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精彩片段及点评
红楼梦精彩片段摘抄及感悟
红楼梦精彩片段摘抄及感悟红楼梦是一部智慧的作品,其中许多经典的片段扣人心弦,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启迪。
以下是我摘抄的几个精彩片段,并配以我的感悟:1. “宝玉路经夜如仪的佛堂前边,外头正是几片假山,一望不尽,好不气象。
照见内头端正的塑的佛像先向自己瞻精,是一百八名四面八臂,楚虬点丽。
心下骇异,思道:‘却不是自己做的?’便走进山围内一顾:又见一百八名佛像,各姓名谓说因果业障罪福,悟禅面相,一一如前面的向自己瞼精,也摇首摆臂,言语动态一一不同,可畏可畏。
若不真是自己做的,怎么能如此心细目明,一步之错,死伤内外?”(第三十九回)感悟:这个片段描绘了宝玉在佛堂前的情景。
宝玉看到自己做的佛像竟然像是活的一般,各个佛像向他瞻精、摇首摆臂,引发了他的思考。
这让我仿佛看到了作品中的另一个维度,提醒着我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以及行为对他人或环境的影响。
人应该时刻警惕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因为每个选择都可能对自己和他人产生重大影响。
2. “你家有了这么高显尊咏之才,当初何以不教他许多好道理?遇着这些公子哥儿多倒好!为什么遇见我家这样一个呆丫头?”(第三十九回)感悟:这个片段中林黛玉对自己的话语进行了反思。
她原本为了讨好贾母,故意装作一个不上心的样子,但当时却掉进了贾宝玉设置的陷阱。
她后来对自己感到后悔,觉得自己应该教育贾宝玉一些好的道理,而不是遇到那些公子哥儿才去展露才华。
这让我想到自己有时也会迎合别人的期望而做出某些选择,却忽略了自己的内心和原则。
这段话提醒我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不随波逐流。
3. “不由得心中酸溜溜的,敛了笑声,怏怏的说道:‘谁人不是憎恶凡尘乖僻?谁人不是捕影鞿风?只因此情,决心于心性理智上大事情者,虽彼旷哉乎其未知矣,却也何尝不能满挂心头?如今天不怀小侄意念,而待我长大,岂不太迟了?’”(第四十二回)感悟:这个片段中林黛玉表达了对自己不被期待的失落和不满。
她希望能在年幼时就受到重视和培养,但现实却是等她长大了才会关注她。
《红楼梦》精彩片段
《红楼梦》精彩片段《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其影响颇为深远,曲折的剧情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下面是《红楼梦》中精彩片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精彩片段: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
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
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
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
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酿惯,纵容。
〕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
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赏析:关于宝玉挨打的原因。
宝玉挨打的原因,归纳起来,一是来自外部,一是来自内部。
分析起来,还是忠顺王府到贾府索要琪宫是主要的,贾环乘机告状只是火上浇油而已。
外部原因是贾政“又惊又气”,“惊”是主要的,惊惧这件事弄不好可能危及自己前程,危及贾府根本利益,所以说要打死宝玉,“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
气的是宝玉在外乱结交关系,惹来麻烦. 关于内部原因表面上看,贾环告状,说宝玉金钏未遂,导致金钏投井而死,把个贾政“气的而如金纸”,要将宝玉“立刻打死”。
其实贾环进谗言,隐含着贾府嫡庶之间的矛盾. 外部原因属于社会大环境方面的,内部原因则属于家庭小环境的。
从贾政的言行神情看,特别是从“为的是光宗耀祖”的目的看,外部原因直接威胁到贾府的地位命运,再加上贾环一点火,“咬着牙狠命”往死里打,便在所难免了。
2.《红楼梦》经典片段一——“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红楼梦摘抄加赏析
红楼梦摘抄加赏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红楼梦》。
每⼀次看《红楼梦》,对于⾥⾯各种各样的⼈物我都深感悲痛,替他们不公的命运深感痛恨。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红楼梦摘抄加赏析,⼀起来看这篇经典⼩说。
元妃省亲 ——《红楼梦》第⼗⼋回精彩⽚段赏析 【原⽂】 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
退⼊侧殿更⾐,⽅备省亲车驾出园。
⾄贾母正室,欲⾏家礼,贾母等俱跪⽌不迭。
贾妃满眼垂泪,⽅彼此上前厮见,⼀⼿搀贾母,⼀⼿搀王夫⼈,三个⼈满⼼⾥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邢夫⼈、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
半⽇,贾妃⽅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道:“当⽇既送我到那不得见⼈的去处,好容易今⽇回家娘⼉们⼀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
⼀会⼦我去了,⼜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哽咽起来。
邢夫⼈等忙上来解劝。
贾母等让贾妃归座,⼜逐次⼀⼀见过,⼜不免哭泣⼀番。
然后东西两府掌家执事⼈丁在厅外⾏礼,及两府掌家执事媳妇领丫鬟等⾏礼毕。
贾妃因问:“薛姨妈、宝钗、黛⽟因何不见?”王夫⼈启⽈:“外眷⽆职,未敢擅⼊。
”贾妃听了,忙命快请。
⼀时,薛姨妈等进来,欲⾏国礼,亦命免过,上前各叙阔别寒温。
⼜有贾政⾄帘外问安,贾妃垂帘⾏参等事。
⼜隔帘含泪谓其⽗⽈:“⽥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各⽅,然终⽆意趣!”贾政亦含泪启道:“⾂,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
今贵⼈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川⽇⽉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幸及政夫妇。
且今上启天地⽣物之⼤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岂能得报于万⼀!惟朝乾⼣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之同幸也。
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怀,更祈⾃加珍爱。
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
”贾妃亦嘱“只以国事为重,暇时保养,切勿记念”等语。
【赏析】 如果要了解封建伦理纲常是什么,它有什么作⽤,曹雪芹所描写的贾政与元春之间畸形的⽗⼥关系,便为我们提供了极其⽣动形象的教材。
红楼梦段落摘抄加感悟
红楼梦段落摘抄加感悟
1、摘抄:丰盈的花朵竟簌簌地凋落,一片片轻盈地落在水面上的花瓣,舞出大大小小的水晕,一圈一圈地散开来。
花瓣小舟随着风的指示,摇曳着,伴着那份花香渐渐消逝远去,只剩下两颗小小的花芯孤零零地伫立与水面上。
2、摘抄:步态有些蹒跚的他正拥着微微的醉意行走,光亮的前额,只有几根黑发遮掩着,宽宽的大脸上早已爬上岁月的痕迹,一双眼睛始终犀利,似乎要刺穿这黑幕下的丑恶。
3、感悟:并非华美的诗句,感染了太多的伤感与悲凉,却让我读后魂牵梦绕。
我分明看到了泪落香腮,满面愁容的黛玉手捧落花的情景,那是与春末夏初的生机盎然格格不入的悲痛,也是对香消玉殒般结局的预言。
红楼梦摘抄赏析
红楼梦摘抄加赏析1、“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一句仿佛点出了整部红楼梦的主题。
在大观园中的各色青春美好的女儿们,就像春天里美丽的花儿,尽情绽放着自己的人生。
然而“春天”很快就过去,贾府很快衰亡。
大观园中的女儿们死的死,流散的流散,念佛的念佛,甚至被卖为娼妓。
就好像春天过去后花儿的凋零。
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书中的宝钗就是这一种人情练达之人,她是如何考虑问题的,如何处理问题的,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和家人,对长辈,对朋友,对仆人和丫鬟们,这一干事等就是她的“人情干练”。
3、“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泻竹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兰桨:以木兰制的桨。
这两句大意是:池中莲花的影子被归舟的兰桨荡破,菱藕深处的阵阵幽香泻过竹桥。
这是大观园藕香榭柱子,上的一副对联,生动地描绘了藕香榭的美丽秋色。
可借用其意境写荷塘,写水乡,写公园里的秋景。
4、“荣华易尽,须要退步抽身。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荣华:比喻兴盛显达。
抽身:离开。
这两句大意是:兴盛显贵是很容易消失的,必须及早退身。
人世变幻,荣辱无常,荣华富贵,难以久长。
明智的人须要及早见机行事,在荣华还没消失时,及时跳出这个圈子,等到荣华销尽,到来的必然是困窘和耻辱,那时要抽身也就晚了。
这种现象在世事变幻无常的封建社会尤其普遍。
这两句多用于劝人不要贪念。
5,“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还了命,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的经典段落赏析
红楼梦的经典段落赏析1、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
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
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
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
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
2、秦可卿临死托梦王熙凤: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
如今我们家已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
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
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
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话。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3、当下贾母等吃过了茶,又带了刘老老至栊翠庵来。
妙玉相迎进去。
众人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
”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
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
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笑说:“知道。
这是‘老君眉’。
”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道:“是旧年蠲的雨水。
”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老老,说:“你尝尝这个茶。
”刘老老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然后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4、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
名篇赏析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
名篇赏析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描绘了贾府的兴衰和贾宝玉与林黛玉等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中的沉沦与悲凉。
本文将为大家赏析《红楼梦》中的几个经典片段,一同感受这部名篇的魅力。
片段一:贾宝玉梦幻遭遇在《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见自己穿越到桃花诺的梦境中。
作者以梦幻的笔法,描绘了一个缤纷多彩、风景如画的仙境。
贾宝玉在梦中遇见了林黛玉,两人相互倾诉情意,交流内心的真挚感受。
这个片段通过贾宝玉的梦境,展示了他对黛玉的痴迷和深情厚意,也预示着后来他们之间纠缠不清的爱情纠葛。
片段二:秋菊才人在《红楼梦》第八回中,贾府的生辰所在秋菊才人不慎落水。
这一描写以水的意象来凸显秋菊才人的身份特殊,以及她命运的曲折和不可预测性。
同时,通过这一情节,也展现了贾府的豪华和奢靡,以及贾府中的婢女们的命运堪忧。
这个片段以富有想象力的笔触,展示了贾府内部微妙的阶级关系和群体命运。
片段三:薛宝钗与宝玉相见在《红楼梦》第十五回中,宝玉首次与薛宝钗相见。
这个片段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薛宝钗的美丽和温婉,以及她与贾宝玉之间的默契和情感纠葛。
作者通过对两人对话的描写,巧妙地展现了他们心灵的契合以及未来可能的情感走向。
这个片段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婚姻的现实选择与情感逃避的矛盾,给人以深思。
片段四:黛玉写情诗在《红楼梦》第八十三回中,林黛玉写下了《葬花吟》一诗。
这首诗字字珠玑,揭示了黛玉卓尔不群、凄婉无比的爱情和痴情之苦。
通过诗中的意象和叙事,表现了黛玉对爱情的深思熟虑和复杂情感的张力。
这个片段以精妙的诗意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悲苦,引起了读者对黛玉命运的同情和对人生苦难的共鸣。
片段五:贾宝玉入梦黛玉在《红楼梦》第九十七回中,宝玉入梦黛玉,黛玉在梦中表达对宝玉的思念之情。
这个片段以梦幻的手法,描绘了黛玉在梦中对宝玉深情的表白和内心的无限思念。
作者通过描绘梦幻场景和人物精神世界的碰撞,展示了黛玉对宝玉情感的强烈和无尽的思念,同时也点明了他们的爱情之路会有多么坎坷。
《红楼梦》好句好段赏析
《红楼梦》好句好段赏析《红楼梦》好句好段赏析1《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偏爱一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这是林黛玉多愁善感性格和凄凉悲苦身世的反映,也是林黛玉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标傲世的性格特点这句对黛玉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你少了一句。
这是贾雨村寄宿在甄士隐家的中秋写的,就是因为娇杏多看了他几眼,他就以为人娇杏对他有意思,我个人觉得贾雨村有点自作多情。
不过,也显示了贾雨村挺有才的。
《红楼梦》好句好段赏析2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赏析】:第三回书写黛玉到荣府后,见过贾府大部分人,最后才见到宝玉。
红楼梦优美句子段落摘抄加赏析
红楼梦优美句⼦段落摘抄加赏析1. 《红楼梦》好段摘抄加赏析例⼦1两弯似蹙⾮蹙罥烟眉,⼀双似泣⾮泣含露⽬。
态⽣两靥之愁,娇袭⼀⾝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动处似弱柳扶风。
⼼较⽐⼲多⼀窍,病如西⼦胜三分。
(这是林黛⽟外貌描写,不属于诗句范畴)赏析1、先写眉眼,再由⾯部写到全⾝,转⽽⼜回写⽬光、⽓息,从细部、局部到全部,⼜回到细部,符合宝⽟对黛⽟的观察顺序;2、以眼神为重点,侧重具体描写,从神态、⾏动和⼼理⽅⾯进⾏总体描写答1、不完全顺着宝⽟的观感写,如“⼼较⽐⼲多⼀窍” ,则完全是作者的主观评价;2、艺术源于⾃然⽽⼜应该⾼于⾃然,作者没有必要拘泥于宝⽟的审美观照,这⾥略带⼀点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恰到好处,便于对黛⽟多愁善感的形象进⾏全⾯刻画,为下⽂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总之,⽐较曹雪芹对宝、黛外貌描写,可以发现以下的不同特点:对宝⽟的外貌描写主要是通过黛⽟的观察来写,⽬光在宝⽟周⾝打量、游移,最后才落到宝⽟的眼睛上,显⽰了黛⽟的多情⽽害羞;对黛⽟的外貌描写主要是通过宝⽟的观察来写,⽬光⼀开始就直指黛⽟的眼睛,显⽰了宝⽟的多情⽽率真。
少男少⼥对异性处于朦胧的感觉状态,对这种特殊的个性⼼理描摹得如此微妙,曹雪芹实在⼜称得上是⼀位⼼理学的⼤师。
例⼦2.“你放⼼” 出处:红楼三⼗⼆回:(黛⽟)⼀⾯说,⼀⾯禁不住近前伸⼿替他拭⾯上的汗。
宝⽟瞅了半天,⽅说道“你放⼼”三个字。
林黛⽟听了,怔了半天,⽅说道:“我有什么不放⼼的?我不明⽩这话。
你倒说说怎么放⼼不放⼼?”宝⽟叹了⼀⼝⽓,问道:“你果不明⽩这话?难道我素⽇在你⾝上的⼼都有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了。
”林黛⽟道:“果然我不明⽩放⼼不放⼼的话。
”宝⽟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
果然不明⽩这话,不但我素⽇之意⽩⽤了,且连你素⽇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
你皆因总是不放⼼的原故,才弄了⼀⾝病。
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重似⼀⽇。
红楼梦经典段落赏析
红楼梦经典段落赏析红楼梦经典段落赏析(精选8篇)红楼梦经典段落赏析篇1“护官符”上的四大家族贾: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史: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王: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找金陵王。
薛: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线索人物——甄士隐(真事隐):历经梦幻,将故事的真相隐去。
甄士隐是《红楼梦》中一人物,姓甄,名费,谐音“废”,字士隐。
“甄士隐”取意为“真事隐”。
书中有“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
”一句。
正如贾雨村是“假语村言”一样。
甄士隐是和贾雨村相对照而写的,作者在开卷第一段里就明白表示他撰拟这两个名字的寓意。
写甄士隐是为了写一个经历了骨肉分离、家遭火灾、下半世坎坷而终于醒悟出世的人物形象。
他可能是作者自身的影子,同时也是提系着全书主题的一个线索人物。
贾雨村(假语存):用假言村语,敷演出一段故事来。
《红楼梦》提纲挈领式的人物,以“假语村言”提醒读者,统率全文。
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
原系湖州人氏,生于仕宦人家。
但到他时,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
他想进京求取功名,无奈囊内空空,只得暂寄姑苏城里葫芦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
后因甄士隐相助,他才有钱上路,考中进士,做了知府。
不久因贪酷徇私被革职,到林如海家做家塾教师。
在贾政的极力帮助下,他又官复原职。
贾雨村是封建官僚的典型代表。
后因婪索属员等罪,审明定罪。
遇皇上大赦时被释放,递籍为民。
人物作用:串联整个故事,衔接前后情节。
对四大家族,尤其是贾府的叙述,主要是通过两人的对话及来往引出来的。
贾雨村因为做过林黛玉的老师,又与贾家同宗,故为后文林黛玉进京做铺垫,不仅引出主要人物林黛玉的身份家世,还引出黛玉和宝玉相识的经过,从相识到相爱,摆脱不了封建势力家族的束缚,作者是通过他们两个人,先从外部介绍四大家族、荣宁二府,是铺垫的作用,同时也暗示了故事悲惨的结局,给全书定下了一个基调,也埋下了伏笔。
还有一种解读:说是“真石隐”“假玉存”,用来折射小说中的关键人物贾宝玉,说他不是一块名副其实的真宝玉,而是一块假宝玉,暗示小说最终的悲剧结尾。
红楼梦原文摘抄及点评
红楼梦原文摘抄及点评1.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点评:这段诗词是描述贾宝玉的,表面上写贾宝玉纨绔子弟,不知道学习,辜负期望,其实是在暗地中褒扬他不肯对封建礼教屈服。
这也是《红楼梦》的一个特点,即通过诗词或人物描绘来传达深层含义和情感。
2.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点评:这两句分别描述了《红楼梦》中两个重要的情节。
第一句描述了贾宝玉和秦可卿之间的初次亲密接触,而第二句则描绘了刘姥姥第一次进入荣国府的场景。
这些情节都充分展示了《红楼梦》的情节紧凑和人物塑造的深度。
3. 虽悲凉却是写实,虽写实却仍悲凉。
点评:这是对《红楼梦》创作手法的高度概括。
曹雪芹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贾府的兴衰和人物的命运变迁,同时通过这种写实的手法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悲剧美。
这种创作手法使得《红楼梦》具有了深刻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4.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点评:这是《红楼梦》中一句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真假、有无之间的辩证关系。
当真实的事情被误认为是虚假的时候,那么虚假的事情就变成了真实;当不存在的东西被当作存在的东西时,那么存在的东西就变成了不存在。
这种辩证关系深刻揭示了《红楼梦》中人物命运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5.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点评:这句话表达了《红楼梦》中人物命运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无论是春恨秋悲,还是花容月貌,都是人物自己内心的反映,也是他们命运的预兆。
这种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偶然性,使得《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和深刻。
6.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点评:这是对王熙凤命运的深刻揭示。
王熙凤精明能干,机关算尽,却最终误了自己的性命。
这既是对王熙凤的悲剧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封建社会中聪明人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7.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点评:这是描绘贾宝玉和林黛玉在庭院中品茶下棋的场景。
红楼梦精彩片段赏析
红楼梦精彩片段赏析展开全文(一)《黛玉入府》赏析此回借黛玉进入贾府,通过她一路目中所见,耳中所闻,不仅详尽描写了荣宁二府的格局布置,亦即人物的活动环境,而且第一次生动刻画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邢王夫人,宝玉黛玉等好几个主要人物,因此可以说“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甲戌本脂批)。
从艺术结构来看,此回情节的设计同样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如果说第二回“演说荣府”仅仅只是通过冷子兴的口头叙述,使读者对荣宁二府的主要成员及其相互关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此回则是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描写,使几个主要人物以各自不同的声音笑貌,栩栩如生地走到了读者的面前。
这也就是脂批所云“画家三染法”中的第二次皱染,经过这次皱染,几个主要人物便耀然于读者心中眼中了。
在艺术描写上,此回情节也有着许多成功之笔。
如写黛玉初见贾母一段:“……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她外祖母。
方欲拜见时,早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这可谓是如见如闻,活现于纸上之笔,也是所谓“颊上三毫”,传神得力。
其他如写凤姐出场、宝玉出场,也都是为人所称道的文字。
(二)《凤姐出场》赏析黛玉刚进贾府,正和贾母等谈论着自己的体弱多病和吃药等事,“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来者是谁,作者没有马上交代;但这一声正好像戏曲舞台上角色未出场,先从后台送出一声响亮的“马门腔”,它先声夺人,一下子就把来者的三魂六魄给拘定了。
真所谓“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作者在没有正面描写人物的笑语声,传出了人物内随着后台这一声,一个浓妆的少妇出场了。
作者接着用重笔浓彩描绘了其外形特征:“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红楼梦》精彩片段及点评
红楼梦清代乾隆年间,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把我国古代小说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
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作者曹雪芹(1715?-1764?)名(石聿),字梦阮,雪芹是他的号,又号芹圃、芹溪。
其祖先是清朝皇室的“包衣”人,虽然是“家奴”的地位,但却“呼吸通帝座,”与皇室的关系十分密切。
其祖父曹寅,少年时曾是康熙皇帝的“伴读”,后任江宁织造,受到康熙皇帝的特殊信任。
康熙多次南巡“驻跸江宁”,皆由曹寅接驾。
家势之显赫可想而知。
曹寅又是一位有影响的文化人,他藏书颇富,有诗集《楝亭集》行于世,还负责刊印《全唐诗》、《佩文()府》。
这样的家世,对曹雪芹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显然有极大的影响。
雍正年间,曹家在南京被抄,迁回北京,乾隆年间彻底败落。
曹雪芹在右翼宗学任过职务,后移居北京西郊健锐营一带。
生活清苦,卖画度日,“举家食粥酒常赊”。
其为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
(张宜泉《伤芹溪居士》小序)“善谈吐,风雅游戏,触景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终日不倦。
”(裕瑞《枣窗闲笔》)他一生经厉了曹家由盛至衰的过程,深味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红楼梦》成书于晚年,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终于“书未成”,“泪尽而逝。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初以八十回抄本流传(据脂评可知,八十回以后的文稿亦写出,但因种种原因而“迷失”未传)。
乾隆五十六、五十七年(1791,1792),程伟元、高鹗两次以活版印行百二十回《红楼梦》,始有印本行于世,世称“程甲本”、“程乙本”。
一般认为,其后四十回乃高鹗续写,且前八十回较之抄本亦多改动。
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已陆续发现十余种抄本,成为《红楼梦》研究的珍贵材料。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引起社会广泛重视,以致形成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即所谓红学。
百万言的《红楼梦》,以贾府由盛至衰的过程为情节线索,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广泛展示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生活画卷,正如清人“二知道人”所说:“太史公纪三十世家,曹雪芹只纪一世家。
《红楼梦》精彩片段赏析
《红楼梦》精彩片段赏析《红楼梦》精彩片段赏析导语:《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它的叙述和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彩片段,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1.那宝玉恍恍惚惚,依着警幻所嘱,未免作起儿女的事来,也难以尽述。
至次日,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
因二人携手出去游玩之时,忽然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行,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
2.当下代儒没法,只得料理丧事,各处去报。
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铁槛寺后。
一时贾家众人齐来吊问。
荣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也是二十两,宁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其馀族中人贫富不一,或一二两、三四两不等。
外又有各同窗家中分资,也凑了二三十两。
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得此帮助,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
3.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
二人归坐,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起来。
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笙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
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
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占一绝云。
4.士隐意欲也跟着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一半。
又见奶母抱了英莲走来。
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
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
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
5.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
士隐令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
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
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的霍启直寻了半夜。
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
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好;再使几人去找寻,回来皆云影响全无。
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去,何等烦恼,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顾性命。
红楼梦精彩片段及赏析
红楼梦精彩片段及赏析红楼梦精彩片段及赏析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看过红楼梦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红楼梦精彩片段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一时进入正室,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邢夫人让黛玉坐了,一面命人到外面书房去请贾赦。
一时人来回话说:“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
劝姑娘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
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
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
’”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
再坐一刻,便告辞。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望舅母容谅。
”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
”遂令两三个嬷嬷用方才的车好生送了姑娘过去,于是黛玉告辞。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
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
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
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
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
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
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
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赏析:林黛玉进贾府,是古今中外小说中写人物出场的经典段落,也是众多红迷们百说不厌的话题。
黛玉进贾府,不亚于秀才们赶考,因为她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有各种各样的考验在等着她。
可以说,她进府就先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
这一课,既教给她认识了外祖母家的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又教给她知道贾府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教给她如何在贾府这样的.大家庭里为人处事。
上面两段文字,写的是“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的过程。
红楼梦摘抄赏析
红楼梦摘抄赏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经典小说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清代社会为背景,通过叙述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生活和情感,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堕落和痛苦,以及对真爱、友情、人性的探讨。
下面是对红楼梦中几处摘抄的赏析。
1. "黛玉出来,与绿烟并肩而行。
两个丫头人见他说笑,就都暗笑了。
黛玉并不曾与他们说笑恶言等语。
小红道:”这孩子慌得出气,有心就好,又没心,不比别人。
“"这段摘抄展示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她性格敏感,常常陷入忧愁之中,但她并不善于与其他人交流,也不愿意伤害他人。
她的孤独和自省使得她与周围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与小红的对话也透露出她内心的孤独和自我要求。
2. "林黛玉道:”倒是奶奶心胸狭狭的,眼红的是咱们撞见人家痛快,跟着着急。
“"这句话出自林黛玉与贾母的对话中,反映出贾母和林黛玉之间的矛盾和误解。
黛玉指责贾母心胸狭窄,对她的情感和愿望不理解,而贾母则认为黛玉无理取闹,没有德行。
通过这段对话,揭示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和价值观的碰撞,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长辈与年轻一代之间的普遍矛盾。
3. "秦可卿原是个聪明人, 他继续学问, 许那些人都不起眼。
他偏偏用不得。
”这句话来自于对秦可卿的描述,突出了秦可卿的聪明才智。
然而,尽管他有着超凡的才华,但在封建社会的桎梏下,被束缚在一个受人轻视的地位。
这一摘抄反映了封建社会阶级固化的现象,才能无法得到发展和施展,使得许多有才华的人沦为无足轻重的存在。
4. "宝玉一时心血高, 就与凤姐儿说道: ”再有另一桩造化。
” 又把袭人与宝钗之事说与凤姐."这段描写了贾宝玉与凤姐的对话,凸显了贾宝玉纵情放荡、不拘礼规的性格特点。
他不顾世俗道德的束缚,愿意与多个女性之间保持亲密关系。
这表达了贾宝玉对自我感受和享乐的追求,也对封建礼教的颠覆。
这些摘抄赏析展示了红楼梦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纠葛以及封建社会的种种问题。
红楼梦精彩片段及赏析
红楼梦精彩片段及赏析【精彩片段】宝玉挨打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回说。
见宝钗进来,方得便出来,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走着,信步来至厅上。
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儿撞了个满怀。
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
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唁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畏畏缩缩萎靡不振。
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气。
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却是为何?”宝玉素日虽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去。
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着。
贾政见他惶悚,应对不似往日,原本无气的,倒来了三分气。
方欲说话,忽有回事人来回:“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
”贾政听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素日并不和忠顺府来往,为什么今日打发人来?”一面想,一面令“快请”,急走出来看时,却是忠顺府长史官,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
未及叙谈,那长史官先就说道:“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王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
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大人作主,不但王爷知情,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
”贾政听了这话,抓不住头脑,忙陪笑起身问道:“大人既奉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谕,望大人宣明,学生好遵谕承办。
”那长史官便冷笑道:“也不必承办,只用大人一句话就完了。
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里,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各处去找,又摸不着他的道路,因此各处访察。
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
下官辈等听了,尊府不比别家,可以擅入索取,因此启明王爷。
王爷亦云:“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诚,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断断少不得此人。
红楼梦精彩片段摘抄加赏析
红楼梦精彩片段摘抄加赏析红楼梦精彩片段摘抄加赏析(精选)1. 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
”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
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
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2. 这个片断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作者在这短短的片断之中,生动地表现了林黛玉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活动,从而使这个形象更加血肉丰满,个性鲜明。
我们知道,中国古典小说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往往把心理描写融化在人物的言行举止中,而不离开情节对人物心理作细腻的静态的描摹。
《红楼梦》的这段心理描写也是这样,它生动活泼,充满了行动的节奏,与作品的情节发展密切相关。
3. 这时,黛玉刚刚和宝玉一起读完《会真记》,听了宝玉“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的“混帐话”。
她开始意识到,爱情已经闯入了自己的心扉。
但是,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里,林黛玉此时的心情却是十分复杂的,她感受到了爱情的来临,又有些朦胧不清;向往爱情和幸福,但更多的是担心爱情的幻灭而引起的愁情悲绪;不幸的身世,更使她觉得孤立无援,寂寞凄苦。
她往往望月长叹,对花垂泪,精神上显得特别纤弱,有着浓重的悲观、感伤情绪。
4. 如此复杂的精神世界,也许用大段的心理描写也不容易说清楚,但曹雪芹借悠扬的笛韵,婉转的歌声,把《牡丹亭》的几句戏文送到黛玉的耳中,通过她听戏文时的精神状态、心理活动采写出她和杜丽娘在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形象地把这位少女渴望爱情自由但又苦于不能实现的感伤情怀表现出来。
红楼梦经典名段赏析
1.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2.一日到了京都,街市的繁华,人烟的昌盛,自非别处可比。
那贾府更是气度
非凡:街东的宁国府与街西的荣国府,两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
3.方才勉强颔首自觑,轻巧地卷起诗作,招手唤来小斯结账,拂了拂衣衫上并
不存在,转身离去,打开一把油纸伞,抿唇,眷恋似的看了一眼佳人消失的方向,反方向离去,步履踟蹰。
4.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
见识皆出于我之上。
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
5.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
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红楼梦》精彩片段
《红楼梦》精彩片段《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其影响颇为深远,曲折的剧情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下面是《红楼梦》中精彩片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精彩片段: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
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
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
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
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酿惯,纵容。
〕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
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赏析:关于宝玉挨打的原因。
宝玉挨打的原因,归纳起来,一是来自外部,一是来自内部。
分析起来,还是忠顺王府到贾府索要琪宫是主要的,贾环乘机告状只是火上浇油而已。
外部原因是贾政“又惊又气”,“惊”是主要的,惊惧这件事弄不好可能危及自己前程,危及贾府根本利益,所以说要打死宝玉,“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
气的是宝玉在外乱结交关系,惹来麻烦. 关于内部原因表面上看,贾环告状,说宝玉金钏未遂,导致金钏投井而死,把个贾政“气的而如金纸”,要将宝玉“立刻打死”。
其实贾环进谗言,隐含着贾府嫡庶之间的矛盾. 外部原因属于社会大环境方面的,内部原因则属于家庭小环境的’。
从贾政的言行神情看,特别是从“为的是光宗耀祖”的目的看,外部原因直接威胁到贾府的地位命运,再加上贾环一点火,“咬着牙狠命”往死里打,便在所难免了。
2.《红楼梦》经典片段一——“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清代乾隆年间,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把我国古代小说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
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作者曹雪芹(1715?-1764?)名(石聿),字梦阮,雪芹是他的号,又号芹圃、芹溪。
其祖先是清朝皇室的“包衣”人,虽然是“家奴”的地位,但却“呼吸通帝座,”与皇室的关系十分密切。
其祖父曹寅,少年时曾是康熙皇帝的“伴读”,后任江宁织造,受到康熙皇帝的特殊信任。
康熙多次南巡“驻跸江宁”,皆由曹寅接驾。
家势之显赫可想而知。
曹寅又是一位有影响的文化人,他藏书颇富,有诗集《楝亭集》行于世,还负责刊印《全唐诗》、《佩文()府》。
这样的家世,对曹雪芹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显然有极大的影响。
雍正年间,曹家在南京被抄,迁回北京,乾隆年间彻底败落。
曹雪芹在右翼宗学任过职务,后移居北京西郊健锐营一带。
生活清苦,卖画度日,“举家食粥酒常赊”。
其为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
(张宜泉《伤芹溪居士》小序)“善谈吐,风雅游戏,触景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终日不倦。
”(裕瑞《枣窗闲笔》)他一生经厉了曹家由盛至衰的过程,深味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红楼梦》成书于晚年,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终于“书未成”,“泪尽而逝。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初以八十回抄本流传(据脂评可知,八十回以后的文稿亦写出,但因种种原因而“迷失”未传)。
乾隆五十六、五十七年(1791,1792),程伟元、高鹗两次以活版印行百二十回《红楼梦》,始有印本行于世,世称“程甲本”、“程乙本”。
一般认为,其后四十回乃高鹗续写,且前八十回较之抄本亦多改动。
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已陆续发现十余种抄本,成为《红楼梦》研究的珍贵材料。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引起社会广泛重视,以致形成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即所谓红学。
百万言的《红楼梦》,以贾府由盛至衰的过程为情节线索,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广泛展示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生活画卷,正如清人“二知道人”所说:“太史公纪三十世家,曹雪芹只纪一世家。
太史公之书高文典册,曹雪芹之书假语村言,不逮古人远矣。
然曹雪芹纪一世家,能包括百千世家。
”(《红楼梦说梦》)而《红楼梦》着力描写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则不仅是对中国古老的封建思想、伦理道德的控诉和批判,而且表现了某些新的社会思潮和人生观念。
《红楼梦》作为一部杰作,在艺术方面的成就更是多方面的。
《红楼梦》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为了使人物一出场就能突现个性特征,给读者造成强烈的第一印象,《红楼梦》非常讲究人物的“出场艺术”。
例如第三回中,围绕林黛玉来到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集中写了一大批主要人物的出场:“只见两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贾母出场了,紧接着就写这位老祖母见到林黛玉时的哭,见到王熙凤时的笑,见到贾宝玉时的爱。
这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描写,把这位老祖宗不受任何约束,随意挥洒,毫无顾忌的尊贵和崇高的地位充分表现出来了。
更为精彩的是王熙凤的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接下去的一连串描写,使王熙凤一出场就充分表现了她机变、乖巧、善于辞令等性格特征和在贾府管家奶奶的地位,无疑给读者造成了深刻的印象。
把人物置于重大事件之中,矛盾焦点之上,是《红楼梦》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例如王熙凤追逐权势、金钱,对人心狠手辣,“机关算尽太聪明”以及颇有才干等等性格特征,主要就是在协理宁国府,毒设相思局,害死尤二姐等事件中塑造成功的。
同样的,鸳鸯的柔中有刚的性格,主要是在抗婚事件中表现出的。
此外《红楼梦》还善于通过人物的某些奇特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独特的思想性格。
例如贾宝玉的奇谈:“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他把“读书上进”的人称为“禄蠹”,把胎里带来的那块宝玉做“劳什子”,并多次的摔砸等等,这些反常的言行,正深刻地揭示出他的叛逆性。
林黛玉的“葬花”,以及由于宝玉向她表露爱情而在内心深处产生剧烈的心理动荡,也是她的独特的思想感情的表现。
她越是无比珍视“木石前盟”,就越是不能接受和容忍宝玉的“表露”,而对自身处境的深沉的感伤,则唯以葬花来自怜。
《红楼梦》是以一个家族的日常生活为情节内容的。
既写较重大的事件,也写无数的日常生活小事,这正是《红楼梦》情节艺术的特点。
在描写重大事件时,根据各种事件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艺术手法。
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这一重大事件,采取了密锣紧鼓,步步紧逼的手法,使这一情节产生了极强烈的戏剧性。
而第七十三至七十四回写抄检大观园时,却又采取了一步步慢慢展开的手法,有如盘马弯弓,引而不发。
两种写法各有情趣,都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红楼梦》对大量生活小事的描写尤为精彩。
很多平凡小事,都被作者赋予了深刻的涵义。
如第七十七回写那一包已逾百年的“手指头粗细”的人参,虽系小事,岂不正是百年旺族而日趋败落的贾府的象征吗?还有那些诸如过生日、请医生之类的日常生活,在作者笔下都显示了美学情趣和特殊的艺术效果。
如宝钗过生日(二十二回)、凤姐过生日(四十三回)、宝玉过生日(六十三回)、贾母过生日(七十一回),都不过是吃酒看戏,但正如脂评所说:“起用宝钗,盛用阿凤,终用贾母,各有妙文,各有妙景。
”它标志着贾府由盛至衰的几个阶段。
《红楼梦》还往往把这些重大事件和生活小事巧妙地衔接起来,构成相映成趣的审美整体。
第十七、十八回写元妃省亲,整个贾府成了“玻璃世界、珠宝乾坤”,是全书最“热闹”的文字。
而到了第十九回,写的却是静悄悄的潇湘馆里宝玉为黛玉“编造”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从而表现了宝黛二人之间真挚缠绵的情意。
把这三回的文字作为一个整体来欣赏,则既有“错采镂金”的豪华,又有“初发芙蓉”的清新,使读者得到了丰富的美学享受。
〈红楼梦〉是一座汉语言艺术宝库,充分发挥了汉语文学语言中散文、骈文、()文、白话各种语言形象的叙述、描写、议论中的功能和魅力。
而语言的性格化,则尤其应该称道。
〈红楼梦〉的语言性格化,已不仅指人物语言,叙述人物行动的语言也是充分性格化的,这以叙述刘姥姥行动的语言最为典型。
此外,作品中大量吸取和运用民间口语,诸如成语、俗语、歇后语、俏皮话等,都得到了恰当的使用,为全书语言的生动活泼,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林黛玉初见王熙凤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神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珠髫,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老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去歇歇。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这个片断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它对王熙凤出场的描写历来为评论家所赞赏。
作者在写这个人物时,让读者和刚到贾府的林黛玉一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别人在贾母面前屏声敛气,独有她不苟言笑,所以,在人们还未见到她时,便知道了她在贾府的地位和泼辣的个性。
王熙凤出场后,作者首先对她的服饰作了精细入微的描绘。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衣着打扮不仅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地位有关,同时也反映出他的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等,因此,文学作品对人物服饰的描写也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
曹雪芹对王照凤“彩绣辉煌”的服饰的描绘,也并非泛文,有着很深的寓意。
清代言妇女之美,在娇羞媚态,服饰“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称”(李渔语)。
曹雪芹写贾氏姊妹,都只有淡淡几笔,如写探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
”活然是位形神俱美的女子。
作者独让王熙凤着极奢极丽之服,浓妆艳饰,遗体锦锈,珠光宝气,过事修饰,用当时关于美女的标准来衡量,此等笔墨,明有微旨,与其说是褒赞,不如说是在贬滴。
主熙凤把自己打扮得如此艳丽,不仅反映了她安富尊荣的富家少奶奶的身份,还表现出好奢侈、好胜的性格和庸俗的审美趣味。
在对王熙凤的服饰作了细腻的描写后,作者又以排偶句式生动地描绘了她风骚练辣的容貌神情,文笔简练,但却极富特征,尤其是对于王熙凤眉形目态的描写,大有深意,既揭示了人物性格,又表现出作者对人物的态度。
丹凤眼,柳叶眉,原是很美的,便曹雪芹偏偏把王熙风的丹凤眼写成三角形,让她的柳叶眉高吊两梢。
据麻衣相法,三角眼、吊梢眉是慧黠、狠毒、性巧、通变、邪淫之相。
曹雪芹写王熙凤的眉目,显然有意无意地受到这种流行观点的影响。
这幅静态的肖像描写极富特色,它为以后塑造这位外表华丽却生性狡诈的少奶奶形象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作者写到王熙凤的言行,更进一步刻画出她的个性。
她携着黛玉的手,对她的美貌大加赞美,但这赞美最后还是归于对贾母的奉承:“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为了表示对黛玉的同情,她“用帕拭泪”,但当贾母不喜欢她这样时,她“忙转悲为喜”。
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是出自他的至性,并非由他人的意志所决定。
“忙转悲为喜”五个字,形象地说明了王熙凤虚伪势利、阿谀奉承的性格。
接下来写王熙凤故作姿态地对黛玉嘘寒问暖,对下人指手划脚,这一方面表现自己对黛玉的关心,另一方面也炫耀了自己在贾府的地位。