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木伦深断裂的区域构造意义
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介绍
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介绍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介绍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中国大地构造形成演化与大地构造分区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由于不同大地构造学派对中国大陆地壳形成演化有不同的认识和方法论,因而对于整体论述中国大地构造分区有不同的方案。
《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一文,在“新全球构造”思想指导下,以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以大陆动力学为线索,对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及其演化进行了讨论,并且进行了构造区划。
由于板块构造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因而该文的构造区划以古生代时中国的板块构造格局为基础,同时考虑前古生代和后古生代时期中国的地壳演化,将中国大地构造划分为7个一级构造单元(板块)和30个二级构造单元,包括克拉通(或微陆块)和不同时期的造山带。
本文根据《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一文,将其主要内容介绍于下,仅供读者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该文参考。
特此说明。
下面是正文一、概述1、大地构造单元及其划分该文指出,大地构造分区又叫做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是大地构造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之一。
它可以直接服务于资源预测需求,作为成矿地质背景或油气盆地分析以及地质灾害评估的基点。
若一个大区域尺度的地壳物质组成、岩石构造组合以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场明显不同于相邻地域,则这样的一个区域就是一个大地构造单元。
大地构造单元既反映了地壳物质组构上大地构造环境(或大地构造相)的时空属性,又具有不同构造阶段的时空层次属性。
板块构造将6大(或更多)板块作为全球的一级构造单元,并将分隔它们的边界也作为构造带看待。
但是,板块构造观的构造单元的细结构划分,以及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细结构划分,需要结合特定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行厘定。
2、不同大地构造观和学派的出现该文指出,近数十年来,由于各个学科的迅猛发展,包括对海洋的研究、对地壳深部的研究等,因而促使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大的突破,有了极大的进展。
这些在近年出现的许多不同的大地构造观和学派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北侧二叠纪砂岩碎_省略__MSU_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_韩国卿
第36卷第4期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Vol.36 No.4 2011年7月Earth Science Jo ur nal of China U niver sity o f Geosciences July 2011 doi:10.3799/dqkx.2011.070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北侧二叠纪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韩国卿1,2,刘永江1*,温泉波1,李 伟1,吴琳娜1,3,赵英利1,丁 凌1,4,赵立敏1,梁琛岳1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2.萨尔茨堡大学地质与地理系,奥地利萨尔茨堡A-50203.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唐山0630044.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一地质勘查院,河北燕郊101601摘要:研究区位于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北侧,地理位置位于内蒙古东部草原区、大兴安岭南段,构造部位介于苏尼特左旗-锡林浩特-西乌珠穆沁旗南缝合线和西拉木伦河缝合带之间,是讨论华北地块北缘与其北侧地块拼贴过程的关键地区.通过对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北侧克什克腾旗(简称克旗)和林西地区二叠纪砂岩进行碎屑锆石L A-ICP-M S U-Pb年代学研究,认为克旗地区原中二叠世 哲斯组 可能为一套晚二叠世甚至早三叠世沉积.克旗、林西地区二叠纪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其北侧的苏尼特左旗-锡林浩特-西乌旗南的岩浆弧,并有华北板块北缘物源混入,华北板块北缘与其北侧地块应在晚二叠世林西组沉积时期已经开始碰撞,导致林西地区林西组沉积具有南北两侧混合物源特征,板块碰撞的最终闭合的时间应在250M a左右.关键词:缝合带;砂岩;锆石;地质年代学;构造学.中图分类号:P597 文章编号:1000-2383(2011)04-0687-16 收稿日期:2010-11-16LA-ICP-MS U-Pb Dating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Permian Sandstones in North Side of Xar Moron River Suture Belt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H AN Guo-qing1,2,LIU Yong-jiang1*,WEN Quan-bo1,LI Wei1,WU Lin-na1,3,ZH AO Ying-li1,DING Ling1,4,ZH AO L-i m in1,LIANG Chen-y ue11.Colle ge of E arth Science s,J ilin Univ ersity,Chang chun130061,China2.I nstitute of Geolog y and P alae ontology,Unive rsity of S alzbur g,S alz bur g A-5020,A ustria3.Resear ch I nstitu te of Ex p lora tion and Dev e lop ment,Jid ong Oilf ield,Tang shan063004,China4.T he1st Geolog ica l Ex p loration Institute of China E xp lor ation Bu reau,Yanj iao101601,ChinaAbstract:T he study area is g eog raphically lo cated in the nor thern side o f Xar M o ro n Riv er suture belt in the eastern Inner M on-g olia and the southern Da H ingg an M ount ains and tecto nically betw een the Sonidzuoq-i Xilinhot-so uthern Xi U jimqin suture belt and Xar M oro n River sutur e belt.It s a key area for the study on t he co llision pr ocess betw een t he no rthern mar gin o f N or th China P late and the blo cks to the nor th.T he detrit al zircons fr om Per mian sandstones in H exig ten Banner(K eqi fo r sho rt)and Linx i ar eas in t he nor thern side o f Xar M o ro n R iver suture belt have been dated by LA-ICP-M S U-Pb met ho d.T he dating re-sults sugg est that the previous M id-Per mian Zhesi Fm.is probably a Late Per mian or ev en Ea rly T riassic sedimentary se-quence.T he pro venance of t he P ermian sediments in Keqi and L inx i ar eas is mainly from So nidzuoq-i Xilinho t-sourthern Xi U jimqin magma ar c in the no rth,and partly from the nor thern mar gin of No rth China Plate.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co llision be-tw een t he nor thern marg in of N or th China P late and the blocks to the north had star ted in L ate Perm ian during the L inx i Fm.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No.40739905);博士点基金项目(No.200801830041);国家油气专项(No.2009GYXQ1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项目(No.G0800-06-ZS-327);国家留学基金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No.2008617114).作者简介:韩国卿(1982-),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和构造年代学研究.E-mail:h angu oqin gster@*通讯作者:刘永江,E-mail:yongjian g@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第36卷depositing ,the Per mian sediment s pr ovenance in L inx i and Keqi ar eas mix ed those fro m the no rth and so uth,and the final clo -sure time w as abo ut 250M a.Key words:suture belt;sandst ones;zircons;g eochrono log y;tectonics.对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拼贴过程及其夹持区域属性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黄汲清先生依据槽台学说的稳定和活动两种大地构造单元的比较大地构造学思想,将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两个稳定块体夹持的广大区域界定为地槽褶皱带,将东北地区划归于东亚海西地槽褶皱带,并命名为 兴蒙海槽 (H uang ,1945;黄汲清和姜春发,1962;黄汲清等,1977,1980).20世纪80年代以来,板块构造理论引入我国,众多大地构造学家对原来的槽台理论进行了重新认识,认为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之间的弧形区域应属造山带范畴,并将其命名为 中亚造山带 ,对处于该造山带东段的东北地区,先后提出存在 众多微板块或地块、多条缝合带 、 多岛洋 (李春昱等,1982;张贻侠等,1998;李双林和欧阳自远,1998;任纪舜等,1999)、 黑龙江中、小板块群 (张梅生等,1998;谢鸣谦,2000)、 满洲地块 (Seng r and Natalin,图1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据Jian e t al .,2008,修改)Fig.1Sketch map of the geology of res earch field1996)或 佳-蒙地块 (王成文等,2008),以及众多微板块或地块不断拼合的观点(Li,1987;余和中等,2001;彭玉鲸等,2002;Xiao et al .,2003;李锦轶等,2007;Miao et al .,2007b,2008;Jian et al .,2008;Chen et al .,2009).对于各微板块或地块以及它们之间缝合带的位置、名字,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目前,对于西伯利亚板块东段碰撞闭合的最终缝合线为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闭合时间为晚侏罗-早白垩世的观点已达成共识(赵越等,1994;张梅生等,1998;van der Voo et al .,1999);对于华北板块北缘与其北侧地块的碰撞拼贴的演化过程及最终的闭合时间和位置,由于其间存在多条断续出露的不同时代的蛇绿岩带、高压变质岩带(蓝片岩)、构造杂岩带、岩浆岩带,此外,还夹杂着性质不明的肢解的古老岩块(图1),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复杂.通过对前人关于华北板块北缘与其北侧地块碰撞拼合过程研究现状的总结(王玉净和樊志勇,1997;Chen et al .,2000,2009;陈斌等,2001;张艳斌等,2002a,2002b;孙德有等,2004;郗爱华等,2006;Wu et al .,2007),可以将华北板块北缘以北地区依据出露的蛇绿岩划分出4条缝合带:贺根山缝合带、苏尼特左旗-锡林浩特缝合带、索伦-林西缝合带以及温都尔庙-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图1)(Jian et al .,2008).688第4期 韩国卿等: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北侧二叠纪砂岩碎屑锆石L A-ICP-M S 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最新的年代学研究表明,这些缝合带标志体 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多集中在晚石炭世-早、中二叠世(M iao et al.,2007b,2008):如贺根山蛇绿岩年龄为~295Ma,交其尔蛇绿岩年龄为343 7M a,温都尔庙蛇绿岩年龄为260 12M a,半拉山蛇绿岩年龄为256M a.此外,西拉木伦河北部杏树洼蛇绿岩带硅质岩中放射虫的时代为二叠纪(王玉净和樊志勇, 1997);苏尼特左旗碰撞相关的岩浆岩指示华北板块同其北侧南蒙古微地块闭合时间在296~234Ma (Chen et al.,2009);西拉木伦河沿岸双井地区同碰撞花岗岩体侵位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二叠纪-早三叠纪(李锦轶等,2007);西拉木伦河缝合带东段吉中地区同碰撞花岗岩、碰撞相关的变质事件的年龄也主要集中在二叠纪末-早三叠世(张艳斌等,2002a, 2002b;孙德有等,2004;郗爱华等,2006;Wu et al., 2007),可见,二叠纪是华北板块北缘与其北侧地块碰撞拼贴演化的关键时期,但对于二者之间具体演化过程和模式,不同学者对它们的认识有所不同.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碎屑锆石年代学的角度,对西拉木伦河缝合带与苏尼特左旗-锡林浩特缝合带之间的克旗以及林西地区二叠纪碎屑岩进行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试对华北板块北缘与其北侧地块的碰撞拼贴过程、最终的闭合时间等问题进行探讨.1 地质概况与样品采集研究区(克旗地区和林西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草原区,即大兴安岭南段、西拉木伦河的北岸;行政区划归属于赤峰市.该区出露最老的地层为Pt1宝音图群,原岩为基性火山岩,时代约2500Ma(张玉清和苏宏伟,2002),但现今诸多学者认为其可能为一套晚古生代早期的前弧沉积(Shi et al.,2003;Chen et al.,2009);沿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出露有少量的S3-D1西别河组地层;研究区北部出露少量的石炭纪辉长岩和本巴图组地层;本区主要出露上古生界二叠系地层和中生代侏罗系、白垩系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熔岩,其中二叠系地层整体呈宽缓褶皱出露,褶皱轴向为NE向,详细的岩性特征见表1;此外,不同时代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发育,尤其是中生代岩浆事件最为显著(图2).克旗地区二叠纪哲斯组砂岩样品(样号: 212KQ-1;采样点GPS读数:43 13 53.0 N,117 14 05.2 E)位于克什克腾旗西侧,西拉木伦河北岸(图2).前人在1 20万地质图上把该二叠系地层定名为于家北沟组,根据地层重新清理编制的全国1 50万数字地质图本文把其定为哲斯组.邵济安等(2007)认为二组时代相当,为同期异相沉积,在岩石组合和动植物化石组合等方面均有差异,并以西拉木伦河为界,南侧定为于家北沟组,北侧定为哲斯组.通过野外地质考察,确定其为一套灰色砂岩、粉砂岩、暗色泥岩互层,且含有植物碎片.砂岩骨架成分统计采用Dickinson and Suczek(1979)方法(Dickinson et al.,1983),对粒度介于0.063~ 2.000mm的矿物颗粒进行统计,统计颗粒数均大于300,详细的统计结果已另文发表.克旗地区样品矿物组成以石英为主(57%),其中石英含量包括多晶表1 克旗和林西地区二叠系地层(据邵济安等,2007,略有修改)T able1T he Per mian st rata in K eqi and Linx i ar eas地层时代组岩性特征及上下地层间关系P3林西组分布广泛,岩性较单一,主要由黑色板岩、粉砂质板岩、粉砂岩、砂岩组成,含植物和淡水双壳类化石,上限不清,下部与早二叠统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出露厚度一般为2699m;在区域上由若干沉积盆地组成,横向上各盆地由西向东碎屑岩粒度变细,纵向上由下向上碎屑粒度变细;该组湖相和深湖相沉积所含动、植物化石的时代为晚二叠世,植物化石为安哥拉植物群P2哲斯组原称黄岗梁组、西乌旗组,下部为黄绿色砂砾岩、灰色生物碎屑岩和硅质岩,含大量早二叠世中晚期的腕足类、珊瑚和少量苔藓虫,不含;上部为灰色块状炭质粉砂岩、板岩,夹灰岩透镜体,海相化石以腕足类为主,菊石等次之,并有大量植物化石,总厚2238m;其上与林西组连续沉积,其下与大石寨组为角度不整合关系P1大石寨组分布广泛,为浅海-滨海相的细碧岩、角斑岩及凝灰岩组合,夹正常碎屑岩,含早二叠世早期的腕足、珊瑚、苔藓等化石,厚2680m;该组地层呈北东向展布,可分为北(西乌旗经罕乌拉到霍林河市南都)、中(哈尔呼舒到大石寨)、南(巴林右旗到科尔沁右翼中旗)3个带;底部为一套滨海相砂、板岩组合,下限不清,部分学者称其为青风山组.在巴林左旗碧流台、科尔沁右翼中旗等地该碎屑岩出露较好689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第36卷图2 克旗和林西地区F ig.2Geo log y ma p o f Linx i and K eqi areas1.下元古界宝音图群;2.中二叠统哲斯组;3.下泥盆统西别河组;4.中二叠统于家北沟组;5.石炭系辉长岩;6.上二叠统林西组;7.上石炭统本巴图组;8.二叠纪花岗岩组合;9.下二叠统大石寨组;10.三叠纪花岗岩;11.下二叠统额里图组;12.后三叠纪地层;13.水体;14.缝合带;15.张性断裂;16.压性断裂;17.性质不明断裂;18.推测断裂;19.采样位置点石英,其次是岩屑(19%)、长石(7%),其中岩屑以火山岩岩屑为主,少量沉积岩、变质岩岩屑,长石以斜长石为主,岩石定名为长石岩屑砂岩;磨圆为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程度中等,表现为近源特征.林西地区林西组砂岩样品(样号:227LX-1;采样点GPS读数:43 32 31.1 N,118 03 21.9 E)位于林西县南(图2),前人在1 20万地质图上把该地层定名为林西组,与最新编制的全国1 50万数字地质图一致.经野外地质考察,确定其为一套暗色泥、板岩,夹少量薄层粉砂岩、砂岩.林西地区砂岩骨架成分统计方法同上,矿物组成以石英为主(46%),其次是岩屑(26%)、长石(17%)、少量白云母,其中岩屑以火山岩岩屑为主,少量沉积岩、变质岩岩屑,长石以斜长石为主,定名为长石岩屑砂岩;磨圆为次棱角状、次圆状为主,少数为圆状,分选程度较好,可能反映近源、远源混合特征.2 样品测试本文测年锆石的分选在河北廊坊地质调查院完成,碎屑锆石U-Pb定年工作在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将人工重砂分离出的锆石颗粒用环氧树脂固定并抛光,使颗粒露出核部.在测定之前,用体积分数为3%的H NO3清洗样品表面,以除去表面的污渍;然后进行透射光和反射光照相,并在英国Gatan公司生产的Mo no CL3+阴极发光装置系统上进行阴极发光(CL)照相.锆石定年工作所用的ICP-M S为Agilient公司最新一代带有Shield T orch的Ag ilient7500a.采用的激光剥蚀系统为德国MicroLas公司生产的GeoLas200M.该系统由德国Lam bda Physik公司的Co mPex102Exc-i mer激光器(工作物质ArF,波长193nm)与M icro-Las公司的光学系统组成.锆石U-Pb定年及微量元素分析的ICP-M S使用一台激光剥蚀系统,对样品进行一次性剥蚀完成,由ICP-M S仪器采集的信号,具体测试过程详见Yuan et al.(2008)和Diw u et al.(2008).激光剥蚀以氦气作为剥蚀物质的载气,斑束直径为44 m,频率为10H z,激光能量为0.09J,每个分析点的气体背景采集时间为30s,信号采集时间为40s.年龄计算采用国际标准程序Isoplot(ver3.23),本文绘制谐和图所采用的207Pb/235U比值与206Pb/236U比值690第4期 韩国卿等: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北侧二叠纪砂岩碎屑锆石L A-ICP-M S 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的误差相关系数为0.65.被测锆石的数量优选是利用碎屑锆石研究地质事件的关键,按照Dodson et al.(1988)的建议,如果某一类锆石占锆石总量的5%,那么随机地分析60粒锆石,找到它们的几率应有95%.但是,Ver-m eesch(2004)提出Dodson的计算可能有误,从而提出至少需要分析117粒锆石才能满足统计学的要求.Anderson(2005)认为Vermeesch(2004)计算的假设前提可能过于理想化,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碎屑锆石进行随机分析和非随机分析,对于随机分析需要35~70粒或更多的锆石,然后选择性地对感兴趣的锆石进行微量元素分析以及U-Pb-H f分析.此次测试研究以Anderson(2005)的建议为基本准则.古老锆石(>1000M a)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铅丢失.而且207Pb和206Pb在相同的初始条件和共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具有同步变化的特征,两者保持相对稳定的比值.因此采用207Pb/206Pb年龄来代表岩石的成岩年龄更为可靠(Blank et al.,2003).同时,结合206Pb/238U来计算碎屑锆石的谐和性, 206Pb/238U相对于207Pb/206Pb偏差大于(或小于) 10%的锆石颗粒在同位素数据表中已明确标出(表2).另外,研究表明,如果普通铅的含量占锆石铅含量的1%,会带来很大的误差,导致207Pb/206Pb年龄与真实年龄值相差数百万年(Andersen,2002).即使进行普通Pb校正,又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条件限制,故在此研究中剔除了含普通铅较高的锆石年龄数据.3 分析测试结果3.1 克旗地区对克旗地区哲斯组砂岩212KQ-1样品中60粒锆石进行了分析.在CL图像可见,部分锆石残留了岩浆结晶锆石原有的长柱状的晶体形态,仅少量锆石边缘具有明显的磨圆,客观上反映了其快速沉积、物源区较近的特点.大多数锆石不同程度地保留有岩浆结晶成因特征的振荡环带,个别锆石边部发育细窄增生边和残留的晶核结构,呈现锆石在搬运沉积前经历了变质事件或遭受岩浆捕获(反应多期岩浆事件)再沉积锆石的特点(图3).T h/U介于0.10~1.99之间,绝大多数大于0.4,与CL图像分析结果一致,说明绝大多数锆石应为岩浆结晶锆石(H oskin and Black,2000).在所分析的锆石中,54粒具有谐和-基本谐和(谐和度E 95%)的年龄(图4a),其中具谐和-基本谐和同位素组成的锆石的表面年龄频率示于图5a、5b.由图5a、5b可知,克旗哲斯组砂岩中的锆石年龄分布于225~2307M a 之间,其中年龄为249~355M a(n=39)为最大峰期,其次分布较多的是年龄为478~562M a(n=5),均具有明显的岩浆结晶锆石特征,暗示源区经历了两期较强的古生代岩浆事件;其余年龄(包括677 8M a(n=1),819~976Ma(n=7),1111~1175M a (n=3),1291 28M a,1454 18Ma,1503 18M a,1949 13M a,2307 42M a)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多具变质锆石或岩浆捕获锆石再沉积的特征.3.2 林西地区对林西地区林西组砂岩227LX-1样品中60粒锆石进行了分析.在CL上可以发现,大多数锆石颗粒表面形态呈磨圆状,同212KQ-1一样,绝大多数锆石不同程度地保留有岩浆结晶成因特征的振荡环带;部分锆石发育特征较单一的细窄增生边,少数锆石颗粒具有扇形分带、面状分带等变质锆石特征(W u and Zhen,2004)(图3).T h/U介于0.04~ 1.73之间,绝大多数大于0.4,与CL图像分析结果一致,多数锆石应为岩浆结晶锆石(H oskin and Black,2000).在所分析的锆石中,58粒具有谐和-基本谐和(谐和度E 95%)的年龄(图4b),其中具谐和-基本谐和同位素组成的锆石的表面年龄频率直方图示于图5c、5d.由图5c、5d可见,林西地区林西组砂岩中的锆石年龄在278~2556M a之间,其中278~347Ma(n=9)、439~564M a(n=20)、1730~1986M a(n=19)、2386~2556M a(n=7)为主要年龄峰期,前2个年龄峰期与克旗地区年龄范围相似,也表现为岩浆结晶锆石特征;后2个年龄峰期峰值明显高于克旗地区,除了具有岩浆捕获锆石再沉积特征外,部分锆石变质特征明显;少量锆石年龄为633 7Ma(n=1)、897 10M a(n=1)、1111 16M a(n=1)、2137~2194Ma(n=2),呈现源区经历多期岩浆事件和变质事件特征.对比克旗地区哲斯组和林西地区林西组锆石年龄组成,可以发现其显著不同的是林西组锆石明显具有华北板块基底年龄信息1800Ma和2500Ma左右,且这些年龄的锆石磨圆明显,锆石边部信息不能完整地保留,从CL图像和T h/U上主要呈现变质锆石特征;此外,克旗地区哲斯组锆石明显较林西地区林西组多一期250M a左右的年龄,该组年龄呈现出较原地层时代(中二叠世哲斯组)年轻的反常现象,下文将对这一时代问题进行讨论.691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第36卷692第4期 韩国卿等: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北侧二叠纪砂岩碎屑锆石L A-ICP-M S 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693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第36卷694第4期 韩国卿等: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北侧二叠纪砂岩碎屑锆石L A -ICP -M S U -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图3 锆石CL 图像Fig.3CL imag es o f selected zir co ns fr om Per mian sandstonesa.克旗地区;b.林西地区4 讨论与结论4.1 地层形成时代讨论克旗地区哲斯组砂岩样品采样于西拉木伦河缝合带附近,前人在1 20万地质图上把该二叠纪地层定名为于家北沟组,最新修订编制的全国1 50万数字地质图把其定为哲斯组,两组时代相当,均为中二叠世,就这一问题,邵济安等(2007)根据二者在岩石组合和动植物化石组合等方面的差异,以西拉木伦河为界,南侧定为于家北沟组,北侧定为哲斯组.在野外地质考察过程中发现,林西组和哲斯组地层在有些区域其沉积特征相似,主要根据林西组不含海相动物化石、哲斯组含有海相动物化石来区分,克旗地区哲斯组剖面植物碎片发育,并未见动物化石.碎屑锆石年龄谱显示,除了一粒明显不谐和的225 5M a 的年龄外(图4a),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249 3M a,并在约250M a 具有明显的年龄峰值,在误差范围考虑,这套 哲斯组 地层时代可能并非前人所定的中二叠世,可能为一套晚二叠世,甚至早三叠世的沉积.此外,朱儒峰和郑广瑞(1992)和和政军等(1997)在林西地区以北林西组之上厘定出下三叠统幸福之路组地层,认为大兴安岭南部应该存在三叠纪的沉积地层,克旗西部 哲斯组 的时代应归属于晚二叠世林西组还是一套早三叠世地层,695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第36卷图4 碎屑锆石U -Pb 谐和图Fig.4Concor dia plots of zir co ns fr om P ermian sandstonesa.克旗地区;b.林西地区有待进一步研究.林西地区林西组样品位于林西县南,本文通过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278 4M a,可以确定林西组沉积的下限,结合前人对其岩石组合特征、植物化石和淡水双壳类化石的研究成果(和政军等,1997),时代基本可以确定为晚二叠世.4.2 碎屑锆石的物质源区及特征从获得的锆石年龄的峰值分布可以看出克旗地区 哲斯组 和林西地区林西组碎屑锆石年龄组成的异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克旗地区 哲斯组 和林西地区林西组碎屑锆石年龄中均具有1800Ma 和2500M a 左右的峰期年龄,其中林西地区林西组明显具有这两期年龄峰值,克旗地区 哲斯组 仅有1949 13M a 和2307 42Ma (不和谐)两个年龄(图5);这两个峰期锆石的CL 图像特征显示,林西地区林西组以变质锆石特征为主,个别锆石清楚可见其残留的核部,但核部年龄与边部年龄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峰期年龄附近(图3).区域年龄资料显示这两组年龄峰期在华北北缘地区有大量的报道(毛德宝等,1999;李江海等,2006;刘树文等,2007a,2007b;凤永刚等,2008;李益龙等,2008;胡波等,2009),体现华北板块基底年龄组成特征信息.最近在东北地区也发现了大量年龄大于1000M a 的锆石:锡林郭勒杂岩的碎屑锆石(Shi et al .,2003;Chen et al .,2009)(图5)、兴华渡口群变质碎屑岩碎屑锆石(M iao et al .,2007a)、贺根山蛇绿岩捕获锆石(Miao et al .,图5 锆石年龄频率分布Fig.5Co rr elation to pr obability diag ram of zir con ag esfor the P ermian sandstonesa,b 为克旗地区;c,d 为林西地区;e,f 为苏尼特左旗岩浆岩和锡林浩特杂岩;右图是左图的局部放大;数据来源于Chen et al .,2000,2009;陈斌等,2001;Sh i et al .,2003;石玉若等,2004,2005a,b,20072007b,2008)、双井微地块北缘混合岩锆石(李益龙等,2008)、八面通杂岩碎屑锆石(李锦轶等,1995)、松辽盆地北部早白垩世火山岩中捕获锆石(章凤奇等,2008)、松辽盆地南部基底碎屑锆石和捕获锆石(王立武等,2007;Pei et al .,2007;裴福萍等,2008)以及岩浆锆石(Wang et al .,2006;王兴光和696王颖,2007).但对于这些锆石的成因认识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东北地区存在古老结晶基底(李锦轶等,1995;章凤奇等,2008);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些锆石源自于周围邻区的古老克拉通地块的碎屑锆石(Shi et al.,2003;M iao et al.,2007a;李益龙等, 2008;Chen et al.,2009),部分被后期岩浆事件捕获(M iao et al.,2007b,2008),而对于1800M a和2500Ma左右锆石年龄组合,多数学者更倾向于认为其直接或间接来自华北板块(Shi et al.,2003; Miao et al.,2007b,2008;Chen et al.,2009).而在本研究区东北部乌兰浩特市索伦镇林西组砂岩碎屑锆石年龄中未发现1800M a和2500M a左右的峰期年龄信息(笔者未发表数据),故认为克旗、林西地区二叠纪砂岩中获得的这两期年龄峰值组合的锆石,尤其是林西地区,他们的物源应该来自研究区的南侧,即华北板块北缘地区,但也不排除有少量来自北侧的锡林郭勒杂岩中的碎屑锆石或是晚期岩浆事件中的捕获锆石的可能.林西组古水流方向也指示在其沉积晚期具有多物源供给特点,具有明显的南侧物源供给期(Qin et al.,2001).(2)克旗地区和林西地区二叠纪砂岩中均明显存在约280M a和约320M a的两个峰期年龄(图5),其锆石CL图像显示出岩浆锆石的振荡环带(图3),280Ma左右的年龄峰值与该区域上广泛分布的大石寨组火山岩时代相当;关于320Ma左右的年龄峰期仅在研究区北侧苏尼特左旗宝力道岩浆弧和西乌旗南岩浆弧的观点有所报道,即这两期年龄组成与其北侧苏尼特左旗-锡林浩特-西乌旗南岩浆弧组成基本一致(洪大卫等,1994;Chen et al., 2000,2009;陈斌等,2001;石玉若等,2004,2005a, 2005b,2007;刘建峰等,2009)(图5).林西县官地镇林西组砂岩中发育的波痕所指示的水流方向及其他学者对林西组古水流向的研究成果也充分证实该地区曾经有来自北西方向的物源供给(Qin et al., 2001),故认为研究区北侧苏尼特左旗-锡林浩特-西乌旗南岩浆弧主要物源应由克旗、林西地区晚二叠世沉积提供.(3)克旗地区 哲斯组 砂岩碎屑锆石年龄谱中存在一期约250M a的峰期年龄(图5),这一年龄与西拉木伦河南岸双井微地块北缘混合岩年龄(李益龙等,2008)及西拉木伦河缝合带东段吉中地区报道的闭合时间基本一致(孙德有等,2004;Wu et al., 2007),暗示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存在与板块闭合相关的约250Ma的岩浆事件,华北板块北缘与其北侧地块闭合应该在约250M a,克旗地区 哲斯组 沉积时代应与碰撞事件同期或略晚的时期.4.3 华北板块北缘与中蒙古地块闭合过程经前人研究表明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中蒙古地块已于494~480M a之前完成碰撞拼贴(Ge et al.,2005),约320M a古亚洲洋洋壳向北俯冲到中蒙古-兴安地块-额尔古纳地块之下,俯冲过程中古亚洲洋板块断离,形成苏尼特左旗-锡林浩特-西乌旗南火山弧花岗岩(Chen et al.,2000, 2009;陈斌等,2001;刘建峰等,2009),同时在其北侧形成了约295M a贺根山蛇绿岩,标志着此时 贺根山 洋还在形成新的洋壳;中二叠世锡林浩特地区哲斯组泥岩中发现大量放射虫化石,显示该时期本区水体仍然较深(Shang,2004);随着古亚洲洋洋壳向北俯冲作用的持续,导致弧-陆碰撞,并于280M a 左右贺根山洋已经完全闭合,以造山后A型花岗岩的出现为标志(洪大卫等,1994;Shi et al.,2004),此时,苏尼特左旗地区以南至华北板块北缘地区仍存在残余的古亚洲洋(M iao et al.,2007b,2008),而本文研究的林西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和克旗地区 哲斯组 沉积应处于兴安-中蒙古地块的前弧地区,物源具有南侧华北板块北缘和北侧苏尼特左旗-锡林浩特-西乌旗南岩火山弧的混合物源特征,并在林西组沉积时期华北板块北缘与其南侧地块已经进入岩石圈尺度的碰撞时期,但仍在该区域存在残留洋盆导致西拉木伦河两侧古植物群的差异(和政军等,1997),于250M a左右华北板块北缘于西拉木伦河缝合线同其北侧地块群完成最终碰撞拼贴,转入陆内演化阶段,残存少量海盆或湖盆沉积.致谢:在样品测试过程中得到了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柳小明、弓虎军、戴梦宁老师,以及贺国芬同学的热情帮助,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得到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张彦龙、赵芝博士的帮助,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了开放课题基金,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ferencesA ndersen,T.,2002.Correction of common lead in U-Pb analysesthat do not report204Pb.Chemical Geology,192(1-2):59 -79.doi:10.1016/S0009-2541(02)00195-XA ndersen,T.,2005.Detr ital zircons as tr acers o f sedimenta-ry pr ov enance:limit ing co nditions fro m statistics and numerica l simulat ion.Chemical Geology,216(3-4):249-270.doi:10.1016/j.chemgeo.2004.11.013 Blank,L.P.,Kamo,S.L.,W illiams,I.S.,et al.,2003.T he。
大兴安岭中南段构造岩浆岩带深部地质成矿作用
第66卷第5期2020年9月地质论评Vol.66No.5Sept.,2020GEOLOGICAL REVIEW大兴安岭中南段构造岩浆岩带深部地质成矿作用苏美計2),杨波3),吴抱計2),颜萍3),孟晓餘1,2)1)内蒙古自治区岩浆活动与找矿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20;2)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呼和浩特,010020;3)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杭州,310027内容提要:大兴安岭中南段位于索伦一西拉木伦断裂带与嫩江一白城断裂带交汇域,区内大规模岩浆活动、成矿作用与深部地质活动密切相关。
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显示:该区域上地幔存在埋藏较浅的低速、低阻、高热异常体,推断应是深部软流体局部上涌的显示;下地壳存在低密度、低速、高导层,推断是因软流体上涌.诱发下地壳重熔,形成所谓下地壳热流体引起.、总之该区域软流层厚度大,热活动性强是引起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及多金属矿床集中分布的深部地质因素。
而古生代古亚洲洋洋壳俯冲消减,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陆一陆碰撞拼接及至中生代晚期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是引起软流层上涌、下地壳重熔等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之源动力"关键词:大兴安岭中南段;软流体;深部地质作用大兴安岭中南段构造岩浆岩带火成岩广泛出露(占总面积75%),古生代一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多金属矿产分布集中。
主要矿产有铁、铜、铅锌、银、锡、钩、钳、稀有、稀土等,代表性矿床有维拉斯托锡锂矿,拜仁达坝、浩布高、白音诺尔铅锌矿,白音查干铅锌锡矿,黄岗梁铁锡矿,巴尔哲锭一稀土矿等。
大兴安岭岩浆岩具有典型的壳幔混熔的特征,而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深部地幔热流体作用有关(邵济安等,200刀。
近年来有关热流体的成矿作用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往地质学者主要是应用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示踪等方法研究该区域典型矿床的成因、物质来源等,结合矿床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及热流体的成矿作用。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历年来的地球物理资料,充分利用“内蒙古北山一西拉木伦构造带深部构造与成矿预测研究”项目(2017-2019)大地电磁测深、重力小波变换、重力三维密度反演等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大兴安岭中南段上地幔存在低速、高导局部异常体,下地壳底部、上地幔顶部存在低密度、低速、高导异常体的新认识,这些深部地球物理异常为研究地幔软流体上涌、下地壳重熔等深部地质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18-中国的断裂体系
程裕淇等划分的中国断裂系-4
2.特提斯型 断裂系统 ③右江断猎系, 为一束以右江、 紫云—南丹断 裂为主干的 NW向兼有左 旋走滑断裂带。
程裕淇等划分的中国断裂系-5
3.华夏—滨太 平洋型断型系 统 卷入的古老断 裂带有四堡期 歙县—德兴、 绍兴—萍乡— 北海拼接带等。 总体可分为以 下两大系统。
黄汲清等划分的中国断裂系-2
1. 古亚洲断裂体系 包括西伯利亚地台之南,塔里木—华北 (中朝)地台之北中亚—蒙古地槽以及 塔里木—华北(中朝)地台之南昆仑一 秦岭地槽中的一系列深断裂系。这是一 个元古代—古生代的深断裂体系,控制 中亚—蒙古地槽和昆仑—秦岭地槽以及 相邻地台古生代的大地构造发展。
程裕淇等划分的中国断裂系-3
1.古亚洲型断裂 系统: 南部为昆仑—秦 岭断裂系,总体作 NWW向展布,以 秦昆结合带为主干, 包括昆仑—秦岭活 动带北缘断裂带和 扬子陆块北缘逆冲 推覆断裂带等。
程裕淇等划分的中国断裂系-3
1.古亚洲型断裂系统: 古亚洲型断裂系统的伴 生断裂有近南北向的张 裂带,NEE— NNE、 NWW — NNW“X”型 剪切断裂,其中塔里木 陆块东南部以规模巨大 的阿尔金南缘断裂带为 主干,组成一个NEE向 作显著左旋走滑的断裂 系。
超岩石圈深断裂带简述 -4
金沙江—红河深 断裂带 沿断裂在 德荣、德钦,元江 等地已发现蛇绿岩 套或蛇绿混杂岩和 泥砾混杂岩。南段 为著名的苍山、哀 牢山变质带。哀牢 山西南侧已发现蓝 闪石片岩。可能是 早中生代的板块俯 冲带。
超岩石圈深断裂带简述 -5
东昆仑—南秦岭深 断裂带 沿断裂从布 尔汉布达山到积石 山分布有长数百公 里的二叠—三叠系 蛇绿岩套和混杂岩 带。断裂北侧布尔 汉布达山有绵延800 公里的花岗岩带。 可能是晚古生代的 板块俯冲带。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昆都铅锌矿集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思路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4 黄 金 地 质黄 金源自性为灰白、浅黄色碱性石泡(球粒)流纹岩、流纹质熔 结凝灰岩、流纹质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林西组是重 要的含矿地 层,研 究 区 内 多 处 典 型 的 铅 锌 矿 床 (点 ) 都赋存在该地层中。 1.2 岩浆岩
收稿日期:2018-05-27;修回日期:2018-11-22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048-04) 作者简介:李 伟(1976—),男,山西山阴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数字化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工作;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 280号,中国
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110034;Email:57907017@qq.com 通信作者,Email:272778582@qq.com,024-86002998
研究区内褶皱构造主要发育在晚古生代构造层 中,而脆性断裂构造主要发育在中生代构造层中。华 力西晚期 构 造 活 动 最 为 强 烈,构 成 本 区 主 体 构 造 格 架[5]。 1.4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
1∶20万重力资料反映研究区在大兴安岭重力异 常梯度带的西侧边缘,重力异常梯度带由北东向西北 转弯呈弧形展布,其幅值 -94×10-5~-39×10-5m/s2, 总体呈西北低、东南高的趋势,仅在南部局部地区有所 变化。赋矿地层林西组在研究区呈北东向带状分 布,形成比较 清 晰 的 重 力 梯 度 带,成 矿 条 件 比 较 有 利。
积岩,二段为含煤碎屑岩、正常碎屑岩、泥灰岩等,三 段为酸性凝灰岩夹凝灰质砂岩;满克头鄂博组岩性为 浅黄色斜长流纹(英安)岩、石泡流纹岩、流纹质集块 角砾岩、流纹英安质(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流纹质 熔结凝灰岩、灰白色流纹质(玻屑)火山凝灰岩、灰黄 色凝灰质(含砾)砂岩等;玛尼吐组岩性为灰绿、青灰 色(角闪)安山岩、粗安岩、安山质角砾岩屑晶屑熔结 凝灰岩、安山质角砾集块岩,灰黑色安山质角砾晶屑 岩屑凝灰 岩 夹 灰 黑 色 凝 灰 质 长 石 岩 屑 砂 岩,灰 绿 色 英安岩、灰紫深灰色英安质角砾熔岩;白音高老组岩
新疆的断裂构造特征
新疆的断裂构造特征断裂构造是地壳中广泛发育的基本构造类型,是指岩石因受地壳内的动力,沿着一定方向产生机械破裂,失去其连续性和整体性的一种现象。
断裂构造是岩石破裂的总称,包括劈理、节理、断层、深大断裂和超壳断裂等。
它在区域构造演化中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与矿产、能源的富集或地震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石油天然气二次运移的良好通道,油气沿断裂通道运移比在岩石孔隙中运移更加容易。
因而断裂构造地质研究上受到人们的重视。
新疆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而且有丰富的有色"贵"稀有金属矿产资源。
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与断裂构造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章对新疆地区断裂构造的多重分形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新疆准噶尔断块和塔里木断块之间分布有天山—阴山带,准噶尔盆地的东边是吐鲁番—哈密盆地,塔里木的东南是柴达木盆地。
围绕着这些断块之间展布着不同走向的断裂带,也就是地槽地背斜区域断裂活动比较发育,控制这些断裂的是区域性的深大断裂,研究断裂构造对找矿勘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以及了解区域构造特点均有实际意义。
所以我们从深断裂开始介绍断裂的特征。
深断裂是区域性的大断、裂规模巨大、切割深、发展时间长、并且多次活动,对沉积构造的岩相、厚度、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方面起着控制作用。
主要标志是,地表上表现为大型断裂带(山系走向,盆地轮廓,控制水系发育不同的地貌单元突然接触),身断裂两侧底层,岩相上有比较大的差异。
同时期相邻两地区的地层发育、厚度、岩相、沉积类型、沿某线状条带出现突然变化或不连续、甚至不同时期的地层突然接触,深断裂两侧构造有差异,如构造的组合,构造线方向深断裂往往是岩浆活动带,沿着深断裂、喷出岩、侵入岩分布,特别是超基性岩的分布地带,地球物理上深断裂是重力梯度带,航磁异常带,热流梯度带,地震活动带。
断裂构造对内生矿产、外生矿产的控制作用。
一是断裂对内生矿产的直接控制:岩浆作用提供成矿物质来源形成的矿床,空间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断裂活动不仅为含矿岩浆侵入开辟了上升通道,而且为侵入岩浆及其伴生矿产创造了冷凝分异和停集赋存场所,导致含矿岩浆岩带、地球化学异常带乃至地球物理异常带的空间分布与断裂构造带相一致。
内蒙古突泉—科右中旗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区评价
摘要研究区位于内蒙古东部突泉县、科右中旗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处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结合带——索伦—西拉木伦古生代结合带东部。
本次论文利用1:5万矿调原始地质资料对地层和侵入岩进行了梳理,建立了研究区地层格架和侵入岩序列,重点剖析了研究区内铜多金属矿典型矿床3处,分别是突泉县闹牛山铜银矿床、突泉县莲花山铜银矿床、科尔沁右翼中旗布敦化铜矿床,对其地质特征、矿田构造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典型矿床模型。
利用1:5万化探原始数据进行综合整理成图后圈定化探综合异常14处,其中以Cu为主要成矿元素的异常有9处,以PbZnAg为主成矿元素有5处。
利用1:5万航磁原始数据重新编制了研究区航磁异常图件,整理、校对、统计航磁异常共200处;分析区域物化探异常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基于地质、地球物理和化学异常特征,还有矿化蚀变等方面的信息,联合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矿床模型,进行找矿预测,在区内共圈定4个铜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对其中的部分远景区进行野外矿产检查后,进一步选定了一处A类重点找矿靶区和一处B类找矿靶区。
本论文的研究为突泉—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的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同类矿床的找矿、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铜多金属,典型矿床 ,靶区预测,内蒙古Abstract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in Horqin Right Middle Banner , Tuquan county of, eastern Inner Mongolia, and the tectonic position i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orenxilamuron Paleozoic junction zone of the Siberian plate and the north China plate.This paper uses 1:50,000 ore original geological data to generalize the formation and the intrusive rock, established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the intrusive rock in the study area, In this paper, three typical deposits of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are analyzed, namely, the Naoniushan copper deposit in Tuquan county, Lianhuashan copper and silver deposit in Tuquan county, Budunhua copper deposit in Horqin Right Middle Banner.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anomalies and mineralization are studied, and the typical ore deposit model is establishedUsing geochemical data to delineate 14 geochemical comprehensive anomalies, among them, there are 9 anomalies with Cu as the main metallogenic element and 5 anomalies with PbZnAg as the main metallogenic elements.The map of aeromagnetic anomalies in the study area was recompiled with 1:50,000 original aeromagnetic data, and a total of 200 aeromagnetic anomalies were collat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egional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 geochemical anomalies and mineralization were analyzed.Based on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anomalies, as well as information of mineralization and alteration,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ypical ore deposit metallogenic patterns and ore prospecting marks were combined to make ore prospecting predictions, and four ore prospecting scenic spots and a key prospecting target area of type A and type B are selected.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ore prospecting in the area of Tuquan-Horqin Right Middle Banner, and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ore prospecting and prediction of similar deposits.Key words: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typical ore deposit, target forecasting , Inner Mongolia目录1 引言 (1)1.1 自然经济地理 (1)1.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1)1.1.2 自然地理、经济概况 (2)1.2 选题目的与依据 (2)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3.1 研究现状 (3)1.3.2 存在问题 (6)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6)1.4.1 研究内容 (6)1.4.2 技术路线 (6)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7)2 区域地质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9)2.1 区域地质背景 (9)2.1.1 地层 (10)2.1.2 岩浆岩 (14)2.1.3 构造 (16)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17)2.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17)2.2.2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 (18)2.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19)2.3.1 1:5万地球化学特征 (19)2.3.2 1:5万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22)2.4 区域矿产分布特征 (26)2.4.1 区域矿床分布 (26)3 铜多金属典型矿床及区域成矿规律 (29)3.1铜多金属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29)3.1.1 突泉县闹牛山铜银矿床 (29)3.1.2 突泉县莲花山铜银矿床 (33)3.1.3科尔沁右翼中旗布敦化铜矿 (34)3.2 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 (36)3.2.1 控矿因素分析 (36)3.2.2 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 (39)3.2.3 铜多金属矿矿床成因类型及特征 (40)4 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评价及找矿靶区预测评价 (41)4.1 成矿远景区 (41)4.1.1 突泉县闹牛山铜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1号) (42)4.1.2 莲花山北铜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2号) (46)4.1.3 莲花山铜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3号) (50)4.1.4 布敦化铜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4号) (55)4.2 找矿靶区预测评价 (60)4.2.1 莲花山北找矿靶区(B2-1) (60)4.2.2 布敦化铜矿外围找矿靶区(A4-1、B4-1、B4-2) (62)5 结论 (67)致谢 (69)参考文献 (70)附录 (7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硕士学位论文1 引言1.1 自然经济地理1.1.1 地理位置及交通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境内,地理坐标为120°46′30″E—122°00′00″E,44°50′00″N—45°50′00″N,面积约6585.76km2。
伊通盆地二号断层与西拉木伦河断裂带及油气的关系
摘要:利用重力、航磁、电法和地震资料,结合区域构造地质特征,对伊通盆地二号断层研究认为:二号
断层是西拉木伦河断裂带向吉林省东部延伸的一部分。佳木斯一伊通地堑的左旋活动将西拉木伦河断裂
2
二号断层横切伊通盆地,分隔盆地的岔路河断 陷和鹿乡断陷,断层长约20 km,倾向NNE,倾角
二号断层与西拉木伦河断裂带的关系 周伏洪认为西拉木伦河断裂带越过佳木斯一伊
万方数据
第3期
江涛,等:伊通盆地二号断层与西拉木伦河断裂带及油气的关系413
通地堑向东延伸至吉林,在吉林地区显示出东西走 向正负磁异常界限,但在佳木斯~伊通地堑断裂带 上,见北东向磁异常明显分割东西向断裂带的现 象[2]。最新获得的航磁、重力、CEMP和地震资料 表明,二号断层与西拉木伦河断裂带具有同源性。 主要依据如下:
(1)与西拉木伦河断裂带走向一致 在三维地震剖面及航磁资料上,二号断层均为
近东西向,伊通盆地邻区的区域航磁异常也表现为 近东西向,这种现象表明二者可能是同源的。
(2)限定于东南缘和西北缘边界断层之间 二号断层被西北缘和东南缘边界断层左行错 断,并限定于二者之间。伊通盆地在古近纪和新近 纪受到地温场差异性变化的影响,该区地层晚期还 受到了区域性挤压应力的作用。但是地温场和区域 应力场都不足以形成二号断层,假如可以,那么位于
反转时封闭,对梁家构造带的油气藏保存起积极作用。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西拉木伦河断裂带;伊通盆地;二号断层
中图分类号:P542;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88(2008)03—0411一06
内蒙古西拉木伦中段及邻区航磁推断地质构造特征
收 稿 日期 :2 O 1 2 一O 9 ~2 8 改 回 日期 :2 O 1 3 一O 9 ~2 2
作者 简介 :崔志强( 1 9 8 1 -) , 男, 硕士 , 工程师, 从事航 空物探 综合 解释及研 究工作 , E —ma i 1 : c u i z h i q i a n g @i g g e . C n 。
第3 5 卷 第6 期
2 0 1 3年 1 1月
物探 化 探 计 算技 术
C OMP U T I N G T E C HNI QU E S F OR G E O P HY S I C A L AN D G E OC HE MI C AL E X P L O RA T I ON
V o 1 . 3 5 N o . 6
N o v . 2 0 1 3
文章编 号 :1 O 0 1 —1 7 4 9 ( 2 0 1 3 ) 0 6 —0 6 5 8 —0 6
内蒙古 西 拉木 伦 中
崔志强, 胥值礼, 高卫东
( 中国地质科 学院 地球 物理 地球 化 学勘 查研 究所 , 廊坊 摘 0 6 5 0 0 0 )
究 多采 用地质 手段 , 主要 通过研 究 与之相关 的沉 积 建造、 岩浆岩 、 变 质岩 、 混 杂岩 以及 古生物 等进行 判
特 征【 2 ] 。长期 以来 许 多学 者 就 对 华北 板 块 北 缘 及 其邻 区的构造 有过 深入 的研究 , 本研 究 区即紧邻 华 北 地 台北缘 , 为 内蒙 古 中部地槽 褶皱 带与 华北 地台 的过渡转 换部 位 _ 3 ] , 在 研究 区南 部边缘 华北 地 台北 缘 化德 一赤峰 深断 裂呈东 西 向蜿 蜒 展布 。 根 据传统 的槽 台理 论 , 本 区主要 包括 多伦 复背 斜、 浑善 达克坳 陷 、 开 鲁坳 陷 3个 三 级 大 地构 造 单 元 。从 原 有 的 地 质 资 料 和 1:5 0 0 0 0 0地 质 图 来 看, 经 过本 区的深 大断裂 主要 有化德 一赤 峰深 大断
新疆的断裂构造特征
新疆的断裂构造特征断裂构造是地壳中广泛发育的基本构造类型,是指岩石因受地壳内的动力,沿着一定方向产生机械破裂,失去其连续性和整体性的一种现象。
断裂构造是岩石破裂的总称,包括劈理、节理、断层、深大断裂和超壳断裂等。
它在区域构造演化中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与矿产、能源的富集或地震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石油天然气二次运移的良好通道,油气沿断裂通道运移比在岩石孔隙中运移更加容易。
因而断裂构造地质研究上受到人们的重视。
新疆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而且有丰富的有色"贵"稀有金属矿产资源。
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与断裂构造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章对新疆地区断裂构造的多重分形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新疆准噶尔断块和塔里木断块之间分布有天山—阴山带,准噶尔盆地的东边是吐鲁番—哈密盆地,塔里木的东南是柴达木盆地。
围绕着这些断块之间展布着不同走向的断裂带,也就是地槽地背斜区域断裂活动比较发育,控制这些断裂的是区域性的深大断裂,研究断裂构造对找矿勘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以及了解区域构造特点均有实际意义。
所以我们从深断裂开始介绍断裂的特征。
深断裂是区域性的大断、裂规模巨大、切割深、发展时间长、并且多次活动,对沉积构造的岩相、厚度、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方面起着控制作用。
主要标志是,地表上表现为大型断裂带(山系走向,盆地轮廓,控制水系发育不同的地貌单元突然接触),身断裂两侧底层,岩相上有比较大的差异。
同时期相邻两地区的地层发育、厚度、岩相、沉积类型、沿某线状条带出现突然变化或不连续、甚至不同时期的地层突然接触,深断裂两侧构造有差异,如构造的组合,构造线方向深断裂往往是岩浆活动带,沿着深断裂、喷出岩、侵入岩分布,特别是超基性岩的分布地带,地球物理上深断裂是重力梯度带,航磁异常带,热流梯度带,地震活动带。
断裂构造对内生矿产、外生矿产的控制作用。
一是断裂对内生矿产的直接控制:岩浆作用提供成矿物质来源形成的矿床,空间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断裂活动不仅为含矿岩浆侵入开辟了上升通道,而且为侵入岩浆及其伴生矿产创造了冷凝分异和停集赋存场所,导致含矿岩浆岩带、地球化学异常带乃至地球物理异常带的空间分布与断裂构造带相一致。
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质特征
摘要:依据地层建造类型、生物区系特征、各块体构造及边界构造特征、构造活动演化特点,采用板块构造学术观点,对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划分。
划分为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四个一级构造单元。
华北地块、华北北部陆缘增生带、哈萨克斯坦东南陆缘增生带、塔里木东部陆缘增生带、西伯利亚东南陆缘增生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
并进一步划分了火山型和非火山型被动陆缘等九个三级构造单元。
对各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及边界构造特征进行了论述,对几个重要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建造类型生物特征构造演化内蒙古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
有不少学者进行全国地质构造单元划分时对内蒙古地质构造单元做过初步划分,如(黄汲清,任纪舜,姜春发等.1977.)进行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的研究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准地台和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及额尔古纳地槽褶皱系两个大的构造单元;(李春昱.1981.)对中国板块构造轮廓研究和划分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两大板块;《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1)划分为华北地台、内蒙古中部地槽、兴安地槽、天山地槽。
后来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又有不同的认识和划分,(邵积东.1998)划分为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潘桂棠,肖庆辉,陆松年,邓晋福等.2009)将内蒙古也划为塔里木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
(任纪舜,王作勋,陈炳蔚等.1993)在《中国大陆构造研究新进展》中,曾经提出古亚洲洋中可能存在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哈萨克斯坦―准葛尔古陆块。
通过对1:20万区调资料,特别是近年完成的1:5万和1:25万区调成果资料以及地球物理资料的详细研究,认为北山北带的地层建造、古生物区系特征明显不同于北山南带,应分属两个不同的构造块体,提出北山北带属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的新认识。
并对关键性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根据1:20万区调资料和近年完成的1:5万区调、1:25万区调最新成果以及一些新的科研成果资料,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1)、《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6)。
西拉木伦断裂带双井微地块北缘混合岩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机制讨论
1. 中国地 质 大学地质 过程 与矿 产 资源 国 家重 点 实验 室 , 北 武 汉 2 湖
【 摘
4 0 7 3 0 41
要】 西拉 木 伦 断 裂 带 双 井微 地 块 北部 边 缘 出露 有 以 条 带状 为 主 的 混 合 岩 , 石 中 岩
中 色体 一 色体 一 色体 明 显 分 带 , 相 学特 征 显 示 暗 色体 和 浅 色体 经 历 了较 高 温 的 交 代 变 暗 浅 岩 质作 用 。 对该 混合 岩 浅 色 体 的矿 物 空 间 分 布 分 析 显 示 浅 色体 重 结 晶 现 象 显 著 , 生 石 英 、 新 长 石 聚 集 分 布 , 交代 或 变质 分 异 的 结 果 。质 量 平 衡 计 算 结 果表 明 本 区 混 合 岩 形 成 于 开 是
维普资讯
第 2 7卷
第 4期
李 益 龙 等 : 拉 木伦 断 裂带 双 井 微 地 块 北 缘 混 合 岩 的 基 本 特 征及 其 成 因 机 制讨 论 西
2 3
机制 形成 的混 合 岩 , 其新 成 体 来 自古 成体 的物 质 系
统且 形 成混合 岩过 程不 涉及 物质 的带进 带 出 。
西 拉 木 伦 断 裂 带 双 井 微 地 块 北 缘 合 岩 混 的 基 本 特 征 及 其 成 因 机 制 讨 论
李 益 龙 , 周 汉 文 , 葛 梦 春 廖 群 安 , , 赵 温 霞 武 力 钟 增 球 , ,
f 1 中国地质 大 学( 汉) . 武 地球 科 学 学院 , 北 武 汉 湖 40 7 ; 3 0 4 ]
深熔作 用 (n txs 和 变 质 分 异 作 用 ( tmo p i a ae i) mea rhc df rnit n 等 机 制形 成 。前 两种 机 制 形 成 的混 i ee t i ) f ao 合岩 , 新成 体来 自古 成体 以外 的物 质系 统 , 两种 其 后
内蒙古高原岩石圈构造研究
内蒙古高原岩石圈构造研究杨文采;苏美霞;杨波;吴艳君;王勤燕;郭广飞;刘书钰;孟晓玲;陈勐韬;施源;彭中【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22(96)5【摘要】本文通过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对上、中、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属性的研究,来分析内蒙古高原岩石圈的三维构造和物质运动。
地体拼合属于岩石圈挤压力较小而作用期较长的造陆作用,以内蒙古中部地区为典型代表。
此区域现今包括南阿穆尔-兴安地体西南部和锡林浩特两个元古宙地体,以及形成于太古宙的华北克拉通地体。
索伦山-西拉木伦河断裂是锡林浩特和华北克拉通地体的缝合带。
发生在二叠纪的锡林浩特和华北克拉通两个地体的碰撞拼合,造成古亚洲洋南支的封闭,同时也在两个地体之间,形成了索伦山-西拉木伦缝合带和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
古亚洲洋封闭后,华北克拉通地体继续向锡林浩特地体下方陆-岛俯冲,形成了宽度为60~120 km的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
此俯冲带地层向北倾斜,上地壳变形严重,岩石圈地幔破裂充水。
锡林浩特地体在石炭纪处于南阿穆尔-兴安地体南方古亚洲洋北支俯冲的岛弧带位置,在二叠纪和华北拼合时又处于华南克拉通北方古亚洲洋南支俯冲的岛弧带位置,幔源岩浆侵入频繁。
在中生代拼合后又处于地壳转变为拉张的阶段,幔源岩浆侵入作用有增无减。
由于幔源岩浆侵入作用时间长久,岩浆化学分异会更加彻底,锡林浩特地体及其周边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
【总页数】9页(P1599-1607)【作者】杨文采;苏美霞;杨波;吴艳君;王勤燕;郭广飞;刘书钰;孟晓玲;陈勐韬;施源;彭中【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对青藏高原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研究规划的建议2.印度支那地块第三纪构造滑移与青藏高原岩石圈构造演化3.青藏高原岩石圈构造及动力学过程研究4.青藏高原的隆升:青藏高原的岩石圈结构和构造地貌5.中国内蒙古高原及周边地带岩石圈三维速度结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漫话地壳岩石圈断裂构造(2)
漫话地壳岩石圈断裂构造(2)胡经国四、深(大)断裂㈠、概述如上所述,深大断裂,又叫做深断裂,是指规模巨大、向地下深切且发育时期很长的区域性断裂。
其下切深度可达到下地壳,甚至可切穿地壳、岩石圈伸入地幔一定深度。
区域延伸可达上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
深大断裂一般是各级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
深大断裂把地壳、岩石圈分割成运动特点和构造特征各不相同的地块,并与构造单元相应发展,或在不同构造时期多次活动。
最早的一些深大断裂出现在元古宙初期。
深大断裂这一概念由А·В·裴伟于1945年提出。
深大断裂可以是连接地壳和上地幔的通道,成为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岩浆活动带和区域性内生矿床成矿带。
并且,深大断裂还常常控制了构造-沉积单元,所以深大断裂两侧的沉积建造的组成、岩相和厚度也是不同的。
㈡、类型1、按位移方式分类按位移方式深大断裂可分为以下4类:深正断层,深开断层,深平移断层,深逆冲断层。
深正断层形成裂谷型构造,如贝加尔湖,莱茵河,东非大裂谷,洋中脊裂谷等。
这些深大断裂是在拉张条件下形成的。
深平移断裂在各个构造区都有分布。
但是形成在某些地质时期(如地槽中的深大断裂是在造山期形成的)。
深逆冲断层发育在地槽带的中部和边缘,如环太平洋造山带。
2、按断层面下切深度分类如上所述,深大断裂按断层面下切深度可以分为:克拉通(如地台)盖层断裂和基底断裂、壳断裂(硅铝层断裂和硅镁层断裂)和超壳断裂(岩石圈断裂和超岩石圈断裂)等。
⑴、克拉通(如地台、准地台)盖层断裂和基底断裂①、盖层断裂盖层断裂(S uperficial fault,S edimentary Cover Fault),是指地壳表面出露的、切穿克拉通沉积盖层的断裂。
其标志有:沉积岩层和岩浆岩体等的错开、位移等现象,泉水的带状分布,河流的袭夺现象等,可能标志新生代以来产生的盖层断裂。
②、基底断裂基底断裂(F oundational Fault,B asement Fault),是指切穿花岗质岩层基底,到达玄武岩层顶面的穿层断裂。
走滑拉分构造及意义
走滑拉分构造及其地质意义摘要走滑拉分作用普遍存在于盆地构造体系中,控制着盆地的形成和成藏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右旋走滑系统模式、走滑构造的形成机制以及走滑作用的证据。
剖面上的花状构造、平面上的雁列式断层、走滑带两侧地质界线的水平错开以及走滑构造带内部构造和夹块均可作为走滑作用存在的证据。
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部为例,主要介绍了郯庐断裂带东西两支断裂以及垦东凸起的走滑构造特征,这些走滑断层基本呈NEE-NE-NNE方向延伸和展布,在平面上都有平直性、彼此平行分布、分段延伸的特点,剖面上主要表现为花状构造和平行断裂。
走滑拉分作用对油气成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烃源岩的热演化与分布,改善断裂带附近地层的储集物性,影响盖层的形成和油气的疏导体系。
关键词:走滑拉分作用,走滑构造,济阳坳陷,油气成藏第1章引言1.1研究目的和意义走滑拉分作用可形成复杂的构造系统,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它可以形成重要的油气圈闭,在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
自扭动断层概念提出以来,扭动构造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进展,油气勘探中也发现了越来越多与走滑拉分作用有关的圈闭,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得到了广泛关注[1]。
中国大陆广泛广泛存在走滑拉分作用,东部的郯庐断裂带与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走滑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渤海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海上含油气盆地,以新生代为主要成盆期,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非正向汇聚及中国东部岩石圈伸展东移的右旋扭张背景[2]。
走滑活动在渤海湾盆地形成演化和油气成藏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走滑构造作用影响着盆地的形成演化,盆地构造体系的形成与走滑扭动作用有关,对油气赋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局部构造受走滑作用控制,郯庐断裂及与之相关的走滑作用与渤海盆地构造形成和油气聚集具有紧密的联系。
济阳坳陷是渤海湾盆地内的一个重要的次级坳陷,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从其东部穿过,使得走滑构造在济阳坳陷东部非常普遍。
同时,济阳坳陷东部是重要的油气富聚区,目前在沾化凹陷中东部的孤岛、孤东和桩海地区、埕北低凸起、埕南凸起、垦东凸起、黄河口凹陷、潍北凹陷等部位发现了一批大中型油气藏,这些油气藏的形成与走滑拉分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西拉木伦钼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构造背景
2012年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F ebruar y 2012 第3期总第253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 &Economy N o .3T o tal N o .253西拉木伦钼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构造背景X范永康,王立武,张彦伟,潘 明,顾 超(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 摘 要:西拉木伦钼多金属成矿带位于华北板块北缘造山带,钼矿床主要产于西拉木伦断裂南部的加里东增生带和北部的海西增生带内,Re -Os 同位素年龄显示钼矿床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早期和中—晚期。
区内岩浆活动发育,钼矿化发育于岩体内部及接触带附近,与不同期次的花岗质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中生代成岩成矿物质的深部来源与背景是促成西拉木伦钼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西拉木伦;钼矿带;地质特征;构造背景 中图分类号:P 588.1(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3—0067—02 近年来,在华北板块北缘西拉木伦断裂两侧陆续勘探并发现了一批大中型钼矿床及众多的钼矿点或矿化点,构成了一条东西长约400km 、南北宽300km 的钼矿化带,称之为西拉木伦钼矿带。
该钼矿带内钼矿床矿化类型复杂,包括斑岩型、石英脉型、火山热液型、云英岩型等。
该钼矿带成矿条件优越、成矿潜力巨大,已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由于西拉木伦钼矿带发现的时间短,工作程度低,研究基础相对薄弱。
笔者系统总结前人研究的资料和进展,归纳了其规律性,对钼矿带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构造背景做初步讨论,以期供同行参考。
1 地质背景西拉木伦钼矿带位于华北板块北缘造山带,处于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和库拉——太平洋板块的结合地带,并位于古生代古亚洲构造成矿域与中生代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两个全球性构造成矿域强烈叠加的区域。
这一区域经历过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
古生代时期,在长期稳定的板块化的基底上,华北板块北缘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经历了古亚洲洋的发生、发展和消亡,并于石炭纪——二叠纪晚期最终闭合,形成华北板块北缘造山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 , 现为北倾 的冲断带 。 现表 该断裂位于翁牛 特幔 隆( 地壳 厚 3- 3 k 与林西幔坳 ( 3 5 m) 地壳
厚 3k ) 8 i 间的幔坡 上 , n 两侧下 , 中地壳结构迥
参考文献
展演化史 。
【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局 , 9 , 1 】 1 1内蒙古自治区区域 地质志。 9 【 樊志 勇 , 2 】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北岸杏树洼一带石炭纪洋壳 “ 残片 ” 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 区调新知 , 9 1 6 9
1. . 1哲斯组 ( 2 含包 特格组).为一套 Pz 岩 的岩石组合 , 部为砾岩 , 底 不整合于 大石
寨 组 之 上 。含 丰 富 的珊 瑚 、腕 足 类 及 头 足
错经棚燕 山早期 花 岗岩体 ,形成 宽数 k 上与于家北沟组整合接触。为一套 陆相火 滨浅海相杂砂岩 、 m 砂岩 、 板岩夹生物碎 屑灰 破碎带 和糜棱岩带 。断裂 两侧构造线方 向
叠纪 。在蚀变玄武岩中采取 同位 素样品做锆
石uP — h一 致 线 年 龄 为 3 46 ( 矿 部 沈 阳 4. 地 Ma
( )保存在一个 大陆地壳 中的蛇绿岩代 2
表着古老洋壳的残片 ,最年轻 的蛇绿岩所 占 据 的地 区一般被认 为是两个古老板块之 间碰
撞 带 的位 置 。
地质矿产研究所测试)为早石炭世 。因此可 ,
接 触 。 泻 湖 ~潮 坪环 境 , 为 白家 店 组 构 成 其 中 的碳 酸 盐 台 地
一
1. . 3寿 山沟组 ( .) 2 PS 分布于 巴林 左旗
带 , 称 青 凤 山 组 。 灰 色 变 质 长 石 杂砂 原 为
1 . 1西拉木伦深断裂南侧 地层层序 :
111铁 营子组 ( 2 主 要分布 于克什 .. Pt ) 克腾旗铁营子及 其以南一带。岩性 为灰 紫
玄武岩 。
海相中酸 眭火 山岩建造 , 即蚀变安 山岩 、 各
类凝 灰 岩 夹 黑 色 板 岩 及 凝 灰 质 砂 岩 。 岛弧
岩 系
1 .是 内蒙古 自治 区东部重 要 的地层
分 区 界 线
11 .. 5石 咀子组分 布于 翁牛特旗 白家 店 、敖汉旗杨家杖 子等地。分布同自家店 组, 为一套海 相细砂岩 、 粉砂 岩 、 砂质 页岩 夹薄层灰岩的岩石组合。其与 白家店组为 指状交错相变关系 ,与上覆酒局子组整合
泛 ,为位 于哲 斯组 和 寿 山 沟 组 之 间 的 一 套
露 。为一套含砾不等粒杂砂岩 、长石细砂 岩、 粉砂质板岩等碎 屑岩组合 , 下部发育生 物碎 屑灰岩 。下部不整合于石炭系或老岩 体之上 , 其上与额里 图组整合接触。 浅海 一
滨 海 相岩 石 组 合 ,
呈 E 向低值正异常带 。该断裂带还控制 W 新生代开鲁盆地 、浑普达克沙地和新生代
岩 、各 类 凝 灰 岩 夹 绢 英 片 岩 及 少 量 石英 岩
C rae— ltot i o is Ae pe a组合带 , dt h r 为一套滨 湖 环境 的碎屑岩组合_ l I 。 11 .. 2于家北 沟组 :P )分布 于正镶 (f 白旗 ~翁牛特旗一带岩性 为砂岩 、 砂砾岩 、 砾岩 、 粉砂岩夹板岩和火山碎屑岩组合 , 其 上被铁营子组不 整合 覆盖。早 二叠世南部 总体体现了特提斯暖水动物群和华 夏植 物 群的特点 ,局部也可见有冷水 型动物群 的
6 k / 速度界面分两亚层 ; . ms 3 两亚层 皆有高导
时代为 中二叠世 , 以中晚期可能性最大 , 这个 时间也是古生代时小洋盆最后封闭形成缝合
线 的时间 ,这条蛇绿岩带应属于海西期板块 构造活动的产物 。
层 ,可能代 表 析离 滑移 面 ,特别 是下 亚层
(6 3k 2 - 1 m)之高 导低 速层之滑 移面很可 能 是地壳部分熔 融处 ; 该滑移面 向上延伸 , 产状 变陡 , 成为铲式断层 。 正是这一北倾的铲式 滑 移断 层控 制 了该 断裂 带北 侧 的林 西一天 山 C SA ( b n 成矿亚带及其岩浆源区。 un gPZ ) 还应 提及的是 ,该断裂带还 是一个更 深层 的断裂 带, 软流圈顶 面深度 由 13 m突变为 断裂 带 5k 北侧的 9 k 这可能就是 区域性北北东向重 3 m。
摘要 : 西拉 木伦 深断裂在 内蒙古 自治区东部是石炭 系 、 二叠系地层的分区界线 , 断续 出露蛇绿岩带 , 是一个更深层 的断裂带 , 代表华
北 板 块 内部 在 二 叠 纪经 历 了拉 张 一 小 洋 盆 的形 成 — — 小 洋 盆最 后 封 闭 的发 展 演 化史 。
关键词 : 拉木伦深断裂 西
色 砂 砾 岩 、 岩 、 绿 色 凝 灰 质 砂 岩 、 砂 砂 灰 粉 岩, 底部 为砾 岩 或 巨砾 岩 , 整 合 在 于 家 北 不 沟 组 和 早 二 叠 世 花 岗岩 之 上 。含 植 物 化 石
岩、 细砂岩 、 砂岩夹 板岩组合 , 粉 属滨浅海
相碎屑岩建造。 1 . 阿 木 山组 ( 2) 布 与 本 巴 图组 .4 2 ca分 大致 相 当 。 岩石 组 合 为 生 物 灰 岩 、 白云 质 灰 岩 、 砾状灰岩夹钙质砂岩 、 角 粉砂 岩 等 。含 丰 富 的海 相 动 物 化 石 。 区 内分 布 较 广 泛 , 在
组成 , 局部 夹结 晶灰 岩 , 无化石 。该组不整 合于西别河组之上 ,其上与 白家店组整合 接触 。为海相火 山一复理石建造。
11 .. 里图组 ( 。) 布于镶黄旗 ~ 3额 Pe分 多伦一带 ,在克什克腾旗南及翁牛特旗亦
1 . 2西拉木伦深断裂北侧 地层层序 :
林 西组 (2 广泛分布于北 部 区 , P1 ) 为一 套湖
纹石化 , 的地段可发育豆荚状铬铁矿 ; 有 蚀 变玄 武岩最为发育 , 其余岩石多与此伴生。
《 文 地』 论 天
蚤
蛇绿岩——洋 壳“ 残片” 呈长条状 、 透镜状 零
星分 布于 上志 留统杏树 洼组 f3 中 , S】 二者 均 【 ) 呈断层接触 。在与蚀变玄武 岩伴 生的灰绿色 硅质岩 中发现 了晚古生代放射 虫 ,经中国科 学 院南京 古生 物研 究 所王 玉净研 究 员鉴 定 有 :a nis ld , e n s.代 为石 炭一 二 Lt t t l sH  ̄e ap a fui i
为 浅 海相 一 生 物 礁 相
11 白家店组 ( b) 布于翁牛特旗 .. 6 C i分 白家店 、 敖汉旗杨家杖子等地。 为整合于朝 吐沟组 之上 ,被石 咀子组超覆 的一套碳酸 盐岩系 , 即以各种灰岩为 主夹砂岩及板 岩。 11 .. 7朝 吐沟组 ( c 分 布于敖 汉旗朝 C) 地 由变质玄武岩 、玄武安山岩 、中酸性 熔
迥异 , 侧 为 N 北 E— N E 向 , 侧 为 近 E N 南 W
向;重力异常和航磁 异常等值 线也 由断裂 北侧 N E— N E向 、 断裂发生东西 向扭 N 至 折, 且重力异常呈东西 向重力梯级带 , 航磁
类、 腹足类 、 苔藓虫等化石 。 1. . 2大石寨组 ( ) 区内分布 较广 2 Pd 在
以确认杏树洼一带洋壳“ 残片 ” 蛇绿 岩形成 一
于 石 炭 纪 翻 。
( )西拉木伦深 断裂控制着石炭系一二 3 叠 系分布 , 向东西两端延伸不远 , 于北侧大石
3 .西拉木伦深断裂地球物理特征
诚如满都—包头地学断面揭示 的那样 ,该断
裂在阿拉坦合力一 敖汉旗地学断面上 ,早先 南倾 的加里东期板块俯 冲带 已 “ 隐伏”于深
吐沟 、赤峰市七大分子及奈曼旗木 匠沟等 其北 侧有 Pl宝音 图群 中一深 变 质岩 , t 沿
近两 年 , 双井 地区任家 营子幅开展 1: 在 5 万区调 , 发现蛇 绿岩组 合 的岩石有 : 纯橄
榄 岩 、 辉 橄 榄 岩 、 石 岩 、 长 岩 、 绿 方 辉 辉 辉 岩 、 变 玄 武 岩及 硅 质 岩 。 榄 岩 已强 烈 蛇 蚀 橄
【 刘伟. 国兴, 3 】 刘 韩江涛关于西拉木伦河断裂东延走向的研究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10 2 长春 30 6
【 王玉净 【 4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 20 0 ) 勇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北部蛇绿岩带中二 10 8 樊志
R S E OUR E 1 1 C S| 5
寨组 岛弧带 的延伸相平行 , 所有证 据表明 , 西
拉木伦古洋盆是在二 叠纪形成 的,是一个局
力异常等值线和大兴安岭重力梯度带何 以至 此发生东西向扭折 的深部原 因1 3 ] 。
由此 , 我们取得如下 3点认识 : () 1 西拉木 伦河北 部f 包括 杏树 洼 、 道 五
限海盆 ,不是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 的界 线 ,而记录 了华北板块 内部晚古生代发生 了
《 论文天地l
从这 里 了解 西部 资 源
源i
从 这 里 了解 西部 经济
10 5
西拉木伦深断裂 的区域构造意义
陈淑莲 王玉华 任 2 .内蒙古 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雯 , 陈晓宇 z 乌兰察布 0 2 0 1 00 00 1 10 0 呼和浩特 1 .内蒙古 自治区第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1 . 三 面 井 组 ( 1 分 布 于 白乃 庙 ~ .4 1 Ps ) 镶 黄 旗 ~多 伦 一 带 ,赤 峰 一 带 亦 有 零 星 出
向展布 , 3 0 m, 5 k 在地表显示为 长 4 k 宽 0m, 西段南倾为主 。倾 角 5 。一6 。 , 5 5 东段北 倾 为 主 、 角 5 。一 8。 , 倾 6 5 控制 并右 行切
混 入 。 总 的 特点 与北 部 区不 同 。 一 套 滨 但 为 浅 海相 岩石 组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