为学生的心灵食粮,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情感修养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学生的审美素养普遍较低,存在审美情感体验不深刻、审美能力不足、审美视野狭窄等问题。
审美素养不仅仅是对美的感知和欣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已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经过调研和分析发现,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存在一定的困境和不足。
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单一的文本选择难以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缺乏跨学科知识拓展审美视野,以及未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等问题亟待解决。
探索有效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已成为当前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研究,旨在从各个方面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路径和策略。
1.2 研究意义学生的审美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探索高中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
3 坚 持 循 序 渐 进 的 训 练 原 则 。写 作 要 先 易 后 难 , 短 后 . 先 长 , 学 会 运 用 简 单 句 、 列句 , 学 会 用 复 合 句 表 达 , 逐 步 先 并 后 再 过 渡 到 围绕 一 个 人 、 件 事 、 个 观 点 去 写 有 中心 的 文 章 , 一 一 由 不 限定 时 间 到 限定 时 间 , 限 定 时 间 长 到 限 定 时 间 短 , 限定 由 由 字 数少 限定 字 数 多 … … 4分 程 度 要 求 。对 学 生 的要 求 不 能 “ 刀 切 ” 对 学 习好 的 . 一 , 要 求 要 高 . 学 习差 的要 求 要 适 当低 一 些 。 避 免 有 些 学生 轻 对 要 而 易举 唾手 可得 . 而有 些 学 生 可望 而 不 可 及 的情 况发 生 。
习惯。
接 获取 信 息 , 住 重 要 的 细 节 , 必 要 的 时 候 能 准 确 迅 速 地 将 记 在 它 们 回忆 出来 。间 接 辨 认 不 仅 要 求 学 生 能 从 阅 读 材 料 中直 接 获 取 信息 , 还要 将 获 得 的 信 息 用 同 义 或近 义 的形 式 复 述 出来 。 4训 练 学 生 的 推理 判 断 能 力 。在 阅读 中 , 定 要 以材 料 提 . 一 供 的事 实 为 依 据 , 到 合 乎 情 理 的 判 断 , 文 章 的 表 面 深 入 到 做 从 字里 行 间 , 出作 者 的 言 外 之 意 。 悟 5训 练 学 生 猜 测 词 义 的能 力 。从 文 章 的 表 面 教 学 大 纲 要 . 求 “ 学生 应 能 读 懂 生 词 率 不 超 过 百 分 之 三 的语 言 材 料 , 根 中 能 据语 境 中较 明 的 提示 和 构 词 法 知 识 推 断少 数 生 词 的词 义 ” 根 。 据这 一 要 求 ,我们 就要 培养 学 生 运用 多种 方 法 猜测 词 义 的 能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课堂设计与实施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课堂设计与实施研究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如何在高中阶段开展创新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每位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课堂设计与实施研究,以期以新的思路和方法改进语文教学。
一、扩大学生参与度,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课堂设计应注重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们互相交流与学习。
此外,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如展示短片、音乐、图片等,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文本的兴趣和思考。
二、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文本阅读和写作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止步于对作品的解读和赏析,而应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文本阅读和写作。
学校可以增加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丰富的书籍和期刊,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同时,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分组自选书籍进行读书分享,交流读书心得以及写作创作,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三、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对语法和修辞手法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
因此,创新的课堂设计需要将语法教学与实际运用相结合,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正确、恰当地运用语言。
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演讲、写作作业等,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四、开展跨学科的教学语文教学是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的学科,因此,通过开展跨学科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科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内容,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并更好地发展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五、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加强教学效果。
例如,可以利用电子教具、互联网资源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材料。
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
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中心任务,努力探索阅读教学的新策略,通过巧妙运用学习任务群、创设学习情境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专项阅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一、立足核心素养,实现阅读育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提出的科学教学理念,也是实现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核心素养,设计阅读教学方案,将阅读学习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以“运用”为桥梁,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语文学习与语文实践相融合;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
以《七律·长征》一课的阅读教学为例。
在教学之前,教师布置预习作业: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长征的时代背景、起因、过程和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初步感受革命文化的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味,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情怀;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教材中的注释理解诗歌的意思,结合相关的图文与视频资料加深理解,深刻感受诗句中蕴含的革命豪情;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学唱《长征》,进一步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阅读育人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根据学段要求和教学内容,围绕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阅读和学习。
教师要依据这一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方法创设具体的阅读情境,比如利用信息技术,以图文或视频等方式展示文本内容和相关资料,增加阅读的生动性;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将文本阅读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升阅读的情境性;以问题为引导,提升阅读的趣味性等,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学为例。
从意图出发——说明文阅读教学新探索
序 …… 才能将 文章 交代 清楚 Ⅱ 马?那 无 论 站 在 哪 个 点 上 , 前 总 是 一 幅 突 出 “ 必 使 游 览 者 无 论 站 在 哪 个 眼 务
有 没 有 更 简 便 、 有 效 、 符 合 人 完 美 的 图 画 。” 见 , 老 的 这 篇 文 点 上 ,眼 前 总 是 一 幅 完 美 的 图 画 ” 更 更 可 叶 学 的 认 知 规 律 的 一 些 东 西 呢 ? 《 州 章 就 是 抓 住 苏 州 园 林 设 计 的 图 画 这 一 特 点 。 这 样 , 生 就 会 很 轻 松 苏 园 林 》 一 文 的 教 学 带 给 我 一 些 思 美 来 具 体 介 绍 的 。 考。 这 篇 文 章 是 叶 圣 陶 老 先 生 写 老 为 何 偏 偏 选 择 “ 画 ” 角 度 呢 ? 图 的 地 知 道 文 章 的 主 题 , 就 不 会 死 记 也 以上 思 考 说 明 一 个 道 理 : 明 说 写 苏 州 园林 的 角 度 有 很 多 , 硬 背 了 。 叶
之 所 以 提 出 这 样 五 个 问 题 , 文— — 马 执 斌 的 《 名 中 外 的 赵 州 活 动 规 律 与 非 生 物 变 化 对 节 候 的 是 闻 因 为 在 语 言 活 动 中 , 们 不 能 只 关 桥 》比 一 比 , 文 的 意 图 就 更 明 晰 反 应 。 如 : 物 的 冬 芽 萌 动 、 叶 我 该 例 植 抽 注 说 话 者 表 达 了 什 么 意 思 。 何 人 了 。 闻 名 中 外 的 赵 州 桥 》 任 《 的着 力 点 开 花 、 实 、 叶 , 物 的 蜇 眠 、 落 落 动 复 的 任 何 话 语 都 是 表 达 某 种 意 图 的 , 在 于 桥 本 身 , 以把 桥 的 有 关 知 识 苏 、 鸣 、 配 、 育 、 毛 、 _ t 所 始 交 繁 换  ̄ ft o等 说 话 的 本 质 就 是 表 达 意 图 和 实 现 说 明 得 非 常 详 尽 透 彻 , 者 几 乎 不 均 与 节 候 有 密 切 关 系 。 非 生 物 现 读
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篇一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阅读能力成为了高中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多模态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新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二、多模态教学模式概述多模态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感官通道(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同时参与学习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
这种模式强调利用多种符号资源,如图像、音频、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境和语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多元导入,激发兴趣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多种符号资源进行导入,如图片、视频、音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讲解“Festival”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节日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节日的氛围和特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些与节日相关的图片和词汇,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文化背景和习俗。
通过这种多元导入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创设语境,加深理解语境是语言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多种符号资源创设语境,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解“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环保人士、政府官员等,就如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主题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拓展资源,丰富内容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多种符号资源拓展教学资源,如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等。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更多与主题相关的信息。
探索新方法,做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
探索新方法,做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对高中生阅读培养作了明确的规定。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日常实践做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认识传统教学不足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阅读;新方法;探索实验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作了明确的规定: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这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改革对阅读的重视。
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是我们获得知识和信息,吸取精神养料,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习语文,广泛阅读是基础;培养学生语文能力,阅读教学是一条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
如何在不断的改革中进行我们的阅读教学呢?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当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以积极的心态去研读,进而认知世界、汲取营养、发现问题、提高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阅读对自己的重要性。
阅读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基础,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阅读可以让我们学会思考和分辨,广泛的阅读会让我们站在伟人的肩膀上,以一种超越他人的眼光审视世界。
其次,给学生提供读书环境,让书籍常伴左右。
阅读更多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种认识和方法,所以我们大可放开手脚,不分中外,不分文体,不管名著或名家大作,都可以让学生拿来读。
第三,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语文的任务,说到底就是阅读与写作两大板块,而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阅读是为了写作,写作能更好的促进阅读。
所以我们可以对阅读教学进行延伸与拓展,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书写阅读感受,从而使阅读更好的与写作结合起来。
2.摒弃传统阅读教学中的不足,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是阅读者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
当我们以自己的情感经验,对文章进行深入体验和感悟时,便会蓦然发现作者仿佛在和我们直面对话,倾心相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阅读教学的新探索
作者:邹小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20年第9期
邹小平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实用性最强最明显的学科。
语文学习的重点在于阅读,尤其
是高中阶段,阅读就显得非常重要。
阅读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文成绩、语文素养,还综合
影响到对其它学科的理解与运用。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传授语文阅读
的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
一、科学的阅读目标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前提
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阅读学习的太多,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选拔,
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流式的阅读难以提升语文水平,更难以应对高考广博的命题范围。
基于此,教师要在高中阶段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文字作品中梳理
更为有价值的阅读方向与目标。
特别是教材课文的阅读,在新课前一定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在预习中能清晰地筛选出哪些是已经掌握的知识,哪些是有疑难的。
根据预习后的具体情况,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的阅读目标就更有针对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史铁生的《合欢树》一文,在预习的时候先解决字词及释义,了解文章的大意。
在
预习初读后能清楚文章讲述的主要事件,全文是以合欢树为线索,回忆母亲为我治疗时的奔波,同时写出了母亲对我理想的支持。
母亲去世后她栽种的合欢树长成参天大树。
事件不复杂,因
此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就比较简单。
基于本课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写作此文时的心情,我们可以将
本文的阅读目标设置为对主题的理解。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这样
的写作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将这部分作为重点,让学生明白文章采用
了借物抒情的写法,这里的物就是合欢树。
作者写作的目的是借合欢树回忆母亲,表达了对母
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同时合欢树长成参天大树,表现合欢树生命力顽强外,表达了对生命的
歌颂,在母亲的影响下,自己能够战胜病魔,获得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
二、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是提升阅读能力的保障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多年的学习经历使得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阅读方法。
上同样
的学,读同样的书,为什么有的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就胜于其他同学呢?这与多年养成
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是分不开的,教给高中生适合自身的阅读方式,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是提升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保障。
首先是阅读方法,平时我们用到的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跳读等,这主要是根据学
生的兴趣和文章重要性决定的,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文章,名家名篇是要精读的。
其余的可以采
用略读,跳读的方式。
高中阶段要教给学生思维导图式阅读,因为高考越来越注重名篇的考查,再强大的记忆力不可能把名著读一遍就记住了。
反复地阅读也不太实际,最好的办法就是思维
导图式阅读,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长篇名著的内容梳理出来。
刚开始进行思维导图式阅读
学生可能不太适应,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入手。
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初步阅读后给文
章划分段落,把一到十二段的段意或重点内容归纳出来,方便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
随
着对思维导图掌握的更加熟练后,可以制作更为细致的思维题。
如《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将
与人物有关的情节以树状图列出来,每件事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列出来。
一目了然,方便
记忆。
其次是阅读技巧,在长期的阅读中要形成个人的阅读技巧,盲目的阅读和无技巧的阅读不利于高中生阅读。
对于一篇文章来讲,文眼和主旨句是非常重要的,文眼一定是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主旨句必然是体现作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对于名著而言,要迅速梳理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确定阅读目标。
记住每一章节的目录标题,归纳出章节的重点内容,以笔记的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我们对整本书内容的掌握。
很多学生在读完一本书后对内容获知甚少,这是没有形成整体框架导致的,在阅读时一定要有整体构架意识。
就如同语文课本一样,共有多少单元,每个单元分别是那几课,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清楚这些内容,就能清晰地知道整本书的内容了。
三、小组合作式阅读,促进交流和知识的互补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在信息时代我们的阅读越来越多样化,高中生既要保留传统阅读方式,也要能根据自身的需要采用多样阅读方式,以便于自己能够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
学习小组是我们在学校经常使用的,老师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学习,老师常常将班级学生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分组,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
这种方式在阅读上也可以大胆地运用,既能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相互监督,也能通过交流的方式让学生间进行知识互补。
首先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例,让学生在阅读后说说个人的阅读体会,正是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不仅能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能给其他同学启示,帮助他们打开思路。
在教学《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设计了“赏析语言,领悟秋味”的环节,其目的就是通过学生阅读课文感受作者语句。
教学中我先从文章中的插图入手:文中的插图能让你感受到秋天的什么氛围?学生观察后能够回答出“悲凉、清静”等关键词,然后抓住关键词,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到能体现“悲凉、清静”的句子,进行个人赏析。
可以请两位同学合作完成,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另一位同学在文章中找出关键词句。
等第一位同学读完后,第二位同学根据自己画出的重点词句,提问第一位同学。
可以是作者的写作角度,可以是表现手法,也可以是象征意义。
班级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
此外是整本名著的阅读,不同的读者对名著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表现了读者的不同,对名著的解读也不同。
多人同看一本名著,然后个人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交流,是非常有效的阅读方式。
以《红楼梦》为例,老师将名著阅读的任务布置下去,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后,可以在班级进行一次《红楼梦》知识大比拼,每位同学将自己最感兴趣的知识点与大家分享。
通过活动可以看出学生对名著的关注点不同,这体现了个体的差异性,也正好是对知识的互补,更有利于学生对整本名著的掌握。
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还要教给学生做笔记的方式,以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为圆心,将整本书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保证学生对名著内容的掌握。
四、课本剧表演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质量
让学生以舞台剧的形式表演,能够促进学生深层阅读。
要想把内容掌握好,就得认真阅读,并根据内容的需要加上适当的肢体语言,真实再现文章中的环节。
高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再创造性,教师正确的引导是可以让他们有出色的表现的。
以名著为例,一本名著的章节是很多的,调动班级全体同学的参与性,把班级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章节或者情景作为舞台剧的表演内容在班级展示。
为了让小组的表演更好,每个成员都会积极地阅读相关的情节,并能揣摩人物的动作、心理等,这样就可以让阅读更有效,产生长久的记忆。
比如在阅读完《水浒传》后,老师将班级分成不同的小组,让每组表演一个片段,然后班级进行点评。
以舞台剧形式检测名著的阅读效果,还能激发学生自发地搜集相关资料,加深自己对名著的理解。
学生会自发地观察相关的舞台剧和话剧,学习别人优秀的表演元素,会揣摩人物
的心理,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舞台表现艺术等都能够得到更
好的提升。
五、线上线下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互联网时代,我们不仅有了更方便的阅读途径,也实现了每人轻松发布观点文字。
不
同的读者对名著的理解是不一样的,高中生的这些见解有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老师引导学生将
个人的观点形成文字,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观点,或者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自己观点的讨论中,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
当前有各种媒体发布平台,也可以申请班级的
公众号,定期发布学生的作品。
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文章整理出来,向外界投稿。
当学生看
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这种促进作用是非常大的。
在教学朱自清的《再别康桥》后,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诗歌的具体语境,赏析朱自清诗
歌的语言风格,并形成文字。
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他们都自觉地阅读朱自清相关诗作,并将《再别康桥》与他的其它优秀诗篇结合起来阅读,在对比中赏析朱自清的语言风格。
部分喜欢现代诗歌的同学,让他们学习该诗的语言风格后,自己仿写诗歌。
从学生反馈的作品
来看,有许多作品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然后将这些优秀的文字,在班级微信公众号推出,极大
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
当阅读遇上互联网,阅读的宽度、广度、深度及方式都呈现出多样化,教师更应该利用好互联网的便捷,及时发现学生优秀的作品,通过多种途径展示出来,让学生
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意义。
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高中阶段的阅读更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
不断地探索,
寻找到更有效的阅读策略,是每位语文老师共同目标。
高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积极地接受新的、科学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提升学生
的阅读质量,保证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邹小平,重庆市巫山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